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农业五大活动心得体会和方法 参加农业生产活动的体会(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2 06:10:12 页码:9
农业五大活动心得体会和方法 参加农业生产活动的体会(4篇)
2023-01-12 06:10:12    小编:ZTFB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描写农业五大活动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为发挥档案工作在xxxx镇新农村建设中的特殊作用,促进档案工作切实有效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xxxx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意见》和省、市档案工作目标管理的要求,围绕机关档案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制度化,全面加强镇机关档案工作的组织领导、设施配备、基础业务和开发利用。

一、加强领导,规范档案管理

为切实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xxxx镇成立了以镇长任组长,主管领导、党政办主任任副组长,机关有关站所负责人为成员的档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并成立了机关综合档案室,配备了专职档案员,各站所均设有兼职档案员,形成了党委、政府领导,办公室主管,专职档案员专管的管理体制。把档案工作纳入全镇年度目标考核,制定了档案工作五年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对档案工作切实做到了有布置、有要求、有检查、有总结。

今年,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先后多次听取有关档案管理工作的情况汇报,并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意见,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予以协调解决。同时,xxxx镇还定期组织机关工作人员和各站所、各行政村专兼职档案人员学习国家有关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档案法》及《河南省档案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组织档案员参加市档案局组织的档案专业培训,订阅档案方面的杂志,开阔视线,提高业务水平。

二、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加强基础业务建设

一是修订完善了各项制度。结合xxxx镇实际,先后修订完善了《档案归档制度》、《档案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档案保管制度》、《档案保密制度》、《档案利用借阅制度》、《档案鉴定销毁制度》、《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暂行办法》《重大活动档案登记、收集制度》等工作制度,并以文件形式下发至各村、各单位,使档案工作做到有章可循,形成了制度化、规范化,保障了档案工作的严密性和整体性。二是制定了xxxx镇各类档案分类大纲、编号方案、文件材料归档范围、保管期限表等档案业务规范,促进了整体工作的标准化。

三是严格标准,做好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业务工作。镇党委、政府发文档案整理实行两套制,各门类归档文件材料齐全完整,档案整理质量符合国家和省档案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库房档案管理按不同门类不同载体和不同保管期限分别上架排放。档案人员还经常采取内查外调的方法,对不完善的资料进行了补充、订正,并采取重新复制的办法,对不合格的案卷封皮重新进行抄写、装订,保证各类档案齐全、完整。

三、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镇党委、政府在机关办公用房紧张的情况下,高度重视综合档案室的建设,专门为档案室安排3间办公用房,其中,库房1间,办公室1间,阅览室1间,安装了防盗门窗和遮光窗帘。并筹集经费购置了档案规范化管理所需的档案柜、电脑、照相机、录音机、扫描仪、光盘刻录机、复印机等设备,以及用于防盗、防火、防高低温、防潮、防磁化、防尘、防鼠、防虫用的防盗门、灭火器、去湿机、空调、防磁柜、吸尘器、杀虫剂、温湿度仪等设施全部配备到位。

四、实行文档一体化管理,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

xxxx镇将档案信息化建设列入电子政务建设规划,购置了世纪科怡档案管理软件,镇机关实行了文档一体化管理,目前,现有室藏档案全部建立了案卷级、文件级和全文管理数据库,档案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

五、注重开发利用,提供优质服务

如今,xxxx镇已建立了文书、会计、声像、科技新农村建设档案等门类齐全的档案系统,为充分利用档案服务全镇各项工作打下了基础。为了开展利用档案为机关各项工作服务,xxxx镇按照《全宗卷规范》建立了全宗卷,编制了各类档案目录和专题目录等齐全的档案检索工具,编制了机关成立以来的《组织沿革》、《全宗介绍》、《大事记》《历次主要会议简介》、《年鉴》等。每年都编写有机关《基础数字汇集》和专题编研材料,在开发和利用档案资源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和各项工作开展服务中,发挥了显著作用,为领导和各部门甚至基层干部群众解决基建工程、落实政策、解决纠纷、综合治理、清理财务、编史修志,调整工资、人事任免等提供了大量的档案史料。

农村档案是农村建设、发展过程的真实记录,是农业农村工作的宝贵信息资源,xxxx镇党委、政府本着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的精神,坚持认真做好农村档案工作,让档案工作更好地发挥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

描写农业五大活动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一年来,在县农业局指导下,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全乡上下围绕年初既定的产业思路为主题,以“粮食增产、结构调优、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狠抓服务,使我乡农业生产得以稳步发展。现结合我乡实际,总结农业工作如下:

一、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夯实农业基础

深化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调大规模,调优结构,调新品种,调精技术,调宽服务。

(一)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经济收益。全乡的主导经济仍为农业产业,但经济重心逐步向二三产业转移。今年水稻种植面积228亩;马铃薯种植面积4025亩;玉米2850亩,大豆550亩,药材1750亩;发展萝卜、白菜、莲花白为主的高山反季蔬菜1500亩。

(二)引进先进技术,种植新型品种。从县内外各地调运高产新品种,免费发放10吨“生产种薯”和53万粒原种,覆盖到全乡3个村654户,种植面积达1500亩;引进抗病性玉米种、高产洋芋种等新品种,免费下发各种种植技术资料到各农户,覆盖到全乡5个村500多户;向15户科技示范户发放价值3930元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并现场指导示范户进行科学种、养,鼓励示范户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方向,带动一方百姓走向致富之路。

(三)加快结构调整,培育特色产业。完成45666芽“盐源早”优质核桃芽嫁接;组织乡、村三职干部、各村“第一书记”和乡党委班子成员到清溪乡同心村、大田乡新堰村、宜东乡长荣村,实地参观学习了精准扶贫、新农村建设等工作;按照县产业扶贫经果林栽种方案,截至目前,已在我乡三个贫困村栽种花椒730亩,核桃863亩,苹果273亩,脆红李60亩。

(四)加强科技指导,促进农民增收。全年共办科技专栏6期,印发技术资料20000份,发放农业法规及惠农政策选篇200余册;举办2次水产果树和农业技术知识培训,培训800余人次;从县林业局、农业局请来农业技术专家深入坪安、沙坪、虫林三个贫困村指导农户进行栽种。

(五)加大监测力度,保证食品安全。乡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站认真做好农残检测工作,按每月至少抽样20样品个的原则,对蔬菜、水果进行抽样检测,共抽去样本240个;经检测,均无不合格产品,农残检测合格率达100%,确保了我乡农产品质量安全。对全乡24个专业合作社进行不定时抽查24次;节假日排查5次,节假日期间我乡主要针对有上市产品的合作社进行检查,未发现违禁药品且全乡无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对全乡5个村种养殖大户、基地进行不定时的抽查26次。

(六)持续推动产业招商。围绕产业抓招商,营造亲商、惠商、利商环境。同时,利用互联网的便捷,为大面积种植户提供网上订货、销售、以及价格对比等消息。

二、发展农村经济状况,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因工业园区发展,我乡移民工作逐步开展,导致农村人口、农业耕种面积等大幅变动。农村经济总收入为6217万元,同比增加505万元;农业收入2248万元,同比减少95万元;实现农民劳务收入1135万元,同比减少55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916元,同比增收863元。

三、畜牧业发展良好,促进农民增收

因地制宜以大户带动散户发展的方式,引导群众做大做强畜牧;全乡生猪存栏1440头,出栏3920头;牛存栏550头,出栏380头;羊存栏5580只,出栏1820只;小家禽存栏3820只,出栏2680只;抓好春季、秋季防疫工作,防疫率100%。

四、完成惠民工程,为民办实事

全乡在调整种植结构的基础上,在保证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的同时,按时按质完成了国家惠民政策工程。

1、完成粮食直补面积4076亩,补贴金额55.02万元。

2、完成玉米良种补贴3485亩、水稻良种补贴210亩、玉米覆膜补贴3628亩。

3、完成种植业投保续保工作,玉米投保参保2168亩;马铃薯投保续保面积为4450亩。多方协调,帮助全乡384户玉米受风灾影响农户及时得到保险公司的理赔,为农户挽回16.8万元经济损失。

4、巩固退耕还林面积6026.068亩,林业投保参保51008亩;进一步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将森林防火责任制落到实处,确保了辖区内安全。

总结一年来的工作,尽管有了一定的进步和成绩,但在一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比如有创造性的工作思路还不多,工作做的还不够细致完善等。在科技高速发展的现在,未来的一年里,我将着里于农业种植的技术、机械化的使用、新型品种的引进等方面,一如既往的做好服务三农工作,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好务。

描写农业五大活动心得体会和方法三

一年来,在市农业局正确指导和关心支持下,认真落实党的亲民、爱民、扶民、利民的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脚踏实地服务于三农,狠抓农业结构调整,用心推行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经营,用心发展特色产业,强化农产品基地建设,圆满完成年初制定的各项任务目标。

一、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20x年度,粮食单产夏粮540公斤,秋粮650公斤,总产85780吨。较去年分别增长20公斤,32。5公斤,3777吨,增长率为3。8%,3。6%,4。6%,年内,徐集马铃薯基地连片流转土地1000余亩,增建马铃薯钢架大棚380个,食用菌基地连片流转土地506亩,增建香菇180个,增建土耳大棚100个。

目前,全镇已发展大宗村(秸秆利用、玉米淀粉、生物制剂)、太和村(香菇)、北李庄、冯唐(木耳)、徐集、俞河涯、苏河、西周楼(马铃薯)、南胡庄(早春西瓜)、葛村、苏庄、苑庄(木材加工)、白楼(水泥制品)(苗木花卉)、小于村(植保机防)、城后张庄(板鸭加工)、邓寨、东邵村(蔬菜种植)等30余个特色经济专业村,构成了大宗生物、木材加工、苗木花卉、蔬菜种植、食用菌生产、张汪板鸭、早春西瓜等六大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二、用心做好农业政策性保险工作,年内完成小麦保险、玉米保险,保险率为100%。

三、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

1、示范村建设。市分配任务4个村,建池户数312户。年内实际建池的示范村有4个,已建池312户。其中,五所楼村120户、西周楼56户、徐集100户、杜村56户,本年度已完成。

2、服务网点的管理。20__年度四个服务网点,20__年度四个服务网点分别是:镇、苏河、北宋庄、白楼、杨仓、五所楼、辛庄、夏楼等沼气服务站管理工作。

四、农业龙头企业

1、年内扩建新发展8个固定资产投资20__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x市zz生态科技有限公司、zz有限公司、x市zz木业、zz化工有限公司、x市zz有限公司、x市zz木业有限公司、x市zz专业合作社、x市zz木业。

2、标准化基地建设:年内新建徐集村马铃薯基地1000亩,新建大棚409个。食用菌基地规模进一步扩大,今年新建大棚120个。

3、特色专业村的建设:完成14个村(徐集、葛村、冯堂、苏河、城后张庄、圈里、西周楼、大苏庄、东绍桥、白楼、孟仓、杜坦、邓寨、颜村)。并相应成立了11处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主导产品与农业龙头企业,专业批发市场进行了有效地对接。

五、太阳能综合利用示范村建设

市分配任务太阳能路灯安装两个村,实际完成2个村,任庄、蒋庄共安装了太阳能路灯27盏,太阳能热水器2360台。

描写农业五大活动心得体会和方法四

今年以来,县农业局在县委、县政府和州农业局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党的xx大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按照各级农村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县“两代会”确定的工作目标,以农民增收为中心,以“三观”教育为动力,突出工作重点,狠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平稳发展。

一、发挥部门作用,努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继全县“两会”后,3月18日,全县农村工作会议召开,全面安排了今年农业农村工作。全县农业生产形势走势较好。半年来的主要工作如下:

一春耕生产积极主动

一是在全县推广玉米杂交种40万公斤,普及率达到95%以上,移栽面积达32万亩;推广水稻良种2.5万公斤,普及率达到98%,插栽3.29万亩;红苕计划13万亩,已插栽10万亩;杂粮播种面积6万亩。

二是全面启动科技下乡活动,在春耕生产中,集中中级以上职称的农业专家10人组成科技服务队送科技下乡,先后在清太坪、野三关、大支坪、绿葱坡、官渡口讲课12场次,培训农民5000余人,送科技光盘80余张,磁带120余盘,资料5000余份。

三是农业执法工作效果明显,2月27日召开了由县农业局、工商局、技监局、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等相关部门参加的“全县打假护农保春耕动员会”,会后部门协调开展了护农打假行动。我们组织了15人的执法队伍,在全县12个乡镇全面开展了对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市场的整治,查处涉农案件15起。同时,还进一步地清缴了剧毒鼠药,有效扼制了中毒事件。

二认真落实板块经济

一是会同汇源集团在溪丘湾、官渡口两个乡镇落实2500亩高标准柑桔示范园基地,完成实地规划设计、资金预算、材料核审,合同已经签订,下半年可组织实施。

二是以绿葱坡、大支坪、野三关、水布垭、沿渡河、官渡品等乡镇为重点,建设12万亩药材基地进行规划,今年计划新增加2.8万亩,目前,绿葱坡、沿渡河、水布垭已发展到5000亩。

三是以绿葱坡、野三关两镇为重点,建设高山无公害蔬菜基地3万亩。

四是以野三关、清太坪、水布垭、金果坪等乡镇为重点,建设魔芋基地5万亩,其中:规范化种植1万亩、芋鞭二年栽培、芋种繁育基地0.12万亩。

五是建优质杂粮基地5万亩。

四加速绿色资源开发和利用。

开发山区绿色资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今年以来,已组织申报无公害产地1个、有机茶2个,目前正在申报的有绿色食品2个、无公害食品3个。

五积极开展农业教育。

今年以来,我们按照上级的要求,以县农广校为基地,积极开展“阳光工程”培训工作,已办电子操作工、保安员、电动缝纫等专业培训班三期,共培训学员512人,为我县农民工转移培训作出了示范。同时,以招标的方式确立了四家农民工培训基地,省下达我县20xx年培训计划20xx人。

二、积极争取项目,促进农业发展

项目建设是农业发展的支撑,今年来,我们重点申报了魔芋基地、加工项目;富硒茶基地建设、茶叶深加工与综合利用;柑桔基地、柑桔加工;富硒薯类基地加工;反季节蔬菜种植与加工;旱作节水农业、沃土工程;白皮大蒜基地、加工;优质杂粮;黄姜基地;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沼气池建设;农民技能培训中心等18个项目。目前,正在积极争取农广校建设项目,可望今年批准实施,生态家园建设投资300万元,柑桔科技园建设项目上级已经明确。

三、积极开展扶贫,加大帮扶力度

今年以来,我们认真开展对重点贫困村的扶贫开发工作,为大支坪镇野三坝村进行了实地规划,从生产发展基础设施、搬迁扶贫、人畜饮水、科技教育等方面都作出了规划,对全村10户贫困户,落实了帮扶干部。同时,送去了桌椅20套,农业科普书籍1000余本,为该村办起了图书室,为该村农业科普工作的进行打下了基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