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纪录片教师之道心得体会报告 教师观看纪录片良师心得体会(三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1 22:03:19 页码:8
纪录片教师之道心得体会报告 教师观看纪录片良师心得体会(三篇)
2023-01-11 22:03:19    小编:ZTFB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关纪录片教师之道心得体会报告一

《榜样的力量》中的一段话最值得我们所有党员同志学习,“我们的青年人应该像青年一样,热爱自己的岗位,忠于党的事业,热爱人民,坚持真理,坚守自己的原则。”随后,大家以不同的方式对《榜样的力量》表达自己观看后的体会:

张书记:榜样们的事迹是广大人民爱党爱国情怀的典型缩影。他们身上让我看到了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精神,我们应该做到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一定要努力适应各种环境,积极学习新的理论,不断用新的理念武装自己,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在实践中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成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一定要用心走近榜样,深入学习榜样,让“榜样”精神化作“继续前行”的磅礴动力,用心、用情做好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为幼教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李老师:树立榜样,就是树立一面镜子,树立一面旗帜,他可以成为我们时时奋斗的目标和参照物,他可以时时告诫我们自身的责任和使命,他可以时时提醒我们应不忘初心,奋勇前进!追随榜样,让我学会立足实际和热爱岗位。只有从实际出发,发自内心的热爱自己所在的岗位,才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工作的大事小情中,身在其中,乐在其中。

杨老师:今天观看优秀共产党员的事迹纪录片,很受教育。为了新中国的解放,无数的共产党员前仆后继不畏牺牲,为新中国的建立付出血和汗,换来今天的大家的幸福的生活。我们在享受前人的成果,同样也在纪念先辈的事迹。希望今天的我们能同样用我们的青春年华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为更加美丽的祖国奉献力量!

颜老师:学习张富清事迹,当坚守初心、对党忠诚。要坚定政治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定不移的跟着党走。要始终牢记党员“第一身份”,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始终锤炼政治品格,始终坚守政治生命线,始终旗帜鲜明地讲政治,不断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心许党,永跟党走,不为歪风所惑、不为暗流所动。

谷老师:影片看完,我的心里激情澎湃,回味无穷:典型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学习榜样越勤,心灵共鸣就越响;对照楷模越多,行事作风就越正。让我们学习榜样、汲取力量,以更加强烈的使命担当,把个人的奋斗融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历史进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刘老师:“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种强大的力量靠实实在在的言传身教,将抽象的标准化作了具象的“活教材”,激起了身边人见贤思齐的自觉。

尾声

我们要在思想上真触动、行动上真落实,以榜样为标尺,从里到外、从上到下“丈量”自身思想境界、素质能力和作风形象等方面与榜样的距离,让思想和行动时刻向榜样看齐,将榜样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榜样为标准,争做大家身边的“榜样”!

有关纪录片教师之道心得体会报告二

甲午、戊戌、庚子、辛丑、辛亥……这些中国传统的纪年在默默地诉说着这个古老民族的苦难与荣光。120年前的甲午战争像是压在每一个中国人心头的巨石,这种压抑和屈辱,促使我们反思和觉醒。而今,甲午海战的硝烟散去近两个甲子,那段屈辱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曾经遍体鳞伤的中华民族正在走向复兴。

以史为鉴,回望硝烟,不禁让我想起埃及卢克索神庙法老像上两句名言:“我看见了昨天,我知道明天”。历史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给养,只有不断反观和思考,痛定思痛,吸取历史教训,正视历史启迪,开拓走向未来,这是一个民族对待历史,尤其是对待失败历史的正确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少犯错误,不走覆辙,发展的更加稳定,强大的更加真实。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副司令员丁一平说,“失败历史是一面雪亮的镜子,可以照出一个国家、民族的历史心态,也可以照出一个国家、民族的自信心、责任感和忧患意识。”

在桂林当兵锻炼时,我用空闲时间,把金一南少将编写的《苦难辉煌》看了一遍,结合这次纪录片的观看,对甲午战争也有了一定的思考。

甲午战争前夕,清王朝经历了战争、割地赔款,原来的天朝上国面对“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为求救亡图存,开展了洋务运动,在变革军队,兴起军工,尤其是发展近代海军方面取得明显的成就。打造了号称亚洲第一、世界前列的北洋水师。其中就包括被日方叹为“东洋巨擘”的“定远”、“镇远”号铁甲舰,以及先进的25艘军舰。陆军也聘请顾问,购置装备,积极促进近代化。

就在清政府沉浸在师夷长技的蜜水中时,日本这个数次犯境无果的蕞尔小国却让这个貌似强大的东方睡狮一败涂地,水军陆军几近覆灭,想到这不得不令人痛惜。

正如欧亨利式结尾那样,一切意料之外,早在意料之中。对于清政府而已,失败是必然的,但失败得如此落魄和滑稽,发人深思。

洋务运动是不彻底的改革,是只改器物、不改制度的改革,是不触及腐朽统治阶级利益的改革,是半途而废的改革。军风败坏,政治内斗,外交孱弱,缺乏军事思想种种弊端与恶习也不可避免地束缚、影响着北洋舰队。

究其根本,政治上的,体制上的落后是导致甲午战败,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一步步加深,主权逐步沦丧的根本原因。面对日本等列强的进攻,腐朽的清廷或是盲目主战消极防守或是寄希望于西方列强,一次又一次的丧失优势。国难当头,慈禧为庆生享乐,挪用军费修建颐和园,极尽骄奢淫逸,翁李两党勾心斗角,派系林立。军队更是浮夸堕落,军风殆尽。试问有这样的统治者有这般的军队又怎能不败

历史的钟声仍在回荡,一个民族只有从这刻骨铭心的历史教训中不断自省和反思才能进步强大。随着中国梦,强军梦的提出和实践,中国的发展推向历史的新起点,从严治军,从实训练,正气正风。在中华民族中国人民逐梦发展的路上,我们这些时代青年、后备军官更要练就本领,成为军队高素质高技能的军队现代化人才。

有关纪录片教师之道心得体会报告三

刚从故宫旅游回来,便看了这部朋友推荐的纪录片。

介绍这一纪录片的文章中提到,故宫里的几个师傅曾经想让纪录片的制作人员删除一些太生活化的画面,比如说师傅之间互相的调侃,师徒之间扯个大帘子,接下树上摇下来的水果等等画面。师傅们觉得这些画面显得他们太不专业了。纪录片的制作人员执意留下了这些画面,而个人觉得,这些画面反而是这部纪录片最精彩的部分。

当师傅们在树下接水果,或者是在念叨谁抢走了种树的地盘时,感觉他们就像故宫里的主人;他们半只脚踏在过去,在沉寂了千百年的文物上凝固自己的心血,却又用着现代性的话语,做着与现代社会各个不符的悠闲事情——亲手从大院里摘水果。他们好像和这个世界的浮躁和繁华隔离, 一心活在自己的世界中。

然而,他们的生活当然不是完全远离现今的;毕竟他们杰出手艺的观赏者,还是现代的人们。是那些打着缤纷的雨伞,举着大喇叭,在故宫喧喧闹闹,吵吵嚷嚷的人们。

文物修复后,展出的时间只是一小段;甚至,就如修复钟表的师傅所感叹的,花了那么长时间修好了钟,它们在展览的橱柜里还是一动不动。这些师傅所关注的细节,这些师傅所倾注的心血,恐怕是大多数游人,那些在文物面前用手机拍照3秒便匆匆赶往下一秒的人,所感受不到的。

因此,这个纪录片所传达的古典情怀,则更让人感叹和钦佩。故宫里的师傅大多一辈子都在修文物,他们想象文物的作用,想象当时的画面,让自己穿越到那个时代,模仿当时的技艺对文物进行修复。

之前,曾经和朋友讨论过,对于这种现代社会已经不需要的东西,是否还有保护的价值呢?

这个回答,恐怕因人而异。但起码在观看这种纪录片后,再去欣赏文物时,佩服于它们的价值和它们所搭载的那个时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