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大同文化纪录片心得体会总结 大同大同纪录片(九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2 12:26:19 页码:9
大同文化纪录片心得体会总结 大同大同纪录片(九篇)
2023-01-12 12:26:19    小编:ZTFB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描写大同文化纪录片心得体会总结一

悬空寺,悬挂在北岳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的半崖峭壁间,始建于北魏太和15年(公元491年),始建初期,最高处的三教殿离地面90米,因历年河床淤积,现仅剩58米。1957年列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个寺院,上载危崖,下临深谷,背岩依龛,寺门向南,以西为正。全寺为木质框架式结构,依照力学原理,半插横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体,廊栏左右紧联。仅152.5平米的面积建有大小房屋40间。悬空寺的总体布局以寺院、禅房、佛堂、三佛殿、太乙殿、关帝庙、鼓楼、钟楼、伽蓝殿、送子观音殿、地藏王菩萨殿、千手观间殿、释迦殿、雷音殿、三官殿、纯阳宫、栈道、三教殿、五佛殿等。

殿楼的分布都对称中有变化,分散中有联络,曲折回环,虚实相生,小巧玲珑,空间丰富,层次多变,小中见大,不觉为弹丸之地,布局紧凑,错落相依,其布局既不同于平川寺院的中轴突出,左右对称,也不同于山地宫观依山势逐步升高的格局,均依崖壁凹凸,审形度势,顺其自然,凌空而构,看上去,层叠错落,变化微妙,使形体的组合和空间对比达到了井然有序的艺术效果。远望悬空寺,像一付玲珑剔透的浮雕,镶嵌在万仞峭壁间,近看悬空寺,大有凌空欲飞之势。登临悬空寺,攀悬梯,跨飞栈,穿石窟,钻天窗,走屋脊,步曲廊,几经周折,忽上忽下,左右回旋,仰视一线青天,俯首而视,峡水长流,叮咚成曲,如置身于九天宫阙,犹如腾云皈梦。

悬空寺不仅外貌惊险,奇特、壮观,建筑构造也颇具特色,形式丰富多彩,屋檐有单檐、重檐、三层檐,结桅构有抬梁结构、平顶结构、斗拱结构,屋顶有正脊、垂脊、戗脊、贫脊。总体外观,巧构宏制,重重叠叠,造成一种窟中有楼,楼中有穴,半壁楼殿半壁窟,窟连殿,殿连楼的独特风格,它既融合了我国园林建筑艺术,又不失我国传统建筑的格局。

悬空寺内现存的各种铜铸、铁铸、泥塑,石刻造像中,不少风格,体例具有早时期的特点,是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珍品。

悬空寺是历代文人墨客向往之处,古代诗人形象的赞叹:"飞阁丹崖上,白云几度封,蜃楼疑海上,鸟到没云中"。公元735年,诗仙李白游览后,在岩壁上写下了"壮观"二个大字。明崇祯六年,徐霞客游历到此,称之为"天下巨观"。

悬空寺由于科学的选址,是建在崖壁凹回去的部分,且两边突出的山崖缓解了风势,东边天峰岭遮挡了太阳,年平均日照时间为2小时,风侵,雨蚀、日晒都对其损害不大。

公元398年,北魏建都平城(今大同市),北魏天师道长寇谦之(公元365—448)仙逝前留下遗训:"要建一座空中寺院,以达"上延霄客,下绝嚣浮"。换句话来说,就是让人们上了这处寺院,感到与天上的神仙共语,而将人世间烦恼抛掉。从天师仙逝到始建的43年间,他的弟子们多方筹资,精心选址设计,乃至寺庙宗教内容的构思都超出了常人的智慧,将陶宏景(公元456—540)明确提出三教合流的思想,巧妙地体现在一处空中寺院内,并将三教殿建在寺院的最高处,使三位教主共居一殿,他们神态各异。殿内正中端坐佛主释迦牟尼,慈和安祥,左边是儒家始祖孔子,微笑谦恭,右边是道教主老子李耳,清高割达,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对话,三教殿内的宗教内容,佛、道、儒的和平共处,体现了儒家思想"和为贵"、"仁者爱仁"、"智者见智"以及道家的"无量度人","礼度为先"和佛教"普渡众生"的思想,是三教思想融恰升华的展示,为指点世人化解矛盾纷争作出了榜样。因此,悬空寺始建至今,地处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的恒山,不但没有遭到破坏,而且历代都加以维修、完善,(悬空寺的现貌是保存了金大定18年修缮后的基本原貌),足以说明天下渴望和平的无穷力量。

描写大同文化纪录片心得体会总结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形成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支撑着中华民族历经五千余年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傲然屹立。要求,“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为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筑牢坚实根基。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情操、价值观念、审美品格、艺术情趣、辩证思维和科学智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矿藏。指出:“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思想文化,记载了中华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悠久历史、灿烂文明,孕育滋养出源远流长、根深叶茂、丰富多样的优秀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的鲜明品格,滋养了独树一帜的中国精神,陶冶了勇敢智慧的中华儿女,是中华民族自立世界民族之林,绵延不绝、郁郁葱葱、生生不息的文化之根。

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指在社会文化领域中具有精神感召力、社会凝聚力、价值吸引力、思想影响力等方面的文化精神力和竞争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力量源泉,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指出:“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了独特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有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有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五千多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勇、孝、悌、廉等思想道德观念深入人心,尚仁重德、知礼好学、诚信守正、宽厚孝义、扶危济困的情操品格,深深地滋润着神州大地上的众生,流淌在血脉里,熔铸在精神世界之中。人类文化发展史表明,文化承担着文以载道、以文化人、思想育人、传承文明的历史使命,是指引人类社会发展前进方向的心灵明灯,能够凝聚起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精神力量。

在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文化高峰,儒、法、道、墨、兵、阴阳、纵横、杂、名、医、农百家争鸣,“稷下学宫”辩学策论昌盛,老子、孔子、庄子、墨子、孙子、荀子、管子、孟子等思想先哲纷纷著书立说,形成了蔚为大观的诸子百家思想体系,开创了影响深远、彪炳史册的思想文化繁荣盛景,丰富深邃的思想之光历经几千年岁月时空一直影响至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汇孕育的哲学理念、价值观念、道德思想、行为规范、社会理想、美学品格、辩证思维等,构成了光耀千秋的不朽文化思想经典,造就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信仰追求、价值取向、高尚品质、文明准则、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熔铸了中华民族的性格、气节、品格和气魄,构成了中华民族的脊梁、血脉和灵魂,成为维系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历经磨难不断强盛的精神家园和精神支柱,是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力量根基。

2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标志,是人们普遍认同、长期遵循的基本价值理念原则,广泛渗入到民族血脉、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之中。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文化软实力作为一个多要素、多层次、多维度的社会发展体系,核心价值观是其中的血脉灵魂,是决定文化软实力最重要的因素。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是一个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发挥作用的有机系统,涵盖了包括思想、精神、价值、理念、信仰、思维、美学、艺术、技术等众多文化形态的社会文化领域,而核心价值观就深藏、凝结、广泛渗透在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形态之中,在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支配地位和主导引领作用。一个民族的发展兴旺,离不开先进的核心价值观的方向引领;一个国家的团结和睦,离不开先进的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认同;一种文化的自信自强,离不开先进的核心价值观提供思想精神支撑。核心价值观事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和前途命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核心价值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影响力持久深入广泛,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文化特色优势,包含着深刻的思想价值、巨大的精神活力、崇高的道德人格、辩证的科学思维、形神兼备的审美品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来把人的精神生活纳入人生和社会理想之中,融汇成为博大精深、底蕴深厚的文化价值理念和道德人格文化传统,世代相传,绵延不绝,深入人心,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底色、信仰支柱、精神追求,成为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血脉灵魂。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里和价值追求当中,历来就有崇高的文化自觉意识和厚重的历史责任感,具有文以载道、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的优良传统,具有家国天下的博大文化情怀。“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齐治平”等思想观念,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内在的特质秉性与文化标识,充分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和人格理想,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行为方式和家国情怀,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具生命力的精神基因。

在中华民族的血液里,始终流淌着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使命和担当意识。孔子“朝闻道,夕死可矣”,编订《六经》,儒家典籍得以传承。曾子“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忧国为民的思想情操,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屈原“长太息以掩泣兮,哀民生之多艰”,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正是中华民族使命担当、家国情怀的真实写照。在近代,大批进步知识分子奋力呐喊,警醒国人,用新文化运动唤醒了民族崛起、振兴中华的思想意识,让民主科学的思想萌发并不断光大,有力推动了中国现代思想启蒙运动。

在现当代,中国共产党在历史发展的大变革、大思潮、大激荡中,对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使命与肩负的时代责任,一直都有非常清醒的认识、自觉的把握和坚定的实践。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神为丰厚滋养,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传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出高屋建瓴、独树一帜的文明品格,推动了当代中国社会创新发展和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当代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深刻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之中,充分体现在创新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之中,全面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繁荣发展之中,深深扎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如果抛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就等于割断了中华民族的思想精神命脉,我国文化软实力就会患上“营养不良症”“贫血症”和“软骨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审美境界、人格情操、思维方式,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同时也能为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提供有益启迪,对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文化引领价值,具有穿越历史时空的恒久文化精神力量。

描写大同文化纪录片心得体会总结三

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我们将参观举世闻名的悬空寺。悬空寺位于中国第九大古都、中国历史名城、中国雕塑之都、煤海之乡的大同市东南约65公里处,从酒店出发需要大约1小时30分钟的时间。利用这段时间,我向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悬空寺。

悬空寺,位于恒山脚下,在大同市浑源县城城南五公里处的金龙峡内西岩峭壁上。自古以来,这里一直被列为北岳恒山的第一奇观。新加坡电视连续剧《莲花争霸》曾在这里取景。

悬空寺,悬挂在北岳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的半崖峭壁间,始建于北魏太和20xx年(公元491年),始建初期,最高处的三教殿离地面90米,因历年河床淤积,现仅剩58米。1957年列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个寺院,上载危崖,下临深谷,背岩依龛,寺门向南,以西为正。全寺为木质框架式结构,依照力学原理,半插横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体,廊栏左右紧联。仅152.5平米的面积建有大小房屋40间。悬空寺的总体布局以寺院、禅房、佛堂、三佛殿、太乙殿、关帝庙、鼓楼、钟楼、伽蓝殿、送子观音殿、地藏王菩萨殿、千手观间殿、释迦殿、雷音殿、三官殿、纯阳宫、栈道、三教殿、五佛殿等。

殿楼的分布都对称中有变化,分散中有联络,曲折回环,虚实相生,小巧玲珑,空间丰富,层次多变,小中见大,不觉为弹丸之地,布局紧凑,错落相依,其布局既不同于平川寺院的中轴突出,左右对称,也不同于山地宫观依山势逐步升高的格局,均依崖壁凹凸,审形度势,顺其自然,凌空而构,看上去,层叠错落,变化微妙,使形体的组合和空间对比达到了井然有序的艺术效果。远望悬空寺,像一付玲珑剔透的浮雕,镶嵌在万仞峭壁间,近看悬空寺,大有凌空欲飞之势。登临悬空寺,攀悬梯,跨飞栈,穿石窟,钻天窗,走屋脊,步曲廊,几经周折,忽上忽下,左右回旋,仰视一线青天,俯首而视,峡水长流,叮咚成曲,如置身于九天宫阙,犹如腾云皈梦。

悬空寺不仅外貌惊险,奇特、壮观,建筑构造也颇具特色,形式丰富多彩,屋檐有单檐、重檐、三层檐,结桅构有抬梁结构、平顶结构、斗拱结构,屋顶有正脊、垂脊、戗脊、贫脊。总体外观,巧构宏制,重重叠叠,造成一种窟中有楼,楼中有穴,半壁楼殿半壁窟,窟连殿,殿连楼的独特风格,它既融合了我国园林建筑艺术,又不失我国传统建筑的格局。

悬空寺内现存的各种铜铸、铁铸、泥塑,石刻造像中,不少风格,体例具有早时期的特点,是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珍品。

悬空寺是历代文人墨客向往之处,古代诗人形象的赞叹:"飞阁丹崖上,白云几度封,蜃楼疑海上,鸟到没云中"。公元735年,诗仙李白游览后,在岩壁上写下了"壮观"二个大字。明崇祯六年,徐霞客游历到此,称之为"天下巨观"。李铁映同志1989年来恒山视察时,挥毫写下了"伟哉神工"四个大字,当人们感概之余,不竞要问,建悬空寺的初衷是什么?为什么历经1500多年,能够保存完好?

悬空寺由于科学的选址,是建在崖壁凹回去的部分,且两边突出的山崖缓解了风势,东边天峰岭遮挡了太阳,年平均日照时间为2小时,风侵,雨蚀、日晒都对其损害不大。

公元398年,北魏建都平城(今大同市),北魏天师道长寇谦之(公元365-448)仙逝前留下遗训:"要建一座空中寺院,以达"上延霄客,下绝嚣浮"。换句话来说,就是让人们上了这处寺院,感到与天上的神仙共语,而将人世间烦恼抛掉。从天师仙逝到始建的43年间,他的弟子们多方筹资,精心选址设计,乃至寺庙宗教内容的构思都超出了常人的智慧,将陶宏景(公元456-540)明确提出三教合流的思想,巧妙地体现在一处空中寺院内,并将三教殿建在寺院的最高处,使三位教主共居一殿,他们神态各异。殿内正中端坐佛主释迦牟尼,慈和安祥,左边是儒家始祖孔子,微笑谦恭,右边是道教主老子李耳,清高割达,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对话,三教殿内的宗教内容,佛、道、儒的和平共处,体现了儒家思想"和为贵"、"仁者爱仁"、"智者见智"以及道家的"无量度人","礼度为先"和佛教"普渡众生"的思想,是三教思想融恰升华的展示,为指点世人化解矛盾纷争作出了榜样。因此,悬空寺始建至今,地处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的恒山,不但没有遭到破坏,而且历代都加以维修、完善,(悬空寺的现貌是保存了金大定20xx年修缮后的基本原貌),足以说明天下渴望和平的无穷力量。

描写大同文化纪录片心得体会总结四

任何一个企业,其生存和发展都与它自身的文化条件及所处的文化环境密不可分,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的基础、行为的准则、成功的保证。我国企业在创建组织文化中要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抛弃糟粕,使传统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的经营理念、价值体系、历史传统和工作作风,表现为企业成员的整体精神,共同的价值标准、习惯的沉淀、职业的习惯,一定的道德规范与文化素质。它不仅可以对员工的思想和行为起导向和约束作用,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增强企业的凝聚力,而且还可以更加鲜明地将本企业同竞争对手区别开来,以便消费者对企业进行识别,进而产生认同感。企业文化理论的形成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当时,整个国际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日本在短短20多年的时间里,由一个战败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成为美国企业的主要竞争对手,这使得人们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刻反思。经过深人分析,在企业竞争过程中,是企业文化使日本迅速崛起,是企业文化对日本经济发展起了主要作用。于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企业界掀起了一股创建企业文化的热潮。当我们探索日本企业文化时,发现日本的企业文化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因此,我国企业在创建企业文化,提高竞争力时,除了学习和引进东西方先进企业文化外,还有必要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瑰宝。

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孔子思想常为企业所用。接下来主要从“仁”、“信”、“义”、“和”几个方面谈儒家思想对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

“仁”,仁爱,“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儒家的精义所在。在《论语》中仁字出现了109次,有多种释义,最常见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种解释是“爱人”。我国企业在经营管理中要尊重自己的员工,理解支持他们,信任宽容他们,关心体贴他们,从而有效培育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和信任度,企业真心为员工着想,就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信”,言行相一,信用。要使企业成功必须讲信。“信”是儒家伦理中具有积极意义的思想,也是中国交换伦理的重要典范。很值得我们今天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学习和借鉴。因为,诚信,对外而言,首先,能大大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商业效率;其次,诚信可以为企业树立良好的信誉,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从而获得更大的利益。对内而言,只有在诚信的基础上,企业内部才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内耗,充分发挥人的最大潜能。

“义”,道义、主义。企业在文化建设中要树立正确的道义作为自己的行动信条,并为之奋斗。尤其在义利发生矛盾时,要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价值观。孔子提出“见利思义”的思想。提倡人们要见义能为,舍生取义,做到重义轻利、见利思义,做什么都不要忘义。要使个人的行为与仁义、道德、道义相符,而不计较功利或物质利益。在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应该把树立正确的“义利观”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使员工自觉地意识到在讲“义”时,要承认“利”的必要,追求“利”时,则要接受“义”的约束。这样,就能实现“以义估利”,“举义兴利”,调节和规范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行为,使企业遵守法则,正当经营,把赚钱看作一种手段而非目的,自觉地把企业赚钱与国家兴旺和民族利益联系到一起,捐助教育、办慈善,将利益回馈社会,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取向。

儒文化中强调“和”,孔子有言“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和为贵”是中华几千年历史中处理人际关系、民族文化、社会关系的传统原则。用求大同,存小异的办法,协

调各部分人的利益和要求。达到整体的协调、和睦是中国社会长期稳定的重要文化支柱。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也正是得益于这一“和”的传统。对于企业文化建设而言,目前比较流行的做法有“三和治企”,“三和”指“人和、物和、利和”即治理企业要将人员间的关系协调,企业生产与环境的协调,企业间竞争与合作的协调有机结合起来。

儒家思想从在不同方面对企业文化建设起着作用,是企业运转的润滑剂。因此,企业应该以超凡的卓识远见,注意吸收借鉴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用于教育员工,培养员工爱岗敬业、团结合作、协调一致的精神,使企业的竞争力得以增强。

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子。分别着有《老子》、《庄子》。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可以从中吸取合理营养。

“道”是道家的中心思想。老子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意思是事物发展有其规律性,人们应当按规律办事,不可妄为。应用到企业文化建设中,首先,领导者行为应当顺应自然发展规律,并按规律制定法律制度;其次,涉及企业改革改制时要对企业自身特点和周围环境全盘考虑,切忌想当然为之;第三,对于管理者而言,要善于抓大事,将常规事务分权与下属,这样责权明确、各尽其力,管理者看似清闲,实际工作却井井有条,正是“无为而无不为”}

辩证地看待一切事物,这是道家思想的又一精华之处。老子认为,一切现象都是相互对立的,如新与旧、盛与衰、高与低、长与短、福与祸等,而且这种对立关系也是可以转化的。再来看今天的企业,商场如战场,有胜亦有败,面对激烈的竞争,企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当处在经营困难时期,企业不应该气馁,通过不懈的努力,使困难局面得到改善并要向它的反方向发展,即获得成功;当企业处在顺境时,也应该认识到企业自身还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很可能是隐性的,同时,企业的竞争对手也在以难以觉察的速度迅速崛起,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成为落后者甚至被淘汰。以辩证治事的思想来认识事物、治理企业,也是许多企业反败为胜走向成功或者戒骄戒躁保持领先的法宝之一。

老子认为,天下的一切大事,皆从点滴小事做起。他说:“合柱之木。生于毫木;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对于企业文化建设具有很大启发意义。每个企业都有同一个梦想,不断发展,日益壮大。要实现这个梦想,就需从零开始,然而很多企业却没有做到这一点,它们急于求成,一味地攀比,盲目扩大规模、引进外资,全然不顾自己的条件,也不顾事物发展的步骤性和规律性,结果出现了管理困难、资金浪费、负债增加等一系列不良现象。

道家思想,博大精深,它教育今天的企业以辩证的眼光看待成败,以一个“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来顺应规律治理企业,同时以一个“点滴为始”的思想看待企业成长,使企业得以持续发展。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不存在绝对的好与绝对的坏,看到传统文化优秀面的时候,也应看到它的消极面,下面就中国传统文化的消极面作以简单分析。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枪打出头鸟”这些谚语奉劝中国人莫为天下先。这些思想渗透到企业中,既会影响企业竞争一流的意识,也极大地影响到企业内部人才的选拔、培养和

使用。加拿大华裔总督伍冰之的父亲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如果你不想摘天上的星星,那么你连地上的尘土也得不到”。现今全球化时代,商业竞争更加激烈,充满风险,谁若过分小l}谨慎,事事不敢为天下先,或竞争意识淡薄,不求上进,以得过且过的心态办实业,恐怕难以长存。通用电气前总裁杰克·韦尔奇谈起通用的企业文化时。有一句是“竞争、竞争、再竞争”。

没有一个人敢说自己永不失败。现代教育科研成果表明,人就是在不断犯错误中学习的,所以,某种程度上成功的人也是失败比别人多的人。作为现代企业人,一定要不怕失败,只有首先在心理上不惧怕失败,才会认识失败,才会分辨哪些是可能走向成功的失败,哪些是永远的失败,从而避免在关键问题上失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评价一个人时往往不是看它做成了多少事,而更多的是看他犯了多少错误,得罪了多少人,失败了多少次,在这种标准下,那种不求无功,但求无过,对方方面面关系照顾较好的人常常占优势,而那些冲劲大、对关系顾及少、一头扎进事务中的人往往吃亏多。长期以来,员工的积极性会受到打击,对企业的危害不言而喻。

“不识古,不成义”,“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多”,大官说的话比小官顶用,上司仿佛在所有问题上比下属聪明。过去的经验,并不能完全地原封不动地用于指导今天的现实生活,许多经验留给今天参考的往往只剩下核心的思想精义。以上思想作用于企业文化建设,只会使企业封建气息浓厚,难有长足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作用于企业文化建设,今天的企业应该自勉自励,兢兢业业,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对传统文化的消极方面决不姑息,果断地抛弃,即用“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态度来对待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同任何一种文化一样,企业文化建设也是开放型的,必须兼收并蓄,企业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优秀遗产的同时,还应结合本企业状况,充分吸收国内外优秀文化建设经验,以便形成本企业独有的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表示个人与群体间的关联程度。在个人主义社会中,个人之间的关联较低,以“我”为中心,人们认为一个人的责任就是照顾好自己,即使由于某种目标使人们聚在一起,但如果这个团体束缚了他们的个性,或者影响到了他们自己的利益,他们很有可能离开这个团体,或者降低对团体的责任感而维护自己的相对独立。所以,对团体忠诚度较低;而在集体主义社会里,以“我们”为中心,集体中的成员期望他们的集体来照顾他们,并且以愿意对集体的忠诚作为回报,他们对集体、团队忠诚度较高,因而企业凝聚力较强。

日本企业强调团队精神、家族精神、集体及爱国精神等带有明显民族特征的企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吸收和借鉴了儒家文化的特点。日本人对团体的依赖使他们会为了团体而甘愿忍辱负重。较高的集体主义精神使得日本人在组织中结成了无数个大大小小的团队来共同解决问题、承担责任。个人可以因为团队的利益而放弃自己的利益。这种较高的集体主义带来的是以人际间的相互吸引和对团体的绝对忠诚为特征的高团队凝聚力。

毕鹏程等(2003)在研究不同的社会文化对群体思维现象发生的影响时发现,美国是一个非常注重个人主义的国家,群体的凝聚力相对较低。日本是一个具有较高的集体主义的国家,群体中人际关系和谐,个人对群体高度忠诚。而中国的群体则很特别,成员间虽然信任度很

低,但是却很容易服从别人的意见,同时相互间缺乏竞争性,参与决策的愿望不高,而建立在情感基础上的合作关系又会使群体维持一种表面上的和谐。所以,虽然同受东方文化的影响,中国群体的凝聚力却远远不及日本。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推崇天人和谐的思想。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之一就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而西方文化则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才能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在对天人关系的基本观点上,中国传统文化把人生处世的理想目标确立为“天人和谐”,其积极意义是明显的。儒家治国和管理思想的核心是“和为贵”。这种和谐观,重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平衡,追求管理系统的和谐、稳定,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天人合一”,在社会管理方面推崇“天人一家”,在对人的管理方面强调“情理合一”,从而在管理的不同阶段和层次上达到相互交融合一。千百年来,“和为贵”、“和气生财”已成为国人一般的生意经。

中庸之道对企业文化的正面影响体现于其反对过与不及、不走极端、重视和谐、“和为贵”的人际关系准则等。借助中庸的这些积极面培养诸如“追求合理利润”、“内求团结、外求发展”、“协作博弈”等等企业经营风格、风险观念乃至竞争观念及策略等以构筑企业文化,已在实践中被证实为成功之道。

中国传统的治学理论认为,要想有益于社会,要想治理企业,企业家必须先从自身的修炼开始,修身齐家治天下。一个团队有没有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关键取决于上级;一个上级有没有吸引力、号召力、影响力,关键取决于其人格魅力。任何一个企业家,要想有所作为,必须修身和正心。这就涉及到“仁”“德”“智”等各方面的修养。孔子认为管理的本质是“修己安人”。“修己安人”包含了根本性的个人修炼、自律以及和谐的管理方法,它要求管理者按照道德规范自觉约束自己,成为道德表率,通过言传和身教,借有形的教育和无形的感化影响被管理者,从而达到管理上“安人”的目的。“修己安人”的中国管理传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仅仅依靠外在规范约束人的行为,只能达到有限效果,而要求个体从心理上、观念上认同管理上的要求,必须借助道德的力量、榜样的力量。“正人必先正己”。管理者能做道德表率,能着眼于全局,抑制、约束个人的“私”,创造人人自觉为企业努力工作的管理氛围,才是理想的管理方式。

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是我国的一个传统文化特征。集体主义文化强调集体目标,个人主义文化注重个体目标。比如,美国是一个高度重视个人主义的国家,他们这种个体本位的价值观念促使人们追求一种人人不同、个个相异、互不干涉的状态。

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强调群体意识,忽视对人的个性的认可与培养,不利于企业员工个体意识的发挥。企业文化建设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尊重员工的主体地位,塑造个性化的企业及企业家形象,而中国传统文化十分强调群体的作用,强调整体对个体的制约力量,忽视了群体中每一个个体作为最积极的行为主体所能够发挥的巨大作用。这种思想意识的长期影响,使人们难以坚持个人的看法,企业家不敢大胆实施自己的改革方案,不愿显示个人的力量,这对企业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hofstede(1991)曾经通过定量分析发现,具有在不确定条件下进行投资偏好的西方个人主义文化和具有资本积累及人力资本投资偏好的东方儒家文化与经济增长有较强的相关性。赵曙明(2004)指出,“美国这个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之所以能够率先迎来知识经济,是因为美国人很容易„接受自主,自我改造,乃至自我革新的精神‟,并把这种精神带到商业领域……与此形成对照的是,那种与自然经济相适应的文化的封闭、墨守成规、论资排辈、追求平衡、„中庸‟等等,明显地抑制了人们的创造性。”

常建坤(2006)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影响时发现,中国文化对企业家

创新精神所起的正面影响要小于西方文化。但是,可能是由于中国文化强调“和合”思想的结果,中国文化对企业家网络(社会资本、关系资本)的构建更具积极意义。与中国文化不同,西方文化更强调个人主义,更负进取心,并直接导致了其风险偏好、机会识别和动态创新意识都较强,而企业家网络联系较弱。

“和谐、统一”始终是儒家思想的精髓。儒家倡导和谐中求得统一的思想,这与西方的强调差异化的文化不同,统一可以给企业带来稳定的文化氛围,这是它积极的一面。但是另一面,它也为折衷主义、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提供了理论土壤,限制了员工的创新与发展。而西方文化强调个性张扬,提倡并鼓励员工的创新,尊重员工个性。

我国传统的冲突管理强调“以和为贵”、“克己安人”,在处理冲突时,人们往往采取非对抗式的策略,如宽容和回避的方式,以求增进和谐,这种和谐价值观有利于减少人际间的摩擦和冲突,然而也会给组织带来负面影响,因为过分压制冲突会使组织停滞不前,导致决策效率低下,最终降低组织的经营绩效。并且,“以和为贵”的传统价值理念在企业文化中有时也会演变为不注重制度安排,往往强调非制度性人情理念。导致在经营中很少考虑与契约制度相关的价值理念,而很重视哥们义气之类的价值理念及血缘家族关系理念。

邓荣霖等(2006)在研究中国情境下不同的文化类型、组织结构对企业的经营绩效产生的不同影响时,设想中国企业的员工会更加适应那些强调和谐人际关系和集体目标的组织文化,从而将具有这两方面特征的组织文化作为研究的重点。研究发现,和睦交往型组织文化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绩效具有负效应;团结一致型组织文化对于企业绩效具有正效应。人们之间和睦相处本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一种优良品质,然而,在企业内过高的和睦性,可能会损害企业的经营绩效。因为,在中国,和睦交往的程度往往与成员维护相互之间的“关系”、“人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工作中,成员间很少会就他人达不到考核标准或要求的工作业绩提出批评意见。即使要求对工作方案提出不同意见,大家也是倾向于保持沉默。这种结果导致了管理中的低效率和工作中的低产出。

而团结一致型企业文化,因为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目标一致,企业成员的价值及行为取向与企业整体价值保持一致,大家会齐心协力,从而使企业产生较高的投资回报率。这也验证了calori & sarnin(1991)的观点:团结一致是能够带来正面影响的一种组织文化特性。

由于受“三纲五常”和“忠孝礼仪”等儒家文化的影响,我国是一个权力差距较大、平等程度偏低的国家。在企业内部,“一把手”说了算,随意处罚职工,职代会流于形式,压制民主,忽视或否认员工的智慧,使职工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权益得不到实施,限制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企业失去活力和凝聚力。

而企业的员工也较容易接受集权领导和官僚结构,比较愿意接受权威,并心安理得听从权威的领导。权力距离、等级观念及服从意识共同导致上级对下级的专制及下级对上级的盲从。员工缺乏积极性,参与决策的愿望不高,相互间缺乏竞争性。企业内部缺乏民主气氛和民主决策程序,自然无法集思广益,群策群力,这与强调团队精神的现代企业文化不符。

描写大同文化纪录片心得体会总结五

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大学生无论在心理上,还是在世界观人生观方面与以前相比都有较大的差异和变化,面对新一代大学生,作为学生公寓的管理者和服务者,只有认知到学生的心理,了解学生的需求,并据此不断改变工作方法和服务手段,才能满足公寓管理工作的需要。因此,要有具备较高素质的人群和正确的手段来从事学生公寓管理工作。

院学生会宿管部建立起了日检、周检、月检等不同深度的检查制度,通过管理员、协管员自查,公寓主管定期检查和院学生会自律委员会的成员不定期抽查等方式对各级员工各项工作进行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发布、通报,与员工的日常考核、工资挂钩。同时,后勤集团也进行不定期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通报,限期整改。另外,学工处、学生会也定期进行安全检查,通过多级监督检查机制,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及时加以纠正,使中心的各项工作得到持续改进,建立起了一个自我完善与自我发展的机制。

对高校学生公寓安全防火工作认真贯彻执行“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岗位制度。“谁主管、谁负责”,就是将责任落实到主管者的肩上,做到职责明确,任务明确,责任明确。建立逐级防火责任制是搞好防火工作的组织保证,也是责权一致性的体现。在安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的模范带头和对防火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是做好防火工作的关键。因此,要明确各级主管在防火工作中责任,克服那种职责不明,任务不清,名义上集体负责,实际上无人

负责的松散现象,真正做到安全防火工作层层有人抓,处处有人管。“谁在岗、谁负责,”就是要求每位在岗工作人员,都要对本单位的安全防火工作高度负责。各个岗位应结合工作特点制定本岗位的安全防火措施,担负起安全防火的重任,形成“防火工作,人人有责”和管理书面。谁在岗、谁负责既是防火责任制的一部分,也是防火安全责任制的一种分解,是发动群众参与管理的一种好办法。

学生公寓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学生为本,从关注、关心、关怀学生的学习生活发展,帮助学生成长成才出发。调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地努力、探索,用科学健康向上的公寓文化,引导大学生进步成长,使学生公寓真正成为育人的第二课堂。

为了创建安全文明校园,配合学工处及后勤集团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规范生活环境,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增强同学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学工处决定举办以“建文明之家,树文明新风,做文明大学生”为主题的校园安全文明活动月。

活动宗旨:全面推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引导广大同学养成文明自律的良好习惯。

指导思想:认真贯彻上级关于大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的精神,切实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基础的、身边的不文明言行,通过抓小事、抓实事,使广大同学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努力创造一个遵章守纪、讲究卫生、爱护公物、仪表得体、举止端庄、兴趣高雅的校园环境,并充分发挥学生会组织在校园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主动作用,通过开展一系列“树文明风范、做文明大学生”活动,加强学生的文明修养。

一、活动范围

全院在校住读生.二、活动主题

建安全和谐校园 树武职文明新风

三、活动口号

展武职校园风采,建安全文明之家。

四、活动时间

2007年4月上旬—5月底

五、相关活动

1.宣传周2.安全文明征文比赛

3.安全知识演讲比赛

4.“公寓杯”友谊联赛

5.寝室乐器大赛

6.寝室文化艺术作品大赛

7.颁奖晚会

六、活动流程

1.宣传周

1.宗旨:为了进一步优化育人,加强学生管理,促进学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广大学生文明素质,增强同学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2.主题:“生命成可贵——安全价更高”

4月6日—4月13由院宿管部进行组织,各系宿管部进行响应,推出关于“四防三查”以及无烟周板报、海报、倡议书。(四防:防火、防盗、防毒、防意外;三查:查违禁电器易燃易爆品、查晚归晚休纪律、查网络安全文明。)

3.宣传方式:1.各栋寝室楼黑板报(由各系负责,以安全防火为主题)

2.展板宣传

3.条幅宣传

2.安全知识征文比赛 月21日—5月1日安全文明征文比赛以“文明在公寓,让爱驻我家”为主题,反映武职的变化以及在这个大环境下引起的同学们宿舍文化生活。

3.安全知识演讲比赛

4月下旬进行安全知识演讲比赛,由各系学生代表参加。4.“公寓杯”友谊联赛

5月中旬进行公寓杯友谊联赛,以联系东、西、南三区同学,比赛项目:寝室呼拉圈比赛寝室单车慢行接力赛 5.寝室乐器大赛

5月中旬进行寝室乐器大赛,以“展示才艺、奏出和谐”为主题,乐器演奏种类不限,表演人数不限。

6.寝室文化艺术作品大赛

5月中旬进行文化艺术作品大赛, 以“梦·家”为设计主题.给大家提供一个相互学习与交流的机会,搭建一个展示与宣传自我的舞台.7.颁奖晚会

颁奖晚会将定于 6月上旬在东区大礼堂进行。晚会主题:“安全·文明·和谐”。七、总奖项:

a 演讲比赛:

一等奖:1名

二等奖:2名

三等奖:3名 优秀奖:5名

b 征文比赛:

一等奖:1名

二等奖:2名

三等奖:5名 优秀奖:10名 c “公寓杯”友谊联赛

个人项目:一等奖各1名

二等奖各2名

三等奖各5名

鼓励奖各6名

团体项目:一、二、三等奖各1名 d 寝室乐器大赛

一等奖1名

二等奖2名

三等奖3名

优秀奖5名 e 寝室文化艺术大赛

一等奖1名

二等奖3名

三等奖5名 创新奖6名

鼓励奖6名 f 安全文明月:

“安全文明之星”个人单项奖:30名 安全文明寝室: 50名

安全达标寝室: 80名

优 秀 系 部:

6名

最佳组织奖、最佳贡献奖、团体优胜奖共5个

“新武职、新生活”征文比赛活动方案

1、活动时间:各系务必于4月15日之前交于宿管部办公室。

2、活动主题:在迎来武职建校三十一周年的日子里,我们也迎来

属于我们的安全文明活动月。新世纪早已来临,作 为武职的主人,我们有必要用自己的“音符”—— 文字,去歌颂武职,去展示我们宿舍文化生活,去 体现当代大学生的风采,为此特举办了此次“新风尚、新生活”征文比赛。

3、活动要求:(1)以“新武职、新生活”为主题,反映武职的变化

以及在这个大环境下引起的同学们宿舍生活的变化,内容积极健康、向上,不得抄袭。(2)体裁不限,题目自拟,字数不限用a4纸打印

出来,标题用2号黑体或宋体,小标题用3号宋体,正文用4号仿宋字体,行间距1.5倍。

4、评比方式:(1)各系推荐4篇优秀作品参加比赛。

(2)由专业老师共同评出一、二、三等奖各1名,优秀奖10名。

其它相应开展了一系列相关公寓文化建设的活动。

描写大同文化纪录片心得体会总结六

殿楼的分布都对称中有变化,分散中有联络,曲折回环,虚实相生,小巧玲珑,空间丰富,层次多变,小中见大,不觉为弹丸之地,布局紧凑,错落相依,其布局既不同于平川寺院的中轴突出,左右对称,也不同于山地宫观依山势逐步升高的格局,均依崖壁凹凸,审形度势,顺其自然,凌空而构,看上去,层叠错落,变化微妙,使形体的

组合和空间对比达到了井然有序的艺术效果。远望悬空寺,像一付玲珑剔透的浮雕,镶嵌在万仞峭壁间,近看悬空寺,大有凌空欲飞之势。登临悬空寺,攀悬梯,跨飞栈,穿石窟,钻天窗,走屋脊,步曲廊,几经周折,忽上忽下,左右回旋,仰视一线青天,俯首而视,峡水长流,叮咚成曲,如置身于九天宫阙,犹如腾云皈梦。

悬空寺不仅外貌惊险,奇特、壮观,建筑构造也颇具特色,形式丰富多彩,屋檐有单檐、重檐、三层檐,结桅构有抬梁结构、平顶结构、斗拱结构,屋顶有正脊、垂脊、戗脊、贫脊。总体外观,巧构宏制,重重叠叠,造成一种窟中有楼,楼中有穴,半壁楼殿半壁窟,窟连殿,殿连楼的独特风格,它既融合了我国园林建筑艺术,又不失我国传统建筑的格局。

悬空寺内现存的各种铜铸、铁铸、泥塑,石刻造像中,不少风格,体例具有早时期的特点,是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珍品。

悬空寺是历代文人墨客向往之处,古代诗人形象的赞叹:飞阁丹崖上,白云几度封,蜃楼疑海上,鸟到没云中\。公元735年,诗仙李白游览后,在岩壁上写下了壮观\二个大字。明崇祯六年,徐霞客游历到此,称之为天下巨观\。李铁映同志1989年来恒山视察时,挥毫写下了伟哉神工\四个大字,当人们感概之余,不竞要问,建悬空寺的初衷是什么?为什么历经1500多年,能够保存完好?

悬空寺由于科学的选址,是建在崖壁凹回去的部分,且两边突出的山崖缓解了风势,东边天峰岭遮挡了太阳,年平均日照时间为2小时,风侵,雨蚀、日晒都对其损害不大。

公元398年,北魏建都平城(今大同市),北魏天师道长寇谦之(公元365-448)仙逝前留下遗训:要建一座空中寺院,以达\上延霄客,下绝嚣浮。换句话来说,就是让人们上了这处寺院,感到与天上的神仙共语,而将人世间烦恼抛掉。从天师仙逝到始建的43年间,他的弟子们多方筹资,精心选址设计,乃至寺庙宗教内容的构思都超出了常人的智慧,将陶宏景(公元456-540)明确提出三教合流的思想,巧妙地体现在一处空中寺院内,并将三教殿建在寺院的最高处,使三位教主共居一殿,他们神态各异。殿内正中端坐佛主释迦牟尼,慈和安祥,左边是儒家始祖孔子,微笑谦恭,右边是道教主老子李耳,清高割达,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对话,三教殿内的宗教内容,佛、道、儒的和平共处,体现了儒家思想和为贵\、仁者爱仁\、智者见智\以及道家的无量度人\,礼度为先\和佛教普渡众生\的思想,是三教思想融恰升华的展示,为指点世人化解矛盾纷争作出了榜样。因此,悬空寺始建至今,地处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的恒山,不但没有

遭到破坏,而且历代都加以维修、完善,(悬空寺的现貌是保存了金大定18年修缮后的基本原貌),足以说明天下渴望和平的无穷力量。

描写大同文化纪录片心得体会总结七

学校文化是一个学校的品牌,它是一所学校长期历史积淀和文化的产物,也是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的重要生态环境,是学校凝聚的源泉。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我校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对学校文化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全面推动学生、教师和学校三位一体的和谐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特制定商南县初级中学学校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我校的学校文化建设要以“三个面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和谐社会理论及科学发展观为根本的行动指南,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宗旨,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本事和社会实践本事为具体目标,突出“以人为本、和谐育人”的办学理念,强化校风、教风、学风“三风”建设,为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创造优良的人文环境,使学校成为师生身心愉悦、情感陶冶的成长乐园,从而构成能够充分展示学校个性魅力和办学特色的学校文化。

基于学校传统,关注学校实际,结合机遇谋求发展,动态地构建学校文化,使我校的学校文化既体现时代精神又具有主体特色。倡导体现时代要求的办学育人理念,构成学校的思想文化;培养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以构成学校的育人文化;经过全员参与,开展各种礼貌创立活动构成学校的行为文化;经过加强学校精神礼貌建设构成学校的精神文化;营造一种和谐融通的氛围,打造一支团结进取的团队,构成一股开拓创新的力量,培育一种求真求美的精神。具体包括: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学校主体精神的塑造、学校物质环境的优化与良好人格气质的构成、规章制度的优化与“科学+人文”管理文化的构建、课堂教学的优化与学生创新本事的培养。

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高度重视人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作用,重视人的进取性的充分发挥,把体现学校教育人文本质和培养学校的人文精神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攻方向。它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第一、思想性原则:就是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学校文化阵地。第二、实践性原则:学校文化重在建设,重在实践,要开展贴合学生特点、引导学生全面成才、形式喜闻乐见、同学参与性强、身受广大同学喜爱和支持的学校文化活动。第三、整体性原则:学校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层次性、具体性、全面性等特点,所以要统筹兼顾,全员参与,持之以恒。第四、发展性原则:学校文化具有发展性、动态性等特点,所以要与时俱进,坚持弘扬时代主旋律,体现发展主题,培育时代精神。第五、参与性原则: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就是教育的过程,注意发挥学校、班级、学生、家长及社区各方面的进取性,经过活动,逐步构成规范、和谐的校风,科学务实的教风,兴趣浓厚的学风,进取的班风。

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它反映了一所学校的组织精神和组织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学校的组织文化渗透在组织的一切活动之中,是组织的灵魂。它由三个方面组成:一是组织特有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准则;二是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三是组织的物质环境和物质条件中的文化氛围。具体而言,学校文化是指一所学校的办学梦想和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一梦想和目标而建立起来的相应的管理制度、办学理念、学生培养目标、师资选择标准、课程体系、师生关系、教学方式、学校氛围所体现的精神内涵。

如何建设学校文化,为此学校领导经过认真思考与讨论,决定从价值观念(精神层面、隐性文化)、物质文化(显性层面)同时架构我校的文化建设。

(一)学校深层文化建设

学校文化建设是一所学校师生精神风貌和思想素质、修养的内在及外显表现,是一所学校高层次办学的体现,根据学校30多年的发展史,深刻挖掘学校的文化内涵,确立我校的文化建设以校训“志远、德厚、思敏、学博”为基础,围绕“爱国爱校、宽容协作、谦虚进取、尊重他人、民主创新”20个字为主体来开展。其具体含义是:

1、爱国爱校:热爱祖国,要有爱国之情与报国之志,要热爱祖国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振兴中华”的雄心之志,“从我此刻做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把自我的一切与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齐,为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而努力!热爱学校,就是要秉承校训“志远、德厚、思敏、学博”的精神,继承学校的光荣传统,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观念,构成“人人为学校添光彩,事事为学校争荣耀”的风气。

2、宽容协作:具有包容他人、宽恕他人之心,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不一样他人斤斤计较,让他人有改错归正的机会;有团队精神和团体荣誉感,善于沟通交流、团结协作,不心存排斥他人、嫉妒他人之心,善于取众人之长来战胜困难、博取胜利。

3、谦虚进取:谦虚是种传统美德,虚心求学、求教,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谨记“骄兵必败”的古训,不虚夸、不骄横;上进心是成功的内在动力,“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个响亮口号呼唤进取,进取是社会发展的不竭源泉,仅有奋发向上,才能学业有成、校业发展、国家发达。

4、尊重他人:学会尊敬教师、长辈,不顶撞、不忤逆,有理有节,礼貌待人;尊重同学、朋友,不粗言野语、不侮辱、调戏他人、不打架斗殴,慎言慎行、礼貌待人;爱护幼小,躬亲示范,互尊互爱。尊重他人等于尊重自我,互相尊重,人际关系融洽和谐。

5、民主创新:根据大多数人的意志来办事,调动更多人的进取性,发挥更多人的聪明才智,发动更多人来参与,创设宽松、民主、平等的学习工作氛围和增加透明度来民主决策、共同执行;创新是一个民族提高的灵魂,创新才能发展,仅有创新,事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所以要培养创新精神,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本事和事业才不会停滞不前,学法、教法和工作方法都要有创新的意识。全校师生都应以文化定位来加强自身素养的提高,使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具有“学校”的鲜明特色,构成我校独特的学校文化,培育特色人才。

(二)创设学校文化氛围

1、营造健康优美的学校文化环境:设计和规划学校硬件环境建设,根据学校20____至20____年总体规划,整体规划好学校的文化环境,让学校充满教育性、体现文化特质;从净化、绿化、美化入手整治校容校貌,按学校规划分批完成学校的净化、绿化,使学校环境到达花园式学校的要求;创设各种文化设施,开辟阅报栏、宣传栏、黑板报、图书室、阅览室等思想、文化教育阵地;及时展出学生书画作品,开辟外语角,创办校报校刊等,使学生随时随地受到感染和熏陶。建成学校完善的学校电视电化广播系统,利用学校广电视台及时播发学校新闻和优秀事迹;在学校主要部位悬挂名人字画,展示学校的校训和教书育人理念,提升学校文化层次;加强学校网站、专题网站、教师个人网站和班级网站建设,经过网络加强师生文化教育,提高文化修养。

2、组织丰富多彩的学校文化生活:要进取开展各种健康有意的课外文化活动,占领学生的业余生活阵地。各班要利用班团会,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小型的文化娱乐活动,活跃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学生会、团委要发挥职能,以广大学生爱好、兴趣为纽带,增设让全校学生自主参与的活动,丰富第二课堂;学校每年要举办一次以上全校性的大型文化艺术节教育活动,倡导学生参加,使广大学生的艺术素质得到普遍提高,引导学校文化向健康高雅的方向发展;建设良好的校风。要结合本校实际,经过阐释校训、校旗、校歌、校徽等形式,弘扬校风,构成自我的特色,引导学生养成礼貌、守纪、勤学、上进的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三)开展学校文化教育

1、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教育。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教育片或优秀影视片;利用各种纪念日,组织开展读书宣传活动;每年组织新生开展入学教育,进行新党团员宣誓;举办各种知识竞赛或演讲会等活动,使学生从中受到直观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教育。

2、抓好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法制教育。制定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学生行为评价和反馈体系,不断促进学生行为的养成;开展评选先进团支部、团小组、先进班团体等争先创优活动,用先进激励学生健康发展;注重法制教育,开设法律教育课,增强学生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开展学生值周活动,建立学生行为监督小组,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本事,从而养成自觉遵法守纪的良好行为。

3、开展班级形象设计、宿舍美化等活动,浓厚学校文化氛围。

1、从基础开始,挖掘学校特色,促进"学校精神"的构成。

①重视学校的优良传统。

②明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学校文化建设的方向。

③挖掘特色,以现有学校文化状态为基础,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规划学校文化发展的前景。

2、把“重素质、扬个性、能创新、可发展”的.办学理念和“勤奋、求真、力行、进取”的育人理念化为广大师生的自觉意识、自觉行动,把办学育人的理念渗透到学校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培育成学校文化的核心和特色。

3、举办学校文化艺术节

每年开展一次活动,结合学生需要和学校实际设计主体活动,弘扬时代主旋律,发现和激励有文化艺术特长的学生。

4、开展好兴趣小组活动

(1)尽快成立学生文学社,定期出版校报校刊,面向广大同学征稿,促进我校学生文学修养水平的提高。

(2)定期展览学生美术作品。

(3)组织好学生合唱团,定期进行合唱欣赏,舞蹈队定期训练,每学期展示一次活动成果。

(4)成立摄影和集邮协会、棋社、球类、体操队等体育、艺术类兴趣小组,培养学生特长。

(5)成立信息技术兴趣小组,充分利用学校网的功能为学校文化建设服务。

1、成立学校文化建设委员会,具体负责全校学校文化建设任务。学校政教处、团委会具体负责组织开展全校性学校文化建设活动。

2、坚持“四全”即全面部署、全员参与、全程运行、全面落实。学校文化建设委员会定期进行计划、部署、评估和总结,保证工作的落实。

3、学校加大经费的投入力度,保证建设的正常进行。

4、在学校制定教学目标职责书时,将学校文化建设的成绩列入各教师工作业绩考核的范围,促进教师的主体参与。

在新课程背景下,学校文化的构建实际上已成为一种办学的理念、治校的策略和教育的途径。以学校文化构建挖掘学校的优势资源,渗入学校每一位学生、教师、领导及家长、社会各界的心中,用文化搭台,用知识来管理,使知识真正成为“运载智慧的血液”。

描写大同文化纪录片心得体会总结八

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西16公里的武周山麓,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一公里。现存主要洞窟45个,计1100多个小龛,大小造像51000余尊,它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云冈石窟是在北魏中期齐凿的。北魏经历了“太武灭佛”、“文成复法”。文成帝和平年间(460--465)云冈石窟开始大规模营造,到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建成,前后计60多年。初由著名的高僧昙曜主持,“于京城西武州塞,凿山石壁,开窟五所”。现第16至20窟就是“昙曜五窟”。现存洞窟大部分凿于太和十八年(494)迁洛前。据《水经注》记载,当时“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日新眺”。

云冈石窟雕刻在我国三大石窟中以造像气魄雄伟、内容丰富多彩见称。最小的佛像2公分。最大的高达17米,多为神态各异的宗教人物形象。石窟有形制多样的仿木构建筑物,有主题突出的佛传浮雕,有精雕细刻的装饰纹样,还有栩栩如生的乐舞雕刻,生动活泼,琳琅满目。其雕刻艺术继承并发展了秦汉雕刻艺术传统,吸收和融合了佛教艺术的精华,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对后来隋唐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我国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中国与亚洲国家友好往来、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云冈第五、六窟在云冈石窟群中部,为孝文帝迁洛前约465--494年开凿的一组双窟。庙前有清顺治八年(1651)建造的五间四层木楼阁,朱红柱栏,琉璃瓦顶,颇为壮观。第五窟开作椭圆形草庐形式,分前后室。后室北壁本尊为释迦牟尼坐像,高17米,为云冈最大的佛像,外部经唐代泥塑重装。窟内满雕佛龛造像。窟西侧刻有两佛对坐在菩提树下,顶部浮雕飞天,线条优美。第6窟平面近方形,中央是一个连接窟顶的二层方形塔往,高约14米,塔柱上雕有四方佛,上面四角各有一座九层出檐小塔,驮于象背上。窟四壁满雕佛、菩萨、罗汉、飞天等造像。窟顶有三十三诸天及各种骑乘,令人目不暇接。环绕塔柱四面和东南西三壁的中下部,刻有33幅描写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道的佛传故事浮雕,内容连贯,构图精巧。此窟规模宏伟,雕饰富丽,内容丰富,技法精炼,是云冈石窟中有代表性的一窟,也是中期造像艺术汇集的大检阅。

云冈第七、八窟位于云冈石窟的中部,为一组双窟,是云冈石窟第二期开凿较早的石窟。七窟前现存的木构建筑,是清顺治八年(1651)修建。七、八窟平面均为长方形,窟内布局上下分层,左右分段。七窟后室北壁上层天幕龛的中央,雕一交脚弥勒菩萨像,坐于狮子座上,左右备一倚坐佛像,边为二胁侍菩萨。内容仍为三世佛,且出现了造像组合。下龛为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像。壁与窟顶相接处雕一排伎乐人像,各执乐器演奏。东西两壁对称开凿,壁与顶部相接处雕一排千佛。下分四层雕有八个不同的佛龛。南壁凿有一门一窗,左右两侧各雕四个佛龛。门窗间有六个供养人和伎乐天人像。明窗内雕菩萨和禅定比丘。内拱内雕力上、护法天王和飞天。顶部分格雕平棋,中为团莲,周雕飞天,把整个窟顶装饰得花团锦簇。第七、八窟与前期窟群比,在形制、内容、造像构成、题材等方面出现了诸多变化,从中折射出北魏社会变革的洪流。

昙曜五窟现编号第16--20窟,是由昙曜和尚主持开凿的第一期窟洞,也是云冈石窟最引人注目的部分之一。据《魏书?释老志》载:“和平初,……昙曜白帝,于京城西武州塞,凿山石壁,开窟五所,镌建佛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饰奇伟,冠于一世。”以道武、明元、太武、景穆、文成五帝为楷模,雕刻五尊大像。这五窟规模宏大,气魄雄伟。形制上共同特点是外壁满雕千佛,大体上都摹拟椭圆形的草庐形式,无后室。造像主要是三世佛(过去、未来、现在),主佛形体高大,占窟内主要位置。

第16窟本尊释迦立像高13.5米,而相清秀,英俊潇洒。第17窟正中为菩萨装的交脚弥勒坐像,高15.6米,窟小像大,咄咄逼人。

第18窟本尊为身披千佛袈裟的释迦立像,高15.5米,气势磅礴;东壁上层的众弟子造像造型奇特,技法娴熟。第19窟本尊为释迦坐像,高16.8米,为云冈第二大造像。第20窟为露天造像,正中为释迦坐像,高13.75米,为云冈石窟的代表作,面都半圆,深目高鼻,眼大唇薄。大耳垂肩,两肩齐挺,造型雄伟,气势浑厚。

云冈五华洞位于云冈石窟中部的第 9--13窟。这五窟因请代施泥彩绘而得名。第9、10窟为一组前后室结构的双窟,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484),太和十三年竣工,辽代曾在此兴建崇福寺。两窟平面近方形。前定南壁凿成八角列柱,东西壁上部雕出三间访木构建筑的佛龛,余壁满雕佛像、飞天。后室窟门上雕有明窗,北壁主佛是释迦佛。第10窟主像是弥勒。后室门拱内外两面有精雕图案花纹,结构严谨,富于变化。第11--13窟是一组,具有前后窟的第12窟为中心窟。11窟中立方塔柱,塔柱四面上下开龛造像,除南面上龛为弥勒外,均为释迦立像。东壁上部有北魏太和七年(483)造像题记,是研究云冈开凿史的重要资料。窟东北有太和二十年(496)铭龛和七佛立像。第12窟前正室和东西壁上部均雕出三间仿木构建筑屋形佛龛,前列两柱,洞开三门,窟顶雕有伎乐天,手持排箫、琵琶、横笛、束腰鼓等乐器,是研究音乐史的重要资料。第13窟本尊是交脚弥勒菩萨,高约13米,右臂下雕一力士托扛,既产生了力学作用,又兼具装饰效果。南壁上层的七佛立像和东壁下层的供养天人,皆为窟中精品。东壁佛龛形制各异。五华洞雕饰绮丽,丰富多彩,是研究北魏历史、艺术、音乐、舞蹈、书法和建筑的珍贵资料,为云冈石窟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云冈东部窟群,指云冈石窟东端1--4,均为塔洞。第1、2窟为同期开的一组,凿于孝文帝迁洛前,窟内中央雕造方形塔柱,四面开龛造像。第一窟主像是弥勒,塔南面下层雕释迦多宝像,上层雕释迦像。浮雕五层小塔,是研究北魏建筑的形象资料。第二窟是释迦像,塔南面下层雕释迦多宝像,上层雕三世佛。两窟南壁窟门两侧都雕有维摩、文殊。第三窟为云冈石窟中规模最大的洞窟,前立壁高约25米,传为昙曜译经楼。窟分前后两室。前室上部左右各雕一塔,中雕方形窟室,主像为弥勒,壁面满雕千佛。后室南面两侧雕刻有面貌圆润、肌肉丰满、农纹流畅的一佛三菩萨。坐像高约10米,二菩萨立像高6.2米。从风格和雕刻手法上看,很可能是初唐时的作品。第四窟风化水蚀严重,南壁窟门上方有北魏正光年间铭记,是云冈石窟现存最晚的铭记。

云冈西部窟群包括云冈石窟西部第21至45窟,以及一些未编号的小窟小龛。大多属于北魏太和十八年(494)以后的作品。其特点是不成组的窟多,中小窟多,作为补刻的小龛多。造像多为瘦骨清相,衣纹下部褶纹重叠,神态文雅秀丽,藻井中飞天飘逸洒脱,具有浓厚的汉化风格,与“龙门期”雕刻十分接近。其中第38窟北壁“幢倒乐神”浮雕,是研究北魏杂伎的形象资料。

第39窟中心五层塔柱,塔身每面作五间,六柱,柱头上斗拱承托出檐,天平座,每层间阔高度皆小于下层,稳重隽秀,是研究早期造塔的重要资料。第40窟整体布局巧妙地运用装饰艺术,使洞窟格式、构图既有规律,又有变化,提高了石窟艺术的格调。

描写大同文化纪录片心得体会总结九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您们来到有着?盐茶古道,长寿古镇?之称的大同镇检查指导工作(旅游观光),(自我介绍)。现在各位所站的地方就是古镇的入口处,大家前面所看到的就是大同古镇了。东晋穆帝永和年间(公元345年),在今赤水设臵安乐县,大同这里就有居民集聚,古时叫蛮峒子场,南宋时叫大洞场。清末时,大洞场赴日留学生陈玉生、陈玉昆在日本留学期间受孙中山、黄兴等人思想影响,学成回国后,服务乡祉,便将大洞场改为大同场,意在响应孙中山先生所倡导的?世界为公,天下大同?的思想。于是才有了今天大同镇的镇名。

古镇入口到陈贡珊碑——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条河是赤水河的一级支流——大同河,大同河古为蛮峒河,又名鳌溪、劳溪、厚溪、竹溪。鳌,是龙的孩子,?一龙生九子,九子都姓鳌?。大同河作为龙的孩子,源自四川省叙永县,在切角垭处汇入赤水河,赤水河在四川合江汇入母亲河长江。大同河干流全长60公里,流域面积1040平方公里,全河落差89米。经赤水境为25公里,流域面积185平方公里,落差45米。在上个世纪陆路交通还不便捷时,这条河是一条重要的水路交通运输通道。

大同古镇是典型的山水古镇,也是贵州省历史文化名镇,是所辖区域地理位臵和经济文化中心,交通要冲,军事据点。它和其它古镇一样,串架接庐,对面铺店。它与众不同的是有着依山就势的街道,立柱木板壁街面,临溪鸽笼式吊脚楼,淳朴敦厚的民风。庆幸的是,__大串连时公路还不通大

1

同,红浪尚未波及到被乡民深藏着的‘四旧’,才有今天的古庙、古碑、古牌坊,才有吊脚楼的木雕、瓜望、檐撑、阁楼,才有今天的古朴民风、乡土民俗。正因为大同乡民的人心存古,这些不能再生的文物、千百年传承下来的文化遗产才得以保护,才有今天大家看到的完美的大同古镇。

陈贡珊碑——

大家看到这里立有几块碑,当地人喊这里叫碑湾。碑湾有四块大石碑,三块德政碑一块义渡碑。它纪录了三个清代官员和一个开明绅士为大同古镇乡民所做的贡献,每块碑都有一个传奇的故事。

第一块碑是?清封朝议大夫陈贡珊先生纪念碑?,碑高3.5米,宽1.6米,厚0.4米。据专家考证,该碑为全省现有最高的单体石碑,为遵义市文物保护单位。中间大字为柳体楷书?清封朝议大夫陈贡珊先生纪念碑?。两旁小字,是前清甲午科举人王家槐为纪念碑撰的叙文。每侧7行,共14行。每行48字,计624字。

陈贡珊,仁怀厅大洞场人。他在地方政绩卓著,清朝皇帝诰封他为?朝议大夫?(文阶从四品,相当于现在的全国政协常委员。)后代陈玉生、陈玉昆和侄儿陈念贻,均为清末日本留学生。三人在日本时与孙中山先生、黄兴先生有过交往。三人回到家乡造福乡址。

碑文记叙了陈贡珊在大同古镇组织团练、保境安民、重视教育、开文明风尚、教化乡民等业绩。陈公的所作所为,虽受时代局限。但许多东西,现在为官者可以借鉴,民众可以学习。

(导游要熟读《清封朝议大夫陈贡珊先生纪念碑》白话文,便于游客提出些问题好答复。)

2

第二块碑是?□(永)葆遗爱。道光乙已年春三月吉旦,平樾峰大老爷德政碑,河西里士民约客公立。?这块碑是河西里的士大夫、庶民、商客为道光二十三年(1844年)五月任仁怀厅直立同知平樾峰平大人树的德政碑。平樾峰号平翰,浙江山阴县人,监生出生。平大人道光二十四年十月卸任。这碑是道光乙已即二十五年(1845年)三月立的,平大人已卸任半年。

第三块是?同治庚午菊月,钦加知府衔奏署、贵州仁怀直隶军民府正堂敖大老爷德政,河西里士庶约客公立。?是河西里(河西里辖丙滩一甲,大洞二甲,大坝山三甲,宝源四甲。)的士大夫和庶民、邀约外来经商设号的各位,一起为同治八年(1870年)十二月上任仁怀直隶同知敖京友敖大人树的德政碑,同治的庚午是同治九年(1871年)九月立的碑。敖京友字兰生,四川荣昌县人,副榜出生。同治十年(1872年)卸任。----

第四块碑是?民国二十九年岁次庚辰全月下浣吉旦,廖公义渡。?是1940年腊月,下浣(每月30天,前10天为上浣,中10天为中浣,后10天为下浣。)立的。是为了纪念清代监生廖辅元的,他为关滩渡口捐舍钱和田地来开支渡工工资,乡民怀念他的义举,为他刻碑以昭后世。

?天地之间有把称,这称砣就是老百姓?这歌词不假。古镇百姓和天下百姓一样,只要谁为他们做了一点好事,百姓会感恩戴德,树碑立传。百姓怀念清官,憎恨贪官污吏,体现古镇乡民爱憎分明的美德。畏威怀德,是古镇百姓的肚量。古镇百姓就是这样淳朴善良。

路边竹栏杆——

外用竹子,内部挖空,填筑水泥,美化景观,保护安全,从碑湾到下码头共400多米长。

3

码头黄葛树到三口之家处——

有古树的地方就有人家,这是大同古镇的特色。建房的人选择枝粗叶茂的树旁修房有三个理由(可以采用提问式):一是树子都这样茂盛,这里的土地一定肥沃,附近的土壤一定适合农作物生长;二是水源一定好;三是树大叶茂可遮阴,树下是休闲的好地方。

三口之家处——

大家来看这三根黄桷树,都有两、三抱大,树头的粗根紧紧地抱着大同河岸的石头,树干、树枝斜倾伸向河面。有两棵树的主枝相互扣合在一起,像老夫妇枯皱的手臂挽在一起,是搀扶,是依靠,是厮守,是永恒恋情,俩老恩恩爱爱,执着忠贞。更为奇怪的是,在两棵树间的石头上长了一棵一尺直径左右的小黄桷树。像它俩的独生子,在它俩的翼下茁壮成长。这?三口之家?,住居是那么简陋,家业是那么脊贫,没有土地,却不离不弃死死地抱着这块乡土。

老来得子---

看此处有棵枝叶茂盛的黄桷树,而在它的旁边则有棵正在茁壮成长的小树,老人们爱这两棵树取了个?老来得子?的名字,我想这意味着发展,象征着与时俱进。

青蛙石

解放前,地方老大立碑,挑米夫每人舀出一碗米放在这里,方可经过。大同河经过大同古镇而出赤水河,大同古镇乡民利用大同河运输,是通过码头来接触河道的。古镇河边建了三个古码头。沙湾有个沙湾码头,是渡口和挑水码头;田弯头洞子码头叫上码头,是马鞍石滩口上面的小船码头;

4

这个月亮潭边的叫下码头,是停船舶、竹木筏和运储物资的码头,运往四川叙永、古蔺的盐,船装到这里再启上岸,人工从播叙古道运去的。

同天同地各春秋---

(下码头旁)大家看这三棵黄葛树树,每根相距不到20米,它们的根都在河边的石头上,相互串绕。就是说?根连根,枝牵绕?。都吮吸着古镇的甜水,沐浴着大同的阳光,享受着乡民的呵护。但这三棵的叶芽萌发期不同。当这棵树刚爆芽,另一棵则是叶绿茂盛,还有一棵的叶便枯黄凋谢,同一时间演绎着春、夏、秋、冬四季叶的变化。它是怕游人欣赏古树时感到单调,只觉春天美,而忘记了萧杀秋风;只恋夏日浓密树叶下的阴凉,而忘记严冬凋零的疏枝;也不要只为冬枝而叹息,它在冰雪中孕育春芽,越过寒冬,换上青翠欲滴新衫。这又和大同人三代人各执其事竟有如此的相同。大家给了这三棵树一个雅号?同天同地各春秋?。

石碾盘——

原是油坊,做桐油和茶油,桐油做为桐油灯的灯油之用,是采取山上桐梓树的果子榨取而来。茶油做为饮食之用,是采集山上茶树的果子榨取而来。将采来的果子烘干,放在石碾盘上将其碾碎后蒸熟,最后榨成油。

后又是米坊、铁铺、染坊、糟坊(酒坊)。 下码头---

从大同下街入场口下坡到大同河边,是一条宽阔的石级大道,是行人通道。靠壁半边是斜坡,便于板车通行。码头到街口长33米,宽4.5米。临水几级石梯是半圆形平台,半径为11.5米。大家看平台左侧这一堆天然巨石,巨石上凿有石鼻眼、石桩,是拴船筏之用。从石鼻眼的光滑程度,石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