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大学生岗位体验的心得体会总结 大学生岗位体验报告(三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2 14:53:21 页码:14
大学生岗位体验的心得体会总结 大学生岗位体验报告(三篇)
2023-01-12 14:53:21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有关大学生岗位体验的心得体会总结一

作为一名非机类学生,也许这一辈子就这么一次机会能与这些“大家伙”们“亲密接触”,想到这,觉得这次经历很难得.

看看自己做的飞机,虽然下半个机身满是砂眼,和我的榔头,虽然头和把不是很合适,但看着他们还是很高兴,毕竟也是我的经过一番努力的见证.

为期两周的金工实习在金属的回响中落下了大幕,总的来说这次为期两周的实习活动是一次有趣且必将影响我今后的学习工作的重要的经验,大学生金工实习总结报告。我想在将来的岁月里恐怕不会再有这样的机会,在短短的时间内那么完整的体验到当今工业界普遍所应用的方法;也恐怕难有这样的幸运去体验身边的每一样东西到底是如何制造出来的了,实习总结《大学生金工实习总结报告》。

“金工实习”是一门实践性的技术基础课,是高等院校工科学生学习机械制造的基本工艺方法和技术,完成工程基本训练的重要必修课。它不仅可以让我们获得了机械制造的基础知识,了解了机械制造的一般操作,提高了自己的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而且加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锻炼,提高了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了工程素质。这是一次我们学习,锻炼的好机会!通过这次虽短而充实的实习我懂得了很多………

在工业生产中,安全要摆在第一位,是至关重要的!!这是每个老师给我们的第一忠告。在工业安全科目中,我们便被安排轮流去看一个实习安全方面的录像。录像里详尽的播放了许多工种的实习要求和安全处理,像电焊气焊,热处理等。看着那么复杂生于操作的机器还有许多因不按要求操作机器而发生的事故,我们都吓了一跳。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一个无意的动作或是一个小小的疏忽,都可能导致机械事故甚至人身安全事故。在未发生安全事故前,许多人对安全教育不重视,认为太烦琐,太枯燥。一旦发生了事故,事后诸葛亮就很多。

看完录像后,我们在车间里,听老师讲解有关工业安全方面的知识。看着发下来的资料,我才明白工业安全的重要性,工业安全知识是工业高层管理人员和开发人员的必备知识,对于草拟或一个企业的安全条例,减少工业污染,防火防爆等方面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知识,如果不掌握的话,不但会被人斥为无知,有时还会发生重大事故。所以安全总是第一位的,我们深深牢记于心,做起事来认真,严肃。我很庆幸我对它有了足够的重视,所以我安全的度过了实习的两周!

我们实习的第一个工种就是数控车床的操作。就是通过编程来控制车床进行加工。通过数控车床的操作及编程,我深深的感受到了数字化控制的方便、准确、快捷,只要输入正确的程序,车床就会执行相应的操作。数车980的编程要求非常高的,编错一个符号就可能导致数车运行不了。编程对我来说,可是一个大难题。结果和同学研究了大半天,才拿出了一个可行的方案。

有关大学生岗位体验的心得体会总结二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不知不觉间,四年新鲜而又忙碌的大学生活就要结束,我们也从懵懵懂懂的大一新鲜人变成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全校学生里资历最长的大四学长、学姐。此刻,站在人生的又一个十字路口,回望过去四年的生活,昔日的点点滴滴仿佛电影画面般一幕幕从脑海闪过,心里莫名的生出许多思绪,感慨万千,总觉的应该在离开之前留下一些东西,所以就决定给自己的大学生活做个总结,为这段难忘的经历留下一个完整的句号。

刚刚还记得自己带着家人殷切的期望和鼓鼓的行李离开熟悉的家乡,带着既兴奋又紧张的心情来到这陌生的城市、陌生的学校,开始别人口中所谓的”象牙塔“生活,转眼之间,我们就又要与这里分别,到其他陌生的地方去,心中充满对这里的不舍与无奈,同时也有着对未知生活的希冀与迷惘。看着学校里熟悉的景色、亲切的师长和充满青春活力的学弟、学妹们,不禁想起四年来自己所走过的路。

2__6年我挤过高考这座”独木桥“,考上忻州师范学院,开始我的大学生活。当我带着无数的憧憬与幻想,兴奋地来到这里时,突然发现这里跟我想象中的大学有所出入,校区不大,而且设施也不是很完善,心中充满失望的感觉。但是,不管怎么说,这是我努力学习考到的学校,以后四年我都要在这里度过,所以慢慢的心里也就接受,我的大学生活也正式拉开序幕。通过这次经历,我也明白生活不是尽如人意的,有时候我们无法改变环境,而只有通过改变自身去适应环境,才能让自己过得更好!

大一是在新奇与忙碌中度过的。由于刚从高中的书山题海中解放出来,突然发现自己对周围的一切都有点无所适从,再加上大学的教育方式也与高中有所不同,所以有一段时间是在慢慢适应中度过的。等到适应学校的生活后,我才发现这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学校不是只是学习文化知识的地方,他还可以让我们学到许多其他的东西,这里有学生自己的组织——学生会,还有许多形形色色的学生社团,让人目不暇接,蠢蠢欲动,虽然我也曾经想要参加这些活动,但最终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实现。至今想来,我觉得这仍是我大学生活的一大憾事。不知不觉中,大一生活就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与新鲜感中度过。通过一年的生活,我发现我们的学校并没有我想的那么糟糕,他也有很多的优点。虽然这里的硬件设备不是很完善,但学校一直在努力改善。而且这里有认真负责而又亲切随和的老师,有严格的管理制度,这对于我们学习的进步和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的养成起很大的作用。另外,学校也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这点从学校在全国首先推行”扶贫顶岗支教活动“,支持贫困地区农村教育,平时也积极组织捐款、捐物,义务献血等活动就可以看出来。这一点对于一个高等学府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学校的行为为我们树立榜样,让我们懂得作为一个社会人就应该勇于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培养我们的责任感,可以让我们成为更合格的人才。最后,学校也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学校推行的顶岗支教不仅帮助农村地区的教育,同时也提高的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不至于让学生变成高分低能的无用之才,在走上工作岗位后手忙脚乱,无法适应。

进入大二后,已经没有大一时的新鲜感,而且课业负担也加重,再加上学校要迎接教育部的评估,所以这一年总体来说是很忙碌的。但是在忙碌的过程中,我也体会到充实的感觉,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学会自己独立处理学习、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问题。我感觉自己长大!在忙碌中,我通过英语四级和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参加班里组织的学雷锋等各种课外活动,而且学校也顺利通过教育部的评估。所以这一年是我忙的最有成就感的一年。

升上大三后,我突然发现自己又走到一个十字路口,又开始迷茫。大三学年的课业负担不是太多,但新的问题又来,班里同学已经开始为将来做打算,许多同学已经开始准备考研,我又一次迷茫,而这时我又发现原来许多问题是要自己去面对的,别人是无法替你做决定的,即使这些人是自己的父母,自己的人生是要靠自己走出来的。我知道自己应该去积极面对问题,主动解决问题。在这一年里我发现自己又长大一些。

转瞬之间,大四也来,这一年课程更少,同学们开始忙着实习、找工作、写论文等一系列毕业前的准备,看着班里的同学越来越少,我蓦然发现离别的日子临近,我的大学生活也即将结束,突然有种不想毕业的念头。但是,我知道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这一天迟早会到来,我们必定要经历这次离别之痛,经历过后,我们会变得更成熟。所以,就让我们笑着接受这一天的到来吧!

总之,在这短暂的四年里,我学到许多的专业知识和做人、做事的常识,在这里留下欢乐的笑声、成功的欢呼,伤心的泪水和苦恼的哀叹,同时也结下珍贵的师生情、同学情和朋友情,这些都将会成为我人生中一笔很重要的财富!不管将来在哪儿,我都会把这些牢记在我的心里,把我的母校——忻州师范学院记在心里。我相信,经过这四年的积淀,我会带着老师、同学和朋友们的期望和祝福,在以后的道路上走的更有自信,更顺畅!同时也希望老师、同学们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能顺顺利利!希望师院的明天会更美好!

有关大学生岗位体验的心得体会总结三

本次实习所在地是内蒙古兴安盟索伦牧场。

索伦牧场总土地面积107726.97公顷;地处大兴安岭南麓浅山地带,山川交错,地貌有山地、沟谷地、低洼地三种,山势大多平缓,低洼地坡度大部分小于10°,一部分谷底较为开阔。平均海拔800米左右,年降雨量450~560mm,年均气温2.1°c,无霜期110天,≥10°c年积温20xx~2200°c,光照时数2789.48,雨热同季,多集中在7~9月。土壤类型有黑土、黑钙土、草甸土、沼泽土、暗棕壤。植被类型有次生林、灌木林、疏林地、草甸草原、坡地草原。无风蚀沙化及水土流失。 该牧场主要从事畜牧饲养业和农业种植业,农业生产以种植小麦、油菜为主,集约化、机械化程度高,机械配套率较高。全场总人口约为5千人;辖管7个生产队;农业机械总动力11668千瓦,实际机播面积约为4000公顷,化肥用量约1000吨。但农田水利建设严重滞后,基本上无水利灌溉设施,完全靠天吃饭。农业总产值1千多万,粮豆总产量12000吨,单产3526公斤/公顷,牲畜头数30多万头(只)。1998年由外地人分别投资建造淀粉加工厂和屠宰场各一个,年利润均在200万元左右。

8月17日早晨,全班同学24人到达索伦牧场总部。那是几排陈旧的瓦房围成的院子。其中两排房子各扇门前分别挂着写有“生产科”、“计财科”、“维修科”、“场长办公室”、“副场长办公室”??的牌子,一排是十来间招待所,一排是几间作食堂的房子。 当日11:00左右,场部开了一个座谈会,有全班同学、两位实习带队老师和牧场场长在内的部分领导。场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致词,场长助理给我们介绍了索伦牧场的历史。我们由此知道,此牧场由于地理位置极佳,牧草肥美,曾为侵华的日军所占并作为军马牧场和掠夺我大兴安岭宝贵资源的必经之路;解放后又作为我军大型军马牧场之一为部队提供了大量良驹宝骑;后由于其并被淘汰以及不再用马匹来载重运输物资,便在我军精简机构时被裁出军队,归地方管辖,从此自主经营,兼营农牧;98年后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把土地、羊群以及农业机械分发承包给各户农民,农户们每年交足农牧税和提留后自负盈亏,此状况至今。

中午,在场部受到杀猪宰羊的盛情款待。 下午,我们去了本次实习所在连(队)——三连,然后全班同学被分成四组分驻四家农户。全队的人聚居在一个村落,一条大道南北贯穿整个村,南头到北头不足500步,我和三位同学便被分派到了最南头的一家农 户。连部在北头。天黑时下了一阵小雨。而那时我们正在连部受到连部领导的欢迎和款待。还是猪肉和羊肉。 由于头天下雨了,麦穗湿润不宜收割,故18日那天我们无事可做。好多同学都爬山去了,我和同住的王学军也去了。

19日下午,我们总算可以下地实习了。或4人一组,或5人一组,全班同学共分成5组,分别去了5个农场主各自的麦地。我所在的组有5人,由于我原不是与其余4人分为一组的,后临时调整去了那组,他们欺我后去,除组长外其余三人分别自封了副组长、副副组长、副副组长秘书,说唯我一人是组员。看他们那样洋洋得意和陶醉,不忍破坏其心情,便配合他们自称组员,他们果然大为兴奋。

农场主用吉普车化了50多分钟才把我们送到目的地。开收割机的两个师傅正好从地这一头开往另一头,我们就站在地头等他们下次回来。 让我们惊诧的是地里麦子还不及膝盖的一半高,而且麦穗极小。农场主解释说好几年都这样了,因为天旱,没有水利设施进行灌溉,而且一块地就成百上千亩,也不方便灌溉,天气好的年头还成,一年还能有几十万块钱的盈余;天气不好,比如今年,每亩地只能收几十斤麦子,刚能把种子收回来,这么大面积土地的投入,像化肥、农药以及农业税和提留都没办法收回了。他说,你们是农业大学来的,水平高,你们说说该怎么办呢?我们沉默了,我们是农业大学来的,却学的是农业机械,而学校也从未开过与农业相关的课程,好多同学还不认识一些基本的作物,大有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现象。我们能做什么呢?空负着中国农业大学学生的称号,在一片低矮的小麦面前束手无策。那时,心中内疚不已,想着回去一定多学一些农业方面的知识并努力学习,将来能真正为中国农业做点实事。后来,农场主又和我们谈了许多,关于农场经营方式,适合当地种植的作物,何种作物经济效益更好等等。

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收割机才开过来,这时我不得不惊叹这儿土地之广阔了,并感叹:要是没有机器进行耕作、收获,全凭人力,得花多大的功夫啊!眼前则浮现出妈妈为了家里那四亩多的土地而整日辛勤劳作的身影。一时又为自己学农机感到自豪了。 收割机把收获的麦粒卸到地头的卡车里,卸完之后,卡车车厢里才隆起一个不大的麦堆。看着麦堆,心中阵阵心痛:这么宽的土地啊,只因为缺水就只能收获这么一点粮食。 后来我们五人坐上收割机看师傅们如何操作机器,并请教他们许多问题,包括每个操作柄的功能和遇到不同生长情况的作物在如何调整等等。 来回三趟,太阳已去了西边的山头。我们就停工准备回去了。此时卡车里的麦粒差一指高才满。我们五人就躺在麦粒上,两位师傅则在驾驶室里开车回归。 我们仰躺在麦粒上并半陷其中,卡车来回颠簸,而我们则在麦堆里来回晃动;仿佛有一床巨大的绿色毯子从天降下,覆盖着大地,使得道旁的平地和小山坡连为一体,那么流畅,那么自然;而不时出现的羊群则似毯子上绣着的白色花朵;天空那么近,那么蓝,云那么低,那么厚,仿佛一床天鹅绒的被子暖暖地盖在身上。

21日上午大雨。下午参观了当地唯一的淀粉加工厂和屠宰场。 淀粉加工厂由一大连商人投资建于98年;整套生产线投资150万;年消耗土豆能力2万吨;年产淀粉2400吨;纯利润在200万元左右。根据淀粉厂老板介绍,当地气候很适宜种植土豆,亩产量在两吨左右,其收益超过种小麦,若当地种土豆面积扩大的话,他的厂还需扩大规模,而且当地没有竞争者,成本低,产品售价也高。 屠宰场也是98年为外地人投资所建;生产过程为流水线作业,但工艺简单,全为人工操作;拥有冷藏库一个;年屠宰量数万只。因参观时间仓促,许多情况未及细问,但曾这样问老板:“老板,你在这儿没有人竞争,而且这儿的羊数量又这么多,效益一定不错吧?”他腼腆而开心地笑,说:“还行!” 22日上午小雨,到场部。下午与场部联谊,开欢送会。会后即驱车前往乌兰浩特火车站。至此,实习结束。

本次实习让我获得了很大的收获。首先是亲眼看到了农业机械在生产实践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加强了自己的专业自豪感和责任感;其次,在生产实践中,学会了农业机械的操作和调整,培养了自己的实际技能;再次,看到如此大规模、机械化的生产,懂得了在实际经营中经济核算的重要性;最后,我第一次看到了草原。

对于这次实习,我对学校有以下几点建议:

1、学校教学安排上存在问题。这之前,我们对农业机械一无所知,当实习时那些师傅问我们如何排除故障,什么型号的机器性能较好等问题时,我们哑口无言。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不利于教学,达不到实际教学目的,还有损我们学校声誉,让人以为中国农业大学的学生除了吃饭和读书外,干不了别的也没有什么用处。

2、学校在和地方合作力度方面

有待加强。首先,当地农作物产量低下,而每户拥有土地面积又多则数千亩,少则数百亩,若但产量能提高哪怕数十斤也能带来明显的收益;其次,当地在生产中有许多明显不合理的观念和行为,比如牧民们总是舍不得卖羔羊,让羊群不断壮大,只卖老残病弱的羊, 结果一到冬天,由于饲料不足,造成成羊大量掉膘。学校在这些方面可大有作为,利用自己的科研实力,派出专家实地考察分析,找出并推广适宜当地气候而经济效益和产量都较高的农作物,以大大提高当地农民收入。这不仅有利于提高中国农大的声誉,更能提高我校解决实际问题和学术研究的能力,因为索伦牧场是中国农业的一个典型样本,中国农业大学就应该研究,就应该把研究出的科技成果在那样的地方推广,要是做不到这些,又凭什么去与“中国农业大学”这个称号相称呢?又凭什么去去背负中国九亿农民的希望呢?

3、学校在经济方面应该开拓思路。仅从该牧场的两个小企业来看,他们投资少,技术含量不高,但却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区区小企业主尚有如此经济头脑,拥有数千人之众的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就 找不出一人去发现农业领域的那些商机吗?若如此,要它何用?我最近看到报纸报道说赤峰有一加工羊肉的企业短短几十年从几间小作坊发展到如今年产值80亿元之多,其企业经理还做了本届全国人大代表;以学校的科研优势,难道还不能做的同样好么?若学校能在草原上开办这样一个企业,何愁世人不知中国农业大学?又何须在校园建设时穷到要学生捐款的地步?而且,我们去实习的条件定然大为改善。

以上建议只是个人看法,必定有不妥之处,但都是本人肺腑之言,是愿学校能更好发展,中国农业能更好发展的强烈愿望所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