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抗疫心得体会发言开场白和感想 抗疫感言简短一段(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3 04:28:02 页码:10
抗疫心得体会发言开场白和感想 抗疫感言简短一段(3篇)
2023-01-13 04:28:02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主题抗疫心得体会发言开场白和感想一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医疗机构的专家、医护人员,各行各业的精英源源不断、马不停蹄驰援武汉,驰援湖北。“武汉加油!”“湖北加油!”“中国加油!”每一句都响彻神州大地。

在医院,医护人员穿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戴上厚厚的护目镜和口罩夜以继日竭尽全力抢救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的人民群众。长时间佩戴防护用品,以至于医生、护士脱下防护用品时,全身都被汗水湿透了,口罩戴久后脸上被口罩的皮筋勒出一道道深深的印记和水泡,着实令人心疼。很多医护人员为节约十分紧张的防护服,不喝水或很少喝水,甚至穿上成人纸尿裤,以减少上厕所的频率。很多医护人员为了争取时间,从进入医院那一天起就没有回过家,就为了抢救患者。

为了让更多的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国家投入巨资在武汉新建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数以万计的建设者充分发挥中国精神,奋战在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建设工地,让更多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早日得到救治。在无数舍小家顾大家的建设者的忘我工作下,20__年2月2日,火神山医院于建成投入使用,20__年2月6日,雷神山医院建成投入使用,2座医院开始收治新型冠状病毒确诊患者,极大的缓解了救治压力。

最让我难忘的是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他们在84岁、72岁的古稀年龄,依然奋战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第一线,这就是我们的大国工匠精神。还有武昌医院的刘智明院长为了挽救患者生命,自己也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虽然他已经躺在了icu病床上,但他仍然在忘我地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像他们这样的无私奉献的人还有很多很多。

在高速路口、村口、社区门口很多地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手臂上戴着红袖章,手持红外线体温枪,他们就是防疫体温监测员,在抗击疫情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因为他们,使得大量的新型冠状病毒患者得以被发现并送往医院进行治疗;因为他们,使得大量的病毒无法继续传播。我看到很多的防疫点的体温监测员为了阻止病毒传播,没日没夜守护在监测点,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在这众志成城的抗疫时刻,我亲眼见证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见证了伟大祖国的强大,见证了医护人员医德仁心,见证了各行各业敬忠职守,见证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和积极乐观的精神。这正是中华民族龙之风骨、国之脊梁。我相信多难兴邦,待到春满枝头,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主题抗疫心得体会发言开场白和感想二

她很平凡,在鏖战新冠肺炎疫情一线,只是千千万万党员中普通的一员;

她不平凡,在疫情蔓延的危急时刻,挺身而出,带头冲锋,不计报酬,疫情不散,决不撤退;

她没有豪言壮语,只有默默付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党员的初心使命,让党徽在疫情防控一线闪闪发光……

她就是xx省xx县凤鸣镇xx村48岁的女党员xx。

请战:“抗疫是全民战,女同志也要顶半边天”

——她是支书口中的“好帮手”

“她是主动申请参加疫情防控的,是个好同志、好帮手。”提起xx,凤鸣镇xx村党支部书记冯泽涛禁不住夸赞。

疫情蔓延,防控告急,xx村在5个主要路口设置了劝返点。

“疫情那么严重,男同志都去点上值守了,女同志也要顶起半边天!”听到村上广播党员抗疫倡议书,xx第一时间向村支书请战,要求把她安排上去。

第一天上卡点,xx被安排在离家不远的村办公室路口。早上天没亮,她就准时赶到。戴上口罩,佩戴红袖标,胸前的党徽格外醒目。

在卡点,她耐心地劝导过往的车辆、行人,宣传疫情防控政策,提醒大家不聚会、出门戴口罩。面对个别不理解的群众,她发挥女同志的优势,耐心解释,反复劝导,从不跟人红脸,和战友们一起构筑了一道坚固防线。

到了午餐时间,她拿出随身带的干粮,简单对付一下,把镇上配送的面包等食物留给队友。她说,自己有车,回去快,饿不着。

最远的卡点,她从家开车需要20多分钟。5个卡点,很快就轮流值守了一遍。卡点条件差,考验队友们的不是路途远近,而是顿顿吃方便面,天寒地冻的,让人身上的热能很快消耗殆尽。这样下去,身体会弄垮的。

“前方那么辛苦,后勤也得跟上啊。”xx萌生了一个念头,干脆去给每个劝返点送餐,让大家吃上一口热饭。她把这个想法跟家人一说,得到一致赞同。于是,她从前线转移到后方,开始了一段新的抗疫历程。

送餐:“卡点虽远必达,他们需要一口热饭”

——她是队员心中的“美厨娘”

万事开头难。送餐,一切得从头开始。

她马上联系镇上商家,通过邮政渠道配送,买来不锈钢大桶、纱布口袋、一次性饭盒和碗筷。

她把电话打到镇党委书记办公室,搞清镇上有多少卡点,做好准备工作。

“第一次做醪糟粑,说起也笑人,因为量太大了,没掌握好火候,结果多花了2个小时重做。”xx笑道。做夜宵,全家总动员。从准备食料,到做成成品,从装盒到配送,一家人常常从早忙到黑。每次送餐,都是她亲自开车,家里派一人打下手。

第一次送餐,特地请了镇上袁光斌副镇长带路,花了5个小时,回到家已是深夜12点过。在打好第二天用的粑粑食料后,已是凌晨1点。从第二天起,她给每人碗里加了一个鸡蛋。除了醪糟粑,还做酸辣粉,变着花样送。

“谢大姐每天都会给我们送来热乎乎的夜宵。她说我们晚上守起冷,吃了身子要热和得多。想得真周到啊,辛苦她了!”牌坊村志愿者江平方激动地说。

xx的行动也感染了身边人,看着她很辛苦,提出来帮忙,被她婉拒了。她说,疫情非常时期,组织上说不串门不聚集,要带头做到。xx坚持自己忙活,她觉得这是共产党员肩扛责任的关键时刻。

2月15日,气温断崖式下降,海拔2000多米高的金龙湖山上飘起了雪花,上山的路更湿滑难行。这是她今天送餐的最后一站,晚上10点过,她和14岁的小儿子终于到达山顶。在风雪里,冒着热气的夜宵,温暖了4名值守夜班工作人员的心房。

茫茫黑夜,下山视野不好,xx的车突然打滑,在拐弯处擦挂到了水泥护栏,护栏外是深不见底的悬崖。她赶紧握紧方向盘,背心直冒冷汗,打了好几盘子,才把车倒了出来。平时需要40分钟的下山车程,今天用了1个多小时,直到深夜12点才到家。丈夫心疼她,让她太远的卡点就不要去送了。她反过来劝导丈夫,说以后自己开车小心就是,守夜人需要一口热饭,卡点再远,也要一个也不能少。

就这样,她坚持为凤鸣镇劝返点值夜班的工作人员送夜宵。每天忙碌11个小时,跑9个村18个劝返点,行程40余公里,为102名工作人员送去暖心食粮。设备、食料、油钱,一切都是自费。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凤鸣镇撤除了村社卡口,只保留场镇边上几个卡点。时至今天,送餐仍在继续,由晚上改到了白天。坚持送餐,风雨无阻,xx被当地党员群众点赞为“最美党员厨娘”。

助农:“只要乡亲需要,我跑跑腿没啥”

——她是群众眼中的“热心肠”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春耕在即,农时紧迫。xx一边备耕,一边送餐,稍微闲下来,xx又开始琢磨做点啥。

xx村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春耕时,一些贫困户缺劳力。xx就利用自家的车,从xx县城帮忙拉化肥,现已为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免费运送化肥4吨,做到疫情防控、恢复生产两手抓、两不误。

xx村是凤鸣镇荔枝主产区,2012年,xx牵头成立驰城荔枝专合社,对会员实行统一果苗、统一管理、统一销售,抱团发展,共奔小康。目前,专合社辐射带动凤鸣镇、荔江镇、符阳街道等周边三个镇街7个村的农户发展荔枝,会员从建社之初的7户发展壮大到307户,荔枝年收入多的达70万余元,才投产的年收入2万元以上。

“xx真是个热心肠啊,手把手教我给荔枝树施化肥、打“消百虫”,叫我不要打国家禁用农药,发展有机绿色果品。”xx村15社党员唐跃感慨地说道。年近六旬的他,也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没有多少文化,年年都是xx来帮忙指导管理果树。

为了帮助全村贫困户增收脱贫,xx引导大家种植荔枝。她挨家挨户地教,使得专合社每年每户分红达到了2万元,大大改善了16户贫困户的生活水平。今年唐跃家的这100颗荔枝树,保证稳定脱贫没问题。

“xx还利用三会一课,传授荔枝种植、管理技术,每堂课都精心备课,党员们都说听得懂。”xx村支书冯泽涛说道。

近段时间,xx一头钻进荔枝林里,指导乡亲们打药灭虫,忙上忙下。她说,只要乡亲们需要,跑跑腿没啥。

xx热心公益事情,在疫情发生后,先后向xx县荔枝产业协会捐款200元,向xx村党支部捐款100元,支持疫情防控。

主题抗疫心得体会发言开场白和感想三

经过了几个月,全国上下全力拼搏,同舟共济,奋力抗疫,国内的情况有了巨大转变,终于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们回“家”了,回到了那个让每个学生都日思夜想的校园中。

最美逆行 护守生命

他们是白衣天使,也是钢铁战士,是他们用汗水,精力,甚至生命换来一个个病人的生命和一个家庭的幸福。是他们的无私奉献,殊死拼搏让不幸成为通往幸福的桥梁,让病毒无处可藏,让欢声笑语重现。他们迎难而上,分秒必争,他们与死神抢命。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他们是黑夜里最亮的星。让我们致敬逆行的英雄!

全民战疫 平凡英雄

战争时代,冲锋在前的是英雄,危难时刻,勇于担当的是英雄,平常日子坚守奉献的是英雄,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人。在疾情之时,有那么一群人坚守岗位竭尽全力,守护着各自的城市,守护着万家灯火,用自己的微光点亮整个世界。他们是日常生活中平凡的人,但在危机关头他们用自己的平凡创造伟大。

行有所止 敬畏自然

自然是万物之灵,每一个生命都应遵守自然法则,人更是如此,对动植物过度索取突破了自然的边界就会招来意想不到的灾祸,万物平等自然才平衡,自然与人和谐共生才是正道。

疫情无国界 中国有担当

在这场疫情中,中国与世界命运相连休威与共,携手共同抗疫,我们要放眼未来,让世界成为我们的教科书,疫情没有国界,我们要共构命运共同体,携手前进,互相帮助共同抗疫。

这场疫情,既是灾难,又是成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