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大名古城美化环境心得体会总结 参观大名府古城的心得体会(九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2 10:49:51 页码:8
大名古城美化环境心得体会总结 参观大名府古城的心得体会(九篇)
2023-01-12 10:49:51    小编:ZTFB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有关大名古城美化环境心得体会总结一

平遥古城,历史悠久,据出土文物考证,远在新石器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有史以来,建置沿革屡经变迁。最早称为古陶,是尧帝的封地;西周时名为京陵城,京陵二字作为地名一直沿用至今,是平遥城的前身;北魏时改名为平遥县,并把县治迁到这里。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这里曾有过它的繁华,也曾多次遭受战火的破坏。现存的城墙是明代洪武年间,即1370年修建的。明清以来经多次维修,使古城墙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

作为世界级文化遗产的平遥古城,她留给我们的主要遗产有:古朴典雅、胜景迷人的镇国寺;东方彩塑艺术宝库双林寺;雄伟壮观的古城墙;闻名全国的中国第一票号“日升昌”旧址;以及明清一条街上的古寺庙、古市楼、古店铺和古代民宅。

首先我们要参观的是镇国寺。

镇园寺:位于平遥县城东北郝洞村的镇国寺,创建于五代北汉时期,原名京城寺。明朝时改称镇国寺。1988年被国务院批难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正如大家所看到的,整座寺院坐北朝南,两进院落,中轴线上有天王殿、万佛殿、三佛楼,天王殿两侧配有钟楼和鼓楼。一进院东西廊有碑亭、三灵侯、二郎殿、财福神和土地各殿。二进院东西有观音殿、地藏殿等。

处于寺庙最前端的天王殿,是元代建筑。进入殿内,可参谒佛国护法神将——四大天王:南方增长天王,手执清风剑,气势磅礴;东方持国天王,眉清目秀,慈善温和,怀抱琵琶;西方广目天王,臂缠长蛇,泰然自若;北方多闻天王,手执宝伞,气贯长虹。四大天王很受民间“欢迎”,因为它们代表“风、调、雨、顺”,象征着“五谷丰登,天下太平”。出了天王殿,钟楼鼓楼相互对峙,钟楼上有金代皇统五年铸造的铁钟一口,形制古雅,工艺别致,而且钟声洪亮。据说在当年没有汽车火车的时候,镇国寺的钟声能传到30里外的平遥城内,算得上是一件珍稀之物了。

朋友们,接下来要参观的是居于前院中央的万佛殿,它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之一,堪称“千年瑰宝”。这座殿宇造型独特,平面近似正方形,屋顶庞大,出据深远,但由于屋角反翘,使沉重庞大的屋顶呈现出轻巧活泼的建筑艺术形象,整个外观给人一种雄伟壮观、气势非凡的感觉,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建筑家在建筑科学方面的非凡技能。在殿内,共有彩塑11尊。

中央是佛坛,主保释迎牟尼形体高大,坐在须弥座上,表现出安逸慈祥、和颜悦目的神态。旁边站立的是迦叶和阿南二,阿南身着僧衣,一副出家人打扮,他显得聪明、慈善,是一位才气横溢的青壮年形象;另一侧的迦叶看上去是一位饱经风霜、含辛茹苦的老人,因为他从小出家、一生勤勉求进,苦修一世,历尽艰辛。前面分别是两尊菩萨和供养菩萨。两菩萨衣冠紧扣、面额丰满,显得非常文雅娴静,俨然一副贵妇人形象。两供养菩萨体形丰满,线条优美,体现出少女特有的娇柔之美。在菩萨的前面是两天王和两供养童子。

两天王手执兵器,头载盔甲,是典型的唐代武士形象风采;两供养童子身体瘦弱、衣着俭朴,一副天真善良的农家少女形象。这11尊塑像虽是宗教神化的偶像,但却是按照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加以形象塑造的。这些塑像是我国寺庙中现存的五代时期的惟一作品,堪称“稀世珍品”,在我国雕塑史上占有重要一页。

朋友们,寺内还有更为精彩的去处,那就是三佛楼、地藏殿、土地殿。各位请随我一一参观。

这座三佛楼创建于明代,主像有三尊,分别是“法自佛、报自佛、应自佛”。这些佛像自然大方、造型优美。大家再请看两墙上的壁画,画的是释迎牟尼的生平八相图,集山水花鸟、人物于一体,描绘了释迦牟尼的一生。

位于后院西侧的地藏殿,俗称阎王殿,建于明代,主像为地藏王菩萨,四周为十殿阎王,六位判官、牛头、马面立于地上,这些塑像有的怒不可遏,有的文质彬彬,有的慈祥和蔼。再看这墙上的14幅壁画,集绘画、书法于一体,描述了不善之徒被受刑制裁的场面,其惨状目不忍睹。这些情节表现的是惩恶扬善的哲理,但在封建社会里,劳动人民处在社会的最下层,有冤无处申,有苦无处诉,只有把希望寄托在来世,正如这幅对联所写:

“阳世奸雄欺天害理由直汝,阴司报应古往今来放过谁。”强烈地表现着惩恶扬善的愿望和人生哲理。

各位朋友请看土地殿正中的这一坐像,不用说大家也能猜得出他是土地爷了,他看上去和蔼慈祥,佛经中说它是山川郊社之神,他的两侧分别侍立着金童和玉女,手中各自拿着印玺和印盒,一副叫顺服侍土地的形象。

观赏完这几座主要的殿宇后,我们要返回前院,再去看看前院两侧的碑廊。这里共保存着历代石碑20余通,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半截碑”。由于该碑上下左右都有残缺,所以名为半截碑,以残碑的宽厚度估量,原碑非常高大。此碑内容与镇国寺无关,原来在镇国寺竣工时,在寺的附近捡回这块碑,想做碑座,结果发现书法甚佳,秀润苍劲,当时没舍得毁掉,才得以幸存下来。经考证,这块碑是北汉主刘崇之孙刘继钦的墓志铭碑,文物价值相当高。

朋友们是否注意到这棵古老的槐树,大家猜猜它的树龄是多少呢?这棵名为龙槐的树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据嘉庆《龙槐记》碑中记载,有了这座寺庙就有了这棵树,它长得高不盈丈,树身已满是裂缝,弯弯曲曲,枝干错综盘结,无头无尾,看上去张牙舞爪,腾云驾雾,也是寺内的一大奇观。

从寺门向寺内远望,杂树交荫,绿叶蓬松,环境优美,饶有古趣。

平遥城墙:从镇国寺出发,约半个小时,我们便来到了历史文化名城——平遥古城。

女士们、先生们,前方那高耸的砖墙就是平遥城墙。据史书记载,西周宣王时,平遥旧城狭小低矮,大将尹吉甫驻兵于此,出于军事防御的需要,筑西北两面城墙;明代洪武三年即1370年,扩建为砖石城墙。以后历代多次修补,基本上建成为现存规模。但在日伪统治时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1980年国家拨出大量经费动工复修,使平遥城墙重现昔日光彩。

平遥古城素有龟城之称,寓意为吉祥、长寿、青春永驻、金汤永固。据传说,城池南门为,门外的两眼水井象征着龟的双眼;北城门为龟尾,是全城的最低处。城池东西有四座瓮城,两两相对,上西门,下西门、上东门和下东门,前三门的外城门均向南开,形似龟的三条腿,惟有下东门瓮城的外城门,向东而开,据说是古人建城时惟恐“乌龟”爬走,于是将其左腿使劲拉直,井用绳索紧捆在麓台塔上。城墙的四周,本来还有护城河,并设有吊桥,在古代战乱的日子里,这的确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防线。

我们首先进来的是下东门瓮城,它是为保卫城门而设立的。这里地方狭小,四周有高墙围护,即使敌人攻入瓮城也只能进来少数,而且立即陷入包围之中,成为瓮中之鳖。大家再请看,瓮城里还有一个建筑考究而小巧的院落,这是小关帝庙。把关帝庙修进瓮城里,此乃平遥人的独创。

请朋友们随我上城墙参观,领略古城风貌。城墙周长共6157米,高度为6—10米不等,墙身内是素土,外包砖石,顶铺砖面,在这上面可并行两辆马车,宽阔而坚实。

朋友们也许会问城墙上两边各有一道短墙是用来干什么的?它叫女儿墙,起保护作用。我们看出两边的女儿墙并不一样,向外的女儿墙修筑了垛口,垛口上留着供了望和射击使用的小孔,是出于实战的需要。

大家很容易看到城墙每隔一段,就有一个向外突出的部分,这叫做墩台,它的作用何在呢?大家猜对了,肯定是保护城墙的。我们知道,古代攻城的主要武器是弓箭和弩机,守城的土兵轻易不敢探出身去,这样使得城墙脚下变成防御的死角,为改变这种劣势,在墩台上组成一个强有力的射击网,从而大大增强了防卫能力,

城墙上共建有72座敌楼,3000个垛口,据说是象征圣人孔夫子的三千七十二贤人。

这座坚如磐石的古城,在古代起过抵御外敌的作用。如在清末,曾把抢劫商号,骚扰民宅的清军拒之于城门外,使平遥免遭其害。在抗战时期,城墙为挡住气焰嚣张的日寇作出了特殊贡献。

另外,在洪灾到来时,可抵挡滔滔洪水,使城内居民安然无恙。平遥古城,不仅以古老完好的城墙闻名于世,而且古寺庙、古市楼、古街道、古店铺、古民宅,荟集一城,构成了一个宏伟壮观的古文物建筑群。闻名于世的平遥八景吸引着无数游客,这八景是:金井市楼、贺兰仙桥、凤凰栖台、河桥野望、源池泉涌、麓台叠翠、瀴溪晚照、超山晓月。另有民间神话传说的古城八宝,也很有情趣,即:市楼金井内的金马驹、贺兰仙桥下的金蛤蟆、清虚仙迹中的透灵碑、凤凰栖台下的金龟子、鹦鹉巷内的鹦鹉石、文庙大成殿的杞木梁、木楔柱和九连钟。

接下来,我们将参观城内几处重要的景点。

清虚观:古城内的主要街道有南北大街、东西大街、政府街和城隍庙街,清虚观就坐落在东大街的路北方向。这里现在是县文物局所在地,原是一座道观。门前这座木牌楼造型巧妙,偌大的楼顶全由两根立柱、四根斜柱支撑。在这里保存着一批有价值的文物,古碑很多,其中元代一通碑,正面用蒙文,反面用汉语译文,结尾处用属相纪年法记录时间,据专家考证,这通碑和陕西重阳万寿宫保存的著名“八思巴文碑”如出一辙,据推测碑上的蒙文很可能就是八思巴文,很有史料价值。

朋友们,前面不远处就是著名的日异昌票号的旧址了,我们一同前往参观。

中国票号博物馆:请大家看这座面宽五间的大屋,这便是有“天下第一号”美称的“日升昌票号”的铺面,这里现已辟为中国票号博物馆,我们可以想象当年这里人来车往、熙熙攘攘的场面。朋友们可能很想知道票号究竟是什么?票号就是以前的钱庄、银号,在我国银行没有出现以前,票号几乎控制着全国的金融业。票号是随着明后期资本主义萌芽而产生的,主要经营汇兑、存款、放款、代官府解粮钱、收捐税等的金融机构。余秋雨先生在《抱愧山西》一文中曾说“这里是中国银行的乡下祖父”。清朝时交通不方便,商人们来回押运金银既麻烦,又不保险。道光四年,原平遥“西裕成”颜料庄经理雷履泰就把颜料行改组成经营汇兑业务的商行,取“如日初升,繁荣昌盛”之意,定名为“日升昌”,从此揭开了我国金融史上崭新的一页。

大家或许已经发现,这个门很特别,为什么要做这么多层次分明的门坎呢?对了,就是为安全起见,层层防御!

请先进左边这间铺面,这个梯子是直接通往楼上的,大家或许会想象当年楼上一定存放着大量的金银财宝,这个疑问到了里间就可以得到回答。正加大家所见,这间屋子除了摆放着一箱假银子,看来并没什么特别的地方。那么金库到底会在哪儿呢?噢,对了!这儿有一个灰坑,把盖打开之后,这里便是金库!有人会问,这么小的地方,似乎与日升昌的赫赫大名不相称吧?您说对了,这里只是个小金库,大库在什么地方,至今仍是个谜。

各位朋友,我们进前院参观。这左右两边是信房和帐房,都是日升昌的重要机构。现在请随我进信房,大家请注意观察,这个大印和别的印章有什么区别呢?对了,它是由10个大小不同的小块组成的,这10个小部分分别是由不同的股东掌握,要想取钱,必须拿上有完整的股东印章的汇票才能领上,也可以说,这是种“股份制”的经营方式。

这是过厅,大家请看这幅对联:“日丽中天万宝精华同耀彩,州防福地八方辐揍独居奇。”上下联中巧妙嵌入“日、升”二字,紧扣票号名称,确是一幅妙联。

这里是接待宾客的场所,就是在这小小的客厅,当年的商号精英们运筹帷幄,包揽清王朝的银钱汇兑,谋划着远在千万里之外的全国各大城市以及日本、朝鲜、东南亚等地的汇兑业务。著名的日升昌,它的经营者都是德才兼备的精明人士,其中最有名的是雷履泰、毛鸿翙、程清畔和程大培。

现在请随我到后院参观,这左右两边是客房,展出的有中国票号十大名掌柜和十大财东简介,包括当年红极一时的“红顶商人”胡雪岩和几位女商人。对面是当年光绪皇帝所赐“汇通天下”四个字,意思是日升昌的票号通行全国。

朋友们请看这里也有一副对联:“轻重权衡千金日利,中西汇兑一纸风行”,横批“万宝流泉”,可以看得出当时金融界大亨追求利欲和自满自足的心态。再请看通往东跨院的这座小门楼,门楼并不奇特,值得注意的是上面的这块匾额,匾上大书“数飞”二字,署名是傅山。

“日升昌”资金雄厚,信誉卓著,其他票号都难与匹敌竞争,这种局面一直维持到清末,雷履泰死后,日升昌的竞争力日渐衰退,票号霸主地位随之失去,继而销声匿迹了。

朋友们,接下来请随我到明清一条街上浏览那里的风光。

明清一条街:这里是古城东西大街和南大街的交界处,向南走就是享有“明清一条街”之称的南大街。

前面不远处的路北有一座过街楼,因楼南有井,“水色如金”,故称金井市楼。创建年代无从考证,现存建筑是清代遗物。请看楼顶上彩色琉璃瓦拼出的“寿”字非常醒目,从楼南还可看到楼顶另一面拼出的双“喜”字。二楼上还有平座,供人们登临参观。市楼以其雄姿壮观、造型华丽,被誉为该县八景之一。它和城墙一样,已成为平遥古城的象征。清代诗人赵谦得登楼云:“纵目揽山秀于东南,提清流于西北,仰观烟云之变幻,俯临城市之繁华。”

在市楼的南侧有个金井,传说井里有一只金蟾,是镇楼之宝,并且还能保佑平遥风调雨顺,不受虫灾侵扰。有一年,突然来了两个南方人,用法术引出了鹦哥巷里的金鹦鹉,然后让鹦鹉下井叼走了金蟾。据说从此以后,平遥的风水就不那么好了。其实这是没有根据的。

朋友们,这条街基本保持了明清风格。街面不宽,但路旁店铺林立,房屋大多也是砖木结构的屋子,我们可以想象当年的平遥城多么繁华,铺面林立,结构井然有序,与平遥商人精明强干的美誉交相辉映。

朋友们请进这个店内。这里出售的都是推光漆器。“平遥漆器”是久负盛名的传统名牌产品。它的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到商朝,春秋战国时已具雏形,到汉唐时基本形成了地方特色,明清时发展到鼎盛时期,产品风靡三晋大地,并开始出口。推光漆器不但画面立体效果强,而且具有防潮防热阶性能,是漆器中不可多得的精品。此外,平遥牛肉也是全国名产之一’一刀拉开,一阵阵香味扑鼻而来,品尝一口,鲜嫩的肉丝绵软,既没有半点的牛腥味,也没有丝毫的油腻气,只有满口令人回味无穷的浓香。平遥还有许多花样繁多的小吃,“碗脱子”就因受过慈禧褒奖而享有盛誉。

朋友们,接下来参观的是文庙大成殿。

文庙大成殿:文庙,即孔庙,坐落在城隍庙街南侧,它由三组建筑组合而成,中为文庙,左为东学,右为西学。庙前是东西南三座牌坊,庙内为四进院落,根灵门、大成门、大成殿、明伦堂、敬一亭、尊经阁依次排列在中轴线上。整个文庙占地面积8240平方米,建筑面积是2766平方米。其中大成殿是整个全庙的主体建筑,现在请一同前往参观。

大成殿,坐落在一个方形的高台基上,殿宇高大,气势雄伟,是一座单檐歇山顶古建筑。大成殿的始建年代已无法考证,从背椽下的题记可知其重建的年代是公元1163年,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在我国各地,文庙遍布,但像大成殿这样的早期实物大多已不复存在了,所以它是考证我国宋金时期文庙建筑格局的重要实物资料。如今,这一古建筑已被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成殿也为平遥县这座历史文化古城添色不少。

平遥古城,不仅有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而且历代人才辈出。有著名史学家孙盛,以“映雪读书”流传千古的名人孙康,还有著名画家李琦,著名歌唱家郭兰英也出生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所以说,平遥古城不愧为历史文化名城。

朋友们,对平遥古城区的参观到此就结束了。

女士们、先生们,古老而美丽的平遥城即将远去,愿平遥之行给您留下美好的回忆。谢谢各位朋友,祝归途愉快!

有关大名古城美化环境心得体会总结二

亲爱的游客们,我代表商丘旅行社的全体员工欢迎大家的到来。我是你们本次商丘之旅的导游,我和司机王师傅将尽我们所能为大家提供高质服务,希望大家支持配合我们的工作,最后预祝我们在商丘度过一个美好的时光! 大家知道商丘也许是因为亚欧大陆桥—陇海铁路和中国最长的南北大动脉—京九铁路交会于此,它是个交通便利的城市。商丘市位于河南省东部,豫、鲁、苏、皖四省结合处,商丘原来是个县,但是1997年商丘县改为市,总面积10658平方千米,总人口822万人。虽然商丘披上了现代化的外衣,但我们仍可以体味到商丘悠久的历史。大家从商丘名称的由来就可以知道了,其得名是远古时期商族部落活动于此,并居于丘地而名为商丘。商丘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她历史悠久,物华天空,人杰地灵,文化灿烂,博大精深。历史上出现了很多的名人,例如庄子、墨家创始人墨子、巾帼英雄花木兰、烹饪之祖尹伊、唐代名相魏元忠、《桃花扇》的主人公侯方域等。商丘是先商和商业的发祥地早在4千年前,帝喾次妃简狄,因吃玄鸟而生阏伯,故《诗经 商颂》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阏伯便是商的祖先。六世孙王亥中国最早的商业开拓者, "商人"这个称为也一直沿袭至今;舜封契于高,居于亳;汤建商国;周封微子于商,建宋国;西汉封梁孝王于商,建梁国,在永城芒砀山就有西汉梁王陵墓群,这是目前中国所发现的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汉墓群;北魏北海王拓跋颢(hao)在此登皇位;宋太祖赵匡胤在此发迹;康王赵构在此建南宋朝;金在此置归德府;明嘉靖二十四年(公元1545年)始设商丘县。明清至今,均沿用商丘县的称谓历代帝王在这里设军、郡、州、府,是豫东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4000多年的历史,为商丘留下了灿若繁星的历史人文景观。

我先给大家讲个关于这个景点的故事,话说唐朝有个文人叫韦固,小时候经常到河边去玩,一天晚上,他见一个慈祥的老人在月光下翻阅书信,一边看,一边用一根红线绳把两块石头系在一起。韦固看见后非常奇怪,随口问道:“老伯伯,你系石头干什么?”老人说:“我在给当婚的人牵线呢!这一对石头,就是世上一对夫妻呀!“韦固好奇地问:“那我的妻子是谁呢?”老人说:“就是村头看菜园子的女孩儿。”韦固很生气,心想,那丫头又穷又丑,我可不要,不如害死她算了。第二,他路过菜园,看看旁边没有人,拾了一块石头向女孩砸过去,女孩”扑通”一声倒在地上,韦固也吓得逃往外乡。十几年后,韦固做了大学士,给他提亲的人非常多,但没有一个称心如意的。一天,韦固到张员外家作客,看见张员外的外甥女美貌出众,心里便十分喜欢;姑娘看韦固仪表堂堂,心里也有几分爱意。张员外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当下托媒人定了婚事,选了吉期。到了大喜的日子。韦固将小姐娶到府上。洞房花烛夜,韦固细细端详爱妻,发现额角有一块小疤,就问她是怎么回事。小姐说:“小时候家里穷,有一天,我正在菜园里拾菜,不知哪个野小子打了我一石头,因此留下了这个疤。”韦固听后,心里十分吃惊,就把月下老人的话告诉了妻子,他这才相信缘分是拆不散的。这个故事就是我们后来的“千里姻缘一线牵”这段神奇动人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我们商丘古城。说起美丽的商丘古城,可以说是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现在这座古城始建于明朝正德六年,距今已近五百年的历史了,“商丘”,“睢阳”,“宋国“,“南京”,“归德府”这些商丘历史上每一个时期的名称,仿佛都在向人们诉说着它悠久辉煌的历史。商丘古城具有八卦城、水上城、城撂(liao)城三大特点,全城外圆内方、形如古铜钱,九十三条街道形如棋盘,内城地势呈龟背状,中间高,四周低,略向南倾斜。内城四周城墙耸立,巍巍壮观,古城四面环水,仅有四门与外界相通,从空中看古城像建在水中一样,需要说明的是,内城的南门和

城墙,是北宋南京城的北城门和北城墙,距今已逾千年。在地面上能保留上千年城墙,实属罕见。且内城、城湖、城廓三位一体,城内以“八卦”图形排列,堪称古代建筑艺术瑰宝保存完好的古城,全国独一无二,整个古城堪称中国古城池的典范之作,商丘古城旅游区内的景点可以说是星罗棋布,不胜枚举,古迹胜景多达百余处,主要包括古城景区、南湖景区和火文化景区三大部分。

如果我们到商丘古城而不到古城湖看一看,真是一大遗憾。那么今天我带大家一起去看看古城湖。八千亩的水面无比壮观,美丽的护城湖像一条玉带绕城四周,长达10余华里,湖水清澈见底,碧波荡漾,春夏之交,岸边垂柳临风,湖面波光粼粼,水鸟欢唱,蒲苇摇曳,荷花飘香,倘若驾一叶小舟,仰观古城风貌,俯察水中游鱼,谈古论今,定会触景生情,无比惬意。在美丽的城湖正南方矗立着一座巍巍壮观的祠堂——张巡祠,张巡祠是为纪念在“安史之乱”中血战睢(sui)阳而壮烈殉国的民族英雄张巡、许远等人所建,是中原地区最大的仿唐建筑。至今站在大殿前依然可以想象到当年张巡等英烈为保守睢阳而英勇杀敌、浴血奋战的战争场面,虽最后城破失守但他们为平息叛乱,保护江淮黎民立下了不朽功勋,千余年来张巡等英烈一直受到海内外人民的无限崇拜和敬仰,文人墨客也多有吟咏,文天祥的一首“骂贼张巡,爱君许远,留取声名万古香”的诗句更是传颂千古。在美丽的南湖景区还有一景是不可不看的,那就是八关斋。八关斋是因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晚年在我们商丘有感于八关斋会写下的《唐宋州八关斋会报德记》而闻名。《八关斋会报德记》碑文为八棱石幢,共983字,其字体结构严谨,端庄雄健,被历代书法家誉为颜真卿楷书中的精品和神品。

而我们商丘古城三大景区之一的火文化景区更引人入胜,有燧皇陵、阏伯台、开元寺等,也向你讲述着一段段悠久的历史。商丘是火的发源地。早在1万年前,燧人氏在这里发明了人工取火,开创了人类文明历史的新纪元,燧人氏被人们誉为火祖,故商丘主火。燧皇陵至今还矗立在商丘大地上。燧皇陵,又名燧人氏陵园,是上古时期发明钻木取火的燧人氏的墓园,位于商丘古城西南三里处。据《归德府志》、《韩非子》、《左传》、《三皇五帝时代》等典籍记载:“燧皇陵在阏伯台西北”。据专家考证,燧人氏为天下第一人,是中华民族的始祖。燧人氏立方牙、观天象,确立了中华第一姓——“风姓”,研究制定了中国第一部历法,确立了商丘为天地之中,在商丘建立了中华第一都。由于他贡献巨大,被后人尊为“天皇”,位列“三皇”之首。商丘是火的诞生地,历史上多次在此取火,1992年4月12日,国际旅游观光年“黄河之旅”首游式点火仪式在这里举行;1992年9月18日,河南省七运会在此取火;20xx年12月19日,“信用河南圣火”在此点燃;最值得骄傲的是我们与北京、南京并列为全国十运会三个取火点之一,20xx年7月15日,河南省省委书记徐光春,河南省省长李成玉、国际乒坛名将邓亚萍、全国劳动模范,永煤集团总经理陈雪枫在此共同点燃了“华夏文明之火”。 大家都学过:“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吧”!她的主人公花木兰的故乡就是我们商丘。花木兰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女英雄,“代父从军”的壮举广为人知。自从美国动画片“花木兰”放映以来,她作为“巾英雄”的形象,更是风靡世界。花木兰本姓魏,是商丘市虞城县营廓镇人,公元578年4月,突厥入侵幽州,5月周武帝率五路大军亲征,因父年老,弟年幼,木兰便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十二年。屡立战功。戌边归来,隋文帝欲封她为尚书,她坚持不授。归家后,脱去戎装,又现女儿真面目。木兰女扮男装的事情闻达皇上,皇上非常爱慕,欲选进宫中,木兰抗旨自杀,唐初追封为“孝烈将军”,后人为了祭祀她,就在其故里商丘虞城县营廓镇建造了木兰祠。该祠

始建于唐代,后多次重修扩建。原祠有大殿、献殿、后楼、僧人住室等百余间。大门内有花木兰的战马塑像和花木兰全家塑像,1943年毁于战火。如今,木兰祠堂大殿已原样重建,木兰仍戎装跃马,威风凛凛,东西殿房尖顶四脊,合瓦挑角,十七层封檐,前后园门,古朴典雅。现在的木兰祠已成为豫东的一大游览胜地。

游了这么久大家也饿了,那我先来介绍商丘的小吃。商丘的四喜丸子很著名。惠楼山药为主料制作出的四喜丸子,更是一枝独秀,它进一步地使人们享受到山药之甜美。其实,四喜丸子也是由来已久了。 明朝万历年间,传说神宗过寿日,全国不少地方都要敬献寿礼。惠楼山药年年进贡朝廷,这次为神宗送寿礼,仍然离不开山药,不过单单山药总觉得不新鲜,惠氏八世老祖惠英明,在寿礼上动了脑筋,特制作出一席福寿山药宴,其中一道是用上等惠楼山药、芝麻、蜂蜜、白砂糖、玫瑰酱、桂花糖、小磨香油及其他优质材料合理调配,通过打皮、笼蒸、油炸成丸子(初起名为“四季丸子”),包装得精美无比,带着进京了。神宗见惠英明制作的福寿山药宴,感到别有趣味,也尝到宴中的“四季丸子”,觉得满口尽是无法形容的美味,心里简直乐透了,借着酒兴,即命名此丸子“四喜丸子”。从那时起,由惠楼山药做成的四喜丸子出了大名。四喜丸子食之香甜可口,营养丰富,滋补壮身,健脾胃,补肾益精,为历代朝臣喜食的山药菜点之一。

睢州烧鸡,是地方名吃,已有220xx年的历史了,由张家祖传,传到张老太,已是第六代传人。张老太做烧鸡讲信誉,赢得了众人好评,于是慢慢就把张家烧鸡叫做张老太烧鸡。张老太真名叫陈乃芝,不过外人都知道她叫张老太,因为她是张家烧鸡店的主妇,担负着掌握技术又是老板的角色,她亲手加工的烧鸡,在豫东盛名不衰。睢州张老太烧鸡,采用祖传秘方,做法经杀、沾、清、干、油、煮六道工序,配以十二种中药和香料,成品达到透烂爽口,食而不腻,回味无穷,素被称为豫东名吃,享有“张家烧鸡三日香”的美称

商丘的戏曲文化也是十分独特的。在商丘戏曲文化方面占统治地位的是豫剧,如果在商丘城镇的大街小巷行走,不管走到哪里,在耳边回响的始终是那大腔大调的河南梆子腔。商丘人听起河南梆子来,是那样的如醉如痴、物我两忘。所以,有人说,河南梆子就像 “ 海洛因 ” 一样,已融化在了商丘人的血液中。很难想象:如果没有了河南梆子,商丘人的日子会怎么过。早在北宋时期,城南五里的汴河边便出现了河市乐和 " 撂地 " 演出的艺人。宋元佑六年( 1091 年),此地重建了大型演出场所 “ 照碧堂 ” ,日夜都有戏曲演出。清乾隆年间,梆子戏传入商丘。由于受民风民俗、语言及乡土艺术的影响,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 " 河南东路梆子 "—— 豫剧豫东调。豫剧豫东调曲调高亢、激越。女声唱腔明快、花俏,男声唱腔粗犷、大气、豪放,集中体现了商丘人坦荡、直率的性格。除豫剧外,在商丘这快土地上广泛流行并大行其道的还有二夹弦、曲剧、四平调曲子戏、大油梆、落子戏、评词、琴书、坠子、大鼓、大铙、武老二、京韵大鼓等。四平调是在商丘诞生、商丘所独有也只有在商丘才能听到的地方戏,是文化和戏曲 “ 特产 ” 。四平调根据花鼓男女艺人多用本嗓演唱,曲调四平八稳的特点及花鼓中原有的 " 平板调式 " ,借四平八稳之意,依 " 平调 " 之称,各取一字定名为 " 四平调 " ,其代表作有《小包公》和《陈三两爬堂》等。商丘的民间工艺。商丘人心灵手巧,民间工艺美术品种繁多,如剪纸、刺绣、编织、石刻、木刻、泥塑、面人、焰火等,能工巧匠辈出。

有关大名古城美化环境心得体会总结三

女士们、先生们:

地处三晋腹地的平遥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我国现仅存的四大古城之一。1986年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4年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研讨会在平遥召开,会议首推平遥作为申报联合国"人类遗产"项目的第一个古城,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考查后把平遥古城正式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从此,这座小城名声远扬,慕名而来的海内外游客络绎不绝。利用行车间隙我把平遥城的历史沿革作个简要介绍。

平遥古城,历史悠久,据出土文物考证,远在新石器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有史以来,建置沿革屡经变迁。最早称为古陶,是尧帝的封地;西周时名为京陵城,京陵二字作为地名一直沿用至今,是平遥城的前身;北魏时改名为平遥县,并把县治迁到这里。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这里曾有过它的繁华,也曾多次遭受战火的破坏。现存的城墙是明代洪武年间,即1370年修建的。明清以来经多次维修,使古城墙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

作为世界级文化遗产的平遥古城,她留给我们的主要遗产有:古朴典雅、胜景迷人的镇国寺;东方彩塑艺术宝库双林寺;雄伟壮观的古城墙;闻名全国的中国第一票号"日升昌"旧址;以及明清一条街上的古寺庙、古市楼、古店铺和古代民宅。

首先我们要参观的是镇国寺。

镇园寺:位于平遥县城东北郝洞村的镇国寺,创建于五代北汉时期,原名京城寺。明朝时改称镇国寺。1988年被国务院批难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正如大家所看到的,整座寺院坐北朝南,两进院落,中轴线上有天王殿、万佛殿、三佛楼,天王殿两侧配有钟楼和鼓楼。一进院东西廊有碑亭、三灵侯、二郎殿、财福神和土地各殿。二进院东西有观音殿、地藏殿等。

处于寺庙最前端的天王殿,是元代建筑。进入殿内,可参谒佛国护法神将--四大天王:南方增长天王,手执清风剑,气势磅礴;东方持国天王,眉清目秀,慈善温和,怀抱琵琶;西方广目天王,臂缠长蛇,泰然自若;北方多闻天王,手执宝伞,气贯长虹。四大天王很受民间"欢迎",因为它们代表"风、调、雨、顺",象征着"五谷丰登,天下太平"。出了天王殿,钟楼鼓楼相互对峙,钟楼上有金代皇统五年铸造的铁钟一口,形制古雅,工艺别致,而且钟声洪亮。据说在当年没有汽车火车的时候,镇国寺的钟声能传到30里外的平遥城内,算得上是一件珍稀之物了。

朋友们,接下来要参观的是居于前院中央的万佛殿,它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之一,堪称"千年瑰宝"。这座殿宇造型独特,平面近似正方形,屋顶庞大,出据深远,但由于屋角反翘,使沉重庞大的屋顶呈现出轻巧活泼的建筑艺术形象,整个外观给人一种雄伟壮观、气势非凡的感觉,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建筑家在建筑科学方面的非凡技能。在殿内,共有彩塑11尊。中央是佛坛,主保释迎牟尼形体高大,坐在须弥座上,表现出安逸慈祥、和颜悦目的神态。旁边站立的是迦叶和阿南二,阿南身着僧衣,一副出家人打扮,他显得聪明、慈善,是一位才气横溢的青壮年形象;另一侧的迦叶看上去是一位饱经风霜、含辛茹苦的老人,因为他从小出家、一生勤勉求进,苦修一世,历尽艰辛。前面分别是两尊菩萨和供养菩萨。两菩萨衣冠紧扣、面额丰满,显得非常文雅娴静,俨然一副贵妇人形象。两供养菩萨体形丰满,线条优美,体现出少女特有的娇柔之美。在菩萨的前面是两天王和两供养童子。两天王手执兵器,头载盔甲,是典型的唐代武士形象风采;两供养童子身体瘦弱、衣着俭朴,一副天真善良的农家少女形象。这11尊塑像虽是宗教神化的偶像,但却是按照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加以形象塑造的。这些塑像是我国寺庙中现存的五代时期的惟一作品,堪称"稀世珍品",在我国雕塑史上占有重要一页。

朋友们,寺内还有更为精彩的去处,那就是三佛楼、地藏殿、土地殿。各位请随我一一参观。

这座三佛楼创建于明代,主像有三尊,分别是"法自佛、报自佛、应自佛"。这些佛像自然大方、造型优美。大家再请看两墙上的壁画,画的是释迎牟尼的生平八相图,集山水花鸟、人物于一体,描绘了释迦牟尼的一生。

位于后院西侧的地藏殿,俗称阎王殿,建于明代,主像为地藏王菩萨,四周为十殿阎王,六位判官、牛头、马面立于地上,这些塑像有的怒不可遏,有的文质彬彬,有的慈祥和蔼。再看这墙上的14幅壁画,集绘画、书法于一体,描述了不善之徒被受刑制裁的场面,其惨状目不忍睹。这些情节表现的是惩恶扬善的哲理,但在封建社会里,劳动人民处在社会的最下层,有冤无处申,有苦无处诉,只有把希望寄托在来世,正如这幅对联所写:

"阳世奸雄欺天害理由直汝,阴司报应古往今来放过谁。"强烈地表现着惩恶扬善的愿望和人生哲理。

各位朋友请看土地殿正中的这一坐像,不用说大家也能猜得出他是土地爷了,他看上去和蔼慈祥,佛经中说它是山川郊社之神,他的两侧分别侍立着金童和玉女,手中各自拿着印玺和印盒,一副叫顺服侍土地的形象。

观赏完这几座主要的殿宇后,我们要返回前院,再去看看前院两侧的碑廊。这里共保存着历代石碑20余通,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半截碑"。由于该碑上下左右都有残缺,所以名为半截碑,以残碑的宽厚度估量,原碑非常高大。此碑内容与镇国寺无关,原来在镇国寺竣工时,在寺的附近捡回这块碑,想做碑座,结果发现书法甚佳,秀润苍劲,当时没舍得毁掉,才得以幸存下来。经考证,这块碑是北汉主刘崇之孙刘继钦的墓志铭碑,文物价值相当高。

朋友们是否注意到这棵古老的槐树,大家猜猜它的树龄是多少呢?这棵名为龙槐的树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据嘉庆《龙槐记》碑中记载,有了这座寺庙就有了这棵树,它长得高不盈丈,树身已满是裂缝,弯弯曲曲,枝干错综盘结,无头无尾,看上去张牙舞爪,腾云驾雾,也是寺内的一大奇观。

从寺门向寺内远望,杂树交荫,绿叶蓬松,环境优美,饶有古趣。

平遥城墙:从镇国寺出发,约半个小时,我们便来到了历史文化名城--平遥古城。

女士们、先生们,前方那高耸的砖墙就是平遥城墙。据史书记载,西周宣王时,平遥旧城狭小低矮,大将尹吉甫驻兵于此,出于军事防御的需要,筑西北两面城墙;明代洪武三年即1370年,扩建为砖石城墙。以后历代多次修补,基本上建成为现存规模。但在日伪统治时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1980年国家拨出大量经费动工复修,使平遥城墙重现昔日光彩。

平遥古城素有龟城之称,寓意为吉祥、长寿、青春永驻、金汤永固。据传说,城池南门为,门外的两眼水井象征着龟的双眼;北城门为龟尾,是全城的最低处。城池东西有四座瓮城,两两相对,上西门,下西门、上东门和下东门,前三门的外城门均向南开,形似龟的三条腿,惟有下东门瓮城的外城门,向东而开,据说是古人建城时惟恐"乌龟"爬走,于是将其左腿使劲拉直,井用绳索紧捆在麓台塔上。城墙的四周,本来还有护城河,并设有吊桥,在古代战乱的日子里,这的确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防线。

我们首先进来的是下东门瓮城,它是为保卫城门而设立的。这里地方狭小,四周有高墙围护,即使敌人攻入瓮城也只能进来少数,而且立即陷入包围之中,成为瓮中之鳖。大家再请看,瓮城里还有一个建筑考究而小巧的院落,这是小关帝庙。把关帝庙修进瓮城里,此乃平遥人的独创。

请朋友们随我上城墙参观,领略古城风貌。城墙周长共6157米,高度为6-10米不等,墙身内是素土,外包砖石,顶铺砖面,在这上面可并行两辆马车,宽阔而坚实。

朋友们也许会问城墙上两边各有一道短墙是用来干什么的?它叫女儿墙,起保护作用。我们看出两边的女儿墙并不一样,向外的女儿墙修筑了垛口,垛口上留着供了望和射击使用的小孔,是出于实战的需要。

大家很容易看到城墙每隔一段,就有一个向外突出的部分,这叫做墩台,它的作用何在呢?大家猜对了,肯定是保护城墙的。我们知道,古代攻城的主要武器是弓箭和弩机,守城的土兵轻易不敢探出身去,这样使得城墙脚下变成防御的死角,为改变这种劣势,在墩台上组成一个强有力的射击网,从而大大增强了防卫能力。城墙上共建有72座敌楼,3000个垛口,据说是象征圣人孔夫子的三千七十二贤人。

这座坚如磐石的古城,在古代起过抵御外敌的作用。如在清末,曾把抢劫商号,骚扰民宅的清军拒之于城门外,使平遥免遭其害。在抗战时期,城墙为挡住气焰嚣张的日寇作出了特殊贡献。

另外,在洪灾到来时,可抵挡滔滔洪水,使城内居民安然无恙。平遥古城,不仅以古老完好的城墙闻名于世,而且古寺庙、古市楼、古街道、古店铺、古民宅,荟集一城,构成了一个宏伟壮观的古文物建筑群。闻名于世的平遥八景吸引着无数游客,这八景是:金井市楼、贺兰仙桥、凤凰栖台、河桥野望、源池泉涌、麓台叠翠、瀴溪晚照、超山晓月。另有民间神话传说的古城八宝,也很有情趣,即:市楼金井内的金马驹、贺兰仙桥下的金蛤蟆、清虚仙迹中的透灵碑、凤凰栖台下的金龟子、鹦鹉巷内的鹦鹉石、文庙大成殿的杞木梁、木楔柱和九连钟。

接下来,我们将参观城内几处重要的景点。

清虚观:古城内的主要街道有南北大街、东西大街、政府街和城隍庙街,清虚观就坐落在东大街的路北方向。这里现在是县文物局所在地,原是一座道观。门前这座木牌楼造型巧妙,偌大的楼顶全由两根立柱、四根斜柱支撑。在这里保存着一批有价值的文物,古碑很多,其中元代一通碑,正面用蒙文,反面用汉语译文,结尾处用属相纪年法记录时间,据专家考证,这通碑和陕西重阳万寿宫保存的著名"八思巴文碑"如出一辙,据推测碑上的蒙文很可能就是八思巴文,很有史料价值。

朋友们,前面不远处就是著名的日异昌票号的旧址了,我们一同前往参观。

中国票号博物馆:请大家看这座面宽五间的大屋,这便是有"天下第一号"美称的"日升昌票号"的铺面,这里现已辟为中国票号博物馆,我们可以想象当年这里人来车往、熙熙攘攘的场面。朋友们可能很想知道票号究竟是什么?票号就是以前的钱庄、银号,在我国银行没有出现以前,票号几乎控制着全国的金融业。票号是随着明后期资本主义萌芽而产生的,主要经营汇兑、存款、放款、代官府解粮钱、收捐税等的金融机构。余秋雨先生在《抱愧山西》一文中曾说"这里是中国银行的乡下祖父"。清朝时交通不方便,商人们来回押运金银既麻烦,又不保险。道光四年,原平遥"西裕成"颜料庄经理雷履泰就把颜料行改组成经营汇兑业务的商行,取"如日初升,繁荣昌盛"之意,定名为"日升昌",从此揭开了我国金融史上崭新的一页。

大家或许已经发现,这个门很特别,为什么要做这么多层次分明的门坎呢?对了,就是为安全起见,层层防御!

请先进左边这间铺面,这个梯子是直接通往楼上的,大家或许会想象当年楼上一定存放着大量的金银财宝,这个疑问到了里间就可以得到回答。正加大家所见,这间屋子除了摆放着一箱假银子,看来并没什么特别的地方。那么金库到底会在哪儿呢?噢,对了!这儿有一个灰坑,把盖打开之后,这里便是金库!有人会问,这么小的地方,似乎与日升昌的赫赫大名不相称吧?您说对了,这里只是个小金库,大库在什么地方,至今仍是个谜。

各位朋友,我们进前院参观。这左右两边是信房和帐房,都是日升昌的重要机构。现在请随我进信房,大家请注意观察,这个大印和别的印章有什么区别呢?对了,它是由10个大小不同的小块组成的,这10个小部分分别是由不同的股东掌握,要想取钱,必须拿上有完整的股东印章的汇票才能领上,也可以说,这是种"股份制"的经营方式。

这是过厅,大家请看这幅对联:"日丽中天万宝精华同耀彩,州防福地八方辐揍独居奇。"上下联中巧妙嵌入"日、升"二字,紧扣票号名称,确是一幅妙联。

这里是接待宾客的场所,就是在这小小的客厅,当年的商号精英们运筹帷幄,包揽清王朝的银钱汇兑,谋划着远在千万里之外的全国各大城市以及日本、朝鲜、东南亚等地的汇兑业务。著名的日升昌,它的经营者都是德才兼备的精明人士,其中最有名的是雷履泰、毛鸿翙、程清畔和程大培。

现在请随我到后院参观,这左右两边是客房,展出的有中国票号十大名掌柜和十大财东简介,包括当年红极一时的"红顶商人"胡雪岩和几位女商人。对面是当年光绪皇帝所赐"汇通天下"四个字,意思是日升昌的票号通行全国。

朋友们请看这里也有一副对联:"轻重权衡千金日利,中西汇兑一纸风行",横批"万宝流泉",可以看得出当时金融界大亨追求利欲和自满自足的心态。再请看通往东跨院的这座小门楼,门楼并不奇特,值得注意的是上面的这块匾额,匾上大书"数飞"二字,署名是傅山。

"日升昌"资金雄厚,信誉卓著,其他票号都难与匹敌竞争,这种局面一直维持到清末,雷履泰死后,日升昌的竞争力日渐衰退,票号霸主地位随之失去,继而销声匿迹了。

朋友们,接下来请随我到明清一条街上浏览那里的风光。

明清一条街:这里是古城东西大街和南大街的交界处,向南走就是享有"明清一条街"之称的南大街。

前面不远处的路北有一座过街楼,因楼南有井,"水色如金",故称金井市楼。创建年代无从考证,现存建筑是清代遗物。请看楼顶上彩色琉璃瓦拼出的"寿"字非常醒目,从楼南还可看到楼顶另一面拼出的双"喜"字。二楼上还有平座,供人们登临参观。市楼以其雄姿壮观、造型华丽,被誉为该县八景之一。它和城墙一样,已成为平遥古城的象征。清代诗人赵谦得登楼云:"纵目揽山秀于东南,提清流于西北,仰观烟云之变幻,俯临城市之繁华。"

在市楼的南侧有个金井,传说井里有一只金蟾,是镇楼之宝,并且还能保佑平遥风调雨顺,不受虫灾侵扰。有一年,突然来了两个南方人,用法术引出了鹦哥巷里的金鹦鹉,然后让鹦鹉下井叼走了金蟾。据说从此以后,平遥的风水就不那么好了。其实这是没有根据的。

朋友们,这条街基本保持了明清风格。街面不宽,但路旁店铺林立,房屋大多也是砖木结构的屋子,我们可以想象当年的平遥城多么繁华,铺面林立,结构井然有序,与平遥商人精明强干的美誉交相辉映。

朋友们请进这个店内。这里出售的都是推光漆器。"平遥漆器"是久负盛名的传统名牌产品。它的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到商朝,春秋战国时已具雏形,到汉唐时基本形成了地方特色,明清时发展到鼎盛时期,产品风靡三晋大地,并开始出口。推光漆器不但画面立体效果强,而且具有防潮防热阶性能,是漆器中不可多得的精品。此外,平遥牛肉也是全国名产之一”一刀拉开,一阵阵香味扑鼻而来,品尝一口,鲜嫩的肉丝绵软,既没有半点的牛腥味,也没有丝毫的油腻气,只有满口令人回味无穷的浓香。平遥还有许多花样繁多的小吃,"碗脱子"就因受过慈禧褒奖而享有盛誉。

朋友们,接下来参观的是文庙大成殿。

文庙大成殿:文庙,即孔庙,坐落在城隍庙街南侧,它由三组建筑组合而成,中为文庙,左为东学,右为西学。庙前是东西南三座牌坊,庙内为四进院落,根灵门、大成门、大成殿、明伦堂、敬一亭、尊经阁依次排列在中轴线上。整个文庙占地面积8240平方米,建筑面积是2766平方米。其中大成殿是整个全庙的主体建筑,现在请一同前往参观。

大成殿,坐落在一个方形的高台基上,殿宇高大,气势雄伟,是一座单檐歇山顶古建筑。大成殿的始建年代已无法考证,从背椽下的题记可知其重建的年代是公元1163年,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在我国各地,文庙遍布,但像大成殿这样的早期实物大多已不复存在了,所以它是考证我国宋金时期文庙建筑格局的重要实物资料。如今,这一古建筑已被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成殿也为平遥县这座历史文化古城添色不少。

平遥古城,不仅有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而且历代人才辈出。有著名史学家孙盛,以"映雪读书"流传千古的名人孙康,还有著名画家李琦,著名歌唱家郭兰英也出生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所以说,平遥古城不愧为历史文化名城。

朋友们,对平遥古城区的参观到此就结束了。

接下来我们要去久负盛名的双林寺参观。双林寺距城约6公里,半个小时即可到达。

双林寺:双林寺坐落在乎遥县城西南的桥头村内。它以古老辉煌的艺术和迷人的景观吸引着海内外游客。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前国家文物局局长孙铁青曾为双林寺题词:"双林宝寺艺术殿堂,价值连城地久天长。"寺中有精美的彩塑艺术作品,故被中外艺术家称为"东方彩塑艺术宝库。"

双林寺原名"中都寺",创建年代很古,但没有准确纪年。依据寺内现存的一块古碑"姑姑之碑"的内容,可知重修在公元571年,即北魏时期。中都寺当初规模宏大,后遭兵戈烧焚,宋时重修,并依照释迎牟尼"双林入灭"之说,改名为双林寺。宋以后,寺中曾住有尼姑。元末,寺内建筑毁坏较多,于是明清时都曾大规模整修,而有现存建筑。

双林寺,建筑规模宏大,在建筑格式上是城堡式建筑。整个寺庙坐北朝南,修建在3米高的土台基上。寺院内十座殿堂组成三进院落,中轴线上垂直排列着天王殿、释迦殿、大雄宝殿和娘娘殿。以天王殿、释迦殿为中心的前院内,还包括东边的罗汉殿、武圣殿,以及西边的地藏殿和土地殿;以大雄宝殿为中心,东西两侧各为菩萨殿和千佛殿,组成了第二进院落;第三进院落主要有娘娘殿。

朋友们请随我进寺门参观,首先看到的是天王殿前迎面而立的四尊金刚像。这四位金刚是天王的保护者,当然要对前来打扰天王清静的陌生人很不客气,你看他们中有的张口怒吼,有的闭嘴以待。看着四大金刚,会使人们忘记它们是泥塑的,以为是力大无比、血气方刚的武士,很具有艺术魅力。好,现在请诸位进殿。大家请看,这四尊天王中,手持宝剑者是南方增长天;怀抱琵琶者为东方持国天;臂绕蟒蛇者是西方广目天;托塔举伞者为北方多闻天。其中的托塔天王衣服和腰带紧紧箍在浑身是劲的躯体上,仿佛再稍一使劲,衣带就会崩断、使我们看着都为他担心。

穿过天王殿,北面坐落的是迦殿,整个建筑简洁质朴,释迦牟尼佛祖正中高坐。再看这四壁上的内容,讲述的是释迎牟尼从"白象投胎","四门问苦","夜半逾城","金刀削发","菩提悟道","初转"”"灵鹫说法"直至"双林入灭"等成佛过程和度化众生的佛传故事。200多尊人物形象,身分不同,神态各异,活动于宫廷、城堡、山野、森林之中,生动体现了古代社会的多种生活场面。此外,殿后还有"渡海观音",她坐在粉色莲瓣上,神情坦然安详,背后是波澜起伏的蔚蓝色海水,画面色彩明快,给人以强烈的美感。

下面请进罗汉殿,"金刚天王好,罗汉更精彩",这18尊栩栩如生的罗汉像是宋代作品,也是双林寺彩塑艺术的精品。这些塑像大大突破佛教造像成规的束缚,而更多地采取了造型手法上的"开放",因而使眼花缭乱的各种精美彩塑显示出浪漫的色彩。这18尊罗汉个性鲜明,形神兼备。请看这个"哑罗汉",眼睛圆睁、双唇闭合,冷眼凝视着人间,似乎看到无数不平,想说又说不出内心难言的苦衷。此外还有"病罗汉"、"多言罗汉"等,都是后人以其形象而起的别名。

武圣殿内,正中塑关羽坐像,气势威严,神态逼真。再请看四周墙壁上的悬塑,反映了关羽生平事迹,内容有"桃园结义"、"怒斩华雄"、"斩蔡阳"、"水淹七军"等,形象生动,色彩艳丽。

接下来我们一同去罗汉、武圣殿对面的地藏殿和土地殿。地藏殿俗称阎王殿,进入殿内,一阵冷嗖嗖、阴森森的感觉,迎门而立的牛头、马面体态怪异,面貌可畏,居中而坐的土藏菩萨威严肃穆,营造了一种恐怖气氛。我们再去旁边的土地殿浏览。殿内供奉着土地神,是我国神话传说中掌管山川郊社的神灵,所以被塑成慈和、忠厚的老者。朋友,前院到此参观结束,下面我们去中院参观。

现在我们面前是大雄宝殿。大雄宝殿重建于明朝,殿内有佛坛三间,塑有"三身佛"四菩萨,迎门而立的是阿弥陀佛,它又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故又称为接引佛。双林寺的彩绘壁塑最为有名,数量也很多,大家请看这墙壁四周,是诸天神将向佛陀顶礼膜拜的"诸天礼佛图",构图严谨,气势非凡。

出了大雄宝殿,我们要参观东侧的菩萨殿。我国在唐代以后的塑像和绘画中,菩萨多以女性表现。这里的1000多尊菩萨多以宫娥、彩女的风貌为模特,把欢乐和严肃结合为一体。请看主尊千手观音,头顶日月,手托各种法器,惩恶扬善,以艺术的手法体现出慈悲为怀的菩萨救苦救难的情形。再请看这尊水月观音,她不是正襟危坐,而是随便地在这里布道,神态自若。所谓佛在心中,雕塑这些彩塑的艺术家们一定真正领略了佛家的教义。与菩萨殿对称的千佛殿,殿的前搪下布满壁画,绘的是"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图",构图宏伟,画工精细。殿内正中供奉的是自在观音,你看她面相恬静抚媚,姿态舒畅自然,在她的左右侧分别是夜叉、韦驮立像,这三尊塑像同样是艺术精品。此外,在四周的墙壁共计有516尊菩萨像,有的对坐讲经,有的成队过海,有的独自驾云,但都朝着主尊自在观音的方向,表示归向主尊。朋友们,由大雄宝殿、千佛殿、菩萨殿组成的第二进院落就参观到这里。

下面我们要参观的是本寺中轴线上最后一座建筑娘娘殿。与前面不同的是,娘娘殿属于道教建筑,建于明朝,殿内供娘娘坐像七尊,娘娘是中国人心目中的风俗神。正中的三尊是三霄娘娘,左右依次排列的是痘神娘娘、子孙娘娘、送子娘娘和乳母娘娘。娘娘神像脸庞丰满,眉目大方。再请看东北角"贞义祠"内的这两草塑像,一睡一坐,这反映的是什么内容呢?其中躺在床上双目紧闭的少女叫"睡姑姑",在旁边坐着的骨瘦如柴的老妇叫"药婆婆"。"睡姑姑"和"药婆婆"本来是乡间凡人,怎能进入寺庙祠堂享受人间的祭奉呢?说起来还有一段感人的故事呢。早年当地有一大户人家,一姑一嫂二人感情至深。先是小姑牺牲自己的青春帮助嫂嫂度过难关,后来变成"老姑"的小姑久卧病床,嫂嫂精心伺候直至临终。这时嫂嫂也因疲劳过度和悲伤难禁,竞也坐死在小姑身边。姑嫂一"贞"一"义"的品德,感动了人们,于是立祠纪念。

朋友们,参观完10座殿堂后,您是否为精妙逼真的彩塑而喝彩!是的,这20xx多尊彩塑、100多平方米壁画,俨然一座精美的艺术殿堂。这些彩塑从形式到内容都是丰富而独特的,它在吸收古代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展现了民族的特色和风格。她确实是我国雕塑艺术宝库中一颗闪烁的明珠,这里不愧为"东方彩塑艺术的宝库"!

女士们、先生们,古老而美丽的平遥城即将远去,愿平遥之行给您留下美好的回忆。谢谢各位朋友,祝归途愉快!

有关大名古城美化环境心得体会总结四

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作者通过贾宝玉的眼睛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聪明多才、美貌体弱的病态美人。这么一个柔弱的女子,无视世俗的传统规律,反其道而行之。在经受了无数摧残之后,生命尽头到来之际,封建社会的狰狞面目加速了她的香消玉陨。看过《红楼梦》,我们不会忘记黛玉临死前的那个场景,病危之际,紫鹃四处求人,却没人肯帮。为避免晦气,贾母把宝玉的婚事也转到别处去办理。一面是成亲的喜庆景象,一面是死前的哀怨凄婉,“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无怪乎黛玉的葬花吟诵。什么地方有一个干净的、理想的地方,究竟什么地方有我自己的理想的地方,是香丘呢,我现在所处的现实社会都是污浊不堪的,我要找一个自己的理想的地方,黛玉至死不放弃对自由的追求。我们为之揪心,为之愤懑,一对追求自由的青年男女在封建的枷锁之下生离死别。“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黛玉就这样在宝玉的婚庆锣鼓声中离开了人世。带着她的那份甜蜜走了。甜在何处?甜在这个人不接受世界,世界不接受人的世界上获得理解和亲爱,在孤独无依的世界上,宝玉是她心中永远的温暖;在情爱无傍的世界上,宝玉是她心中永远的伤痛。虽然最后她成为了那些封建制度下的牺牲者。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假假真真,让人琢磨不透《红楼梦》中的一切,林黛玉作为灵魂人物,她与常人不同,她就是她,一丛清高孤傲的、孤芳自赏的空谷幽兰。林黛玉的自卑情结是命运所赐,也以此写成了她的命运。

自从读过红楼梦以后我发现这本书太悲痛了,我发现红楼梦里边的人物太苦了,比如林黛玉,自小就失去了自己的母亲,来到自己的外婆家,而且她还有一种病,这种病就像是永远也好不了一样,在我的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段林黛玉初见贾宝玉的那个时间,还有很多公子姑娘在一个地方文思作画,还有就是林黛玉写的诗句,林黛玉通过傻大姐知道贾宝玉今天结婚和贾宝玉发现洞房花烛后的人不是林黛玉,而且林黛玉在自己洞房花烛那段时间烧掉了自己和林黛玉一起写过的诗,和林黛玉四千是那么的伤心痛苦内心是什么感觉?

不知道为什么自从看见红楼梦自己总是觉得最后林黛玉应该和贾宝玉在一起的,我真不知道这本书的作者曹雪芹到底是糊写的还是在这世上真的有那么一件事,为什么零待遇和贾宝玉就不能作梁山伯和祝英台一样,就算死了,但是最后他们两也能一起化成蝴蝶一起飞走。

说实话,读前面一点我对这本书还感兴趣,快要读完这本书的一半我就不感兴趣了,要不是我想看一看后面的结果是怎么样的,我才不会去看这本书,但是看完这本书就好像是我们的人生一样,有酸甜苦辣,就是黛玉酸就是林黛玉吃那些姑娘们的酸一样很不舒服,甜就是林黛玉和贾宝玉俩人在一起作诗,苦就是贾宝玉和那些姑娘们在一起把林黛玉一个人扔在那里看着他们一个个欢快高兴的笑脸。

我希望我的人生不要和贾宝玉和林黛玉一样痛苦,两个人没有在一起,我想起然后两个人有缘人又不能在一起,所以要是我,我不会吧太多感情放在爱情上面。

所以最后读后感是这本书不能说不好看,也不能说好看。所以随大家看不看都不关我的事。

读完了《红楼梦》这本用优美凄凉的文字所组成起来的书,我感慨万千,贾府中一个个的女孩的性格决定了自己的命运,自己的结果。对此,我好好研究了一番,得出了以下结果:

林黛玉:绿色

属于明白人

用词形容:真人不露相

特点:需要温暖,容不得别人的背叛,一定是信任你才会认可你,在红楼梦中特别的信任、在乎贾宝玉,却遭到贾宝玉的“背叛”,又因为林黛玉本身就体弱多病,误会了贾宝玉,便一病不起了。

王熙凤:黄色

属于精明人用词形容:精于打算,不肯吃亏

特点:对于时间非常敏感,以目标为导向,在红楼梦中算尽了机关,有一万个心眼,好斗,锋芒毕现,却因为太过于好斗而死。

薛宝钗:蓝色

属于聪明人

用词形容:思维缜密,重长远

特点:善于控制但不善于调节自己,心胸不广同时拘泥于形式,过于执着对错,缺少豁达。在红楼梦中才华不外露,不争一时的先后长短,很善良,最终被贾母选中嫁给贾宝玉。

晴雯:

红色

属于机灵人

用词形容:脑瓜灵,嘴也灵

特点:能说会道,容易患得患失,在红楼梦中情绪波动较大,聪明刚烈,反抗性极强,曾有“撕扇子为千金一笑”为证,后来她的反抗,遭到了残酷报复。王夫人在她病得“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的情况下,从炕上拉下来,硬给撵了出去。

在过去也好,在现在也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命运,实际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把握自己的命运,关键在于调整好心态,有一个好性格,与别人好好相处,开开心心的过好每一天才是真正的财富(注:千万别学以上列举的那些女孩们,将优点综合起来,缺点尽量屏蔽,才能让自己有一个好结果!)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国最大的长篇小说之一。它又名《石头记》、《风月宝鉴》等,作者曹雪芹。作品通过四大家族家务事、儿女情的描写,向世人展示了封建礼仪及等级制度,揭示了封建社会人与人之间复杂的不平等关系,这都是当时的社会制度造成的。真是一本值得我们好好品味的好书。

《红楼梦》主要讲的是一个家族的兴盛与衰败。故事的男主角是贾宝玉,他是个性格柔中带刚的人,因为他从小生活在富裕的家境,周围生活的全是女人。书中的女主人公是林黛玉——体质多病,天生猜疑,多愁善感的如水一般的女子。另一个与宝玉有着不解之缘的是人见人爱聪明才智的大家闺秀薛宝钗。贾宝玉的家人不怎么喜欢性子直率不善掩饰的黛玉,却对八面玲珑的薛宝钗钟爱有加。然而宝玉却对这个林妹妹有着深厚的情感。可是最后家长却用暗渡陈仓的办法使得贾宝玉和薛宝钗成婚,得知此事的黛玉心灰意冷,悲痛而死。知道真相后的宝玉痛苦万分,在完成家族使命——科举考试之后便出家当了和尚。贾府因家中出了个贵妃而兴旺,最后,也因贵妃的病逝而中落。作者借此讽刺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社会现象。同时也批判了那个时代父母包办婚姻的社会丑恶。

《红楼梦》就是这样用优美的文字阐述了一个深刻的故事,然后留给我们无尽的思考。曹雪芹生动的人物刻画,完美的景物描写,丰富的诗词以及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为这个故事添加这就是我爱读《红楼梦》的理由了斑斓的色彩,是读者徜徉在智慧的海洋中。

有关大名古城美化环境心得体会总结五

地处三晋腹地的平遥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我国现仅存的四大古城之一。1986年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4年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研讨会在平遥召开,会议首推平遥作为申报联合国“人类遗产”项目的第一个古城,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考查后把平遥古城正式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从此,这座小城名声远扬,慕名而来的海内外游客络绎不绝。利用行车间隙我把平遥城的历史沿革作个简要介绍。

平遥古城,历史悠久,据出土文物考证,远在新石器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有史以来,建置沿革屡经变迁。最早称为古陶,是尧帝的封地;西周时名为京陵城,京陵二字作为地名一直沿用至今,是平遥城的前身;北魏时改名为平遥县,并把县治迁到这里。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这里曾有过它的繁华,也曾多次遭受战火的破坏。现存的城墙是明代洪武年间,即1370年修建的。明清以来经多次维修,使古城墙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

作为世界级文化遗产的平遥古城,她留给我们的主要遗产有:古朴典雅、胜景迷人的镇国寺;东方彩塑艺术宝库双林寺;雄伟壮观的古城墙;闻名全国的中国第一票号“日升昌”旧址;以及明清一条街上的古寺庙、古市楼、古店铺和古代民宅。

首先我们要参观的是镇国寺。

镇园寺:位于平遥县城东北郝洞村的镇国寺,创建于五代北汉时期,原名京城寺。明朝时改称镇国寺。1988年被国务院批难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正如大家所看到的,整座寺院坐北朝南,两进院落,中轴线上有天王殿、万佛殿、三佛楼,天王殿两侧配有钟楼和鼓楼。一进院东西廊有碑亭、三灵侯、二郎殿、财福神和土地各殿。二进院东西有观音殿、地藏殿等。

处于寺庙最前端的天王殿,是元代建筑。进入殿内,可参谒佛国护法神将——四大天王:南方增长天王,手执清风剑,气势磅礴;东方持国天王,眉清目秀,慈善温和,怀抱琵琶;西方广目天王,臂缠长蛇,泰然自若;北方多闻天王,手执宝伞,气贯长虹。四大天王很受民间“欢迎”,因为它们代表“风、调、雨、顺”,象征着“五谷丰登,天下太平”。出了天王殿,钟楼鼓楼相互对峙,钟楼上有金代皇统五年铸造的铁钟一口,形制古雅,工艺别致,而且钟声洪亮。据说在当年没有汽车火车的时候,镇国寺的钟声能传到30里外的平遥城内,算得上是一件珍稀之物了。

朋友们,接下来要参观的是居于前院中央的万佛殿,它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之一,堪称“千年瑰宝”。这座殿宇造型独特,平面近似正方形,屋顶庞大,出据深远,但由于屋角反翘,使沉重庞大的屋顶呈现出轻巧活泼的建筑艺术形象,整个外观给人一种雄伟壮观、气势非凡的感觉,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建筑家在建筑科学方面的非凡技能。在殿内,共有彩塑11尊。

中央是佛坛,主保释迎牟尼形体高大,坐在须弥座上,表现出安逸慈祥、和颜悦目的神态。旁边站立的是迦叶和阿南二__,阿南身着僧衣,一副出家人打扮,他显得聪明、慈善,是一位才气横溢的青壮年形象;另一侧的迦叶看上去是一位饱经风霜、含辛茹苦的老人,因为他从小出家、一生勤勉求进,苦修一世,历尽艰辛。前面分别是两尊菩萨和供养菩萨。两菩萨衣冠紧扣、面额丰满,显得非常文雅娴静,俨然一副贵妇人形象。两供养菩萨体形丰满,线条优美,体现出少女特有的娇柔之美。在菩萨的前面是两天王和两供养童子。

两天王手执兵器,头载盔甲,是典型的唐代武士形象风采;两供养童子身体瘦弱、衣着俭朴,一副天真善良的农家少女形象。这11尊塑像虽是宗教神化的偶像,但却是按照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加以形象塑造的。这些塑像是我国寺庙中现存的五代时期的惟一作品,堪称“稀世珍品”,在我国雕塑史上占有重要一页。

朋友们,寺内还有更为精彩的去处,那就是三佛楼、地藏殿、土地殿。各位请随我一一参观。

这座三佛楼创建于明代,主像有三尊,分别是“法自佛、报自佛、应自佛”。这些佛像自然大方、造型优美。大家再请看两墙上的壁画,画的是释迎牟尼的生平八相图,集山水花鸟、人物于一体,描绘了释迦牟尼的一生。

位于后院西侧的地藏殿,俗称阎王殿,建于明代,主像为地藏王菩萨,四周为十殿阎王,六位判官、牛头、马面立于地上,这些塑像有的怒不可遏,有的文质彬彬,有的慈祥和蔼。再看这墙上的14幅壁画,集绘画、书法于一体,描述了不善之徒被受刑制裁的场面,其惨状目不忍睹。这些情节表现的是惩恶扬善的哲理,但在封建社会里,劳动人民处在社会的最下层,有冤无处申,有苦无处诉,只有把希望寄托在来世,正如这幅对联所写:

“阳世奸雄欺天害理由直汝,阴司报应古往今来放过谁。”强烈地表现着惩恶扬善的愿望和人生哲理。

各位朋友请看土地殿正中的这一坐像,不用说大家也能猜得出他是土地爷了,他看上去和蔼慈祥,佛经中说它是山川郊社之神,他的两侧分别侍立着金童和玉女,手中各自拿着印玺和印盒,一副叫顺服侍土地的形象。

观赏完这几座主要的殿宇后,我们要返回前院,再去看看前院两侧的碑廊。这里共保存着历代石碑20余通,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半截碑”。由于该碑上下左右都有残缺,所以名为半截碑,以残碑的宽厚度估量,原碑非常高大。此碑内容与镇国寺无关,原来在镇国寺竣工时,在寺的附近捡回这块碑,想做碑座,结果发现书法甚佳,秀润苍劲,当时没舍得毁掉,才得以幸存下来。经考证,这块碑是北汉主刘崇之孙刘继钦的墓志铭碑,文物价值相当高。

朋友们是否注意到这棵古老的槐树,大家猜猜它的树龄是多少呢?这棵名为龙槐的树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据嘉庆《龙槐记》碑中记载,有了这座寺庙就有了这棵树,它长得高不盈丈,树身已满是裂缝,弯弯曲曲,枝干错综盘结,无头无尾,看上去张牙舞爪,腾云驾雾,也是寺内的一大奇观。

从寺门向寺内远望,杂树交荫,绿叶蓬松,环境优美,饶有古趣。

平遥城墙:从镇国寺出发,约半个小时,我们便来到了历史文化名城——平遥古城。

女士们、先生们,前方那高耸的砖墙就是平遥城墙。据史书记载,西周宣王时,平遥旧城狭小低矮,大将尹吉甫驻兵于此,出于军事防御的需要,筑西北两面城墙;明代洪武三年即1370年,扩建为砖石城墙。以后历代多次修补,基本上建成为现存规模。但在日伪统治时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1980年国家拨出大量经费动工复修,使平遥城墙重现昔日光彩。

平遥古城素有龟城之称,寓意为吉祥、长寿、青春永驻、金汤永固。据传说,城池南门为__,门外的两眼水井象征着龟的双眼;北城门为龟尾,是全城的最低处。城池东西有四座瓮城,两两相对,上西门,下西门、上东门和下东门,前三门的外城门均向南开,形似龟的三条腿,惟有下东门瓮城的外城门,向东而开,据说是古人建城时惟恐“乌龟”爬走,于是将其左腿使劲拉直,井用绳索紧捆在麓台塔上。城墙的四周,本来还有护城河,并设有吊桥,在古代战乱的日子里,这的确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防线。

我们首先进来的是下东门瓮城,它是为保卫城门而设立的。这里地方狭小,四周有高墙围护,即使敌人攻入瓮城也只能进来少数,而且立即陷入包围之中,成为瓮中之鳖。大家再请看,瓮城里还有一个建筑考究而小巧的院落,这是小关帝庙。把关帝庙修进瓮城里,此乃平遥人的独创。

请朋友们随我上城墙参观,领略古城风貌。城墙周长共6157米,高度为6—10米不等,墙身内是素土,外包砖石,顶铺砖面,在这上面可并行两辆马车,宽阔而坚实。

朋友们也许会问城墙上两边各有一道短墙是用来干什么的?它叫女儿墙,起保护作用。我们看出两边的女儿墙并不一样,向外的女儿墙修筑了垛口,垛口上留着供了望和射击使用的小孔,是出于实战的需要。

大家很容易看到城墙每隔一段,就有一个向外突出的部分,这叫做墩台,它的作用何在呢?大家猜对了,肯定是保护城墙的。我们知道,古代攻城的主要武器是弓箭和弩机,守城的土兵轻易不敢探出身去,这样使得城墙脚下变成防御的死角,为改变这种劣势,在墩台上组成一个强有力的射击网,从而大大增强了防卫能力,

城墙上共建有72座敌楼,3000个垛口,据说是象征圣人孔夫子的三千__七十二贤人。

这座坚如磐石的古城,在古代起过抵御外敌的作用。如在清末,曾把抢劫商号,骚扰民宅的清军拒之于城门外,使平遥免遭其害。在抗战时期,城墙为挡住气焰嚣张的日寇作出了特殊贡献。

另外,在洪灾到来时,可抵挡滔滔洪水,使城内居民安然无恙。平遥古城,不仅以古老完好的城墙闻名于世,而且古寺庙、古市楼、古街道、古店铺、古民宅,荟集一城,构成了一个宏伟壮观的古文物建筑群。闻名于世的平遥八景吸引着无数游客,这八景是:金井市楼、贺兰仙桥、凤凰栖台、河桥野望、源池泉涌、麓台叠翠、瀴溪晚照、超山晓月。另有民间神话传说的古城八宝,也很有情趣,即:市楼金井内的金马驹、贺兰仙桥下的金蛤蟆、清虚仙迹中的透灵碑、凤凰栖台下的金龟子、鹦鹉巷内的鹦鹉石、文庙大成殿的杞木梁、木楔柱和九连钟。

接下来,我们将参观城内几处重要的景点。

清虚观:古城内的主要街道有南北大街、东西大街、政府街和城隍庙街,清虚观就坐落在东大街的路北方向。这里现在是县文物局所在地,原是一座道观。门前这座木牌楼造型巧妙,偌大的楼顶全由两根立柱、四根斜柱支撑。在这里保存着一批有价值的文物,古碑很多,其中元代一通碑,正面用蒙文,反面用汉语译文,结尾处用属相纪年法记录时间,据专家考证,这通碑和陕西重阳万寿宫保存的著名“八思巴文碑”如出一辙,据推测碑上的蒙文很可能就是八思巴文,很有史料价值。

朋友们,前面不远处就是著名的日异昌票号的旧址了,我们一同前往参观。

中国票号博物馆:请大家看这座面宽五间的大屋,这便是有“天下第一号”美称的“日升昌票号”的铺面,这里现已辟为中国票号博物馆,我们可以想象当年这里人来车往、熙熙攘攘的场面。朋友们可能很想知道票号究竟是什么?票号就是以前的钱庄、银号,在我国银行没有出现以前,票号几乎控制着全国的金融业。票号是随着明后期资本主义萌芽而产生的,主要经营汇兑、存款、放款、代官府解粮钱、收捐税等的金融机构。余秋雨先生在《抱愧山西》一文中曾说“这里是中国银行的乡下祖父”。清朝时交通不方便,商人们来回押运金银既麻烦,又不保险。道光四年,原平遥“西裕成”颜料庄经理雷履泰就把颜料行改组成经营汇兑业务的商行,取“如日初升,繁荣昌盛”之意,定名为“日升昌”,从此揭开了我国金融史上崭新的一页。

大家或许已经发现,这个门很特别,为什么要做这么多层次分明的门坎呢?对了,就是为安全起见,层层防御!

请先进左边这间铺面,这个梯子是直接通往楼上的,大家或许会想象当年楼上一定存放着大量的金银财宝,这个疑问到了里间就可以得到回答。正加大家所见,这间屋子除了摆放着一箱假银子,看来并没什么特别的地方。那么金库到底会在哪儿呢?噢,对了!这儿有一个灰坑,把盖打开之后,这里便是金库!有人会问,这么小的地方,似乎与日升昌的赫赫大名不相称吧?您说对了,这里只是个小金库,大库在什么地方,至今仍是个谜。

各位朋友,我们进前院参观。这左右两边是信房和帐房,都是日升昌的重要机构。现在请随我进信房,大家请注意观察,这个大印和别的印章有什么区别呢?对了,它是由10个大小不同的小块组成的,这10个小部分分别是由不同的股东掌握,要想取钱,必须拿上有完整的股东印章的汇票才能领上,也可以说,这是种“股份制”的经营方式。

这是过厅,大家请看这幅对联:“日丽中天万宝精华同耀彩,州防福地八方辐揍独居奇。”上下联中巧妙嵌入“日、升”二字,紧扣票号名称,确是一幅妙联。

这里是接待宾客的场所,就是在这小小的客厅,当年的商号精英们运筹帷幄,包揽清王朝的银钱汇兑,谋划着远在千万里之外的全国各大城市以及日本、朝鲜、东南亚等地的汇兑业务。著名的日升昌,它的经营者都是德才兼备的精明人士,其中最有名的是雷履泰、毛鸿翙、程清畔和程大培。

现在请随我到后院参观,这左右两边是客房,展出的有中国票号十大名掌柜和十大财东简介,包括当年红极一时的“红顶商人”胡雪岩和几位女商人。对面是当年光绪皇帝所赐“汇通天下”四个字,意思是日升昌的票号通行全国。

朋友们请看这里也有一副对联:“轻重权衡千金日利,中西汇兑一纸风行”,横批“万宝流泉”,可以看得出当时金融界大亨追求利欲和自满自足的心态。再请看通往东跨院的这座小门楼,门楼并不奇特,值得注意的是上面的这块匾额,匾上大书“数飞”二字,署名是傅山。

“日升昌”资金雄厚,信誉卓著,其他票号都难与匹敌竞争,这种局面一直维持到清末,雷履泰死后,日升昌的竞争力日渐衰退,票号霸主地位随之失去,继而销声匿迹了。

朋友们,接下来请随我到明清一条街上浏览那里的风光。

明清一条街:这里是古城东西大街和南大街的交界处,向南走就是享有“明清一条街”之称的南大街。

前面不远处的路北有一座过街楼,因楼南有井,“水色如金”,故称金井市楼。创建年代无从考证,现存建筑是清代遗物。请看楼顶上彩色琉璃瓦拼出的“寿”字非常醒目,从楼南还可看到楼顶另一面拼出的双“喜”字。二楼上还有平座,供人们登临参观。市楼以其雄姿壮观、造型华丽,被誉为该县八景之一。它和城墙一样,已成为平遥古城的象征。清代诗人赵谦得登楼云:“纵目揽山秀于东南,提清流于西北,仰观烟云之变幻,俯临城市之繁华。”

在市楼的南侧有个金井,传说井里有一只金蟾,是镇楼之宝,并且还能保佑平遥风调雨顺,不受虫灾侵扰。有一年,突然来了两个南方人,用法术引出了鹦哥巷里的金鹦鹉,然后让鹦鹉下井叼走了金蟾。据说从此以后,平遥的风水就不那么好了。其实这是没有根据的。

朋友们,这条街基本保持了明清风格。街面不宽,但路旁店铺林立,房屋大多也是砖木结构的屋子,我们可以想象当年的平遥城多么繁华,铺面林立,结构井然有序,与平遥商人精明强干的美誉交相辉映。

朋友们请进这个店内。这里出售的都是推光漆器。“平遥漆器”是久负盛名的传统名牌产品。它的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到商朝,春秋战国时已具雏形,到汉唐时基本形成了地方特色,明清时发展到鼎盛时期,产品风靡三晋大地,并开始出口。推光漆器不但画面立体效果强,而且具有防潮防热阶性能,是漆器中不可多得的精品。此外,平遥牛肉也是全国名产之一’一刀拉开,一阵阵香味扑鼻而来,品尝一口,鲜嫩的肉丝绵软,既没有半点的牛腥味,也没有丝毫的油腻气,只有满口令人回味无穷的浓香。平遥还有许多花样繁多的小吃,“碗脱子”就因受过慈禧褒奖而享有盛誉。

朋友们,接下来参观的是文庙大成殿。

文庙大成殿:文庙,即孔庙,坐落在城隍庙街南侧,它由三组建筑组合而成,中为文庙,左为东学,右为西学。庙前是东西南三座牌坊,庙内为四进院落,根灵门、大成门、大成殿、明伦堂、敬一亭、尊经阁依次排列在中轴线上。整个文庙占地面积8240平方米,建筑面积是2766平方米。其中大成殿是整个全庙的主体建筑,现在请一同前往参观。

大成殿,坐落在一个方形的高台基上,殿宇高大,气势雄伟,是一座单檐歇山顶古建筑。大成殿的始建年代已无法考证,从背椽下的题记可知其重建的年代是公元1163年,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在我国各地,文庙遍布,但像大成殿这样的早期实物大多已不复存在了,所以它是考证我国宋金时期文庙建筑格局的重要实物资料。如今,这一古建筑已被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成殿也为平遥县这座历史文化古城添色不少。

平遥古城,不仅有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而且历代人才辈出。有著名史学家孙盛,以“映雪读书”流传千古的名人孙康,还有著名画家李琦,著名歌唱家郭兰英也出生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所以说,平遥古城不愧为历史文化名城。

朋友们,对平遥古城区的参观到此就结束了。

女士们、先生们,古老而美丽的平遥城即将远去,愿平遥之行给您留下美好的回忆。谢谢各位朋友,祝归途愉快!

有关大名古城美化环境心得体会总结六

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总算被我啃完了,好苦!不过,我总算明白了很多道理

有多少人能有他这样的魅力。这不是因为他的相貌,也不是因为他有所么高挑的身材,更不会是他有大把的财富,就一点,就是他那在别人眼中芝麻大的优点。请不要小看他那芝麻大的优点,在这世界上就要灭绝

我总觉得我们在生活中对于朋友甚至亲人少了一份亲情,少了一份哥们儿女情。

现在当我知道为了未来奋斗的时候,我家的门也变成了三厘米厚的防盗门。这就像《礼记》里说的:"今大道即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我们的社会很自然的少了一份爱,一份及其重要的爱——一份关怀。不要太吝啬,一句问候,一个微笑不会让你失去什么,只能让你的人格得到升华。

四大读名著读书心得体会四:

每当我翻开《西游记》时,总有不同的心情。它在四大名著中是最生动活泼的,小时候的我读起它来总觉得既过瘾又有趣。但今时今日,不变的是那光怪陆离,色彩斑斓的神话世界,我的领悟却变了。

这是一部所有人都爱读的经典大作,每个人都能在解读它时获取不同的感觉和启示,有人喜欢它鲜明的人物个性;有人喜欢它瑰丽的整体形象;有人喜欢它活泼诙谐的对话旁白;有人还研究它的历史背景、社会现象。但在我看来,他那曲折的情节中暗藏着人们渴望而不可及的生活理想和人性追求。

在经历了日复一日个性受约束的日子,二十一世纪的人们都格外向往自由,向往那个自由的化身:孙悟空。孙悟空破土而出,“不伏麒麟辖,不服凤凰管,又不服人间王位所约束”,闯龙宫,闹冥司,自花果山上目在称王。可以说已经达到人性摆脱一切束缚,彻底自由的状态。孙悟空其实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质中最突出的就是向往自由,他始终在追求自由,它的一切斗争也是为了争取自由。这样一个鲜活的形象给予了读者一种追求自由,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气。然而,每个人都明白,在现在,即使是将来,完全的自由终究是不可能的,人始终要受到这般那般的约束。尽管包围着我们的是个受约束的世界,但我们可以让内心尽量变得广阔而幽深,让它能够无边无际、包容天地。

然而,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人被一些价值不大的东西所束缚,却自得其乐,还觉得很满足。经过几百年的探索和发展,人们对物质需求已不再迫切,但对于精神自由的需求却无端被抹杀了。总之,我认为现代人最缺乏的就是一种开阔进取, 寻找最大自由的精神。

在厉尽时间锤炼的《西游记》中,竟深深蕴含着新世纪人们最渴望的自由精神……我更明白为什么它能够传承至今了。

有关大名古城美化环境心得体会总结七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各位贵宾,各位朋友,大家早上好!(微微鞠躬)。

相逢是缘,相识是分!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换来咱们今生的擦肩而过。很高兴,和大家相会在美丽的天府之国,一同走进文君故里——邛崃,一起游览山奇、石怪、水美、林幽的天台山。畅游青山绿水,尽享旅途欢乐。首先,请允许我做一下自我介绍,我是大家本次旅行的导游,我叫方圆,无规矩不成方圆的方圆,大家叫我小方就可以了。旅行途中,大凡小事,尽管吩咐,我将全力而为,为你效劳!本次为我们保驾护航的师傅是x大哥。小方希望大家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我们的x师傅,感谢他这两天为我们辛苦的工作。

接下来,给大家说一下这两天的行程安排。现在,我们出发前往天台山,车程120公里,行程需要2个小时左右。到达景区游客中心之后,我们将换乘景区观光车上山,景区专用观光公路约20公里,行车需30分钟。抵达小磨房之后,我们在_餐厅集合用餐。下午前往十八里香草沟、蝴蝶滩、雷音寺、小九寨、花石海、小磨房等景点游览。傍晚下山返回_住宿。第二天游览天府水乡平乐古镇,下午x点到_停车场集合乘车,约x返回成都市区,结束两天愉快的旅行。

(以下是自我介绍和交待注意事项:“两要”(要守时,要爱“家”,也就是车内卫生);“三乐”(助人为乐、苦中作乐、自娱自乐,千万不可寻欢作乐),另外提醒客人保管好自己的贵重物品,金卡、银卡、ic、ip、iq卡,统统保护好密码!此处略...。

各位朋友,我们这次要去到的天台山平乐古镇属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文君故里”——邛崃。邛崃位于成都平原西南边缘,距成都市区65公里,幅员面积1384平方公里,人口64万。邛崃因临邛故地素有邛民(邛族)聚居,故取名临邛,筑城置县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西汉才女卓文君的故乡,巴蜀四大古城之一,是古南方丝绸之路西出成都的第一重镇,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素有“临邛自古称繁庶,天府南来第一州”之美誉。

邛崃历史悠久,文化延绵,风情多端,邛崃和卓文君的联系不能说是不紧密。其实应该说邛崃历史中有二女子:文君和黄崇瑕。“文君当垆,相如涤器”早已传为爱情佳话,为情一字而视世俗如无物,当时之意当地之情,也值得后人扼腕感叹了。黄崇瑕,乃一女扮男装女状元。而其留名,也许更多的是因为徐谓的杂剧《四声猿》中的文字。而如今文君的名字成为酒文化的一部分,崇瑕之名却已湮没无闻。

邛崃,天府南来第一州,古南方丝绸之路、茶马驿道上的历史文化名城,在当地也有“三乡”的称号。

第一,茶乡。邛崃素有“万担茶乡”、“小茶都”之美誉。早在2300多年前,邛茶便随着马帮清脆的马蹄声,走出“蜀道天下难”的四川,走向东南亚,蜚声海内外。邛崃产茶,其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西汉著名辞赋大家司马相如品邛茶有感,写下著名辞赋《凡将篇》,此为我国古籍中首次提到茶叶的文字。清康熙年间,康熙皇帝御赐花楸山“天下第一圃”的称号。据史料记载,当时邛州茶就与嘉州、雅州所产的茶叶齐集于中国最早的茶业市场――武阳(今彭山双江镇,与邛比邻),又随着马帮的铃声而香飘九州。“邛州盛产茶”,《新唐书·地理志》还将邛州和雅州列入全国产茶的十七州之内。到清嘉庆年间,邛崃已年产茶叶100万公斤以上。在闻名于世的“茶马古道”上,邛崃是一个重要的驿站,邛茶成为“茶马古道”上茶叶交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考证,古时的茶马古道主要线路有两条(川藏线、滇藏线),其中一条就是从现今的邛崃临邛古镇出发,经雅安、泸定、康定、理塘、昌都、拉萨等地,到达尼泊尔、印度。由于藏族人更加喜欢邛崃和雅州等地的川茶,茶马古道的路线基本以川藏为主。随着茶马互市的盛行,使当时的雅安成了交易的中心,而在雅安茶当中,邛茶占了相当大的比例,附近郊县的茶农均将茶叶运送至邛崃,经雅安辗转至茶马古道。这条历史上著名的茶马古道、南方丝绸之路,就是国道318线的前身。目前,邛崃市以四川省文君茶业、四川省花秋茶业为代表的茶叶产业化龙头企业,年加工成品茶4000吨,其中优质茶叶20_多吨,销售总额2亿元以上。“文君牌”、“花秋牌”两大名牌的20多个茶叶品种,多个产品荣获部省级名优茶称号。20_年,“花秋御露”被评为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的指定用茶,“花秋御竹”、“花秋雪蕊”也喜获国际金奖,畅销省内外及美、日等国家和中国香港、澳门、中国台湾等地区。

第二,酒乡。两千多年前,西汉才女卓文君和大辞赋家司马相如临邛当炉卖酒,传为千古佳话,并开创了中国光辉灿烂的酒文化之先河。“文君酒”、“临邛酒”享誉全国。临邛尚有“酒乡”之誉,唐时,邛酒即为宫廷佳饮。20_多年来,邛酒始终享有盛誉,来源于得天独厚的酿造条件和精湛的传统工艺。全市现有酒类生产、销售企业700多个,年产白酒30万吨,啤酒10万吨。以酒为龙头的食品工业,产值达23亿元。邛崃固态地窖发酵的基础酒更是独领风,畅销全国。为全国众多知名品牌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资技术基础,近年来,邛崃又被中国食品协会命名为“中国最大白酒原酒基地”。文君酒是我国白酒业最具历史文化价值的品牌之一,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经营不善,企业和产品每况愈下,资不抵债,20_年,文君酒厂由蓝剑出资1.2亿元收购。20_年,蓝剑引入剑南春作为文君酒厂的战略投资者,剑南春以持股62%成为文君酒厂的控股方。资料显示,20_年文君酒厂已扭亏为盈,实现利税20_多万元,净利润600多万元。目前年产各类饮料酒三万多吨,拥有文君系列品牌100多种,年产原酒能力2800吨,生产、包装各类白酒能力为8000吨以上。

第三,竹乡。邛崃素有“竹乡”之称的美誉,盛产竹子,历史上曾是重要的造纸地,以前盛传着一句话叫:成都草纸半平乐。源于邛崃天台山的白沫江,两岸的造纸作坊多达百个,整条江面上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白沫,故此得名白沫江。当然,现在人们的环保意识强了,造纸作坊逐步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我们的母亲河也恢复了它清澈的面孔。现在的邛崃,是四川著名的竹编生产地。距平乐镇9公里的芦沟,就是竹子的海洋,漫山遍野的翠竹,微风过时,翩翩起舞;狂风起时,恰似东海波涛,汹涌澎湃。平乐镇现存的造纸遗址有几十处之多,而芦沟“竹海香”农家乐内的宋代造纸坊遗址,保存最为完整,经年的石碾、木滚、残损的滤缸、硕大的青石池,无不述说着当时作坊的盛状。邛崃平乐镇水源充沛,竹资源丰富,尤其盛产慈竹。该地的瓷胎竹编是通过选竹、刮青、破节……等十几道工序将竹加工成丝,再采用景德镇白瓷,紧扣瓷胎,用竹丝进行编织,保持经纬比例匀称地编织在白瓷外表。竹编工艺款式多样,极富地方特色,深受人们的青睐。是整个四川瓷胎竹编最大的原料产地,也是传统瓷胎竹编保留较为完整的地方之一。目前,这项濒临失传的民间绝活瓷胎竹编已经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另外,邛崃还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邛窑遗址和南宋石塔,被专家誉为无价之宝;西汉胜迹文君井、精美绝伦的石笋山唐代摩崖造像、全国第二高砖塔回澜塔,让人叹为观止。

同时,邛崃也是人类最早开发利用天然气的地方,在火井镇境内。在二千多年的秦汉时期,邛崃人民就在钻井盐过程中,发现了天然气。公元前61年,在距邛崃市30公里处的火井乡凿了第一批天然气井,这是我国最早,也是世界最早钻凿的天然气井。据《史记》载,在公元前三世纪,当时担任蜀郡太守的水利专家李冰就曾在今天的四川邛崃一带凿井汲卤,并利用开采盐井过程中取得的天然气煮卤熬盐。到了距今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东汉时期,四川的盐井已遍及临邛、成都、南充等地十多个县,利用天然气做饭熬盐随着也普及到上述地区。在欧洲,英国是最早开采和利用天然气的国家,但那是公元1668年的事,比我国晚了一千七百多年。

第三部分:【临邛古城话文君】

01.[月夜琴挑]。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皇兮皇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这是西汉辞赋名家司马相如为表达对“巴蜀第一美女”卓文君的暗慕,在灵光一现之间写下的千古名句,至今读来仍能感觉到言语间流淌的款款深情。在国外媒体评出的全球十大经典爱情传奇中,中国有三对情人榜上有名:相如文君位列第一,唐明皇杨玉环位列第三,徐志摩陆晓曼位列第十。女人往往把爱情摆在首位,其次才轮到生命、财富、亲情,其他的一切更是十分遥远无暇多作计较。一个公孙王侯的富贵小姐,敢于跳出豪门庭院,与落魄的才子到穷家破舍里,两人以卖酒为生。数年前,以司马相如和卓文君这段千古爱情绝唱为题材的大型古装剧《凤求凰》曾在cctv黄金时间播出。

蜀中山明水秀,地灵人杰,孕育了不少出色的文人雅士,司马相如(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20_年)便是其中的一位。他因慕战国时代赵国蔺相如的为人行事,以“相如”作为自己的名字,也立志要为国家作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汉景帝即位不久,司马相如来到长安,遇到颇有书卷气息的梁王。司马相如十分倾慕,便追随梁王而去。在梁地作赋弹琴,生活过得十分得意。梁王盛赞其才情高华,赐给他一把名叫绿绮的琴,上面刻有“桐梓合精”的字,是当时不可多得的名贵乐器。这把琴就是后来司马相如用来弹奏“凤求凰”,卓文君听后夜奔的那把琴,所谓“绿绮传情”使这把琴更富传奇色彩。

回过头来,我们再看看卓文君的家庭背景。卓家祖居赵国,赵国的邯郸是当时著名的冶铁中心,卓家就以冶铁致富,卓家辗转迁到蜀地的边僻小邑临邛定居,仍以冶铁为业。到汉代文景之治,卓家传到卓王孙这一代,由于社会安定,经营得法,已成巨富,拥有良田千顷,高车驷马;至于金银珠宝,古董珍玩,更是不可胜数。在今天看来,500多工人的生产规模不算太大——但在那个时代,就是一家大规模的集团公司、全球五百强了。卓文君是西汉才女,是临邛大富商、蜀国首富卓王孙的女儿,眉如远山,面如芙蓉,通晓琴棋书画。文君十七岁出嫁,不久便因丈夫去世,返回娘家过寡居生活。自然是面对春花秋月,感物伤人,倍感凄凉。

然而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私奔的时候,司马相如当时的生活并非琴书雅集,诗酒逍遥,风月无边。由于梁王的短命去世,宾客星散,司马相如回到老家成都,而家里已是父母双亡,家徒四壁,在无以自立的情况下,他抱着迷茫的希望来到边陲小县临邛投靠担任县令的好友王吉,寄人篱下。联系到当年司马相如的志向,当年的生活,算得上是十分的失意,十分地潦倒了。

自古官商一家,大财主与当地官员一般都有交往,卓王孙认识临邛县令王吉,就一点也不奇怪了。王吉与司马相如是好朋友,司马相如闲居成都,到临邛来看王吉,正好遇上卓王孙大宴宾客,社会名流、达官贵人,相聚一堂。王吉自然成为当日的贵宾,而王吉的朋友司马相如,当然不能怠慢,就这样,司马相如又认识了卓王孙,并成其为座上宾。经王吉这位当地最高行政长官“隆重推出”后,司马相如在宴会上即兴抚琴。

琴声传入后院,新寡的卓文君正在娘家修养身心,乍闻琴声,精神不由一振,唤过丫环一问,方知是大才子司马相如来了,便款步来到垂帘后面窥视。此时,司马相如正倾心弹琴,身子随着音符摇动,那姿势潇洒极了……许久,相如偶一抬头,发现门帘里有一窈窕身影,正定定地注视着自己。

也许,他当时会略略分神,琴声也有点乱了。也许,他会弹得更投入,琴声更好听了。那一切不可能重现,我们只能去猜想。或许,这隔帘一瞥——就是“一见倾城,再见倾国。”古代成都经典的爱情故事,就在那隔帘一瞥之中写就了。

我曾经是很佩服司马相如的,他仅凭借一曲悠扬悦耳的琴声就让卓文君动了心。文君隔着帘子相中了如意郎君,便芳心暗许。可她知道,这件事是万万不能让她的父亲卓王孙知道的。现在要谈婚论嫁,得先看男方是否有“房子”“车子”“票子”(即名车代步、资产丰厚、花园洋房)。

卓王孙是大财主,是干实业的;司马相如只是一介书生,书生穷啊。但书生又颇自负,常常把希望寄托在未来,希望有朝一日,有帝王相中其文采,皇上一高兴,便可加官晋爵。司马相如虽然得到过景帝、梁孝王的赏识,但他目前的处境实在不怎么样。而卓王孙之对其恭敬,一是看县令王吉的面子;再则,司马相如还算有名,一般商人都好附庸风雅,一起谈谈诗没什么,一起喝喝酒也没什么,他们也乐意做东。但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这样一个穷书生,肯定不会同意。

可读书人有的是办法,能够借助一切机会发出自己的声音。司马相如发现了帘子后面的卓文君,一曲之后,马上换了曲调,即兴弹起了那曲著名的《凤求凰》:。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别有谁?。

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史书上说:“相如以琴心挑之。”那么,他到底是用哪一曲《凤求凰》赢得卓文君的芳心的呢?现在谁也说不清楚了。真正的《凤求凰》早已失传,我刚才给大家背诵的,其实是后人伪托之作。

还是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两首歌词吧。从字面上看,“永为妃”还算是正正经经在求爱,在表明心迹。如果按照形象思维去想象一下,“交情通意”是不是有点太具体了?而“中夜相从别有谁?”这不分明是在叫人家同他一起私奔吗?。

卓文君虽然寡居娘家,到底还是一个大户人家的千金,在那个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时代,《西厢记》里的张生和崔莺莺还有一个红娘为他们牵线。那么,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又是如何“接上头”,如何在琴声之外互诉衷肠的呢?这成了一个谜。所有关于这个故事的书籍都可以一笔带过。

卓文君随司马相如“夜奔成都”,也就是私奔了。文君到了成都,展现在她眼前的境况,可以用几个成语来描绘——“家徒四壁”“一贫如洗”。但是,文君并没有嫌弃。开头一段日子,还是过得去,但到底撑持不久。现在不但是司马相如穷,身为富家千金的卓文君也跟着受穷了。

司马相如接下来做的,却让_跌眼镜。因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针对卓王孙的,不但要迫使卓王孙“承认”,还要“周济”。私奔之后,小两口又出现在临邛,不过她并没有回家,而是同司马相如一道在县城里开了一家小酒馆,这家酒馆就开在卓王府的对面。这就是“文君当垆,相如涤器”的传说。

千百年来,很多人把这个故事奉为“佳话”。为了爱情,富家千金卓文君居然能够素面朝天地当一个小酒馆的女掌柜,而大才子司马相如则放下架子当起了“小开”(堂倌),负责清洗酒具。

司马相如真的是为了爱情吗?如果是为了爱情,他们已经结合,本可以就此长相厮守。虽然是通过私奔这种方式,相爱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但是,这次回临邛,是为了钱,是冲着卓王孙的财产来的。

开酒馆的开酒馆,做财主的做财主,这同财产有什么关系呢?司马相如开酒馆的目的,就是要向卓王孙传达这样一个信息:“岳父大人啊,您是对的,文君确实不该嫁给我这样一个穷书生。可是,现在已经成为既成事实,不可更改了,她现在正跟着我受苦哩!只能靠开小酒馆为生了。下一步怎么办?您老看着办,您总要给自己留点面子吧!”。

本来,家财万贯的卓王孙之女居然当垆卖酒,这就是一种“沦落”,作为父亲,面子上肯定不好看。司马相如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让文君“抛头露面”,迫使卓王孙就范。否则,天下能开酒馆的地方多的是,何必一定要开在临邛呢?后来,事情的发展,完全按照司马相如的设想实现了。卓王孙承认了他和卓文君的关系,也周济他们了。

02.[事业转机]。

汉景帝之后,汉武帝即位,对司马相如原来随梁王时所写的《子虚赋》十分赞赏。于是司马相如再次来到京师,在狗监杨得意的引荐下,武帝召见了司马相如,司马相如更竭尽才智写了一篇《上林赋》,盛赞皇帝狩猎时的盛大场面,举凡山川雄奇,花草繁秀,车马垣赫,扈从壮盛,皆纷陈字里行间。好大喜功的汉武帝一见之下,拜司马相如为郎官。司马相如在长安踌躇满志,卓文君则在成都独守空帏,静待丈夫衣锦荣归,久而久之,便产生了“忽见陌上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的心情。

司马相如凭着一枝生花妙笔,以一篇檄文,晓以大义,剖陈利害,并许以赏赐,消弭了巴蜀两地不稳的情势,汉武帝大喜,再拜其为中郎将,持节出使西南边陲地区,对蛮夷进行宣慰;拥旌旗、饰舆卫,声势赫耀地回到了成都;与卓文君会合后一路朝西南进发。当然是一定要绕道临邛去看看的,当地官员纷纷出廓相迎,百姓更是夹道欢呼,卓王孙自然是十分光彩,执意挽留这位乘龙快婿与宝贝女儿小住数日,与当年的穷困潦倒,当垆卖酒,自然是此一时,彼一时了。

西南诸夷经过司马相如的宣慰与晓喻,尽皆奉表称臣,按理司马相如功在汉室,应该受到封赏,然而由于他自己困于书生之见,上书谏止汉武帝狩猎,更借谀讽劝,阻挠了汉武帝的兴致,只给了他一个名位清高而闲散的官职。

03.[爱情危机]。

假如说在卓文君当垆卖酒的时候,司马相如仍能善有始终,这段佳话当会完美无瑕。只是,情何以堪,才子多是风流,美丽如卓文君也未能幸免。“饱暖思欲,饥寒起盗心。”司马相如虽才华出众,也未能免俗。司马相如衣食丰足之后,不但不知珍摄,反而吃着碗里,望着锅里。时常周旋在脂粉堆里,如今已经年逾知命之年,卓文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懒得与他计较。直到司马相如意欲纳茂陵女子为妾,在司马相如的心游移在别的女子身上的时候,她只是用一首《白头吟》来表达了自己对爱情的向往和执着:。

“皑如天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日沟头水。躞蝶御沟上,河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嫁聚不须啼。愿得一人心,终老不相负……”。

好一个“愿得一人心,终老不相负”!一个女子的坚定和坚韧尽在其中,也为他们的故事凭添了几分美丽的忧伤。故事到这本应_结束的,只是,情何以堪,男儿多是薄幸,智慧如司马相如也未能逃脱。在被武帝召去五年之后,在两地分居五年之后,司马相如的爱再次迷离,他写了封十三字家书托与文君:。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

文君之悲,无以言表。因为她知道,数字中没有“亿”,表明丈夫已对她无意,只是不好言明。如果换作现在,女孩子多半会“一哭二闹三上吊”!要不就是找妇联、起诉离婚。但是,聪明的文君并没有这样做。她给司马相如写了一封信,托来人带回,信曰:。

“一别之后,两地相思,说的是三四月,谁知是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千般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道不尽,百无聊赖十凭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榴花如火偏遇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黄,我欲对镜心意乱,三月桃花随流水,二月风筝线儿断,郎啊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卓文君哀怒的《白头吟》和凄怨的《数字诗》,使得司马相如大为不忍,想到当年的患难相随,柔情蜜意的种.种。司马相如羞愧交加,亲自回乡,用驷马高车接了妻子返回长安……两人白首偕老,安居林泉,又度过了十年恩爱岁月,司马相如终因糖尿病溘然长逝,卓文君终于尝到了未亡人冷冷清清的孤寂况味。回首前尘,恍然一梦,第二年深秋,霜降草枯,长空雁鸣,形影相吊,孑然一身的卓文君也随司马相如于九泉之下。

“爱”,究竟是什么?。

舞台上演绎了千百年,人世间留传了千百年,却没有一个人能给出确切的答案,因为爱许是因人而异的,那只是一种感觉,只是电光火石的一个瞬间的——心动和颤抖。

可是,怎样的爱,能够没有错误?。

怎样的爱,能够恒久不变?。

怎样的爱,能够无怨无悔?。

有时候,爱也是一个过程,一个需要双方一起用心经营的过程,卓文君是聪明的,她用自己的聪明挽回了丈夫几度欲逃的心;卓文君也是幸福的,司马相如最终没有背弃最初的信约。而我们也是幸运的,多年后还能从他们的诗文中寻找到最初的爱恋和最后的坚守,还能从他们的夜奔中看到高高燃烧在世俗之上的爱情的火花……。

第四部分:【白沫江畔聊平乐】。

各位朋友,听完两千多年前那段浪漫的爱情故事之后,你是否还沉醉其中?现在,我们穿过骑龙山上的竹海长廊,便来到美丽的平乐古镇。作为“茶马古道”第一重镇、“南方丝绸之路”的第一站,平乐青山环绕、沃野千里,源于天台山的白沫江穿越古镇,于新津汇入岷江,泽被天府。这里有国内现存最大的造纸作坊遗址群、川西保存最完好的清代古民居群和康熙御赐的“天下第一圃”贡茶园。平乐,古称“平落”,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蜀王开明时期,平落这块四面环山的平坦绿色小盆地即因修水利、兴农桑而起聚落,平落因此而得名。1993年官方正式将之改成“平乐”,取其“平安快乐”之意。

平乐的旅游业起步于20_年,经过数年的发展,平乐已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成都市十大魅力城镇”和“成都市十佳景区”之一,每年接待海内外游客达数十万人。20_年国庆大假期间,众多成都和周边城市的游客来到这里感受平乐的九古文化,享受平乐的“平以养身,乐在美食”的成都邛崃乡村美食节,古镇游人如织,日均游客量就达到3万多人次。我们来到平乐,有八件趣事,你一定要亲身去感受一下:。

1.(游)在兴乐桥边的千年黄桷树下,虔诚地许一个心愿;。

2.(游)在白沫江的竹筏上与艄公对歌;。

3.(游)在骑龙山上感受南丝路古道上的丽影笙歌;。

4.(娱)在河边的马夹子(躺椅)上品茶、打瞌睡、晒太阳;。

5.(娱)骑双人自行车穿越古桥与小巷,品位历史;。

6.(品)在古街里尝一个嫩生生的玉米馍馍、南瓜馍馍;。

7.(品)到杨记老字号品正宗的邛崃奶汤面和拌鸡片;。

8.(购)买一件瓷胎竹编、一个木桶(泡脚盆)、一瓶富贵春豆腐、一个叶儿粑、一个冻糕或一袋高记麻饼给朋友。

◆古桥与古树:。

兴乐桥建于1992年,桥的上游就是“一江分三水”的特殊景色。在我们右边的堰叫禹王堰,据(尚书·禹共)中记载,平乐曾大水为患,当地百姓想尽办法治理水患都无成效,时值大禹前往西蜀蒙山途径此处,撒黄金垒土,终于筑堰成功,保全了当地百姓的平安,后人为纪念大禹的丰功伟绩,就将此堰命名为禹王堰。左侧的这条堰叫安乐堰,建于清朝初年,分流的水穿吊角楼而过,与禹王堰一样灌溉着两岸的万亩良田。

乐善桥是一座七孔石桥,有“邛南第一桥”之称,建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长120米,高16.6米,宽10米,属人行桥,后改建为公路桥。此桥桥洞一改普遍的半圆形,而采用桃形,别有深意。这种拱形十分罕见,在川西堪称一绝。

千年榕树是平乐镇古老的象征之一。从镇西南的新桥到镇东的平乐古桥,13棵老榕树镇江护街,荫庇着代代平乐人。新桥东头和古桥南边各有一棵1000多年树龄的古榕树。榕树遒劲有力的枝干撑起连片浓荫,树下总少不了喝盖碗儿茶、打川牌、抽叶子烟的老者。据说,古榕树有灵性,能消灾驱邪,老人们总会告诫小孩不要爬树,谁家有人病痛或遭遇不顺,则会在树上系条红布以求平安。或许这里是生意场地,平乐人信奉神灵,喜欢求仙问佛。古榕是他们的消灾树,老街上随处可见的小小土地庙,则供奉着他们的保护神。

◆奶汤面钵钵鸡:。

奶汤面是邛崃市的地方传统风味小吃,最早由一个叫艾春廷的人创制于60年前,因面汤如奶而得名。店家在头天晚上将猪骨、鸡骨放进锅里,用微火熬煮,一直熬到清晨,汤由清变白咸了奶状。此时,一掀锅盖,那缕缕的香气就会扑鼻而来。用这种奶汤煮面,加上鸡丝、酸菜肉丝等臊子,吃起来非常可口。

邛崃的钵钵鸡也可称为麻辣鸡片,因过去常装在锥形的土钵里叫卖,人们习惯地称之为钵钵鸡。它是选用当地的公鸡,经宰杀、去毛、剖肚、煮熟后,捞起来晾晾再剔骨去头,用快刀片成均匀的薄片,整整齐齐地摆在面盆或大盘里,然后淋上用红油辣椒、炒芝麻、花椒面、豆油,味精、香料、汁水等兑好的调料,香气曰溢,让人馋涎欲滴。由于调料的配方不同,钵钵鸡的味道也有很大差异。邛崃的钵钵鸡和乐山的不一样,不是串串,而类似于崇州天主堂鸡片,将鸡肉煮熟后撕成片,晾冷,再用辣椒、红油、白糖等凉拌。在平乐,一定要去兴乐桥边的杨记老字号品尝一下,味道很不错,而且价格也很便宜!。

◆瓷胎竹编:。

平乐特色旅游产品瓷胎竹编。它是以瓷器器皿为胎,用纤细如发的竹丝,柔软如绸的竹蔑,依胎编织而成。瓷胎竹编用的竹丝选料非常严格,在四川生产的一百多种竹子中,只选中了邛崃平乐生长的慈竹,而且必须是节距在66厘米以上、无划伤痕迹的“两年青”壮竹。50公斤慈竹经反复挑选加工,最后只得成品竹丝400克。制成的经蔑薄如绸,纬丝绷如毛发,且粗细均匀,柔韧适度,原料制作的技术要求极高。

瓷胎竹编工艺品的编织技艺要求高,难度大。从起底、翻底、翻顶、锁口的全部工序,都要求不出现竹丝接头,不出现绞丝、叠丝等技术差错,始终保持经蔑纬丝比例匀称,给人以一气呵成之感。瓷胎竹编在图案设计方面,由简单的花边发展到复杂多变的几何图案、提花图案、隐花图案和山水花鸟等自然图案。瓷胎竹编工艺品,除了传统的花瓶、咖啡具、茶具、饭碗等产品外,还有首饰盒、文具、笔筒、竹压盘等。现在,瓷胎竹编工艺被列为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编产品远销国外。

第五部分:【邛崃山脉侃天台】。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天台山位于“文君故里”邛崃市西南端天台山镇境内,属邛崃山脉,距离成都130公里。景区面积达192平方公里,主峰玉霄峰海拔1812米。天台山为国内罕见的箱状向斜山地,丹霞地貌变化丰富,山体由西南向东北倾斜成u字形,山势亦由低到高,形成_台地,故有“天台天台,登天之台”之说。景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均气温16℃,森林覆盖率达94.4%,动植物种类丰富,有珙桐、红豆杉、银杏等20余种国家保护的珍稀植物及大熊猫、红腹角雉、大鲵等7种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目前天台山已纳入四川省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范围。

天台山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早在远古时代,天台山即为古“邛”族生息繁衍之地;巴蜀开明时期,古蜀国国王鳖灵在此“登高祭天”;汉代,道家在此相山凿洞,筑坛祭神;隋唐时代,三教(儒、佛、道)蓬勃发展,蔚为壮观;两宋期间,三教合流政教合一。鉴于此,官府便在天台山设立了总管川西地区宗教事务的官房——即“和尚衙门”。宋代,天台山道观、佛寺、官房多达108处,规模曾达到“三里一庙、五里一寺”,蜿蜒三十余里而上天台,形成了庞大的宗教山城。当时的繁荣之况甚至胜过当时的峨眉山,所以民间有“先天台而后峨眉”的说法。至今,天台山还留存有和尚衙门、和尚街、雷音寺、第一禅林等众多罕见的历史文化遗迹。北宋画家文同、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谪居时曾在此主管教事,和尚衙门的主要功能是协调处理三教共山的各种是是非非,同时兼顾接待帝王朝山进香歇脚之用。自此,天台山进入鼎盛时期。

1644年,成都平原遭到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灾难。崇祯十七年,张献忠入川,成都沦陷,张献忠称帝,随即在成都拉开了一幕四川有史以来最残酷的大_。据文史记载“城内杂树成拱,狗食人肉若猛兽虎豹…民逃深山中,草衣木食,遍体皆生毛”。这场史无前例的惨剧,让古蜀以来四川三千年文明史,跌入最黑暗的年代。天台山在这场浩劫中也未能幸免。民间流传,张献忠军马败退时路过邛州夹门关,有三千棍僧堵截,张部绕青草坡从天台后山,袭击成功。于是,天台山玉石俱焚,宫、观、寺、庵尽毁。我们现在从出土石碑上还能看到,“因献贼蹂躏半遭毁尽仅存十余院”的文字。雷音寺是当时规模最大的一座寺庙,在这场浩劫中也被付之一炬。今天,从雷音寺遗址留下来的照壁、宋代石狮和残垣断壁中,我们依稀还能看到昔日天台宗教事业的鼎盛。

在经历了历史的洗礼后,天台风光依旧山灵水秀,管理和服务日臻完善,。它不仅完整地传承了长达两千多年的精神遗产,还汲取了更为广阔丰厚的外来思想与文化基因。1994年被评为国家级森林公园,20_年被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_年被评为国家aa_旅游区,20_年成功申报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天台山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

“山奇、石怪、水美、林幽”是天台山的真实写照。水是天台山之灵魂,“山有多高,水有多高”,金龙河自天台山顶蜿蜒而下,形成长滩、叠溪、瀑布、海子……诸多景物又依水幻化,向世人展示出一幅“九十里长河八百川,九千颗怪石两千峰”的中国山水画长卷。天台山独特的向斜地形,造就了景区罕见的高山长河地貌,古木参天,绿油油的香草散发着淡淡的幽香。

在5.12汶川大地震中,由于天台山景区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邛崃山脉),景区几乎毫发无伤,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高山玩水”是天台山特色旅游品牌,山有多高水有多长,彰显了天台山“高山流水”的浪漫情怀。天台山的十里香草沟在亲水指数在川内景区屈指可数:换上草鞋,坐上竹筏划过忘忧海,便进入了天然的香草沟中,溪水从山涧流下淌过身边,各种各样玩水内容,让游人和水来一个最亲密接触。水上蜘蛛网、溪降、蜻蜓点水、神仙担、水上步行球、水上秋千、碰碰船等十余个亲水玩水项目,让你在酷暑难赖的夏季与天台山的碧水山泉亲密接触,感受大自然带来的清凉惬意。在十八里香草沟,聚集了子母木船、龙拱车翻水、溯溪寻源、水上秋千、水上爬梯、翻水车等十八般水上娱乐项目。让所有参与的游客,不仅能观赏天台山丰富的水景,还能来到水边,与水嬉戏,同水共舞,最大限度的满足游客渴望水、亲近水的强烈愿望。因而享有“九寨归来不看水,天台归来不玩水”的美誉。从山波上顺着水流滑下,掉入潭中;飞快的跑过水面的泡沫,不小心就掉下水池;光脚蹬水车,爬水梯,大人小孩在香草沟中个个玩得一身是水,喜笑颜开。而景区在玩水区域更贴心的设计了_室,让游客“湿身”之后无后顾之忧。

有关大名古城美化环境心得体会总结八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来阆中古城景区。我是为大家提供景点讲解服务的导游员小李。接下来的愉快时光由我和大家一同度过,希望大家在游览过程中积极配合我的工作,我也将竭尽所能为大家提供优质的服务。

好啦,我们已经来到古城状元坊牌楼下旅游示意图前,今天我们游览的线路有:先去参观华光楼,秦家大院,风水博物馆,川北贡院和张飞庙等景点,时间大约3小时。请紧跟我,注意安全,慢慢行。

“人杰地灵嘉陵水,古城秀色满园春”。沿着古老的青石板路,我们前往古街一路参观游览,在这里,我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这座古城,阆中古城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古城山环四面,水绕三方,融山、水、城于一体,素有“阆苑仙境”、“嘉陵第一江山”之美誉。

“南丽江、北平遥、东歙县、西阆中”。阆中古城于1986年被国务院评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20xx年被国家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中国风水文化旅游目的地;世界千年古县;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它是中国至今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阆中的标志性建筑-----华光楼。据史书记载:阆中古代有"阆苑十二楼",华光楼因其建造最早又最宏伟壮观,而被称作“阆苑第一楼”。华光楼坐落在阆中城南,横跨大东街南头,位于上、下华街之间,与嘉陵江对岸的南津关遥遥相对,与南津关同为阆中的门户与咽喉。

华光楼的特点可用三个字来概括:古、高、灵。

华光楼的古,说的是它的年代久远。华光楼建于唐朝,是唐朝滕王李元婴在阆中做刺史时所修建的,从唐朝算起,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但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华光楼是清代同治6年重建的,至今也有142年代历史。

小李请大家猜猜华光楼有多高? 华光楼是阆中古城最高的地方,楼为4层,通高36米,“阆中有座华光楼,半截插在天里头。”想必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大家都比较熟悉,华光楼比岳阳楼还高出近15米、比滕王阁更高出18米。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吧!

华光楼的灵,说的使它的灵验。小李问大家一个问题,请问华光是指的是什么?大家可能都不是很清楚,那么现在我就来告诉大家“华光”之名,是由民俗崇拜祀奉火神“华光大帝”而来。华光”是一位人们顶礼膜拜的神灵。华光本家姓马,华光是归位后封的。因他凭着三只如电神目察遍三界善恶,为凡间广播福荫、惩恶扬善,被人间万世拥戴,玉帝龙颜大悦,再封其为南华帝君,主管天下四方火神,世称华光大帝或华光天王。

华光楼为四层,一层为过街门楼,是我们出入古城的重要通道。二楼陈列的是历代华光楼的建筑模型;三楼陈列的是与阆中有关的书法艺术作品。朋友们,还记得刚才我说过华光楼是整个古城观景的最佳处吗?对了,四楼就是最佳的观景平台。

说到这里,大家一定很眼馋了吧?现在就请大家随我上去一饱眼福吧。由于楼梯狭窄,游客又比较多,请大家上楼的时候注意安全。

这边走,慢慢行。

谢谢!

有关大名古城美化环境心得体会总结九

亲爱的游客们,我代表商丘旅行社的全体员工欢迎大家的到来。我是你们本次商丘之旅的导游,我和司机王师傅将尽我们所能为大家提供高质服务,希望大家支持配合我们的工作,最后预祝我们在商丘度过一个美好的时光! 大家知道商丘也许是因为亚欧大陆桥—陇海铁路和中国最长的南北大动脉—京九铁路交会于此,它是个交通便利的城市。商丘市位于河南省东部,豫、鲁、苏、皖四省结合处,商丘原来是个县,但是1997年商丘县改为市,总面积10658平方千米,总人口822万人。虽然商丘披上了现代化的外衣,但我们仍可以体味到商丘悠久的历史。大家从商丘名称的由来就可以知道了,其得名是远古时期商族部落活动于此,并居于丘地而名为商丘。商丘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她历史悠久,物华天空,人杰地灵,文化灿烂,博大精深。历史上出现了很多的名人,例如庄子、墨家创始人墨子、巾帼英雄花木兰、烹饪之祖尹伊、唐代名相魏元忠、《桃花扇》的主人公侯方域等。商丘是先商和商业的发祥地早在4千年前,帝喾次妃简狄,因吃玄鸟而生阏伯,故《诗经 商颂》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阏伯便是商的祖先。六世孙王亥中国最早的商业开拓者, "商人"这个称为也一直沿袭至今;舜封契于高,居于亳;汤建商国;周封微子于商,建宋国;西汉封梁孝王于商,建梁国,在永城芒砀山就有西汉梁王陵墓群,这是目前中国所发现的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汉墓群;北魏北海王拓跋颢(hao)在此登皇位;宋太祖赵匡胤在此发迹;康王赵构在此建南宋朝;金在此置归德府;明嘉靖二十四年(公元1545年)始设商丘县。明清至今,均沿用商丘县的称谓历代帝王在这里设军、郡、州、府,是豫东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4000多年的历史,为商丘留下了灿若繁星的历史人文景观。

我先给大家讲个关于这个景点的故事,话说唐朝有个文人叫韦固,小时候经常到河边去玩,一天晚上,他见一个慈祥的老人在月光下翻阅书信,一边看,一边用一根红线绳把两块石头系在一起。韦固看见后非常奇怪,随口问道:“老伯伯,你系石头干什么?”老人说:“我在给当婚的人牵线呢!这一对石头,就是世上一对夫妻呀!“韦固好奇地问:“那我的妻子是谁呢?”老人说:“就是村头看菜园子的女孩儿。”韦固很生气,心想,那丫头又穷又丑,我可不要,不如害死她算了。第二,他路过菜园,看看旁边没有人,拾了一块石头向女孩砸过去,女孩”扑通”一声倒在地上,韦固也吓得逃往外乡。十几年后,韦固做了大学士,给他提亲的人非常多,但没有一个称心如意的。一天,韦固到张员外家作客,看见张员外的外甥女美貌出众,心里便十分喜欢;姑娘看韦固仪表堂堂,心里也有几分爱意。张员外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当下托媒人定了婚事,选了吉期。到了大喜的日子。韦固将小姐娶到府上。洞房花烛夜,韦固细细端详爱妻,发现额角有一块小疤,就问她是怎么回事。小姐说:“小时候家里穷,有一天,我正在菜园里拾菜,不知哪个野小子打了我一石头,因此留下了这个疤。”韦固听后,心里十分吃惊,就把月下老人的话告诉了妻子,他这才相信缘分是拆不散的。这个故事就是我们后来的“千里姻缘一线牵”这段神奇动人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我们商丘古城。说起美丽的商丘古城,可以说是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现在这座古城始建于明朝正德六年,距今已近五百年的历史了,“商丘”,“睢阳”,“宋国“,“南京”,“归德府”这些商丘历史上每一个时期的名称,仿佛都在向人们诉说着它悠久辉煌的历史。商丘古城具有八卦城、水上城、城撂(liao)城三大特点,全城外圆内方、形如古铜钱,九十三条街道形如棋盘,内城地势呈龟背状,中间高,四周低,略向南倾斜。内城四周城墙耸立,巍巍壮观,古城四面环水,仅有四门与外界相通,从空中看古城像建在水中一样,需要说明的是,内城的南门和

城墙,是北宋南京城的北城门和北城墙,距今已逾千年。在地面上能保留上千年城墙,实属罕见。且内城、城湖、城廓三位一体,城内以“八卦”图形排列,堪称古代建筑艺术瑰宝保存完好的古城,全国独一无二,整个古城堪称中国古城池的典范之作,商丘古城旅游区内的景点可以说是星罗棋布,不胜枚举,古迹胜景多达百余处,主要包括古城景区、南湖景区和火文化景区三大部分。

如果我们到商丘古城而不到古城湖看一看,真是一大遗憾。那么今天我带大家一起去看看古城湖。八千亩的水面无比壮观,美丽的护城湖像一条玉带绕城四周,长达10余华里,湖水清澈见底,碧波荡漾,春夏之交,岸边垂柳临风,湖面波光粼粼,水鸟欢唱,蒲苇摇曳,荷花飘香,倘若驾一叶小舟,仰观古城风貌,俯察水中游鱼,谈古论今,定会触景生情,无比惬意。在美丽的城湖正南方矗立着一座巍巍壮观的祠堂——张巡祠,张巡祠是为纪念在“安史之乱”中血战睢(sui)阳而壮烈殉国的民族英雄张巡、许远等人所建,是中原地区最大的仿唐建筑。至今站在大殿前依然可以想象到当年张巡等英烈为保守睢阳而英勇杀敌、浴血奋战的战争场面,虽最后城破失守但他们为平息叛乱,保护江淮黎民立下了不朽功勋,千余年来张巡等英烈一直受到海内外人民的无限崇拜和敬仰,文人墨客也多有吟咏,文天祥的一首“骂贼张巡,爱君许远,留取声名万古香”的诗句更是传颂千古。在美丽的南湖景区还有一景是不可不看的,那就是八关斋。八关斋是因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晚年在我们商丘有感于八关斋会写下的《唐宋州八关斋会报德记》而闻名。《八关斋会报德记》碑文为八棱石幢,共983字,其字体结构严谨,端庄雄健,被历代书法家誉为颜真卿楷书中的精品和神品。

而我们商丘古城三大景区之一的火文化景区更引人入胜,有燧皇陵、阏伯台、开元寺等,也向你讲述着一段段悠久的历史。商丘是火的发源地。早在1万年前,燧人氏在这里发明了人工取火,开创了人类文明历史的新纪元,燧人氏被人们誉为火祖,故商丘主火。燧皇陵至今还矗立在商丘大地上。燧皇陵,又名燧人氏陵园,是上古时期发明钻木取火的燧人氏的墓园,位于商丘古城西南三里处。据《归德府志》、《韩非子》、《左传》、《三皇五帝时代》等典籍记载:“燧皇陵在阏伯台西北”。据专家考证,燧人氏为天下第一人,是中华民族的始祖。燧人氏立方牙、观天象,确立了中华第一姓——“风姓”,研究制定了中国第一部历法,确立了商丘为天地之中,在商丘建立了中华第一都。由于他贡献巨大,被后人尊为“天皇”,位列“三皇”之首。商丘是火的诞生地,历史上多次在此取火,1992年4月12日,国际旅游观光年“黄河之旅”首游式点火仪式在这里举行;1992年9月18日,河南省七运会在此取火;20xx年12月19日,“信用河南圣火”在此点燃;最值得骄傲的是我们与北京、南京并列为全国十运会三个取火点之一,20xx年7月15日,河南省省委书记徐光春,河南省省长李成玉、国际乒坛名将邓亚萍、全国劳动模范,永煤集团总经理陈雪枫在此共同点燃了“华夏文明之火”。 大家都学过:“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吧”!她的主人公花木兰的故乡就是我们商丘。花木兰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女英雄,“代父从军”的壮举广为人知。自从美国动画片“花木兰”放映以来,她作为“巾英雄”的形象,更是风靡世界。花木兰本姓魏,是商丘市虞城县营廓镇人,公元578年4月,突厥入侵幽州,5月周武帝率五路大军亲征,因父年老,弟年幼,木兰便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十二年。屡立战功。戌边归来,隋文帝欲封她为尚书,她坚持不授。归家后,脱去戎装,又现女儿真面目。木兰女扮男装的事情闻达皇上,皇上非常爱慕,欲选进宫中,木兰抗旨自杀,唐初追封为“孝烈将军”,后人为了祭祀她,就在其故里商丘虞城县营廓镇建造了木兰祠。该祠

始建于唐代,后多次重修扩建。原祠有大殿、献殿、后楼、僧人住室等百余间。大门内有花木兰的战马塑像和花木兰全家塑像,1943年毁于战火。如今,木兰祠堂大殿已原样重建,木兰仍戎装跃马,威风凛凛,东西殿房尖顶四脊,合瓦挑角,十七层封檐,前后园门,古朴典雅。现在的木兰祠已成为豫东的一大游览胜地。

游了这么久大家也饿了,那我先来介绍商丘的小吃。商丘的四喜丸子很著名。惠楼山药为主料制作出的四喜丸子,更是一枝独秀,它进一步地使人们享受到山药之甜美。其实,四喜丸子也是由来已久了。 明朝万历年间,传说神宗过寿日,全国不少地方都要敬献寿礼。惠楼山药年年进贡朝廷,这次为神宗送寿礼,仍然离不开山药,不过单单山药总觉得不新鲜,惠氏八世老祖惠英明,在寿礼上动了脑筋,特制作出一席福寿山药宴,其中一道是用上等惠楼山药、芝麻、蜂蜜、白砂糖、玫瑰酱、桂花糖、小磨香油及其他优质材料合理调配,通过打皮、笼蒸、油炸成丸子(初起名为“四季丸子”),包装得精美无比,带着进京了。神宗见惠英明制作的福寿山药宴,感到别有趣味,也尝到宴中的“四季丸子”,觉得满口尽是无法形容的美味,心里简直乐透了,借着酒兴,即命名此丸子“四喜丸子”。从那时起,由惠楼山药做成的四喜丸子出了大名。四喜丸子食之香甜可口,营养丰富,滋补壮身,健脾胃,补肾益精,为历代朝臣喜食的山药菜点之一。

睢州烧鸡,是地方名吃,已有220xx年的历史了,由张家祖传,传到张老太,已是第六代传人。张老太做烧鸡讲信誉,赢得了众人好评,于是慢慢就把张家烧鸡叫做张老太烧鸡。张老太真名叫陈乃芝,不过外人都知道她叫张老太,因为她是张家烧鸡店的主妇,担负着掌握技术又是老板的角色,她亲手加工的烧鸡,在豫东盛名不衰。睢州张老太烧鸡,采用祖传秘方,做法经杀、沾、清、干、油、煮六道工序,配以十二种中药和香料,成品达到透烂爽口,食而不腻,回味无穷,素被称为豫东名吃,享有“张家烧鸡三日香”的美称

商丘的戏曲文化也是十分独特的。在商丘戏曲文化方面占统治地位的是豫剧,如果在商丘城镇的大街小巷行走,不管走到哪里,在耳边回响的始终是那大腔大调的河南梆子腔。商丘人听起河南梆子来,是那样的如醉如痴、物我两忘。所以,有人说,河南梆子就像 “ 海洛因 ” 一样,已融化在了商丘人的血液中。很难想象:如果没有了河南梆子,商丘人的日子会怎么过。早在北宋时期,城南五里的汴河边便出现了河市乐和 " 撂地 " 演出的艺人。宋元佑六年( 1091 年),此地重建了大型演出场所 “ 照碧堂 ” ,日夜都有戏曲演出。清乾隆年间,梆子戏传入商丘。由于受民风民俗、语言及乡土艺术的影响,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 " 河南东路梆子 "—— 豫剧豫东调。豫剧豫东调曲调高亢、激越。女声唱腔明快、花俏,男声唱腔粗犷、大气、豪放,集中体现了商丘人坦荡、直率的性格。除豫剧外,在商丘这快土地上广泛流行并大行其道的还有二夹弦、曲剧、四平调曲子戏、大油梆、落子戏、评词、琴书、坠子、大鼓、大铙、武老二、京韵大鼓等。四平调是在商丘诞生、商丘所独有也只有在商丘才能听到的地方戏,是文化和戏曲 “ 特产 ” 。四平调根据花鼓男女艺人多用本嗓演唱,曲调四平八稳的特点及花鼓中原有的 " 平板调式 " ,借四平八稳之意,依 " 平调 " 之称,各取一字定名为 " 四平调 " ,其代表作有《小包公》和《陈三两爬堂》等。商丘的民间工艺。商丘人心灵手巧,民间工艺美术品种繁多,如剪纸、刺绣、编织、石刻、木刻、泥塑、面人、焰火等,能工巧匠辈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