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教学的有效性读书心得体会如何写(汇总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2 11:41:38 页码:12
教学的有效性读书心得体会如何写(汇总17篇)
2023-11-22 11:41:38    小编:ZTFB

心得体会是在我们学习或者工作生活的过程中,对所获得知识、经验或感悟的总结和归纳。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反思自己的成长过程,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写心得体会还可以帮助我们清晰整理思路,加深记忆,提高学习效果。因此,写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学习和成长是非常有益的。那么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心得体会呢?首先,我们要明确总结的目的和对象,明确自己总结的内容和方向;其次,要结合实际,真实客观地反映自己的思考和感受,不虚假夸大,不为了凑字数而空洞敷衍;还要注重逻辑和条理,清晰地组织思路,将观点与论据有机地结合起来;此外,语言表达要简明扼要,用词准确恰当,避免冗长和啰嗦;最后,要注意审视和反思,通过总结不断改进自己的心得写作能力,提高表达的质量和水平。通过以下范文,你可以更好地理解心得体会的写作方式和结构,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教学的有效性读书心得体会如何写篇一

我有几点体会:

新课程提倡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其实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就是语文教科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途径在于教师必须先钻研、理解文本,要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挖掘训练要素,并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自身对文本没有吃透,不了解编写意图,教学目标不明,教学重点不详,甚至南辕北辙,便很难做到以文本为凭借,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课文也很少朗读,上课时对教材内容都不甚了了,以其昏昏,使其昭昭,这样的课堂教学自然是不可能取得高效的。因为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表明: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均具体地体现、落实在语言文字上;语文一旦离开了语言文字,工具也就无法成为工具,人文也就无所依附,只能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

我执教了近二十年的语文,但每每钻研一篇新的课文,总是先通读一遍,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画出学生可能不理解的词语,对这些词语的理解方法作出预设,或查字(词)典解释,或对照近义词、反义词理解,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如果要联系上下文理解的,则在一旁作上标记。对于要通过查字(词)典理解的词语,自己先查字(词)典并把义项写在一旁。为了扫除阅读障碍,我总是认真地把课文朗读或默读几遍,发现一些难于把握停顿或比较拗口的语句,及时做上记号,备课时写入教案,课堂上予以指导。此外,在阅读各种教学参考书的同时,我总是把文章的结构分析在教本上作好标注,把每一段的段意写在段末空白处。对于重点词句的含义,总是写在一旁,方便课堂上参考表述。只有在对文本内容、教学重点、难点等了然于胸的基础上,我才开始撰写教案,而且几乎是一气呵成。课堂上,我可以不看教案执教,但却不能离开教本上课。

一篇课文究竟应该怎么上,什么方法最好,什么形式行之有效,我们很难有个一般的标准去加以衡量。不同的教师个性,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没有最好的,只有此时此地最有效的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许要花费许多时间与精力,甚至包括一些无用功,但它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必不可少的、最重要的一环。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让他们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愿望,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心理上的愉悦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在教学《太阳》这堂课时,针对题目引发学生发挥想象课文有可能写什么内容,因此学生也毫无顾虑的提出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如:太阳给人们带来哪些好处?太阳给人们送来什么?等等问题。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者,一个好的问题情景,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引起学生积极地思考。创设问题情境的常用方法有:

(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2)利用演绎推理创设问题情境;

(3)利用类比推理创设问题情境;

(4)借助多媒体直观手段创设问题情境;

(5)借助童话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在探究中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因斯坦也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思维的开始,在弘扬创新精神的今天,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显得尤为迫切。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无论从提炼文章主题,还是分析人物形象,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会增强学习效果。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因此我们在课题研究课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我们通过研究总结出的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策略。

1。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信任学生,相信学生能提出问题;要激励学生,哪怕是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欣赏,是一种给予,一种沟通与理解;要允许学生犯错误,不轻易否定。

2。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提出问题。

(1)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能够提出问题。

(2)注意观察比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3)组织汇报讨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4)开展课外实践,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3。重视对问题进行筛选,让学生提出有价值问题。

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尝试解决问题。问题是思维的开始,问题解决过程就是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当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后,教师应该是学生解决问题过程的指导者,应该鼓励并放手让他们通过查找资料、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等多种途径尝试解决问题。这对启发、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形式新异,生动活泼的东西特别容易发生兴趣,一旦有了兴趣,他们就会发挥极大的主动性,对一些问题主动地多思多想,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智力。因此,我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画画写写,模仿表演。设疑质疑等都是很好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教一课时,我先配乐范诗,然后展示幻灯片图。通过引导学生看体现诗意的画面,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在意境中体会到古诗的美。再根据学生喜欢画画的特点,在学生粗略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行配乐作画,并让他们介绍自己的画。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走进诗的意境之中,即享有了美,又弄懂了诗意,而且培养了学生手脑并用能力、绘画能力、想象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篇大文章,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此,语文活动要立足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活动方式组织开展,才能行之有效。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

教学的有效性读书心得体会如何写篇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段识字教学的目标首先是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活动具有鲜明的主观性、具体性、形象性、情绪性、动作性和创造的特点。识字是小学低年级重要的认知活动,理应具有以上认知特点。依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有利于较快地提高识字效率,我的思考和做法如下:

一、发挥学生主体性,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就是学生力求认知世界,渴求吸纳科学文化知识,探求真理的心里倾向。它表现为学生对一定事物或某想活定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映。在识字教学中,学习兴趣不仅对学生认知汉字的形、音、义产生巨大的驱动作用,而且有利于引发和保持注意,启发想象,拓展思路,促进智力发展和创造性态度的形成。这就启示我们想要提高识字教学的有效性,应从充分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入手。

1、明确识字意义。

汉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和文化的重要象征,不仅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壮大的重要支柱和动力,还对整个人类文明进程产生了巨大的渗透、辐射和驱动作用。为了使小学低年级学生明白这些“大道理”,我用包含激情的语言对他们说:“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你们知道爸爸妈妈给你们讲的故事是从哪里来的吗?许多是从报刊和书上来的,如果你们识字较多而且会认字,自己就能读到许许多多优美的故事,还能拿起笔来自己编写故事呢!”听到这里,孩子们露出兴奋的笑容。我接着说:“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出现了汉语热,数以万计的人在识汉字学汉语,还有许多外国人来我们中国学习汉字汉语呢,在将来,汉字将会在全世界流行,那么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是不是更应该学好汉字呢?”“是——”学生们响亮的回答足以说明他们初步明确了汉字的意义,而且识字的强烈欲望也被激发。

2、讲有关汉字的故事,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利用汉字的故事,可以激发学生识字的乐趣。在我们历史上,有许多人利用汉字演绎出一些有趣的故事,在识字教学中,如果穿插一些讲解,不仅可以调节课堂气氛,而且能有效地引起和维持学生的有意注意。如“合”字,我对学生说:关于这个字,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呢。学生听到“故事”二字,顿时神情更加专注。我接着讲到:三国时,魏国丞相曹操的部下有一位非常聪明的人叫杨修。一天,曹操与群臣一起商议国事,有人送来一块大点心。看到鲜美的点心大家都想尝尝,可又不知曹操意下如何。只见曹操微微一笑,提笔写了一个“合”字。杨修一见很快会意了,拿起点心吃了一块,接着又叫其他的人每人吃一口。同学们,你们知道曹操写的“合”字是个什么意思吗?聪明的孩子立刻反应过来:“合”是由“人”、“一”、“口”组成的,曹操的意思就是叫每人吃一口。类似这样短小的故事确实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识字的乐趣。

二、利用资源。

在生活中和游戏中识字。

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学习的外延就有多大。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生活体验、知识经验,使识字教学和生活巧妙的结合起来,产生亲切敢,提高识字的效率。在课堂上,除了教学生学会课文中要求认识的生字,好重视引领学生在多彩的生活中识字,鼓励学生用剪贴报的形式,交流,识记课文里没有的生字。常常开展识字的比赛。于是,广告纸、路标、商品盒等等也逐渐成为学生识字的教材。

三、增强汉字的趣味性。

在良好的氛围中识字。

汉字具有表音、表形、表义的特点,是音、形、义三者有机的整合。根据汉字这些特点,我引导学生采用多种趣味识字发来学习汉字,并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如“六”就像两只小蚂蚁抬着一粒米;“床”字的广字头就像蚊帐,下面是个木头做的床,睡上去很舒服,还不怕蚊虫来叮咬;又如“安”字,宝盖头像房顶,下面的“女”字,说明女孩子在家很安全;再如“国”字,口子框代表一个大大的国家,里面的玉说明这个国家很富庶呢!

依据汉字的结构特点,还可以运用图画和动作来记忆。如“日。

火”等等象形文字是可以利用图画来进行想象性识记。“人。

大中。

呆”可以用人体动作来识记。在教“呆”字,我做了个动作给学生看,站着不动像根木头,张大嘴巴不说话,而呆望着学生,让他们说说这种样子给人什么感觉,并让学生也试着做一下,他们觉得挺有趣,领悟了该字的含义,于是纷纷模仿也很快牢记了这个汉字。

在教学《春天来了》,一上课我就在黑板上挂出一副美好的春景:青青的小草,可爱的燕子,嫩嫩的柳枝,和煦的轻风还有快乐的小朋友。孩子们被深深吸引了,有的说:春天的手,温暖轻柔,抚过树梢,掠过小草,拍着小朋友们的肩膀„„燕子飞来了,柳树姐姐甩着长长的辫子„„于是,我根据课文内容,指导学生朗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尝试着编创小诗,让孩子们边想象边读,这样一来,枯燥的词语边成了衣服美好的图画,在这样美的氛围里孩子们也识到了字,认到了词。

教学的有效性读书心得体会如何写篇三

第一段:引入教学的有效性的重要性(200字)。

教学的有效性是指教师的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并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在教育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有效的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综合能力,使他们在学习中能够获得更好的成就。读《教学的有效性》这本书,让我对教学的有效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体会。

第二段:教学设计的重要性(200字)。

教学设计是教学的基础,也是教学的核心环节。教师在教学之前,需要对学习目标、内容、方法等进行详细的规划和设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本书提到了很多有关教学设计的实例和方法,让我了解到教学设计需要有针对性、有趣味性和启发性,通过多种策略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知识。

第三段:多元评价的方式与方法(200字)。

多元评价是指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和方法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教学中,仅仅用考试分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是不全面和公平的。这本书介绍了一些多元评价的方式和方法,如平时测验、小组讨论、项目作业等。我认识到多元评价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给予他们更合理的评价和指导。这样,不仅能激励学生的学习动力,还有助于发现学生的潜力和优势,并给予个性化的学习指导。

第四段:情感教育的重要性(200字)。

情感教育是培养学生情感和社交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情感教育,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感,学会处理情感问题,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这本书提到了一些关于情感教育的案例和策略,如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情感支持、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等。我认识到情感教育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它能够帮助学生克服情感问题,增强学习动力,更好地适应学习环境。

通过读《教学的有效性》,我深刻认识到教学的有效性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的重要影响。教学的有效性不仅关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还关乎他们的学业成就和全面发展。合理的教学设计、多元的评价方式、情感教育等都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环节。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更加注重教学设计的合理性,灵活运用多元评价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和社交能力,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有意义的学习环境,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的有效性读书心得体会如何写篇四

摘要::德育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起着重要作用。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思想道德的重要时期。但目前来看,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重智轻德现象还普遍存在,严重影响到了德育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本文对小学德育教育的教学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合理的应对措施,以全面提高小学德育教育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德育工作;有效性。

1小学德育教育的教学目标。

小学阶段是人生教育的重要启蒙期,是一个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小学班主任是小学生人生中的第一个启蒙导师。班主任工作效率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协调发展。班主任平时工作繁重,既要管理班级,又要兼任教学工作,精力往往会分配不当。在现代素质教育教学体系的要求下,班主任不仅要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负责,还要把学生的德育教育、行为品格和态度能力作为素质提高的重点,使德育教育贯穿小学生成长的全过程,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为目标,帮助学生树立远大正确的理想观念,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潜能。小学教育的本质是让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充分的提高和发展。俗语说:“德才兼备”。这充分说明德是一个人成才所必备的能力。小学的德育教育工作主要是为了塑造人的高尚品质。在小学的德育教育中,教师要树立以德育为本,全面教书育人的发展观点,使学生为将来的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2我国小学德育教育的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小学的德育教育还是沿袭几十年来的传统教育模式,主要由思想品德课来承担大部分的德育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也是以教师讲解为主,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或以言传身教的形式来对书本上的知识进行讲解。还有些教师喜欢举一些身边的例子来作为学生教学的参照坐标,以便充分体现出德育教育的教学理念。现在的小学能根据教育大纲中的德育部分严格进行授课,但很少会以生活中的人和事作为参考。大部分小学都在坚持德育教育,并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有些小学不注重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以教学任务较紧为借口,从思想上忽视了德育教育的重视性。虽然分数论和应试教育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还存在着一定市场,但却完全不符合新课改要求的教学目标。

2.1过度重视智力教育。

目前,小学教育思想并没有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推行而改变,一些小学还在以应试教育为主要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使得许多教育工作者误把育人当成了育分,逐步形成了一种重智而轻德的教育环境。由于学校有来自升学率和考试分数的压力,使得许多学校没有时间或主观上不重视对学生德育素质的培养,只用考试分数来衡量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对考试分数高的学生特别重视,对分数不高且学习吃力的学生不予理睬。久而久之,使得许多学生在思想观念中形成了分数致胜论的观念。这种观念的形成与目前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估机制有关。这种评估体制对学习成绩很容易就能评估出来,但对学生的德育水平却很难评估或无法评估。这就形成了分数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这种上下都唯分论的思想形态严重影响了现代教育体制的发展,使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德育品质没有得到相互促进,而是呈现出一种失衡的发展状态。一些学校、家长和学生对学习的精力、财力和时间投入巨大,却对学生在思想和精神上的成长漠不关心。德育教育要人人重视、人人提高,但实际上,人人都在讲重要,却没有人以身作则,投入其中,直接导致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陷入瓶颈。

2.2教师的课程开发和资源利用能力偏低。

自新课改开始以来,教育理念有了很大的转变。但教育课程资源整合尚未形成有效的教育资源体系。许多教师还不能完全掌握教育课程的深度和广度,知识理解能力不强,知识体系不系统。部分教师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把时间和精力放到教学中去,有的甚至不会主动查找有用的教学资源,只以教科书为唯一的教学资源。由于教师自身的教育观念和态度,使得许多教育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到教学中去,课程教育陷入被动局面。同时,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唯分数论的观念根深蒂固,承受着来自学校、社会、学生和家长等各方压力。教师把工作精力的重点都放在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即使有些教师已意识到了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性,但由于各种原因,不得不重点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没有时间对课程资源进行有效研究和分析,使关于德育方面的课程资源开发在教学中成为教师的软肋。

2.3家庭和学校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现在的社会竞争压力非常大,重点中学、大学都是以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学生学习成绩跟不上,即使是道德品质再好,对中考、高考都无济于事。由于受到这些传统观念和一些固有思维的影响,社会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普遍偏低,使得学校开发德育教育课程资源的积极性也不高。近年来,学校受升学率等因素的影响,没有时间和精力与校企保持紧密的联系,关于德育实践课程的合作理念和计划也因此搁置。由于学校的自我封闭等原因,家庭、学校及社会的德育建设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积极性也没有被激发出来。家庭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也不是很重视。许多家庭教育观念比较落后,总认为学生只要学习成绩突出,其他方面自然会优秀,严重忽视了学生在道德品质上的成长和进步。部分家长自身的素质不高且工作繁忙,完全不关注自己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仅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这种家庭式的误导是德育教育缺少支持和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

3小学德育教育引发的思考。

3.1树立德育与智育同等重要的教育理念。

重智轻德现象在我国的教育界已存在较长时间。目前,这种教育理念对青少年的成长进步造成了极负面的影响,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家庭的稳定性和社会的正规秩序。因此,学校应以教育责任为己任,树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大教育观,把学生的思想观、道德观和人生价值观作为教学内容的重点,并努力营造良好的思想教育氛围。学校应对教职员工和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形成一个以树立道德价值为目标的群体。

3.2建立学校和社区道德共育的局面。

学校附近的社区对学校的教育观念有很大的影响。为进一步加强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应动用社会团体的力量。社区就是这个团体中最理想的社会力量。在德育教育中,各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充分的利用社区所带来的影响力,构建一个德育教育的综合性网络平台,以快速达到理想的德育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甘剑梅.论中国德育的现代化问题[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08):71-73.

[2]班华.现代德育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5.

[3]鲁洁.中国小学德育课程的创新[j].中国教师,,(17):86-88.

[4]钟迪.关于如何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性的探讨[j].人才资源开发,2015,(22):65.

[6]韩梅.如何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性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19):79-81.

[7]宋红霞.探讨怎样提升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效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7,(18):55-58.

作者:金艳单位:黑龙江省宁安市东京城重点国有林管理局第一小学。

教学的有效性读书心得体会如何写篇五

摘要: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基本形式,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主要途径。要进行有效教学,取得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就必须抓住英语课堂教学这一基本形式,优化课堂教学,依托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努力提升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基本形式,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主要途径。要进行有效教学,取得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就必须抓住英语课堂教学这一基本形式,体现“教”与“学”的有效性。在新课程背景下的现代教学理念的指引下,通过合理制订教学目标,有效地设计课堂提问,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创设情景,精心设计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增强可操作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最终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要优化英语课时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具有一致性和明确性。

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挑战学生的潜能以及帮助学生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教学目标通常就是学习目标,所以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经验等状况,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学生的实际学习兴趣、需要和能力,以及具体的教学环境与条件来设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目标的合理性。同时又要考虑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变化,尽可能做好充分的预案,确保课堂教学有序进行。

二、有效的教学需要有效的提问。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教学策略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持续发展的过程;强调构建充满生命的课堂教学体系。这就要求教师把课堂教学变成充满生气和乐趣、充满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刺激、体现参与者个体生命价值的生命活动。有效的提问是构建这种运行体系,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催化剂。

1.课堂提问是英语知识训练中最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之一。

课堂上,如何实现既定的“三维目标”,都是通过提问来一一实现的。有研究表明:在各学科中,英语教学中的提问,无论提问的频率还是人次都高于其他学科。可见课堂提问对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使课堂提问更为有效,使之更好地为英语教学服务,是每个英语教育工作者应该研究的问题。

2.问题设计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

有效的提问要求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能带动学习者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创造性回答,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当学生饶有兴致地投入自己的学习过程时,他们便成为更好的学习者,所学到的也会更多。与此同时,由于学生群体差异,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要选“对象”,根据提问内容的难易程度,做到难点明确、重点突出,注重问题设计的层次性和针对性,选择不同的提问对象;注重提问方式的灵活性,适时地变换提问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尊重个体差异,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合理创设教学情景,提高课堂效率。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由于学生现有的语言能力以及学习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英语课程教学设计不仅要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还要考虑学生的不同情况。只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才能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和激励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安排要注意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创造吸引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巧妙组织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也是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在英语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保持学生的兴趣,巩固学生的兴趣,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结合实际,采用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努力实现教学活动的民主性,积极创设英语的情景氛围,让学生多听、多看、多讲,教师只引导,不包办代替。

初中的英语教材,语言真实,话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利于扩展文化知识,引起学生的兴趣,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在课堂上以生活展现情景、事物演示情景、图画再现情景、表演体会情景、语言描述情景等,以情调动、依景互动、设景主动,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式的交际技巧入手,通过对话练习、提问练习、讨论练习,突出听说技能训练,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四、精心设计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活动形式有利于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设置的教学活动才是最好的,才是有效的。活动只有激起了学生的兴趣,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思索、创新,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符合“乐学”原则,向学生提供一个较好的外语学习环境,即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直接使用英语的场合和机会,让学生“沉浸”在使用英语的环境中,进行有意义的交际活动,有利于学生获得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和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并激发情感,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样,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体现,在宽松、自由、平等、和谐、互动、合作的活动氛围中快乐学英语,成为一种享受,当学生有交流的欲望、交流的内容和交流的能力时,课堂才能真正互动起来。

综上所述,教师只有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及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现有的学习水平,认真分析处理教材,确立教学目标的一致性和明确性,优化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结合有效的提问和灵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探究等活动促进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厚德。有效教学。教育科学出版社,.

[2]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3]钱建波。论有效课堂教学的六大主要特征。教师教育,(10)。

[4]李华。英语课堂有效性的问题与对策。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07)。

(作者单位青海省西宁市第二十八中学)。

教学的有效性读书心得体会如何写篇六

要保证体育新课程课堂的有效教学,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必须要精选有效的教学内容,新课标没有给体育教师规定许多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师们可以放手去选择一些体育教学内容。面对可供选择的诸多内容,应如何选?选什么?选多少?本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思考:

首先,选择的教学内容要有利于目标的实现。以投掷类教学内容为例,为了使学生正确掌握投掷垒球中的挥臂动作,可以采用掷纸飞机比远、扔纸团、投绳等学习内容;为了提高投掷中的出手速度,则可以选择甩绳、小皮球等轻物对墙对地投掷等内容;为了提高学生的力量素质,可以采用单、双手抛、投实心球的练习内容。

其次,选择的教学内容要具有实效性。例如,在课的开始准备部分,好多老师都会设计游戏活动,期望通过游戏活动来调动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学生身心,为下面的教学做好准备。我们在选择游戏内容时千万不要为了游戏而游戏,游戏内容应该是下面主教材内容的前奏,能紧扣主教材,能为主教材的教学起到辅助作用,为整堂课的教学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如上前滚翻一课时,先让学生做“看天”和“看谁坐得快”的游戏。初看这是两个很普通的游戏,但是联系到后面的前滚翻教学,就觉得这两个游戏不是一般的游戏,这两个游戏中,隐含了完成前滚翻的要领(低头、团身),为下面的前滚翻教学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这样的游戏内容才真正具有实效性。

最后,选择的教学内容要适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在不同的水平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体育活动有不同的需求。在同一水平阶段学生在身体条件、心理个性、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也存在着个性差异。在选择教学内容前,要深入到学生中去考察和分析,了解学生体育兴趣、爱好、态度、个性心理特征、实践能力,同一个内容针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和目标,将教学内容分解、分级,让学生选择练习,不一定苛求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严密性,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新课程标准指出:“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锻炼的前提,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自主、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终身体育与健康意识。”

我国古代教育家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个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的学生,他会因为体育活动需要付出较多的体力而感到“枯燥乏味”;反之,如果他对体育课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学习中必然精神饱满,积极主动,由要我练变成我要练。因此,激发运动兴趣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笔者多年实践体会如下:

a、体验成功,激发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在学习获得成功而产生鼓舞的地方,才会出现学习兴趣。”因此,要想使学生产生体育兴趣,就必须设法使他们获得成功。

怎样才能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呢?由于班级中学生素质良莠不齐,因此,要使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可以有一个弹性的标准和要求。在体育课中运用分层的教学有很好的效果。例如我在水平二前滚翻教学中设计了难易不同的四组练习方法:1组,有斜坡的前滚翻,(要求头后部着垫,团身起立);2组,正常的前滚翻,(要求同第一组);3组,有宽度限制的前滚翻,(在2组要求的基础上滚直线);4组,有远度限制的前滚翻,(要求在3组的基础上不分腿,具有一定的远度支撑,完整滚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方法,通过这样的教学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体验到体育学习的快乐,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这样一个动态的分层,每个人都有一个基础层次,同时亦可上升下降,从而起到尝试多个层次,体验多个成功,让学生在体验成功中,最终顺利完成任务。

b、满足需要,激发兴趣。

活泼好动是少年儿童的天性,所以他们之中绝大多数喜欢上体育课。但是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差,容易受新异刺激的影响,往往具有求新、求异需要——即对体育的内容和形式喜新厌俗。因此,要把教学内容组织得生动活泼,使学生感到新颖。如让学生做准备活动时,应杜绝单一无味的练习,根据教学内容不断创新一些花样,如游戏性比赛、新颖的体操或舞蹈,有条件的还可配上优美的音乐伴奏,更能烘托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使之愉快完成练习。只要教师注意教材内容安排的新颖性,教法手段运用的多变性,充分体现体育课的活动性、游戏性和娱乐性,就能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和激发学生体育兴趣。

c、倡导竞争,激发兴趣。

学生的特点是争强求胜,渴求表现自己,竞争又是体育的最大魅力所在。所以,在教学中应创设竞争情境,提供竞争机会,让他们在竞争中展示自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竞赛的内容、形式要多样化,如:个人与个人,小组与小组的比高、比远、比快、比反应、比质量、比作风等,竞赛结束时,教师必须进行小结和讲评,表扬优胜者,以示鼓励,满足青少年的好胜心理;对于失败的同学则要鼓励他们振作精神,争到再赛的胜利。

三、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体育教学中有许多教学方法,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不管采用何种方法,都应落脚于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否则任何方法都是无效的。只有灵活机动地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才能最好、最优地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a、根据不同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

如教学耐久跑这一内容时,为使学生不觉得枯燥乏味,每次课都注重在练习场地、距离和练习时间上的改变,跑时的队形可以花样多样新颖。如不同形式的全程追逐跑,重复接力跑,分组对抗等。这样使学生寓耐久跑于兴趣中,使学生感到耐久跑其乐无穷,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意志品质和顽强的精神,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更好的练习效果。

b、根据学生实际选择适合的方法。

在教学中要立足于学生是“教学之本”。如同一年级的不同班级由于学习基础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教学方法也不能一样:自学能力强的班级可以采用自学法、尝试法;基础相对较低的班级则可以采用实际操作、设疑法等。并且同一个班级中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也要运用不同方法。如好动、爱说的学生适宜用讨论法;不善于表达,喜静的学生就适宜用发现法、自学法。只有关注学生,“备”学生,才能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效率。

课堂教学必须是一种有目的的、讲求效益的活动。有效性才是教学的生命。我们教师要踏踏实实立足于平日的教学,去除华而不实的花架子,去除追求短期效益的功利思想,远离一些形式的浮躁,多作一些务实的探究。在学习后实践,在实践后反思,在反思后改进,在改进后再学习。这样的话,我们的课堂教学一定能真正达成教学目标,学生会真正得到发展,课程改革也一定能朝着稳健有序的方向迈进。

教学的有效性读书心得体会如何写篇七

英语作为高一必修的一门课程,对于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起着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因此,在高一阶段重视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对于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然而,目前偏远地区高一英语教学的有效性较低,学生英语水平普遍较低,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较差。作者以在四川省峨边中学支教经历为依托,主要从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两方面分析了偏远地区高一学生英语学习以及教师英语教学有效性较低的具体表现,并相应地提出一系列有利于提高高一英语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一、文献综述。

近年来,已有许多专家学者针对教学有效性这一问题做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其中余文森教授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当然,教学的有效性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还包括课外活动。这一问题所涉及的对象也不仅仅包括教师,还包括学生。然而,关于偏远地区高一英语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较少。因此,作者结合自身支教经历,对这一问题做了初步探索,并相应地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

1.学生学习有效性较低的表现。

(1)英语水平普遍较低,英语学习积极性不高。在峨边这样的偏远地区,大多在义务教育阶段对英语的重视度不够,学生英语基础没有打好,因此高一入校新生英语水平普遍较低。大多数学生在这一新阶段的开始都有学好英语的决心,也有较大兴趣。但往往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便觉得由于自身已有水平太低,要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较难,加上高中英语较重的学习负担,渐渐丧失对英语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因此英语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佳。

(2)目标设置不科学,学习方法不恰当。偏远地区高一学生普遍存在学习目标空洞、不恰当、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由于学生没有科学地设计自己的学习目标,因此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导向性以及评价的标准,难以衡量自己学习的有效性,也不清楚应该采用什么方法来达成目标。许多学生虽然学习努力,但学习效果不明显,主要是因为没有掌握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通常是盲目地采取题海战术或抄写背诵而不懂得总结方式方法。

(3)输入输出训练不充分,英语基本技能水平较低。英语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是高中生必须充分学习、综合发展的技能,而在高一阶段打好基础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听说训练方面,由于偏远地区学校的硬件设施不够先进,学生听不到足量且标准的听力材料,输入训练不足,从而在进行口语表达这项输出性训练时不够标准、缺少参照物。在读写方面,不能依靠信息技术渠道及时获取最新的新闻等阅读材料,阅读面较窄,因此在写作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写作训练的丰富性、有效性也受到多媒体设备缺失的影响,导致训练不够充分,因而学生英语基本技能水平较低,学习效果不佳。

(4)良好语境的严重缺失,影响学生语感的培养。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普遍存在缺乏良好的英语语境的问题。这一问题在峨边这样的偏远贫困地区显得尤为严重。学生首先因为生活在偏远贫困的地区、客观条件不够优越,其次受到普通话和方言的双重影响,加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也基本没有养成用英语交流的习惯,因而极大地影响了学生语感的培养。

(1)教学理念较为落后,教学方法过于传统。偏远地区教师受应试教育思想、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较大,大多数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于注重单向的语法知识及语言点的讲解,课堂较为枯燥,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未能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学生只是被动地接收老师的知识传授,学习积极性、课堂参与度不高。由此可见,教学有效性较低。

(2)教学目标单一,忽略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课堂上大多数教师的教学目标都是以知识型目标为主,过于单一。对于学生英语技能的发展、学习过程的设计、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及情感态度的教育不够重视,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力度不够。

(3)较少进行教学反思,教学设计一成不变。据了解,偏远地区的教师,特别是老教师,通常是多年来反复使用同一份教学设计。然而真实的课堂是具有变化性的,不会完全按照预先做好的教学设计来进行,而且不同届的高一学生有不同的学情。教师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认真做过教学反思,进而调整教学设计,以至于教学有效性较低。

(1)巩固基础知识,注意初高中知识的衔接过渡。在新生入校之初,可以通过诊断性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从而及时给学生查漏补缺,巩固初中的语音、词汇、语法、句型等基础知识。尤其对于偏远地区学生来说,由于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在开学第一个月可以暂时以复习初中的音标、句子的种类和类型、八大句子成分等内容为主,以高中教材为辅,以旧带新,放慢教学节奏,帮助学生顺利度过初高中学习的“过渡期”,避免拖欠的知识越来越多,影响之后的学习。

(2)鼓励学生多运用英语,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首先,教师一定要让学生了解学好英语的必要性以及在未来工作生活中的重要性,可通过举例等方式呈现英语在现实中的具体运用。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师生的互动,重点突出,精讲易懂,进行趣味性教学。通过创设各种情景,从一开始就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课堂上展现自我、使用英语的机会。对于高一新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教师应采取宽容的态度,多鼓励、少批评,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有积极的情感体验。英语角、英语书法比赛、英语话剧比赛、英语演讲赛、校园英语歌曲大赛等课外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有利于课堂知识的巩固和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

(3)指导学生制定恰当的学习目标,学会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的学习目标,让学生的英语学习具有明确的方向和衡量的标准。为达成目标,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有效的学习方法,注重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指导学生如何在课前有效做好预习,在课堂上如何有重点地做笔记,在课后如何整理和规范笔记本、作业本和错题本,使学生养成归纳总结的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利用平时所学的各种学习方法灵活解决问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增加输入输出训练,锻炼学生英语基本技能。即便客观条件有限,教师也应尽可能地为学生的输入输出训练创造条件。教师应为学生选择恰当的听力材料,充分给学生说英语的机会,精心选择阅读材料,细致讲解写作要领,传授学生各项技能技巧。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形式各异的活动,以充分锻炼学生的英语基本技能。由于高一的课程还不算紧张,可将每次课前五分钟固定为学生做英语值日报告的时间。值日报告可分为三个阶段:报告、记录以及评价。报告者可为单人或多人,内容自选,形式不定,给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记录者需要记下报告者展示的关键内容并向全班同学汇报;评价者则需要对报告者和记录者的表现作出评价。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制造一定的英语学习气氛,为上好这一堂课做好准备,也让学生了解到了一些课外的知识,更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基本技能水平和综合英语应用能力。

(5)营造英语学习语境,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从高一的第一堂英语课开始,老师就应尽量使用英语组织教学。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听说能力,又能创造较好的语言学习环境。要求并鼓励学生用英语思考、回答问题,培养学生讲英语的欲望和习惯。在课余时间,尽量用英语开展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营造良好的英语语境,以培养、提升学生的语感,从而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有效性。

(1)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和方法,发展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将关注的重点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要转变传统的过分重视语法、词汇知识的讲解而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倾向,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在分析课文内容、讲解语言知识点的基础上,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综合运用情境教学法、交际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方法等方法,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2)教师要积极进行教学反思,不断改进教学设计。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发现新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调整教学设计,使英语教学更加有效。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实践以及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等,积极进行探索研究,调整自己对教材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过程的设计等,使课堂更加有利学生主动接受新知识、提出新问题,使教学取得更大成效。

四、结论。

偏远地区的高一英语,在教和学两方面的有效性均普遍较低,这是一个长期存在且亟待解决的问题。该问题的解决对于我国高中学生英语总体水平的提高有重大意义。目前本文作者只是就此做了初探,简要分析了其具体表现、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但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望教师们,尤其是青年教师,积极支援偏远地区的英语教学,为我国教育事业作出贡献。

教学的有效性读书心得体会如何写篇八

近期,教导处组织开展了低年级识字教学的专题研究活动,重点围绕“识字教学的有效性”这一问题,推出了2节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例,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教师新课程理念不断增强、备课组重视集体备课、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重视合作意识的培养、及时的鼓励性的评价等等。

我们在认真总结这一研究活动成果的同时,也不断地在反思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认真研究和解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关于教师专业技能的问题。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我们要提高识字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多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忽视了对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的培养,忽视了课堂教学中一些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导致了识字教学的效率不高。主要表现在教师基本功不够扎实,对汉字的构造原理缺乏深入的研究,这就迫切需要提高教师识字教学的能力。

笔者认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至少应该具备四个方面的知识:一般的文化常识、专业知识、教学方法、教育技术及相关知识。我们目前应该注重文化知识底蕴的提升,重点加强汉字学基础知识、写作基础知识、朗读与诗歌基础知识、口语交际的核心理论与方法原理等的学习。只有教师的专业知识提高了,才能更好地把握识字教学的规律,提高识字教学的有效性。

二、关于课堂教学模式的问题。

就笔者本人的肤浅认识,我是不主张随便构建教学模式的,因为就模式本身而言,它必须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并有极强的推广价值和实用价值。目前,国内识字教学的流派很多,如“随文识字”“注音识字”“趣味识字”“汉字学识字”教学等等,我们应该博采众长,针对不同的汉字,采用最为适应的识字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

但是在我们这样的规模相对较小的学校,教师的流动性较大,教师年龄结构差别比较大,怎样来保证大幅提高教学质量呢?我想,除了坚持集体备课外,有一个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可能会更为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整体提高。其实,许多知名度很高的学校,一开始正是从构建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着手的,如“三三六”课堂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有利于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和发展。在基本模式的前提下,再鼓励教师张扬个性,逐步形成自己独具魅力的教学风格。

在这次识字教学研讨活动中,我们初步构建了识字教学的基本模式:即“识字五环节”(情境导入——自主识字——随文组词——用词说话——指导写字)。这一模式较好的体现了儿童的认知规律,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学不离文、识字写字相结合的特点,增强了儿童识字的自主性。

三、关于识字教学中语言文字“两性”统一的问题。

在识字教学中,怎样来有效的解决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每个语文老师都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首先要遵循“汉字学”知识的基本规律,传承汉字的文化,让孩子掌握真正的工具。语文的人文性,实际上蕴涵在工具性之中,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特点,便遵循了“没有脱离工具的人文”这一特点。

对于儿童来说,能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对汉字产生喜爱和感情,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就是人文性。如学习“辛”字,学生组词“辛苦”,学生用词说话:“我的妈妈是农民,每天劳动十几个小时,非常辛苦。”这句话既体现了学生对“辛”字的识记,更体现了儿童对妈妈工作艰辛的理解。孩子在识字过程中,巩固生字、理解字意、训练思维、表达语言,锻炼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激发学习热情,从而对祖国语言文字产生热爱之情。

四、关于学生自主识字的问题。

新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孩子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在上述识字教学的“五环节”中,自主识字是关键。我们在识字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孩子已有的经验和识字方法,如象形识字法,会意字的拆分整合法,形声字的声旁表音、形旁表意法,以及利用熟字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比一比等等。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应尽量调动孩子们的识字积累,放手让他们自我发现、自主识字,使识字教学由枯燥变得有趣,由单一变得多样。下面列举几种常用的识字方法予以说明:

1.故事识字法。如学习“阔”字,可引用《杨修修门》的故事,说的是曹操在门上写了个“活”字,杨修意识到曹操嫌门大了,便把门拆了重修。

2.谜语识字法。如“午”字,可编成这样的字谜:“远看像头牛,近瞧没有头,要问是啥字,看看日当头。”

3.形象记忆法。如学“龟”字,教师在黑板上画上“乌龟”的简笔画,请学生字图对照,强化记忆的效果。

4.部件识字法。如“小土尘,小大尖,一火灭,日月明„„”

多元的识字方法相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就能大大提高识字的效率。老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如用“看谁的眼睛最尖”“怎样记住这些字”等话语,一下子激起孩子的探求欲望,释放孩子潜在的能量,再加上教师的肯定性评价,于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孩子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则更为强烈。”儿童识记生字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个发现的过程。所以,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教师千万不要包办、代替,而着力注重在方法上引导、语言上鼓励,让孩子们发现并掌握识字规律和方法,让他们在识字中成为一名发现者,同时在发现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发现中成为识字的小主人。

教学的有效性读书心得体会如何写篇九

摘要:随着近年来中考形势越来越严峻,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成了一个摆在教师面前的问题。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学习效果,必须提高常态课教学的有效性。历史作为初中的一门重要科目,历史成绩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中考的整体成绩。但是在目前的教学中,由于一些不利因素使常态课的有效性受到影响,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历史学习效果。对影响初中历史常态课教学有效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指出提高历史教学常态课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教学的有效性读书心得体会如何写篇十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途径在于教师必须先钻研、理解文本,要“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挖掘训练要素,并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自身对文本没有吃透,不了解编写意图,教学目标不明,教学重点不详,甚至南辕北辙,便很难做到以文本为凭借,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课文也很少朗读,上课时对教材内容都不甚了了,这样的课堂教学自然是不可能取得高效的。

每钻研一篇新的课文,都应先通读一遍,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画出学生可能不理解的词语,对这些词语的理解方法作出“预设”,或查字典解释,或对照近义词、反义词理解,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如果要联系上下文理解的,则在一旁作上标记。对于要通过查字典理解的词语,自己先查字典并把义项写在一旁。为了扫除阅读障碍,我总是认真地把课文朗读或默读几遍,发现一些难于把握停顿或比较拗口的语句,及时做上记号,备课时写入教案,课堂上予以指导。此外,在阅读各种教学参考书的同时,我总是把文章的结构分析在教本上作好标注,把每一段的段意写在段末空白处。对于重点词句的含义,总是写在一旁,方便课堂上参考表述。只有在对文本内容、教学重点、难点等了然于胸的基础上,我才开始撰写教案,而且几乎是一气呵成。课堂上,我可以不看教案执教,但却不能离开教本上课。一篇课文究竟应该怎么上,什么方法最好,什么形式行之有效,我们很难有个一般的标准去加以衡量。不同的教师个性,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没有最好的,只有此时此地最有效的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许要花费许多时间与精力,甚至包括一些“无用功”,但它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必不可少的、最重要的一环。

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尝试解决问题。问题是思维的开始,问题解决过程就是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当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后,教师应该是学生解决问题过程的指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让他们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愿望,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心理上的'愉悦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思维规律告诉我们,思维启动往往从惊奇和疑问开始。语文课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增强其学习的内动力,引导学生质疑问题,多为学生制造悬念和创设意境,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渴望,使他们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并发展智力。为此,教师课前要设计好预习的习题和课堂提问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去听课。课堂上要注意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深入浅出,多用疑问性提问、疏导性提问、铺垫性提问,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受到启迪,探求新知识,掌握新内容。要使学生觉得语文课“有趣”,关键在于教师能设疑激趣,扣人心弦。语文教师的语言应该形象、生动、饶有情趣,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风趣。

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把心理品质引进教学。非智力因素在一个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中占有相当的一席之地,是学生有效性学习不可缺少的因素。不仅学生是这样,即使是老师,我认为也同样不可缺少对自身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但有较好的素质和表现力能上好一节公开课,也能自觉地,默默地,不厌其烦,吃苦耐劳地批改每一个作业本,进行每一次作业讲评,辅导每一个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我们的教学要有效性,绝对少不了学生和老师都具有良好的非智力因素。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篇大文章,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此,小学语文活动要立足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活动方式组织开展,才能行之有效。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

文档为doc格式。

教学的有效性读书心得体会如何写篇十一

多年的数学教学中始终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是摆在无数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严峻的问题。

陶行知先生曾有过这样的论述:“生活即教育”。因此,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情境的创设,架设起数学与生活这座桥,让学生在“实际生活”或“模拟生活”中自然地学习“现实的数学”,体会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并让学生在感受到所面临的问题是熟悉的、常见的同时,又感到是新奇的、富有挑战性的。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具体形象为主的发展阶段,小学生具有爱玩、爱动的思维特点,利用动手操作辅助教学,能将枯燥的数学教学寓于情景之中,给学生提供动的机会,会使学习变得自然、轻松、高效,从而使学生主动地获取新知识。

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动手操作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乐学、善学,从而使他们在愉快的操作活动中掌握数学知识,又发展了他们的思维。实践证明,让学生动手操作参与比看教师分、理,听教师讲解获的知识牢固得多,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发展学生的数学潜能。

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门艺术。合适的、有实效的课堂提问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兴趣,启发思维,主动去学习。课堂上问题并不在多,而在于质量。何谓高质量的提问?高质量的提问自何而来?我认为,高质量的问题应该具有趣味性、开放性、挑战性、差异性和实践性,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该饱含着数学的思想方法和策略应用。而高质量的问题来自于教师的刻苦钻研,对教材的研究,发掘数学知识中隐含着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对学生的研究,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认知水平及学习新知识时可能有的思维方式和各种困难等;对以往教学的研究,反思教学过程,积累经验,发现问题等。在此基础上,围绕教学的主线设计高质量的问题。

具有实效性的课堂,一定是讲求高质量的教与学的过程。所以,课堂教学应在突出实效性,追求高效性上下工夫。

教学的有效性读书心得体会如何写篇十二

识字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大多数教师采用的方法是重复书写,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取得的效果也不是很好。我认为有效识字教学就是让学生“动”起来,做到眼动、口动、手动,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教给学生科学的识字方法。

唤起兴趣。

教会方法。

眼动、口动、手动。

【正文】。

在茫茫的字海中,小学阶段的识字量也许并不多,但对于刚识字的一年级学生来说,却并不容易。单单小学语文六年制二册就要求:认识460个字,其中300个是要求学会的字,160个是要求认识的。识字量的提高,使识字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大多数教师采用的方法是重复书写,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取得的效果也不是很好。

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生字呢?我认为,在识字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是关键,教给学生科学的识字方法是手段,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要坚持两手抓,相信学生一定会乐学、会学、想学。为此,在教学中,我采用各种方法让学生充分地动起来。

一、以多种形式的识字方法,唤起学生识字兴趣。

新课标要求学生识字量为4000字左右,掌握2500个字。识字量的多少是学习语言文字的根基。因此,识字教学中,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唤起学生对识字的兴趣。

1.电脑动画识字。

教学中的课件,以直接演示字理让孩子们了解字的本源,加深对字的理解,既形象又生动。

2.故事联想识字。

调动孩子的观察、分析、想象等各种能力,运用语言来描述,创造性的识字。现采撷教学中孩子的精彩描述,供大家赏析。

(1)学习“首”时,学生讲到:“首”字上面点、撇象头发,横向头顶,脸上最突出的是鼻子。古时鼻子的图画代表自己,所以“首”字下面是“自”。

(2)学习“壮”时,学生讲到:“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当上将军的士兵才是真正的壮士。”

(3)“非”字学生这样记忆:两个非常强壮的人,打到了六个坏人。此外,诸如:“师徒两人徒手走在路上”学习徒;“我非常伤心”学习悲;“妹妹是个女孩,她是未来的希望”学习妹;“姥姥是妈妈的妈妈,她年老了。”学习姥......通过孩子们的语言描述,把识字与语言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丰富了孩子们的识字方法,促进了各种能力的提高。

3.字型联想韵文识字。

当学过同一类字后,启发学生由一字想多字,把字串成串,辨字义记字形,并利用韵文帮助识字。如学习过“青、清、请、晴、情、蜻、睛”后,组织学生观察联想,编写韵文:“河水清清天气晴,小小青蛙大眼睛。池上蜻蜓眨眼睛,它们一同捉害虫。请出专家评一评,庄稼丰收好心情。”再如:学习了“各、处、落、洛”时编写韵文:“三人同日踏春去,赏观洛阳名牡丹。各个争奇斗艳处,花落东都满城香。”

此类识字,借鉴了“字族文识字”中的“字以族聚,族以文存”的原则,把本字和由之派生出的字归拢起来,看成一个“族”,把这一族字编进韵文,使生字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出现,既明字义,又辩清了字形。使学生在学过一族文字后,在头脑中形成了一种识字框架,形成识字能力。

此外绘画识字,演示识字,猜谜识字等都深受学生喜爱,他们通过画笔、动作等助其记忆。如:两个孩子背对背坐在地上,形象的揭示了“坐”的形、义。孩子们笔下画出了一条长长的道路,路上有一个行走的人,逼真的揭示了“道”形与义。

总之,识字教学的方法很多,当我们不再以长者自居,俯下身来,与孩子们共同学习探索时,我们会惊喜地发现,孩子们的思维之广阔,潜能之无边。只有相信他们,为他们营造更多的锻炼空间,相信孩子们会更主动学习,更好的发展。

二、让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识字,以培养其自主识字的能力。

识字贵在得法,有了方法贵在应用。新课标指出“注重学生识字能力”鼓励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逐步提高自学能力,在识字教学中,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识字,会更好的提高其自学能力,促其发展。想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就要调动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采用各种方法让学生充分地动起来,必须做到了三动:

一、眼动。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人信息的获取60%~80%来自视觉。培养仔细观察的习惯是识字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我国的汉字渊远流长,形体优美,一字就是一幅画。在教学生字“日、月、水、火”时,学生已经通过对比象形字和现代汉字记住了它们。我告诉学生:许多汉字都是由事物本身形态演变而来的。在教学生字“鸟”时,我并不是逐笔划地范写,而让学生观察“鸟”字,在学生观察的同时,我用简笔画勾勒出一只停栖在树枝上的小鸟。学生恍然大悟:那一撇就是鸟头上的羽毛,竖折折钩是鸟的身体,那一钩就是爪子,横折钩和一点自然是鸟的脑袋和眼睛了,而最后一横就是树枝。后来,学生通过自己观察,很快就记住了“明”、“叫”等字。

二、口动。

儿歌、口诀是儿童喜爱的文体。它们琅琅上口,易念易记。在生字教学中,给一些生字编儿歌或口诀是学生喜爱的识记方法之一。在教学生字“时”,我编了口诀:田里长草了。学生很快就记住了“苗”字。我鼓励学生大胆发挥想象,自己创作,学生为自己能编儿歌、编口诀而感到十分自豪,特别是编出的儿歌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赏、肯定时,更是得意万分。如学习“告”字,一位学生说:一口咬去牛尾巴。在认识“溪”字时,我教学生念儿歌:三点水,爪字头,一扭一扭碰石头,溪水直往大河流。学生举一反三,在学习“孩”字时,学生编了一首儿歌,异曲同工:子字旁,点横头,扭一扭,撇一撇,下藏一人是小孩。

三、手动。

眼、口、手都是人体主要器官,它们对大脑的记忆起着重要的作用。边动手操作边识记生字,也是有效的方法之一。在汉字中,有大量的形近字、形声字。在形声字归类识字教学中,我制作了活动卡片。如教学“清、请”时,我用活动卡片“氵”、“讠”和“青”自由组合,让学生识记,其余的生字如“竿”、“赶”就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活动卡片,在小组中演示、变化,比一比,看谁记得快又牢。不是形声字的形近字,如“刀”和“习”字,也可以使用活动卡片,把横折钩“肚”里的笔划进行变换演示,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很快就记住了。在复习生字时,复习方法枯燥无味,学生缺少复习兴趣时,还可以利用活动卡片玩打纸牌的游戏,边玩边复习。方法是:把偏旁卡片和常用字卡片打混,平均分给玩游戏的人(两人以上)。如其中一个学生打出偏旁“亻”口中念“单人旁”,另一个学生打出“主”字,口中念“单人旁和主字组成住,记住的住”,就可以把两张牌都收来,游戏玩到最后,手中牌最多的人获胜。

当然,在识字教学过程中,不仅做到眼动、口动、手动,还有耳动、心动„„不管怎样,我们既要调动学生学习生字的积极性,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这样才能开启孩子们的心智,激荡孩子们充满灵性的创造,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生字,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的有效性读书心得体会如何写篇十三

摘要:

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的过程。新课程的实施中,要不断改变教学方式,推动学习方式的转变,注重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以促进历史学科发展,提高历史学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只是单纯的教师,学生也只是单纯的学生,所以在教学中会出现很多矛盾,面对如此不利于学生的教学模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学科教学要改变这种一成不变的模式,开展探究活动,初中的课堂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目前,课堂改革还处在研究试验阶段,如何开展有效的教学模式是目前面临的'问题。

一、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到历史并不遥远。

通过创新我们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历史其实是一门丰富多彩的课程,政治、经济、军事、文学、自然科学等都有历史的影子,从这一角度讲,历史知识与青少年的探求心理是比较相似的。我在教学中经常运用联想式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力求做到将历史贴近学生,贴近当代,贴近生活,使学生认识到历史时刻在我们身边,并不是高不可攀、惶不可及的东西。这种联想式教学法的实质是我们所熟知的“温故知新”.首先温历史之“故”而知后来之“新”.例如,要讲中国的改革开放,可以先通过商鞅变法的例子来分析。商鞅变法得到多数人的支持的史实,使学生体会到商鞅变法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秦国统一大业的需要,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古今同理,结合当今我国的改革开放宏伟大业之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支持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制定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措施符合我国的国情。这样通过温习以前的旧知识来理解、深化当前新知识,还可以巩固旧知识。还可以温其他科之“故”而知历史之“新”,即联系各学科的知识。如关于商鞅变法的例子,还可以联系到语文中的典故:“徙木赏金”“立木为信”等。

二、让小组合作学习在历史课堂上发挥效益的方法。

1.精选合作内容,引发思考兴趣。

这是实施小组学习的前提。要使小组合作具有价值,教师要制订合理的有利于展开合作的学习目标,安排恰当具体的、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结构的活动内容、学习材料和探究任务。一般来讲,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处可设计一些富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2.合理分配学习小组,明确组员分工。

教师在构建合作小组时,应注意结构的合理性。一是小组人数要合理,人数太多、太少都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助;二是分组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教师应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这样分组既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也为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三是小组成员应是活跃、动态的,这不仅使学生有新鲜感,能提高合作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可以改变学生在小组中一贯的角色,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

3.教师及时指点迷津,通过反馈把握教学进程。

小组合作学习是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虽然是“放活”,但教师决不能做旁观者,而应该是学生合作的指导者。教师应该将合作的观念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师生合作来带动生生合作。在学生合作学习前,教师通过及时指点,提出一些合作要求,指导学生一些合作学习的步骤,明确合作的原则、规则,有助于学生顺利开展合作,达到预期的合作效果。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加入某些小组的交流中,这样能够及时收集反馈信息,以利于调控合作进程,辅导学生正常开展交流。

参考文献:

教学的有效性读书心得体会如何写篇十四

在现在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教学有效性的认识,必须努力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教学的有效性和教学规范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我们的教学不科学、不规范,那即使教得再苦再累也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教学,更难实现有效教学。所以我们要在细致、规范的教学基础上,去寻求有效教学。针对不同情况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并进行适当的安排。能否形成一个积极向上、努力学习、团结和睦的班级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在良好的班集体中,教师开展教育和教学活动,才能收到较好效果。因此更要注意做好引导工作。具体来说:

教师备课要遵循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分类型、分程度进行备课,备课的时候多和同学科的老师做交流,认真钻研,努力提高备课质量。备课时既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备教法,备估计的反馈信息。

二、加强学生的合作学习。

为使学生互补学习、互相帮助,教学时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编组时注意合理搭配,考虑组内成员在学习水平、兴趣爱好上的不同,争取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小组的作用,让每位同学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培养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表述讲解的能力。

三、善于向学生提出教育要求。

对学生提出教育要求,有助于很快地整顿学生秩序和纪律,同时,对学生提出教育要求,有助于激发教育过程中的内部矛盾,促使学生每个成员的发展。另外,教师所提的任何一个教育要求都必须得到全体学生的支持。只有这样,学生对老师所提的要求更容易听从,从而起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四、注重教室文化的建设。

组织全班学生把教室布置好,让教室每一个角落都具有教育内容,富有教育意义。在具体布置时,针对班内学生的特点,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制定班级文明公约,张贴名人名言,并设立评比栏,使学生行有可依,学有榜样,激发学生的上进心。班组设置由专人管理的“图书角”,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及时反馈学生情况,设置了班级日记,由班长和值日班长负责记录。

五、树立明确的共同目标。

首先是有共同奋斗目标。明确的鼓舞人心的奋斗目标好像是粘合剂,它能够把全体成员心连心地紧紧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坚强的班集体。所以,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形成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是班集体团结的基础,前进的.动力。过高或过低的目标都不可能起到鼓舞和激励的作用。实现目标首先要使全体成员都成为班集体的主人,积极参与制定目标,做编剧和导演,不要仅仅让他们服从分配,被动当配角。使每个成员都感受到成功的欢乐,以增强实现目标的信心。

六、积极认知干预原则。

教师应理解和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即理解、关注学生如何学习或学到了什么。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全面地关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乐园,所以要善于营造一种追求真理、崇尚学问的精神氛围,让学生在这样一种精神氛围之中接受文化的洗礼和熏染。

总之,教师要及时地对教学任务的完成、存在的问题、学生的学习情绪、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实施进行回顾和反思,以便今后调整教学方法,及时查漏补缺,使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的发扬优点,改进不足,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和教学能力。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和核心,我们要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向课堂教学要效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教学的有效性读书心得体会如何写篇十五

一、课题的提出。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掌握汉字是小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基础。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培养读写能力,识字是前提。国家督学柳斌指出:“真正要把小学抓好,还要从识字教学抓起。”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也在教学目的中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可见字词教学是基础教育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了各年级的识字数量和要求,其中单是一、二年级,认识常用的汉字就要求1600—1800个,会写的则是800—1000个。可见,识字教学的任务之重、难度之大、作用与意义之深远。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效率呢?通过解决“怎样识字效率高”的问题,促使教学技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从而也提高学生识字的效率和质量,更好地推动新课程的实施。过去那些只注重教科书,只是注重机械训练识记的单一方式,已不适合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本课题的研究就是要打破单一的识字教学局面,挖掘提高学生识字效率的有效途径,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这更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从而让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既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提高识字的能力,又能感受到祖国民族文化的熏陶。怎样化难为易,有效地提高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效率,探求出既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识字效率的方法,使学生自主高效地学习,是我们现在急待解决的问题。

二、课题的界定。

1、五个关键词。

(1)关键词之一“新课程背景”:指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2)关键词之一“低年级识字教学”:指小学(1~2)年级课堂教学中以识字为主的教学。

(3)关键词之一“效率”:指在相同的教学环境、教学条件下取得教学效果的好坏,即学生对教学内容掌握程度的高低。

(4)关键词之一“做法”:指组织识字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形式和方法。

(5)“新课标理念下提高低年级识字教学效率的做法”指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开展识字教学所运用的能增强学生主动识字愿望,又切实可行的方法,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解决的问题。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寻找学生识字的最佳途径,交给学生识字的方法,为他们以后的阅读和写作打下基础。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学习汉字的过程就是学习文化的过程。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低段的教学重点。美国心理学家卢姆认为:7岁儿童的智力发展已经达到本身应有水平89%,低年级听写,读写的全面训练,是利用儿童身心自然发展促进儿童大脑机能发展的手段之一。目前我们在识字教学中严重存在着“高耗低效”的情况。一方面是低段识字数量多。《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的识字总量约3500字,而低段识字量是1800个,占识字总量一半以上。另一方面汉字结构复杂,字符抽象。再加上识字本身又很枯燥,学生总是一味地被动识字。学生觉得识字难,教师深感教字难。本课题针对一线教师反馈的问题,有针对性的研究解决小学低段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激发儿童识字兴趣,改进识字教学方法,提高识字效率做一些研究。对顺利完成识字任务,实现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研究学生识字学习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4、学习方式的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

2、问卷调查法,通过一定范围的调查,分析出目前学生的识字基础,识字能力,主要障碍及内在原因。为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识字效率提供依据。

3、对比分析法,通过对比分析,以得出最佳方法。

4、经验总结法,不断收集积累和总结课题研究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通过撰写论文、写反思等形式,及时总结,定期交流。

六、课题研究的过程:

(一)、第一阶段(2011年3月-6月)申报立项阶段,提出研究课题,成立课题组,设计研究方案,深入论证,针对小学生识字存在的问题,提出研究课题。

2认真学习教育科学研究的相关理论,做好研究课题的理论准备。

(二)、第二阶段(2011年6月-2012年6月)具体研究实施阶段。

1、调查目前低年级段学生识字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搜集好研究前的相关数据。

2、设计并运用一系列学生乐于参与的有效的识字活动进行识字教学实践。

3、教师和学生一起用认识的汉字自编或改编一系列低年级学生爱读的,富有童趣的童话故事、儿歌、谜语、制作简单的flash动画帮助学生识字。

4、通过调查、测试等方法,对前段时间的实践效果进行检测,反馈,对研究过程进行反思,对后面的研究作出适当的调整、改进。

(三)、第三阶段(2012年8月-11月)结题鉴定阶段。

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总结,撰写研究报告,申请成果鉴定。

七、课题人员分工课题组长:黎华荣副组长:肖建军、白艳芬黎华荣:负责本课题的组织、策划、实施等工作。

白艳芬、卢柳云、王坤、李军负责本课题的具体研究和总结报告等。罗康媛、钟伟汉、古晓兰负责资料收集和整理等工作。

八、课题成果展示。

1、《调查材料集》。

2、《观察笔记录》。

3、《课外识字记录本》。

4、《优质识字课教学实录集锦》。

5、《识字教学论文集》。

6、课题研究的其他资料汇编等。

九、课题的保证措施。

我们学校领导科研意识强,教导主任黎华荣亲自任研究组长,多位青年骨干教师参与课题研究。黎华荣主任是坪山新区优秀教师,他撰写的多篇论文分获市、区级奖。白艳芬老师是学科带头人,她撰写的论文多次在市、县获奖。参与课题研究的几位青年老师都是学校的骨干力量,她们对语文教育事业有着一种热爱与追求,长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践与探索。她们既有一定的教育科研的理论基础,又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而且有积极向上、团结协作、勇于探索的精神。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将组织提供相关研究资料,加强集体学习,加强课题学习的管理,利用好网络学习,在自我学习和集体研究学习的基础上,互动交流,建立健全课题开展和课题学习制度,及时提供和交流学习信息,使课题研究建立在良好的基础之上。另外本课题的研究经费,除尽量争取上级拨款外,完全由学校开支,经费保障得力。通过两年的研究,可以达到预期的研究目标。

教学的有效性读书心得体会如何写篇十六

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教育工作也在与时俱进的不断发展,教书育人、传道授业的内容、手段和重点不断的发生着变换。在注重素质教育和多元化教学的今天,教育学生的情感策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最近的新课程改革已经把情感教育作为课程目标之一,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有目的地对受教育的学生施加情感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他们的情绪,从而创设一个开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这样有利于唤起学生学好各门课程的激情,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一、情感和语言学习的关系。

情感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情、感觉、情绪、态度等。学习者的情感状态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现代心理学表明:积极健康的情感能够有效地强化人的智力活动,使学生精力充沛、意志旺盛、思维敏捷深刻、想象丰富活跃、记忆力增强,学生的心理潜能会得到高效发挥;反之消极不健康的情感则会使智力活动受到抑制,降低学习效果。首先,语言本身具有情感功能。语言具备沟通情感和促进交往的功能。语言逐渐成为人类信息传输和感情交流的重要媒介,特别是在现代人际交往过程中,情感态度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语言来表达和传递。合适恰当的语言使沟通顺畅,并且达到加深感情和完成沟通意愿的目的。其次,情感因素对语言学习有重要影响。大量适合的语言输入不等于就可以学得好。特别是对于第二语言的学习,其学习进程还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语言输入一定要通过情感过滤才会变成语言吸入。在语言输入到达习得机制的复杂进程中情感因素起着促进或阻碍的作用。

二、如何利用有效情感策略促进初中英语教学。

(1)建立师生平等关系在教学工作中,师生关系的好坏与否关系到学生对于教师的教学内容的接纳程度,以教师为主体还是以学生为主体,反映了教师工作者的教育观。怎么看待学生决定着怎么看待学生的学习,正确的态度对于建立平等、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为此要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同时也要树立正确的权威意识。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师生关系有很大的作用,热情、公正、开朗的品格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在无意识中促进学生的身心良性发展。要成为受学生欢迎和爱戴的教师不仅要具有一般公民的良好品质,而且还要具备教师职业所必须的优良品质。

(2)适当的情感交往,培养共同语言人们通过人际交往建立起适当的社会关系,而这些社会关系会起到促进或抑制人自身发展的作用,也会成为人际交往的动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往也是师生心理的双向交流,课堂是他们交流活动的主要阵地,深沉、和谐、持久的师生情感是良好课堂气氛形成的条件。为了更好地形成课堂交流和默契,师生之间可以建立适当的私人空间,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参加学生的课外活动,和他们建立私人关系的纽带,学生通常非常看重教师参加他们的活动情况。教师可以通过建立网络日志或空间,提供和学生的交流平台,彼此之间的畅所欲言可以充分了学生的.内心世界,大大增进情感的交往。

(3)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培养学习兴趣良好的英语教育环境与适当的教学手段对学生的情感起积极促进的作用。要积极探索有利于培养学习兴趣的各种有效做法、方法和形式。可以采取在教室内设置英语墙报、英语天地、英语角的方法,还可以课堂上运用实物、挂图或ppt等手段,或者开办英语专题英语晚会、演讲比赛等趣味的课外活动,从而营造有利于学习外语的氛围,还要鼓励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课堂内外都用英语进行会话。随着课程改革进一步的深入,传统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教师则要认真钻研教材并且不断探索。在教学和课外活动中,要充分利用幻灯机、投影仪等现代化多媒体设备。鲜明生动的英语教学活动,教师应善于归纳和总结课程要点,再结合初中生的心理和身体的特点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将原本单调的课本知识升华为真实、有趣的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引导正确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正确的学习动机是掌握知识的重要前提,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已经成为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首先,教师在授课之前应该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并明确学习的具体目的、任务和要求。这样才能使学生能够对课程学习有相应的准备。其次,可创设相应的问题情景,然后在正式的讲解内容之前提出和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这样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主动思考。第三,运用学习结果的反馈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成绩和状况,这样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有针对性。然后根据学习成果适时表扬与批评,只是要讲究方式并且采用巧妙的办法,就可以适当地把鼓励和批评结合在一起运用。在表扬的同时也要指出其进一步努力的方向,而在批评时又要肯定其成绩和进步,这样才会得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三、结束语。

英语教学应该把情感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放在首位。师生之间的情感对英语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良好的情感氛围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帮助学生增强信心,勇于面对社会压力,善于与人相处,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的有效性读书心得体会如何写篇十七

小学数学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知识体系。新课程改革以来,小学数学课本上的插图变多了,文字内容相对少了许多,所以不少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感觉到无从下手。对此,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形成知识体系,以便整体把握教材内容,这样才能找准教学的起点,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捕捉教学的生长点,使教学目标切合实际。

我们都知道,每一堂课有每一堂课的教学任务和目标要求。因此,教师要能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变化、教学设备的变化,灵活选用教学方法。对于新授课,教师要采用讲授法向学生展示几何模型的特点,有时要求学生用细铁丝制作立体几何模型,以便观察其各条棱之间的长短和位置关系。

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课堂内容,灵活采用谈话、读书、指导、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精选例题,可以按照例题的难度思维方法等各个角度进行全面剖析,但不能不片面追求例题的数量,要重视例题的质量。解答过程视具体情况,可以由教师全部写出来,也可以只写部分。在讲解例题的时候,要能让学生也参与进去,而不是由教师满堂灌。

教师应该腾出时间来让学生多练习、多思考。设计练习时,要注意有效性,形式要多样,注意学习的覆盖面,注重多样化,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被动的完成任务为主动探索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调动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学习,体现教学的有效性。

与此同时,教师要加强反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反馈是为了使学生课堂学习的正确认知过程和结论得到及时的强化,使不正确的认知和结论得到及时的矫正。只有恰当时刻和恰当强度的反馈信息,才能保证最佳反馈效果。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听课反应,及时调节教学方法。学生课内练习的信息及时反馈,可使教师及时调节课外练习的数量和难度,避免机械重复。形成性测试的信息及时反馈,可使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缺陷,及时调整教学要求,制定补救方案和措施,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研究的方面还很多,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从传统教学强调知识的传授和关注技能的掌握,转向侧重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习惯和态度的形成,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要从课堂的有效教学出发,从学生的自身发展出发,找准起点,合理运用和安排各种教学手段与环节,让数学课堂教学更富实效,让数学课堂焕发强大的生命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