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国际志愿者日团课心得体会如何写 关于志愿者团日活动心得(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1 23:40:50 页码:14
国际志愿者日团课心得体会如何写 关于志愿者团日活动心得(4篇)
2023-01-11 23:40:50    小编:ZTFB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有关国际志愿者日团课心得体会如何写一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充分利用12月5日“国际志愿者日”的有利契机,通过扎实开展 “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宣传和普及志愿服务的理念和精神,深入推行“八不”行为规范,不断形成和巩固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吸引更多的市民群众踊跃成为志愿者,推动全县志愿服务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一)开展关爱他人志愿服务活动

1、开展家政服务志愿服务。

组织志愿者为空巢老人、残疾人打扫室内卫生、清洗换季衣物等。物业服务企业组织员工志愿者上门为空巢老人、残疾人检修水暖电气、代购物品、代缴费用,为残疾人修缮辅助器具和无障碍设施,指导空巢老人、农民工正确使用电暖气、煤炉等取暖设施,宣传防火防煤气中毒等生活知识。

2、开展健康保护志愿服务。

组织医护人员为空巢老人举办健康知识讲座,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到农民工集中居住地开展义诊活动,陪行动不便的老人、残疾人就医取药。组织心理疏导志愿者为空巢老人、残疾人、农民工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帮助他们平稳心态,培育良好的心理品质,预防心理疾患的发生。

3、开展亲情陪伴志愿服务。

组织志愿者到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残疾人家中进行走访,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需求,设法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到敬老院、福利院和空巢老人家中,陪他们唠家常、读书报、玩棋牌,给老人们更多的精神慰藉,减轻孤独感和寂寞感。组织学生志愿者到农民工子弟学校和寄宿制中小学校,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辅导和兴趣培养,帮助留守儿童通过电话、网络视频等,与在外打工的父母进行亲情互动。

4、开展文化体育志愿服务。

组织文体志愿者依托街道文化站、社区文化室组织读书会、举办文化讲座。带领农民工子女到美术馆、博物馆、科技馆参观,让他们感受城市变化、融入城市生活。利用社区健身设施,组织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为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提供健身指导,让他们掌握科学的健身方法。依托乡村学校少年宫,组织志愿者为留守儿童提供音乐、美术、体育、科技等方面的培训。

5、开展法律援助志愿服务。

组织具有专业法律知识的志愿者深入社区村镇,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活动,为空巢老人、残疾人提供法律咨询、代写法律文书、代办公证等服务。有针对性地为农民工提供政策咨询、索要欠薪、处理劳动纠纷,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二)开展关爱社会志愿服务活动

1、开展文明礼仪知识普及志愿服务。

广泛开展文明礼仪知识宣传普及志愿服务,传播文明理念,倡导互助精神,劝导不文明行为,营造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广泛宣传普及社会礼仪、生活礼仪、职业礼仪等文明礼仪,帮助人们提高文明素养,引导人们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进一步深化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广泛宣传倡导文明行路、文明驾车、文明停车、文明乘车、机动车礼让行人等文明交通理念。

2、开展公共场所文明引导志愿服务。

组织公共文明引导志愿服务人员,在广场、公园、旅游景点、车站等公共场所,以及主要交通路口、公交站点、主干道、非主干道、主要商业大街、背街小巷,楼院等地点开展公共场所文明引导志愿服务,倡导公共文明理念,提升公共场所文明程度。

3、开展网络文明传播志愿服务。

组建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队伍,组织志愿者积极开展网络文明志愿服务活动,收集整理本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动态、创建成果、先进事迹等情况,编发相关文字、图片及音视频材料,进一步丰富网络文明建设;关注各类文明新媒体,开展网络评论、撰写博文、转载优秀内容,利用重点新闻网站及相关网站的博客、论坛、网络百科、网络问答等互动阵地,传播宣传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工作、创建成果及先进典型事迹,弘扬网络文明,推动公民道德建设。

(三)开展关爱自然志愿服务活动

大力开展普及低碳生活理念,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植树种绿、清洁环境卫生志愿服务,营造天蓝、水清、地绿的生态环境,培育崇尚自然、善待环境的理念。

1、普及环保知识志愿服务。

组织志愿者广泛宣传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普及低碳生活理念和环境保护知识,倡导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着力提高人们的环境道德修养,提升全社会生态文明水平。

2、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劝导志愿服务。

动员和组织志愿者深入社区、企事业单位开展垃圾分类、减量的宣传、指导和服务。通过各种宣传方式,让市民群众了解日常垃圾分类、分拣标准和处理渠道等知识,进一步动员广大市民养成“垃圾分类、垃圾减量”的良好生活习惯。

3、开展清洁城市志愿服务。

组织志愿者深入社区、小区,在道路两侧、绿化地带、楼道等开展环境整治活动。组织绿化志愿者在公园开展清洁环境、保绿护绿、文明游园等志愿服务活动,营造整洁优美的城市环境。

4、开展“关爱环境 爱我家园”志愿服务。

深化拓展“爱我家园”、“保护母亲河”等各类保护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宣传生态文明观念和环境保护知识,大力推动义务植树、绿化美化、清理脏乱、整治污染等行动,使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逐步形成良好的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为我县创建省级文明县城作出努力。

有关国际志愿者日团课心得体会如何写二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弘扬志愿服务精神,进一步深化拓展我校志愿服务工作。根据中央文明《中共xx市委文明办关于在“12.5”国际志愿者日开展系列志愿服务活动的通知》(x委文明办〔20xx〕x号)、共青团xx省委办公室《关于在“12•5”国际志愿者日集中开展志愿服务行动的通知》(xx委办〔20xx〕x号)文件精神,校团委决定在国际志愿者日前后,在全校集中开展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现将有关事项安排如下:

不忘初心跟党走,志愿奉献你我他

12月5日国际志愿者日前后

(一)积极推动团员成为注册青年志愿者

1.集中开展“志愿中国”团员青年志愿者注册活动

依托“志愿中国”网络平台建设,12月5日前,组织我校各级专兼职团干100%率先在注册系统注册成为青年志愿者。12月31日前,高校团组织完成90%的团员注册成为志愿者。

2.记录志愿服务时长

12月前后依托“志愿中国”(原“xx志愿行”升级平台)、“志愿xx”信息系统,各二级学院团组织、志愿者组织将所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在“志愿中国”、“志愿xx”系统上发布,同时记录活动情况并做好志愿者志愿服务时长的记录。“志愿中国”、“志愿xx”中记录的时长。

3.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

各二级学院团组织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总结以往好的项目,建立“菜单式”志愿服务模式,引导注册团员青年志愿者积极加入到“青春家园—助力宜居环境建设、青春同行--助孤行动、关爱农民工子女、助残阳光行动、维护交通秩序、春运便民志愿服务”等品牌项目活动中,普遍开展扶老助残、帮困解难、应急救援等志愿服务,开展倡导文明礼仪、便民利民、保护环境等志愿服务。同时,组织团员青年志愿者围绕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所需,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不断创造出新的志愿服务活动和项目。

(二)集中开展若干重点活动,营造浓郁的志愿服务氛围

1.围绕社区服务,积极开展社区青年志愿服务和谐行动

以社区青年志愿服务和谐行动为统揽,积极开展“青春之光”爱老计划——青年志愿者结对万名老人志愿服务活动,广泛引导社区青年志愿者积极为长期结对的社区孤寡老人、残疾人、贫困青少年、智障人士等需要帮助的对象提供志愿服务;各二级学院青年志愿者发挥专业优势,在义务维修、青少年维权、预防艾滋病宣传等方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高城市文明程度。

2.围绕留守儿童,积极开展正谊“大爱微课堂”活动

积极开展20xx年正谊“大爱微课堂”xx省农村留守儿童精准教育扶贫项目,及时总结经验,积极推广。在社区和学校深入推进共青团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儿童活动,通过活动继续巩固结对成果。结合“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的开展,进一步推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项目的开展。

3.围绕基层团组织建设,积极开展共青团员义务星期六活动

以开展“共青团员义务星期六”活动为统揽,根据各二级学院实际情况,引导团员青年志愿者积极加入到助力宜居环境建设、关爱农民工子女、关爱留守儿童子女、助残阳光行动等我省青年志愿者品牌活动中。

4.围绕城市文明建设,积极开展维护交通秩序专项活动

以开展“文明出行我先行”活动为统揽,组织青年志愿者在当地人(车)流量较大的繁华交通路口,开展“随手扶”、“随手帮”、“随手护”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交通指引和咨询、宣传交通法规常识、文明交通劝导、维护停车秩序等志愿服务。

5.围绕节能低碳,积极开展青年志愿绿色环保行动

以“保护母亲河,争当‘xx’”活动为统揽,组建各二级学院“xx”专项志愿服务队,通过开展“植树护绿”、“保护母亲河行动”,积极投身xx生态环境建设,倡导生态文明。积极倡导低碳环保的绿色志愿服务理念,通过开展“少开1天车”、“关灯1小时”、“多爬1层楼”等活动,倡导绿色出行。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志愿服务行动,动员青年志愿者组织投入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倡导良好的生活习惯。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二级学院团组织要充分认识今年“12·5”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意义,根据活动主题,结合学院实际,精心设计方案,周密部署、统筹协调,力求体现亮点和特色,要将开展传统志愿服务与青年风尚结合起来。请各二级学院团总支于12月7日前将《20xx年“12.5”国际志愿者日期间志愿服务活动情况表》电子版(附件)报送校团委。

2.注重宣传,扩大影响。要围绕活动主题,抓住全社会对志愿者工作高度关注和期盼参与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广播、新媒体等多种形式,加大活动宣传力度,扩大活动的覆盖面。要注重突显共青团在活动中的作用,将活动开展与扩大团组织的影响力有机结合。各级团属新浪微博开设#12.5在行动#话题,及时分享工作动态,扩大宣传。

3.注重长效,推动发展。要充分发挥团的组织优势,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志愿者这一团的工作品牌。希望各二级学院团总支积极行动起来,努力形成自己的志愿者团队和项目,每一个共青团员都积极参与到一个志愿者团队和项目中去,进一步提升青年志愿者的社会影响力,推动青年志愿服务事业持续发展。

4.强化考核,确保实效。各二级学院注册志愿者情况、开展主题活动情况将作为共青团工作年度考核重要依据,并将作为年度评先评优的重要参考。对于活动开展得好的团组织,将在各类评选表彰名额分配中给予优先考虑,给予表彰和奖励。

有关国际志愿者日团课心得体会如何写三

20xx年11月下旬—12月上旬,12月5日形成高潮

各学院组织团员青年志愿者在11月下旬—12月上旬集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以现有志愿服务基地为依托,积极开辟新的志愿服务基地,在校内外运用多种形式开展志愿服务。

1.以志愿服务基地为依托开展志愿服务。各学院根据本学院及志愿服务基地的实际情况,整合已有的志愿服务项目,在校内外以社区服务、文艺演出、心理疏导、环保宣传、科学普及、科技维修等多种形式,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实现志愿服务规范化管理、常态化服务,同时,把弘扬志愿精神融入到实际的工作中去。

2.深入开展xx青年志愿者助残“阳光行动”和关爱农民工子女活动。各学院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青年志愿者助残“阳光行动”和关爱农民工子女活动。组织志愿者深入到社区、残疾人康复中心、特殊教育学校等残疾人群中,开展心理辅导、知识普及等方面的活动;组织青年志愿者走进社区、学校等服务阵地,针对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开展课业辅导、情亲陪伴等方面的活动。

3.以“12.5国际志愿者日”为主题,开展团日活动

各学院团委以“12.5国际志愿者日”为主题,最少开展一次团日活动,营造出人人关注、人人参与志愿服务的良好局面,并在“12.5”前后形成志愿服务活动高潮。

4.发挥网络文明志愿者力量,弘扬正能量

各学院团委要动员组织开展网络文化志愿服务行动,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通过互联网弘扬正能量,自觉抵制负能量,增强网络文明素养。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学院团委和广大团学干部要从学习宣传贯彻党的xx全会精神和巩固志愿服务、建立新的志愿服务基地为出发点,充分认识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意义,精心组织,统筹协调,健全各学院关于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相关制度。

2.扩大宣传,营造氛围。各学院团委要充分发挥宣传工作的舆论导向作用,加强舆论宣传引导,普及“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志愿服务理念,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特别要注意运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进行集中宣传报道,努力扩大活动的社会影响力。

各学院团委需及时将本次活动的信息稿、照片等相关工作材料上报至校团委。各学院团委的活动实施方案和《12.5国际志愿者日期间志愿服务活动信息报送表》于12月11日前汇总至报至校团委。

有关国际志愿者日团课心得体会如何写四

今年12月5日是第xx个国际志愿者日,为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引导社会各界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的过程中,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市文明委决定,在“12·5”国际志愿者日期间,全市集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具体内容安排如下: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12·5”国际志愿者日为契机,通过扎实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宣传和普及志愿服务的理念和精神,进一步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不断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吸引更多的市民群众踊跃成为志愿者,推动全市志愿服务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弘扬雷锋精神,参与志愿服务,共建和谐社会

20xx年12月1日——12月10日

(一)开展《志愿服务条例》宣传活动。一是12月5日,在雄关广场各相关单位的志愿者,结合本单位职能,集中开展《志愿服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及文明交通、卫生保健、疾病预防、文明旅游、法律咨询、科学健身、文化政策法规、食品安全、消费者维权、科普知识、消防安全等方面的宣传咨询活动。二是全市各部门各单位、各志愿服务组织要以“12·5”国际志愿者日为契机,运用本单位网站、led滚动屏、横幅、展板等形式,策划开展系列主题活动,深入开展《条例》的宣传普及,为推动《条例》贯彻落实营造良好氛围。三是xx日报、xx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要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形式,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和各类新媒体等,做好《条例》的宣传工作,确保《条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让广大干部群众知法、懂法、守法,增强做好志愿服务工作的责任感,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参与志愿服务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开展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以倡导安全出行,宣传文明交通理念为目标,按照《嘉峪关市“平安雄关·谦恭礼让”文明交通行动活动方案》(x文明委发〔20xx〕36号)文件安排,12月5日,在全市24个交通路口,开展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劝导、讲解、宣传等形式,引导广大市民增强交通安全意识,养成文明出行的好习惯(活动具体安排见《xx市“平安xx·谦恭礼让”文明交通行动活动方案》附件2)。

(三)开展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各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队要发挥与居民联系紧密的优势,以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农民工等为重点,围绕卫生清洁、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让更多的居民体验志愿服务、参与志愿服务。

(四)开展医疗卫生志愿服务。组织医疗卫生志愿服务队深入社区、学校、企业、广场等场所,大力开展义诊义治、医疗保健、残疾预防、医疗卫生宣传等活动,通过结对共建、结对帮扶等方式,大力普及卫生健康知识、宣传健康生活方式。

(五)开展环境保护志愿服务。结合全域全程无垃圾创建工作,深入开展环境卫生、市容秩序、交通秩序等整治行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环保购物袋、制作宣传画等方式,大力宣传环保知识,提高居民环保意识,教育和引导广大市民,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争做全域全城卫生环境整治行动的领跑者、践行者、维护者。

(六)开展网络文明传播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积极开展网络文明传播志愿服务活动,收集整理本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动态、创建成果、先进事迹等情况,编发相关文字、图片及音视频材料,进一步丰富嘉峪关文明网建设;向中国文明网组织网络投稿,开展网络评论、撰写博文、转载优秀内容,利用重点新闻网站及相关网站的博客、论坛、网络百科、网络问答等互动阵地,传播宣传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工作、创建成果及先进典型事迹,弘扬网络文明,推动公民道德建设。

(七)开展法律宣传志愿服务。通过巡回展出法律知识展板、发放法律知识宣传资料、举办法治文化书画展、法制文艺演出、现场讲法、法制讲座等形式,深入开展法律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等“五进”活动,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制精神。

(八)开展文化体育志愿服务。组织文体志愿者依托社区图书阅览室,通过读书会、文化讲座等方式推介优秀图书、传播先进文化。结合广场舞、健身操等全民健身活动,组织志愿者利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阵地开展文艺演出、健身操比赛、书法比赛、歌咏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文体志愿服务,普及科学健身理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