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革命者守岛人心得体会如何写 守岛人的心得体会(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2 05:32:47 页码:12
革命者守岛人心得体会如何写 守岛人的心得体会(2篇)
2023-01-12 05:32:47    小编:ZTFB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描写革命者守岛人心得体会如何写一

1.我们党始终保持自我革命精神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党的革命性是无产阶级实现自身解放和解放全人类的根本特征和属性。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告同盟书》中就写道无产阶级政党要“不间断地进行革命”。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指出,革命之所以必需,不仅是因为没有任何其他的办法能推翻统治阶级,而且还因为推翻统治阶级的那个阶级,只有在革命中才能抛掉自己身上的一切陈旧的肮脏的东西,才能成为社会的新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党的历史经验,结合当下面临的实际情况,重新思考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中的这一根本问题,对党的革命性做出了新的论述。2017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

回望历史,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与各种政治力量的反复较量中脱颖而出,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党始终保持了自我革命精神,一次次拿起“手术刀”革除自身的“病症”。

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要兴党强党,就必须以勇于自我革命精神打造和锤炼自己。只有努力在革故鼎新、守正出新中实现自身跨越,才能不断给党和人民事业注入生机活力。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2.新时代党的革命性的新内涵

马克思主义政党所面对的,不是要不要坚持革命性的问题,而是如何根据无产阶级面临的时代变化和历史任务,正确理解和把握革命性的问题。无产阶级政党革命性随着时代和党的历史任务的变化,有不同要求和表现形式。那种将党的革命性与党的执政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对立的观点,其实是将党的革命性简单等同于阶级斗争的体现。

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和无产阶级来说,虽然通过阶级斗争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是实现自身解放重要的历史任务,但这只是为自身的社会解放创造历史前提和条件。当无产阶级政党牢固确立起对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的领导权后,无产阶级完全可以通过国家社会公共职能建立起无阶级社会,来实现自身和人民大众的社会解放。

因此,对于无产阶级执政党来说,阶级斗争已不再是其主要历史任务,但这并不意味着无产阶级执政党不再需要革命性,因为社会解放的历史任务依然需要革命性。在某种意义上讲,社会解放所需要的革命性与革命时代相比不是减弱了而是更强了,因为这种革命性主要从革命时代的阶级斗争转变成了自我革命。

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征程中,党自我革命具有特定的内涵。对于执政党来说,自我革命要克服执政后存在的脱离人民群众所导致的官僚主义;更重要的是无产阶级所建立的社会主义社会是新社会,需要无产阶级带领人民群众积极行动,而不能墨守成规、消极不为,这意味着无产阶级执政党首先要具备开拓创新、干事创业的革命精神。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更加需要坚持党的革命性。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的“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正是党的革命性的具体体现和内在要求。

无产阶级只有不断革命,才能实现解放自己、最终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使命。党的革命性始终伴随着党的使命和事业,不会随时代和历史任务的变化而削弱和消失。在很大程度上,党的历史和党的建设都是围绕党的革命性而展开的。

3.党的革命性是新时代发展的动力

正确理解和把握党的革命性内涵,不仅事关党的建设目标的实现,而且事关如何正确对待党的群众路线的创新与发展。新时代革命性内涵还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和动力。

党的革命性正是我们党不变的初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正是基于这一历史使命,党章明确规定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无论是革命还是执政,其领导目标都不是为了拥有国家权力,追求自身利益。党的性质决定了党员领导干部在任何时代都不能把追求权力和自身利益作为行为的动机。

党的革命性与党的革命精神是内在一致的,即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党的革命精神也具有旺盛的生命力。那种认为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党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作风不再适用的观点,其实是从根本上损害和否定党的性质。党的革命精神还决定着党的政治文化和健康的政治生活,要求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坚决防止和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坚决反对搞两面派、做两面人。如果没有党的革命性,党内健康的政治生活和政治文化就失去了基础。

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党的革命性,重新强调党的革命精神,正确把握党的革命性在新时代的科学内涵,对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都至关重要。

描写革命者守岛人心得体会如何写二

1.权力的边界

在书中,托克维尔蕴含着自由主义的权力观念,即“有限权力比无限权力更有效”。反自由主义者跟随着梅斯特尔抱怨自由主义不加鉴别地“对权威的憎恨”是现代最主要的、也是最可悲的特性之一。在施密特那里,自由主义作为现代反权力思潮的完美表述,只不过是“削弱国家的一套高明的方法”。法国大革命似乎印证了这样的批评。

然而,在托克维尔看来,正是王权政府肆意扩张的政治权力、经济权力从而带来了权力的危机。从洛克、休谟到康德,自由主义者并不反对权力自身,而是反对非法的、无限制和不负责任的权力。权力只有限制在法律的范围内,才能得到更有效的行使,才能更有效的维护权威。

2.自由与平等

托克维尔发现了自由与平等的张力。对于大众而言,他们更容易满足于个体的平等,究竟是在奴役下的人人平等还是个体自由下的人人平等,他们不甚关心。

对于自由的阐述,则更为经典。“人们似乎热爱自由,其实只是痛恨主子。为自由而生的民族,他们所憎恨的是依附性的恶果本身。”(207)

因此,“我也不相信真正的对自由的热爱是由于人们只见到自由带来的物质利益,”“在自由中只欣赏这些好处的人,从未长久保持自由。”“谁在自由中寻求自由本身以外的其他东西,谁就只配受奴役。”(208)在他看来,真正的热爱自由应当“依恋的是自由的诱惑力、自由本身的魅力,与自由的物质利益无关;这就是在上帝和法律的唯一统治下,能无拘无束地言论、行动、呼吸的快乐。”

3.文学与政治

托克维尔将大革命的爆发于文学指导政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作家们对于社会的起源、政府的本质和人类的原始权利的思考控制了舆论的导向,政治生活被强烈地推入文学之中。伟大人民的政治教育交到了作家的手中,从而带来了不可避免的灾难。奇怪的是,“我们取自文学的习气,却几乎丧失了对文学的年深日久的爱。”(188)

当然,对于文学与政治、公共生活的关系,在当代社会也需要多一种角度。在工具理性至上的现代性面前,一种如martha nussbaum 所提倡的“诗性正义”,更多的情感参与到公共生活的空间中,似乎也有裨益。因此,如何划定文学与政治的边界,思考二者的关系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4.革命的悖论

革命是在那些人民对苛政感受最轻的地方发生的,在这些制度的桎梏实际上不太重的地方,它反而显得最难以忍受。(65)“革命的发生并非总因为人们的处境越来越坏,”“被革命摧毁的政权几乎总是比它前面的那个政权更好”,“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