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描写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心得体会及感悟(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2 13:30:43 页码:13
描写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心得体会及感悟(3篇)
2023-01-12 13:30:43    小编:ZTFB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描写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1、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接触水痘疱疹液和空气飞沫传播。

2、流行性感冒(流感)通常表现为急起高热(腋下体温≥38℃)、畏寒、头痛、头晕、浑身酸痛、乏力等。

3、流行性腮腺炎会发热、头痛、乏力、食欲不振等。

那么,我们该怎么预防呢?

1、搞好环境卫生,清理垃圾死角,勤扫厕所。卫生清扫时要进行湿式清扫。

2、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勤剪指甲、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等,生吃水果蔬菜要洗净。

3、室内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家庭、教室、寝室、活动室等每天都要坚持开窗通风,冬春季节每天2-3次,每次不少于20分钟,夏秋季节全天候开窗通风。

4、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同时注意均衡饮食,避免酗酒和暴饮暴食,多吃易消化和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保持正常的生活规律,注意劳逸结合,可提高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

5、尽量少到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玩耍。

6、采取有效的灭蝇、灭蟑和防蝇、防蟑措施,

7、及时接种相关疫苗。

8、一旦发现有发热、皮疹、腹泻症状或其它自感不适感觉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不要自己在家滥用药物,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养成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是预防春季传染病的关键。


描写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当今世界科技越来越发达,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方便,白色垃圾也越来越多,甚至影响到到了社会,破坏了大自然,所以,白色垃圾不得一次次的受到人们的重视。据仔细调查研究表明,烟头、羊毛织物可存留2年;经过油漆的木板可存留13年;尼龙织物可存留30—40年;皮革可存留50年;易拉罐可存留80—100年;塑料可存留100—200年;玻璃可存留1000年……垃圾如此猖狂地破坏大自然,毁坏大自然,我们人类怎能袖手旁观?我们应该实施“绿色行动”,拯救地球!

据调查研究,白色垃圾有以下几点害处:

在小巷深处,经常可以看到大片大片的垃圾,成堆成堆地摆放在那里,旁边还有一些苍蝇飞来飞去,场面令人作呕,不仅影响市区容貌,还影响市民健康。

白色垃圾在腐烂的过程中,会散发出一种难闻的气味,这种气味散发到空气中去,又随着气体的流动,很快传播到各个角落,人闻多了会生病。

现在人们生活条件越来越多,难免都会找个假期旅游玩玩,但是大多数人都很不自觉,吃完饭盒随手扔到河里,湖中,经常都可以看到从远处漂来的饭盒或白色塑料袋,或停留在河面上,因此,河里的鱼儿也不多了。

谁都知道,庄稼要靠土才能播种,一般的泥土可不行,要施过肥的沃土才能种出最好的庄稼来,可是塑料袋,塑料布如果埋在家田内,庄稼的根就不会很好的生长,就会大量减产,人们就会吃不着粮食。

垃圾中,含有大量可燃物,在天然堆放过程中会引起火灾,明火,大多数森林起火就是这样引发的。

垃圾不但含有病原微生物,而且为老鼠、鸟类及蚊蝇提供食物,栖息和繁殖的场所,也是传染疾病的根源。

以上六点概况了垃圾的的害处,但垃圾并非一无是处,据估算,回收1吨纸可产好纸800公斤,可以少砍17棵树,可节约一半以上的资源,减少30%的水污染;1吨废塑料至少能回炼600公斤汽油和柴油……

让我们利用知识和行动来减少地球污染和节约资源吧!做好21世纪的主人!

描写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心得体会及感悟三

为加强我校传染病疫情管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在学校内的发生与流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江苏省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以及《山东省教育系统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方案》等,结合我校防控工作具体情况,特修订《第二实验小学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校长是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第一责任人。各主要职能部门负责人、年级主任、班主任及保健老师为疫情报告直接责任人。学校疫情报告人由分管卫生的副校长担任,在校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本校传染病疫情疑似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负责组织开展对全体师生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负责指导全校学生的晨(午)检工作,定期对全校学生的出勤、健康状况进行检查。

认真落实学生晨(午)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班主任、教职工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疑似传染病病人以及因病缺勤等情况时,应及时报告给学校疫情报告人。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及时进行排查,并将排查情况记录在学生因病缺勤、传染病早期症状、疑似传染病病人患病及病因排查登记日志上。

1.晨(午)检。在学校疫情报告人的指导下进行,由班主任在早自习、中午上课前对班级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利用班级内配备的体温计测量体温,了解学生的健康情况并做好记录。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以及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告知学校疫情报告人,学校疫情报告人要进行进一步排查,以确保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早报告。

2.因病缺勤登记排查。班主任应当密切关注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对于因病缺勤的学生,应当了解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如有怀疑,要及时报告级学校疫情报告人。学校疫情报告人接通到报告后应及时追查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

3.保健老师要做好登记。疑似及确诊传染病病例要做好登记并及时上报学校及县教育、卫生部门,以做到对疑似传染病病例的排查与监控。

1.报告内容及时限

(1) 在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共同用餐、饮水史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特定疫情发生期间,只要有相似症状出现必须按规定上报信息)。

(2) 当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立即报出相关信息。

(3)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4)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5)疫情报告内容包括发病的人数、时间、班级、症状等。

2.报告程序和方式

当出现上述疫情报告内容时,相应人员应向学校疫情报告人报告,学校疫情报告人将本学校疫情情况汇总后,应向单位主要负责人报告并以最方便的通讯方式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同时向教体局报告。

具体上报流程为:

教工→部门、年级责任人→保健老师→教学与卫生健康教育分管领导→校长

②学生→班主任→保健老师→教学与卫生健康教育分管领导→校长

③保安→保卫处负责人→保健老师→教学与卫生健康教育分管领导→校长

④食堂用工→食堂负责人→保健老师→教学与卫生健康教育分管领导→校长

⑤其他用工→总务处负责人→保健老师→教学与卫生健康教育分管领导→校长

3.报告要求

要严格执行疫情信息“日报告、零报告制度”,信息日报告内容包括:每日疫情信息和每日工作动态。要每天对师生情况进行排查,如无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要“零报告”;每日工作动态情况要条目化,简明扼要,突出重点。各负责人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前)向上报告,做到及时、齐全、准确、规范。

学校是传染病疫情报告的法定单位,学校校长是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第一责任人,学校疫情报告人是主要责任人,各主要职能部门负责人、年级主任、班主任及保健老师是直接责任人。责任报告人应严格按照本制度的报告内容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规范(试行)》的要求,认真履行职责,及时按程序报告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不报、迟报、漏报、瞒报传染病疫情的责任人员,将按照《传染病防治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