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传统八德心得体会耻篇怎么写(大全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2 01:02:25 页码:14
最新传统八德心得体会耻篇怎么写(大全9篇)
2023-11-22 01:02:25    小编:ZTFB

心得体会的撰写是对自己学习和工作成果的一种总结和梳理。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是许多人关注的问题。通过阅读范文,我们能够更好地掌握心得体会的写作要领,提高文章的质量和水平。

传统八德心得体会耻篇怎么写篇一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八德是指忠、孝、礼、义、廉、耻、恕、信这八种美德。而在这八种美德中,耻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品德。耻是指一种自觉的害羞感,一种对违背道德、使人痛心疾首的行为感到愧疚和不安的情绪体验。对于现代社会来说,耻的意义正在逐渐被淡化,人们对于自己的行为和言语往往失去了审视的能力。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传统八德中的耻进行深入思考和体会。

第二段:耻与社会价值观。

耻是一个人内心对自己的道德行为做出评价的一种情感反应,与个人的社会价值观息息相关。在现代社会中,许多人都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忽视了耻这种内心的检视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日益激烈,个人主义盛行,耻感似乎已被人们遗忘。然而,耻是社会共识和规范的一种体现,它使人产生自我反省和自我约束的能力。只有坚持耻的价值,我们才能在社会道德规范中找到我们自己的位置。

第三段:耻与个人品质。

耻与个人品质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有良好耻感的人往往内心充满着对错的判断,能够明辨是非,能够在关键时刻坚守道德底线。相比之下,一个没有耻感的人则会在道德面前犹豫不决,甚至选择让自己脱离道德底线。耻是一种对违背道德规范的自我警示,它让我们明白什么事情应该做,什么事情不应该做。只有有了耻感,人们才能真正做到拒绝诱惑、追求真善美。

第四段:耻与社会关系。

耻还与社会关系紧密相连。在家庭、社会以及工作中,人们的言行往往影响着自己和他人,缺乏耻感的人会对他人产生负面影响。相反,一个有耻感的人会根据自己的行为带来的影响来检视并调整自己的态度和行事方式。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能听到一些人机会对自己的言行不负责任,他们的无耻行为引起了很多社会问题。而那些有耻感的人,会从自身的过失中学习,遵守社会规则,不伤害自己和他人。

第五段:耻与自我修养。

耻与一个人的自我修养紧密相连。耻感能够唤醒一个人的良知,让人们行善积德。一个有耻感的人会注重修身养性,追求高尚的品德和道德规范。耻感的存在使人意识到自己在伦理道德领域中的责任和义务,从而主动地遵守道德规范。耻感既是对道德质素的要求,也是对自己修养的要求。只有通过内心的耻感警醒,我们才能不断提升自我,追求更高的境界。

结尾段:总结观点。

传统八德中的耻是一种重要的美德,它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更为突显。耻不仅体现了个人与伦理道德的关系,还关涉到社会价值观、个人品质、社会关系和个人修养。我们应当秉持耻的精神,将其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使之成为我们行为的准绳,让自己成为一个有责任感和道德操守的人。只有在耻的引导下,我们才能在道德底线上安身立命,为社会的进步和和谐做出贡献。

传统八德心得体会耻篇怎么写篇二

“八德”浅浅两字,深深蕴藏了中华民族自古及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是中国作为具有五千年历史文明古国的文化之基。党的十八大以来,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何底气何在?底气来源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百家争鸣,万花齐放,“八德”登道。“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八德”是中华儿女的精魂,主宰身、家、国、天下。古人云:“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积财不如积德,只有“八德”才是我们终身的财富,绚烂的瑰宝。“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深耕于中国这块丰淳的人文土地,她如乾,能六龙御天,如坤,能厚德载物,影响着世代中国人的言行举止。在喜迎十九大新的历史起点上,返本开新,认真学习传统八德,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助力‘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作为一名审计人,我们要摸清家底,将八德精华转化为时代价值,做到心存“八德”、信仰“八德”、追随“八德”、热衷“八德”。

孝悌为首,修齐治平之基。孝悌并为仁之本,孝顺父母,敬重兄长,方能仁民爱物,胸怀家国,心系苍生,成为有德之人。孝德悌德,是人与生俱来的潜质,并在中华民族儿女血液里繁衍生息,丰富了生命情感,坚定了道德理性,是情与理的完美统一。在审计工作一线的我们,遇到当今科学技术先进、舞弊手段高超,业务任务重,人员少,时间紧,常回家看看,和自己的父母兄弟亲朋唠唠家常,多抽出一点时间关心社会上需要帮扶的困难群体似乎成为了一种奢侈。忠孝两难全乎?其非邪。首先,从自我的小家看,要常把父母挂心头,父母已不在乎物质上的丰富,有时一个电话、一句问候、一次家庭聚餐,都是对他们最好的心灵慰藉。其次,从社会这个大家看,多次强调加强养老公共服务,内容上要多样,财力上要倾斜,全社会一起努力,把老年人安顿好、照顾好,让老年人安度晚年,审计要发挥显微镜的作用,运用我们精准的分析能力和执业判断能力从源头上保障国家帮扶高龄人群资金用到实处。孝悌是社会和谐的基石,是我们个人修养的必须课,只有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爱护家庭,方能有大义心系社会冷暖,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

传统八德心得体会耻篇怎么写篇三

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华罗庚说过:“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什么是勤学呢?浅言之,勤学就是经常、不间断地学,广泛地学,跟“惰学”相对。“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勤学是成功基本要素之一。勤能补拙。天才在于日积月累,聪明在于勤学不辍。一个人,天资再高,如果不勤于学习,必干不成大事业甚至养活自己都很困难;一个人,天资一般,如果能勤奋学习,就有很大的成就。但刻苦学不等于不分青红皂白,来者不拒。要吸取精华,去其糟粕。

古往今来,多少饱学之士、成功之人,无不乘勤学之梯,通往成功之门。在纸发明之前,人们将文字写在竹简上。韦编,即串连竹简的牛皮绳,它是相当结实的。据传,孔子晚年钻研《周易》,由于反复翻阅,这种穿竹简的绳子被磨断了三次。这就是著名的.“韦篇三绝”。术业有专攻,宁专勿杂。学习的内容,朝着一个方向努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而“勤”则贯穿始终,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涉及恒心,毅力。勤学之初,宜努力使之成为习惯,习惯一旦养成,勤学就显得很自然了,那时,勤学将是生命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失之,则倍觉空虚无聊。勤是做事之本。没有勤什么事也办不成。我们有些学生考试时就愿天尤人,着不会,那不会,平时勤一勤不就都会了吗?“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同学们,让我们以勤为本地去学习、去生活吧!

传统八德心得体会耻篇怎么写篇四

何为“新八德”?今天儿子要让我写新八德的感言,才猛然发现,自己对此一片空白,不得已求助儿子,才知道:立志、孝亲、尊师、友学、长善、救失、守法、落实《弟子规》是为新“八德”。细细品味,才越发觉得新八德教育的不可或缺以及对于时代症结的对症下药。做为家长,则越发为最近对于孩子德育方面引导的不足而惭愧,内疚。

回想自己小时候,生活艰辛却快乐,朴实却简单,周围的人们也大多老实善良。生活在那种时代,自己的思想在没那么多外在因素影响的前提下,自然而然健康地成长着,对于新八德提及的几点内容也就自然而然地认知,甚至根植于内心。总的来说,那就是一个物质相对贫乏,但精神却相对丰富的年代。

而今,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不可否认,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同样不可否认的还有西方以及其它发达国家腐朽没落的道德思想和生活方式也通过各种渠道随之而来,侵入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影响了形形色色的人,一部分人荣辱观颠倒,是非感模糊,甚至对传统的伦理道德产生怀疑,失去对道德观及荣辱观的信仰。

而我们孩子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他们在拥有物质生活的同时,思想成长过程中同样面临着种种不良诱惑,中华道德的传承者们面临一场巨大的挑战。同时,他们毕竟是孩子,他们拥有足够的模仿力和创造力,同时他们又缺乏足够的理解力和分辨力。就好像一棵棵茁壮成长的珍贵树苗,成长的过程既需要自身努力吸收营养,也离不开园艺师精心照顾扶持和因势利导,精雕细琢,才有希望成长为参天大树。

但不幸的是浮华的社会造就了一批浮华的人。纵观那么多的邻居,朋友,同事以及外地同学的孩子,纵使他们就读的学校,生活的环境如何优越,硬件如何高配,基本没几个明白新八德的真正内涵,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讽刺。

传统八德心得体会耻篇怎么写篇五

尽心尽诚方谓忠,为人不忠则失信;诚实不欺方称信,为人失信则不忠;忠信任何一项的缺失都可能导致诚的缺位。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面临外来侵略的烧杀抢夺,无数忠信志士挺身而出,抛头颅洒热血,经历了八一南昌起义、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等血雨腥风,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是信的强大推手和忠的前赴后继造就了新中国。作为一名青年审计人员,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精神引导下,我们要不忘入党初心,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定“四个意识”,拥护“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自觉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审计是党纪党规的监督者,是财经纪律的维护者,讲忠诚守信用是我们捍卫国家利益、群众利益的宝刀,在工作中我们要严厉杜绝“新衙门作风”,以“照镜子”、“洗洗脸”、“正衣冠”的方式检测自身对党、国家、人民的忠诚度,努力在服务到位,进取积极,工作落实,担当主动上狠下功夫。这要求我们在当今大数据的浪潮下,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审计全覆盖;在发展惠民之实上积极作为,加大实地延伸审计和走访群众调查力度;有力加强审计整改,严格执行“一把手”作为问题整改第一责任人,并对重大问题亲自抓,推动整改落实。积极探索“稳、促、调、惠、防”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忠于审计事业将是我们审计人孜孜不倦的追求。

中华民族素来是安礼知乐、乐善好施的礼仪之邦,举手投足、音容笑貌之间无不彰显着一个大国温文尔雅的气质风度,祥和推动着社会有序发展。社会交通,礼让斑马线,文明我点赞,是礼;九寨地震,四海急奔往,热血援百姓,是义。审计机关作为国家监督的文明窗口,要特别注重言语、举止、待人接物。审计机关与被审计机关,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工作上难免需要进行一些力量的博弈,如果我们审计人员脸上多点微笑,言语客气一点,让对方感受到审计人的温和谦逊、待人以礼的一面,营造尊重与被尊重的和谐氛围,相信对方也会更乐于配合审计提供相关资料,进行更深层的业务交流,在审计疑点的交换上坚持以理服人,以德感人,同样可以博得被审计单位最大限度的理解和支持。我们还要深入践行志愿者精神:“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拿出审计人的一片赤诚之心,走进基层,倾听民声,扶贫济困,帮老助残,点燃唤醒受助者生活的希望,并让志愿者精神不断传承,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新局面。廉耻如品,树清风正气。

传统八德心得体会耻篇怎么写篇六

古人常言,耻是人的天性之一,是人类文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耻是一种道德感召,一种自我约束力量,也是烙印人心的标志。在传统八德中,耻是最为重要的美德之一,能够影响人的品行和行为。通过研究传统八德中的耻,我深刻体会到耻的力量和价值,它能够重塑人格,使人成为一个有道德、有责任心的人。

第二段:耻与道德观。

耻是一种触动自我内心深处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意识。通过对古人的行为规范的认识,我了解到耻与道德观密不可分。古人崇尚有耻之心,即在行为中注重自我约束,遵守行为准则,不做不宜或有违道德的事情。“以耻为师”成为一种社会习俗,鼓励人们在接受失败、面对困难时都能保持耻感,激发内心的努力和进取精神。

第三段:耻与人际关系。

耻也在人际关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传统八德中,耻要求人们尊重他人、关心他人感受,不伤害他人的自尊和尊严。只有在尊重他人的基础上,才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和谐的社会环境。“以耻为师”的倡导具有现实意义,使每个人在与他人互动时都能实践诚实守信、推己及人的基本原则,展现出真诚、友善的态度。

第四段:耻与自我要求。

耻意味着在行为上秉持高尚的品质和标准,追求更好的自己。在古人的认知中,害羞是一种自带的“道德警察”,它提醒人们时刻保持警惕,严守自己的行为准则。耻感的存在使人们不敢轻易越雷池一步,在自我要求和行为选择上更加慎重。当我们克服恶劣习惯或是主动改正错误时,我们便能实现自我改造,使自己更加优秀,具备更高的道德标准。

第五段:耻与社会发展。

要建设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需要有更多的人具备耻感,以道德约束力量驱动社会进步。每个人都应将耻作为一种观念去树立,通过习俗和礼仪的传承与教育,使耻成为一种社会共识。只有从每一个人做起,才能形成一种崇尚耻感的社会氛围,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总结:

通过对传统八德中耻的体会与思考,我深刻认识到耻的价值和力量。耻不仅能够在道德观中起到重要作用,影响我们的行为选择,也能够促使人们在人际关系中更加友善、谦逊。对于每个人而言,耻是一种自我督促的动力,让我们不断进取,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最重要的是,耻在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仍然应当高度重视耻的力量,让它引领我们的思考和行为,为社会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传统八德心得体会耻篇怎么写篇七

寒假里,我读了《启迪心灵的钥匙》这本书,它主要讲述“八德”的故事。所谓“八德”就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其中每个字都有各自的含义,都有相应的古代真实故事。我读后深受教育,感触很深。

孝:百善孝为先。二十四孝中有一个故事让我深受教育。春秋时期的鲁国,有个名叫子骞的人,它很小就失去了母亲,父亲娶了继母,又接连生了两个弟弟。后母对子骞很不好,三九严冬时节,给自己亲生儿子穿保暖丝絮做的棉衣,却给子骞穿稻草做的单薄的“棉衣”。看到这里,我非常气愤,这后妈也太狠心了,只对自己孩子好,真是太可恨了,有这样后母的孩子真是太可怜了。后来这件事被子骞的父亲知道了,一气之下要把后母赶出家门,子骞听后跪下含泪恳求父亲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读到这里,我的心头一颤,真没想到,年幼的子骞为了年幼的弟弟一点不怨恨继母的狠毒,如果是我可做不到这一点,可见子骞的天性是何等的孝敬、纯洁、善良啊!他的这番话使父亲非常感动,于是,就不再赶走他的继母。对于这件事继母也深受感动,从此,也把子骞当成亲生儿子一样疼爱。这个故事让我感受到,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我们应该知恩感恩。一个人能知恩感恩,孝心才能萌生。我们要向子骞学习,人人都要有孝心、孝行,只要用心,发自内心对父母孝顺奉养,再怎么不好的父母,也都会有感悟的一天。

悌:兄弟间彼此诚心友爱。兄弟之间如能各尽其道,自然和睦友爱。“赵孝争死”讲的是:在汉朝的时候,哥哥叫赵孝,弟弟叫赵礼。当赵礼被强盗掠走时,哥哥赵孝救弟弟心切,很快找到了强盗那里,弟弟赵礼见哥哥来了,先是惊喜,随后又马上埋怨哥哥不该来这儿白白送死。赵孝哀求强盗说:“我弟弟是一个有病的人,又瘦弱、肉也不好吃,请你们放了他吧!”赵礼在旁大声喊到:“不行!被捉来的是我,应该吃我。”这时,赵孝连忙扑到弟弟面前,兄弟相拥互相争死,情急之下已是泣不成声。看到这儿,我深受感动,真是“兄弟如手足。”在这危急时刻,他们兄弟首先想到对方的安危,完全不顾自己的危险,兄弟之间相互关爱。这是仁爱之心的根本,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平时多关爱我们的兄弟姐妹,互相帮助、和睦相处。

传统八德心得体会耻篇怎么写篇八

随着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热潮的掀起,我们县委有幸请来了沈阳和河北的专家们为我们上了两天的封闭式的报告会。我们认真听取了他们宝贵的经验,找到了我们在教育孩子德育方面的方向,打开了一扇扇紧锁的大门,为以后的教学铺平了道路。

参会的除了专家、各校的校长及部分老师,还有从职教中心抽取的八十位义工师生(这些义工是沈阳来的两位义工老师王新秀和张磊夫妻俩花了一个周培训的。他们夫妻俩本是领导,工作很忙,但为了弘扬中华文化牺牲自己宝贵的时间主动当义工,默默为各地方培养义工达八年多的时间,从不要一份报酬,连来我们县的车费还是自己出的)。在各位领导和社会各位爱心人士的支持下,会议不时引来阵阵掌声,我们在孩子老师们深深的鞠躬礼中慢慢体会着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着八德教育给大家带来的好处,但又深刻感受到学习传统文化不能停留在表面形式上,应该落实到实处,落实在力行上!

在会上,因为老师们需要分享的经验很多,他们都紧张地计划着时间,几个小时不停止给我们介绍经验,一个上午都没顾上喝一口水,我们应该为他们的付出而感恩,应该把宝贵的经验及时记录下来。但有些老师却不能坚持下来,老师们在上面讲经验,他们在下面聊天、玩手机,义工孩子们手举着“肃静”“请关闭手机”的木板不断提醒他们并向他们鞠躬,但他们却视而不见。无奈之下,休息时从沈阳来的张老师到了主席台狠狠批评了老师们,却引来了大家的一致指责,那语气不是在向远道而来的客人的问候与感谢,却是一种质问和辱骂。也许,那两位老师有些急了,说话不很中听,但确实有一些老师做的不到位,他们不顾孩子们的疲劳,不顾专家们的辛苦,在下面潇洒地玩,也许正如张老师说的就是一种应付,应付领导,应付报告会,在各地方都在风风烈烈学习传统文化时,他们却抱着这种态度,就如外国人正欺压着我们的同胞我们还当看客,怎不令人伤心与愤怒呢?张老师这种不计报酬的奔波为了什么呢?他们不就是为普天下的中国人不丢掉传统文化吗?他们不仅这样说,还力行着,一个多星期除了吃饭睡觉的时间,他们都是在指导义工们,教育义工们爱惜粮食,他们吃饭绝不剩下,喝水从不浪费。当他看到有很多老师喝不完水倒掉时心疼呀,看到饭吃不完剩下时难过,他和义工们一起吃剩下的饭喝剩下的水,这个力行的举动应该唤起一些人的节约意识的,但偏偏有些人当笑料,还把剩下的水送给义工们喝,其行为真令人可鄙!

八德读后感。

传统八德心得体会耻篇怎么写篇九

传统八德是中国文化中最珍贵的宝藏之一。在这些道德准则中,耻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耻意味着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社会和他人的尊重,同时也反映出个人品质和文明程度。在社会变革的今天,耻的概念似乎正逐渐被忽视。因此,我们应该重拾传统八德,重视耻的重要性,从而提升自我的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第二段:耻与个人品质。

耻是个人品质的灵魂所在。一个人如果没有耻心,就无法区分是非,无法从内心感受到对不道德行为的不满。一个有耻心的人会自觉遵守道德底线,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他会尽力做到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在工作和生活中,他会以身作则,树立榜样,从而影响他人对道德的追求。因此,耻心是一个人品德高尚与否的关键。

第三段:耻与社会责任感。

耻也是社会责任感的体现。一个有耻心的人会明白自己的行为对社会和他人的影响。他会为自己的言行负责,并尽力避免给他人带来困扰和伤害。他会对自己的行为有所约束,秉持公正、道德和正义的原则。在社会互动中,他会关注别人的感受,以谦虚、包容和尊重的态度对待他人。因此,耻心是一个人对社会负责的表现。

第四段:当代对耻的忽视。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革,耻的概念似乎逐渐被忽视,个人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也逐渐淡化。在当今社会,一些人只关注个人利益和满足感,并且不顾他人感受和社会规范。他们追求短暂的快乐,在不择手段的同时对自己的行为无感。这不仅破坏了社会秩序,也削弱了社会信任和道德观念的力量。因此,我们必须重拾传统八德,重视耻的重要性。

要重拾传统八德,重视耻心,首先要从个人做起。我们要坚持诚实、守信、谦逊和尊重他人的原则。我们要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关心他人的感受,并为他人提供帮助。在工作和社交中,我们要谨言慎行,追求自律和自省,遵循社会规范和道德底线。同时,我们要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媒体宣传的力量,向年轻一代传递传统八德的价值观念和意义。只有通过这些努力,我们才能建设一个更加和谐、文明和进步的社会。

总结:

耻是传统八德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代表了个人的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在当代社会中,耻的概念逐渐被忽视,个人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也在减弱。因此,我们应该重拾传统八德,重视耻心的重要性,从个人做起,积极塑造高尚的品质和实践社会责任感,以建设一个更加和谐、文明和进步的社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