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实验室化验员工作心得体会和方法 实验室化验员工作心得体会和方法怎么写(三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3 01:40:08 页码:9
实验室化验员工作心得体会和方法 实验室化验员工作心得体会和方法怎么写(三篇)
2023-01-13 01:40:08    小编:ZTFB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2022实验室化验员工作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学校有物理实验室一个,基本能够满足学生的实验需要,学校八年级有教学班12个,九年级有教学班11个,学校里的实验设备很配套,大部分实验都能完成,只有少部分设备损坏和质量差,对一些实验不能完成。

物理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实验室则是学生学习和进行实验的主要场所,是物理探究学习的主要资源。因此,学校高度重视物理实验室建设,配置必要的仪器和设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进行实验探究活动,为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与任务即是,通过实验,使学生最有效地掌握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所必需的基础物理知识,培养初步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与提高学生科学实验素养,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学能力、运用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

初中物理是九年义务教育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其中要求学生具备的能力之一就是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能有目的地观察,辩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及其变化条件,能了解实验目的,会正确使用仪器,会作必要的记录,会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实验教学作为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因此实验室工作直接关系到物理教学工作是否能顺利进行。因此实验室必须建立和健全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实行规范的管理。

1、培养学生树立实事求是的精神

2、掌握科学的实验技能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团结协作精神

1、对所有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都要填写实验通知单和实验记录,必须安程序操作

2、认真组织,精心辅导

3、积极组织并辅导课外兴趣小组

本学期,我将去年去参加“20xx年物理骨干实验教师培训”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验室的管理工作与自己的教学中。

此外,本学期物理实验室要做好如下常规工作:

1、给学生讲解规章制度,科学规范管理。

2、按照学校各类规章制度,并认真执行。

3、制订学期实验计划表。

4、开足开齐各类实验,并积极创造条件改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积极服务于教学。

5、充分利用生活中身边的实验器材的作用,结合实验室条件进行分组实验。

6、做好仪器、器材的常规维修和保养工作。

7、做好仪器的借出、归还验收工作。

8、有必要时,可以自制一些教具。

9、做好仪器、器材的接收、入帐、入柜的工作。

10、做好各类台帐的记录工作。

11、结合学校常规管理,保持实验室的常清洁。另外,结合学校的具体安排,做好阶段重点工作。

2022实验室化验员工作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当今社会,伴随不断发展的公共卫生需要和由此产生的压力,病原生物学领域的生物和临床研究实验室日趋受到重视。而实验室本身就是一个复杂而动态的环境,复杂至极。实验室需要不时调整侧重点以应付新出现的或再次出现的传染性疾病挑战。由此为确保这些动态实验室的环境能适应并维持在适当和安全的状态,所有该类实验室负责人都应该定期实施对此实验室工作人员及相关学生的生物安全教育培训,以防出现危害公众的重大卫生安全事件。当前我国正处于病原生物学实验室快速建设和发展阶段。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传染病研究和预防控制工作的逐步重视,全国各地大量的高等医学院校科研院所实验室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大量的病原微生物研究工作和疾病控制工作在该类实验室内进行[1]。科学研究的本质是造福于人类,但科学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不重视基本安全规范,就有可能造成灾难。与普通的理化实验室不同,病原生物学实验室,特别是高等级的病原生物学实验室如果不对操作者进行认真的生物安全教育培训,一旦操作不慎,有毒有害微生物就有可能散播到人群,对公共卫生安全造成巨大威胁[2]。比如,2010年12月东北农大28名师生因动物实验感染传染病、2009年3月德国汉堡bernhardnocht热带医学研究所的一名女科学家实验室内疑似被感染埃博拉病毒等事件。本文结合自身在病原生物学实验室多年工作的经验与体会,通过探讨目前国内病原生物学实验室安全教育的现状,针对目前国内病原生物学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的诸多问题提出部分应对措施,以期达到降低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保障实验室科研及教学有序进行的目的。同时希冀对在或将在病原生物学实验室工作的人群提供有益的参考。

当前在国内的病原生物学实验室,尤其是高等医学院校病原生物学实验室的安全教育中,存在着很多普遍的共性问题,如安全防范意识淡薄、重视程度不够、安全教育培训流于形式、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手册不能完全落实等,这给实验室安全埋下了诸多隐患[3]。更为重要的是随着病原生物学的迅速发展,针对以往病原生物学体系建立的实验室安全规程并不能完全切合现在病原生物学研究体系的工作环境。譬如:随着新技术的开发应用,一些新的实验操作需要新的安全流程[4]。这就需要新的安全教育,需要对新的实验室安全体系及流程不断更新优化[5]。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变革,都需要不断更新学习。

2.1强化思想认识首当其冲

人为的失误和不规范的操作会极大地影响所采取的安全措施对实验室人员的防护效果[6]。因此,减少不恰当的实验室人为操作,是预防实验室感染、差错和事故的重要环节之一。在思想意识上引起重视首当其冲。医学院校的学生和实验室工作人员往往对实验室尤其是病原生物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认识不足,存在侥幸心理,总觉得自己是医学背景出身,对实验室安全有着足够的认识。殊不知,越是大意越容易出现问题。因此,强化思想认识成为安全教育中的重中之重。由于在实验室工作多年,部分人员往往安全意识逐渐淡薄,导致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疏于形式。要通过各种方式进一步督促带教教师及实验室工作人员结合自身所在实验室情况,认真学习各类实验室安全相关的规范性文件,并结合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典型事例,使相关人员充分认识到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并在日常工作中能够以身作则,从我做起,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同时针对实验室新出现的问题,随时补充完善相关规定,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2规范准入规则尤为重要

在相关人员进入实验室工作之前,应组织实验室安全专题教育培训活动。培训内容应包括实验室安全的各个内容,确保相关人员熟悉生物安全法律、法规,建立生物安全意识,保证相关工作人员掌握开展工作所必需的生物安全知识和技术,避免实验室污染,防止实验室事故的发生等。同时在相关人员结束实验室安全专题教育培训并考核合格进入实验室后,该实验室的带教教师或工作人员应结合本实验室相关研究内容进行进一步的个性化安全教育培训。比如,在使用能够通过粘膜和皮肤感染的试剂时,或使用有可能发生溅溢的试剂情况时,必须采用护目镜等个人防护措施;在使用锐利的针头时,事后必须谨慎处理针头等锐利物品;针对特定实验仪器的使用及维护,如超速离心机在离心时应保持合适的平衡等。在进入实验室工作初期,所有工作均应在高年资带教人员指导下进行,切勿自行操作复杂大型仪器。

2.3过程监管时刻不放松

实验室尤其是病原生物学实验室安全教育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涵盖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方方面面,过程监管时刻不能放松。要从多环节入手,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2.3.1人员方面。明确病原生物学实验室人员的资格要求,避免不符合要求的人员进出实验室或承担相关工作造成生物安全事故。所有实验室人员必须接受相关安全教育培训并考核通过方可进入实验室。进入实验室后,必须熟练掌握相关标准操作规程之后方可独立开展工作。

2.3.2实验室内从事活动方面。实验室工作人员应熟悉实验室环境,养成在实验室时刻警惕安全事故的习惯。在实验工作区内禁止吸烟,不得喝水、吃饭等,同时注意个人防护,防止交叉污染等。

2.3.3实验室仪器培训方面。对每件大型仪器设备制定标准操作规程,如离心机,pcr仪等,对新使用者进行操作示教,并指派专人维护,以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2.3.4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和消毒隔离制度培训方面。通过对实验室相关人员和学生进行教育培训,尽可能将操作、收集、处理废弃物的危险概率将至最低,进而将其对环境的有害作用减至最小,确保病原生物学实验室操作人员的安全,更好的避免发生安全事故。总之,我们应该充分认识病原生物学实验室安全教育的重要性,研究并建立具有实验室生物安全自身特点的我国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方法和体系,为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工作提供相对统一的尺度和标准,为我国卫生事业,特别是重大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传染病疾病防治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技术支撑和保障,为最大限度地保障实验室生物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杨国威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1]于敏,皮之军,李建海。实验室生物安全隐患及事故预防[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10):207-209.

[2]周正统。医学实验室的几个生物安全问题及应对策略[j]。微生物与感染,2010,5(2):126-128.

[3]曲萍,刘利兵,陈健康,等。关于高等医学院校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思考[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9,11(1):84-86.

[4]胡寒燕,王衍海,张瑶,等。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和质量管理的关系探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1,21(8):2074-2076.

[5]朱琳。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探讨[j]。医学动物防制,2012,28(3):353-354.

[6]孙艳。谈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j]。江苏现代计量,2011(3):36-37.

2022实验室化验员工作心得体会和方法三

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坚持从学科的特点和教学实际出发,注意教学研究与实践,加强科学室管理:做到合理管理,合理使用,合理分类、堆放,及时借还,及时打扫等。

实验教学是科学学科中最主要内容之一。所以在科学教学中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做,让他们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特别是现在的科学课,在课前,教师更要精心准备大量的有结构的观察、实验材料,保证正常的实验探究。

本学期科学科学室继续加强管理,有借有还。在教学时,首先,及时填好实验通知单和实验名称,以及所需的实验器材。其次,合理实验,在课堂上,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正确的实验操作指导。最后,实验做完后要及时放回原处,并做好实验日志的记载工作。

本学期我们倡导师生共同开辟科学教学园地,科学角,收集材料,自己动手制作教具,改善实验条件。同时在实验教学中提倡“动手做”,让学生真正的参与科学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

科学教学中要优化组合教学手段,努力提高投影、录象、录音等电教手段在教学中的使用率,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发挥积极的辅作的作用。

总之,为了适应新课程标准的教学需要,我们必须把握好过度期的教学,激发每一位科学教师的教学热情,积极倡导有创造性的教学研究,为提高科学学科的教学质量而共同努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