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太原小店七区战略心得体会怎么写 太原市小店区七区战略(八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2 01:48:09 页码:8
太原小店七区战略心得体会怎么写 太原市小店区七区战略(八篇)
2023-01-12 01:48:09    小编:ZTFB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关于太原小店七区战略心得体会怎么写一

在公园两岸带状绿化平台上分布着4个主题广场、6个自然景区和7个观光景点。沿汾河西岸“晋汾古韵”广场上,治汾始祖台骀雕像栩栩如生,可追寻汾水的渊源;“梨园余音”广场上,戏剧脸谱古意盎然,展现了博大精深的三晋戏曲文化;

“五环生辉”广场健身体育活动设施完备,活力四溢,充满动感。沿汾河东岸,可领略古晋阳八景之一“汾河晚渡”的绮丽动人景色;“雁丘景点”依汾河古老传说而建,元好问的千古诗句为此平添几分婉约;巧妙地利用了橡胶坝运行设施形成的“沙滩碧水”、“游泳池”、“钓鱼池”和“画舫”,充满现代体育健身特色,还有亲临水面的“日台”、“七亭”、“渡口”及“乐坛”等景点。在湖面上荡漾的游船及在主园路通行的观光车穿梭自如,可引游人游遍各个景区。凡有台阶的广场均专门设计了无障碍通道,欧式风格的商品售卖点平均分布,游览其间更觉方便轻松。

汾河公园湖面之上点缀有彩色橡胶坝、大型音乐喷泉、鸟岛、绿洲,现代与自然的交融,人与水的亲和,展现出一幅波光潋滟,水天一色的画面。夜幕降临,遍布各景区的30种风格各异的4000余盏灯饰与滨河东西路四条光带交相辉映,设计精巧的广场地灯为公园再现了色彩斑斓的立体美景。整个公园动静结合,过去、现在、未来有机融会,流连其中,可享受省城最大自然生态的情景,同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对话,静静品味汾河公园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纯净的生态美景。

太原汾河公园的建设,提升了城市形象,也让人们直接感受到城市生态的.变化。上一个星期天,记者来到了位于太原汾河两岸的汾河公园。

汾河公园纵贯市区南北6公里,宽500米,占地300万平方米。4个广场,11个景点,178万平方米的水面和130万平方米的绿地,构成了公园特有的美;横跨汾河的5座大桥和滨河两路上的车流,又可使人尽享一种流动美。凝固美与流动美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风景画。

创造“人、城市、生态、文化”的多元共生空间是公园的理念。白天,漫步公园,放眼四望:青青的草坪,使人真想上去打几个滚;清澈碧绿的水面,微风轻拂,泛起一圈圈涟漪,拖起无数光带,恰似一条条素绢在水面飘动……分布在东西两岸的“柳溪春晓”、“千禧龙腾”、“汾河晚渡”等景区,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创造了人与生态融合的意境。

莺歌燕舞、水天一色的景观是美丽的、祥和的、也是旖旎和谐的:绿荫满目、鸟飞鱼跃的景观是人类共同思念的、向往的、也是梦寐已久的。在汾河景区的林荫小路上,当您看见仙鹤翩翩起舞在湖中,野鸭双双戏水于水面,我相信,您的目光是欣喜而湿润的,您的呼唤是感激而虔诚的--

婉转的鸟鸣朝朝暮暮、起落的翅膀春去秋来,它们在传递着一个信息:文明是自然的延伸。人的家园,就应该是充满绿色、充满生命、充满爱心的空间!

夜晚,走进公园,仿佛徜徉在银河里,那盏盏灯,倒映在河里,五光十色的河面,波光闪烁。那被镁钠灯勾勒出其轮廓的大桥,就像玉带缠在太原的腰际,闪着柔光,把人带进了水晶宫……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然而,两年前这里还是杂草丛生、黑水横流,被人喻为太原的“龙须沟”呢?而今这些景点与广场的交织,构成了最具魅力的城市美景。

汾河晚渡为“古晋阳八景”之一。此处位于西山最佳观赏点。与对岸的小木屋和水中的鸟岛相望,入口耸立的石坊为码头标志,几何构成的景点,当夕阳斜照、红霞满天,河面浮光耀金,舟行景随,游人泛舟其间或凭栏远眺,如画胜境,可一览无余。这一靓丽明珠定会更加璀璨,更加夺目。

关于太原小店七区战略心得体会怎么写二

出租方: (以下简称甲方) 承租方: (以下简称乙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有关规定,甲、乙双方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经协商一致,为明确双方之间的权利义务,订立本合同。

一、房屋的座落、面积

1、甲方将其拥有的坐落在太原市 的房屋出租给乙方使用。

2、出租房屋建筑面积共平方米(含公用分摊面积)

二、租赁用途

1、甲方应向乙方出示该房屋的《房屋所有权证》或该房屋所有权的相关证明。

2、乙方向甲方承诺,租赁的房屋仅作为

三、租赁期限及房屋租金支付方式

1、租赁期

2、租赁期满,甲方有权收回出租房屋,乙方应如期交还。乙方如续租,则须在租赁期满前一个月通知甲方,经甲方同意后,重新签订租赁合同。

3、该房屋每年租金为人民币元

钥匙交割:共 套 把。物业交割: 。 电表: 。水表:卫 ;厨 。煤气(天然气)表: 。有线: 物业:

四、补充条款:

出租方(甲方): 租承方(乙方): 身份证号码: 身份证号码: 家庭住址: 家庭住址: 电话号码: 电话号码:

见证方:

身份证号码:

住(地)址:

电话号码:

双方签约时间: 年 月 日

关于太原小店七区战略心得体会怎么写三

各位游客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晋祠,下面我就带大家去细细游赏一番吧!希望通过我的讲解陪您度过这次美好时光。

人云:“不到晋祠,枉到太原。”又有人说:“初到太原的人,不去参观晋祠,犹如外国友人到北京未去游览紫禁城那样遗憾。”所以到了太原一定要去晋祠看看。晋祠,是集中国古代祭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唯一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心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位于太原市西南郊25公里处的悬瓮山麓。晋祠原为纪念晋国开国君主唐叔虞而建。创建年代已不可考。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就有关于唐叔虞祠(即晋祠)的记载,可见当时已经颇为出名了。

晋祠现已称为一个有着几十座古建筑的中国古典园林的游览胜地。晋祠的文物古迹很多,比较著名的有:

1.圣母殿和其中的42尊侍女像。圣母殿原名“女郎祠”,是晋祠的主体,也是现在晋祠的最古老的建筑(始建于北宋),殿高19米,面宽7间,进深6间,殿的四周有围廊。建筑学家们认为这个殿是宋代建筑的代表作。殿内有宋代彩塑43尊。主像圣母端坐木制神龛内;其余42尊侍女像分列两侧。圣母传为姬虞之母邑姜。这些彩塑中,邑姜居中而座,神态庄严,雍容华贵,凤冠霞披,是一尊宫廷统治者形象。

塑像形象逼真,造型生动,情态各异,是研究宋代雕塑艺术和服饰的珍贵资料。侍女像身高与真人相仿,姿态自然,神情各异,举手投足,顾盼生姿,世态人情,纤毫毕现,几乎可以给她们每人立个小传。这些侍从都是各有专职,身份、性格也是无一雷同,有的伺候饮食,有的负责梳洗,有的专管打扫,真实地表现了被禁锢,受奴役的精神面貌,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艺术雕像珍品,在中国美术史上占重要地位。

2.晋祠的参天古树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周柏,又名“齐年柏”,也名卧龙柏,这是由于它形似卧龙,树身向南倾斜,与地面的角度成为45度,头枕撑天柏,形若游龙侧卧,人们才以卧龙之名称之。这株古柏,位于晋祠圣母殿右侧的苗裔堂前。这株古柏从周代至今,经历了历朝历代的风风雨雨,虽然老态龙钟,但它体魄依然健壮,成为中华古老文明的化身。齐年柏,根据相关机构的科学检测,树龄在2600年———2990年之间。为国家一级珍稀古树。这株树,树高17.44米,树围5.58米,主干直径1.77米。

这株树虽然历经数千年,但依然挺立在晋祠圣母殿旁。依然苍劲挺拔,品位不凡,枝干舒张曲屈,树影扶苏,姿态优美,半躺半卧,悠然自得,不拘一格,甚是威风而且潇洒。就是这株古柏,引来了中国古代众多文人的赞誉和夸奖,历代讴歌者甚多。中国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曾以“地灵草木得余润,郁郁古柏含苍烟”来歌颂它。唐槐在祠内的关帝庙内,老枝纵横,盘根错节。

3. 难老泉,素有“晋阳第一泉”之誉,与侍女像、齐年柏并称“晋祠三绝”。晋水有三个源泉,一是善利泉,一是鱼沼泉,一是难老泉。难老泉是三泉中的主泉,晋水的源头就从这里流出,长年不息,水温保持在17℃,每秒流量是1.8立方米,灌溉着附近数万亩稻田。

关于难老泉,有一个“柳氏坐瓮,饮马抽鞭”的民间故事。说是晋祠北面的金胜村有一个姓柳的女子,嫁到了古唐村,受婆婆的虐待,每天都要到远处去挑水。一天,在挑水的路上,她碰见一位骑马的老人向她讨水饮马。虽然这一担水她好不容易从远处挑来,但是善良的柳氏还是把这一担水全送给老人饮马了。老人临走时送给柳氏一根马鞭,回家放进瓮里,用水时只须稍许提鞭水瓮即满,但千万不能把鞭子提出瓮外。切记!切记!

柳氏回家之后一试,果然如此。后来,婆婆发现媳妇不再挑水,而水缸里的水却始终是满的,心中不免产生怀疑,就趁媳妇不在家,偷偷地察看,发现了水缸中的马鞭,心想这是一个宝贝,伸手过去把马鞭提出缸外,一时之间,缸里的水马上喷涌而出,向四处漫流。正在娘家梳头的柳氏发觉水涌出来了,知道是婆婆把马鞭子拉出水瓮,情急中她一手夹草垫,一手执木梳,披散着还没梳好的半拉头发跑回家中,只见瓮里的大水象泉水一样不住地往外喷涌,她顾不上喘气,就慌忙把草垫往瓮上一扣,自己奋然一跃坐在了瓮上。

说也奇怪,春英坐到瓮上后,水势顿时变缓,一下子由汹涌的大水变成了涓涓的细流,顺着草垫子不停地往外流泄。不一会,村里的大水也渐渐地退了,人们才想起春英,纷纷赶到她家。只见春英端然坐在水瓮上,一手持梳,一手挽发,正在安详地梳头。不管人们怎么呼唤她,她也不应声,临近一看,原来春英早已坐化成仙了。只有那股清泉,从她坐的水瓮的草垫下涓涓流出,这就是潺潺不息的“难老泉”水,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善良的女子,称她为水母,在难老泉的西侧建起了水母楼,楼内塑有一尊端庄秀丽的水母塑像。

通过对晋祠各名胜的游览及解说,不仅让游客对晋祠有了更深的印象,而且也丰富了自己的课外知识,对所学专业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认识到自己所学的东西可谓少之又少,只有不断汲取,才能成为众人眼中的佼佼者。“活到老,学到老”,这才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关于太原小店七区战略心得体会怎么写四

出租方: (以下简称甲方) 承租方: (以下简称乙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有关规定,甲、乙双方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经协商一致,为明确双方之间的权利义务,订立本合同。

一、房屋的座落、面积

1、甲方将其拥有的坐落在太原市 的房屋出租给乙方使用。

2、出租房屋建筑面积共平方米(含公用分摊面积)

二、租赁用途

1、甲方应向乙方出示该房屋的《房屋所有权证》或该房屋所有权的相关证明。

2、乙方向甲方承诺,租赁的房屋仅作为

三、租赁期限及房屋租金支付方式

1、租赁期

2、租赁期满,甲方有权收回出租房屋,乙方应如期交还。乙方如续租,则须在租赁期满前一个月通知甲方,经甲方同意后,重新签订租赁合同。

3、该房屋每年租金为人民币元

钥匙交割:共 套 把。物业交割: 。 电表: 。水表:卫 ;厨 。煤气(天然气)表: 。有线: 。物业: 。

十一、补充条款:

出租方(甲方): 租承方(乙方): 身份证号码: 身份证号码: 家庭住址: 家庭住址: 电话号码: 电话号码:

见证方:

身份证号码:

住(地)址:

电话号码:

双方签约时间: 年 月 日

关于太原小店七区战略心得体会怎么写五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四川的乐山大佛天下闻名,殊不知,山西也有一座大佛可以与之一争高下。想知道它在哪儿吗?它就在"天然氧吧"—蒙山。昨天是中秋节,我就去了一趟蒙山。

我们从市区出发,快到罗城高速口时,向西一拐,顺着印有"佛"字的路灯往前走,就到了蒙山。 蒙山上空的天真蓝呀!蓝得没有半点儿杂质,纯净而透明。仿佛一块儿巨大的蓝水晶该在山上似的。一进山,一股在城市中久违的清新空气便扑面而来。空气是湿润的,轻轻地、软软地扑在脸上。蒙山遍地绿色,草木犹如一块儿绿色的大毛毯,把山裹了起来。而那哗啦哗啦跳跃着的溪水,更为这宛如仙境的山中增添了几分灵气。

捧一抔清澈的溪水洗洗脸,瞬间皮肤上便有了水娇柔的嫩滑,且热意全无,如同冲了一场凉水澡般清爽,浑身上下舒服极了。心仿佛也像纯净的溪水一样透明了许多。

在青山绿水的簇拥下,大佛静静地端坐在莲花宝座上,两眼微闭,神情严肃,嘴角却带着浅浅的笑意。大佛两手放于腿上,静静地打坐。

蒙山大佛是北齐文宣帝高洋于天保二年始建,高约200余尺,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了。它比全国最

高的乐山大佛略高,是最早的露天摩崖大佛。隋文帝时新建了庇盖大佛的殿阁,后由于寺毁阁倾,大佛从此隐没于乱石瓦砾之中。现在大佛已经修复。踏着山间的小路,耳边还回响着山中隐约可闻的佛乐。时间过得飞快,我该回了。坐在车上,我恋恋不舍地望着蒙山,直到它消失在我的视线中。 篇三:山西蒙山大佛导游词

大佛坐落于蒙山北峰之阳,南向,依山凿制,由于年久风雨剥蚀,岩石表层风化严重,头部早在元代就已经崩落,其外露高大的胸颈部剥落之处还长出小树蒿草,失去了原有的风采。由于寺毁阁倾,大佛之腹、手、腿、足、基座、大阁遗基,都掩覆于山坡泥石里,仅现胸颈部分。对这尊大佛的考查,现仅触及其一半,剩下的还需清理发掘,无怪乎人们不知其为当年巍峨的大佛,立于大佛胸下怀间而不知;无怪以往探佛者慨叹"大佛已不存在了""仅遗乱石而已"。

蒙山在太原西南约20公里处,晋祠以北的寺底村附近,主峰高1325米。蒙山为古太原县八景之一,故有"蒙山晓月"之称。史籍记载这尊大佛是北齐文宣帝高洋天保二年(551年)始凿,经五个皇帝二十余年,至后主高纬时凿成。《北齐书》记载在《后主恒纪》中:"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所以称为"晋阳西山大佛"。《北史》载:"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一夜燃油万盆,光照宫内"。

"宫"指历史上著名的晋阳宫,遗址在晋源镇古城营村九龙庙一带。据有关部门测量,晋阳西山大佛现外露胸颈部分,高17.5米,宽25米,颈部直径宽5米,唐代记载"高二百尺",按唐普通尺计算约合今63米,仅低我国四川乐山大佛(高71米)8米,(一说66米,一说70多米,比乐山大佛略高),比以往西方所说"世界第一大佛"———阿富汗"巴米扬(bamiyan)大佛"(高53米)高10米。按凿制年代,西方对"巴"佛考查不清,认为"巴"佛凿于"3至7世纪"之间,这是个不精确的估计数字,而我晋阳西山大佛,史籍明确记载凿于北齐天保二年(551年),时值6世纪。

如按"巴"佛凿于"7世纪"来说,我晋阳西山大佛要早一个世纪,比我国乐山大佛凿于唐开元元年(720xx年)早162年。据此,论高度,晋阳西山大佛是世界第二大佛,论年代则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传说李渊做太原留守时曾参拜蒙山大佛,当晚就梦见佛光普照,以为祥瑞,从而坚定起兵决心。唐高宗李治、皇后武则天于显庆五年(660年)幸晋阳瞻拜(此寺及南十余里的龙山童子寺瞻礼二寺大佛),次年又派专使赐大佛袈裟,以"五色光洞烛山川,道俗瞻睹数千万众"轰动并州。

关于太原小店七区战略心得体会怎么写六

欢迎大家来太原旅游!在游览太原的景点名胜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今天的太原和历史上的太 原。

太原作为山西省省会,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和交通枢纽。太原市位于山西中部,辖3县1市6区,总面积约7000平方公里,其中城区168 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80万,其中市区人口160多万。太原东、西、北三面环山,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汾河由北而南穿城流过,把市区劈为两半。而5座风格迥异的大桥又将东西两岸紧紧连在一起。市内高楼商厦比肩耸立,绿地公园散落有致,草坪树带随街延伸,尽显壮观的现代都市气派。顺便告诉大家,太原的街道极为规范,凡南北走向皆称路,如建设路、五一路、并州路、解放路、平阳路、新建路、桃园路、滨河路;凡东西走向均叫街,如迎泽大街、府东府西街、双塔东西街、胜利街、西矿街、学府街。使行人倍感方便,断无迷失方向之忧。城周四郊,绿野平畴河渠交错,地肥水美物产丰饶。清徐葡萄、晋祠大米、老陈醋都是四海享誉的名产。晋祠、天龙山、崛围咽山等景观雄奇壮丽,各具风采。因此,古来就有“锦绣太原城”的美誉。

太原是一座具有2400多年历史的古城。传说太原这块地方属于尧帝的子孙所受封的唐国,所以西周初年周成王封其弟姬虞于唐,便称唐叔虞。到唐叔虞的儿子这一代,改国号为晋。但当时晋国的中心在今天的晋南冀城一带,直到公元前6世纪初晋国的势力才扩展到太原一带。太原古称晋阳,奠基于春秋末期。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初,晋国卿赵简子的家臣董安于和尹择在晋水之北筑城,取名晋阳,其位置约当今天太原市晋源镇的古城营村。赵氏家族以晋阳为据点积蓄势力,奠定霸业。

公元前453年,掌握晋国大权的智伯联合韩、魏攻打赵襄子。赵凭借晋阳高城深池固守,使智氏难以得手。智伯急中生智,发现晋水从龙山那边流来绕城而过,便想出水攻之计,遂掘渠引晋水欲灌晋阳,这便是晋桐智伯渠的来历。赵襄子用唇亡齿寒的道理说服韩、魏,里应外合,共灭智氏,瓜分其地。至此,晋国之地悉为赵、韩、魏三卿所占,史称“三家分晋”,因有“三晋”之说。到公元前420xx年,周天子正式承认赵、韩、魏三者的诸侯国地位,成为战国七雄中的三强,而赵国的都城就是晋阳。晋阳作为赵国首都历20xx年,公元前386年赵迁都河北邯郸。但赵氏在晋阳的基业已逾百年。

战国后期,秦国屡败赵国,随之在晋阳一带置太原郡,治所设在晋阳。需要说明的是,太原本义为广阔的平原,战国之前泛指汾河流域的平原地带,秦置太原郡之后,太原作为行政名称固定下来。从此,太原即指古之晋阳,晋阳亦指今之太原,二者通用。

汉朝太原为北方重镇,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20xx年)在晋阳置并州刺使部,统领太原、上党等六郡。从此太原又称并州。并州之名可能源于太原位于东西两道山脉之间,两山平行谓之并。

西晋末年,并州刺使刘琨为了防御匈奴的侵袭,扩筑晋阳城,使之成为城墙高13米,周长14公里的大城市。东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大乱,太原先后被后赵、前燕、前秦、西燕、后燕交替攻占。直到公元396年,北魏40万大军攻人晋阳,复置太原郡,古城才得到较长时间的休养生息,并且成为北魏南下河南、东出河北的重要基地。

北魏权臣高欢于532年在太原设大丞相府,并营造了规模宏大的晋阳宫,太原被称为“别都”。高欢之子高洋取代北魏建北齐后,虽定都于邮城(河北临漳),但对其发迹之地太原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在20xx年间建起大明宫,兴修12院,其辉煌壮丽程度远远超过首都邮城。高洋还在太原西山凿佛龛、雕佛像、建佛寺,在晋水源头修鱼沼飞梁。太原面貌为之一新。

太原的黄金时代是隋唐两朝。隋场帝杨广在即位前被封晋王,视太原为“发样之地”,称帝后在太原大兴土木。先在北齐晋阳宫外筑起高13米、周3.5公里的新城,后又在新城西边筑起高13米、周4公里的仓城,接着又建造了第二座晋阳宫。在此同时,隋场帝还征调数十万民工开山筑路,修成由太原到京师长安和宁武管涔山避暑行辕汾阳宫的两条驰道,太原的交通更加方便。

隋朝短暂,很快被唐朝取代。而兴唐的李渊父子便是从太原开基立业的。唐高祖李渊曾长期任隋朝的山西河东抚尉使、太原留守等职。唐太宗李世民的青年时期也是在太原度过,被人称为“太原公子”。在隋末天下大乱之际,李渊父子于公元620xx年誓师晋阳,当年11月便攻人长安,建立唐王朝。太原这段特殊历史使它拥有仅次于长安的重要地位。先被定为“北都”,后又改名“北京”,最后又恢复为“北都”。太原城也随之大大扩展。据新旧《唐书》记载,唐代晋阳已经成为横跨汾河两岸、由三座城池联接组成的大都市。西城在汾水西岸,也称府城或州城,高13米,周长 21公里,内里包括宫城、大明城、新城、仓城四座小城,把北齐和隋代的宫殿全部囊括进来。东城在汾河东岸,为贞观名臣李副主持修筑。因东城内井水苦涩,难以饮用,又修筑了引水工程“晋渠”,将晋水从西城外架槽引入东城。东西两城之间,跨汾河又有一座“跨水联谍”的中城,把东西两城连为一体,故又称“连城 ”,是则天武后时并州长史崔神庆主持兴建。晋阳三城,虽各有城池,又浑然一体,共有城门24道,进退攻守彼此呼应,互为依托,风格独特。 唐末五代天下由治而乱,名城晋阳也几易其主。先是后唐的“西京”,随后继为后晋、后汉、北汉的“国都”,这里的动静治乱直接影响到北国与中原。从北齐高洋父子,隋朝杨广,唐朝李渊父子,到五代三主(后唐李存勖、后晋石敬塘、后汉刘知远)及北汉的刘祟,这一个个所谓“真龙天子”都是从太原起家夺取天下。太原可以说是藏“龙”卧“虎”之地,故又有“龙城”之称。

晋阳城易守难攻。宋王朝建立已数十年,但晋阳仍在北汉刘氏手中,直到太平兴国四年(公元 979年)第二代天子宋太宗赵光义“御驾亲征”,围城攻打近半年,北汉主刘继元出城投降,宋朝才算攻取晋阳。宋太宗一则仇视晋阳军民的顽强抵抗,二则惧怕别人再踞晋阳成“龙”,便下令焚毁晋阳城,并引汾水、晋水淹灌废墟,进而使历时1400多年的晋阳古城毁于水火。流离失所的城中百姓纷纷外迁,其中不少人移居汾河东岸的唐明镇。

太原毕竟是北方战略要地,毁掉旧城之后必须再建新城。公元982年,焚灌晋阳后不到三年,宋朝大将潘美便奉旨扩展唐明镇,筑起周围10多里的土城,这便是现在太原城区雏型,太原由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宋朝统治者避讳“晋阳”、“太原”旧名,便在这座扩大后的土城设置了阳曲县,从此太原又有“阳曲”之称。需要说明的是,赵光义为斩断“龙脉”,杜绝太原再出真龙天子与其争夺江山,就把太原的街道大都设计成“丁”字形,取“钉”之谐音,以钉死龙脉。如今太原仍有一些丁字街口。新建的太原发展很快,到宋代中期,太原又成为一座商贸发达、风光秀丽的北方名城,被誉为“锦绣太原城”。

宋朝后期及金元两代,北方又是乱世,太原城又遭战火之劫。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朱元漳的北伐军进入太原时,这里已是一座人烟罕见的空城了。洪武三年(公元1371年),明太祖朱元漳封他的三儿子朱棡为晋王,坐镇全国九边重镇之首的太原,经略北边防务。朱棡命永平侯谢成扩建城池,谢成在宋城基础上向东南北三面扩展,建成周12公里、高12米的砖城,城上建4座角楼、8座门楼、92座敌楼。至今太原许多地名仍沿用当时城门名,如大南门、小东门、大北门、旱西门等。 清代以太原为山西省会。民国时期始设太原市(1920xx年)。到1949年解放前夕,太原城区面积为 30平方公里,人口20余万。解放后近半个世纪,太原得到了长足发展,成为拥有160万市民的大都市,而且是全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在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太原作为北方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重镇,历史上名家辈出。春秋时代有著名建筑家董安于,行侠好义的豫让;魏晋时期有史学家王沈、王助,文学家孙绰;唐代有著名诗人王之涣、王翰、王昌龄、白居易;宋代有书画家米芾;金代名诗人李汾,元代戏曲家乔吉,明代文学家罗贯中,清代著名学者傅青主、阎若琚等,均对中华文化的繁荣作出了贡献。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太原积淀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保存至今的如晋祠古建筑群,天龙山及龙山石窟雕像,祟善寺、双塔寺、净因寺、多福寺、文庙、纯阳宫等,均具有很高的欣赏和研究价值,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个理想的旅游场景。

关于太原小店七区战略心得体会怎么写七

太原市调研报告

太原市位于山西省中北部,太原盆地的北部,三面环山,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河自北向南流经。下辖6个市辖区,3县,一个县级市,政府驻地杏花岭区新建路69号。面积6988平方公里,2015年市域人口430万,市区总人口340万,十三五期间推行西进南移的原则,连接榆次地区,市域人口将扩容至600万左。作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区,山西省的省会城市,太原都市圈的中心城市,目前主要任务是要通过深化改革,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步伐。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统筹城乡发展和改善民生。城市目前定位向和谐宜居、文化旅游城市发展。城市建设前期多集中于市区及北部地区,西进南移的政策推出后,城西、南部拆迁改造如火如荼。西部主要为山区,以旅游开发生态建设为主。要围绕晋阳湖周边建设华北最大的城市花园,投资进行综合治理,将区域建设成为集合商务总部,商业服务休闲娱乐,文化创意,生活宜居,体育运动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多元化发展模式,耿市长指出,为了进一步拓展太原市城市空间结构,太原市政府拟用5到10年的时间,在城市南部建设国际一流的新城。规划范围:北起太原市长风西大街及南中环街,南至清徐县行政界限,东起太原市东峰新区及晋中环线东段,西至太原西环高速及太汾高速公路,总面积约1168平方公里。对南部新城两处以上的重点地段进行城市设计(重点是晋阳湖周边地区、小店南部核心地区),对重点地段的空间形态、城市形象、风貌、环境品质等进行控制与引导,强化重点地段的中心形象,突出现代性、特色性、生态性。太原南部区域作为太原市区发展条件最为优越的地区,已成为太原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其中,太原南部新区的规划尤其引人注目。规划方案显示,太原南部新区由晋阳新区和汾东新区两大部分组成,北起长风大街,南至铁路西南环线,西至西山脚下,东至太原市区边界,总面积260平方公里。太原南部新区规划空间结构为“一区、两带、四心、五轴”,共分为六大功能板块。其中,“一区”为晋阳大文化旅游文化休闲区。“两带”包括是西山文化生态产业带和汾河文化生态带。“四心”包括是都市服务核心、汾东中心、武宿中心和南客站中心。“五轴”规划包括延伸与延伸府城文化轴、打造太榆文化轴、完善长风文化商务轴、高起点打造龙城休闲商务轴和东部太榆科技创新轴。太原南部新区主要分六大功能板块:(1)长风功能区:以文化、博览、商务、商业、政府服务为主要功能。该区域将以长风商务区为核心,沿千峰路沿线形成商业聚集区,并对太化厂区进行整体开发;(2)晋阳湖功能区:主要发展健身体育、休闲旅游、商业娱乐、文化创意、商务办公等功能。该区域将规划建设晋阳湖公园,环湖布局传媒中心、奥体中心等设施,搬迁一电厂,对化肥厂进行整体改造,建设工业遗址公园(3)晋阳文化旅游休闲区:围绕周边众多旅游景点,建设融旅游、休闲、度假、生态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产业功能区。该区域将成为复兴太原龙城文化的核心。(4)汾东门户区:包括高新区基础区、高铁客运站和东部科教园区,重点发展商务、科研、教育、旅游集散等功能。该区域将成为带动太原都市圈产业转型和服务功能提升的核心地区。(5)汾东-小店功能区:包括小店办公和生活服务区以及汾东商务区。重点发展行政办公、商业服务、总部办公等功能。该区域将通达商业街和人民路商业街,并将打造南城中央公园。

全市规划城中村拆除改造174个村庄,目前已拆除30余个。今年晋源区要求拆除并开工4个行政村,约70万平米拆除面积,按照1+2的原则进行招商建设(即原有面积的回迁房,两倍面积的商品房开发)。目前已有恒大,绿地等房地产名企进驻。楼市销售价格每平米为5000-7500元,空置律较高。太原市还有187家企业关停拆除外迁,目前约完成1/3,太化集团下属化工厂、焦化厂、化肥厂及锅炉厂等38家全部在列,太原一电厂也在范围内,将迁至清徐县,其拆迁另建费用预计70亿。拆迁地区多围绕晋源区三十公里半径范围内,厂区以混凝土结构为主,居民区及农村以砖混为主,方式为拆旧建新。目前太原市有大型建筑垃圾处置场20余座,以村民承包为主,但因当地沟壑较多,随地填埋方便且无费用,加之监管不严,除35%的建筑垃圾用于回填外,其余的擅自填沟或送往填埋场。

自2013年4月耿彦波市长上任以来,太原市进入了大拆大建时期(耿市长也叫耿拆拆),建筑垃圾量也是逐年上升,今年预计将有2000余万吨的建筑垃圾产生。太原市市容环卫局在2014年着手制定《太原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其中对从事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循环再利用的企业在土地、税收减免、产品推广方面均有相关政策规定。但目前为止只有一家建筑垃圾企业2013年在阳曲县(山西喜跃发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投建了一条年处理100万吨建筑垃圾处理生产线,主要产品为再生砖,因选址不当,运输距离远、运费高等原因导致达不到产能要求,处于不良状态。中城建恒远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贵州安顺)和太原市(城市北郊)尖草坪区博扬建材加工厂投资建设“年产400万立方米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混凝土复合保温砌块”项目,总投资20亿元,分三期建设。第一期投资约4亿元,可提供就业岗位200个,年处理建筑垃圾200万吨,实现年产量80万立方,实现年产值约8亿元人民币。第二期、三期按第一期建设的实际情况分步实施,总投资16亿。于2015年9月签订框架协议。

经过调研结果反映,目前太原市关停了(有的属迁址重建)所有中小型和环保不达标的污染企业,其中包括水泥厂、粉磨站、炼钢厂、电厂等及一批不达标的搅拌站,2015年清徐县国土资源局介绍,太原市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拟选址清徐县柳杜乡东南社村,占地面积约92公顷。建成后,我市的餐厨垃圾、建筑垃圾等都将实现专业化处理,垃圾处理率可达到百分之百,实现垃圾处理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目前,清徐县已着手对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完善,以满足包括该产业园在内的省市重点工程的用地需求。将相关企业,垃圾焚烧电厂,餐厨垃圾处理和污泥处置等工程和太原第一电厂定位在清徐县内投资建设。同时就太原市规划发展带动的混凝土市场需求量和拆迁所产生的巨大建筑垃圾量可完全满足我公司的一体化项目落地的条件。干拌砂浆市场和陶粒市场空间大,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太原市混凝土搅拌站最大的经营困难是混凝土款结算,工程款拖欠和抵房现象非常普遍,完全颠覆了搅拌站规模效益的概念,严重制约了搅拌站发展。我们建议,应该拿出具体方案和政府谈,除了争取政府提供土地(晋源区姚村镇新建的污水处理厂附件有200—300亩的规划用地)、税收减免、特许经营权外还要向政府要产品销售政策,否则项目即便落地,也无法保证持续经营,更无从谈投资回报了。

太原市调研组

丁云

王伏

2016年4月18日

关于太原小店七区战略心得体会怎么写八

汾河公园是位于太原市中心的大型城市生态景观公园,是具有中国北方园林风格和太原汾河地域文化的山水园,全长6公里,宽500米,占地300公顷,形成了130万平方米水面和130万平方米绿地,是太原市目前最大、最集中的公共绿地游乐场所。同时也是太原城区汾河段蓄水美化工程,人工复式河槽由中隔墙分成东西两渠,东侧清水渠,宽220米,由四道橡胶坝分为三级蓄水湖面;西侧浑水渠宽80米,排泄上游洪水和水库灌溉输水。东西两岸各布置一条箱形排污暗涵,接纳城市排污管道和边山支沟来水,送至下游污水处理厂进行净化处理。

在公园两岸带状绿化平台上分布着4个主题广场、6个自然景区和7个观光景点。沿汾河西岸“晋汾古韵”广场上,治汾始祖台骀雕像栩栩如生,可追寻汾水的渊源;“梨园余音”广场上,戏剧脸谱古意盎然,展现了博大精深的三晋戏曲文化;

“五环生辉”广场健身体育活动设施完备,活力四溢,充满动感。沿汾河东岸,可领略古晋阳八景之一“汾河晚渡”的绮丽动人景色;“雁丘景点”依汾河古老传说而建,元好问的千古诗句为此平添几分婉约;巧妙地利用了橡胶坝运行设施形成的“沙滩碧水”、“游泳池”、“钓鱼池”和“画舫”,充满现代体育健身特色,还有亲临水面的“日台”、“七亭”、“渡口”及“乐坛”等景点。在湖面上荡漾的游船及在主园路通行的观光车穿梭自如,可引游人游遍各个景区。凡有台阶的广场均专门设计了无障碍通道,欧式风格的商品售卖点平均分布,游览其间更觉方便轻松。

汾河公园湖面之上点缀有彩色橡胶坝、大型音乐喷泉、鸟岛、绿洲,现代与自然的交融,人与水的亲和,展现出一幅波光潋滟,水天一色的画面。夜幕降临,遍布各景区的30种风格各异的4000余盏灯饰与滨河东西路四条光带交相辉映,设计精巧的广场地灯为公园再现了色彩斑斓的立体美景。整个公园动静结合,过去、现在、未来有机融会,流连其中,可享受省城最大自然生态的情景,同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对话,静静品味汾河公园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纯净的生态美景。

太原汾河公园的建设,提升了城市形象,也让人们直接感受到城市生态的.变化。上一个星期天,记者来到了位于太原汾河两岸的汾河公园。

汾河公园纵贯市区南北6公里,宽500米,占地300万平方米。4个广场,11个景点,178万平方米的水面和130万平方米的绿地,构成了公园特有的美;横跨汾河的5座大桥和滨河两路上的车流,又可使人尽享一种流动美。凝固美与流动美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风景画。

创造“人、城市、生态、文化”的多元共生空间是公园的理念。白天,漫步公园,放眼四望:青青的草坪,使人真想上去打几个滚;清澈碧绿的水面,微风轻拂,泛起一圈圈涟漪,拖起无数光带,恰似一条条素绢在水面飘动……分布在东西两岸的“柳溪春晓”、“千禧龙腾”、“汾河晚渡”等景区,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创造了人与生态融合的意境。

莺歌燕舞、水天一色的景观是美丽的、祥和的、也是旖旎和谐的:绿荫满目、鸟飞鱼跃的景观是人类共同思念的、向往的、也是梦寐已久的。在汾河景区的林荫小路上,当您看见仙鹤翩翩起舞在湖中,野鸭双双戏水于水面,我相信,您的目光是欣喜而湿润的,您的呼唤是感激而虔诚的--

婉转的鸟鸣朝朝暮暮、起落的翅膀春去秋来,它们在传递着一个信息:文明是自然的延伸。人的家园,就应该是充满绿色、充满生命、充满爱心的空间!

夜晚,走进公园,仿佛徜徉在银河里,那盏盏灯,倒映在河里,五光十色的河面,波光闪烁。那被镁钠灯勾勒出其轮廓的大桥,就像玉带缠在太原的腰际,闪着柔光,把人带进了水晶宫……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然而,两年前这里还是杂草丛生、黑水横流,被人喻为太原的“龙须沟”呢?而今这些景点与广场的交织,构成了最具魅力的城市美景。

汾河晚渡为“古晋阳八景”之一。此处位于西山最佳观赏点。与对岸的小木屋和水中的鸟岛相望,入口耸立的石坊为码头标志,几何构成的景点,当夕阳斜照、红霞满天,河面浮光耀金,舟行景随,游人泛舟其间或凭栏远眺,如画胜境,可一览无余。这一靓丽明珠定会更加璀璨,更加夺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