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为你开一扇窗心得体会精选(模板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2 16:03:23 页码:11
2023年为你开一扇窗心得体会精选(模板9篇)
2023-11-22 16:03:23    小编:ZTFB

心得体会作为一种学习方法和手段,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事物和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怎样写一篇较为完美的心得体会呢?这是我们一起探讨的话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这些篇章内容各不相同,涵盖了学习、工作、生活等不同领域的体会和经验。通过阅读这些范文,我们可以获得启示和借鉴,了解不同人的思考方式和总结的角度,为我们自己的写作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思考的方向。希望大家能够从中受益,写出一篇有思考、有触动、有价值的心得体会。

为你开一扇窗心得体会精选篇一

要求:学生交流,要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尽量用原文回答,以便更好地回答下面的问题。

4、 学生讨论:

a、作者是怎样把这几件事串联起来的?

b、你能体会作者写“往事”的目的是什么?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发?

三、小结:

于漪老师满怀深情地回忆了童年时期读书的几件小事,这些“往事”常常激起“我”青春的激情: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对生活、对家乡的赞美,无不溢于言表。至今,老师的谆谆教导依然激励着“我”:要多读书,读好书,明做人之理,做一个志趣高尚的人。

四、作业 :

1、 完成相关的基础练习。

2、 熟读课文。

3、 找一些歌咏祖国风物或描写四季景物的诗句,准备课上作交流。

为你开一扇窗心得体会精选篇二

教学目标 : 。

1、训练学生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吐字清楚,读音准确。 。

2、了解文学的内容和阅读文学作品的意义。 。

3、体会课文丰富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 。

教学重点: 。

1、文学的内容和阅读的意义。 。

2、优美丰富的语言。 。

3、拟人手法和对话方式。 。

第一课时 。

教学过程 : 。

一、导入  新课: 。

二.检查预习: 。

1.指名学生默写字词,给加点字注音。 。

2.解释部分词语的大意。 。

三.朗读训练: 。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读音准确。 。

2.就课文第4节开展小组朗读比赛。  方法如下: 。

四.研讨课文1—4节: 。

[讨论明确]: 。

2.学习1、2两节: 。

(1)集体朗读 。

[明确]: 。

3.学习(3、4)两节: 。

(2)如何理解“高智商的野蛮人”?举例说明。

(4)齐读第四节。 。

五.布置作业 : 。

1.背诵“文学是人类感情……灿烂的智慧”。 。

2.预习课文5—11节。 。

第二课时 。

教学过程 : 。

一.检查作业 : 。

1.指名背诵“文学是人类感情……灿烂的智慧”。 。

2.说说阅读5—11节的感受。 。

二.学习“致文学”部分: 。

1.指导朗读:要读出字里行间饱含的作者对文学的热爱之情。 。

2.教师范读第6节,学生感情朗读6—11节(分男女生配读)。 。

3.理解拟人手法和对话方式的作用。 。

[讨论明确]: 。

4.学生同座交流:“致文学”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绘文学的魅力的? 。

[讨论明确]: 。

文学可以增长读者的知识        。

文学可以打动读者的心灵        。

文学可以启迪读者的想象       。

文学可以引起读者的共鸣         。

文学可以提高自身的修养 。

5.找出这部分你最喜欢的句子并作简要分析。(学生思考片刻,相互交流) 。

7.集体朗读(6—11)节,进一步感受文学的魅力。 。

三.教师小结: 。

四.布置作业 : 。

1、结合你平时阅读文学作品的感受,说说你心中的文学是什么。 。

2、练习:一、二、三 。

五、教后反思: 。

为你开一扇窗心得体会精选篇三

最渴望的是什么?(学生说出自己面对新校门时的内心感受,诸如:欣喜、快乐、兴奋、迫不及待地想探个究竟、想领略一下门内的风采)是的,一所陌生的大门带给我们无穷的想像,同学们都想踏进中学的门槛,融入中学的校园。现在,同样有一扇门向大家敞开着,这是作家赵丽宏给大家打开的一扇门,他将引领大家徜徉一片神奇快乐的园地。大家想不想踏进这扇大门?(板书课题并简介作者,可以出示挂图。)。

面对这个题目,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质疑或教师引导)带着问题,指名朗读课文。(注意强调重点字词)。

1.“你”又是指谁呢?(青少年读者)。

(因为文学把我们引进了辽阔美好的世界,让我们看到世界上最奇丽的风景,让我们懂得人生的真谛。)。

(第2节,必要条件三个:花时间,花功夫,有兴趣。)。

在作者看来,打开了这扇门会有什么样的收获?你有过类似的收获吗?请结合自身阅读经历来与大家交流。

(学生阅读勾画,小组交流记录,全班交流,相互评价——教师可利用此环节自然地推荐阅读书目。)。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致文学》(课后练习一),从中找出与课文内容相对应的语句,并结合自己的感受谈一谈你对“文学”的感受。

完成《补充习题》p1-3的“随文练习”。2.背诵“文学是人类感情灿烂的智慧”。

为你开一扇窗心得体会精选篇四

2019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题目“为你开一扇窗”,这个题目深深触动了我的心灵。窗,是通往外部世界的窗扉,而“为你开一扇窗”则是希望我们能够拥有一扇通向内心世界的窗户。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为你开一扇窗,意味着我将打开心扉,与自己对话,与世界对话。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收获了一些心得体会。

第二段:打开内心的窗户。

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个世界,是独一无二的。而为你开一扇窗,则是要我们拥有自己的思考和对话的空间。在这个喧嚣世界中,我学会了静下心来,打开内心的窗户。无论是思考自己的选择,还是回想过去的经历,这些内心的对话给了我很多的启示和思考的机会。通过与自己的对话,我更加清楚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也更加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和追求,进一步提高了自我认知和心智成长。

第三段:与世界对话。

为你开一扇窗,也是要与世界对话。通常,我们是以被动的方式接受外界的信息。然而,为你开一扇窗,则不同,它鼓励我们去积极地与世界对话,去问自己为什么,去寻找答案。通过读书、旅行、交流等方式,我打开了与外界对话的窗口。我的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我也变得更加开放和包容。与世界对话的过程中,我不仅能够获得知识,还能够体验到不同的文化和观点,这更加拓宽了我的眼界和思维,使我成为一个更全面的人。

第四段:培养创造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为你开一扇窗不仅意味着去思考和对话,还需要培养创造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常常需要用创造性的解决方案来应对。通过开放的心态和积极的思考,我能够在面对一切困难时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与此同时,独立思考的能力也让我从众多信息中发现真理和价值,不再盲从,而是以自己的意志和判断进行思考和选择。

第五段:发现价值和快乐。

为你开一扇窗,让我发现了自己的价值和快乐。在这个过程中,我了解到我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帮助别人,推动社会的进步;我也知道了我可以追求自己的兴趣,成就自己的梦想。通过与自己和世界对话,我不再是一个被外界驱使的人,而是一个有目标、有动力的主动者。这种改变使我找到了内心深处的快乐和满足,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深刻意义。

结论。

在快节奏的时代,为你开一扇窗是至关重要的。通过打开内心的窗户,与自己对话,与世界对话,我们可以培养创造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发现自己的价值和快乐。希望我们都能拥有一扇属于自己的窗户,勇敢地为自己开启一段丰富多彩的内心旅程。

为你开一扇窗心得体会精选篇五

通读课文,能结合自己阅读文学作品的收获去领会有关文学方面的理论阐述。

阅读《为你打开一扇门》,解决生字词,做好批注。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课后学习:准备向同学推荐一部文学作品,让同学对你推荐的文学作品感兴趣,并很希望阅读。

学习目标:能领悟课文的内涵,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体会文章语言的优美,在诵读中积累。

课前学习:有感情阅读文章6-10小节,体会每小节所包含的内容。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2 组织学生评价 讨论、评价

3 情境创设:你已经充分感受了文学的魅力,那你怎样才能打开这扇门呢?

4 组织活动、评价 个人思考、交流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组织、参与活动 学生将自己喜欢的书籍向其他同学推荐

2 评价交流:你准备看什么样的书了?

1、 背诵你最欣赏的语段,并摘抄到你的读书笔记上。

2、 制定一个读书计划,养成进行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为你开一扇窗心得体会精选篇六

一, 教学重点:

1, 文学的内容和阅读的意义。

2, 拟人的手法和对话方式。

3, 优美的语言。

二、教学难点 :

文学的内容,阅读的价值。

三,课时安排:

3课时。

四,预习要求:

1,对下列词语注音。

诠释   憧憬  裨益   广袤  帷幕  跌宕  真谛    徘徊。

2,阅读课文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

第一课时。

疏导:

赵丽宏,男,上海作家。

指导:

人称代词:第一人称   我 。

第二人称   你。

第三人称   他(她它)。

疏导: 拟人,对话的手法好处:形象,生动,给人以亲切感。

指导:过渡段分段的时候一般放在第二部分。

课文中还有那一小节作用和这一节作用相似?

明确:第三小节。

疏导:

求知——获得知识。

阅世——获得生活的经验。

获得知识的好处有哪些?

一, 导入  新课:

1, 找学生将课题写在黑板上。

2,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并思考:

课题中的“你”在文中指的是谁?

集体讨论明确:

青少年读者;文学。

二, 讨论文章的结构:

课文中哪几段是围绕“读者”写的?那几段围绕“文学”写的?

明确:1-4 和读者对话。

5-11 和文学对话。

讨论5节的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

明确: 交代“致文学”这段文字的来历。

以及写作这段文字的目的。

结构上的作用:承上启下——过渡。

齐读第五小节。

三, 讨论第一部分:

1, 快速阅读第一小节思考文中“门”指的是而什么?

明确:知识。

2, 作者为什么建议我们打开门并走进去?

明确:

浏览新鲜的景物,……。

激动人心……。

乐趣无穷的过程。

3,这些关着的门能不能打开?怎样才能打开这些门?

明确:概括第二节。

四,总结第一课时:

1, 明确要记的词语:注意读音。

诠释  憧憬  裨益  广袤 帷幕 跌宕  真谛  徘徊。

2,第一部分作者写作目的。

引出除文学。

五,布置课后作业 :

阅读第四节,思考其内容。

疏导:

不想进去的人结果会怎样?

精神上贫困衰弱……沉睡。

指导:告诉打开的方法——努力,勤奋学习。

六,教学后记。

为你开一扇窗心得体会精选篇七

2.了解文学的内容和阅读文学作品的意义。

3.体会课文丰富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

教学重点:

1.文学的内容和阅读的意义。

2.优美丰富的语言。

3.拟人手法和对话方式。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当代作家赵丽宏的。作者要为我们打开一扇什么样的门呢?(文学之门)“你”又是指谁呢?(青少年读者)对,作者是想把青少年读者领进文学领域的入口处,揭开文学神秘的面纱,让我们尽情领略文学的无限风光,从而深深地爱上文学,做文学的忠实读者。

二.检查预习:

1.指名学生默写字词,给加点字注音。

2.解释部分词语的大意。

三.朗读训练: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读音准确。

2.就课文第4节开展小组朗读比赛。

方法如下:各小组成员毛遂自荐,在此基础上各推出一名代表参赛。同学用心倾听,评出优胜者并陈述理由。教师对未获优胜的同学予以鼓励,充分肯定他们大胆展示自我的精神。

四.研讨课文1—4节:

1.理清思路:

讨论明确:

1、2两节由门谈起,引入话题,然后由“无数扇”门谈到“一扇”门指出这扇门就是文学之门,在此基础上论述打开这扇门的重要意义。

2.学习1、2两节:

(1)集体朗读。

(2)提问,学生讨论回答:

“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着的门”、“世界上没有打不开的门”各是什么意思?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明确:第一句,世界上有种种未知的领域。

第二句,世界上所有的学问都是可以探索并了解的。

以“门”为喻,生动形象。

3.学习3、4两节:

(1)在无数关闭着的门中,有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门,这就是文学之门,为什么说文学之门是“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门”?试从文中找出有关语句回答。(学生踊跃发言,从第四节中找出了很多句子来理解文学之门的重要性。)。

(2)如何理解“高智商的野蛮人”?举例说明。

讨论明确:虽然智商很高,但缺乏修养,缺乏感情。学生举例,如电脑黑客,向黑熊泼硫酸的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等,他们就是“高智商的野蛮人”。

(3)启发谈话:文学之门实在是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门,你以前意识到文学的重要性了吗?你是如何对待文学的?(学生畅所欲言,教师适时引导,点燃学生对文学的热爱之情)。

(4)齐读第四节。

五.布置作业 :

1.背诵“文学是人类感情……灿烂的智慧”。

2.预习课文5—11节。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

一.检查作业 :

1.指名背诵“文学是人类感情……灿烂的智慧”。

2.说说阅读5—11节的感受。

二.学习“致文学”部分。

1.指导朗读:要读出字里行间饱含的作者对文学的热爱之情。

2.教师范读第6节,学生感情朗读6—11节(分男女生配读)。

3.理解拟人手法和对话方式的作用。

讨论明确:作者把文学这一抽象的概念人格化,以和文学对话的方式描绘文学的魅力,给人以亲切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4.学生同座交流:“致文学”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绘文学的魅力的?

讨论明确:文学可以增长读者的知识。

文学可以打动读者的心灵。

文学可以启迪读者的想象。

文学可以引起读者的共鸣。

文学可以提高自身的修养。

5.找出这部分你最喜欢的句子并作简要分析。(学生思考片刻,相互交流)。

6.“你把生活的帷幕一幕一幕地拉开,让无数不同的角色在人生的舞台上演出激动人心的喜剧和悲剧。”同学们能从读过的文学作品中说出几个不同的角色吗?(要求学生对所说的角色作一些简要分析)。

7.集体朗读6—11节,进一步感受文学的魅力。

三.教师小结:文学的魅力无处不在,愿在座的每个同学都能深深地爱上文学,打开这扇神奇的大门,在文学的世界里尽情地遨游。

四.布置作业 。

结合你平时阅读文学作品的感受,说说你心中的文学是什么。

为你开一扇窗心得体会精选篇八

教学目标:

1:认识阅读文学作品的意义,提高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2:熟悉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思路。欣赏课文题目。

3:欣赏、品味文章第四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学生自由说话练习导入课文:“打开的门,我看到了”。

二:简略介绍作者、写作背景、文体(序言)。讨论题目的含义、题目的特色、题目吸引人的重要原因。(学习分析、欣赏题目的`方法)。

三:作者为青年朋友打开的是一扇什么样的门?怎样才能打开这扇门呢?(欣赏第四小节有关文学之门的知识)。

1:表情朗读第四自然段。(理解重要词语)。

2:划出句子序号,按提示找出有关文学的特征、内涵和功能的语句。可以划分两层(提示:后一层先正面谈再反面谈,然后总结)(根据思路出题)。

[4][5]。

为你开一扇窗心得体会精选篇九

另一扇窗为你打开——读《你是我的宝贝》有感生活在这绚丽的大千世界当中,多数人总是在遮掩内心的丑陋,真正的纯洁又有多少?他,一个让人无法忘却的孩子,一个智障的儿童,一颗纯洁如水的心!他叫贝贝,是一个唐氏综合症患儿,有轻度智力障碍而且终生无法治愈。贝贝、奶奶和一条叫“妹妹”的狗住在一起,可这唯一的奶奶也悄然离开了他,远在天堂。贝贝的命运牵动了许多人的心,水电工李大勇一直关注着贝贝的成长,但自私的舅舅、舅妈和他们的儿子小胖却对贝贝冷眼相待,不过这些污垢在贝贝无暇心灵的照应下逐渐得到洗礼……一个智障的儿童,就是一块透明的玻璃,一面光亮的镜子,会把我们生活中种种的肮脏和丑陋照得原形毕露。

在纯洁如水的灵魂面前,人不能虚伪,不能自私,不能狭隘,更不能起任何邪念。善与恶本来是相对的东西,一旦“善良”变成绝对,“恶”也就分崩离析,因为它无处藏生!或许会认为黄蓓佳笔下的贝贝只不过是一个人物,但他却是活生生的一个影子。贝贝代表着千万的“弱势群体”,他们坚强,跨过面前的障碍,快乐的在这迷茫的星球上生活;他们自由,他们生活的姿态是如此放松而祥和;他们乐观,一抹微笑打动了我们的心……思索现实生活中的层层阴霾,多少人能从失落的谷底,凭坚强的毅力向上攀爬;多少人能放下繁重的工作,去体验生活的美好;多少人能摘掉“伪面具”,用真诚的微笑示人……我们的生活对于贝贝来说是多么的幸福,我们能坐在宽敞的教室里学习,体会家人对我们深沉的爱,我们是否有好好地珍惜?我们拥有幸福的天堂,何必去追求黑暗的地狱呢?让我们用刻苦努力去开创祖国的明天,用温暖的怀抱去回报可爱的父母,用辉煌的生命去体会生活的美丽!试想想,在这个地球上,如果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都简化成贝贝那样的博爱无暇,世界又该是什么模样?记得那一次,学校开展“救灾捐款”活动,只看见同学们一个个都纷纷“慷慨解囊”,有的翻了翻自己的钱包,有的拿出了一张张零零碎碎的钱……我摸了摸自己的口袋,拿出了一张20元人民币,正在翻口袋的同桌瞧见了,不屑地说:“捐这么多钱干嘛?捐得有心意就行了,别那么大费周章!”“可是,我们幸福着,灾区人民这在受苦,我们怎能坐视不理?”我皱了皱眉,为同桌的心思感到惊讶,“虽然我捐的钱并不多,但是能为灾区尽一份力,也是一件幸福的事啊!”同桌耸了耸肩,转过脸去。我看见他的手在口袋处犹豫了一下,拿出了10元,走到生活委员处,我隐隐约约听到他说:“写上我的名字吧,我捐的”我会意地笑了笑,走上前去,拍了拍他的肩,对生活委员说:“也写上我的名字吧,为灾区人民尽一份力!”生活委员诧异地看了我们一眼,瞬间微微地笑了。

我和同桌回到桌位上,后面的同学问我们怎么这么高兴,我笑了笑,说:“因为我们感到很幸福!”在那刻,我仿佛看到了灾区人民那喜悦的笑脸,突然,心中充满了温馨的暖意!上帝为你关闭一扇窗,必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书中的贝贝被上帝狠心地剥夺了智慧,但上帝又怜悯地赋予了他天真无邪,博爱,纯洁的灵魂,让它净化着世界上的丑陋,污垢。世界上所有的孩子,都是上帝赐予的宝贝,无论他们有着什么不同,去爱他们,去呵护他们,去关爱他们,相信我们的心会因此而变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