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说明文阅读复习课心得体会及收获 说明文阅读感想(三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2 17:35:21 页码:13
说明文阅读复习课心得体会及收获 说明文阅读感想(三篇)
2023-01-12 17:35:21    小编:ZTFB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说明文阅读复习课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1)植物的花香有着许多作用。

(2)植物的花有香味是为了传宗接代。植物花朵为了引诱昆虫前来授粉,不仅呈现各种艳丽夺目的色彩,还会散发各种迷人的花香。于是引来蜂蝶竞相采蜜,正所谓“蜂争粉蕊蝶分香”。结果,花粉黏附在昆虫的身上,随着昆虫的飞行迁移而四处落户安家了。

(3)香花内部有一个专门制造香味的“工厂”——油细胞,这个“工厂”里的产品就是令人心醉的芳香油。这种芳香油除了散发香味,吸引昆虫传粉外,它的蒸气还可以减少花瓣中水分的蒸发,形成一层“保护衣”,使植物免受白天的强烈日晒和夜晚的寒气侵袭。

(4)植物的花的香味除了有益于自身的生长繁衍,大多数还有益于人类。香气能刺激人的呼吸中枢,从而促进人体吸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由于大脑供氧充足,因此能使人保持较长时间旺盛的精力。此外,香味信息能够深刻地留在人的记忆中,刺激嗅觉,使人的记忆增强。

(5)利用花香来保健和防病,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医圣华佗,曾用丁香等制成小巧玲珑的香囊,悬挂在室内,用以防治肺结核、吐泻等疾病。古代民间把金银花放入枕内,用来去头痛,降血压,同时还有消炎止咳的作用。

(6)不同的花香,能引起人们的不同感受。如桂花 的香味使人疲劳顿消;菊花的香味使人思维清晰。不过,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有些花香也会给人带来副作用。如百合、兰花的浓香,会引起眩晕和瞬时的迟钝。

12.给加点字注音。

繁衍 瞬 时

13.本文的说明内容是 。

14.第(4)段说花香“有益于人类”是从哪两个方面说的?(每方面六个字以内)

答:① ②

15.第(4)段画线的句子在文中起的作用是 。

16.植物的花香“大多数还有益于人类”中的“大多数”为什么不能删掉?

答:

17.第(5)段中列举了两个例子,目的是为了说明什么?

有关说明文阅读复习课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为了参加学校的创意之星的比赛,我决定从低碳理念出发,用风车带动杆锤来磨碎纸浆,留做造纸,何乐而不为?我先找来卡纸做骨,对于一个实验品,特别是一个机械来说,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结构,选用厚卡纸,无异于一个好的选择。可是卡纸太硬,不好折叠,而且又不是废物利用,怎么办呢?我发现小学时包括中学从网上打印的卷子已有一大卷,因为题目太偏,答案又不对,要被扔掉。我把它们卷成纸筒,我有经验,一个很粗的纸筒能承受很大的压力,可以用它们做骨架。我又找到薄的纸,用它们来做风帆,不一会儿,就做成了一个大风叶,精美的风车就做成了。可是我发现,大风叶很易破,而且容易被吹走,转得又慢,真是欲速则不达,我摆正心态,重新再来。第二次,为了防止风叶被吹破,我把纸折一折,让它们呈低于水面30度排列,风要想经过,就得绕一个弯儿,就这一个弯的力量便可以风轮高速旋转。那一天风大,这大风让我想:如果只是一处风轮,就太浪费风力,为何不做一个“风动工厂”呢?我很快付之行动,做成了一个风动工厂。这是我diy的全过程,一个小小的风车,使用废旧物品设计并制作,用没有污染的风力驱动,制造再生纸,从功能到制作都从环保出发,体现着低碳环保的设计思想。这里详细的介绍了制作“风车”的用料,方法和过程,而且中间穿插了小作者的一些议论性语句,从而使文章的语言更加的生动具体。

其实,低碳生活离每个人都很近,不仅仅是一个风车,只要多注意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在日常生活中从自己做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一切可能的消耗。每一个人只要努力都能做到低碳,环保专家告诉我们:由小风车,联想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少搭乘1次电梯,就减少0.218kg的碳排放;少开冷气1小时,就减少0.62lkg的碳排放;少看电视1小时,就减少0.096kg的碳排放;少用灯泡1小时,就减少0.041kg的碳排放;少开车1公里,就减少0.22kg的碳排放;少吃1次快餐,就减少0.48kg的碳排放;

少烧1kg纸钱,就减少1.46kg的碳排放;少丢1kg垃圾,就减少2.06kg的碳排放;少吃1kg牛肉,就减少13kg的碳排放;省一度电,就减少0.638kg的碳排放;省一吨水,就减少0.194kg的碳排放;省一立方天然气,的碳排放。这段,以繁琐的数字,突出的说明了低碳生活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做起。

如果一天做到每一项,那么我们可以每天减少21.173kg的碳排放量。

如果全中国每一人每一天都能做到每一项,那么我们每天可以减少29642200000kg的碳排放量,约合3x106吨。

如果全世界每一人每一天都能做到每一项,那么我们每天可以减少1058650000000kg的碳排放量,8吨。

虽然每天我们省得不多,但每天都省那么一点,日积月累就会积少成多。鲜明表达了积少成多的。

有关说明文阅读复习课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1、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

2、理解文章段落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思路。

3、理解重要的词语和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和作用。

4、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5、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五种表达方式在文章中的作用。

6、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想一想:已经进入中考复习冲刺阶段的你,是否对说明文阅读考查的题型心中有数了呢?

我们不妨看看2006年一些省市的说明文阅读中考试题,从中可以发现目前说明文阅读考查的内容和题型发生的新变化。

想一想:以上每道试题前都标注了不同的符号,分别对应着说明文不同的考点。结合学过的说明文知识,你能发现其中的规律吗?

复习策略

1、准确概括说明内容和提取文中信息

阅读说明文,首先要弄清说明对象的特征,弄清了特征,也就把握住了文章的中心。

把握事物的特征,可从两个方面入手:

(1)从标题着眼。有的标题在指出文章说明对象的同时,直接指出了其特征,如《中华瑰宝——太极拳》;有的标题点明说明对象,如《城市视觉污染》,只要关注文中与之相关的说明内容,不难找出说明对象的特征;有的标题则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等方法,如《擦去蒙娜丽莎的岁月痕迹》,理解其修辞方法的含义,会更容易地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2)从分析材料入手,逐段对说明内容进行概括,然后归纳小结,这样可以使隐含在文中的说明特征显现出来。作者往往会将说明对象的特征在文中明确地指出来,因此阅读中找出这些关键句,对概括特征大有帮助。

试题举例:见“链接三”第1题。

解题策略:这是一道典型的涉及文章说明对象的试题,只要结合“城市视觉污染”这一说明对象,从文中找准说明的特征,即可准确作答。

2、把握说明思路,分析文章材料

说明思路包括说明的结构和说明的顺序,它是根据说明事物的特征和说明目的来确定的。把握住了说明思路,才能对文章的有关材料进行准确分析。

说明文的结构从全文看一般为总分式,从段落结构看常见的还有并列式、递进式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