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扎根一线工匠心得体会实用 工匠精神,匠心精神心得体会(八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2 19:38:35 页码:12
扎根一线工匠心得体会实用 工匠精神,匠心精神心得体会(八篇)
2023-01-12 19:38:35    小编:ZTFB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扎根一线工匠心得体会实用一

下面,我主要通过回顾“三线”建设的历史点滴、展望“三线”精神的内涵蕴意来对各位同志产生一定的政治教育性启迪。

在上个世纪60年代,我们新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过程中与前苏联交恶,又赶上美国妄图在东南沿海展开攻势。在如此紧张险恶的国际环境下,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直接进行战略部署,在当时的中西部地区13个省、自治区掀起了这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即:“三线”建设。

“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这是“三线”建设中的响亮口号,鼓励了全国各地的建设者从四面八方奔赴艰苦卓绝的“三线”建设战场。在这场硬仗中,国家政府投入了2050余亿元巨资,安排筹划建设的工程项目达1100个。中国人民踊跃参加建设活动,在高峰时期投入的人力有400多万人。这场贯穿了“三五”、“四五”、“五五”三个五年计划的“三线”建设,成为了中国经济史上一次规模极大的工业迁移史实,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发展进程做出了突出贡献。

然而,由于“三线”地区社会经济普遍较为落后,导致建设起来的企业单位、工厂设施、基础建筑在之后很长一段时期内经营发展都出现了或多或少的困难与缺陷。也许,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有着强大凝聚力且不屈不挠的民族。面对困难,当时的国人“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使建设的步伐一时一刻都不曾耽搁。从1964到1980年,“三线”建设工程共创办了1000多个工矿企业、科研机构、大中专院校,有力支援、巩固了中西部工业建设和国防基础。

(一)多方联动,夯实国防工业基础

在“三线”建设中,建立起电子科技、武器装备、船舶航海、航空航天、核能资源现代国防工业体系,建成众多国防生产基地和尖端科研试验基地。这些都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国家过去武器装备生产落后的状况,改善了我国国防工业结构布局。同时,我们还掌握了原子弹、氢弹等高端武器技术,成功打破超级大国的核垄断与核威胁,有力平衡了世界大国的核分布态势,成为了拥有绝对先进国防实力的国家,为国家社会主义各方面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二)全面覆盖,优化工业生产布局

在建国之初,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我们国家当时70%的工业分布在东北和沿海地区。在布局上,存在东重西轻的不足。而且,现代化工业十分薄弱。从军事经济学的专业角度来分析,这种工业布局具有非常脆弱的特性。因此,“三线”建设首先就需要解决布局不均衡的问题。在建设期间,当时一大批工业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很快,许多各具特色的新兴工业基地和新型工业城市在中西部地区的崇山峻岭之间拔地而起。为加强战备并建设国防重工业体系,国防、科技、工业、交通等生产资源也逐步迁入三线地区。由此,在大西南区域,部署建成了全套独立完整、门类齐全、互相协调、实用实战的交通能源、基础工业及国防工业结构化布局。

(三)质量卓著,实现中西部跨越式发展

我们今天可以看到,攀枝花、六盘水、金昌等地已经变成了当下著名的新兴工业城市,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快速发展。而在“三线”建设之前,这些地方都曾经是人烟稀少的不毛之地。这也就是说,发掘矿产资源、创建生产工厂、打通交通要塞等“三线”建设过程中的开发运动,在特殊的备战时期有力地发展了中西部落后地区。并且,随着科研、教育、技术等元素的迁入,中西部地区基础建设条件进一步完善和强大,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水平、文化教育程度、医疗健康保障等都显著提高。这也正如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指出的,“三线”建设奠定了产业、技术、物质和人才基础,促进大西南地区整整进步了50年。

(一)学习无私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

“扎根三线,为国效力”。东部沿海地区的高端科技人才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根据“三线”建设工作部署安排,迁往以云贵川为主的西南地区。这些技术人员自愿放弃城市舒适优渥的生活,来到不可预知未来的“三线”重点建设地区。他们不惜牺牲本应享受的幸福日子,不对建设地区的待遇产生消极情绪,而是任劳任怨,以积极向上的心态、不断奋进的斗志,在西南地区乐于付出、甘于奉献。他们含辛茹苦、默默付出,以工厂为家、以建设为事业,也从来不计较个人得失,只知道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国家作贡献。

(二)学习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全国一盘棋,建设大三线”。这句口号不仅在宏观上体现出来自“四面八方”的支援,而且在微观上呈现出建设人员统一协作的精神。“三线”建设时期正值新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我们国家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一声令下,全国各行各业各领域积极响应、鼎力支持。在党和国家号召下,形成了“要人给人,要物给物”的举国之力。无论是来自其它地区的建设者,还是当地的人民群众,大家都通通集中在一起,在党和政府的统筹下群策群力,施展新中国建设时期集体主义的伟力。

(三)学习艰苦奋斗的实干主义精神

“大雨小干,小雨大干,无雨拼命干”。这是“三线”建设者在云贵川“天无三日晴”的自然条件下争分夺秒、苦干实干的真实写照。在当时的西南地区,建设条件极为艰苦。建设者始终坚定建成“三线”工业基地的理想信念,充分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在恶劣的环境与落后的基础下秉承“先生产后生活,先厂房后民用”的生产生活原则,坚持将个人物质生活置之度外,自觉把建设基地和工业生产作为首要任务,高喊着“天作衣被地作床”的口号,风餐露宿、肩扛人挑,勤俭节约、艰辛工作,用汗水与血水的融合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建设奇迹。

(一)坚持政治引领,坚定党的领导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我们国家自从成立以来,乃至改革开放后,西方国家始终没有放弃任何途径的“和平演变”。这自然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永恒的罅隙使然。对于甚嚣尘上的攻击甚至歪曲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虚无主义论,同志们可以用持续近二十年“三线”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来展开有力回击。不得不说,“三线”建设是我们党领导的持续开展国家经济建设的历史见证,“三线”精神是我们人民群众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理想印证。“全国支援三线,共同建设三线”使人民、党员干部切实认识到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真实看到社会主义制度的极大优越性。我们每位同志都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定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党的领导,用奉献、协作、创业、创新让我们的国家一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坚持意识觉悟,坚定献身社会主义事业的决心

新时期深化改革的步伐越来越快,我们国家各项事业在取得全面发展的同时,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世界发展形势和国情变化情况。在巨大的新挑战之下,我们每位同志要在对客观困难和主观问题进行认真审视的基础上,作出献身社会主义事业的正确选择,自觉屏蔽“糖衣炮弹”的诱惑与干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们进行改革工作的路上,还有很多难啃的硬骨头。也就是说,我们自身的力量可能还不足以消灭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道路上的阻碍。回想“三线”建设的事迹,我们要积极发扬“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伟大自我牺牲精神,我们要坚守“个人服从于集体、部门服从于单位、地区服从于国家”的伟大自我服从精神。让我们的无私奉献精神成为人民群众共同走好新时代新长征路的动力支撑,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精神引领。

(三)坚持自我升华,坚定提升党性教育水平的追求

党性教育是培养党员党性修养的有效方式,包含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党建发展工作、党的优良传统等丰富内容。并且,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拓展与升华。当然,党性教育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全面从严治党、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背景下运用而生。在以往的党性教育中,我们各位同志主要是接受以“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为标志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伟大精神教育。那么,除了“血与火”的革命战争教育之外,我们在座的每位同志还可以通过“三线”精神的熏陶来对新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呈现出的精神风貌、价值意义、经验教训进行深度了解和深入思考。由此,在新时期党性教育之下,让自己的实际工作产生精神世界的共鸣,为自身理论知识水平的提高积累重要的实践载体和鲜活的教材资源。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三线”建设是我们国家现代化建设史上的辉煌一幕,也是我们国家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伟大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三线”建设的行动及其精神,为我们每一位中国人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谱写了一页光辉灿烂的篇章。

同志们,“三线”建设的历史终会成为过去,“三线”精神的内涵却必将永垂史册。“三线”事业既是我们党革命建设精神的传承创新,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历久弥新。其历史价值和时代蕴意在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对提升新时代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具有重要价值。新时代,让我们铭记可歌可泣的“三线”建设者;新时期,让我们发扬永放光芒的“三线”精神;新征程,让我们接续耕耘“三线”事业的宏远目标及愿景。我们要不断洗礼精神世界,不断升华思想境界,用实际行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中国谋未来。再次感谢大家,谢谢。

有关扎根一线工匠心得体会实用二

当你选取择了教师这个职业,你就选择了清贫,选择了奉献,选择了一生的默默无闻。因此,当我们站在三尺讲台,当我们面对莘莘学子,我们首先要提高自身师德,要让师德在我们心中扎根。因为良好的师德是激发教师实施素质教育,教好每一个学生的内在动力。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培养新世纪高素质人才的重任。教师师德高尚,才能培养出更加高尚更加顺应社会潮流的宠儿,这也将决定一个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因此,我时时警醒自己,要努力学习,踏实工作,谦虚谨慎,求实进取,不怕困难,不畏清贫,与时俱进,率先垂范,甘为人梯,争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一、思想进步,道德高尚

在学生的眼中,教师是偶像,是楷模。教师的文化素养,道德情操,思想境界,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我时常提醒自己要严格要求,并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不但要对自身的业务技能孜孜不倦地追求,而且永远对教学、教研充满热情,为我校教育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尽职尽责,无私奉献。只有自己真正有发自内心,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美好品德,才能在学生身上产生化学效应,使学生受到教育、感染和熏陶,让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人才。

第二,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在素质教育的改革浪潮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创造的启迪者,更是道德的引导者。教师更应该时时以德服人,处处为人师表,不仅要做到严格要求自己,诚实可信,热情大方,而且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自主、和谐的学习环境。改变以前“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的落后的教学方式。用自己饱满的热情,满腔的激情,对教育的豪情,细化每一堂课,设疑每一个知识小点,让学生在课堂感受知识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第三,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教师人格是一种健康、美好、完整的整体人格。德与才的分离,言与行的相悖,大节谨慎而小节不拘,聪敏过人而举止轻浮等等,都是教师应当避免的。教师平时就要注意道德修养,充分发挥自己的榜样示范作用,切实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准。

我是一名农村小学教师,而且体弱多病。前年暑假,我在华西医大做了肺纵隔肿瘤切除手术,近一年来,我的身体仍然没有彻底恢复,经常一堂课下来,都会累得气喘吁吁,身心疲惫。但这些都不影响我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不会成为我不上班的理由。我仍然恃之以恒地学习,夜以继日地工作。尤其是课堂上,我仍旧以饱满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生一道,共同探究学习中的疑难,我不会让学生看到我的脆弱,不会给学生留下不好的印象。

二、踏实工作,以校为家

教书是我的天职,育人是我的义务。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我辛勤地耕耘,踏实地求索,服从安排,遵守校纪,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用粉笔书写人生,用汗水浇灌花朵。虽然辛苦,却也快乐,虽然清贫,却也充实。在我校老师的眼里,我是一个多面手,能写会画,能歌善舞,能为领导排忧解难,能让同事如沐春风。为了让学校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课余知识,我向领导提议成立红领巾广播站,我自己还毛遂自荐当播言主持,负责组稿,审稿。通过近一年来的努力,我校的红领巾广播站开展得有声有色,深得领导的认可,同事们的赞誉和同学们的喜爱。 我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还无私地为学校排忧解难。本期学校举行“颂祖国”歌咏比赛,我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配合专职老师的工作,积极参加各班节目的排演,有时累得回到家躺在床上爬不起来,有时忙得连晚饭也顾不得做,饿得自己的两个孩子哇哇直叫。我工作做好了,可是却苦了家人和孩子,为此没有少挨家里人的埋怨,但当我看到歌咏比赛的成功举行时,我喜极而泣,欣喜若狂。

师爱是教育之本,爱心是教师之魂。对于自己的本职工作,我亦是尽职尽责,恪尽职守。课前,我认真搜集教学资料,查阅各类工具书,活用教学资源,写好教案,做好课前准备。教学过程中,利用远程设备,丰富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不时变换教学方法,力求课堂新颖,将课堂延伸到自然,延展到生活,延续到浩瀚无边的宇宙,让课堂精彩纷呈,让学生兴趣盎然,让教学效果水到渠成。我的每一堂课都能给学生以启迪,都能让学生学到不少新知。因此学生也很喜欢我。

批改是检查教学效果的必要过程。每堂课的课堂作业,我都会一丝不苟地给学生批改。我班学生的每本作业本上那密密麻麻的红圈、红勾,红横、红点,都凝聚着我的心血。如果在课后不认真批阅学生的作业,我们怎能知道学生的学习情况?又怎能纠正学生学习中的错误?无论是学生的练习册还是作文,甚至是学生的家庭作业,我都会聚精会神地去批改。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通过一年的努力,我这个全校公认的“烂班”,不知觉中已经爬到了学区的前列。

关爱学生得从关心留守学生做起。在我班上,有四分之三的孩子都是留守学生,他们从小就缺少父爱母爱,没有享受家的温暖,尤其是学习上没有人辅导、监督,而我班的大部分学困生都是留守学生。我给她们蒸饭,为她们洗衣,帮她们补习功课,让他们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学习、生活,让他们感受到了家的温馨。平时还带孩子们到家里玩,给他们买一些学习用具,孩子们都亲热地叫我“老师爸爸”,每当我听到那一句句童稚的叫喊,我辛苦的心田就会泛起甘露般的涟漪,我欣慰自己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

我一心扑在工作上,甚至很少回家,时间对我还说实在不够用,我的课余时间全忙在孩子们的备批上,每当别人都进入梦乡时,我还坐在办公室一本一本地给孩子们批改作业。同事们都称我为“工作狂”,我的另一半也时常埋怨我是个不顾家的人,对于这些言辞,我只有付之一笑。 三、 珍惜所有,知足常乐

教师的工作的确十分辛苦,这是天下尽知的。

有关扎根一线工匠心得体会实用三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突然来临,打破了原本春节的热闹喜庆。“别人‘宅’在家就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但是我们不一样,这个时候我们必须出来。”基层就是阻击疫情的前沿阵地,作为一名扎根基层的干部,我们必须用激情和作为去诠释初心和使命。____,____街道办事处经发办主任,中共党员,为了做好____“三返”人员防控保障工作,他主动请战担任____街道企业防控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督导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带领团队开展排查工作,汇总数据、签订责任书、宣传讲解等事宜。正是这么一群在一线付出的基层干部,撑起了辖区居民生命安全的保护伞。

一、肩鸿任钜,勇抗“疫”

每一个企业背后连接着成千上万个上下游相关企业,其背后是千千万万个工作岗位,更是数以亿计的家庭。什么是初心使命?什么是责任担当?就是在关键时刻能够豁得出去、顶的上来。他第一时间加入了街道企业新冠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小组,科学合理将辖区属地划分为三个片区,认真筛选对片区内企业知根知底的协管队长。他跟辖区的企业家们打了半辈子的交道,个个都像自己的亲人一样,“得把防控方案想得更周密些、防控措施落实的更有力点我才放心”。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疫情来袭后“白加黑”、“5+2”就成为他工作的常态,在疫情抗击的斗争中,他挺身而出、英勇奋斗、扎实工作,想在前头、做在前头、冲在前头。

二、运筹帷幄,巧博“疫”

返工防控是这场疫情阻击战的关键,早敲警钟、早做谋划、紧密布防,才能阻遏疫情扩散。然而,在短短三天时间内排摸“三返”人员情况并将其全部成功劝返并非易事。企业众多、人员复杂、人手紧缺......这些都没有难倒他。凭借多年工作的经验积累,仅从企业名称就可以判断剔除掉僵尸企业,大大的缩短了前期筹备时间;为了遵循上级的疫情防控要求,“三书”的签订方式由传统的面签改为对企业来说更为便捷的掌上签订,宁可自己多花点时间做台账也不要他人多冒一分险,灵活的办公方式也引来大家的点赞和支持;随着办公技术的不断更新升级,他又挨个儿打电话鼓励大家自己登录上级发布的平台提交答卷,让数据反馈更加准确。为充分调动辖区企业主参与劝返工作的积极性,他提议在每日通报完成情况的基础上,明确排名倒数20%的企业延期一周开工,排名倒数10%的企业延期两周开工,以利益导向倒逼企业完成信息录入。通过转工作方式方法变,顺利完成企业主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心态转变。

三、众志成城,必胜“疫”

疫情防控是一场持久战,唯有内外一心,形成合力,才能战胜它。在开展“三返”工作,为了确保企业复工后的防疫工作,主任要求为企业配备防疫物资,包括消毒酒精、额温计、口罩等,现已配备消毒酒精__斤,防疫物资还在持续筹备中。同时他发动企业开展募捐工作,每一份捐助都将是一份力量,将我们和企业的爱心传递给人民群众,他们都将为防疫工作带来百倍信心,目前捐款金额已达____元(还在增加中)。

现在,____仍旧坚守岗位,时间只剩下“白+黑”,这已是奋战的第_个日夜,身体冒冷汗,体力不支,他也只是略作休息,继续战斗,“大家都在奋斗,我不能倒下”他这几天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企业员工每日签到数据的增加,企业签订的责任书增加,都是他工作的动力。他坚信,终会打赢这场战“疫”。

有关扎根一线工匠心得体会实用四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叫刘雨露,站在这神圣、庄严的讲台上,我想要说的是——我要竞选的班长。虽然,我知道班长不是那么好当的,但是,既然是花,我就要开放;既然是树,我就要长成栋梁;既然是石头,我就要铺出大路;既然是学生,我就要去竞选班干部!

小学以来,我一直很向往能当上班长。我觉得我有能力当上班长:

一,我的各科成绩都较优秀;

二,我爱帮助同学;

三,在班里,我的人缘还可以,应该很容易服众吧;四,我有责任心,会努力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

假若我成功当上班长,那么我将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这份工作中,不会让班长这个职位成为虚名。我就是老师和同学们的沟通的栋桥梁,把同学对老师的想法告诉老师,把老师对同学们的意见告诉他们,使老师与学生们的距离越来越近。我是老师的好帮手,会常常帮助老师批改作业、试卷等,让老师轻松一些。

假若我成功当上班长,那么我自己也要以身作则,成为同学的好榜样。我会利用课余的时间来给学习跟不上的同学补习,同学们有求,我必应。我相信,我们班的成绩一定会慢慢好起来的。我还会认真管理好班级的卫生、纪侓等,努力让班级不扣分,每星期一都能拿到流动红旗,使流动红旗不再流动,在我们班扎根柱营。

假若我成功当上班长,我会在班里组织一些活动或比赛,增加同学们对学习的兴趣,让同学们更加热爱学习。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请投我这宝贵的一票吧!谢谢大家!

有关扎根一线工匠心得体会实用五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叫xx,今天要竞选的职务是xx专业xx班的班长一职。

我曾经有许多次竞选的经历,但是这一次,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激动和庄重。因为xx专业xx班这个温暖又充满活力的家庭容纳了我,感染着我,也因为xx专业xx班会因为我的尽心而变得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初入大学的我,怀着无限的憧憬和梦想,人人都说,大学就是一个小社会,进入了大学,就等于向社会踏进了半只脚。在现在的社会里,学习能力是一方面,人际交往与办事能力也是不可缺少的一方面。所以我希望在这个小社会里,学到更多的文化知识的同时,锻炼自己的交往与办事能力。所以我今天来竞选班长一职。

大家可能会质疑,我初来乍到,能否胜任班长这么重要的职务么?戴尔.卡耐基曾说过:不要怕推销自己,只要你觉得自己有才华,你就应该认为自己有能力有资格担任这个或那个职务!而今天我想告诉大家的事,如果我没有一定的信心和实力,我是不会贸然来竞选的。

首先,对于学习方面,我可以起到一个带头的作用。学生的本分就是学习,在来这所学校之前,我曾在xx学习过x年的本专业知识,对于我们所学的知识,我是有一定的`了解和基础的。

如果我竞选成功,我会带动大家的学习兴趣,辅助老师,帮助大家解决学习中的疑惑和不解。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成立互帮小组,帮助成绩较差的同学。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大学中学到一定的技能和本领。不辜负老师和家长对我们给予的厚望。

其次,对于工作方面,我在初中阶段就曾担任过班级干部,高中也曾当选过班长一职,组织过班级的小型班会活动,帮助老师调节同学之间的问题,所以在协调与沟通能力,办事应变能力,亲和力和号召力方面是有一定优势的。如果我竞选成功,我会以服务班级同学为我的工作宗旨,成为老师与同学之间的沟通桥梁,成为积极为班级同学处理事务的公仆。我会以实事求是,努力踏实为我的工作作风。

最后,我想说,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我也不例外,但是我会尽量减少自己的缺点,同时也希望每个人都能提出我的不足,让我能正确认识自己,完善自己。对于别人给我提出的建议我会虚心接受,同时我会将这些建议落实到真正的工作中。我相信,通过大学这几年对我的历练,老师同学对我的支持与理解,将使我能够更从容而有自信的面对将来的问题和挑战。

年少的我们,与同学们一起指点江山,发出我们青春的呼喊;现在的我们,如雄鹰强壮了翅膀,渴望搏击长空。希望老师和同学们给我机会,让我扎根在大学这片沃土里,汲取营养,早日成材。

有关扎根一线工匠心得体会实用六

今天这节党课,我们来一起学习新中国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的“三线”建设。之所以要讲授这个内容,是因为其在上个世纪波谲云诡的世界形势下,彰显出了中国人民誓争建设新中国的决心与勇气,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三线”精神。走进新时代,人们并未遗忘曾经为巩固国防工业基础建设而不惜献出生命的英雄同志。时至今日,“三线”精神对于加强新时期党性修养教育同样具有特殊的意义及价值。

下面,我主要通过回顾“三线”建设的历史点滴、展望“三线”精神的内涵蕴意来对各位同志产生一定的政治教育性启迪。

在上个世纪60年代,我们新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过程中与前苏联交恶,又赶上美国妄图在东南沿海展开攻势。在如此紧张险恶的国际环境下,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直接进行战略部署,在当时的中西部地区13个省、自治区掀起了这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即:“三线”建设。

“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这是“三线”建设中的响亮口号,鼓励了全国各地的建设者从四面八方奔赴艰苦卓绝的“三线”建设战场。在这场硬仗中,国家政府投入了2050余亿元巨资,安排筹划建设的工程项目达1100个。中国人民踊跃参加建设活动,在高峰时期投入的人力有400多万人。这场贯穿了“三五”、“四五”、“五五”三个五年计划的“三线”建设,成为了中国经济史上一次规模极大的工业迁移史实,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发展进程做出了突出贡献。

然而,由于“三线”地区社会经济普遍较为落后,导致建设起来的企业单位、工厂设施、基础建筑在之后很长一段时期内经营发展都出现了或多或少的困难与缺陷。也许,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有着强大凝聚力且不屈不挠的民族。面对困难,当时的国人“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使建设的步伐一时一刻都不曾耽搁。从1964到1980年,“三线”建设工程共创办了1000多个工矿企业、科研机构、大中专院校,有力支援、巩固了中西部工业建设和国防基础。

(一)多方联动,夯实国防工业基础

在“三线”建设中,建立起电子科技、武器装备、船舶航海、航空航天、核能资源现代国防工业体系,建成众多国防生产基地和尖端科研试验基地。这些都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国家过去武器装备生产落后的状况,改善了我国国防工业结构布局。同时,我们还掌握了原子弹、氢弹等高端武器技术,成功打破超级大国的核垄断与核威胁,有力平衡了世界大国的核分布态势,成为了拥有绝对先进国防实力的国家,为国家社会主义各方面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二)全面覆盖,优化工业生产布局

在建国之初,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我们国家当时70%的工业分布在东北和沿海地区。在布局上,存在东重西轻的不足。而且,现代化工业十分薄弱。从军事经济学的专业角度来分析,这种工业布局具有非常脆弱的特性。因此,“三线”建设首先就需要解决布局不均衡的问题。在建设期间,当时一大批工业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很快,许多各具特色的新兴工业基地和新型工业城市在中西部地区的崇山峻岭之间拔地而起。为加强战备并建设国防重工业体系,国防、科技、工业、交通等生产资源也逐步迁入三线地区。由此,在大西南区域,部署建成了全套独立完整、门类齐全、互相协调、实用实战的交通能源、基础工业及国防工业结构化布局。

(三)质量卓著,实现中西部跨越式发展

我们今天可以看到,攀枝花、六盘水、金昌等地已经变成了当下著名的新兴工业城市,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快速发展。而在“三线”建设之前,这些地方都曾经是人烟稀少的不毛之地。这也就是说,发掘矿产资源、创建生产工厂、打通交通要塞等“三线”建设过程中的开发运动,在特殊的备战时期有力地发展了中西部落后地区。并且,随着科研、教育、技术等元素的迁入,中西部地区基础建设条件进一步完善和强大,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水平、文化教育程度、医疗健康保障等都显著提高。这也正如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指出的,“三线”建设奠定了产业、技术、物质和人才基础,促进大西南地区整整进步了50年。

(一)学习无私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

“扎根三线,为国效力”。东部沿海地区的高端科技人才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根据“三线”建设工作部署安排,迁往以云贵川为主的西南地区。这些技术人员自愿放弃城市舒适优渥的生活,来到不可预知未来的“三线”重点建设地区。他们不惜牺牲本应享受的幸福日子,不对建设地区的待遇产生消极情绪,而是任劳任怨,以积极向上的心态、不断奋进的斗志,在西南地区乐于付出、甘于奉献。他们含辛茹苦、默默付出,以工厂为家、以建设为事业,也从来不计较个人得失,只知道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国家作贡献。

(二)学习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全国一盘棋,建设大三线”。这句口号不仅在宏观上体现出来自“四面八方”的支援,而且在微观上呈现出建设人员统一协作的精神。“三线”建设时期正值新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我们国家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一声令下,全国各行各业各领域积极响应、鼎力支持。在党和国家号召下,形成了“要人给人,要物给物”的举国之力。无论是来自其它地区的建设者,还是当地的人民群众,大家都通通集中在一起,在党和政府的统筹下群策群力,施展新中国建设时期集体主义的伟力。

(三)学习艰苦奋斗的实干主义精神

“大雨小干,小雨大干,无雨拼命干”。这是“三线”建设者在云贵川“天无三日晴”的自然条件下争分夺秒、苦干实干的真实写照。在当时的西南地区,建设条件极为艰苦。建设者始终坚定建成“三线”工业基地的理想信念,充分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在恶劣的环境与落后的基础下秉承“先生产后生活,先厂房后民用”的生产生活原则,坚持将个人物质生活置之度外,自觉把建设基地和工业生产作为首要任务,高喊着“天作衣被地作床”的口号,风餐露宿、肩扛人挑,勤俭节约、艰辛工作,用汗水与血水的融合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建设奇迹。

(一)坚持政治引领,坚定党的领导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我们国家自从成立以来,乃至改革开放后,西方国家始终没有放弃任何途径的“和平演变”。这自然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永恒的罅隙使然。对于甚嚣尘上的攻击甚至歪曲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虚无主义论,同志们可以用持续近二十年“三线”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来展开有力回击。不得不说,“三线”建设是我们党领导的持续开展国家经济建设的历史见证,“三线”精神是我们人民群众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理想印证。“全国支援三线,共同建设三线”使人民、党员干部切实认识到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真实看到社会主义制度的极大优越性。我们每位同志都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定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党的领导,用奉献、协作、创业、创新让我们的国家一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坚持意识觉悟,坚定献身社会主义事业的决心

新时期深化改革的步伐越来越快,我们国家各项事业在取得全面发展的同时,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世界发展形势和国情变化情况。在巨大的新挑战之下,我们每位同志要在对客观困难和主观问题进行认真审视的基础上,作出献身社会主义事业的正确选择,自觉屏蔽“糖衣炮弹”的诱惑与干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们进行改革工作的路上,还有很多难啃的硬骨头。也就是说,我们自身的力量可能还不足以消灭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道路上的阻碍。回想“三线”建设的事迹,我们要积极发扬“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伟大自我牺牲精神,我们要坚守“个人服从于集体、部门服从于单位、地区服从于国家”的伟大自我服从精神。让我们的无私奉献精神成为人民群众共同走好新时代新长征路的动力支撑,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精神引领。

(三)坚持自我升华,坚定提升党性教育水平的追求

党性教育是培养党员党性修养的有效方式,包含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党建发展工作、党的优良传统等丰富内容。并且,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拓展与升华。当然,党性教育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全面从严治党、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背景下运用而生。在以往的党性教育中,我们各位同志主要是接受以“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为标志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伟大精神教育。那么,除了“血与火”的革命战争教育之外,我们在座的每位同志还可以通过“三线”精神的熏陶来对新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呈现出的精神风貌、价值意义、经验教训进行深度了解和深入思考。由此,在新时期党性教育之下,让自己的实际工作产生精神世界的共鸣,为自身理论知识水平的提高积累重要的实践载体和鲜活的教材资源。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三线”建设是我们国家现代化建设史上的辉煌一幕,也是我们国家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伟大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三线”建设的行动及其精神,为我们每一位中国人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谱写了一页光辉灿烂的篇章。

同志们,“三线”建设的历史终会成为过去,“三线”精神的内涵却必将永垂史册。“三线”事业既是我们党革命建设精神的传承创新,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历久弥新。其历史价值和时代蕴意在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对提升新时代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具有重要价值。新时代,让我们铭记可歌可泣的“三线”建设者;新时期,让我们发扬永放光芒的“三线”精神;新征程,让我们接续耕耘“三线”事业的宏远目标及愿景。我们要不断洗礼精神世界,不断升华思想境界,用实际行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中国谋未来。再次感谢大家,谢谢。

有关扎根一线工匠心得体会实用七

我这一辈子,见不到光,也绝不会朝着光的方向生长。因我常年处于地下,所以人们叫我根,我却更喜欢称自己为逆光者。

从种子萌发的那一刻,我便注定了与光背道而驰。我托着幼苗让它钻破土壤,让它接受新的光的洗礼,而我自己再缩回原位,往土壤深处继续蔓延着。

作为最先突破种皮的先锋,照顾好整株植物体的责任也注定了我与光不能有任何交集。我要深深地扎根于地下,这样整株植物体才不会被风卷起,这样我的同伴们才能安安稳稳的接受光,继续接下来的生活。

就连我这样的形态,更加证明不会和光联系上一星半点:地面上没有水分供我吸收,也更没有土壤中令我赖以生存的无机盐。就连唯一存在的光,也因我没有叶那般的叶绿体,无法给我养分,反之若是光再强烈些,我会更快的干枯。

尽管已经分析到如此地步,我还是相信,即使是在地下,也一定会有属于我的光。

直到有一天,经过的蚯蚓证实了我的想法:“你知道吗?你的同伴开花了,蜜蜂也来过了,大概你们要有自己的果实了。”我激动的直往下窜,拼命似的吸收养分再拜托导管运输上去。也许是我的激动用对了地方,约是几天后,我的旁边出现了一个小家伙,还在呼呼大睡。

渐渐地,许多只小家伙分散在了我的四周,小家伙们蛮吵的,但它们是那么的光明、温暖和生机勃勃。我把所有养分都交给这些小家伙,有时扎下去的过深还会听到小家伙们的担忧声。

我再也不怎么去想和分析我与光的背道而驰了,这些小家伙们,也就是果实,是贯满了我的心血在其中的。我想我不能在地下怨艾,碌其一生但误了人间万象。

我想光也是狡黠的,当遇到必定与它逆行的逆光者时,不会强制逆光者转向,而是自己悄悄换了方向,挑一个不经意的时刻,蓦然照亮那些逆光者。

我还是逆光者,但我的心在正面着光。

有关扎根一线工匠心得体会实用八

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深刻认识和把握这三大里程碑,不仅有利于解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问题,而且对进一步激发全体人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具有重要意义。

纵观近代中国历史,建立中国共产党,迷茫的中国迎来了引路的“灯塔”;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苦难的中国树起了站立的“丰碑”;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落后的中国举起了富强的“旗帜”。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三大历史性事件、三大里程碑,不仅指出了近代以来中国走过的三大重要时间节点,而且揭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逻辑,同时昭示了中国发展进步的外在张力。

三大里程碑揭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逻辑

每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既是偶然的巧合,也是必然的注定。五四运动以来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既是那个时代的坐标,也为之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石。三大里程碑,串起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线索,体现了历史发展前后呼应、前后关照的内在逻辑,切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符合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建立中国共产党,创立毛泽东思想,成功开辟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为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准备了政治条件、思想前提、实践基础,因此,“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因此,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因此,没有改革开放也就没有中国过去40年的沧桑巨变。

在三大里程碑中,建立中国共产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曾经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鸦片战争以后的近代中国历史则有着让人不堪回首的印记。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数仁人志士投入到救国救民、振兴中华的运动中。从林则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强国之愿,到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变法,再到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尽管也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都没有从根本上将中华民族从内忧外患的苦难深渊中解救出来。惟有建立中国共产党,并由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20xx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辽阔的中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历史自此翻开了新的一页。因此,建立中国共产党,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在三大里程碑中,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条件。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政治上,消灭一切剥削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安排;经济上,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和一系列社会主义建设重大项目的安排,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所有建设成就,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取得的,也是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前奏。因此,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

在三大里程碑中,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起点。正是有了中国共产党,正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立了新中国,正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才为中国的发展进步奠定了前提和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党的xx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全新局面。新时代,改革已经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局面。但是,正如所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这就警示我们不能有终点心态,要始终保持起点状态,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场接力跑高水平高质量跑下去。

三大里程碑昭示中国发展进步的外在张力

在世界历史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所发生的重大历史性事件,既是那个国家、那个民族历史、文化、社会发展偶然中的必然,对那个国家、那个民族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历史影响,也是世界历史进程在那个国家、那个民族所彰显出来的普遍性中的特殊性,对世界发展也会产生极为重要的历史影响。三大里程碑,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件,也是中国深刻影响世界并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标志性事件。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新中国70年的砥砺奋进,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都是一部奋斗史诗;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发展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成功经验、展现了光明前景,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强大力量,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重大贡献。可见,三大里程碑,不仅是属于中国的,而且是属于世界的,其外在张力主要表现为中国发展进步对世界的影响和贡献。

建立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主张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东方国家扎根落地的开端,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影响世界和为人类作出贡献的开端。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始终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视为自己的职责。中国共产党建立后,经过20xx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和英勇斗争,不仅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而且为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抗日战争期间,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亚洲太平洋战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军民给日本法西斯以沉重的打击,中国人民的积极抗战,不仅大量消耗和削弱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战争实力,而且有力支援和配合了美、英等盟国在太平洋战场的作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20世纪继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历史重大的政治事件,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与和平力量的对比格局,极大地增强了世界被压迫与被剥削民族和人民勇于斗争、争取解放的信心和决心,同样是对世界民族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的巨大贡献。

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不仅改变了国际冷战格局中的力量对比,而且新中国的一系列外交方针政策及国际关系策略和行动更是对世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毛泽东同志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外交关系方针,不仅在政治上树立了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理念,而且为应对可能发生的帝国主义侵略和争取世界和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抗美援朝战争,改变了新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和地位,有效维护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抗美援朝战争后,新中国争取和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的决心与信心大增,为了改善和发展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新中国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正式确定,成为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处理国家间政治、经济关系的原则和准绳。之后,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等,都为新中国融入世界并发挥更大作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我们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致力于和平解决国际和地区争端,在处理中国外部冲突以及其他国际冲突等问题上,努力发挥弥合分歧、劝和促谈的建设性作用,始终主张和平化解矛盾和分歧。数据显示,1979年至20xx年,我国经济年均实际增长9.5%,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速。中国在对外开放中展现大国担当,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促进了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中国从未动摇过对多边主义的信念,通过历时多年的谈判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融入了世界经济体系,并努力成为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党的xx大以来,我们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建设得到了国际社会的积极响应、广泛关注并取得明显成效,对于加快各国发展进程、改善沿线民生、开辟互利共赢光明前景,已经并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