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湖南省麻小娟心得体会和感想 麻小娟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四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2 01:11:14 页码:12
湖南省麻小娟心得体会和感想 麻小娟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四篇)
2023-01-12 01:11:14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湖南省麻小娟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湘潭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__。

湘潭韶山旅游区位于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交界处,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的故乡。

湘潭韶山旅游区主要景点有毛泽东故居、毛泽东铜像、毛泽东纪念馆、毛泽东遗物馆、毛泽东诗词碑林、毛泽东纪念园等人文景观,以及充满神秘色彩的“西方山洞”滴水洞、黑石寨等自然景观。20_年,湘潭韶山旅游区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区。

1967年底建成的韶山铁路,为韶山旅游观光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

1968—1980年,兴建了毛泽东同志纪念馆、韶山火车站、韶山宾馆、饭店等大量服务设施,以毛泽东故居为中心,从清溪镇到韶山冲一线的旅游接待基本格局此时已初步形成。-

1986年8月,国家规定韶山既是革命纪念地,又是风景旅游区。

20_年12月,毛泽东同志故居景区成功升级国家4a级,市委市政府以此为新的起点,采取一系列措施,为“大韶山、大旅游、大景区”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20_年5月,韶山以“红色圣地、文明景区”为主题,进军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20_年8月湖南省将韶山列入全省文化旅游产业重点县,从20_年至20_年连续扶持三年。

韶峰

韶峰又名仙顶峰,为南岳七十七峰之一,位于湘潭韶山旅游区南部海拔519米,是景区第一高峰。"韶峰耸翠"系韶山八景之一。

云门寺

云门寺又名石碑寺,位于湘潭韶山旅游区的湘乡市区东北隅。始建于宋皇二年(1050)。明清两代多次重修。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建后面积是1.2万平方米,内有前殿、大雄宝殿、观音阁等建筑。

关圣殿

关圣殿位于湘潭韶山旅游区的湘潭市平政路。大殿重檐歇山顶,建筑在花岗石台基上,高16米、长24米、宽14米,气势雄伟,结构复杂,雕饰繁多。

滴水洞

滴水洞是主席别墅,位于湘潭韶山旅游区的韶山冲西边的角落里,与主席故居相距3公里。滴水洞天,是韶山风景中一个著名的景点群,别墅始建于1960年,房屋建筑形式与北京中南海房屋的结构相近似。

雨湖公园

雨湖公园位于湘潭韶山旅游区的湘潭市中心。因地势低洼,积水成

湖而得名。占地约21公顷,其中水面12公顷,分上、中、下三湖。湖中修筑有风格各异的七星、八仙两座桥,桥拱宽大,游船畅通。

彭德怀故居

彭德怀故居位于湘潭韶山旅游区的湘潭县乌石镇乌石村彭家围子,

占地200平方米。故居现存建筑是彭德怀在湘军任团长时出资修建的,始建于1920_年。1998年在故居北面建成开放彭德怀纪念馆。[9-

齐白石故居

齐白石故居位于湘潭韶山旅游区的湘潭县白石铺乡星斗塘村,

占地150平方米。为一普通农舍。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故居陈列有齐白石老人一生的生平事迹的照片和诗画书墨真迹供游人欣赏。

毛泽东故居

毛泽东故居名上屋场,位于湘潭韶山旅游区中韶山冲中,距长沙

市104公里,毛泽东故居占地566.39平方米,建筑面积472.92平方米,房屋系泥砖青瓦,土木结构,坐南朝北,背山面水,是南方常见的"一担柴"式普通农家住房。1950年以后经多次修葺恢复原貌。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经党中央批准,将"旧居"改为"故居"。

诗词碑林

毛泽东诗词碑林位于湘潭韶山旅游区的韶峰山腰,是为纪念毛泽东

诞辰一百周年而建的新纪念游览点。碑林占地2万平方米。碑林的碑体分别采用大小不一的大理石、汉白玉石和花岗岩。

毛泽东纪念馆

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位于湘潭韶山旅游区的毛氏宗祠,原称毛泽东

同志旧居陈列馆,建于1964年,建筑面积8830.08平方米,1982年改为现名。

岱子山

岱子山新时器时代遗址位于湘潭韶山旅游区的湘乡县境内,为长江中

游龙山文化遗址,共有80多座墓葬,墓内有石铲、石凿、石锛和陶鬲、杯、壶、罐、盆、碗等陶质生活用具,为研究早期长江中游文化提供了大量实物和资料。

关于湖南省麻小娟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大家好!欢迎大家的南岳衡山做客。如果您有什么问题和要求,请告诉我,我将尽力给您帮助。祝愿大家轧过愉快的锋山之行。

各位朋友,如果您曾为工作的重压而苦闷,如果您曾为身体的疾患而忧虑,那么今天,您可以把种种烦恼不快全部抛开,因为您即将欣赏到的,是以“五岳独秀”而蜚声守内的南岳衡山风景区了。

衡山位于湖南省中部,纵越衡阳、衡山、衡东、湘乡、湘潭、长沙等六县市,地跨八百里,峰立七十二,南起“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的衡阳回雁峰,北抵“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长沙岳麓山。主峰祝融峰,海拔1290米,在湘中南丘陵中卓尔不群。“一览众山小”。衡山就像一幅湘绣,楚天湘水,一览无余;它又像一卷画轴,浓渲淡染,举世无双;它更像一首诗歌,高叹低吟,回味无穷。

南岳衡山的来源有很多传说。一产盘古开天辟地,死后化为山川林木,头化为东岳泰山,脚化为西岳华山,腹华为中岳嵩山,右臂化为北岳恒山,左臂则化为南岳衡山;另一说是中华始祖之一的炎帝神农式追赶仙鸟,用神鞭将朱鸟打落成南岳,所以大家在南岳古镇入口处所见的牌坊上便绘有失鸟图案,南岳山徽“朱鸟”也因山而来。古人们往往以天空星象图来进行占卜,所谓“天则有星宿,地则有州城”。据《星经》记载,南岳地处二十八宿的轸星之翼,号为称量天地的“衡星”,所以也就命名“衡山”了。轸星旁边不有一颗主管人间寿命的“长沙”星,衡山古属长沙,故而又有“寿岳”之称,人们常说的“寿比南山”就以山而来。

穿过南岳古镇,迎面而来的是一组气势恢弘的宫殿式建筑,这便是有着“江南小故宫”之称的“南岳大庙”。

南岳大庙为湖南省重点保护文物,始建于唐初,距今上千年,以后历经宋、元、清等朝6次大火和16次重建。瑞存建筑为清光绪六年重修,占地76800平方米,沿中轴线依次为棂星门、有奎星阁、川门、御碑亭、嘉应门、御书楼、正殿、寝宫和北后门等九进四重院落。

现在大家脚下跨过的是寿涧桥,它前面就是南岳大庙的南正门--棂星门。“棂星”是古星宿之一,主管人兴国旺,以“棂星”命名的庙门,自然也是希望咱们国家人才辈出,万业昌盛。

穿过棂星门,大家来到的这座建筑叫做“奎星阁”。奎星就是主管文学艺术的魁星。奎星阁在古代往往用做戏台,每逢节庆祭祀之日,一些戏班都会在台上演出一些传统地方戏,如“魁星点状元”、“五子登科”、“秋胡戏妻”等等,台下则挤满了四乡八里赶来的乡民们,热闹非凡。细心的朋友可能注意到了,奎星阁的基石上有4个铜钱大小的孔洞,这是干什么的呢?对了,它可以产生共鸣,增强音乐效果,可见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是多么聪明呀!穿过川门、御碑亭、嘉应门和御书楼,我们就来到了正殿。正殿又叫圣帝殿,供奉圣帝火神祝融氏。圣帝殿高21米,宽54米,深35米,是大庙最高、最大的建筑,也是大庙中心。大家可以看到,它由 72根花岗石柱支撑,寓意南岳七十二峰,其中2根由整块石凿成,重28000斤,另外70根由两截接成。殿内正中是由四龙二凤环绕的神龛,圣帝的泥塑金身就置于其中,高6.3米,高戴冠冕,持笏端坐,神态威严,金碧辉煌,左右排班站立着金吾二将和六部尚书。 衡山导游词 ·张家界导游词 ·南岳大庙导游词 ·天心阁导游词

大家看到,圣帝殿东有道教的财神殿,西有佛教的观音殿,那么南岳到底奉什么教呢?这就是南岳衡山的大特色--佛道共荣。道教于西晋传入南岳,南北朝佛教流入,山后两教就一直并存,扬光大。山上既有我国第一个女道士“南岳夫人”魏华存修道的黄庭观,也有禅宗南宗五大宗派发源地的福严寺和南台寺,还有先道后佛的上封寺等等,中国的两种主要宗教文化在这里达到了和谐的统一。

各位游客,再走过寝宫和北后门,离开大庙,我们就来到了南岳衡山主峰登山处,前面这个花岗石门叫做“胜利坊”,是1947年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而建。坊上刻有一副楹联:“七二峰,如避群英,胜算先操,中流砥柱;五大洲,盟联友国,狂澜竞挽,世界和平。”从中,我们依稀可以想见那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原联为国民党湖南省政府主席王东原所书,毁于“文革”时期,现在联是著名书费新我左手书写。

各位朋友,从现在起,我们就将踏上登顶之路。在这之前,请允许我先提醒您几个注意事项:衡山作为著名的风景区处自然林区,是严禁攀折花木和吸烟点火的,让我们共同来爱护这一片美好的大自然吧!南岳的气候素有“三重天”之称,即“山下一重天,山腰一重天,山顶一重天”,每重天之间约有3度的温差,请注意带一些保暖衣物备用!山上虽然修建了行车大道和人行小径,但仍有部分地段较陡峭,请大家留神一下,互相照应点儿!好了,万事俱备,让我们向衡山最华丽的乐章--主峰祝融峰进发吧!

朋友们,南岳衡山在五岳之中以风光绮丽著称,素有“五岳独秀”的美誉。那么它究竟“秀”在哪里?秀就秀在这满山的树,满坡的草,满眼的绿!沿途大家已经看到,衡山树木茂密,郁郁葱葱。南岳植物资源丰富,有树种600多,森林面积达30多万亩,而且还有不少名树古木:福严寺有一棵据传受戒于六朝时慧思禅师的银杏树,树龄已达1400多年,树身需三人合抱;藏经殿后的白玉兰,距今也有500多年的历史了;允春亭的摇钱树,无碍林的“同根生”、“连里枝”等,也是比较罕见的。

关于湖南省麻小娟心得体会和感想三

各位朋友:

你们好!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共游美好的崀山。

相传舜帝南巡时徐经新宁,见地方山水特别奇秀、美丽,不由摇头赞曰:“此山良好,可谓崀山。”崀山由此得名。

崀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湘桂边境的新宁县境内,南与桂林山水相连,北同武陵源风光呼应,距桂林、邵东机场各140公里,水陆交通便利,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又一颗风景明珠。数百万年前,崀山是一片内陆湖。由于地壳变动,内陆湖底突起,形成了红色沙粒岩结构的峰峦--丹霞地貌。景区占地108平方公里,辖紫霞仙境,骆驼群峰,八角胜景,半山奇观,夷江秀色五大景区,18个风景小区,已发现和命名的477个景点。

紫霞峒

紫霞峒景区包括万景槽,玉泉山,象鼻石、乌云寨、刘华轩墓等景点,主要以幽为主。在我们左侧的一是玉泉山,面积0.5平方公里,山顶高程301米,密集7个景点。山上有一古寺,称玉泉寺,始建于康熙42年(17xx年)。旧庵毁于水,雍正年间(1720xx年)重修,清人傅向高、马罗藩、李延年均为之作记。今存镇墓塔和碑记及玉泉寺始祖第一代禅师古墓,几经修复香火旺盛,为天下七十佛教胜地。

迎面而来的这座大石山,活像一个高高跷起的大拇指。当地人称为“拇指石”,也叫“ok”石,它风雨无阻的屹立于此,似是对远道而来的朋友表示欢迎,以似对崀山的山水表示赞叹,或许两者都有。

现在我们来到紫霞峒的正进口,紫霞峒并没有洞,峒者冲也,它是少数民族村、寨的意思。在紫霞峒有许多只能在云南才能生长的植物品种和热带雨林景观。可感受到“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意思。这里不仅能激起诗人的灵感,还是佛教和道教的必争之地。佛学宗师慧远和道学宗师陆修静,曾先后来此弘扬他们的教义。所以整座山以游路为界,左为道教之地,还可见紫霞道人的自然石像。前面一石凌空突出,活象一只硕大无比的青蛙正蹲在那里,这就是青蛙石。

沿着石阶往上走,我们来到了紫霞宫,紫霞宫自明代嘉靖年间修建以来。香火不断,暮鼓晨钟,梵声缭绕,成为名闻遐迩的洞天福地。宫内有一座湖南省内最为高大的观音菩萨,高达6米,最独特的还是观音菩萨手中的玉净瓶,所有的瓶子都是竖立的,而这个观音菩萨的玉净瓶是倾斜的,意在把甘露尽情洒向人间。

左侧有一块长700余米,高100米赤红色的铜墙铁壁称红瓦山,就是紫霞道人放置袈裟的地方,是一处绝纱的回音壁。

骆驼峰

过崀山街往右走,便见一典雅雄伟的牌楼,上有原湖南省省长,原省政协主席刘正同志亲手题写的“崀山天然公园”六个大字。骆驼峰景区距县城14公里,从崀山老街到石田,沿途奇峰异石拔地而起,一条溪水奔突穿石,如琴似瑟。主要景点有“遇仙桥”、“十八罗汉”、“燕子寨”、“斗笠寨”、“蜡烛峰”、“骆驼峰”、“幽魂谷”等。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右侧的仙人桥,此桥建于清乾年间,石砌单拱,长6.8米,宽5.1米,拱方9米麻石砌成,桥身玲珑精致,青藤攀附,1983年电视《风雨潇湘》曾在此拍摄外景。

前行右侧十八石峰如“十八罗汉”一字列成威武雄壮的欢迎游客光临的“仪仗队”,在最右侧有情深义生的“夫妻石”,丈夫准备远行正和妻子依依惜别。

转过弯,前面豁然开朗。一片农田、几幢农舍、挺拔的蜡烛峰,栩栩如生的骆驼峰,这是骆驼峰景区的中心所在,也是整个崀山最早开发的地方。93年揭开崀山旅游开发的序幕的“三月三”崀山旅游节是在这举行的。

岔路口往左就是林家寨一线天,这是开发最早的一个景点,高525米,寨下东北走向的一线天为石山裂缝而成,长60米,高40米,还有一个特点是既可望又可及,此一线天可手脚并用,沿人工开凿的石级攀绝壁登至极顶,饱览骆驼峰。还有“情人谷”,“千佛顶”,“蟾蜍望月”、“幽魂谷”、“舍身崖”,都能给留下难忘的印象。

被誉为“南天一柱”的蜡烛峰,高674米,崖身218米,周长400米,远处陡崖下面山平如烛台,石峰呈现圆柱形,通体鲜红,似一点燃的红蜡烛。在蜡烛峰东南陡崖下的一条巨大缝隙,长100米,深50米,宽0.4-1.8米,上下岩石如刀削一样平整,形似一条巨龙向东方直射隙底,开成龙口吞珠,五光十色的壮观景象,称为“龙口朝阳”,龙口深处栖息着很多世巨形蝙蝠,一经惊动似箭一样飞出,陡增一种神秘的感觉。游人要想上山,必须手足并用匍匐攀登,呈“之”字形循序渐进,这叫“不怕不低头”。

爬出龙口,就可以看到从上而下一平如凿犹如鬼斧神工的“无字天碑”。许多人都想登上这陡峭的石壁,都不能如愿,只有一位勇敢的采花老人征服过块石碑,凭着胆略和智慧登上碑顶,但他也未能在碑上刻上一个字。

沿着石壁小径,可至一平台,抬头一看,有如来到华山西峰,只见两侧悬崖陡壁,中间一石凿的九十九级台阶是极顶的唯一通道,这是明末清初“红花会”首领杨发奎反清复明遭清庭通缉,凭上乘武力凿就的石阶,十分险峻。

观完义侠祠,游人可沿茂密的小树林走到骆驼尾部,一个天然的观景台,可赏奇峰异石,深山幽谷,使人心旷神怡,豁然开朗。

牛鼻山

为什么叫牛鼻山?牛鼻寨,山上有两个孔,活像牛鼻孔,故叫牛鼻山。首先请慢慢往前走,来到了迎宾亭,迎面而来的是一幅天然水画“银珠岩”,水珠似一颗颗闪亮的珍珠自上而下。

几经曲折,大家来到了陡岩脚下,迎面红霞赤壁如铁壁铜墙铁墙向人们压来,使人不禁心惊跳,悬崖上有一白色“天桥”,我们经过“天桥”便可来到“天下第一巷”,这是丹霞地貌创始人,着名地质学家、中医院院士陈国达1992年10月亲笔命名。沿石级小径而上仅能容一人侧身通过,两面石壁如刀壁斧削,全长238.8米,最宽处0.8米,最窄处0.33米,平均宽0.5米,巷道笔直,上下成弧形,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堪称天下一绝。

走出巷不远,横跨一清泉,此泉能使人心旷神怡,如果月夜巡游,就会出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意境。前行不到200米,便来到三叉路口,左边是一天然崖洞,宽敞平整,是一个天然观景台。

登上“遇仙巷”,沿右面岩壁攀藤过巷,进入了一个幽静世界,花木丛生,小径穿上一道“穿岩”,人在其中,绕有情趣。右边则有“马蹄巷”、“翠竹巷”,两边翠竹掩映,给人一种轻松的感觉。

继续往前行便来到了一马鞍形石级小梯--揽月梯,最窄处只有26公分。走到谷底可以看到景外景的一隘口上有一个阴阳八卦阵。此时,前边的路纵横交错,若无人指引,很可能迷失方向。在猿人头的下前方,大家能清楚地看到一栋七层大厦,谓之“七层楼”。沿着数百级台阶便可进入桃源冲,你看这途中有一天然盆景“长寿树”。桃源冲,长满了翠竹,可以在此小憩。

底下有一个飞来石上“望月亭”,站在亭上,大家可以随视线一直往前看,正山中有一天然单拱石桥,也是“亚洲第二桥”,跨度45米,高20米,厚5米。如白练分系两头,分外美丽。

八角寨位于湖广交界,海拔818米,从远眺寨顶飞出八个犄角而得名。沿途要过三道门:第一道角门;第二道龙门;第三道便是寨门。走完1708个台阶便来到了一个平台,站在这个地方,双脚步可以分跳两个省。继续向前,便来到湘西南名刹--“云台寺”。八角寨的最佳去处在“龙头香”,站在“龙头香”上既可眺远处的“骆驼峰”、“书生流泪”、“骆驼接吻”尼姑庵,又可近观“仙人下棋”、“鲤鱼跃龙门”、“哪咤抽龙筋”。这就是世界奇观--天然油画“鲸鱼闹海”,生机勃勃令人回味。

扶夷江

美丽的扶夷江碧绿澄清,碧波荡漾,两岸奇峰异石似一根锦带自南向北贯穿全景,它发源于湖南湘、资、源、澧四大水源的资江上游,广西资源县的苗儿山。有人问,为什么叫扶夷呢?因为新宁古称扶夷候国,早在西汉扶夷候大规模开发古越地时,崀山便随着南连北截止,北起中原的要塞,到汉王莽改制后,更名为扶夷县,到宋绿绍兴二十五年才更名为新宁县,新宁县的58万人口就是喝这口宝水成长的。

扶夷江全长24公里,乘竹笺漂流而下,时而水平如镜深不可测,时而急流险滩,水花四溅。前边那个就是独立天外,堪称一绝的“将军石”,身披铠甲,手持长剑美须飘拂,俨然是汉寿亭候美髯公关云长再世。它是由山体丹霞地貌发育到晚期形成的石柱。海拔399。5米,石高75米,相当于20屋摩天大厦。前面还有“啄木鸟石”、“龙口石”、“济公帽”等十二滩十二景,都各具有特色美不胜收。93年11月11日参加全国胡曾学术研讨会的50多位专家学者,无不赞叹地说:“崀山美,美在有夷江。”

关于湖南省麻小娟心得体会和感想四

大家好!欢迎来到湖南郴州东江湖风景区旅游!

(唱)“清清的东江水,日夜向南流。翻过高山,流过田畴......”

这首歌曲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吧?这是郴州籍著名作曲家王佑贵作曲、湖南籍著名歌手张也演唱的《多情东江水》。这首歌旋律优美,内容清新,演唱甜润。听了真可谓是绕梁三日,不绝于耳!

东江湖位于湖南省郴州市东部资兴市境内,距郴州市区约40千米,是一处集山、水、岛、洞、漂流和水上娱乐于一体的山水观光度假旅游风景区。1991年,东江湖被确定为湖南省重点风景名胜区和旅游度假区,1996年被评为湖南省最佳旅游度假目的地,1998年被国家旅游局列为全国“清山秀水游”重点景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孔子曾经说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东江湖正是有山有水,交相辉映,再加上近年开发建设的大量水上游乐项目,能够充分满足不同旅游者的需求,相信今天各位朋友也一定能够“乘兴而来,尽兴而去”的!

整个东江湖风景区面积达200平方千米,由小东江、龙景、兜率岛、拥翠峡、黄草、东京寨、白廊和坪石水上体育活动区等八个景区组成。

东江属耒水的上游,因修建东江水电站面蓄水形成了东江湖。由于耒水实施梯级开发,在这里又修了一个小水电站,从这里向上到东江大坝,就是12千米长的小东江。如果是在4月到11月之间的清晨或黄昏来看小东江,只见江面上云蒸霞蔚,如同一条洁白的玉带轻柔地萦绕在青山绿水之间,令人油然而生置身仙境的感觉,这就是小东江最有名的景观——“雾漫小东江”。到了旭日东升或月上中天时,万丈光芒倾泻而下,小东江波光粼粼,又像一位被撩开面纱的窈窕淑女,顾盼生姿,风情万种。如此美丽的景色,吸引了无数摄影家慕名赶来,其中一些作品还频频在全国大赛中获奖。

说到这里,可能有的朋友会问:为什么小东江会形成如此美丽的景色呢?其实“雾漫小东江”的成因与我国著名的“吉林雾凇”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由于江水的温差而造成约。小东江的水是从上游东江大坝100多米深的湖底流出来的,水温常年保持在8-10摄氏度,而下游的水温却在20摄氏度左右。于是,小东江的湖水早晨上热下冷、傍晚上冷下热,便在湖面上形成一层水雾,再加上两岸植被繁茂,空气潮湿,因而常常在水面上形成云雾。

大家请注意看山岩上,有一道瀑布从天而降,这是猴古山瀑布。猴古山瀑布高39米,终年不停。夏秋季节水流湍急,瀑布砸在山岩上,化作万千玉珠跌落湖中,再加上旁边矿山壁上挂满瀑帘,有如银丝翻滚,令人赏心悦目;冬春季节水流减小,瀑布便分成几缕从山顶缓缓飘落,分外妖娆。难怪有人赋诗赞叹道:“猴古山崖景清幽,碧水悬岸万古留。疑似龙池喷瑞雪,如同天际挂飞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