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颜氏家训读书会心得体会和方法 颜氏家训中读书的好处(八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2 16:22:53 页码:8
颜氏家训读书会心得体会和方法 颜氏家训中读书的好处(八篇)
2023-01-12 16:22:53    小编:ZTFB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推荐颜氏家训读书会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今天我与大家进行一次廉政党课学习交流,题目是“以廉洁家风涵养清风正气”,本次廉政党课共分为四个部分:一是家风的由来与传承。二是家风的新时代内涵和要求。三是家风的正反典型故事。四是新时代弘扬优良家风的实践要求。

家风的由来。家风是什么?家风是一种集体认同,是经过家庭长期培养、长辈们反复实践、言传身教、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作风。家风体现一个家庭的精神风尚和道德水准,还能约束和规范家庭成员的作风。“家风”一词最早见于西晋文学作品中,潘岳在《家风诗》中自述家族风尚,原文为“绾发绾发,发亦鬒止;曰祗曰祗,敬亦慎止;靡专靡有,受之父母。鸣鹤匪和,析薪弗荷;隐忧孔疚,我堂靡构。义方既训,家道颖颖;岂敢荒宁,一日三省。”他强调“家风不可忽视,家训不可小觑,人品十分重要,习惯决定人生”。

家风的传承。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家风和家教,在传统文化的长河中始终有优良家风传世,从孔子庭训“不学礼无以立”,到诸葛亮诫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从岳母刺字激励儿子精忠报国,到朱子家训教育子孙“恒念物力维艰”,清代林则徐也告诫儿子“子孙若如我,留钱干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智。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以《颜氏家训》、《曾国藩家训》为代表的一整套孝亲、和邻、尊师、修身乃至为政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既是个人成长、家庭生存的精神足迹,也是传统文化的集体认同,更是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之一。

家风的认知。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一代代共产党人秉承奉公守法、廉洁自律的优良传统,为党员干部树立了价值典范和行为标杆。党的十八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家庭建设、家风建设,特别是把加强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抓手。因此,我希望党员干部需要以身作则,廉洁齐家,蕴涵家风,注重家教,形成优良的家风家教,清正和谐的家庭是廉洁奉公、作风过硬的优秀干部的港湾。

家风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时代的需要不断地在原有基础上加以改造、创新,新时代家风也在推陈出新,融入更多的当代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响应时代的主旋律。“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一个国家良好的风气,靠千千万万家庭的淳朴民风来聚拢。家风与党风、政风、社风是紧密联系的,家风正则党风正,党风正则政风清,政风清则社风淳。

家风沐党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华传统家文化的基本道德价值取向,也是家风建设与党风建设的融合互通的基本点。良好的家风是党风建设的推进剂,家风建设也是党风廉政建设的组成部分,家风与党风密不可分。党的十八大以来,xxxxx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2015年10月,“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首次写入《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2016年10月,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要求:“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同年12月,xxxxx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指出:“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2018年3月,xxx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防止“枕边风”成为贪腐的导火索,防止子女打着自己的旗号非法牟利,防止身边人把自己“拉下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注重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这些,我们可以看出以xxx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家风建设,通过树立良好家风来带动党风向上向善。家风连着党风,特别对党员干部而言,家风并不属于私人领域,而是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家风正,可以促进党风好转;家风不正,必将影响党风进一步恶化,因此,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必须树立知礼仪、懂廉耻、重美德、讲规矩的良好家风,带动和影响其他家庭,起到示范表率作用。

家风清政风。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风不仅是家庭伦理,也是为政之德,与国家兴衰息息相关。因此,家风也是政风,党员干部不仅要敢于担当,更要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十分注重家风家教。朱德曾要求儿子朱琦必须从铁路工人学起,一天,朱琦回家,与妻子说:“今天我见到父亲了。”朱琦的爱人问:“在哪里?”朱琦说:“在我开的火车上。”管好身边人、家里人,是党员干部的基本功、必修课,需要每个党员干部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没有好的家规家风,既难以清白做人,也无法专心做事。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是家风的旗帜,要用党员的标准管束自己,自觉摆正党性与亲情、家风与政风的关系,以身作则,克己奉公,严于律己,廉洁从政,弘扬好家风,带出好政风,用良好的家风夯实建设晴朗政治生态的基础,汇聚出中华民族强大的正能量。

家风淳社风。近年来,尽管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有了极大程度的改善,但是家风建设却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忽视,甚至出现了一种断层的现象。这种家风断层现象的严重后果就是:对于一些手握公权力之人来说,他们缺失了“勤政为民”的情操和宗旨;对于普通民众来讲,他们缺失了“为人处世”的基本规则与操守。对此,xxx明确指出,“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以此来唤起人们对于家风的记忆与温暖。“服民以道德,渐民以教化”,我们必须传承好家风,培育好社风,用好家风涵养民风、社风,用榜样的力量带动全社会形成见贤思齐、崇德守礼的良好氛围。好家风,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通过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生发并凝聚成强大的正能量,一个个小家庭的底色正了,社会这个大家庭自然天朗气清、安定祥和。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应该率先而行,做道德榜样和良好家风的树立者、传承者、守护者,培育良好社风,共倡时代新风。

(一)习氏家风“勤俭持家、从严教子”

正身率下,治家严苛。习仲勋同志时刻以革命家的风范将共产党人廉洁自律和中国人传统家教融为一体,对家人既关爱备至又严格要求。新中国成立初期,习仲勋奉调中央工作,齐心在中央党校工作。因齐心的单位离家较远,为了不影响她的工作,习仲勋宁愿在业余时间多照顾孩子们一些,还给孩子们洗澡、洗衣服。齐心回忆说:“他把此视为天伦之乐,尤其是当孩子们与他摔打着玩的时候,仲勋是开心极了”。尽管非常疼爱孩子,但习仲勋对孩子从不娇惯。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xxx的生活非常俭朴。孩子们平常穿的衣服,都是小的捡大的旧衣服穿。“我比较惨的就是上面有四个姐姐,只有一个哥哥。所以大部分穿姐姐的衣服”,谈起此事,xxx直率的说,“花衣服、花鞋子,我绝对不干,但是也不得不穿”。母亲齐心也还记得,“xxx因同学笑话而不愿意穿女孩子的鞋子时,仲勋总哄他说‘染染穿一样’。”在xxx的眼中,“父亲的节俭几近苛刻。家教的严格,也是众所周知的。”吃饭时,父亲常把他们掉在桌上的饭粒、馍渣捡起来吃,最后还要用馍把菜碟里的汤水蘸净。有一次,姐姐桥桥不小心碰翻了汤碗,习仲勋俯身将洒在桌上的汤汁吸吮干净。对于浪费行为,习仲勋会严厉批评。在父亲习仲勋言传身教下形成的俭朴品质,对xxx影响很大。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以来,xxx多次倡导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谆谆教导,涵养气节。习仲勋和齐心很早参加革命,家里有着浓郁的革命氛围,上学时,xxx是住校,逢年过节才回家。“回家以后,先是一溜,子女站在墙根上,接受父亲的训话。他自己怎么参加革命,你们今后一定也要革命,革命是怎么回事。我们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有的时候很想去玩一玩,很不耐烦,但是也不敢不听,这些东西也就潜移默化。”在一次接受采访时,xxx动情的回忆着。习仲勋还经常教育孩子要养成独立的生活习惯,要靠自己的本事吃饭。对子女们包括女婿,他的要求就是:要忠诚于党,不要怪组织,不要靠老子,路要自己走。在xxx眼里,父亲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无论是白色恐怖的年代,还是极左路线时期,无论是受人诬陷,还是身处逆境,您的心中始终有一盏明亮的灯,永远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xxx在给父亲的一封信中写道,要“学父亲对信仰的执著追求。”在家庭的耳濡目染中,年轻时候的xxx先后写了8份入团申请书、10份入党申请书,在20岁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担任党的总书记后,面对一些党员、干部信仰缺失、信念动摇等问题,他明确提出:共产党员要把好“总开关”,不能得“软骨病”,要铸就坚守信念的钢筋铁骨和铜墙铁壁。他还反复告诫全党,要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

不留名利,孝诚为国。“为人民服务,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这是习仲勋对儿子xxx的期许。在最后的日子里,习仲勋还多次对儿女们说:“我没给你们留下什么财富,但给你们留了个好名声。”1962年,习仲勋受冤屈,母亲齐心带着习远平在河南一个农场劳动,xxx也下放陕北插队。一家人天南海北,骨肉分离,齐心挂念在陕北吃苦的儿子,便亲手给xxx缝制了一个针线包,上面绣了三个红色的字:娘的心!那些年,种地、拉煤、打坝、挑粪等等,xxx什么活都干过,什么苦都吃过。7年的农村生活,使他和陕北乡亲们结下了深厚情谊。他说:“我爷爷也是农民,我的父亲是从农民走上革命道路的,我自己也去当了七年的农民。”这种朴素的情感一直根植在xxx心里。从大队支书到总书记,xxx始终牵挂着老百姓。无论是在兰州养老餐厅给老人端菜送饭,还是到河北阜平在农民炕头上盘腿而坐,那种与民相亲、与民同乐的情感由内而发、纯朴自然。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总书记,记得家里,就跟亲戚串门、邻居唠嗑一样,没有一点架子,特别亲切”。

习仲勋的治家之道,形成了良好的家风,实现了律己与育人的良性互动,做到了对家人涤荡心灵和家庭幸福和谐,其“不近人情”的家风不仅是为人之道,亦是为官之道。正是优良家风熏陶,xxx始终把党和人民的权力用来为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服务,努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他那一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引。

(二)溺爱子女,贪官痛哭“害子”

东窗事发,错爱害子。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在庭审中痛哭流涕的说:“养不教、父之过,对他(刘德成)的犯罪我应该负全部和根本的责任。”把所有罪责揽到自己身上,可谓舐犊情深。法院判决书显示,在刘铁男涉及的3558万余元财物中,通过儿子刘德成收受的达到3400余万元。而儿子的贪婪,则直接源自于父亲的言传身教。事实上,刘铁男受贿的部分事实与其子刘德成关系甚大,甚至警方也是以刘德成为突破口,从而揭开了整个贪腐大案。“骄奢淫逸,所自邪也。四者之来,宠禄过也。”父母对子女的爱,超出了一定的界限便是溺爱。“从老子办事、儿子收钱”到“父女齐上阵”,一桩桩腐败案件的背后,无不折射出领导干部对子女管教的缺位和家风的不正。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的落马,则为那些溺爱子女、家教不严的领导干部敲响了警钟。

捷径思维,做人上人。根据报道,刘铁男案是一起典型的家族腐败案件,对子女的教育更是成为反面教育的典型,正如刘铁男自己所讲:“因为我的过错把孩子也毁了,让他走上歧途”。我们来一下他们父子的自述。

刘德成记得:“小的时候我爸每次在路上都会跟我说,做人要学会走捷径。一定要有出息,要做人上人,这样才能过得好,才能受人尊重。”刘铁男的教诲在儿子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长大后的刘德成,脑海中全是父亲灌输的扭曲的金钱观、价值观、人生观,这也是他后来为何会利用父亲职务的影响力来大肆收取金钱的原因所在。

总希望有人“带带儿子”“多帮帮儿子”的刘铁男,给了绕其身边老板们突破口,浙江一民营企业董事长邱某是向其“进贡”最多的一位。为扩大pta项目产能,邱某请刘铁男在审批上予以关照,刘铁男表示得按程序走。邱某问:“听说你儿子在国外留学?”刘铁男不失警觉:“你问这个干吗?”邱某说:“如果他回国了自己做生意,我们合作,我可以带带他。”刘铁男当时没表态,邱某回酒店不久,刘铁男就打来电话:“你说的事倒也可以考虑……”。在“你情我愿”“你知我知”的自我麻痹中,刘铁男与老板们一拍即合。2006年,邱某出资100万元为刘德成在杭州注册成立一家公司,并以虚假化纤贸易方式为刘德成获利825万余元……。

欲望的闸门一旦打开,疯狂的贪腐就会一泻千里。“如今觉得当时我们父子都错了,抛开以权谋私不说,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就错了,奋斗的原动力就错了,这也是我们父子犯罪的一个共同原因。”被关进冰冷的铁窗后,刘德成悔恨地说。

家风不正,一损俱损。像刘铁男这样的落马官员,没有认识到父母对子女言传身教的重要作用。如果不是因为看中了刘铁男的权势,没有人会给刘德成送钱送车送物;而如果刘铁男头脑清醒,就应该好好教育儿子,在发现儿子开豪车时及时阻止。但他没有这么做,而是任由儿子胡作非为,在违法乱纪的道路上一路狂飙,把自己也拉下了万劫不复的深渊。对子女过度的溺爱,终会害人害己。

古人云:“父母之于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不能被舐犊之情迷惑了双眼。真正疼爱子女,就应该涵养好家风,从小培育孩子正直的品质和出众的能力,让孩子经历摸爬滚打、砥砺成才。

xxxxx曾经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好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和政风,各级领导干部要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生活情趣,要为社会做表率。”因此,弘扬优良家风,要深刻学习领会xxxxx关于弘扬优良家风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新时代弘扬家庭美德的新内涵、新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应着重培育和践行新时代的清廉家风。

(一)要担当家风建设的“示范者”

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构建团结和睦、相亲相爱的家庭关系,建立共同的生活态度与价值取向,互敬、互爱、互信、互勉、互助,引导家庭成员算好政治账、经济账、声誉帐、家庭账,使自己成为廉洁文明家风建设的示范者。同时,制定清廉家训,经常性开展家庭助廉警示教育,统一家庭成员思想和行为,使他们成为好家风的真心拥护者。

(二)要担当传统家风的“传承者”

传统文化中的家规家训,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历代先贤的家教故事,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遗产,也为党员干部家风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丰富“营养”。全体党员干部要自觉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家风,严守廉洁家训,继承良好家规,传递廉洁基因,以持之以恒的定力廉洁修身、廉洁齐家,不断涵养浩然正气,自觉远离贪欲之念,用自身修养和言传身教影响家属,共同建设廉洁家风。

(三)要担当核心价值的“培育者”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在家庭里自觉的营造廉洁自律、忠诚担当、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不断培育现代好家风。要齐家风、立家规,让家人知晓原则是什么,底线在哪里,清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严格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家庭成员自我约束,倡导当好“廉内助”、常敲“枕边钟”、劲吹“廉洁风”、做好家庭“监督员”、净化“生活圈”,让纯朴家风与优良党风同频共振。

今天的家风廉政党课即将结束,我真诚希望通过共勉交流能够使大家有所收获,让好家风、好作风、好党风的阳光雨露,沐浴润泽党员干部修身立业之心志,涵养追求卓越的坚定信念。

谢谢大家!

推荐颜氏家训读书会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自古以来,中华民族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始终重视“家风”传统文化,把优良的家训家规、家教家风作为励志勉学的精神食粮、修身处世的道德标准、为官从政的坚挺脊梁”。千百年来,自古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安世之道,中华优秀文化通过一代代家庭长辈的言传身教和家风传承,深入到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家风、家训作为传承中华文明的微观载体,以一种无言的教育,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灵,对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直接作用。

据《中国丛书综录》所列书目记载,我国古代公开出版的家训有120多种,包括《朱子家训》、《章氏家训》、《颜氏家训》、《钱氏家训》等流传至今,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历代都有一些著名人物,他们在各自的家族中都制定了极为严格的家法家规、家训家风。“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百善孝为先”“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遵纪守法,勤俭持家”,这些朴实生动的良好家风,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总结起来,那些成就家族伟业、留下不朽美名的历史人物,都离不开“孝顺父母、兄弟友爱、尽忠国家、言而有信、遵纪守法、刚正义气、廉洁自律、知羞知耻”这些美德。

2016年12月12日,习近平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说:“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习近平更是如此。他很孝敬父母,家人为父亲举办88岁寿宴时,当时习近平作为一省之长,公务繁忙,实在难以脱身,于是抱愧给父亲写了一封深情款款的拜寿信。母亲齐心如今也年过90岁高龄,习近平每当有时间陪她一起吃饭后,都会拉着母亲的手散步,陪她聊聊天。他很关爱妻子,妻子彭丽媛作为军旅歌唱家,那时经常要接受任务奔赴外地慰问演出,习近平总是十分牵挂,只要条件允许,无论多晚,他每天都要跟妻子至少通一次电话。过去每逢除夕,彭丽媛总要参加春晚演出,在外地工作的习近平只要回北京过年,就总是边看节目边包饺子,等她演出结束回家后才煮饺子一起吃。孝敬父母、爱护妻儿,习近平对家庭幸福看得如此之重。在他看来,这不是只关系一家一户的普通小事。“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我们要认识到,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两相依。习近平把千千万万个家庭的美好生活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对于家与国的关系,习近平看得很透彻。“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还没有变成现实,我们就要毫不懈怠团结带领群众一起奋斗。”习近平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无数的白衣天使化身钢铁战士,维护群众生命安全,守护群众一方平安。蒋慧荣是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的一名医生,1月20日,市八医院收治了广州首例新冠肺炎患者。当天,医院党委号召党员志愿前往东风院区发热门诊、隔离病房支援,蒋慧荣医生毫不犹豫地选择加入战“疫”突击队。当有人问她为什么会将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毫不犹豫到战疫一线去时,她这样深情地说:“17年前,我们面对着非典疫情的挑战,我的母亲当时是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的一名眼科医生,非典病人中,有急性眼部疾病或怀疑有颅内高压不能做头颅ct的病人均会邀请眼科会诊,加上父亲是一名军医,从小父母就教育我‘大爱无疆,救死扶伤’的道理,受父母的影响,我从小便立志从医,这次疫情面前,我想到了父母的教诲、仿佛看到了他们的身影,有了他们的鼓励,我一点也不怕!”17年前,当自己还是孩子,父母便与抗击非典展开过一次生死搏斗;17年后,父母年老,自己却成为了新的抗疫战士……正是有了良好家风的传承,这些最美“医二代”,传承了父母的医者仁心,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千万患者家庭,顶起一片天,为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贡献了青春力量!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络中心曾经组织编写过《中国家规》一书,深度挖掘了全国各地一大批传承千百年下来的家规家训,其中就包括了《颜氏家训》、《朱子家训》、《诫子书》、《曾国藩家书》等传世经典。这些古代先贤用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和经验智慧,谆告后世修身齐家、正己立德的真谛,那些充满正能量的价值指导、思想指引值得我们潜心研读,深度挖掘,充分学习借鉴,从中汲取精神营养,将其思想精髓代代传承。在我们xx,有专门一处以家风家训为主题的小微公园——沁德园(位于开元大道与利宁街交叉口东南侧),里面设有“岳母刺字”“百善孝为先”“母爱”铜雕塑、“阅读”“母子情”石雕、家风家训知识书刻、家风家训主题宣传栏等家风家训主题元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经常过去走一走、看一看,在休闲娱乐中受到优秀家风文化熏陶,在潜移默化中传播好家风的正能量。

各位领导,同志们,习近平同志指出,健康的家庭生活,可以滋养身心,反过来,领导干部的思想境界和一言一行,又直接影响着家庭其他成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自己的家风家教。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在我看来,每一名党员、每一名职工都应该重视家风的培育,这关系到自身家庭的幸福、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前途命运。希望大家都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带头抓好家风,在自我修炼中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严格要求亲属子女,过好亲情关,做优良家风建设、从严律己修身的表率!

今天的党课就交流到这里,谢谢!

推荐颜氏家训读书会心得体会和方法三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优良家风是营造诚信友善经济社会环境的宝贵资源,所蕴含的价值理念与社会主义价值观具有高度一致性。家庭家教家风既是家事,也是国事,关系个人健康成长、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繁荣发展,对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充分挖掘和弘扬优良家教家风,以清正严明的家教家风要求自己、要求家人,才能使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教、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才能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才能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家庭文明新风尚,从而凝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伟力。

今天我与大家进行一次廉政党课学习交流,题目是“以廉洁家风涵养清风正气”,本次廉政党课共分为四个部分:一是家风的由来与传承。二是家风的新时代内涵和要求。三是家风的正反典型故事。四是新时代弘扬优良家风的实践要求。

家风的由来。家风是什么?家风是一种集体认同,是经过家庭长期培养、长辈们反复实践、言传身教、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作风。家风体现一个家庭的精神风尚和道德水准,还能约束和规范家庭成员的作风。“家风”一词最早见于西晋文学作品中,潘岳在《家风诗》中自述家族风尚,原文为“绾发绾发,发亦鬒止;曰祗曰祗,敬亦慎止;靡专靡有,受之父母。鸣鹤匪和,析薪弗荷;隐忧孔疚,我堂靡构。义方既训,家道颖颖;岂敢荒宁,一日三省。”他强调“家风不可忽视,家训不可小觑,人品十分重要,习惯决定人生”。

家风的传承。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家风和家教,在传统文化的长河中始终有优良家风传世,从孔子庭训“不学礼无以立”,到诸葛亮诫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从岳母刺字激励儿子精忠报国,到朱子家训教育子孙“恒念物力维艰”,清代林则徐也告诫儿子“子孙若如我,留钱干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智。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以《颜氏家训》、《曾国藩家训》为代表的一整套孝亲、和邻、尊师、修身乃至为政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既是个人成长、家庭生存的精神足迹,也是传统文化的集体认同,更是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之一。

家风的认知。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一代代共产党人秉承奉公守法、廉洁自律的优良传统,为党员干部树立了价值典范和行为标杆。党的十八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家庭建设、家风建设,特别是把加强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抓手。因此,我希望党员干部需要以身作则,廉洁齐家,蕴涵家风,注重家教,形成优良的家风家教,清正和谐的家庭是廉洁奉公、作风过硬的优秀干部的港湾。

家风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时代的需要不断地在原有基础上加以改造、创新,新时代家风也在推陈出新,融入更多的当代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响应时代的主旋律。“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一个国家良好的风气,靠千千万万家庭的淳朴民风来聚拢。家风与党风、政风、社风是紧密联系的,家风正则党风正,党风正则政风清,政风清则社风淳。

家风沐党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华传统家文化的基本道德价值取向,也是家风建设与党风建设的融合互通的基本点。良好的家风是党风建设的推进剂,家风建设也是党风廉政建设的组成部分,家风与党风密不可分。党的十八大以来,xxxxx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2015年10月,“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首次写入《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2016年10月,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要求:“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同年12月,xxxxx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指出:“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2018年3月,xxx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防止“枕边风”成为贪腐的导火索,防止子女打着自己的旗号非法牟利,防止身边人把自己“拉下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注重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这些,我们可以看出以xxx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家风建设,通过树立良好家风来带动党风向上向善。家风连着党风,特别对党员干部而言,家风并不属于私人领域,而是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家风正,可以促进党风好转;家风不正,必将影响党风进一步恶化,因此,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必须树立知礼仪、懂廉耻、重美德、讲规矩的良好家风,带动和影响其他家庭,起到示范表率作用。

家风清政风。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风不仅是家庭伦理,也是为政之德,与国家兴衰息息相关。因此,家风也是政风,党员干部不仅要敢于担当,更要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十分注重家风家教。朱德曾要求儿子朱琦必须从铁路工人学起,一天,朱琦回家,与妻子说:“今天我见到父亲了。”朱琦的爱人问:“在哪里?”朱琦说:“在我开的火车上。”管好身边人、家里人,是党员干部的基本功、必修课,需要每个党员干部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没有好的家规家风,既难以清白做人,也无法专心做事。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是家风的旗帜,要用党员的标准管束自己,自觉摆正党性与亲情、家风与政风的关系,以身作则,克己奉公,严于律己,廉洁从政,弘扬好家风,带出好政风,用良好的家风夯实建设晴朗政治生态的基础,汇聚出中华民族强大的正能量。

家风淳社风。近年来,尽管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有了极大程度的改善,但是家风建设却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忽视,甚至出现了一种断层的现象。这种家风断层现象的严重后果就是:对于一些手握公权力之人来说,他们缺失了“勤政为民”的情操和宗旨;对于普通民众来讲,他们缺失了“为人处世”的基本规则与操守。对此,xxx明确指出,“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以此来唤起人们对于家风的记忆与温暖。“服民以道德,渐民以教化”,我们必须传承好家风,培育好社风,用好家风涵养民风、社风,用榜样的力量带动全社会形成见贤思齐、崇德守礼的良好氛围。好家风,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通过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生发并凝聚成强大的正能量,一个个小家庭的底色正了,社会这个大家庭自然天朗气清、安定祥和。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应该率先而行,做道德榜样和良好家风的树立者、传承者、守护者,培育良好社风,共倡时代新风。

(一)习氏家风“勤俭持家、从严教子”

正身率下,治家严苛。习仲勋同志时刻以革命家的风范将共产党人廉洁自律和中国人传统家教融为一体,对家人既关爱备至又严格要求。新中国成立初期,习仲勋奉调中央工作,齐心在中央党校工作。因齐心的单位离家较远,为了不影响她的工作,习仲勋宁愿在业余时间多照顾孩子们一些,还给孩子们洗澡、洗衣服。齐心回忆说:“他把此视为天伦之乐,尤其是当孩子们与他摔打着玩的时候,仲勋是开心极了”。尽管非常疼爱孩子,但习仲勋对孩子从不娇惯。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xxx的生活非常俭朴。孩子们平常穿的衣服,都是小的捡大的旧衣服穿。“我比较惨的就是上面有四个姐姐,只有一个哥哥。所以大部分穿姐姐的衣服”,谈起此事,xxx直率的说,“花衣服、花鞋子,我绝对不干,但是也不得不穿”。母亲齐心也还记得,“xxx因同学笑话而不愿意穿女孩子的鞋子时,仲勋总哄他说‘染染穿一样’。”在xxx的眼中,“父亲的节俭几近苛刻。家教的严格,也是众所周知的。”吃饭时,父亲常把他们掉在桌上的饭粒、馍渣捡起来吃,最后还要用馍把菜碟里的汤水蘸净。有一次,姐姐桥桥不小心碰翻了汤碗,习仲勋俯身将洒在桌上的汤汁吸吮干净。对于浪费行为,习仲勋会严厉批评。在父亲习仲勋言传身教下形成的俭朴品质,对xxx影响很大。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以来,xxx多次倡导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谆谆教导,涵养气节。习仲勋和齐心很早参加革命,家里有着浓郁的革命氛围,上学时,xxx是住校,逢年过节才回家。“回家以后,先是一溜,子女站在墙根上,接受父亲的训话。他自己怎么参加革命,你们今后一定也要革命,革命是怎么回事。我们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有的时候很想去玩一玩,很不耐烦,但是也不敢不听,这些东西也就潜移默化。”在一次接受采访时,xxx动情的回忆着。习仲勋还经常教育孩子要养成独立的生活习惯,要靠自己的本事吃饭。对子女们包括女婿,他的要求就是:要忠诚于党,不要怪组织,不要靠老子,路要自己走。在xxx眼里,父亲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无论是白色恐怖的年代,还是极左路线时期,无论是受人诬陷,还是身处逆境,您的心中始终有一盏明亮的灯,永远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xxx在给父亲的一封信中写道,要“学父亲对信仰的执著追求。”在家庭的耳濡目染中,年轻时候的xxx先后写了8份入团申请书、10份入党申请书,在20岁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担任党的总书记后,面对一些党员、干部信仰缺失、信念动摇等问题,他明确提出:共产党员要把好“总开关”,不能得“软骨病”,要铸就坚守信念的钢筋铁骨和铜墙铁壁。他还反复告诫全党,要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

不留名利,孝诚为国。“为人民服务,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这是习仲勋对儿子xxx的期许。在最后的日子里,习仲勋还多次对儿女们说:“我没给你们留下什么财富,但给你们留了个好名声。”1962年,习仲勋受冤屈,母亲齐心带着习远平在河南一个农场劳动,xxx也下放陕北插队。一家人天南海北,骨肉分离,齐心挂念在陕北吃苦的儿子,便亲手给xxx缝制了一个针线包,上面绣了三个红色的字:娘的心!那些年,种地、拉煤、打坝、挑粪等等,xxx什么活都干过,什么苦都吃过。7年的农村生活,使他和陕北乡亲们结下了深厚情谊。他说:“我爷爷也是农民,我的父亲是从农民走上革命道路的,我自己也去当了七年的农民。”这种朴素的情感一直根植在xxx心里。从大队支书到总书记,xxx始终牵挂着老百姓。无论是在兰州养老餐厅给老人端菜送饭,还是到河北阜平在农民炕头上盘腿而坐,那种与民相亲、与民同乐的情感由内而发、纯朴自然。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总书记,记得家里,就跟亲戚串门、邻居唠嗑一样,没有一点架子,特别亲切”。

习仲勋的治家之道,形成了良好的家风,实现了律己与育人的良性互动,做到了对家人涤荡心灵和家庭幸福和谐,其“不近人情”的家风不仅是为人之道,亦是为官之道。正是优良家风熏陶,xxx始终把党和人民的权力用来为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服务,努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他那一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引。

(二)溺爱子女,贪官痛哭“害子”

东窗事发,错爱害子。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在庭审中痛哭流涕的说:“养不教、父之过,对他(刘德成)的犯罪我应该负全部和根本的责任。”把所有罪责揽到自己身上,可谓舐犊情深。法院判决书显示,在刘铁男涉及的3558万余元财物中,通过儿子刘德成收受的达到3400余万元。而儿子的贪婪,则直接源自于父亲的言传身教。事实上,刘铁男受贿的部分事实与其子刘德成关系甚大,甚至警方也是以刘德成为突破口,从而揭开了整个贪腐大案。“骄奢淫逸,所自邪也。四者之来,宠禄过也。”父母对子女的爱,超出了一定的界限便是溺爱。“从老子办事、儿子收钱”到“父女齐上阵”,一桩桩腐败案件的背后,无不折射出领导干部对子女管教的缺位和家风的不正。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的落马,则为那些溺爱子女、家教不严的领导干部敲响了警钟。

捷径思维,做人上人。根据报道,刘铁男案是一起典型的家族腐败案件,对子女的教育更是成为反面教育的典型,正如刘铁男自己所讲:“因为我的过错把孩子也毁了,让他走上歧途”。我们来一下他们父子的自述。

刘德成记得:“小的时候我爸每次在路上都会跟我说,做人要学会走捷径。一定要有出息,要做人上人,这样才能过得好,才能受人尊重。”刘铁男的教诲在儿子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长大后的刘德成,脑海中全是父亲灌输的扭曲的金钱观、价值观、人生观,这也是他后来为何会利用父亲职务的影响力来大肆收取金钱的原因所在。

总希望有人“带带儿子”“多帮帮儿子”的刘铁男,给了绕其身边老板们突破口,浙江一民营企业董事长邱某是向其“进贡”最多的一位。为扩大pta项目产能,邱某请刘铁男在审批上予以关照,刘铁男表示得按程序走。邱某问:“听说你儿子在国外留学?”刘铁男不失警觉:“你问这个干吗?”邱某说:“如果他回国了自己做生意,我们合作,我可以带带他。”刘铁男当时没表态,邱某回酒店不久,刘铁男就打来电话:“你说的事倒也可以考虑……”。在“你情我愿”“你知我知”的自我麻痹中,刘铁男与老板们一拍即合。2006年,邱某出资100万元为刘德成在杭州注册成立一家公司,并以虚假化纤贸易方式为刘德成获利825万余元……。

欲望的闸门一旦打开,疯狂的贪腐就会一泻千里。“如今觉得当时我们父子都错了,抛开以权谋私不说,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就错了,奋斗的原动力就错了,这也是我们父子犯罪的一个共同原因。”被关进冰冷的铁窗后,刘德成悔恨地说。

家风不正,一损俱损。像刘铁男这样的落马官员,没有认识到父母对子女言传身教的重要作用。如果不是因为看中了刘铁男的权势,没有人会给刘德成送钱送车送物;而如果刘铁男头脑清醒,就应该好好教育儿子,在发现儿子开豪车时及时阻止。但他没有这么做,而是任由儿子胡作非为,在违法乱纪的道路上一路狂飙,把自己也拉下了万劫不复的深渊。对子女过度的溺爱,终会害人害己。

古人云:“父母之于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不能被舐犊之情迷惑了双眼。真正疼爱子女,就应该涵养好家风,从小培育孩子正直的品质和出众的能力,让孩子经历摸爬滚打、砥砺成才。

xxxxx曾经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好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和政风,各级领导干部要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生活情趣,要为社会做表率。”因此,弘扬优良家风,要深刻学习领会xxxxx关于弘扬优良家风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新时代弘扬家庭美德的新内涵、新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应着重培育和践行新时代的清廉家风。

(一)要担当家风建设的“示范者”

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构建团结和睦、相亲相爱的家庭关系,建立共同的生活态度与价值取向,互敬、互爱、互信、互勉、互助,引导家庭成员算好政治账、经济账、声誉帐、家庭账,使自己成为廉洁文明家风建设的示范者。同时,制定清廉家训,经常性开展家庭助廉警示教育,统一家庭成员思想和行为,使他们成为好家风的真心拥护者。

(二)要担当传统家风的“传承者”

传统文化中的家规家训,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历代先贤的家教故事,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遗产,也为党员干部家风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丰富“营养”。全体党员干部要自觉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家风,严守廉洁家训,继承良好家规,传递廉洁基因,以持之以恒的定力廉洁修身、廉洁齐家,不断涵养浩然正气,自觉远离贪欲之念,用自身修养和言传身教影响家属,共同建设廉洁家风。

(三)要担当核心价值的“培育者”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在家庭里自觉的营造廉洁自律、忠诚担当、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不断培育现代好家风。要齐家风、立家规,让家人知晓原则是什么,底线在哪里,清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严格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家庭成员自我约束,倡导当好“廉内助”、常敲“枕边钟”、劲吹“廉洁风”、做好家庭“监督员”、净化“生活圈”,让纯朴家风与优良党风同频共振。

今天的家风廉政党课即将结束,我真诚希望通过共勉交流能够使大家有所收获,让好家风、好作风、好党风的阳光雨露,沐浴润泽党员干部修身立业之心志,涵养追求卓越的坚定信念。

谢谢大家!

推荐颜氏家训读书会心得体会和方法四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自古以来,中华民族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始终重视“家风”传统文化,把优良的家训家规、家教家风作为励志勉学的精神食粮、修身处世的道德标准、为官从政的坚挺脊梁”。千百年来,自古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安世之道,中华优秀文化通过一代代家庭长辈的言传身教和家风传承,深入到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家风、家训作为传承中华文明的微观载体,以一种无言的教育,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灵,对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直接作用。

据《中国丛书综录》所列书目记载,我国古代公开出版的家训有120多种,包括《朱子家训》、《章氏家训》、《颜氏家训》、《钱氏家训》等流传至今,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历代都有一些著名人物,他们在各自的家族中都制定了极为严格的家法家规、家训家风。“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百善孝为先”“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遵纪守法,勤俭持家”,这些朴实生动的良好家风,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总结起来,那些成就家族伟业、留下不朽美名的历史人物,都离不开“孝顺父母、兄弟友爱、尽忠国家、言而有信、遵纪守法、刚正义气、廉洁自律、知羞知耻”这些美德。

2016年12月12日,习近平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说:“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习近平更是如此。他很孝敬父母,家人为父亲举办88岁寿宴时,当时习近平作为一省之长,公务繁忙,实在难以脱身,于是抱愧给父亲写了一封深情款款的拜寿信。母亲齐心如今也年过90岁高龄,习近平每当有时间陪她一起吃饭后,都会拉着母亲的手散步,陪她聊聊天。他很关爱妻子,妻子彭丽媛作为军旅歌唱家,那时经常要接受任务奔赴外地慰问演出,习近平总是十分牵挂,只要条件允许,无论多晚,他每天都要跟妻子至少通一次电话。过去每逢除夕,彭丽媛总要参加春晚演出,在外地工作的习近平只要回北京过年,就总是边看节目边包饺子,等她演出结束回家后才煮饺子一起吃。孝敬父母、爱护妻儿,习近平对家庭幸福看得如此之重。在他看来,这不是只关系一家一户的普通小事。“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我们要认识到,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两相依。习近平把千千万万个家庭的美好生活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对于家与国的关系,习近平看得很透彻。“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还没有变成现实,我们就要毫不懈怠团结带领群众一起奋斗。”习近平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无数的白衣天使化身钢铁战士,维护群众生命安全,守护群众一方平安。蒋慧荣是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的一名医生,1月20日,市八医院收治了广州首例新冠肺炎患者。当天,医院党委号召党员志愿前往东风院区发热门诊、隔离病房支援,蒋慧荣医生毫不犹豫地选择加入战“疫”突击队。当有人问她为什么会将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毫不犹豫到战疫一线去时,她这样深情地说:“17年前,我们面对着非典疫情的挑战,我的母亲当时是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的一名眼科医生,非典病人中,有急性眼部疾病或怀疑有颅内高压不能做头颅ct的病人均会邀请眼科会诊,加上父亲是一名军医,从小父母就教育我‘大爱无疆,救死扶伤’的道理,受父母的影响,我从小便立志从医,这次疫情面前,我想到了父母的教诲、仿佛看到了他们的身影,有了他们的鼓励,我一点也不怕!”17年前,当自己还是孩子,父母便与抗击非典展开过一次生死搏斗;17年后,父母年老,自己却成为了新的抗疫战士……正是有了良好家风的传承,这些最美“医二代”,传承了父母的医者仁心,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千万患者家庭,顶起一片天,为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贡献了青春力量!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络中心曾经组织编写过《中国家规》一书,深度挖掘了全国各地一大批传承千百年下来的家规家训,其中就包括了《颜氏家训》、《朱子家训》、《诫子书》、《曾国藩家书》等传世经典。这些古代先贤用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和经验智慧,谆告后世修身齐家、正己立德的真谛,那些充满正能量的价值指导、思想指引值得我们潜心研读,深度挖掘,充分学习借鉴,从中汲取精神营养,将其思想精髓代代传承。在我们xx,有专门一处以家风家训为主题的小微公园——沁德园(位于开元大道与利宁街交叉口东南侧),里面设有“岳母刺字”“百善孝为先”“母爱”铜雕塑、“阅读”“母子情”石雕、家风家训知识书刻、家风家训主题宣传栏等家风家训主题元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经常过去走一走、看一看,在休闲娱乐中受到优秀家风文化熏陶,在潜移默化中传播好家风的正能量。

各位领导,同志们,习近平同志指出,健康的家庭生活,可以滋养身心,反过来,领导干部的思想境界和一言一行,又直接影响着家庭其他成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自己的家风家教。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在我看来,每一名党员、每一名职工都应该重视家风的培育,这关系到自身家庭的幸福、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前途命运。希望大家都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带头抓好家风,在自我修炼中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严格要求亲属子女,过好亲情关,做优良家风建设、从严律己修身的表率!

今天的党课就交流到这里,谢谢!

推荐颜氏家训读书会心得体会和方法五

家风家训是什么?“温州一家人——家风·记忆征集活动”在引发老百姓关注的同时,也唤起大家对当下家风家训传承的思考。

恋家不守土的温州人,对家风家训有着怎样的理解?小家庭、小时代的家风家训有哪些新变化?日前,记者通过网络和街头采访,对125位市民进行问卷调查,受访者中既有八旬老者,也有初长成的“00后”少年,其中“80后”“90后”占到了六成以上。调查中近半数受访者遗憾地表示,家里缺失家风家训;超过九成市民支持在新时代重倡家风家训传统。

家风家训是什么?

六成家庭家风淡化

春节期间,央视关于“家风”的调查引发市民热议。家风,一种无言的教育;家训,一种有言的记忆,是否仍在潜移默化感染温州人?

当被问及“您知道什么是家风家训吗”,67.2%的受访者选择“知道”,“不太了解”的人群则接近四分之一。追问受访者对哪些家风家训有所了解时,曾国藩家训成为市民认知度最高的名人家训,有27.7%的市民表示知道,其次认知度较高的名人家训为朱子家训和颜氏家训。

普通温州人家风家训传承情况如何?情况并不乐观。在调查中,选择“没有整体性和明确的家风”、“对家风没有印象”、“没有家风”等选项的受访者占到50.9%,接近六成。仅有18.5%的市民认为家里家风传承很好,能代代传承;有30.6%市民评价自家家风传承较好,仍发挥着作用。

家风家训淡化的背后,显示着家风家训教育和传承正在弱化。调查显示,市民对目前家风家训教育现状并不满意,更多市民支持重提家风家训。超过87.2%的市民支持重视家风家训,有85.6%的市民认为家风家训对社会风气影响比较大。而少数认为重提家风家训意义不大的市民则提出,他们最怕家风家训的简单提倡陷于空洞口号,希望教育能有实际意义。

家风传承怎么样?

年轻一代更陌生

是什么让家风家训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和记忆?在采访中,我们听到市民的感慨:时代变了。

在问及“家风家训是否会随时代的发展而改变”时,有70.4%的受访者表示肯定,16.8%的市民则称不太确定。

时代对家风家训的传承产生怎样的影响?记者通过对调查问卷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家风家训的记忆随着受访者的年龄段而变化,年轻一代新人类对家风家训更显陌生。

上世纪60年代前出生的市民普遍都知道什么是家风家训;知晓率到“70后80后”降低了12.8%;“90后”知道家风家训的人群仅占66%;“00后”的中小学生中,接近60%的孩子选择“不知道”。

对家风家训教育满意度同样随年龄改变而变化。其中“70后”、“80后”是受访者中满意度最低的人群,仅有四分之一的“70后”认为自己家的家风家训传承“很好”或“较好”;这一数字到了“80后”再降低了2个百分点。在其他年龄段,选择传承“很好”或“较好”的市民则超过七成。

为什么“70后”“80后”对家风家训现状最不满?“我们有了家庭、孩子,才发现怎么教育孩子是个难题。”80后孙小姐接受采访时说,把孩子送去读国学、读朱子家训就是为了能更好接受传统教育。“我们小时候家长还忆苦思甜,让我们刻苦努力,现在的小孩养尊处优,一点都不努力。”70后的陈女士正替青春期的孩子着急,她略感自责没有言传身教把好传统传下去。

家风家训最重视:

勤俭宽厚诚信

传统依靠言传身教的家风家训正受到新时代的挑战。“小时代”“新时代”该如何重倡家风家训呢?

调查中,超过六成市民认为家风家训很重要,不仅影响个体,也将反作用于家庭和社会,让家庭更有凝聚力,弘扬社会正气。85.6%的受访者相信家风对社会风气影响“很大”或“比较大”。当回答家风家训的积极意义时,76%的市民认为家风家训教育有利于个人品行塑造,68.8%的市民认为家风家训有助于孩子家庭教育,66.4%的市民相信重视家风家训能提高社会道德水平,半数受访者认为传承家风家训能增进家庭成员和睦、保留独特家庭文化。

哪些家风家训是咱们“温州一家人”最重视的品格?在“勤俭节约”、“诚实守信”、“宽厚待人”、“刻苦勤勉”、“自强独立”等选项中,“勤俭节约”被最多温州家庭奉为准则,有接近57%的市民回忆,自己的家风家训与勤俭节约相关。温州人同样重视宽容待人、吃亏是福,有54%的市民认为从小家里人教育“宽厚待人”;有47%的受访者认为“诚实守信”是家人最重视的品格。

面对家风家训逐渐淡化的尴尬,现代家庭该如何培养家风、传承家训?接近七成的市民认为,好的`家风家训应该建立在家庭成员经常交流的基础上,有47.2%的受访者建议家长不失时机教育孩子,有40.8%受访者认为应注重分享家庭的独特记忆。此外,两成市民赞成可以借鉴名人典故进行教育。

推荐颜氏家训读书会心得体会和方法六

家风家训是什么?“温州一家人——家风·记忆征集活动”在引发老百姓关注的同时,也唤起大家对当下家风家训传承的思考。

恋家不守土的温州人,对家风家训有着怎样的理解?小家庭、小时代的家风家训有哪些新变化?日前,记者通过网络和街头采访,对125位市民进行问卷调查,受访者中既有八旬老者,也有初长成的“00后”少年,其中“80后”“90后”占到了六成以上。调查中近半数受访者遗憾地表示,家里缺失家风家训;超过九成市民支持在新时代重倡家风家训传统。

家风家训是什么?

六成家庭家风淡化

春节期间,央视关于“家风”的调查引发市民热议。家风,一种无言的教育;家训,一种有言的记忆,是否仍在潜移默化感染温州人?

当被问及“您知道什么是家风家训吗”,67.2%的受访者选择“知道”,“不太了解”的人群则接近四分之一。追问受访者对哪些家风家训有所了解时,曾国藩家训成为市民认知度最高的名人家训,有27.7%的市民表示知道,其次认知度较高的名人家训为朱子家训和颜氏家训。

普通温州人家风家训传承情况如何?情况并不乐观。在调查中,选择“没有整体性和明确的家风”、“对家风没有印象”、“没有家风”等选项的受访者占到50.9%,接近六成。仅有18.5%的市民认为家里家风传承很好,能代代传承;有30.6%市民评价自家家风传承较好,仍发挥着作用。

家风家训淡化的背后,显示着家风家训教育和传承正在弱化。调查显示,市民对目前家风家训教育现状并不满意,更多市民支持重提家风家训。超过87.2%的市民支持重视家风家训,有85.6%的市民认为家风家训对社会风气影响比较大。而少数认为重提家风家训意义不大的市民则提出,他们最怕家风家训的简单提倡陷于空洞口号,希望教育能有实际意义。

家风传承怎么样?

年轻一代更陌生

是什么让家风家训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和记忆?在采访中,我们听到市民的感慨:时代变了。

在问及“家风家训是否会随时代的发展而改变”时,有70.4%的受访者表示肯定,16.8%的市民则称不太确定。

时代对家风家训的传承产生怎样的影响?记者通过对调查问卷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家风家训的记忆随着受访者的年龄段而变化,年轻一代新人类对家风家训更显陌生。

上世纪60年代前出生的市民普遍都知道什么是家风家训;知晓率到“70后80后”降低了12.8%;“90后”知道家风家训的人群仅占66%;“00后”的中小学生中,接近60%的孩子选择“不知道”。

对家风家训教育满意度同样随年龄改变而变化。其中“70后”、“80后”是受访者中满意度最低的人群,仅有四分之一的“70后”认为自己家的家风家训传承“很好”或“较好”;这一数字到了“80后”再降低了2个百分点。在其他年龄段,选择传承“很好”或“较好”的市民则超过七成。

为什么“70后”“80后”对家风家训现状最不满?“我们有了家庭、孩子,才发现怎么教育孩子是个难题。”80后孙小姐接受采访时说,把孩子送去读国学、读朱子家训就是为了能更好接受传统教育。“我们小时候家长还忆苦思甜,让我们刻苦努力,现在的小孩养尊处优,一点都不努力。”70后的.陈女士正替青春期的孩子着急,她略感自责没有言传身教把好传统传下去。

家风家训最重视:

勤俭宽厚诚信

传统依靠言传身教的家风家训正受到新时代的挑战。“小时代”“新时代”该如何重倡家风家训呢?

调查中,超过六成市民认为家风家训很重要,不仅影响个体,也将反作用于家庭和社会,让家庭更有凝聚力,弘扬社会正气。85.6%的受访者相信家风对社会风气影响“很大”或“比较大”。当回答家风家训的积极意义时,76%的市民认为家风家训教育有利于个人品行塑造,68.8%的市民认为家风家训有助于孩子家庭教育,66.4%的市民相信重视家风家训能提高社会道德水平,半数受访者认为传承家风家训能增进家庭成员和睦、保留独特家庭文化。

哪些家风家训是咱们“温州一家人”最重视的品格?在“勤俭节约”、“诚实守信”、“宽厚待人”、“刻苦勤勉”、“自强独立”等选项中,“勤俭节约”被最多温州家庭奉为准则,有接近57%的市民回忆,自己的家风家训与勤俭节约相关。温州人同样重视宽容待人、吃亏是福,有54%的`市民认为从小家里人教育“宽厚待人”;有47%的受访者认为“诚实守信”是家人最重视的品格。

面对家风家训逐渐淡化的尴尬,现代家庭该如何培养家风、传承家训?接近七成的市民认为,好的家风家训应该建立在家庭成员经常交流的基础上,有47.2%的受访者建议家长不失时机教育孩子,有40.8%受访者认为应注重分享家庭的独特记忆。此外,两成市民赞成可以借鉴名人典故进行教育。

推荐颜氏家训读书会心得体会和方法七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优良家风是营造诚信友善经济社会环境的宝贵资源,所蕴含的价值理念与社会主义价值观具有高度一致性。家庭家教家风既是家事,也是国事,关系个人健康成长、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繁荣发展,对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充分挖掘和弘扬优良家教家风,以清正严明的家教家风要求自己、要求家人,才能使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教、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才能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才能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家庭文明新风尚,从而凝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伟力。

今天我与大家进行一次廉政党课学习交流,题目是“以廉洁家风涵养清风正气”,本次廉政党课共分为四个部分:一是家风的由来与传承。二是家风的新时代内涵和要求。三是家风的正反典型故事。四是新时代弘扬优良家风的实践要求。

家风的由来。家风是什么?家风是一种集体认同,是经过家庭长期培养、长辈们反复实践、言传身教、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作风。家风体现一个家庭的精神风尚和道德水准,还能约束和规范家庭成员的作风。“家风”一词最早见于西晋文学作品中,潘岳在《家风诗》中自述家族风尚,原文为“绾发绾发,发亦鬒止;曰祗曰祗,敬亦慎止;靡专靡有,受之父母。鸣鹤匪和,析薪弗荷;隐忧孔疚,我堂靡构。义方既训,家道颖颖;岂敢荒宁,一日三省。”他强调“家风不可忽视,家训不可小觑,人品十分重要,习惯决定人生”。

家风的传承。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家风和家教,在传统文化的长河中始终有优良家风传世,从孔子庭训“不学礼无以立”,到诸葛亮诫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从岳母刺字激励儿子精忠报国,到朱子家训教育子孙“恒念物力维艰”,清代林则徐也告诫儿子“子孙若如我,留钱干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智。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以《颜氏家训》、《曾国藩家训》为代表的一整套孝亲、和邻、尊师、修身乃至为政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既是个人成长、家庭生存的精神足迹,也是传统文化的集体认同,更是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之一。

家风的认知。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一代代共产党人秉承奉公守法、廉洁自律的优良传统,为党员干部树立了价值典范和行为标杆。党的十八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家庭建设、家风建设,特别是把加强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抓手。因此,我希望党员干部需要以身作则,廉洁齐家,蕴涵家风,注重家教,形成优良的家风家教,清正和谐的家庭是廉洁奉公、作风过硬的优秀干部的港湾。

家风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时代的需要不断地在原有基础上加以改造、创新,新时代家风也在推陈出新,融入更多的当代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响应时代的主旋律。“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一个国家良好的风气,靠千千万万家庭的淳朴民风来聚拢。家风与党风、政风、社风是紧密联系的,家风正则党风正,党风正则政风清,政风清则社风淳。

家风沐党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华传统家文化的基本道德价值取向,也是家风建设与党风建设的融合互通的基本点。良好的家风是党风建设的推进剂,家风建设也是党风廉政建设的组成部分,家风与党风密不可分。党的十八大以来,xxxxx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2015年10月,“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首次写入《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2016年10月,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要求:“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同年12月,xxxxx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指出:“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2018年3月,xxx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防止“枕边风”成为贪腐的导火索,防止子女打着自己的旗号非法牟利,防止身边人把自己“拉下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注重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这些,我们可以看出以xxx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家风建设,通过树立良好家风来带动党风向上向善。家风连着党风,特别对党员干部而言,家风并不属于私人领域,而是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家风正,可以促进党风好转;家风不正,必将影响党风进一步恶化,因此,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必须树立知礼仪、懂廉耻、重美德、讲规矩的良好家风,带动和影响其他家庭,起到示范表率作用。

家风清政风。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风不仅是家庭伦理,也是为政之德,与国家兴衰息息相关。因此,家风也是政风,党员干部不仅要敢于担当,更要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十分注重家风家教。朱德曾要求儿子朱琦必须从铁路工人学起,一天,朱琦回家,与妻子说:“今天我见到父亲了。”朱琦的爱人问:“在哪里?”朱琦说:“在我开的火车上。”管好身边人、家里人,是党员干部的基本功、必修课,需要每个党员干部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没有好的家规家风,既难以清白做人,也无法专心做事。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是家风的旗帜,要用党员的标准管束自己,自觉摆正党性与亲情、家风与政风的关系,以身作则,克己奉公,严于律己,廉洁从政,弘扬好家风,带出好政风,用良好的家风夯实建设晴朗政治生态的基础,汇聚出中华民族强大的正能量。

家风淳社风。近年来,尽管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有了极大程度的改善,但是家风建设却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忽视,甚至出现了一种断层的现象。这种家风断层现象的严重后果就是:对于一些手握公权力之人来说,他们缺失了“勤政为民”的情操和宗旨;对于普通民众来讲,他们缺失了“为人处世”的基本规则与操守。对此,xxx明确指出,“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以此来唤起人们对于家风的记忆与温暖。“服民以道德,渐民以教化”,我们必须传承好家风,培育好社风,用好家风涵养民风、社风,用榜样的力量带动全社会形成见贤思齐、崇德守礼的良好氛围。好家风,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通过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生发并凝聚成强大的正能量,一个个小家庭的底色正了,社会这个大家庭自然天朗气清、安定祥和。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应该率先而行,做道德榜样和良好家风的树立者、传承者、守护者,培育良好社风,共倡时代新风。

(一)习氏家风“勤俭持家、从严教子”

正身率下,治家严苛。习仲勋同志时刻以革命家的风范将共产党人廉洁自律和中国人传统家教融为一体,对家人既关爱备至又严格要求。新中国成立初期,习仲勋奉调中央工作,齐心在中央党校工作。因齐心的单位离家较远,为了不影响她的工作,习仲勋宁愿在业余时间多照顾孩子们一些,还给孩子们洗澡、洗衣服。齐心回忆说:“他把此视为天伦之乐,尤其是当孩子们与他摔打着玩的时候,仲勋是开心极了”。尽管非常疼爱孩子,但习仲勋对孩子从不娇惯。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xxx的生活非常俭朴。孩子们平常穿的衣服,都是小的捡大的旧衣服穿。“我比较惨的就是上面有四个姐姐,只有一个哥哥。所以大部分穿姐姐的衣服”,谈起此事,xxx直率的说,“花衣服、花鞋子,我绝对不干,但是也不得不穿”。母亲齐心也还记得,“xxx因同学笑话而不愿意穿女孩子的鞋子时,仲勋总哄他说‘染染穿一样’。”在xxx的眼中,“父亲的节俭几近苛刻。家教的严格,也是众所周知的。”吃饭时,父亲常把他们掉在桌上的饭粒、馍渣捡起来吃,最后还要用馍把菜碟里的汤水蘸净。有一次,姐姐桥桥不小心碰翻了汤碗,习仲勋俯身将洒在桌上的汤汁吸吮干净。对于浪费行为,习仲勋会严厉批评。在父亲习仲勋言传身教下形成的俭朴品质,对xxx影响很大。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以来,xxx多次倡导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谆谆教导,涵养气节。习仲勋和齐心很早参加革命,家里有着浓郁的革命氛围,上学时,xxx是住校,逢年过节才回家。“回家以后,先是一溜,子女站在墙根上,接受父亲的训话。他自己怎么参加革命,你们今后一定也要革命,革命是怎么回事。我们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有的时候很想去玩一玩,很不耐烦,但是也不敢不听,这些东西也就潜移默化。”在一次接受采访时,xxx动情的回忆着。习仲勋还经常教育孩子要养成独立的生活习惯,要靠自己的本事吃饭。对子女们包括女婿,他的要求就是:要忠诚于党,不要怪组织,不要靠老子,路要自己走。在xxx眼里,父亲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无论是白色恐怖的年代,还是极左路线时期,无论是受人诬陷,还是身处逆境,您的心中始终有一盏明亮的灯,永远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xxx在给父亲的一封信中写道,要“学父亲对信仰的执著追求。”在家庭的耳濡目染中,年轻时候的xxx先后写了8份入团申请书、10份入党申请书,在20岁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担任党的总书记后,面对一些党员、干部信仰缺失、信念动摇等问题,他明确提出:共产党员要把好“总开关”,不能得“软骨病”,要铸就坚守信念的钢筋铁骨和铜墙铁壁。他还反复告诫全党,要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

不留名利,孝诚为国。“为人民服务,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这是习仲勋对儿子xxx的期许。在最后的日子里,习仲勋还多次对儿女们说:“我没给你们留下什么财富,但给你们留了个好名声。”1962年,习仲勋受冤屈,母亲齐心带着习远平在河南一个农场劳动,xxx也下放陕北插队。一家人天南海北,骨肉分离,齐心挂念在陕北吃苦的儿子,便亲手给xxx缝制了一个针线包,上面绣了三个红色的字:娘的心!那些年,种地、拉煤、打坝、挑粪等等,xxx什么活都干过,什么苦都吃过。7年的农村生活,使他和陕北乡亲们结下了深厚情谊。他说:“我爷爷也是农民,我的父亲是从农民走上革命道路的,我自己也去当了七年的农民。”这种朴素的情感一直根植在xxx心里。从大队支书到总书记,xxx始终牵挂着老百姓。无论是在兰州养老餐厅给老人端菜送饭,还是到河北阜平在农民炕头上盘腿而坐,那种与民相亲、与民同乐的情感由内而发、纯朴自然。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总书记,记得家里,就跟亲戚串门、邻居唠嗑一样,没有一点架子,特别亲切”。

习仲勋的治家之道,形成了良好的家风,实现了律己与育人的良性互动,做到了对家人涤荡心灵和家庭幸福和谐,其“不近人情”的家风不仅是为人之道,亦是为官之道。正是优良家风熏陶,xxx始终把党和人民的权力用来为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服务,努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他那一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引。

(二)溺爱子女,贪官痛哭“害子”

东窗事发,错爱害子。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在庭审中痛哭流涕的说:“养不教、父之过,对他(刘德成)的犯罪我应该负全部和根本的责任。”把所有罪责揽到自己身上,可谓舐犊情深。法院判决书显示,在刘铁男涉及的3558万余元财物中,通过儿子刘德成收受的达到3400余万元。而儿子的贪婪,则直接源自于父亲的言传身教。事实上,刘铁男受贿的部分事实与其子刘德成关系甚大,甚至警方也是以刘德成为突破口,从而揭开了整个贪腐大案。“骄奢淫逸,所自邪也。四者之来,宠禄过也。”父母对子女的爱,超出了一定的界限便是溺爱。“从老子办事、儿子收钱”到“父女齐上阵”,一桩桩腐败案件的背后,无不折射出领导干部对子女管教的缺位和家风的不正。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的落马,则为那些溺爱子女、家教不严的领导干部敲响了警钟。

捷径思维,做人上人。根据报道,刘铁男案是一起典型的家族腐败案件,对子女的教育更是成为反面教育的典型,正如刘铁男自己所讲:“因为我的过错把孩子也毁了,让他走上歧途”。我们来一下他们父子的自述。

刘德成记得:“小的时候我爸每次在路上都会跟我说,做人要学会走捷径。一定要有出息,要做人上人,这样才能过得好,才能受人尊重。”刘铁男的教诲在儿子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长大后的刘德成,脑海中全是父亲灌输的扭曲的金钱观、价值观、人生观,这也是他后来为何会利用父亲职务的影响力来大肆收取金钱的原因所在。

总希望有人“带带儿子”“多帮帮儿子”的刘铁男,给了绕其身边老板们突破口,浙江一民营企业董事长邱某是向其“进贡”最多的一位。为扩大pta项目产能,邱某请刘铁男在审批上予以关照,刘铁男表示得按程序走。邱某问:“听说你儿子在国外留学?”刘铁男不失警觉:“你问这个干吗?”邱某说:“如果他回国了自己做生意,我们合作,我可以带带他。”刘铁男当时没表态,邱某回酒店不久,刘铁男就打来电话:“你说的事倒也可以考虑……”。在“你情我愿”“你知我知”的自我麻痹中,刘铁男与老板们一拍即合。2006年,邱某出资100万元为刘德成在杭州注册成立一家公司,并以虚假化纤贸易方式为刘德成获利825万余元……。

欲望的闸门一旦打开,疯狂的贪腐就会一泻千里。“如今觉得当时我们父子都错了,抛开以权谋私不说,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就错了,奋斗的原动力就错了,这也是我们父子犯罪的一个共同原因。”被关进冰冷的铁窗后,刘德成悔恨地说。

家风不正,一损俱损。像刘铁男这样的落马官员,没有认识到父母对子女言传身教的重要作用。如果不是因为看中了刘铁男的权势,没有人会给刘德成送钱送车送物;而如果刘铁男头脑清醒,就应该好好教育儿子,在发现儿子开豪车时及时阻止。但他没有这么做,而是任由儿子胡作非为,在违法乱纪的道路上一路狂飙,把自己也拉下了万劫不复的深渊。对子女过度的溺爱,终会害人害己。

古人云:“父母之于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不能被舐犊之情迷惑了双眼。真正疼爱子女,就应该涵养好家风,从小培育孩子正直的品质和出众的能力,让孩子经历摸爬滚打、砥砺成才。

xxxxx曾经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好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和政风,各级领导干部要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生活情趣,要为社会做表率。”因此,弘扬优良家风,要深刻学习领会xxxxx关于弘扬优良家风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新时代弘扬家庭美德的新内涵、新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应着重培育和践行新时代的清廉家风。

(一)要担当家风建设的“示范者”

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构建团结和睦、相亲相爱的家庭关系,建立共同的生活态度与价值取向,互敬、互爱、互信、互勉、互助,引导家庭成员算好政治账、经济账、声誉帐、家庭账,使自己成为廉洁文明家风建设的示范者。同时,制定清廉家训,经常性开展家庭助廉警示教育,统一家庭成员思想和行为,使他们成为好家风的真心拥护者。

(二)要担当传统家风的“传承者”

传统文化中的家规家训,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历代先贤的家教故事,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遗产,也为党员干部家风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丰富“营养”。全体党员干部要自觉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家风,严守廉洁家训,继承良好家规,传递廉洁基因,以持之以恒的定力廉洁修身、廉洁齐家,不断涵养浩然正气,自觉远离贪欲之念,用自身修养和言传身教影响家属,共同建设廉洁家风。

(三)要担当核心价值的“培育者”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在家庭里自觉的营造廉洁自律、忠诚担当、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不断培育现代好家风。要齐家风、立家规,让家人知晓原则是什么,底线在哪里,清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严格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家庭成员自我约束,倡导当好“廉内助”、常敲“枕边钟”、劲吹“廉洁风”、做好家庭“监督员”、净化“生活圈”,让纯朴家风与优良党风同频共振。

今天的家风廉政党课即将结束,我真诚希望通过共勉交流能够使大家有所收获,让好家风、好作风、好党风的阳光雨露,沐浴润泽党员干部修身立业之心志,涵养追求卓越的坚定信念。

谢谢大家!

推荐颜氏家训读书会心得体会和方法八

最近在看一部电视剧,叫《虎妈猫爸》,讲的是教育孩子引发的家庭纷争。对待孩子,“虎妈”采取高压手段,“猫爸”则是百般顺从。分歧不仅在年轻父母之间,老一辈也各执己见,各有招式,爷爷奶奶是极度溺爱,外公则不惜动用暴力手段来管教。

这个家庭在教育价值观方面太混乱了,一家人根本就不在一个频道上,结果家庭不能和谐相处,闹得鸡飞狗跳,甚至不断制造出家庭悲剧。这种现象,现在也不是孤例。很多家庭教育孩子,也是爷爷奶奶老一套,爸爸妈妈用新招,有的使用土办法,有的采取洋模式。家庭价值观不同,家风也就模糊混沌,家风不好,不止影响孩子前途,大人也难有幸福。

再往大处讲,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不好了,社会风尚又怎么可能清纯醇厚;家庭矛盾多了,自然也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有人说,孩子是中国的最大公约数,在教育孩子方面,一个家庭要形成良好的家风,就得找到时代价值的公约数。

从古至今,家风和国运,也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古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家风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孟子也说过,“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现在,各地也都在倡导“最美家风”,寻找“最美家庭”,就是因为,家与国的命运息息相关,家风关系社会风尚,影响国家治理。

古代有很多经典都涉及家庭教育的内容,人们众所周知的《弟子规》、《礼记》、《朱子家训》、《颜氏家训》等等,就记载了很多家庭教育的细节,有很多家训警句,现在依然可以作为人生应秉持的原则。去年,我市武隆的杨兴明家庭,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最美家庭”荣誉称号,中宣部、全国妇联还将杨兴明老人树为“全国教子有方先进典型”,就是因为这个家庭传承一百多年历史的《黄氏家训》,教育了黄家一代又一代子孙,形成良好的家风,值得更多家庭学习。

家风是传统文化,涉及到很多道德伦理和礼仪规范,在今天需要进行传承。对待传统文化,有个常识判断,就是不能全盘照搬,盲目拿来,而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就要求,围绕家风,既要继承传统的优秀的文化伦理,又要积极将时代先进的价值元素植入进来,来为每个家庭提供可以依循的教育价值观,形成新家风。

这种教育价值观所要凝聚的,也就是时代价值的最大公约数。比如,既要有传统家风崇尚的礼仪、仁爱、勤劳、朴素等等基本品格,又绝不能缺少现在国家倡导的文明、和谐、自由、平等、法治等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也只有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先进的现代文明进行有效融合,形成时代价值,形成新家风,家庭教育才不会出现那种价值混乱的现象。

《礼记·学记》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当前,应该以更加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精神,来凝聚时代价值的最大公约数,形成符合现代社会文明需要的“最美家风”,让每个家庭在教育孩子方面形成理性的共识,来不断催生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最美家庭”,让家庭更加和睦,社会更加和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