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舌尖上的茶香讲座心得体会如何写 茶文化讲座心得体会(八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2 12:14:47 页码:8
舌尖上的茶香讲座心得体会如何写 茶文化讲座心得体会(八篇)
2023-01-12 12:14:47    小编:ZTFB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推荐舌尖上的茶香讲座心得体会如何写一

“光盘活动”的开展,引领学生增强文明节俭意识,树立正确的餐饮观、生活观、价值观,努力营造争当“光盘一族”光荣,饭桌浪费一粒粮食可耻的饮食文化氛围,践行尊重粮食、节约粮食的传统美德。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美德,大家一起来向“舌尖上的浪费”说“no”。为此,向我校师生发出“光盘行动”倡议:

1.珍惜粮食,适量订餐,避免剩餐,减少奢侈浪费。

2.不攀比,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

3.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剩菜。

4.提醒身边的同事和朋友,积极制止浪费粮食的现象。

5.做节约宣传员,向家人、亲戚、朋友宣传节约粮食。

6.积极参加文明餐桌行动,营造节俭用餐的良好风气。

“光盘行动”体现的是市民品质和责任。我们都是社会的主人,每个扬州市民都要从现在做起,从生活习惯开始,从细微处做起,从节约粮食做起,争做节约粮食的传播者、实践者和示范者,用实际行动参与到节约粮食的行动中来,让节约引领风尚,共同为建设文明、和谐、环保的社会环境作出应有的贡献!

推荐舌尖上的茶香讲座心得体会如何写二

广大市民朋友:

倡导绿色生活、反对铺张浪费,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培育绿色生活方式、树立生态文明意识的重要举措,为充分引导广大市民认识倡导绿色生活、反对铺张浪费的重要性,提升市民对新区文明城区创建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率、知晓率、满意率,继承发扬勤俭节约的中华传统美德,特向全区市民发出倡议。

一、争当“倡导绿色生活 反对铺张浪费”的倡导者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绿色发展人人有责、人人共享,是理念,更是实践,需要坐而谋,更需起而行。推动“绿色生活”,实现“绿色生活”,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参与。我们要做一名绿色生活的倡导者,向家人、邻里、同事、朋友和社会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反对铺张浪费,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敢于制止身边污染环境、生活中铺张浪费的行为。

二、争当“倡导绿色生活 反对铺张浪费”的引领者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绿色生活不是追求时尚,而是肩负职责。从我做起自觉节约能源,带头使用高效节能、节电、节水产品,倡导绿色消费,不使用塑料袋,少用一次性筷子、餐盒、塑料杯等;分类回收垃圾,促进生活节能减排,把“俭以养德”的优秀传统美德继续发扬光大。

三、争当“倡导绿色生活 反对铺张浪费”的践行者

“倡导绿色生活、反对铺张浪费”不是空喊口号,而是践于行动。我们要自觉养成健康、文明、节约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尽量做到:选择步行、骑行、公共交通等绿色出行方式;摒弃陋习,提倡婚丧嫁娶厉行节俭;加入“光盘行动”,杜绝“餐桌上的浪费”,培育“舌尖上的美德”;用餐坚持“吃够就好、剩余打包”的好习惯,为建设绿色的生活环境尽心尽力,将厉行节俭的价值观潜移默化传递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融入进每一个家庭之中。

广大市民朋友们,倡导绿色生活反对铺张浪费,不仅是一种放眼未来的智慧,更是一份社会责任的担当;不仅是一种幸福指数的盘算,更是一份泽被后世的诠释。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用爱心关注生活,用热情传播理念,用行动肩负重任,为建设文明、和谐、绿色、环保的美丽滨海贡献力量!

推荐舌尖上的茶香讲座心得体会如何写三

亲爱的同学:

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所谓光盘,就是吃光你盘子中的食物。拒绝浪费,珍惜粮食!从我做起,从今天开始,你,愿意吗?

有关数据显示,饥饿是人类的头号杀手,每6秒就有1名儿童因饥饿死亡,平均每年夺去1000万人的生命;我国仍有1亿多贫困人口。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一组数据:中国社科院统计,我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即使按保守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约2亿人一年的食物或口粮。

近日,随着全国主流媒体对“舌尖上的浪费”大加挞伐,一项倡导将盘中餐吃光、喝净、带走的“光盘行动”正在全国兴起,并得到许多民众、餐饮业经营者、公益组织的热烈响应为此,我们号召全体同学积极参加到“光盘行动”中来。

我们倡议: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我们倡议:家庭餐桌上,根据营养学合理搭配荤素菜比例,按需买菜、煮菜,以每顿饭家庭成员刚好吃完、吃饱为准。

我们倡议: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剩菜。吃光碗里的最后一粒米、盘中的最后一棵菜。

我们倡议:以“光盘”为荣,“剩宴”为耻。就餐点菜时,适度适量,吃饱为好。

我们倡议:实在吃不了,记得兜着走。剩饭要打包,减少奢侈浪费,不攀比,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

我们倡议:同学们既要做“光盘行动”的实践者,也要做“光盘行动”的推动者。让更多的人了解“光盘行动”,参与“光盘行动”,用省下来的钱,多做好事,多做公益。

同学们,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勤俭不是吃苦,而是对有限资源的珍视。从今天午饭开始,让我们一起:不剩饭,不浪费,吃多少,要多少,吃不了,兜着走!加入光盘族,一起对“浪费”说不!”

“吃光盘中餐,今天不剩饭”。从今天开始,你,愿意吗?期待您和您身边的人加入“光盘族”!

推荐舌尖上的茶香讲座心得体会如何写四

在我看来,年味是凝结在舌尖上的,一年又一年,我们就在这样的年味中,慢慢长大了。

“进了腊月门,就是过年”老话虽是这么说,但在此刻,过年的热闹喧腾,似乎是从小年开始的。在小年这个春节的盛大开始中,饺子第一次揭开了她的面纱。

饺子永远是过年餐桌上最重要的主角。饺子寓意着更岁交子,无论这一年过得怎样,春节的饺子永远是一家人的年终盛宴。“舒服可是躺着,好吃可是饺子。”饺子美味,饺子馅更是变化多端,令人多吃不厌。

在我的老家,饺子馅总是经典的韭菜猪肉馅。韭菜是新下的,鲜嫩多汁,刚买来摘来的韭菜更是青翠欲滴。一家人围坐在一齐,地上铺着几张报纸,一齐摘韭菜,年味与家的味道就在那里,慢慢升华。猪肉最好是手切的,能够一粒粒清晰地嚼到,最好有些肥肉,猪肉的肥而不腻与韭菜的鲜辣融合在一齐,正是对年味的最完美诠释。

韭菜猪肉饺子本是最佳组合,可年三十晚上子时要吃的饺子却是素馅。老一辈人说这象征着来年朴素平淡、平平安安。我对这种说法不太相信,但素馅饺子的确也别有一番风味。

把胡萝卜、粉条、豆腐切碎,摊一个蛋饼切成小块,有时加些木耳,素饺子馅基本上脱不了“这一套”,但就是这几味简单的食材,却能调出美味的馅儿。素馅没有了肉馅的那种浓烈的肉滋味,多了一股清淡的感觉,也能够对春节期间的大鱼大肉起到一个很好的调节作用。可是令我疑惑的是,有时素馅里也加些海米虾仁,这还叫素馅吗——也许素馅只是人们的一种对完美生活的寄托与尝鲜的满足罢了。

饺子皮也颇有讲究。必须要用死面的那是必须的,放了酵母就变成煮包子了。这几年新出了一种“饺子粉”,据说是专门用来做面皮用的,其实味道嚼劲与一般的饺子皮没什么差异。擀面皮真是门手艺,擀面皮讲究中间厚,边上薄。要想擀得又快又好,挺不容易。此刻,肉店里有卖机器压的饺子皮,两片皮之间扑上点面粉,显得死气沉沉,口感也一般。

每当吃完饺子,总要喝上一碗煮饺子的清汤,说是“原汤化原食”。其实抛开营养不讲,清汤的味道品相还是不错的:清汤的色泽是有着谷物气息的淡黄色,味道既有一种饺子皮的清淡,也有露馅饺子肉馅的鲜美——所以煮饺子时,露馅饺子还是必不可少的呢!喝下一碗汤,感到周身热乎乎的,寒冷驱散殆尽,也冲淡了刚才吃饺子的咸味。

在吃饺子时,总少不了几个翠绿色的身影,那就是腊八蒜。吃一口饺子咬一口腊八蒜,感觉那种辣味在鲜味里散开的感觉,缓解了肉饺子的油腻以及腊八蒜的辛辣,可谓是两全其美!米醋、绵白糖、大粒蒜,把它们种在玻璃瓶子里(原先是用瓷罐子以及玻璃罐子的),小年时便可收获一瓶翠绿腊八蒜。今年我家的腊八蒜是翠绿色的,可醋却成了草绿色,没到达老舍先生“色味双美”的标准啊。

说到小年,似乎还有一种沉寂已久的习俗:祭灶、吃关东糖。在济南城区里,祭灶的习俗早已无影无踪,关东糖、糖瓜也越来越少。可是我今年有幸寻觅到了杆状的关东糖。关东糖很脆、很酥,有时咬一口还会迸溅出许多渣渣,可是那甜味是沁人心脾的,与厨房里柔弱无骨的绵白糖是没法比的,多了一层过年的香气,让人很是舒畅。

我在福建吃过一回白年糕:味道虽不错,可口感是单一至极,好像在咬糯米团子。山东的黄米年糕就不一样了。原材料是黄糯米面,和面时直接把洗净的大枣整颗放进去,正好随着和面被绞碎一部分,进到黄米面里面,捏成窝窝头状,上锅蒸熟。吃黄米年糕时,离大枣越近,枣味越浓,还要时刻提防着,别被枣核咯了牙,多么趣味!

说到年糕,就不能不说豆包了。豆包讲究心里美,其实也是馅料的重要性。做豆包前一天晚上要把大红枣以及红小豆放糖放水,煮沸了再焖。第二天上午馅料已焖得差不多,甜糯软香,直接吃更是美味无比,即刻用发面包了放进蒸笼里,还要一同做些馒头。蒸出来的豆包外表普通,里面却是红彤彤的,煞是好看、煞是美味。

最终要介绍的,也是我最为喜爱的,就是酥锅了。酥锅这手艺,我的亲人里仅有我姑姑有,而奇怪的是我奶奶却不会。酥锅之做法,我也不清楚,大概就是把喜欢的食物煮熟了加某种香料炖吧。最终收了汁,放凉以后,每种食物既保存了些许原味,也有一种互相联通的不可名状的香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酥锅凉了才好吃,可地冻天寒的,不免令人不太适意,也是春节美食中的特色一员了。我们小区来了个卖酥锅的,掀开锅盖,冒出的竟是阵阵热气,这算什么酥锅!他那酥锅还有哩啦的汤水,味道一般,竟然还有人买!于是我便决定再也不吃他家的了。

酥锅有酥白菜酥豆腐酥鱼酥鸡酥豆角酥海带酥肉酥口蘑酥木耳等等,什么都能够往里放,我最爱的是酥海带。

过年,其实不仅仅是一个盛大节日,也是亿万中国人的心灵寄托。我衷心期望这些美食,凝固成舌尖上的年味,一代又一代流传下去,一年又一年期盼下去。

推荐舌尖上的茶香讲座心得体会如何写五

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倡议书

全县广大群众、社会各界朋友: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着每一个人的健康和幸福,关系着社会和谐稳定和政府公信力。我县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工作已全面铺开,各级食品监管部门继续严格践行“四个最严”的要求,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监管,保障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为推进创建工作,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特向全县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和广大群众朋友发出以下倡议:

一、人人关注食品安全,家家享受幸福生活。全体居民是食品安全的监督者和受益者,从自身做起,自觉抵制不安全食品,做维护食品安全的践行者,推动食品安全创建的宣传者,共同缔造食品安全的幸福家园。

二、食品企业诚信经营,严格落实主体责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要严格履行企业主体责任,提升食品安全意识,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强化全程风险控制,以实际行动支持我县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工作。

亲爱的朋友们,关注食品安全,共建美好家园,我们义不容辞!您多一份热心,我们的食品安全就多一份保证;您多一份关注,我们离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的目标就更近一步!让我们携手并肩,以满腔的热情、扎实的行动、不懈的努力,共建食品安全示范县,共享健康、平安、幸福生活!

孟津县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

指挥部办公室

推荐舌尖上的茶香讲座心得体会如何写六

在我的记忆里,春节最难忘但就是奶奶做的美食了,我觉得奶奶做的东西总比外面的好吃一百倍,我也因此爱上了过年。

除夕还没到,奶奶就打电话说:“孩子们,什么时候回来过年呀?奶奶准备了好多好吃的,就等着你们回来呢!奶奶马上准备做豆腐了!快回来吧!再晚点可就吃不到了……”于是我们马上回去了,就想快点吃到奶奶做的豆腐。奶奶做的豆腐虽然没有外面的软弹,却饱含了对我们的爱,有浓浓的爱的气息,我觉得这就是史上最好吃的豆腐了!

除夕前一天,奶奶又开始忙活了。她早已发酵好了面团,正准备做馒头呢。她把面团放在那块充满岁月痕迹的木板上,用她那双同样充满岁月痕迹的手,不停的揉搓着。时而切馒头,时而包包子,时而印米粿……不一会儿,就做好了。浓浓的香味从厨房飘来,我们早已安静的坐在饭桌上,等待着美味到来。香喷喷的馒头,又香又嫩的米粿,缤纷着我的味蕾,让我不禁为之陶醉。这真是奶奶关爱与汗水凝结成的结晶!

除夕那天,我们都在放烟花,做游戏,而奶奶却一直在厨房里走动。她先是准备好了所有食材,洗干净,切好装在盘子里,一道道炒熟。简单的油盐酱醋,在奶奶手里却如同有魔法一般。它让每道菜都有了自己的味道。鲜美的鸡汤,浓郁的火锅,各种美味的小炒菜,色香味俱全,是那么吸引人。我真觉得奶奶是一位神厨!

后来,奶奶又煮了板栗,蒸了番薯、南瓜,每一种都有家的味道,毕竟在外面,可吃不到自家的美食。

正月里,奶奶还不消停,有兴致盎然地包起饺子,做起手擀面来。过年期间,那块木板上总是蒙上白白的面粉。有时候,我想凑过去帮忙,奶奶赶紧把我推开,说:“快去玩吧!等着吃饭就好了!”看着奶奶忙碌的背影,我不禁有些心酸。大过年的,大家都在玩,为什么奶奶要那么忙呢?后来我忍不住问奶奶,奶奶笑着说:“你们平时都忙,没时间回来,家里那么多食物,都是你们在外面吃不到的。过年你们好不容易回来,当然要让你们吃够了!”

我静静的听着,心里特别难受,心想着以后一定要多陪陪奶奶,也要给奶奶做好吃的……

我的春节,是在舌尖上度过的……更准确的,是在奶奶的关爱中度过的……

推荐舌尖上的茶香讲座心得体会如何写七

亲爱的研究生同学们:

米仓之粟,惠及黎民百姓;餐盘之羹,伤及万千饿殍。粮食作为一国之根本,对社会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俗话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节约粮食对稳定粮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百姓健康发展尤为重要。自党的高层领导提倡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以来,全国节约之风蔚然。而作为农业大省的一名普通公民,作为农大的一名学子,节约粮食,“光盘”行动,拒绝“剩”宴,从自身做起,自觉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做到吃光盘中餐,坚决不剩饭。在此,校研究生会向全体研究生发出以下倡议:

一、 适量订餐,节制支出

前苏联曾有警句:“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有多大的肚子,就吃多少饭。根据自己日常的饮食分量,有意识适量订餐,按需买饭,以饱为准。合理订餐,科学搭配营养,不与他人攀比,减少不必要的花费,做到从源头上节约粮食。

二、 舌尖给力,杜绝浪费

“每一食,便念稼穑之艰难。”尊重粮食,尊重他人辛勤劳动。酒足饭饱,杯盘狼藉,满桌残羹剩饭,舌尖上浪费,致使我国每年有大量的食物浪费,并间接导致他人饥饿与贫困,恶化了健康理性的饮食环境。长久如此,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美德将丧失殆尽,中华民族优秀的农业文明传承将尽结于当下,止步不前,甚至退化。因此吃光餐盘中的饭菜,不留一粒米,不留一棵菜,剩饭打包,剩菜兜走。杜绝“舌尖浪费”,做到“舌尖给力”。以节约粮食为荣,以浪费粮食为耻,真正为国家,民族,为千千万万正遭受饥饿的童叟饥肠尽一份口中之力。

三、 自觉宣传,推动公益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如诗人海子所说,作为农业大学的一名学子,更加有责任有义务参与到“光盘行动”的公益宣传活动中去,不仅做“光盘行动”的实践者,更要做“光盘行动”的宣传者、推动者,让学校里,社会上更多的人了解“光盘行动”,参与“光盘行动”,使“光盘行动”不仅成为学校里的一股节约之风,更要使其节约之风吹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吹进百姓的千家万户。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同学们,从自己做起,自觉、自主、自动参与到“光盘行动”中来,做到理性饮食,文明饮食,节约饮食,使“光盘”成为一种习惯,一种公益,一股文明新风,持之以恒,积微成著,真正为华夏国无捐瘠,为民众饱餐饮足,为每一个中国梦创造根本,为实现个人的中国梦,民族的中国梦,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

推荐舌尖上的茶香讲座心得体会如何写八

我们中国是个讲究“吃”的国度,英国人一见面就谈天气,而我们打招呼则是问:“您吃了吗?”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舌尖上的这些美味吧。尤其是童年记忆里那舌尖上的美味,不管长到多大个子多高的时候,都会印象深刻,永远难忘呢。从古至今,都是如此哦。

诗歌里的舌尖美味

清扬姐姐记得形容刀削面的一首民间顺口溜:“一叶落锅一叶飘,一叶离面又出刀。银鱼落水翻白浪,柳叶乘风下树梢。”当然,这个顺口溜可比不得名人的诗作啊,古代很多诗人、文人就用诗歌记录下了当时的饮食文化,我们一起去尝尝吧。

扬州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

白菜青盐糙米饭,瓦壶天水菊花茶。

——明·郑板桥

青青竹笋迎船出,白白红鱼入馔来。

鲜鲫食丝脍,香芹碧涧羹。

——唐·杜甫

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

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

——北宋·苏轼

白水豆腐朱自清

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小洋锅”(铝锅)白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锅在“洋炉子”(煤油不打气炉)上,和炉子都熏得乌黑乌黑,越显出豆腐的白。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我们有时也自己动手,但炉子实在太高了,总还是坐享其成的多。这并不是吃饭,只是玩儿。父亲说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