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参考工厂生产线线心得体会及感悟 生产线线长的心得体会(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2 07:23:08 页码:13
参考工厂生产线线心得体会及感悟 生产线线长的心得体会(2篇)
2023-01-12 07:23:08    小编:ZTFB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主题参考工厂生产线线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自动化;工厂供电;教学改革;工程实践

工厂供电课程是难度较大的一门课程,该课程与大学生之前学过的基础理论课,如高等数学、大学物理以及专业课如自动控制原理、电机拖动之类的课程有很大的不同,一般的课程都有一套理论,而供电课更多的是依靠经验公式、查表,各章节之间缺乏必然的联系,使得学生学习困难,缺乏兴趣。因此,探究一种合适的教学方法显得非常重要。

由于学生没有实际经验,直接照本宣科肯定会让学生觉得枯燥,因此教学可结合社会情况以及教师的工程实践经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介绍电力系统的构成之前可先介绍一下中外电力系统的发展史,为什么最初是直流输电,为什么现在是交流输电为主,直流与交流输电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介绍为什么发电厂发电后要升压进行远距离传输的时候,先告诉学生目前铜是多少钱一吨,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节省有色金属。在讲负荷计算的章节时,结合具体的计算机电量监测项目直观地说明什么叫三班倒的工作方式,日负荷曲线在工厂中的作用,传统抄表方式的误差以及计算机连续采集的优点。介绍工厂供配电系统的一次接线和二次接线时,教师应带领学生到校变电所,让学生实际观察隔离开关、断路器、高压开关柜、功率表等,对单母线分段形式有一个直观认识。在介绍需用系数法时,可以日常生活中电用具为例,如一盏灯是多少瓦,让学生对教室的灯盏数进行计算,投影仪计算机各是多大功率,根据观察让学生计算出教室应该选多大的空开,应该选多大的变压器等等。通过这些理论结合实际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大大提高,有益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因供电课更多的是依靠经验公式、查表,容易让人感到枯燥,而课程的顺序一般也是依照工厂供配电初步设计的步骤进行的,教程对有一定实际经验的工作人员可能效果会更好,但对基本没有动手能力的大学生来说,非常容易理论脱离实际,尤其对于仅有32学时的课程设置,更应有所取舍。比如工厂供配电系统的一次接线一章,对于变压器的台数容量选择原则以及变电所一次主接线应该详细介绍,而电压偏移及改善措施需要花较多的时间才能讲透,这种相对不太重要的内容简单介绍即可。还有短路电流一章,分析了短路过程的暂态过程之后直接介绍标么值法求取短路电流,学生很多都不太理解,如果先给学生介绍了有名值法,然后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了用有名值法在不同电压等级电抗还要换算,而用标么值法则省去了这个步骤,加深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工厂供配电课的内容较为繁杂,虽然难度不高,但涉及的内容很多,既有公式,又有图表,单一的板书式授课或纯粹的多媒体教学都不能够满足其要求。应灵活教学,以电气设备及其选择为例,如介绍电弧的基本知识时,采用视频资料,不仅能形象展示知识,学生的兴趣也会提高。介绍高压开关电器,则需要通过视频与课件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断路器,隔离开关以及开关柜的外形、结构、动作原理。介绍断路器的控制回路的时必须展开接线图才能为学生分析合闸过程与分闸过程,这种涉及实物、构造、动作过程等内容的课,用课件和视频结合会取得很好的效果。而当推导一些公式时,用板书推导更能让学生对公式的思路有更清楚的认识,比如三相短路过程的简化分析,单相负荷的计算等内容。因此教学应采取多种方式,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课程设计是对所学知识一次综合性的总结,对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来说,课程设计是将理论与实践有机联系起来的一个重要环节,使学生对工厂供配电设计的知识有更加系统的认识,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一般来说供电课程设计多是针对变电所的设计,要求学生以电气设计部分为核心,学生可通过查阅工程设计手册和资料,综合多方面的因素,确定电气主接线方式,主变压器的容量、数量的确定,负荷分析及计算,以及短路电流的计算和变电所主要电气设备的选择(包括断路器,隔离开关,互感器等),在选择时对电气设备进行必要的计算和校验,完成相应图纸的绘制,课程实践应多鼓励学生发扬合作和创新精神。综上所述,工厂供电的教学,教师首先必须强化自身的能力,结合具体的科研项目加深对这门课程的理解,并能将实践经验运用到教学中,使学生更能清楚地了解这门课的相关知识,同时也应增加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能力,这样学生才能切实学好这门课。

[1]弋东方.电气设计手册电气一次部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2]孟祥萍.电力系统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刘吉来,黄瑞梅.高电压技术[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主题参考工厂生产线线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创新新形势下的县级供电企业保供电管理模式,提升了保供电管理水平,使保供电工作实现常态化、精细化,为为适应保供电新要求提供了参考。

【】纵横一体化;县级供电企业;保供电管理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东平县供电公司根据新形势下的保供电管理要求,纵向完善保供电工作制度、编制标准化模板、优化保供电工作考核流程,横向横向加强电网建设改造、客户安全用电服务和计划管理,纵横一体加强应急规划组织、坚持科技引领、突出实战演练,着力构建了纵横一体化的保供电管理,使保供电工作实现常态化、精细化。

2.1纵向完善制度标准,构建保供电管理体系

2.1.1完善保供电工作制度,构建责任体系

①立足县级供电企业保供电资源,根据保供电重要程度,将其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个层次,规定各级保供电的应用范围。②针对不同的保供电级别,设立相应的保供电机构,规定保供电领导小组、各工作小组和各部门、班(所)在保供电活动前、活动期间、活动结束各个阶段的具体工作内容和工作职责。③细化各责任部门工作流程,明确保供电工作人员的值班纪律、汇报程序、各结点的工作时限,确保流转顺畅。

2.1.2编制标准化模板,构建标准体系

①提高工作规范性,将保供电工作纳入标准化作业体系,编制实施线路巡视作业指导书、发电车现场接入作业指导书等各类现场作业指导书。②制定相应的典型保供电方案,落实责任单位、责任人及供电方、活动协调方、用电方三方值班表和联系方式。③建立应急预案,明确处理方法与流程,确保出现紧急情况时各项工作有条不紊。

2.1.3优化保供电工作考核流程,构建考核体系

从人、机、料、法四个维度建立保供电工作监督考核机制,制定了《保供电考核细则》,每月对保供电工作进行自我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实现对保供电工作的持续改进。

2.2横向加强电网、客户和计划管理,夯实保供电工作基础

2.2.1加强电网建设改造

2017年,国网东平县供电公司加强电网规划,加大电网投资改造力度,完善电网结构:

①实施电网建设“大会战”。完成各级电网投资5.49亿元;

②推进农网精准投资改造,新建改造10kv配电变压器515台、10kv线路258km,消除低电压用户1.52万户,户均容量由年初0.98kva提升至1.55kva,居民电压合格率由年初90.98%提升至99.64%。

2.2.2加强客户安全用电服务

①开展用电服务进企业活动,建立重要客户用电档案和高危客户清单,上门主动加强宣传和沟通,实现双电源环网供电。

②提高客户设备的管理水平,从源头抓好业扩新装及增容,层层把关,杜绝新上客户的设备缺陷,在产权分界点设置分界开关;每年开展一次客户受电设备状况、电工进网作业状况、运行管理等专项安全检查,同时向政府相关部门备案。

2.2.3加强保供电工作计划管理

及时获取保供电任务,安排到月度计划中,来不及安排的临时性紧急任务,经相关部门审批后列入周计划,并根据上级要求或形势变化,动态及时地传递新的信息并调整计划,整体调配各种资源。

2.3纵横一体加强应急建设,提升保供电处置能力

2.3.1加强规划组织,完善应急保障体系

强化急保障工作,建设了应急指挥中心,统筹开展应急保障工作。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以总经理为总指挥,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形成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对电力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运转机制。狠抓制度建设,修订完善各类应急管理办法12项、应急处置预案24项、各类处置措施255条,为处置电力突发事件提供了准确有效的程序和依据。

2.3.2坚持科技引领,提升物资装备信息化水平

坚持科技导向,推进配网自动化建设,依托配网自动化系统,能够实现故障停电后第一时间自动隔离故障,并对非故障区自愈复电。坚持效能导向,高标准配备发电车、发电机、冲锋舟等应急抢险物资,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调拨征用、紧急配送机制,依托电网防灾减灾综合监测预警系统,应用机动卫星系统实时掌握电力运行情况,使用应急电源车等设备为政府、医院等重要客户提供应急供电。

2.3.3突出实战演练,增强队伍作战能力

坚持技能培训与实战演练相结合,不断增强应急队伍作战能力。组织抢险救援、物资配送等专业培训班,生产人员培训覆盖率达到100%;结合东平县地域特点,联合县级14家企事业单位,系统开展了处置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政企联合应急演练、东平湖防汛抢险演练等实战演练,各类电力应急处置流程和应急队伍得到有效检验。

经过一年多的运转,国网东平县供电公司纵横一体化的保供电管理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出色完成了中国垂钓直播精英赛、龙舟赛等62项重要保电任务。

[1]高剑,廖学中,刘溪.供电企业保供电服务流程固化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2(9).

[2]时训先.强化应急准备保障供电安全[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农电),2014(07).

[3]陈谨平,彭选辉,马兴龙,莫宝律,梁健文,邹宇,王海明,辛巍.谈供电企业保供电的策划[j].电力勘测设计,2015(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