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群防群控工作指南心得体会如何写 群防群控工作机制(三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2 20:34:41 页码:14
群防群控工作指南心得体会如何写 群防群控工作机制(三篇)
2023-01-12 20:34:41    小编:ZTFB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推荐群防群控工作指南心得体会如何写一

认真贯彻落实省第七次党代会精神,以省委刘赐贵书记到省委政法委机关视察时的讲话精神,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肖杰到澄迈调研时的讲话精神,县委吉兆民书记在全县政法综治暨党的十九大安保维稳工作动员部署会上的讲话精神为指针,大力整合社会资源,广泛动员社会力量,进一步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规范管理,健全完善群防群治体系,使群防群治工作逐步法治化、规范化、社会化,并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参与基层平安建设工作,不断提升社会面防控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组      长:

  常务副组长:

副  组  长:

成      员:

    各村(居)委会书记、主任,各村(居)委会治保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综治办,主任由李军兼任,成员:林诗森、王川文、吴育姣、蔡亲培,负责具体工作及日常事务。

建立健全群防群治长效工作机制,达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

(一)组织体系、队伍建设更加健全。按照“党委政府领导、综治办牵头、派出所主抓、单位配合、社会参与”的原则,充分发挥派出所职能作用,健全镇村两级群防群治队伍,做到人员力量到位,队伍素质不断提升,指挥畅通有序,群防群治工作开展顺利,真正成为防范犯罪、维护稳定的重要力量。

(二)日常管理更加规范。进一步建立健全镇、村(社区)治安联防队伍的日常管理机制,明确工作职责、工作纪律、考核奖惩等相关制度,逐步健全队伍的规范化管理。

(三)作用发挥更加明显。充分发挥群防群治队伍在预防和打击犯罪、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维护社会治安稳定方面的积极作用,不断提升社会面防控水平。

(一)准备和启动阶段(20xx年7月)。成立由镇领导挂帅的群防群治队伍建设领导机构,下设群防群治工作办公室,全面筹划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各项准备工作。

(二)摸查登记阶段(20x年7-8月)。群防群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全面摸查核实镇、村(社区)联防队伍情况,核定各群防群治队伍人员数量;以群防群治常态工作模式,全面开展巡逻防控工作。

(三)招募和培训(20xx-20xx年每年7-8月)。根据本辖区社会治安防控工作的需要,按照不低于辖区人口1‰的比例充实联防队伍,由党委政府统一管理,给予适当经费补助,派出所负责业务指导,实现群防群治力量全覆盖。定期组织召开治保会、联防队、护村队等人员参加的会议,以会代训开展政治和业务学习,定期组织脱产集训、实战演练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对群防群治队伍开展专业培训,不断提高群防群治人员搜集治安情况信息、开展巡逻守护、参与应急处突等工作能力。

(四)落实制度阶段(9月至10月)。该阶段重点是围绕方案确定的工作目标,全面落实群防群治整合的各项举措,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工作制度,组织和开展多种形式的群防群治活动。

(五)考核评估阶段(20xx-20xx年每年12月)。该阶段重点是总结经验表彰先进,目的是巩固前期工作成果,解决存在问题,提高群防群治队伍工作水平,落实长效运行机制。工作领导小组将对各村(居)联防队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对工作先进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并将群防群治队伍建设作为年终综治考核的重要依据。

(一)加强辖区社情民意搜集。中兴、和岭派出所要结合日常警务,以基层群防群治组织和群众骨干为依靠力量,开展对辖区境外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重点部位的防控,利用多种渠道搜集可能影响社会政治稳定和辖区安全的政情、社情,做到耳聪目明。建立“社情民意一周一报告”制度,每周上报辖区社情民意情况。

(二)强化充实群防群治队伍建设。

1、配齐配强治保会领导班子。深入开展“创建规范化治保会”活动,整顿软弱涣散、没有活力的治保会,对工作积极、认真负责的治保人员要全力推荐担任治保会领导,力争把治保组织建设成为辖区群防群治工作主体。

2、充实群防群治队伍。指导各村(社区)动员热心公益事业的党员、团员、民兵群众等人员参加联防队、护村队、治安志愿者队伍,按照不少于10人的标准组建、扩充巡逻队、护村队,并建立值班巡查工作制度,遇到重大问题及时向派出所报告,进一步夯实社区、农村治安防范基础。

3、加强巡逻防范工作指导。派出所要加强对群防群治队伍的指导,外出值勤统一佩戴“红袖章”,开展好居民住宅区、主要街道、治安重点地段等覆盖整条村或社区的巡逻防范工作。要组织群防群治力量,每周在辖区内进行一次治安问题和安全隐患排查;要动员群防群治组织积极举报违法犯罪线索,协助派出所开展社会治安工作。

(三)广泛开展帮扶救助行动。以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为载体,组织发动联防队员、治保干部、护村队员、治安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力量,会同其亲属,积极开展对刑满释放人员、社区矫正人员、吸毒人员、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社会闲散人员等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心理疏导、危机干预和教育稳控工作,尽力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落实并推广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工作中实行“以奖代补”政策的做法,对开展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作效果好的群防群治组织或个人给予适当奖励,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四)开展信息报送“以奖代补”活动。配合县综治办,做好千人微信平台,鼓励引导治安志愿者、综治信息员主动了解掌握社情民意,获取有价值的社会治安动态信息,并通过微信平台报送。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村(社区)、各相关部门要从维护全镇社会和谐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高度出发,把群防群治工作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和综治基层基础建设重要内容来抓,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群众意识,加大经费保障力度,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确保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工作取得实效。

(二)层层落实,建立体系。各村(社区)、各部门要全力构建镇、企事业单位、村(社区)和群众四个层次群防群治体系。在镇级,注重加强专职联防队伍建设,协调配合派出所开展对社会面和重点部位的巡逻防控;在村(社区)级,充分发挥治保会、调解委员会、护村队的积极作用,将其建成一支维护基层社会治安和稳定的重要力量;在企事业单位中,在搞好单位内部巡逻防范工作的同时,加强其附近区域责任区包干联防;在群众中,积极组织动员热心公益事业的群众参加治安志愿者队伍,义务配合有关部门巡逻防控工作。

(三)明确责任,严格考核。将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工作列入各村(社区)、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落实综治工作的责任目标考核项目,签订责任状,确保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工作落到实处。综治办要将群防群治工作实效作为综治工作考核重要内容,对各村(社区)进行客观、全面评估、检查、考核,对评估考核达标的进行奖励表扬,对不达标的进行通报,对因工作不到位致使辖区案件高发、发生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实行一票否决,并追究相关领导责任。同时,进一步完善群众举报和协助抓获违法犯罪人员的奖励制度,实行一案一奖,随报随奖。

(四)加强培训,提升素质。建立健全培训制度,制定培训计划,加强对群防群治队伍教育培训。要深入开展思想教育,增强群防群治人员政治素质和做好治安防范工作的责任感、荣誉感,培养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要加强上岗培训,提高群防群治组织成员法律意识和调解矛盾纠纷、开展治安防范的业务技能。

(五)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村(社区)、各部门(单位)要广泛动员组织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群防群治工作,共同维护社会治安,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使群防群治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营造上下联动、良性互动、整体推动的群防群治工作氛围。派出所对群众抓获扭送违法犯罪嫌疑人或提供线索破获案件的,要及时与新闻媒体沟通,做好宣传报道工作。

推荐群防群控工作指南心得体会如何写二

半年来,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综治委的具体指导下,我们以责任制为龙头,以平安创建为平台,以综治组织和经费为保障,健全和完善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全面扎实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社会治安形势呈现良性态势,为我街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我们把“平安街道”创建放在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工作大局中,创新思路,奋力争先,从资金保障、责任落实等方面为平安创建工作提供强有力支持,保证了工作的高效开展。

(一)是超前定位,确立创建首批平安街道目标。2019年初,区委、区政府与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签订的马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责任书,要求罗星街道力争年内创平安街道。为此,我们自加压力,提出了年内实现平安街道的奋斗目标,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摆上了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创建首批“平安街道”活动的实施意见》,通过今年的创建,街道要通过市级“平安街道”的达标验收,沿山、马限、罗建、培英、罗星和新港六个社区要达到“平安社区”的标准,君竹、青洲、上岐三个村要达到“平安村”的标准,辖区60%以上的学校和单位达到“平安校园”、“平安单位”的标准,全面实现平安创建的目标。上半年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召开了两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沿山、马限、罗建、培英和君竹五个社区、村通过了区级“平安社区(村)”的验收。通过总结经验,典型推动,有力地促进了平安街道创建工作的全面落实。今年我们也把平安街道创建目标,进行任务分解,落实工作措施,为构建平安街道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二)是强化领导,为平安街道创建工作提供有力保障。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对平安创建工作高度重视,街道党政一把手带头包点抓治安,如街道党工委陈红书记今年挂点抓了培英社区凯兴花园、罗长新村等两个群众反映的治安热点问题,通过引导凯兴花园、罗长新村业主们实行民主自治,参与管理,促进了社区和谐。街道党工委专门召开了现场会,推广了这两个新村的做法。区委郑有光书记还带领区直有关部门亲临指导,要求全区推广罗星街道的做法。办事处主任张圣杰抓了区挂牌重点整治场所青洲外口公寓的治安问题,多次带领有关部门亲临现场了解情况。经过整治,使一度成为混乱场所的青洲外口公寓面貌大为改观。全街层层建立了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机制,为平安街道创建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在组织保障上,区委为街道配备了专抓综治工作的副书记,解决了其政治待遇问题;街道党工委配齐了综治办工作人员,综治办工作人员享受到了每人每月70元的综治岗位津贴;各社区、村配齐配强了治保会人员,使平安创建工作在基层第一线有人抓,有人管。在资金保障上,我们克服困难,开源节流,将平安创建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今年财政已到位综合治理经费2万元,下半年还将随着经济发展逐步增加。保证了创建平安街道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是严格奖惩,确保平安创建工作落实到位。按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目标责任书的要求,严格兑现,一方面大张旗鼓地表彰先进,一方面对抓综治工作不力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2019年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对年度综治(平安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

治安防控工作,重点在控制,关键在防范。为了真正建立起卓有成效的防控体系,我们找准突破口,选准切入点,有效整合各种防范力量,从强化城街和社会面防控抓起,建立起了“交巡警管路面、群防群治队伍看楼护院”的防控体系,治安防范实现了由平面向立体的转变,提高了治安防范的整体效能,确保了全街的社会稳定。

(一)是整合警力资源,构筑全方位的控制体系。上半年,我们结合公安机关的警务改革,整合快速反应力量,实行时段衔接、工作错时、交叉接应、昼夜互补的方法,把警力集中投放到重点时段、重点地段和要害部位,大大提高了对路面的控制能力。全面加强社区警务,建立健全了9个警务室,起到了组织、检查、指导社区开展群防群治工作的作用。社区民警沉得下,留得住,找得到,将社区警务室建成了接警点、防控点、服务点、社情民意收集点,保证了社区这个治安防范基层单元的安全稳定。

(二)是调动社会力量,构筑多层次的防范体系。在打造“平安街道”中,我们利用社会各种防范资源,组织各社区、村多方配合,发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形成了专群结合的群防群治格局。目前,我街共有群防群治治安巡逻队员81人(其中社区39人,村42人),巡逻队员主要在背街小巷、居民小区、复杂场所,实行定时间、定人员、定任务、定地段、包安全的“四定一包”巡逻责任制和二十四小时倒班滚动巡逻机制,基本上做到了复杂地段有人巡,重点部位有人查。在加强小区管理方面,我们按照“新小区一步到位,老小区逐步过渡”的办法,逐步推行物业化管理,聘用保安人员,抓好小区防范。

(三)是实行梯次推进,构筑覆盖的监控体系。依靠科技手段,实施全天候监控,是建立防控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按照重点突破、梯次推进的原则,在重要地段和重要场所安装监控设施,建立起了科技化的监控体系。我们结合马尾区技防工程建设,在辖区主要路口和重要部位安装了全方位的交通摄像监控系统。罗星派出所建起了覆盖辖区主干道的电视监控系统,部分社区、村也自筹资金在新村安装了闭路电视监控系统,辖区所有娱乐场所按要求逐步安装了摄像监控系统。

为巩固平安街道创建成果,我们创新创建督查、矛盾纠纷预防、重点人群防范、宣传教育、严打整治五种工作机制,夯实基层基础创建工作,延伸了创建领域,做到了深层营建、超前防范,拓展了创建范围,提升了创建水平,有效地推进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工作。

一是建立健全经常性的督查机制。为了保证平安街道创建工作的长期、高效开展,街道综治办采取明查、突查、暗访、入户了解等办法,对全街各社区、村的创建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并对检查情况进行通报。

二是建立健全经常性的超前预防机制。我们积极探索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新思路、新办法,在解决上访方面,主动出击,变群众上访为我们主动下访。实现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由被动到主动,由调处为主到防范为主的转变,取得了明显效果,上半年基层调解共11起,矛盾排查3起。如马限新村居民与福州港务公司因装卸煤碴而发生的纠纷,街道党政一把手均能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做好调解工作,防止事态的恶化。

三是建立健全经常性的重点防范机制。流动人口、刑释解教人员、邪教组织练习者、偷私渡人员和吸毒人员是防范工作的重点人群。我们坚持实行流动人口常住化管理,随时登记,定期清查,每月都组织一次流动人口集中清查行动,做到流动人口、出租房屋底数清、情况明,大大减少了刑事和治安案件的发生。落实刑释解教人员管理、教育、家访、安置工作制度,实行“三位一体”,对列入今年帮教对象的38人,成立了38个帮教小组,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罗建社区还帮助一名两劳释解人员安置了工作,消除了治安隐患。今年上半年未发现两劳释解人员重新犯罪。加强对邪教组织的防范,实施“四个纳入”,工作重点放在教育转化上。全街道23名“邪教组织”练习者全部解脱转化,社会面转化率达100%。今年三月份,罗建社区有个江姓邪教组织练习者通过正常合法手续出境,后滞留菲律宾,我们获悉后立即与其家属联系,要求该邪教组织练习者能如期回国,经过我们的工作,该邪教组织练习者于五月份回国。持续开展反偷私渡工作,向各社区、村下达了反偷私渡工作责任书。上半年尚未发现偷私渡人员以及被外地遣返人员,实现了“三不”目标。组织开展了“无毒害社区”工作,对28个吸毒人员逐个建立档案,定期进行尿检,尿检率达90%以上,严格控制新滋生涉毒人员,有效遏制有毒药品的蔓延。

四是建立健全经常性的宣传机制。我们每年固定在3月份进行大规模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治安防范内容宣传到千家万户,增强了全民防范意识。1月份在步行街举办写春联、送春联活动;3月份在全街范围内开展了综治宣传月活动,并在步行街开展了大型的专题活动;制作了100面的卡通漫画宣传牌和20幅的标语条幅;5月份在步行街举办了禁毒签名活动。对每月各社区(村)1-2次的治安通报会常抓不懈,形成制度。通过以上这些宣传活动,大大提高了群众对平安创建活动的知晓率。

五是建立健全经常性的严打整治机制。打击是综合治理的首要环节,也是促进治安防范的重要举措。我们把打击刑事犯罪与加强治安防范结合起来,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我们在建立严打整治长效机制方面,一是形成了治安形势分析制度。党工委每季度都召开一次分析评估治安形势会,社区(村)每一个月都召开一次治安通报会,我们还结合每季度的公众安全感调查,及时对治安和犯罪问题适时预警,畅通治安信息渠道,提高群众防范意识。二是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行动,如我们在全街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以打击“两抢一盗”为主要内容的严打整治集中行动,通过强有力的持续打击,刑事案件上升的势头得到了遏制。三是抓好重点部位的整治工作。我们对青洲外口公寓进行重点整治,制定了整治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整治工作取得了很好效果。

半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特别是在区政法委的大力支持、指导下,经过全街上下的共同努力,我街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街道”创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仍然感到与上级的要求有一定距离,主要表现在:

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得到一定的遏制,与去年同比基本持平,但目前困扰着我们治安问题的“入室盗窃”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仍很薄弱;在公众安全感的调查中,群众的“知晓率、满意率、参与率”虽然有一定的上升,但上升幅度并不大。我们一定会正视这些问题,努力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为建设“平安马尾”,构建和谐安全的罗星街道做出新的贡献。

推荐群防群控工作指南心得体会如何写三

紧紧围绕“和谐平安示范乡”建设目标,切实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有效整合基层维护社会治安的资源和力量,建立健全专群结合、警民联防的治安防控网络,切实推进社会管理网格化管理,抓好群防群治长效工作机制建设。

各类治安案件和各种灾害事故明显减少;各类矛盾纠纷有效化解在基层;各类社会面防控机制落实在基层;各村社会治安状况明显好转;基层综治维稳力度明显增强;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明显提高。

以建设平安乡、村为目标;以落实治安承包责任制为抓手;以推进社会服务网格化管理为重点,切实抓好群防群治工作机制和队伍建设工作。

(一)各村对辖区内定期督促、检查、考核各区域义务巡防、看门守栋和平安志愿者活动情况,并落实奖惩措施。

(二)各村对辖区内依托社区警务室组织10至15名志愿者开展义务巡逻、看门守栋工作。

(三)各村对辖区内每个村民小组明确1-2名治安联防队员开展治安联防工作。

(一)各级各部门要从维护全区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大局出发,将提升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抓,将群防群治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严格落实治安承包责任制,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认真实施。

(二)各村要立足于抓好群防群治长效工作机制建设,从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层层落实责任制入手,细化工作方案,强化职责任务,加强分类指导。建立健全人员选管、教育培训、信息研制、保障救助、考核奖励等工作机制,加强组织管理,提升平安志愿者队伍的整体素质,保障志愿者的合法权益,激发志愿者的工作热情。

(三)各村会同公安派出所按照网格化管理的模式,以社区警务室为依托,细化治安责任片,合理配置综治、公安、司法(人民调解员)、专职巡防队员、流动人口协管员、平安志愿者(义务巡逻队员、治安员)等治安力量,以网格为基础,落实治安防范、矛盾化解、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交通、消防安全宣传等工作,推进社会管理网格化长效管理。

(四)由各村治保会牵头,动员各村小组推荐一批政治思想好、热心公益事业、身体健康的退休退职、下岗待业和在家务农人员参加平安志愿者组织。经组织教育培训后,统一配发红袖章,按指定责任区域,开展义务巡逻、看门守栋、邻里守望等治安防控工作。由乡综治办会同公安派出所、各村治保负责人按月组织考核并兑现奖惩措施。

(一)在乡综治委统一领导下,由综治办牵头,协调公安、财政、宣传、司法、消防等部门,具体负责督导、协调、指导全区群防群治工作。

(二)在全乡范围内,广泛深入开展平安创建和群防群治专题宣传活动,充分调动各种社会力量的积极性,营造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真正形成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三)将群防群治专项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根据各村实际工作情况和考核结果,按月拨付给平安志愿者开展义务巡逻、看门守栋、法制宣传等活动的补助、奖励和工作经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