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学习道德经十一章心得体会实用 道德经第十一章感悟心得体会(三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2 07:59:33 页码:8
学习道德经十一章心得体会实用 道德经第十一章感悟心得体会(三篇)
2023-01-12 07:59:33    小编:ZTFB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关于学习道德经十一章心得体会实用一

欢迎来到“道德讲堂”!讲述身边好人的道德故事,我是主持人。 苏格拉底说过:“人类最大的幸福就在于每天能谈谈道德方面的事情,无灵魂的生活就失去了人的生活价值。”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国家丰厚的文化宝藏之一。数千年来,它一直是华夏儿女精神世界的支柱。

我们的道德讲堂正是以此为主要内容,通过身边人的故事,讲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

通过身边看得见、学得到的“平民英雄”和“凡人善举”,宣传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和孝老爱亲的道德品质。我们用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说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不断提升道德素养,构建崇德尚善的社会氛围,弘扬敬奉贤人的社会风气。

我们今天的道德讲堂有七个环节:唱一首歌曲、看一部短片、讲两个故事、谈一番感悟、做一个承诺、送一份爱心

首先?让我们进入今天道德讲堂的第一个环节“唱一首歌曲”。大家一起来唱《公民道德歌》。请大家起立,请工作人员放音乐。(大屏幕播放) 谢谢大家。请坐。

著名哲学家康德说过,“世界上有两种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道德讲堂是进行道德教育的有效形式,得到了中央文明办的高度重视,现正在我区全面推广。

今天,参加我们道德讲堂活动的有奉浦社区领导、奉浦社区办各科室、各村居委的有关领导也来参加我们的道德讲堂活动。有请奉浦社区党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刁大庆为大家讲话。

接下来,我们进入“看一部短片”的环节。他是七宝中学一位普通的老师,担任了10年新疆班的班主任,学生们亲切地称他为“上海爸爸“,10年来他多次远赴新疆进行家访,走遍了新疆近100个县和市。于是,他的故事被一群大学生拍摄成了一部微电影,让我们一起去听听他的《承诺》。

这样的忠诚承诺,不仅让所有人感动,也应该成为我们所有教师学习的楷模。

1、在我们学校的教师队伍中,也处处涌现出感人的好人好事,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了良好的职业道德,诠释了优秀教师的内涵。现在有请区十佳师德标兵张晓燕老师来讲讲她的故事。

点评:她是“最美”的新娘,婚礼当天还在给准备公开课的徒弟磨课。她是“最美”的妈妈,她将一位母亲的爱都给予了毕业班的孩子们。她也是“最美”的老师,用她的“全心全意”关心着身边的同事。她是区十佳师德标兵,更是我们身边的道德模范,学习的榜样。 2、接下来,请上海市园丁奖获得者王冬欢老师来讲述她的故事。

点评:身为年级组长,她任劳任怨,带领团队勇夺第一;身为学科教师,她爱生如子,把班中的每个孩子时刻挂在心上;作为学校红读教师,她虚心好学,创新实干,成绩斐然。她用自己的真诚与努力,无愧于上海市园丁奖的光荣称号。

我们看了一部短片,听了两位老师的故事,相信大家一定有许多感想,让我们来进行一下互动,请大家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分享一下今天的道德感悟。 (邀请校长、语、数、英组长等进行点评。)

(背景:教师格言。ppt滚动播出。) 谢谢大家的精彩点评。

“每个人都有一扇‘道德心门”, 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核心的“小善小德”,激发着每个人“仰望星空”的渴望,成为人们励志追求的人生新高度。样就在身边,平凡彰显伟大,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坚定理想信念,勇于创新,在平凡的岗位上正气实干。

接下来,有请汪书记领读教师誓词,请全体教师起立宣誓,举起右手。 (打在ppt上)

我宣誓,忠诚人民教育事业,依法履行教师职责;为人师表,敬业爱生;严谨治学,修身立德;启智求真,恪守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注重创新发展;为科教兴国,上下求索;为民族复兴,广育英才!

洗涤心灵,感悟道德,从而践行道德,这是我们开设道德讲堂的根本宗旨。让我们进入第七个环节“送一份爱心“,请诸艳玲老师宣读倡议书。 下面进行教师捐款。(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道德讲堂作为一个崇德扬善的平台,每一期的主人公都能带给我们灵魂的触动。他们大多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平凡人,但是他们却在平凡的岗位中树立了不平凡的形象,实现了人生的自我价值。今天,七宝中学的姚成平老师和身边的张晓燕、王冬欢两位老师的故事,深深感动了我们所有人。

道,源于教育;道,重在传承;道,贵在坚持。真诚的希望今天走进道德讲堂的每个人,见贤思齐,择善而从,在平凡的工作中都能成为道德的传播者、实践者和受益者,以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人民教师的崇高形象,为培育下一代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今天 ,我们本期的道德讲堂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参与。

关于学习道德经十一章心得体会实用二

有幸参加普定县教育科技局组织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暨心理健康培训会”,在四个专家的精彩的演讲中我体会到了很多:

首先是湖南省中小学发展中心的黄佑生教师,他带领我们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教师节上的重要讲话:一个人遇到好教师是认识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教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教师则是民族的期望。从这几句话中我明白了做一个教师异常是做一个好教师对学生的意味着什么,对学生意味着什么,对国家意味着什么。我作为一个小学教师,是在孩子发展的最初也是最重要阶段,在知识上我必须教给我的学生丰富的知识,在做人上我也必须以身作则的做好的他们的榜样,让他们明白如何做好“一个人”,明白一个人不止要有丰富的知识,最主要的是要有高尚的情操和优良的品德,我不能让我的学生不是国家需要的人才而是国家的累赘甚至的祸害,我必须把他们教好。要教好他们我得做一个好教师,一个好教师应当有两个世界:一个是有广博而精深的学科知识支撑的专业世界;一个是有热爱、善良、平等、民主、关爱组成的健全人格。作为一个好教师也不能一味的对学生好,我们也必须坚守我们的底线,追求崇高的师徳,因为一个有徳无才的教师不是好教师,有才无德不能当教师,我们必须以徳育人。

良心做教育,大爱做小事,做好自我该做的,做好自我能做的,不误人子弟,这是师德底线。要做就要做一个细节、习惯和精神存在的教师。做一个幸福的教师,积福功德,给学生带来完美幸福,给自我及家人欢乐幸福。做教师没有那么难,也没有那么痛苦,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幸福也就在那里。所以我们对我们的工作必须要有信仰,职业信仰是一个人生命和职业的质量,有信仰,生命才会厚重,职业才会有精神,工作效率也才会高。那么我们如何教育我们的学生呢

一、感恩:

1、感恩教育感恩学生;

2、感恩同事和同行—相互成全,共同成长;

二、敬畏:

1、敬畏生命尊严;

2、敬畏教育和成长规律;

3、敬畏孩子无限发展可能性;

三、关爱:

1、关爱孩子;

2、爱是终身,是一辈子;

3、爱上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我;

4、爱是公证的对待每个孩子;

四、学习:

随时随地都要为自我充电,补充自我的不足,丰富自我的知识,更新自我的知识。

黄教师让我体会到,原先做教师也没有那么难,只是觉得职责重大,良心教育啊!

一个退休了依然活力四射的老教师李凤霞教师,她大概有60岁了,可是在舞台上依然活力四射,像个孩子一样蹦蹦跳跳的,演讲得十分的精彩,虽然是午时,可是所有的教师都听得津津有味的,感觉没有尽兴。

师德没有那么难,爱我所在的学校,爱我所教的学科,爱我所教的学生就够了,这就是师德。做教师也没有那么难,选我所爱,爱我所选就能够了,就看你以一个什么样的心态老对待你教师这个职业了,心态对了你就会做一个欢乐的教师,心态不好你就是一个抑郁的教师,你的学生也会是一个抑郁的学生,就是这么简单。要想较好学生,就得会用学生所需要的方式去爱他们,会用自我所需要的方式去爱学生,这样的话不止是你爱学生,学生也会爱你,有了那么多学生的爱,你还会觉得不欢乐吗

盘教师则是教会我们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是我们没有找到教他们的方法而已。学校开展“养心课堂”是很必要的,此刻的孩子,异常是我们这些工作在农村的教师,我们应对的几乎都是一些留守儿童,他们没有父母的陪伴,回家也没有大人的辅导,还要帮忙爷爷奶奶做家务,仅有晚上才有时间学习,可是做完作业以后已经很晚了才能够睡觉以至于白天上课的时候没有精神,上课教师讲解的知识就会半知半解又不好意思问教师或者同学,久而久之学习成绩就会下降,也会越来越不爱学习了甚至厌恶学习。“养心课堂”能够帮忙他们明白虽然父母没有在家陪着他们,可是父母任然很爱他们,父母在外打工都是期望能够给他们更好的生活,他们应当觉得幸福,明白仅有好好学习他们才能够对得去父母的辛苦。“养心课堂”还能够帮忙我们的家长明白,光是给孩子钱是不够的,因为你不可能一辈子都拿钱给他们用,最重要的是让他们得到好的教育,可是这个教育不是说把孩子送进学校就能够的,因为对孩子来说光有学校教师的教育是不够的,他们还需要家庭教育,并且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还要重要,学校教师只是教给他们知识和教会他们如何做好“一个人”,但这只是简单的教育,重要的还是父母在他们的身边时时教导,以身作则,时时关心他们,了

解他们各个时期的需要和心理变化,这样学校和家庭结合才能够真正的教好一个孩子,一个有出息的孩子,一个以后能够独立的孩子。

最终一个是一个心理教育教师,她教会我用一颗进取的心态对待我身边的任何事,随时坚持身心简便。这样才能够做一个幸福的人,一个幸福的教师,也才会教好我的学生,生活才会是阳光明媚的。

这次的培训,无论是哪一个教师都讲得十分的精彩,他们都十分的优秀,我很感激他们愿意把他们这么多年做教师的心得告诉我们,对我这种刚刚做教师不久的新教师,正在教师这条路上摸索的过程中,我到底该怎样做一个教师我到底要做一个什么样的教师等等一大堆问题在我的脑海里堆着,感觉我的大脑内存都存满了快要死机的时候能够听到这些教师们是怎样做教师的,他们的丰富的经验。正好帮我解答了很多的问题,真的很是多谢这几位教师。

关于学习道德经十一章心得体会实用三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师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教师要做好学生的灵魂工程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因此教师这一职业是神圣的,担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的艰巨、繁重的任务,传道、授业、解惑是我们的天职。这段时间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规范的内容有六条,即: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这六条规范是每一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规范教师的育人行为,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具体表现。

一、爱教育。我们所从事的是教育事业。爱教育,就是要爱国守法、爱岗敬业。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学工作有“鞠躬尽瘁”的决心。教育事业需要的是我们教师实实在在的付出,不是在工作中投机取巧,更不是事事以报酬的多少来衡量自己的工作。因此只有拥有了对事业的一分热爱,才能脚踏实地、默默奉献,对学生负责、让家长满意。尤其是青年教师,要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育教学工作。

二、爱自己。教师爱自己就是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用自己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去影响学生、改造学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特别是在现在的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矛盾层出不穷,各种思想相互碰撞,教师的人生取向不仅关系到自己是否拥有幸福的人生,而且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过程。

一个不爱自己的教师,是谈不上爱教育和爱学生的。所以我们教师要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规范中要求教师“终身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这就要求我们在育人的同时,不要忘了自身的继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位学生。怎样提高自身素质呢?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一定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学习,积极进取,开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积薄发,做一名“学习型”的优秀教师。有了良好的素质、过硬的本领,才会在工作中自信,才会在生活中快乐,才会有积极的教育态度和人生观念,才会不迷失工作和前进的方向。

三、爱学生。这是教师所有“爱”的归宿点。教师对学生的“爱” 必须是排除了私心和杂念的父母般温暖慈祥的爱,恩师般高尚纯洁的爱。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是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对学生要有耐心,对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喜欢模仿,将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把你当成良师益友。

新规范还规定:教师应保护学生生命安全。我想这是每位教师必须做到的,这也是一位教师应有的高尚道德。当学生生命受到威胁,受到伤害时,作为一名教师应在学生危急时挺身而出,应向汶川地震中的英雄们学习,学习他们生死关头临危不惧、舍生忘死、奋不顾身,拼死保护学生的英勇献身精神;学习他们危难时刻坚守岗位、忠于职守、不畏艰难险阻、奋力抢救学生拼搏奉献的精神。我想这正是教师爱学生的最高体现。

爱教育、爱自己、爱学生,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基本道德要求。只要每一位教师不断地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从民族和事业的大局出发,认认真真地学习,勤勤恳恳地钻研,扎扎实实地工作,就能无愧于教师这一光荣称号,就是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最好诠释。

在教育工作的诸多矛盾中,教和学是主要矛盾。正确处理教和学的关系,建立和谐愉快的师生关系是“快乐教学”的先决条件。教和学的矛盾,主要方面是教师,有了教师“乐教”,才会有学生的“乐学”,尽管其他条件都具备,如果没有教师的“乐教”,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也快乐不起来,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热爱学生,全面育人,为人师表”这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乐于其业,善于其业的基础是对学生的爱。爱的真谛是尊重和相信每一个学生,要把学生作为一个具有人格的人来对待。教师尊重和相信学生,才能培养起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学生有了自尊、自信,才能形成和谐愉快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良好,才能促成集体的良好关系的形成。学生有安全感、宽松感、愉快感,就能有效地发挥教师在“快乐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促使学生生动、活动、主动地得到发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