手机阅读

风景园林野外实习心得体会范本 园林专业实训心得(五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1 21:37:04 页码:14
风景园林野外实习心得体会范本 园林专业实训心得(五篇)
2023-01-11 21:37:04    小编:ZTFB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推荐风景园林野外实习心得体会范本一

红石峡东西两壁对峙,鬼斧神工,峭拔如削,榆溪河水势湍急,穿峡直达榆林城西。因为此地山皆红石,故而得名红石峡。又因山势雄伟,峡峰高耸,亦被称为雄石峡。大家面前的这个俊秀的门楼,其门洞上额镌刻着 “红石峡”三个字,它是我国著名美术家、教育家王森然先生89岁时的墨宝。王森然先生早年曾在榆林中学执教,是刘志丹烈士的导师。此门楼是红荷峡的入口处,请大家随我进去。

站在这里,方圆不是很大的峡谷内,亭台楼谢,叠石悬崖,石室古桥,洞壑清泉,尽收眼底,我们也已置身于绝妙的艺术画廊了。这边东崖高12米,长250米;对面西崖高18米,长248米。两壁双峰对峙,依壁凿石成窟,史载有明代所创石窟叫窟,窟内原有石造像、泥塑像、浮雕石刻、碑刻题记等,“文革”中遭受严重破坏。现存大小石窟33处,大多分布在东崖,西崖仅有5窟,部分窟以隧道连通。

红石峡东西两壁除石窟外,还在石窟间、殿壁、石崖上就石摹刻,题匾相连,布满东西两壁,琳琅满目,几无空隙。原有摩崖石刻160多幅,由于自然风蚀及人为破坏,现仅存大小题刻120余幅,其中东崖85幅,多为明清以来官吏儒士文人所题。题刻笔力雄健遒劲,诸家书法并存,真、草、隶、篆俱全,还有难得的满文题刻,笔法各异,镶刻有别。字大者丈余,小者不及寸。形制以横幅为主,兼有楹联、条屏。石刻有题诗、纪功、纪游、题咏等,内容多抒发爱国豪情,赞誉秀美山川。红石峡实为一大书法艺术宝库,历来让慕名而来的游客叹为观止。

我们沿东壁坡路下行。东壁原建有红山寺,寺内有隧道可通“天门”、 “地门”。从“天门”

登峡顶,中有翠然阁,“地门”即临榆溪河谷。据石窟内1487年碑刻 《创建石佛殿记》记载,红石峡最早开凿至少可追溯到宋代,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明成化年间维修后,改为雄山寺。到清康熙年间又重修,更名镇远寺。现在寺庙石窟大多为明成化年间至嘉靖间开凿修建的。1673年,因洪水冲毁翠然阁而重建,复称“雄山寺”。后经多次维修。解放后,红石峡得到人民政府的度重视和关心,曾多次加固修复。

经过我的介绍,想必大家对红石峡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识,下面,我们就一同来欣赏红石峡的书法艺术和石窟风我会将其中的重点向大家作详细的讲解。

“河山千古”为田玉广、王守基在游览雄山寺时所题。玉厂为贵州人,清光绪二十八年 (1920xx年)任延绥镇总兵。王守基为山东人,任延绥镇守营郡司,后成为田玉广的副将该题刻赞美雄秀山河永存,寓意联防守边、精诚团结之情永垂青史。

“功在名山”为清光绪二十五年 (1899年)李棠所书。李棠,14岁时在榆林考中秀才,18岁赴长安中了举人。民国年,出任陕西靖边县县长,在执事三年期间,深受百姓爱戴,百姓称颂其 “两袖清风,廉洁奉公”。1899年,书写 “功在名山”,赞誉刘宗周、高折五两位老先生德高望重、业绩昭著。

“大漠金汤”为清光绪二十五年 (1899年)延绥总兵龙得胜所题。题词寓意红石峡关雄地险,坚不可摧。

“力挽狂澜”,这块石刻为1920xx年4月榆林中学丁级班学生毕业题刻纪念。当时正处于大革命时期,李子洲同志担负着在陕北点燃革命火种的重任来到榆林中学执教,他提议题刻“力揽狂澜”于红石峡,全班同学通过后,校长杜斌丞推荐教务主任崔焕九书写。题词显示了革命青年立志挽救中华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凌云壮志。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东壁上的第一个石窟——圣母殿,它的门楣上刻有 “地祗”二字,窟顶刻八卦图。传说故事中,把天比做父亲,把地比做母亲,殿内供奉的三尊神像被称做三霄圣母,她们是由中国上古传说中创造了人类的女姆娲娘娘演变成的。此神可以保平安、吉祥,并主管婚姻、子嗣。相传明成化年间,延绥总兵陈辉年过四十仍膝下无子,有一年三月十六 日,他携妻来到圣母殿跪拜求子,并立 “子嗣牌”,捐资金装圣母,粉饰庙殿,大兴土

木,扩建雄山寺。次年,陈总兵果然喜得贵子。从此以后,每年的三月十六日便成为雄山寺的庙会期,其间香火不断。

第二个石窟是 “三教殿”,供奉的是佛、道、儒的三位始祖释迦牟尼、老子、孔子。有人会纳闷,这三人怎公会和平共处呢?因为谁都知道,儒、道两教历来水火不容。但在繁荣昌盛的唐代,道教的“无为而治”思想很适合于历代的拨乱反正,儒教的“仁”、“礼”之风及 “君子”之态有利于和平年代 的发展,佛教的轮回说、因果说则又非常符合中国人的心态。唐太宗时期,为了扼制外来宗教产生的巨大影响,把道教定为国教。尊奉李聘为教主。可是唐代君臣醉心佛学,尊的虽然是道教,实际上却心向佛教,于是献出现了佛、道、儒三教鼎立的局面。宋元时期,由于连年战乱,国家四分五裂,理学家认为各民族应该和谐统一,不分彼此。一些人主张将佛、道、儒三教合一,以示宗教信仰大融合,从此以后,中华大地上才出现了三教殿。

这是一座石牌楼,其上书 “榆阳胜景”四个字,为20xx年依照原样修复而成。1872年,榆林总兵刘厚基出边征伐途经雄山寺,见其破败不堪,人难行走,为使胜境重现昔日光辉,便捐资修葺,拓宽道路,筑堤植柳。岂料第二年夏,洪水泛滥,石岩崩塌,道路坠毁。刘公又捐资开山凿道,直达洞门,游人探幽寻胜始能自由徘徊,并在河滩栽种杨柳,在此处建造牌楼一座,并刻书以壮观瞻。同年秋,寺下堤防又为洪水所淹,树木无存。刘公再消岩筑堤,并请陕甘总督左宗棠邮寄“榆溪胜境”四字和“白云初晴如月之曙,黄唐在独与古为新”楹联,嵌刻于崖壁。经刘公三次修筑,雄石峡这一名冠塞上的风景名胜才得以保存。

“威震九边”为一品顶戴抚陕使者叶伯英巡视榆林时所题。1888年,英军冲破清廷边防侵人西藏,朝野上下一片恐慌。第二年,朝廷派出多名官员巡视各边,叶伯英奉命巡视的就是九边 (辽东、宣化、大同、宁夏、甘肃、蓟镇、太原、固原、延绥)重镇之一的延绥 (即榆林)。当看到榆林军事力量雄厚,戒备森严时,挥笔书写 “威震九边”赞誉红石峡关隘险要,军事威严,声名震撼北域边疆全线。

“汉蒙一家”是1920xx年10月陕西观察使者崔云松等游红石峡时所题。蒙汉民族在历史上长期纷争不休,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灾难。民国初年,民族统一,题词意指蒙汉人民和睦共处,

情同一家。

“还我河山”,这两幅百刻均出自抗日爱国将领马占山之手。马占山,吉林怀德县人,原任东北边防军骑兵师师长和黑河警备司令。1937年,在他驻防府谷时,曾在榆林设东北挺进军驻榆办事处,其间常来榆小住。1941年冬,马占山将军陪同晋陕绥边区总司令邓宝珊将军来红石峡赴朱绥光宴请,看到祖国山河破碎,不禁感慨万千,遂题写 “还我河山”,表达了他驱逐日寇、统一祖国的宏伟大志。

在我们抬眼看到的那个凌空修建的阁楼便是翠然阁,晚清时又称 “凌云阁”。历代文人雅士在这里把酒临风,品茗赏酒,即席赋诗,别有情趣。经翠然阁出天门达崖顶,崖顶原建有罗汉殿,清末时坍毁。翠然阁曾是中共陕北党的重要革命活动地点之一。1920xx年5月,中共榆林县委在此召开了党的活动分子会议。次年8月,中共陕北特委第二次扩大会议又在此召 开,白明善、刘澜涛、贾拓夫、刘志丹等同志参加了会议。会上批判了“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在陕北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页。

接下来,我们看到的这个石窟叫慈仁殿,窟顶浮雕八卦及龙、风、牛、马、羊、鹿、狗、鸡、花草等藻井,图案清晰,充分显示了中原文化与草原文化相交融的特色。

我们将要经过的这几个石窟有通道相连,其下有一条涓涓流淌的渠水,它叫 “广泽渠”,出 “地门”就会看到。1473 年,延绥镇治所由绥德迁至榆林,巡抚余子俊为改善百姓生活,安定驻边军心,亲率将士在红石峡半山腰开凿渠水以利灌溉。明万历年间重修,清时扩修。清光绪六年 (1880年),开凿普渡桥涵洞石壕建成东西二渠,新中国成立后多次改建。渠全长1000 余米,其中五分之一于石壁中穿凿而过,其工程之浩大,修建之艰辛,在榆林水利工程史上实属罕见。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到现在,它依然灌溉着城郊16个行政村的一万亩出地。20xx年,央视《东方时空》栏目组来此拍摄 《大漠红峡》,著名节目主持人敬一丹介绍了广泽渠。

过普渡桥,来到西崖下。西崖石窟毁坏严重,摩崖题刻幅面较大,剥蚀较重。

“中外一统”是康熙年间御史三朝林天擎所题。题词慨叹汉族与少数民族同为华夏民族,理当和平共处、一统河山。

“天成雄秀”,是红石峡唯一的一块满文题刻,清乾隆年间由榆林知府白德明题写。题词赞美红石峡两岸风光绮丽,景色宜人。

通过以上参观,我们看到,红石峡确为一处集摩崖题刻、石窟古刹、水利枢纽、军事要塞为一体的游览胜地。随着榆林文化大市的建设、榆林旅游业的发展,红石峡将以更美的面貌、更优质的服务迎接五湖四海的游客朋友!

推荐风景园林野外实习心得体会范本二

亲爱的各位朋友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中午好!欢迎来到大圣故里,水晶之乡,美丽的连云港来旅游。我是大家在连云港期间的地方陪同导游徐mo,在此谨代表连云港旅行社以及热情好客的460万人民向各位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

连云港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这里东临黄海,西接中原,北依齐鲁,南临江淮。整个城市的面积是7400平方公里下辖4个县(东海赣榆灌云和灌南)和三个区(新浦,海州,连云)!人口460万!市区面积415平方公里人口80万人!是一个标准的中等城市!

连云港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史记中记载三皇五帝时就写到了连云港,那时的连云港叫做羽山,相传远古时期三皇五帝尧舜禹汤在舜统治后期的时候黄河泛滥,舜让鲧(gun)治理黄河!鲧采取围堵的方法治水9年没有效果!最终被舜处死在羽山也就是连云港这个地方。

然后启用鲧的儿子大禹最终治水成功!但是鲧死后滚热的治水之心不死血液流入土地中形成著名的东海羽山温泉!

后来经过了夏商周春秋战国公元前220xx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他按照李斯的建议将中国划分成了36个郡县,连云港这里叫做东海郡。秦始皇在统治后期的时候东巡来到了这里,当地著名的方士徐福进言海中有3座仙山(蓬莱方丈和瀛洲)山上有仙人,仙人有仙药,食之可长生不老!秦始皇给了徐福 巨船 武士还有3000童男童女远渡重洋去寻找仙山仙药,最终到了今天的日本就再也没有回来!

三国时期徐州的刘备也曾经在连云港这里整顿兵马,受到当地盐商糜芳的资助才又再次东山再起!

南北朝时期因为战事濒发,连云港这里靠近大海交通便利。所以但是的北魏在这里大规模的囤积物资,派兵马驻守,依靠着大海修建城池!因为靠近在海边故名之海州府!

只到康熙50年公元1668年的时候,一场地震-----中国历史记载上的最大规模的一场灾难降临到了连云港这个地方,郯城大地震震级达到了8.5级!使得整个古海州城城楼垛口、监仓衙库、官舍民房并村落寺观一时俱倒如平地,周围百里无一存屋”更重要的事情是!由于地震使得板块挤压,连云港这里的地质地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海水倒退了40公里!这也就是为什么连云港的市区不在海边的原因!

知道进入了新民主革命时期,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在中国大力开展民族工业,1933年修建码头就成了重中之重。因为当时的码头选址选的非常好!背依着连绵167公里风景如画的云台山!对面是折翼宛如屏风一般的连岛!港口在山岛之间!所以各取山岛一字!连岛的“连”云台山的“云”!港口在中央就叫它连云港吧!后来以这座码头的名字来命名这座城市的名字一直叫到了今天!

推荐风景园林野外实习心得体会范本三

烈日当头,我走在中午回家的路上,确切的说应该是奔跑,向姥姥家奔跑,去吃一口姥姥做的饭菜,在品味一下挂在姥姥脸上的微笑,欣赏一下那荡漾我心中的风景——我的姥姥,我的祖母。

我的姥姥是一个六十多岁,身材不高的老太太,乌黑浓密的卷发,还有那脸上的那一道道皱纹,即使相隔万里,却也犹如一道风景,残留在我心中。

见过我的人都说我长得向,我也的确是这么认为。

小时候,父母不在市内上班,我也就只能和姥姥、姥爷生活在一起,住在一个六十多平的房子里。姥爷每天很早就出去工作了,所以余下的时光就是我与姥姥一同度过的。家务很忙,但姥姥每天总是能抽出时间叫我认字,“上、下、左、右……”这些简单的字不知认了多少遍,但在姥姥的陪伴下却丝毫也不会枯燥。每晚睡前姥姥又会为我讲许许多生动的故事,虽然没有许多伙伴与我玩耍,但姥姥告诉我的阿拉丁、孙悟空的形象却如一道道风景留在我心中。一直到现在、未来、或是……

渐渐长大了,我上小学了,妈妈把我送到“小饭桌”吃午饭,我很开心,因为每天都能在窗前的草地上与小伙伴一起奔跑。妈妈以为这回可以让姥姥好好休息休息了,可事与愿违,并没有让姥姥真正省心。

一天中午,外面下着很大的雪,可是学校要求下午统一穿校服参加活动,无奈之下只能打电话要姥姥将服装送来。雪下得很大,一阵风吹来,雪又犹如一阵白浪呼啸着卷住了本来就没有多少的太阳。雪地中脚印越来越多,送衣服的家长也越来越多,我站在花坛边焦急的向远处望去,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正当我要回屋时却发现,一个矮小的身影一步一步向这边挪来,虽然速度很慢,可仍然可以看出她的焦急与竭尽全力,不错,那正是姥姥,我连忙去迎接,却发现姥姥的神色是那般地惨白,乌黑的头发白了一层,裤腿上全是雪。姥姥什么也没说,拍拍我身上雪,陪我到屋里换了衣服后,匆匆地走了,我跑出屋去,沿着两行脚印向远处望去,是一个矮小的身影,却是那般美丽。不觉间我的眼泪流了下来。那雪间的风景留在了我心中,是无私的大爱,是我的姥姥。

如今,我上中学了,小弟也上小学_年级了,姥姥身上的负担又沉重了一分,早上五点便起来准备早饭,等小弟一家吃完早饭,又送小弟上学,回来又赶忙收拾屋子,准备我和小弟俩人的午饭。中放学归来,一到家就能吃上最丰盛的饭菜,饭桌上,我和小弟斗嘴。而姥姥则会饮一小杯白酒。看到姥姥的微笑倒映在酒杯里,就犹如一道风景,停驻在了我心中。

直到今天,我也没有好好孝敬一下姥姥,那个六十多岁的老太太,抚养了两代人,一代已经结了硕果,另一代则在努力成长。而姥姥是一位朴实、勤劳、永远也不老的慈母。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永远留在我心中。

附:见过我的人都说我长得向姥姥,我也的确这么认为!

推荐风景园林野外实习心得体会范本四

对面的风景,自由、有趣、快快乐乐。

对面的风景,舒适、安逸、无忧无虑。

a:被关在笼中的鸟

哎,一天又过去了。总是这样,吃了睡、睡了吃,无聊透了。算算我到这儿已经三个月了,除了偶尔被主人带出去溜溜,其他时间都浪费在这狭小的笼子中。快疯了!什么时候才能回到自由自在的大自然中呢?

b:飞在自然界的鸟

太倒霉了!前几天刚刚把窝搭在那棵树上,谁知今天那树就被砍倒了。这不,我又得重新建。又要花费我好多时间和精力了!哎,快点开始吧,不然就无家可归了。

a:今天醒来,看见外面树上多了一个鸟巢。似乎是刚刚才搭的。看那只鸟多灵巧啊,搭了这么漂亮的小窝。看,它来了,嘴上还叼着一直虫子呢,看起来真新鲜,好想尝一口啊,再看看我这儿,整天就是这些东西,腻死了。真羡慕它啊!

b:累死了,为了搭这个窝,害得我好久没有吃东西了。这儿虫子真少,好久发现一只。这年头,日子真难过啊。今天才发现,在树对面的那间房子里,有只呆在笼子里的鸟。它真的好舒服啊,有吃有喝,还不怕没有地方住。真是太幸福了!

a:刚刚,家里那只猫又打我的主意了,结果它还是老样子被赶出了家。有时还挺想和猫刺激地玩一下呢。我的身手可不赖啊。昨天外面那只鸟差点被猫偷袭,幸亏它反应快,一下飞上了树枝上,多躲过一劫。要是我的话,肯定比它灵活。不过,我还有没有机会呢?白日做梦呀!

b:昨天真险,差点儿丧命猫口。像我这样随时有可能丧命,整天心惊胆战的日子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啊!还是对面的那只鸟真名好,有人保护着,猫也拿它没办法。真是太令人羡慕了。我什么时候才能过上那衣食无忧、无忧无虑、安闲舒适的日子啊!

……

……

对面的风景,永远是这么美好!

对面的风景,永远是这么令人向往!

对面的风景,永远是这么遥不可及!

为什么总是期盼对面风景的到来,而不珍惜眼前风景的可贵呢?

为什么总是奢望无法得到的事物,而不把握如今拥有的呢?

对面的风景,何时才是眼前的风景?

推荐风景园林野外实习心得体会范本五

松花湖在吉林市的东南,距市中心24公里。是拦截松花江水建设丰满水电站,叠坝成湖形成的。它水域辽阔,湖叉繁多,状如蛟龙。湖形呈狭长形,如坐飞机俯瞰,松花湖像一串闪光的珍珠。这串“珍珠”长200公里,最宽的地方10公里,最深处是75米。湖区面积500平方公里,最大蓄水量108亿立方米。1988年松花湖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风景区。面积达700平方公里。松花湖以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四季分明的气候条件、明媚秀丽的湖光山色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

松花湖市内交通:从吉林火车站前乘专线车,30-40分钟即到。

松花湖风景区的主体是水、林、山。

松花湖的美,美在水旷:百里湖区碧波荡漾,白帆点点宽处洇波浩淼,万顷一碧;窄处两面巨石,倒影如黑。周围山环水绕,因而多数时候湖面风平浪静,山影浑沉,具有中国山水画般恬静的柔情。

松花湖的美,美在山幽。湖区群山环抱,层峦叠嶂,千米以上的峰有几十座;这里石壁挺拔、悬崖峻峭、千姿百态、形茂;群山抱绿水,碧波绕青山,深山幽谷,引人入胜;140种野生动物在这里栖息繁殖,为湖区增添了无限生机。

松花湖的美,美在林秀。湖区的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覆盖率达70%以上,形成了特有的秀丽景色:初春,林木吐翠、万物复苏;盛夏,绿树成荫、鸟鸣幽谷;金秋,漫山红叶、层林尽染;隆冬,玉树琼花,银装素裹。百里湖区,到处是松韵惊涛、欢歌鸟语,引人入胜。松花湖美景

松花湖以其绮丽的自然山水风光吸引着都市里的人们。国内外的许多摄影家到了松花湖,无不为这里的水之静、山之奇、林之秀、石之异而叹为观止。著名诗人贺敬之在游览松花湖后,感慨地写下了“水明三峡少,林秀西子无,此行傲范蠡,输我松花湖”的'诗句。1994年6月,江来到这里,欣然题词:“青山绿水松花湖”。

松花湖风景区分十个相对独立的景区。以大坝分为东西两岸,建设了各种疗养院,称为疗景区;从松花湖丰满码头向湖区走,有骆驼峰、凤舞池、五虎岛、卧龙潭、石龙壁、摩天岭、额赫岛等旅游区。有的景区已经开发,有的正在开发,有的景区还保留着原始风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