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与大家一起学习心得体会及收获 一起学培训心得体会(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3 04:57:36 页码:7
与大家一起学习心得体会及收获 一起学培训心得体会(5篇)
2023-01-13 04:57:36    小编:ZTFB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描写与大家一起学习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各位朋友,我们的游船现在是航行在灯影峡中,正在驶向龙进溪码头。借此时间,我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三峡人家的自然风光和淳朴风情。

三峡人家风景区位于长江三峡中最为奇幻壮丽的西陵峡境内,三峡大坝和葛洲坝之间,跨越秀丽的灯影峡两岸,面积14平方公里。三峡人家石牌之美,美在“湾急、石奇、谷幽、洞绝、泉甘”,它包括龙进溪、天下第四泉、野坡岭、灯影洞、抗战纪念馆、石牌古镇、杨家溪漂流等景区,其旅游内涵可以用“一二三四”来概括,即:一个馆(石牌抗战纪念馆),两个特别项目(三峡人家风情项目和杨家溪军事漂流项目),三个第一(三峡第一湾——明月湾、中华第一神牌——石令牌、长江第一石——灯影石),天下第四泉——蛤蟆泉。其中三峡人家风情项目又分为水上人家、溪边人家、山上人家、今日人家。古往今来,历代文人骚客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文,如唐代李白,北宋欧阳修、苏辙、黄庭坚,南宋陆游,清代张之洞,还有现代大诗人郭沫若等等。诗人们用他们的灵性之笔,或写三峡人家,或写橹声帆影,或写蛤蟆甘泉,或写青山飞瀑,或写秀峰奇石……读了这些诗篇,恍若身临其境,饱览了三峡人家石牌的神奇景色和浓郁风情。

到三峡人家石牌旅游,主要有八大看点:

绝版峡江风情——三峡人家

传统的峡江吊脚楼点缀于青山绿水之间,久违的古帆船、乌蓬船静泊于碧波清溪之中,江面上悠然的渔家在撒网打鱼,溪边少女挥着棒槌在清洗衣服……水上人家、溪边人家、山上人家,今日人家,一幕幕景致如画,千百年流传不衰的习俗风情更是体现着峡江人民的质朴好客。

三峡宜昌第一漂——杨家溪漂流

杨家溪因宋朝杨家将的后裔曾移居于此而得名。神秘的杨家溪漂流以军事漂流为主题,充满了浓厚的军训色彩,它分为动水漂流和静水漂流。在这里漂流,游人坐军车,穿军服,唱军歌,划皮艇,仿佛水上军训,一路搏激流,过险滩,既可领略冲浪闯滩的刺激,又可感受平湖荡舟的悠闲。

中华第一神牌——石令牌

据《东湖县志》载:江南有巨石横六七十丈,如牌筏,故名石令牌,石牌地名即由此而来。石令牌高32米,顶部宽12米,底部宽13米,厚约4米,重达4300余吨,远观之雄伟壮观,气势非凡。五代后周时期,峡州州治一度设于石牌,南宋建炎(公元1127-1130年)年间,峡州夷陵郡“移治石鼻山,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复旧”,在石牌设治六、七年。

长江第一石——灯影石

四块兀立山巅的奇石,酷似《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形象,每当夕阳西照,晚霞映衬峰顶时,远远望去,它们仿佛灯影戏幕上的人物造型,惟妙惟肖,“灯影石”即由此得名。当年郭沫若先生游历灯影峡时,曾题诗赞叹:“唐僧师弟立山头,灯影联翩猪与猴”。

灯影石中最负盛名的是沙僧石,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石”。它矗立在悬崖绝壁之巅,呈蘑菇状,重达100余吨,底部的承重截面仅200余平方厘米,平均每平方厘米承载近半吨的重量,堪称世界奇观。

三峡第一湾——明月湾

浩浩长江奔涌至石牌河段时,在这里向左急转弯110度,改向东去,形成一个巨大的月牙形,这就是“长江三峡第一湾”。

船过明月湾,置身于游船之上,眺望远方江面,便会发现两岸连绵不绝的山峦仿佛阻塞了滚滚长江,但船进山退,路转峰回,旋即又豁然开朗。故而当年郭沫若先生在过石牌远眺第一湾时,发出了“山塞疑无路,湾回别有天”的感叹。

西陵第一洞——灯影洞

灯影洞幽深狭长,长约1500米,洞内岩溶地貌景观奇特,洞道地形多变。洞内的“五色奇音石”是灯影洞最绝妙的景观,它色彩丰富,呈黑、白、黄、灰、绿五色交织,明晰,用手敲击,可闻鸣锣击鼓之声,令人叹为观止,洞内一条落差达30米的地下河,水流或缓缓无声,或状如洪钟,或潺潺悦耳,或悠如琴鸣,行走在这梦幻般的地下世界,令人心醉神迷。

抗战第一馆——石牌抗战纪念馆

公元1943年5月,为保卫陪都重庆,15万中国军队围绕石牌与10万日寇展开了殊死拼杀,取得了被誉为“中国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辉煌胜利,粉碎了日寇觊觎重庆的美梦,成功地阻截了日寇进犯大西南的铁蹄。此战是二战期间中国抗日战场以弱胜强的一次著名战役。

石牌抗战纪念馆是三峡地区第一个综合性抗战纪念馆,修建在当年抗战的军事遗址之上,馆舍面积440平方米,由凭吊缅怀大厅、多媒体展览厅、图文展览厅、实物展览厅四部分组成,收藏珍贵实物200余件,珍贵图片近100幅。公元20__年3月,宜昌市人民政府将石牌抗战纪念馆命名为首批国防教育基地。

天下第四泉——蛤蟆泉

灯影峡南岸扇子山下,原有一大石豁然挺立,好似一只张口吐舌、睁眼鼓腮的蛤蟆,其背后的一股泉水四季长流不息,水清味甘,是烹茶、酿酒的上好水源,这就是著名的蛤蟆泉。“茶圣”唐代陆羽品尽天下名泉后,誉之为“天下第四”,陆游亦有诗赞其为“天下泉中第四泉”。除二陆之外,苏辙、黄庭坚、王士祯、张之洞等都曾在此留下咏泉诗文。

神奇的石牌是长江三峡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一幅精彩的画卷,是两坝之间风景最为奇秀、风情最为淳朴的地方。20__年6月三峡大坝下闸蓄水,石牌所在的西陵画廊保留了唯一一段原汁原味的三峡风光,这颗明珠放射出更加夺目的光彩。今天,各位朋友离开城市的喧嚣,忘却工作的烦恼,一头扎进三峡石牌的神奇山水之间,到天然氧吧里作一次绿色深呼吸,去三峡人家里感受一段厚重的峡江风情,您会真切地感受生命与自然贴近的意义,体味感悟自然、关爱生命的无穷乐趣。

各位朋友,我们航行的这段峡谷叫灯影峡,又叫明月峡,北宋时期称作石牌峡。船行江中,两岸的岩石色彩斑斓,黄、灰、褚等颜色兼有,不少地方呈银白色,明净可人,如天工细心打磨而出,这明净的峡壁被明净的天宇映射,酷似一幅水墨国画,崖壁映入江水之中,静影澄碧,江水瑟瑟,更添明丽之趣。若晚间过此,月落西山,月光之下的山光水色形成的那种“净界”,难以言喻。唐宋以来的诗人,对此多有吟咏,李白的“春水月峡来”,欧阳修的“江上挂帆明月峡”等,都是对它极为生动而特有的描绘。

各位朋友,我们的游船已到龙进溪码头了,请大家带好自己的行李,准备下船。

[龙进溪景区]

朋友们,我们的游船靠岸了,咚咚的鼓声敲响了三峡人家的热情和豪放,清幽的溪谷向我们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请大家先按捺一下自己急切的心情,注意下船安全。

各位朋友,我们眼前的这条清溪叫龙进溪,她是三峡人家风景区最具风情的景区之一。溪口一座青瓦长廊石桥,掩映在摇曳的枝叶中,衬托出一种古朴幽深的意境。桥下一湾清水,清澈见底,波平纹静,目之所视,温顺如处。正对溪口的江北山崖上,一条带状石岭从山顶蜿蜒而下,快临江时向上高高翘起,活象一条巨龙,而看那龙头所向,似要跳进南岸的清溪,回巢歇息去了。龙进溪因此而得名。

龙进溪里,溪水碧绿,波光粼粼,林木苍翠,枝繁叶茂。小路纵横交错,鸡鸣狗叫相闻;古帆船静泊水中,吊脚楼掩映竹林,水车“咿咿呀呀”在水中转动,山民们怡然自得,自由自在,与世无争,过着原始古朴的生活,唱着心中想唱的情歌,吹一段古朴的下里巴人曲,喊一支高亢的峡江号子。舞蹈还是那么野性,菜肴还是那么地道,山民的热情还是那么如酒般浓烈醇厚。走进这条清幽的溪谷,真有一种“步入桃源不知归”的醉意。

水上人家

在龙进溪水与长江的交汇处,几只古帆船迎风而立,小渔船撒开了渔网,初峡亭精巧别致,在近溪的一边,一道水坝已筑起,截住了清幽的龙溪水,使溪水抬高了1-2米,溪水碧绿,林木苍翠,斑驳沧桑的龙溪桥横跨其上,几只小渔船静静地泊在桥下,“龙溪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如梦似幻,令人如痴如醉。世世代代生息于峡江的人们,以一种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执着,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生存方式和劳动习惯,这其中最具特色的便是渔民的家了。许多三峡人祖祖辈辈生活在船上,常年以打鱼为生,在水上流动,和风浪搏击,与渔船为伴,形成了“水上人家”。现在渔民生活虽然改善了,但这种古老的习俗却长久地保存了下来,年轻一代仍然撒网捕鱼,风里来雨里去,延续着这种古老的渔文化。

大家请看前面的几艘古帆船,过去它是峡江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也是三峡地区古老沧桑的历史见证。大家可能已经看到了,每条帆船上都装有两个乌蓬,比较矮的那个乌蓬里面是卧室,供主人睡觉休息之用,立于船头比较高的另一个乌蓬是为主人推桡、摇橹时遮风挡雨之用。过去,峡江一带滩多水险,暗礁密布,航道险恶,加之没有现代化的动力设备,在江上行船则极其艰难。为此三峡人充分利用聪明才智,设计了风帆,巧借自然之力,利用风力推动船只前行。顺水顺风时,升起风帆,利用风力鼓动风帆带动船只前进,则可安全顺利到达目的地,成语“一帆风顺”即由此而来;逆水行船时则要降下风帆,利用人力拉动船只前进。一边用人在船上推桡,一边用人在江边拉纤,两方齐心协力,才能让船只前进。由此船工拉纤便应运而生,成为三峡地区独具特色的风景线。留意一下峡江两岸的峭壁,和江滩的礁石,你就会发现那上面一道道深邃而光滑的石糟,那是纤夫们拉纤时的纤索勒刻下来的,那是一代一代峡江人留下来的生活的痕迹。“可怜牵船人,水湿半头裤,一步千滴汗,双手攀石路。”“三尺白布四两麻,脚蹬石头手扒沙。一步一滴辛酸泪,恨得要把天地砸。”这是流传在三峡地区的歌谣,是峡江纤夫自己的呐喊。长长的纤绳勒在纤夫赤裸的背,拉动着飘摇在波涛中的木船,江帆拉断了桅杆,船工手中的橹也折断了,船却依旧在滩前的急流中徘徊,有时乘船的旅人不得不舍舟登岸,踏上遥远而坎坷的纤道,伸出手去拉一把纤绳……没有人考究这历史有多长,有了长江,有了舟楫,拉纤也许就相伴而生了,这劳动的习俗就沿袭下来。峡江人那执着顽强的抗争精神足可与高山峡谷媲美。

船工们在拉纤时,为协调用力和减轻疲劳,便喊起了船工号子,高亢激昂的峡江号子,回荡在高山峡谷之间,时而雄浑高昂,时而苍凉悲壮,仿佛生命的呐喊,显示了船工与大自然抗争的伟力,更是船工悲苦生活的真实写照。船工们在拉纤时,凄苦而悲凉,偏偏两岸又时时传来啾啾不住,哀啭不绝的青猿啼叫,犹如重伤口上撒把盐,越发激起纤夫们的无限凄苦哀愁,使纤夫们禁不住摧肝裂胆,泪湿衣襟。北魏郦道元《巴东渔者歌》写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宋代欧阳修任夷陵县令时也留下:“万树苍烟山峡暗,满江明月一猿哀”的诗句,表达了同样的感受。

描写与大家一起学习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您走进三峡人家风景区。我叫x x x,是各位的导游,很高兴与大家相遇相识。在此我衷心祝愿峡江的青山绿水能带给大家一份好心情,也希望三峡人家能给大家一种别样的风情体验!

各位朋友,我们的游船现在是航行在灯影峡中,正在驶向龙进溪码头。借此时间,我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三峡人家的自然风光和淳朴风情。

三峡人家风景区位于长江三峡中最为奇幻壮丽的西陵峡境内,三峡大坝和葛洲坝之间,跨越秀丽的灯影峡两岸,面积14平方公里。三峡人家石牌之美,美在“湾急、石奇、谷幽、洞绝、泉甘”,它包括龙进溪、天下第四泉、野坡岭、灯影洞、抗战纪念馆、石牌古镇、杨家溪漂流等景区,其旅游内涵可以用“一二三四”来概括,即:一个馆(石牌抗战纪念馆),两个特别项目(三峡人家风情项目和杨家溪军事漂流项目),三个第一(三峡第一湾——明月湾、中华第一神牌——石令牌、长江第一石——灯影石),天下第四泉——蛤蟆泉。其中三峡人家风情项目又分为水上人家、溪边人家、山上人家、今日人家。古往今来,历代文人骚客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文,如唐代李白,北宋欧阳修、苏辙、黄庭坚,南宋陆游,清代张之洞,还有现代大诗人郭沫若等等。诗人们用他们的灵性之笔,或写三峡人家,或写橹声帆影,或写蛤蟆甘泉,或写青山飞瀑,或写秀峰奇石……读了这些诗篇,恍若身临其境,饱览了三峡人家石牌的神奇景色和浓郁风情。

到三峡人家石牌旅游,主要有八大看点:

绝版峡江风情——三峡人家

传统的峡江吊脚楼点缀于青山绿水之间,久违的古帆船、乌蓬船静泊于碧波清溪之中,江面上悠然的渔家在撒网打鱼,溪边少女挥着棒槌在清洗衣服……水上人家、溪边人家、山上人家,今日人家,一幕幕景致如画,千百年流传不衰的习俗风情更是体现着峡江人民的质朴好客。

三峡宜昌第一漂——杨家溪漂流

杨家溪因宋朝杨家将的后裔曾移居于此而得名。神秘的杨家溪漂流以军事漂流为主题,充满了浓厚的军训色彩,它分为动水漂流和静水漂流。在这里漂流,游人坐军车,穿军服,唱军歌,划皮艇,仿佛水上军训,一路搏激流,过险滩,既可领略冲浪闯滩的刺激,又可感受平湖荡舟的悠闲。

中华第一神牌——石令牌

据《东湖县志》载:江南芯奘?崃?呤?桑?缗品ぃ?拭钆疲频孛?从纱硕?础j?钆聘?2米,顶部宽12米,底部宽13米,厚约4米,重达4300余吨,远观之雄伟壮观,气势非凡。五代后周时期,峡州州治一度设于石牌,南宋建炎(公元1127-1130年)年间,峡州夷陵郡“移治石鼻山,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复旧”,在石牌设治六、七年。

长江第一石——灯影石

四块兀立山巅的奇石,酷似《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形象,每当夕阳西照,晚霞映衬峰顶时,远远望去,它们仿佛灯影戏幕上的人物造型,惟妙惟肖,“灯影石”即由此得名。当年郭沫若先生游历灯影峡时,曾题诗赞叹:“唐僧师弟立山头,灯影联翩猪与猴”。

灯影石中最负盛名的是沙僧石,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石”。它矗立在悬崖绝壁之巅,呈蘑菇状,重达100余吨,底部的承重截面仅200余平方厘米,平均每平方厘米承载近半吨的重量,堪称世界奇观。

三峡第一湾——明月湾

浩浩长江奔涌至石牌河段时,在这里向左急转弯110度,改向东去,形成一个巨大的月牙形,这就是“长江三峡第一湾”。

船过明月湾,置身于游船之上,眺望远方江面,便会发现两岸连绵不绝的山峦仿佛阻塞了滚滚长江,但船进山退,路转峰回,旋即又豁然开朗。故而当年郭沫若先生在过石牌远眺第一湾时,发出了“山塞疑无路,湾回别有天”的感叹。

西陵第一洞——灯影洞

灯影洞幽深狭长,长约1500米,洞内岩溶地貌景观奇特,洞道地形多变。洞内的“五色奇音石”是灯影洞最绝妙的景观,它色彩丰富,呈黑、白、黄、灰、绿五色交织,用手敲击,可闻鸣锣击鼓之声,令人叹为观止,洞内一条落差达30米的地下河,水流或缓缓无声,或状如洪钟,或潺潺悦耳,或悠如琴鸣,行走在这梦幻般的地下世界,令人心醉神迷。

抗战第一馆——石牌抗战纪念馆

公元1943年5月,为保卫陪都重庆,15万中国军队围绕石牌与10万日寇展开了殊死拼杀,取得了被誉为“中国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辉煌胜利,粉碎了日寇觊觎重庆的美梦,成功地阻截了日寇进犯大西南的铁蹄。此战是二战期间中国抗日战场以弱胜强的一次著名战役。

石牌抗战纪念馆是三峡地区第一个综合性抗战纪念馆,修建在当年抗战的军事遗址之上,馆舍面积440平方米,由凭吊缅怀大厅、多媒体展览厅、图文展览厅、实物展览厅四部分组成,收藏珍贵实物200余件,珍贵图片近100幅。公元xx年3月,宜昌市政府将石牌抗战纪念馆命名为首批国防教育基地。

天下第四泉——蛤蟆泉

灯影峡南岸扇子山下,原有一大石豁然挺立,好似一只张口吐舌、睁眼鼓腮的蛤蟆,其背后的一股泉水四季长流不息,水清味甘,是烹茶、酿酒的上好水源,这就是著名的蛤蟆泉。“茶圣”唐代陆羽品尽天下名泉后,誉之为“天下第四”,陆游亦有诗赞其为“天下泉中第四泉”。除二陆之外,苏辙、黄庭坚、王士祯、张之洞等都曾在此留下咏泉诗文。

神奇的石牌是长江三峡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一幅精彩的画卷,是两坝之间风景最为奇秀、风情最为淳朴的地方。xx年6月三峡大坝下闸蓄水,石牌所在的西陵画廊保留了唯一一段原汁原味的三峡风光,这颗明珠放射出更加夺目的光彩。今天,各位朋友离开城市的喧嚣,忘却工作的烦恼,一头扎进三峡石牌的神奇山水之间,到天然氧吧里作一次绿色深呼吸,去三峡人家里感受一段厚重的峡江风情,您会真切地感受生命与自然贴近的意义,体味感悟自然、关爱生命的无穷乐趣。

各位朋友,我们航行的这段峡谷叫灯影峡,又叫明月峡,北宋时期称作石牌峡。船行江中,两岸的岩石色彩斑斓,黄、灰、褚等颜色兼有,不少地方呈银白色,明净可人,如天工细心打磨而出,这明净的峡壁被明净的天宇映射,酷似一幅水墨国画,崖壁映入江水之中,静影澄碧,江水瑟瑟,更添明丽之趣。若晚间过此,月落西山,月光之下的山光水色形成的那种“净界”,难以言喻。唐宋以来的诗人,对此多有吟咏,李白的“春水月峡来”,欧阳修的“江上挂帆明月峡”等,都是对它极为生动而特有的描绘。

各位朋友,我们的游船已到龙进溪码头了,请大家带好自己的行李,准备下船。

[龙进溪景区]

朋友们,我们的游船靠岸了,咚咚的鼓声敲响了三峡人家的热情和豪放,清幽的溪谷向我们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请大家先按捺一下自己急切的心情,注意下船安全。

各位朋友,我们眼前的这条清溪叫龙进溪,她是三峡人家风景区最具风情的景区之一。溪口一座青瓦长廊石桥,掩映在摇曳的枝叶中,衬托出一种古朴幽深的意境。桥下一湾清水,清澈见底,波平纹静,目之所视,温顺如处。正对溪口的江北山崖上,一条带状石岭从山顶蜿蜒而下,快临江时向上高高翘起,活象一条巨龙,而看那龙头所向,似要跳进南岸的清溪,回巢歇息去了。龙进溪因此而得名。

龙进溪里,溪水碧绿,波光粼粼,林木苍翠,枝繁叶茂。小路纵横交错,鸡鸣狗叫相闻;古帆船静泊水中,吊脚楼掩映竹林,水车“咿咿呀呀”在水中转动,山民们怡然自得,自由自在,与世无争,过着原始古朴的生活,唱着心中想唱的情歌,吹一段古朴的下里巴人曲,喊一支高亢的峡江号子。舞蹈还是那么野性,菜肴还是那么地道,山民的热情还是那么如酒般浓烈醇厚。走进这条清幽的溪谷,真有一种“步入桃源不知归”的醉意。

水上人家

在龙进溪水与长江的交汇处,几只古帆船迎风而立,小渔船撒开了渔网,初峡亭精巧别致,在近溪的一边,一道水坝已筑起,截住了清幽的龙溪水,使溪水抬高了1-2米,溪水碧绿,林木苍翠,斑驳沧桑的龙溪桥横跨其上,几只小渔船静静地泊在桥下,“龙溪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如梦似幻,令人如痴如醉。世世代代生息于峡江的人们,以一种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执着,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生存方式和劳动习惯,这其中最具特色的便是渔民的家了。许多三峡人祖祖辈辈生活在船上,常年以打鱼为生,在水上流动,和风浪搏击,与渔船为伴,形成了“水上人家”。现在渔民生活虽然改善了,但这种古老的习俗却长久地保存了下来,年轻一代仍然撒网捕鱼,风里来雨里去,延续着这种古老的渔文化。

大家请看前面的几艘古帆船,过去它是峡江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也是三峡地区古老沧桑的历史见证。大家可能已经看到了,每条帆船上都装有两个乌蓬,比较矮的那个乌蓬里面是卧室,供主人睡觉休息之用,立于船头比较高的另一个乌蓬是为主人推桡、摇橹时遮风挡雨之用。过去,峡江一带滩多水险,暗礁密布,航道险恶,加之没有现代化的动力设备,在江上行船则极其艰难。为此三峡人充分利用聪明才智,设计了风帆,巧借自然之力,利用风力推动船只前行。顺水顺风时,升起风帆,利用风力鼓动风帆带动船只前进,则可安全顺利到达目的地,成语“一帆风顺”即由此而来;逆水行船时则要降下风帆,利用人力拉动船只前进。一边用人在船上推桡,一边用人在江边拉纤,两方齐心协力,才能让船只前进。由此船工拉纤便应运而生,成为三峡地区独具特色的风景线。留意一下峡江两岸的峭壁,和江滩的礁石,你就会发现那上面一道道深邃而光滑的石糟,那是纤夫们拉纤时的纤索勒刻下来的,那是一代一代峡江人留下来的生活的痕迹。“可怜牵船人,水湿半头裤,一步千滴汗,双手攀石路。”“三尺白布四两麻,脚蹬石头手扒沙。一步一滴辛酸泪,恨得要把天地砸。”这是流传在三峡地区的歌谣,是峡江纤夫自己的呐喊。长长的纤绳勒在纤夫赤裸的背,拉动着飘摇在波涛中的木船,江帆拉断了桅杆,船工手中的橹也折断了,船却依旧在滩前的急流中徘徊,有时乘船的旅人不得不舍舟登岸,踏上遥远而坎坷的纤道,伸出手去拉一把纤绳……没有人考究这历史有多长,有了长江,有了舟楫,拉纤也许就相伴而生了,这劳动的习俗就沿袭下来。峡江人那执着顽强的抗争精神足可与高山峡谷媲美。

船工们在拉纤时,为协调用力和减轻疲劳,便喊起了船工号子,高亢激昂的峡江号子,回荡在高山峡谷之间,时而雄浑高昂,时而苍凉悲壮,仿佛生命的呐喊,显示了船工与大自然抗争的伟力,更是船工悲苦生活的真实写照。船工们在拉纤时,凄苦而悲凉,偏偏两岸又时时传来啾啾不住,哀啭不绝的青猿啼叫,犹如重伤口上撒把盐,越发激起纤夫们的无限凄苦哀愁,使纤夫们禁不住摧肝裂胆,泪湿衣襟。北魏郦道元《巴东渔者歌》写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宋代欧阳修任夷陵县令时也留下:“万树苍烟山峡暗,满江明月一猿哀”的诗句,表达了同样的感受。

峡江渔船

刚才大家对帆船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说古帆船勾起了大家的沧桑回忆,那么,峡江渔船则会带您找回至真至淳的渔家之乐。峡江渔船,风情独具。它既是渔民的“家”,又是古老三峡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历数千年而不衰,有如活跃在峡江一带的黑精灵。峡江渔船形如绍兴乌逢船,大者可载一二十人,小者可载三四人。构造分为上下两部,下为木舟,上为竹篷,篷有若干扇,形呈半圆,由竹丝夹竹箸编成,外表涂以煤烟和桐油,成黑色。每扇皆可随意移动,合拢,可挡日晒雨侵,推开可采光透气。篷内为舱,大者舱内人可直立,备有客座,小者人虽不可直立,但舱底铺席,可枕席坐靠或卧躺。其动力装置,大船为橹,小船为桨,现在大多已装有发动机,行船已十分容易了,但龙进溪的渔船仍需摇橹划桨,保持着古老的样式。坐渔船则更是一种至乐。推开半扇船篷,江上清风,泠然而来,凭眩远眺,明月山水,帧帧丹青,联翩而至,令人目不暇接。仰靠船舱、闭目养神,身心俱随船体轻摇,飘然悠悠,如登太虚之境,胸中了无世情;平卧舱板上,船底流水潺湲,汩汩有声,如琴如筝,至于在舱内围桌把盏,品茗谈笑,更是其乐融融,走遍世界,没有比这更美的氛围了。

“桥如虹,水如空,一叶飘然烟雨中”,“拈棹舞,拥蓑眠,不作天仙作水仙”,这是古人对渔船的讴歌和向往。而今,我们也禁不住它的诱惑了。有机会的话朋友们可登上乌蓬船,亲自摇橹划桨,体验渔家之乐。

峡谷幽幽

各位朋友,今年是猪年,在龙进溪就生活着成群的猴子。两岸山坡林木葱笼,藤蔓交杂,两百多只猿猴,分成几个部落,它们往来嬉戏,猿声阵阵,欢迎我们这些稀客的到来,给清幽的溪谷增添了几分生机。桥下碧波荡漾,溪水清澈见底,登上原始古朴的豌豆角或竹排筏,四面无遮无拦,抬头可见山景,俯首能赏水色,侧耳可听溪声,伸手能触清流,好似在画中游。几只小渔船安静的泊在溪边,船头晾晒着破衣服、旧渔网,船尾飘起了袅袅炊烟,一种“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风情不觉恍入梦中,祥和而又宁静。

摇橹荡舟间,渔船就轻轻的拐了个弯,穿过了古朴的石拱桥。清幽的溪边撑开了一张大渔网,斑驳的渔船,陈旧的木杆,破旧的渔网,令人不禁生出几许沧桑感来。原来这是峡江一带捕鱼用的大渔网,俗名“扳罾”。它别具风情,是三峡人不可缺少的劳作用具,凝聚着三峡人的勤劳和智慧,现已难觅其踪影了。

各位朋友,游完色彩斑斓的溶洞世界,今天的游览活动到此就结束了,相信神奇瑰丽的峡江风光,淳朴沧桑的三峡人家风情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非常感谢各位对我工作的支持与配合,有服务不周的地方请多多原谅。中国有句古话叫“两山不能相遇,两人总能相逢”,我们衷心期待着与大家再次相逢,欢迎大家再到三峡人家来作客,祝大家旅途愉快,一路平安!

描写与大家一起学习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同志们:

我们这批干部通过组织考察,各种程序已经走完了,经州委研究决定就要到新的岗位任职了。按照规定,干部任职之前需要进行两个谈话,一个是组织部的任职谈话,一个是纪委的任前廉政谈话,两个谈话都是任用干部的必经程序,但谈话的内容和要求不尽相同,各有侧重。任职谈话从开展干部任免时就实行了,任前廉政谈话从xx年才开始施行。任职谈话旨在让履新干部明确组织意图、正确对待组织安排,并提出履职要求。任前廉政谈话则侧重于廉洁自律方面,教育提醒领导干部到了新的岗位要廉洁勤政,体现的是对新任干部的关心和爱护。要把任前廉政谈话做实很不容易,搞不好就会变成形式主义。

自从我到德宏担任纪委书记以来,作为纪检系统的一名新兵,我不停地在探讨和思索,到底要谈什么怎么谈,才能提高任前廉政谈话的质量和效果。所以,我们不断地在创新,从一开始在纪委谈,调整为参观州警示教育基地、观看警示教育专题片、集体廉政谈话。我们之所以不断地在改变谈话形式和内容,做到每一次的谈话主题都不一样,目的只有一个一—让我们的干部有所收获,在任职这个关键环节上增强廉洁意识、筑牢思想堤坝。任前廉政谈话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到纪委工作以后,很多业务工作都是依靠班子其他成员抓,但廉政谈话是我唯一不放权的工作。到现在为止,我已经连续开展了9次任前廉政谈话。我始终坚持自我加压,坚持问题导向,每次不同的主题、不用稿子,都是脱稿来讲。这也是一种担当。为什么这样做?这不是故意显摆,而是作为州纪委书记,我亲自来给大家提廉政要求,通过真诚的掏心窝子的谈话,大家更能够入脑入心。同时,我也想用这种形式来告诉大家,领导干部不论在哪个岗位都要自我加压,要思考自己从事工作所承担的责任,更要培养基本的脱稿讲话能力。当前,全党、全国上下正在紧锣密鼓地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你们这批干部是我州沐浴着十九大的春风产生的第一批干部。所以,这次谈话的主题就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做新时代合格的领导干部。围绕怎么样才能做一个新时代合格的领导干部,我从以下四个方面与大家交流共勉。一、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党的十九大报告内容全面、篇幅长,对党和国家事业作出总体设计和总体规划。习近平总书记用三个半小时的报告,向全世界发出铿锵有力的大国领袖的声音,体现的是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务实担当的态度。我们要把党的十九大精神与把握党的发展历程结合起来,悟透报告深厚的内涵,完整准确地领会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不能孤立地、零散地、局部地理解。学习十九大报告的方法因人而异,在这里分享一下个人的方法。我是按照总体到局部、分类分块的思路方法进行学习的。把党的十九大报告13个部分划分为三个板块。第一板块为一至四部分。第一部分回顾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工作,对五年来所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进行了全面总结,分析国际国内形势,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第二部分分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第三部分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提出14条基本方略,这是我们党在未来很长时期的发展纲领。第四部分将“两个一百年”目标进一步明确细化、具体化,把2020年到2050年的任务细分为两个阶段,头1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后15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二板块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一个政党、一个国家要发展,必须着力抓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工作。因此报告第五至九部分,围绕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这五个方面进行了全方位阐释。

第三板块是对一些全局性重大工作的部署。第十部分是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第十一部分是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第十二部分是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讲我们的外交政策。第十三部分是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经过以上的梳理,整个报告脉络就清楚了,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报告的总体格局,以及各部分内容之间的相互逻辑联系,对学习领会十九大精神很有帮助。同时,也要聚焦工作职责突出重点学习。我希望大家通过全面、系统、深入学习领会十九大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以一个良好的开端推动工作取得更好成绩。二、养成良好的工作思维方法

培养良好的工作思维方法非常重要。我们不管干什么工作都要有良好的工作思维方法。这方面的宏观理论很多,但是到我们这个层次的干部,就需要一些具体的工作思维方法。如果不掌握良好的工作思维方法,“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有的干部做事情没有章法,没有计划就盲目干,干到哪里算哪里,这是最“土”的做法。称职一点的干部就会按照计划、实施、总结三个步骤开展工作。但是,从实践经验来看,仅走完这三步还是不行的。很多时候会产生“方向是否正确”的疑问。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在计划前面少了“策划”环节。策划解决什么问题?主要解决这件事情做或者不做、往哪个方向做的问题。如果精心策划了,选准了方向、做出了决定,就可以大胆放心去做了。

那么是不是按照策划、计划、实施、总结步骤去做了就完了呢?没有完,还要汇报。

现在有的干部只会抱怨领导高高在上,自己埋头苦干做了那么多工作,领导就是不知晓。你们当过领导就清楚了,领导面对的工作范围广,有些事情你做了他还真的不知道。所以总结完了以后还要汇报。汇报不是“拍马屁”,是要让上级知晓你所做的工作。当然,汇报的方式方法有多种多样,但是要得当,不能整天到领导那里去晃悠、影响领导的工作。可以根据工作的轻重缓急,采取短信、当面汇报等方式。比如,当一件日常工作完成后,可以将工作进度、效果通过短信汇报。如果是重要工作,就要把工作的实施步骤、方法、成效、取得的经验教训以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等进行综合汇报,让领导及时掌握情况。汇报还要解决好向谁汇报的问题。

分管领导一定要汇报,主要领导视情况而定。比如县市的一个常委、纪委书记,一项工作完成以后起码要跟县委书记和上级纪委书记汇报一下。那么,是不是汇报了就完了?也没有完。在现实中有很多工作很难统一思想,比如搞城市建设,有时候搞城市建设本来是好意,是为了把城市建设得越来越漂亮,让群众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但是群众就是不理解,甚至误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因为宣传环节没有做。

只有“策划计划实施总结汇报宣传”六个环节都走完了,你的工作才算干完了。所以,大家只要按照这个思维闭环来开展工作,不要漏掉任何一个环节,工作就不会有多大问题。但是我们现在有好多干部,思想认识有偏差,没有严格按照这种思维方法开展工作。特别是在宣传环节上,片面认为宣传就是显摆。在我看来,“广泛的宣传是向人民群众的汇报”,我们是公仆、是共产党的干部,有义务向全体人民汇报工作情况。但是宣传要把握好“度”的问题。我觉得“宣传个人一点都嫌多,宣传工作永远不嫌多”。只要按照这个流程、这种思维闭环干工作,就会使自己慢慢成熟起来。三、做“三少三多”的领导干部

如何做新时代合格的领导干部,中央、省、州已经有明确的要求,我们要坚决贯彻执行。我到德宏任职以来,也发现我们的干部队伍存在的一些问题,以问题为导向,结合德宏实际,我认为德宏的领导干部除了严格按照中央的标准要求自己以外,还应做到“三少三多”,即:少些只念稿的、多些能脱稿的;少些会来事的、多些会干事的;少些耍滑头的、多些敢担当的。少些只念稿的、多些能脱稿的。现在的有些领导干部不注重学习、不善于思考,当上领导以后就只会念稿子,无法脱稿讲话。当然我不是说一律不读稿、不念稿,领导干部也不是万能的,在有些场合还是要读稿、念稿的。但如果不论什么场合、大小事情都脱不了稿,特别是自己分管的领域,自己经常抓的工作,离了稿子就说不上话来。那就说明你没有研究工作,你没有思考问题,你没有加强学习了。比如乡镇的党政领导,连自己管辖区域的情况都不清楚,汇报工作还要办公室起草稿子拿着念的话,不仅反映了能力水平层面的问题,也反映了你的态度问题,我直接怀疑你是否在干着工作所以,领导干部一定要努力做到脱稿讲话。少些会来事的、多些会干事的。“会来事”本来是褒义词,

但是现在已经变成贬义词了。什么叫会来事?就是凡事习惯揣摩领导怎么想、上级怎么想,工作是为了做给领导看的,时刻盘算着自己的利益和升迁,这就是会来事。有一些干部官位不高能量大,因为太会来事,拿原则做交易,最终是要出问题的。如果说一个地方、一个部门,会来事的人多,领导干部不坚持党性原则,认为只要是给自己送礼、经常在自己身边“拍马屁”的干部就优秀,就会形成不良的用人导向,助长官僚主义等歪风邪气,影响甚至破坏这个地方的政治生态和经济社会发展。干工作是结合实际干还是做给领导看,是真正考验干部党性和基本品行的。在现实生活中,有极少数干部,做给领导看成了本能反应,长时间这样下去,对干部的成长是极其不利的,甚至要闯大祸的。因此一个地方只有少些会来事的干部,多些会干事的干部,风清气正的环境才能够形成。少些耍滑头的、多些敢担当的。现在有一个比较突出的情况,就是有些干部遇到工作不是想着怎么抓落实,而是琢磨怎么把工作推出去、甩给别人,不是“我来”,而是“你来”,这是不愿担当、不敢担当的表现。领导干部除了要把你的职责履行到位以外,还要在全州的盘子中敢于主动担当。你主动担当的事情多了,组织会看在眼里的,你发展成长的平台也就会越来越宽广。反之遇事就推的,那么你的发展平台也就随之越来越小。每个干部都要把自己摆进去,好好地对照反思这个问题。四、领导干部要正确对待监督

在全面从严治党越来越严的时代背景下,我们的干部是在监督当中工作的,也是在监督当中不断的茁壮成长的,可以这么说,能否正确对待监督决定着我们的干部能否健;两面人”,表面看乐于接受监督,内心却在抵触监督。我们实行“四种形态”,就是监督提醒在前,抓早抓小、及时纠偏,防止干部从第一种形态走向更高形态,这是在保护我们的干部。就像我们齐步走一样,喊着一二一就走得很整齐,没有人喊的时候就不那么整齐了。所以大家一定要养成在工作当中主动接受监督的习惯。在严格管党治党新常态下,被谈话函询的干部将会不少,我们的干部一定要正确看待。领导干部越是干事创业、岗位越是重要,被举报的可能性就越大,这个很正常,只要你相信组织,证明自己是清白的,组织就会为你撑腰鼓劲,如果存在轻微问题并且主动向组织交待,组织会从轻处理。只有做到正确对待监督,心态端正了,即使遇到子虚乌有的举报,也不会挫伤我们干事创业的激情。我在这里介绍一下,纪委处置问题线索的方式有谈话函询、初步核实、暂存待查、予以了结四类标准和方式。从中可以看出,收到线索不可能直接就了结掉,也尽量不直接暂存待查,其实最后就剩下初步核实、谈话函询了。采取谈话函询这种最轻的处置方式,就证明组织是相信你的,认为你能把所反映的问题说清楚。如果严重的话,就直接进行初核、调查核实。所以,大家回去后要在你们管理的范围内大力宣传、讲清楚,函询不一定代表一个干部就有问题,不要听风就是雨,觉得是纪委函询了,这个事情严重了,背上沉重的包袱只要实际不违纪违法,不存在问题,遇到谈话函询说清楚就行了。以上即为我今天跟大家一起探讨的四个问题,很多观点仅代表我个人。因为作为州委常委、纪委书记,我觉得有这个责任在大家任职的关键时候分享我所思考理解的东西。这不是说我就做得非常好,我也在路上、在探索,逐渐的向这个目标靠近。今天的谈话算是一种共勉,希望大家能有一些收获,在新的岗位有一个基本遵循,对工作有所帮助。我就说这些,谢谢大家!

描写与大家一起学习心得体会及收获四

尊敬的幼儿家长:

你们好!

值此新节来临之际,xx幼儿园的全体教职员工向大家拜个早年,祝你们新春愉快,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万事如意!谢谢你们一直以来对我园工作的信赖和支持!

为了给幼儿营造圣诞的氛围,我们全体教师与幼儿一起精心布置,把幼儿园打扮得很漂亮,小朋友很开心。在此非常感谢各位家长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今年的圣诞我们的主题是为了让孩子们学会爱劳动的美德,学会感恩爸爸妈妈赚钱的辛苦,也知道生活中的一些资源不随便浪费。

与孩子们的交谈让我们感触深刻,感觉孩子长大懂事了。今天还有一个好消息与大家分享,我园大一班的小朋友的亲子作品获得了翔安区亲子手工比赛二等奖,在此表示祝贺!为了这次比赛,很多家长积极主动收集、提供相关材料,利用工作之余,不辞劳苦,挤出周末和晚上的时间与幼儿一起制作,这对提高幼儿动手制作能力和树立环保意识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促进作用。

我们再次感谢各位家长对各活动的支持及帮助,希望我们将来在孩子教育和成长的过程中更加亲密无间的交流,谢谢各位!

此致

敬礼!

20xx年x月x日

描写与大家一起学习心得体会及收获五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您走进三峡人家风景区,

我叫x x x,是各位的导游,很高兴与大家相遇相识。在此我衷心祝愿峡江的青山绿水能带给大家一份好心情,也希望三峡人家能给大家一种别样的风情体验!

各位朋友,我们的游船现在是航行在灯影峡中,正在驶向龙进溪码头。借此时间,我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三峡人家的自然风光和淳朴风情。

三峡人家风景区位于长江三峡中最为奇幻壮丽的西陵峡境内,三峡大坝和葛洲坝之间,跨越秀丽的灯影峡两岸,面积14平方公里。三峡人家石牌之美,美在“湾急、石奇、谷幽、洞绝、泉甘”,它包括龙进溪、天下第四泉、野坡岭、灯影洞、抗战纪念馆、石牌古镇、杨家溪漂流等景区,其旅游内涵可以用“一二三四”来概括,即:一个馆(石牌抗战纪念馆),两个特别项目(三峡人家风情项目和杨家溪军事漂流项目),三个第一(三峡第一湾——明月湾、中华第一神牌——石令牌、长江第一石——灯影石),天下第四泉——蛤蟆泉。其中三峡人家风情项目又分为水上人家、溪边人家、山上人家、今日人家。古往今来,历代文人骚客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文,如唐代李白,北宋欧阳修、苏辙、黄庭坚,南宋陆游,清代张之洞,还有现代大诗人郭沫若等等。诗人们用他们的灵性之笔,或写三峡人家,或写橹声帆影,或写蛤蟆甘泉,或写青山飞瀑,或写秀峰奇石……读了这些诗篇,恍若身临其境,饱览了三峡人家石牌的神奇景色和浓郁风情。

到三峡人家石牌旅游,主要有八大看点:

绝版峡江风情——三峡人家

传统的峡江吊脚楼点缀于青山绿水之间,久违的古帆船、乌蓬船静泊于碧波清溪之中,江面上悠然的渔家在撒网打鱼,溪边少女挥着棒槌在清洗衣服……水上人家、溪边人家、山上人家,今日人家,一幕幕景致如画,千百年流传不衰的习俗风情更是体现着峡江人民的质朴好客。

三峡宜昌第一漂——杨家溪漂流

杨家溪因宋朝杨家将的后裔曾移居于此而得名。神秘的杨家溪漂流以军事漂流为主题,充满了浓厚的军训色彩,它分为动水漂流和静水漂流。在这里漂流,游人坐军车,穿军服,唱军歌,划皮艇,仿佛水上军训,一路搏激流,过险滩,既可领略冲浪闯滩的刺激,又可感受平湖荡舟的悠闲。

中华第一神牌——石令牌

据《东湖县志》载:江南芯奘?崃?呤?桑?缗品ぃ?拭钆疲频孛?从纱硕?础j?钆聘?2米,顶部宽12米,底部宽13米,厚约4米,重达4300余吨,远观之雄伟壮观,气势非凡。五代后周时期,峡州州治一度设于石牌,南宋建炎(公元1127-1130年)年间,峡州夷陵郡“移治石鼻山,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复旧”,在石牌设治六、七年。

长江第一石——灯影石

四块兀立山巅的奇石,酷似《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形象,每当夕阳西照,晚霞映衬峰顶时,远远望去,它们仿佛灯影戏幕上的人物造型,惟妙惟肖,“灯影石”即由此得名。当年郭沫若先生游历灯影峡时,曾题诗赞叹:“唐僧师弟立山头,灯影联翩猪与猴”。

灯影石中最负盛名的是沙僧石,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石”。它矗立在悬崖绝壁之巅,呈蘑菇状,重达100余吨,底部的承重截面仅200余平方厘米,平均每平方厘米承载近半吨的重量,堪称世界奇观。

三峡第一湾——明月湾

浩浩长江奔涌至石牌河段时,在这里向左急转弯110度,改向东去,形成一个巨大的月牙形,这就是“长江三峡第一湾”。

船过明月湾,置身于游船之上,眺望远方江面,便会发现两岸连绵不绝的山峦仿佛阻塞了滚滚长江,但船进山退,路转峰回,旋即又豁然开朗。故而当年郭沫若先生在过石牌远眺第一湾时,发出了“山塞疑无路,湾回别有天”的感叹。

西陵第一洞——灯影洞

灯影洞幽深狭长,长约1500米,洞内岩溶地貌景观奇特,洞道地形多变。洞内的“五色奇音石”是灯影洞最绝妙的景观,它色彩丰富,呈黑、白、黄、灰、绿五色交织, 明晰,用手敲击,可闻鸣锣击鼓之声,令人叹为观止,洞内一条落差达30米的地下河,水流或缓缓无声,或状如洪钟,或潺潺悦耳,或悠如琴鸣,行走在这梦幻般的地下世界,令人心醉神迷。

抗战第一馆——石牌抗战纪念馆

公元1943年5月,为保卫陪都重庆,15万中国军队围绕石牌与10万日寇展开了殊死拼杀,取得了被誉为“中国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辉煌胜利,粉碎了日寇觊觎重庆的美梦,成功地阻截了日寇进犯大西南的铁蹄。此战是二战期间中国抗日战场以弱胜强的一次著名战役。

石牌抗战纪念馆是三峡地区第一个综合性抗战纪念馆,修建在当年抗战的军事遗址之上,馆舍面积440平方米,由凭吊缅怀大厅、多媒体展览厅、图文展览厅、实物展览厅四部分组成,收藏珍贵实物200余件,珍贵图片近100幅。公元20xx年3月,宜昌市人民政府将石牌抗战纪念馆命名为首批国防教育基地。

天下第四泉——蛤蟆泉

灯影峡南岸扇子山下,原有一大石豁然挺立,好似一只张口吐舌、睁眼鼓腮的蛤蟆,其背后的一股泉水四季长流不息,水清味甘,是烹茶、酿酒的上好水源,这就是著名的蛤蟆泉。“茶圣”唐代陆羽品尽天下名泉后,誉之为“天下第四”,陆游亦有诗赞其为“天下泉中第四泉”。除二陆之外,苏辙、黄庭坚、王士祯、张之洞等都曾在此留下咏泉诗文。

神奇的石牌是长江三峡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一幅精彩的画卷,是两坝之间风景最为奇秀、风情最为淳朴的地方。20xx年6月三峡大坝下闸蓄水,石牌所在的西陵画廊保留了唯一一段原汁原味的三峡风光,这颗明珠放射出更加夺目的光彩。今天,各位朋友离开城市的喧嚣,忘却工作的烦恼,一头扎进三峡石牌的神奇山水之间,到天然氧吧里作一次绿色深呼吸,去三峡人家里感受一段厚重的峡江风情,您会真切地感受生命与自然贴近的意义,体味感悟自然、关爱生命的无穷乐趣。

各位朋友,我们航行的这段峡谷叫灯影峡,又叫明月峡,北宋时期称作石牌峡。船行江中,两岸的岩石色彩斑斓,黄、灰、褚等颜色兼有,不少地方呈银白色,明净可人,如天工细心打磨而出,这明净的峡壁被明净的天宇映射,酷似一幅水墨国画,崖壁映入江水之中,静影澄碧,江水瑟瑟,更添明丽之趣。若晚间过此,月落西山,月光之下的山光水色形成的那种“净界”,难以言喻。唐宋以来的诗人,对此多有吟咏,李白的“春水月峡来”,欧阳修的“江上挂帆明月峡”等,都是对它极为生动而特有的描绘。

各位朋友,我们的游船已到龙进溪码头了,请大家带好自己的行李,准备下船。

[龙进溪景区]

朋友们,我们的游船靠岸了,咚咚的鼓声敲响了三峡人家的热情和豪放,清幽的溪谷向我们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请大家先按捺一下自己急切的心情,注意下船安全。

各位朋友,我们眼前的这条清溪叫龙进溪,她是三峡人家风景区最具风情的景区之一。溪口一座青瓦长廊石桥,掩映在摇曳的枝叶中,衬托出一种古朴幽深的意境。桥下一湾清水,清澈见底,波平纹静,目之所视,温顺如处。正对溪口的江北山崖上,一条带状石岭从山顶蜿蜒而下,快临江时向上高高翘起,活象一条巨龙,而看那龙头所向,似要跳进南岸的清溪,回巢歇息去了。龙进溪因此而得名。

龙进溪里,溪水碧绿,波光粼粼,林木苍翠,枝繁叶茂。小路纵横交错,鸡鸣狗叫相闻;古帆船静泊水中,吊脚楼掩映竹林,水车“咿咿呀呀”在水中转动,山民们怡然自得,自由自在,与世无争,过着原始古朴的生活,唱着心中想唱的情歌,吹一段古朴的下里巴人曲,喊一支高亢的峡江号子。舞蹈还是那么野性,菜肴还是那么地道,山民的热情还是那么如酒般浓烈醇厚。走进这条清幽的溪谷,真有一种“步入桃源不知归”的醉意。

水上人家

在龙进溪水与长江的交汇处,几只古帆船迎风而立,小渔船撒开了渔网,初峡亭精巧别致,在近溪的一边,一道水坝已筑起,截住了清幽的龙溪水,使溪水抬高了1-2米,溪水碧绿,林木苍翠,斑驳沧桑的龙溪桥横跨其上,几只小渔船静静地泊在桥下,“龙溪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如梦似幻,令人如痴如醉。世世代代生息于峡江的人们,以一种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执着,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生存方式和劳动习惯,这其中最具特色的便是渔民的家了。许多三峡人祖祖辈辈生活在船上,常年以打鱼为生,在水上流动,和风浪搏击,与渔船为伴,形成了“水上人家”。现在渔民生活虽然改善了,但这种古老的习俗却长久地保存了下来,年轻一代仍然撒网捕鱼,风里来雨里去,延续着这种古老的渔文化。

大家请看前面的几艘古帆船,过去它是峡江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也是三峡地区古老沧桑的历史见证。大家可能已经看到了,每条帆船上都装有两个乌蓬,比较矮的那个乌蓬里面是卧室,供主人睡觉休息之用,立于船头比较高的另一个乌蓬是为主人推桡、摇橹时遮风挡雨之用。过去,峡江一带滩多水险,暗礁密布,航道险恶,加之没有现代化的动力设备,在江上行船则极其艰难。为此三峡人充分利用聪明才智,设计了风帆,巧借自然之力,利用风力推动船只前行。顺水顺风时,升起风帆,利用风力鼓动风帆带动船只前进,则可安全顺利到达目的地,成语“一帆风顺”即由此而来;逆水行船时则要降下风帆,利用人力拉动船只前进。一边用人在船上推桡,一边用人在江边拉纤,两方齐心协力,才能让船只前进。由此船工拉纤便应运而生,成为三峡地区独具特色的风景线。留意一下峡江两岸的峭壁,和江滩的礁石,你就会发现那上面一道道深邃而光滑的石糟,那是纤夫们拉纤时的纤索勒刻下来的,那是一代一代峡江人留下来的生活的痕迹。“可怜牵船人,水湿半头裤,一步千滴汗,双手攀石路。”“三尺白布四两麻,脚蹬石头手扒沙。一步一滴辛酸泪,恨得要把天地砸。”这是流传在三峡地区的歌谣,是峡江纤夫自己的呐喊。长长的纤绳勒在纤夫赤裸的背,拉动着飘摇在波涛中的木船,江帆拉断了桅杆,船工手中的橹也折断了,船却依旧在滩前的急流中徘徊,有时乘船的旅人不得不舍舟登岸,踏上遥远而坎坷的纤道,伸出手去拉一把纤绳……没有人考究这历史有多长,有了长江,有了舟楫,拉纤也许就相伴而生了,这劳动的习俗就沿袭下来。峡江人那执着顽强的抗争精神足可与高山峡谷媲美。

船工们在拉纤时,为协调用力和减轻疲劳,便喊起了船工号子,高亢激昂的峡江号子,回荡在高山峡谷之间,时而雄浑高昂,时而苍凉悲壮,仿佛生命的呐喊,显示了船工与大自然抗争的伟力,更是船工悲苦生活的真实写照。船工们在拉纤时,凄苦而悲凉,偏偏两岸又时时传来啾啾不住,哀啭不绝的青猿啼叫,犹如重伤口上撒把盐,越发激起纤夫们的无限凄苦哀愁,使纤夫们禁不住摧肝裂胆,泪湿衣襟。北魏郦道元《巴东渔者歌》写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宋代欧阳修任夷陵县令时也留下:“万树苍烟山峡暗,满江明月一猿哀”的诗句,表达了同样的感受。

峡江渔船

刚才大家对帆船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说古帆船勾起了大家的沧桑回忆,那么,峡江渔船则会带您找回至真至淳的渔家之乐。峡江渔船,风情独具。它既是渔民的“家”,又是古老三峡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历数千年而不衰,有如活跃在峡江一带的黑精灵。峡江渔船形如绍兴乌逢船,大者可载一二十人,小者可载三四人。构造分为上下两部,下为木舟,上为竹篷,篷有若干扇,形呈半圆,由竹丝夹竹箸编成,外表涂以煤烟和桐油,成黑色。每扇皆可随意移动,合拢,可挡日晒雨侵,推开可采光透气。篷内为舱,大者舱内人可直立,备有客座,小者人虽不可直立,但舱底铺席,可枕席坐靠或卧躺。其动力装置,大船为橹,小船为桨,现在大多已装有发动机,行船已十分容易了,但龙进溪的渔船仍需摇橹划桨,保持着古老的样式。坐渔船则更是一种至乐。推开半扇船篷,江上清风,泠然而来,凭眩远眺,明月山水,帧帧丹青,联翩而至,令人目不暇接。仰靠船舱、闭目养神,身心俱随船体轻摇,飘然悠悠,如登太虚之境,胸中了无世情;平卧舱板上,船底流水潺湲,汩汩有声,如琴如筝,至于在舱内围桌把盏,品茗谈笑,更是其乐融融,走遍世界,没有比这更美的氛围了。

“桥如虹,水如空,一叶飘然烟雨中”,“拈棹舞,拥蓑眠,不作天仙作水仙”,这是古人对渔船的讴歌和向往。而今,我们也禁不住它的诱惑了。有机会的话朋友们可登上乌蓬船,亲自摇橹划桨,体验渔家之乐。

峡谷幽幽

各位朋友,今年是猪年,在龙进溪就生活着成群的猴子。两岸山坡林木葱笼,藤蔓交杂,两百多只猿猴,分成几个部落,它们往来嬉戏,猿声阵阵,欢迎我们这些稀客的到来,给清幽的溪谷增添了几分生机。桥下碧波荡漾,溪水清澈见底,登上原始古朴的豌豆角或竹排筏,四面无遮无拦,抬头可见山景,俯首能赏水色,侧耳可听溪声,伸手能触清流,好似在画中游。几只小渔船安静的泊在溪边,船头晾晒着破衣服、旧渔网,船尾飘起了袅袅炊烟,一种“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风情不觉恍入梦中,祥和而又宁静。

摇橹荡舟间,渔船就轻轻的拐了个弯,穿过了古朴的石拱桥。清幽的溪边撑开了一张大渔网,斑驳的渔船,陈旧的木杆,破旧的渔网,令人不禁生出几许沧桑感来。原来这是峡江一带捕鱼用的大渔网,俗名“扳罾”。它别具风情,是三峡人不可缺少的劳作用具,凝聚着三峡人的勤劳和智慧,现已难觅其踪影了。

七叠泉

沿着小路向溪谷深处前进,“曲径通幽处,溪边草木深”,两岸植被繁茂,郁郁葱葱,花香扑鼻,溪流碧波荡漾,清澈见底,妩媚多情,不时传来清脆的鸟鸣声,似乎在欢呼远道而来的客人。久居繁华的都市,忽然身处“两岸猿声啼不住”的深山幽谷中,感受着“鸟鸣山更幽”的清闲,仿佛来到了桃源仙境一般。前面的溪谷中,几块巨石横卧溪水中,一左一右,正好守住了溪谷,在龙门之前的一块岩石上,有一条形似鲤鱼的天然小鱼,头朝溪里,奋力跳跃,好象要跳过龙门,到三峡人家去作客,故叫“鲤鱼跳龙门”。

眼前的溪流,从整块岩石形成的河床上流过,水流在坚硬的岩石上冲刷流动,天长日久,就形成了七个小水槽,好像七个欢快的音符在向我们演奏一曲美妙的乐章,这就是“七叠泉”。过“七叠泉”,溪中的河床上,布满圆润光滑的鹅卵石,卵石之上长满翠绿的草,草上盛开着洁白的花,好似溪中盆景园,奇妙无穷,情趣盎然。

走在溪中,一路泉水叮咚,林木葱笼,花香阵阵,您可“品氧润肺”,吐故纳新,净化心灵,洗去尘世的喧哗,忘却城市的烦恼;您可俯下身来,赏赏花草,闻闻花香,分辩植物的种类,了解植物的神奇作用,作一次科普之旅;也可静坐在溪中石上,听溪读水,看泉水跳动,听天籁之音,体味山魂,感受水魄,涤荡心胸,化却忧愁,彻底放松自己……

猪年观猴

在三峡人家,猴子是游客最为喜爱的动物。那些活泼可爱的猴哥猴妹们,让中外游人津津乐道,并留下了许多美妙的回忆,许多人“千里奔波只为猴”。20xx年是猪年,猪年说猴,大家观猴戏猴的同时,我给大家介绍一点猴知识。

俗话说,“深山无老虎,猴子称霸王。”以前,三峡人家的猴子占山为王,以凶狠、刁蛮而出名。自从这里成为旅游胜地之后,它们习性大为改变,成为“猴居士”。它们对于来这里旅游的游客非常友善,从不主动攻击游人,从未捕食过鸟类等动物。

在三峡人家,猴子栖息于山地阔叶林区有岩石的生境中,喜欢在地面活动,在崖壁缝隙、陡崖或大树上过夜。以多种植物的叶、芽、果、枝及竹笋为食。寿命一般在30岁左右,5岁性成熟,发情期多在秋季,孕期半年,春末夏初产仔,一般每2年1胎,每胎1仔。

猴子长期过着群居生活。猴群的组合,一般由15只成年雄猴、数只雌猴和小猴组成,自成部落,划疆而治,互相礼让。每群猴有1只成年雄猴为首领,即猴王,遇敌时猴王在队尾护卫。猴群过着典型的母系氏族的生活。猴王的产生,主要靠众多雌猴的“推举”而来。因此,猴王一般都是年轻标致、体格强健、骁勇善战的,

在争夺猴王的过程中,往往是通过残酷的拼搏、打斗,只有胜者才能成为猴王。猴王统一指挥社群所有活动,成员之间分工明确,互相协作、保护,内部不准以强凌弱,不准擅自离群活动。

猴王任期一般为4-5年。猴王在位期间很是威风,众猴必须绝对服从猴王的调派。猴王不仅多吃多占,不可一世,而且享有“一夫多妻”制的特权,所有成年的母猴都是它的“王妃”,所以猴王都是“妻妾成群”。但猴群内部除猴王外,绝不允许偷情,更是明令禁止“ ”现象发生。猴王从不主动退位,当其年老体衰、不能胜任繁衍和管理猴群的任务时,就会在新一轮猴王争夺占中被打败而被迫“退居二线”。猴王退位后的命运往往很凄惨,新猴王总是要把它们逐出部落,令其“孤家寡人”,独自流落他乡,客死异地。

三峡人家的猴子具有猴群多不怕人的优点。它们与人相亲,和谐相处,成为景区独具一格的活风景。它们居住在溪谷两岸,在蓝天、白云、溪涧、森林中悠然地生活着。渴了喝山泉水、热了到潭中洗澡、饿了吃树叶。在懒散的阳光下,常见母猴抱着小猴嬉戏,在宛若沙发的卵石上,躺着进行阳光浴,互相享受着清理毛皮和按摩的美好时光。

现在,三峡人家的猴子见多识广,一眼就能分辨出哪些是游客,哪些是本地人,对于携带吃食的游客,总能抢先一步迎上前去,索讨食物。当管理人员发放猴粮时,猴子们排列得整整齐齐,像幼儿园的小朋友一样乖巧。猴子在吃食上是很挑剔的。它们最喜爱的食物是香蕉、黄瓜、花生、夹心饼干等,一般的干粮是不受猴们欢迎的。猴子习惯于“有奶便是娘”的思维,只要您给食物吃,它们就会积极主动配合,竭力好好表现一番。猴子还能区分矿泉水和果汁饮料,特别喜欢喝可口可乐、鲜橙多等饮料,一些聪颖的猴子已能像小孩子一样,将瓶扭开后,把瓶口放着嘴里喝水了。猴子也是十分爱美的哟。猴妃猴妹常对着水面照镜子,看仪容。猴哥们则很喜欢穿裙子的女性,特别是红裙子,总爱凑上去亲热、撒娇,更有甚者,要撩起裙子看个究竟。

绿色氧吧

朋友们,长期生活在城市,车水马龙的喧器,都市污浊的空气,工作、生活的压力,使得人们身心日益疲惫。对于日日生活在钢筋水泥丛中的人们来说,最大的企盼就是远离都市污浊的空气,找一片山青水秀的净土,一头扎进山野林泉间,在大自然中放松自己,让绿色驱散心头的忧愁和烦恼,让快乐相伴左右。行走在清幽的龙进溪谷,绿色扑面而来,花香扑鼻而至,空气特别新鲜、芬芳,让人赏心悦目、爽朗陶醉。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森林,森林是个天然的过滤器,能过滤空气中的有毒气体,还可阻挡空气中放射性物质的辐射和传播,能改善水质和净化水源。森林还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很多植物能分泌出杀菌素,杀死周围的病菌,可把空气中的球菌、杆菌、丝状菌等多种细菌杀死,对原生动物和真菌具有很强的杀伤力,空气中的含菌量只有非森林区的1%。森林中的花草、植物散发的气味对人的心理和生理也有奇妙的作用,天竹蓝的香味能产生镇静作用,可治疗失眠症;樟树的薄荷气味能兴奋中枢神经,清醒大脑;桂花可令人心醉。森林中植被繁茂葱郁,其释放出的空气“负氧离子”,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细胞活力,增强肌体抗病能力。身处“绿色氧吧”、“森林浴场”,呼吸次数明显减少,血流也会缓慢,各处的神经会变的松驰,听觉、思维活动、灵敏度都会明显提高。因此人们都渴望回归大自然,尽情呼吸新鲜空气,清洗五脏六腑,吐故纳新,愉悦精神,彻底洗去因久居闹市而沉积在你体内的尘埃,消除疲惫的身心,恢复生命的本色。

今天,各位朋友身处绿色氧吧,可在这里尽情呼吸新鲜空气,清洗自己的五脏六腑,吐故纳新,愉悦精神,彻底洗去因久居闹市而沉积在你体内的尘埃,消除疲惫的身心,恢复生命的本色。

情侣瀑

各位朋友,龙进溪是一条多情的溪谷,山水豪情、吊楼风情、瀑的多情交相融合,在此体现的淋漓尽致,让人心醉神迷。

走过精巧别致的“甘液亭”,黄龙瀑的呐喊已如雷贯耳了。跳水桥前的深潭之上,一股瀑流如水帘般从洞口上方倾泻而下,似洞天福地一般。过水帘洞,立于平台之上,黄龙瀑的雄壮气势就呈现在眼前了,水流从对面山崖中的一个山洞流出,呈扇形展开,倾泻而下,一路高歌猛进,坠入崖下的深潭,声如洪雷,响彻山谷,恰似一名奔放豪迈的峡江汉子。有人说黄龙瀑是被禁锢了数千年的峡江男儿的呐喊,而我以为“情到浓时可破山”,黄龙瀑是对爱情义无反顾的追求,哪怕拼尽生命的最后,纵使被摔的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相传有一条惩凶除恶的黄龙居住在此洞,故名黄龙瀑。黄龙洞深不可测,目前还没有探测出这股水流从何而来,据化验,这股水长年不断,四季恒温,水中含有锌、钡、铝、锶等对人体有益的元素,口感甜润,适宜发展矿泉饮品。站在瀑边,阵阵凉风扑面而来,顿觉空气清新,精神振奋。有瀑布的地方,负氧离子含量特别高,每立方厘米达4万多个,而城市里仅为每立方厘米200—300个,吸入负氧离子含量高的空气,能使人精神振奋,增强躯体康复能力,加速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健康。“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追寻健康是现代人外出旅游的根本目的之一,因此大家在这里不妨放松身心,在这里多呆上一会儿,多呼吸新鲜空气,作一次全新的“瀑布浴”。

古话说,“精诚所致,金石为开”,或许是黄龙瀑的执着感动了上天吧,在溪谷对岸的山凹里,温柔多情的“琴瀑”在风中轻诉,流下了感动的眼泪。她如“养在深山人未识”的小女子一般,自山顶飘落而下,倾诉着一身的温柔。泉水自崖顶飞落时,被那凸凹嶙峋的岩石撕扯成无数细小如帘的水珠,飘飘洒洒,好似丝丝琴弦垂挂九天,自天际漫舞而下,微风吹来,琴弦拂动,好似在演绎一段似水柔情般的爱情故事,故名“琴瀑”。从山崖的走势来看,瀑布中间的岩石与两面山崖连成一体,似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故又叫“琴鹰瀑”。

一个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一段埋藏许久的心语倾诉,在黄龙瀑的奔流呐喊声中和琴瀑的温柔飘洒中化为忠贞不渝、长相厮守。黄龙瀑和琴瀑隔溪相望,一个宽大雄壮,一个温柔缠绵,一边龙吟虎啸,一边鹰飞琴语,演绎着不尽的相思,也似在召唤着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故被美称为“情侣瀑”。

龙进溪全长约15公里,其尽头与三峡第一岩——黄牛岩山脉相连,规划在溪尾建索道登黄牛岩顶。自黄龙洞往里走,峡谷越来越窄,两岸峰崖越来越陡,溪中怪石林立,百鸟争鸣,在这里静听野语,体味山魂,给人以忘忧忘情、无悲无愁的感受,是登山、探险、戏水、玩石的天然公园。

溪边人家

各位朋友,告别奔放缠绵的情侣瀑,前面的吊脚楼里已飘出了清爽怡人的茶香,就让我们去品味溪边人家颇具特色的“一匹罐”大叶茶吧!走进吊脚楼的茶室,一种农家淳朴的气息扑面而来,茶室内摆放着八仙桌,木椅子,桌上放着大碗,碗里的茶色金黄,清香四溢,让人飘飘欲仙。这种大叶茶茶色颇似红茶,但与红茶迥然不同。它是由三峡地区著名的“一匹罐”泡制而成。为什么叫“一匹罐”呢?它采自峡江的高山半高山地带,叶片肥大,泡茶时,往往一个茶罐里只需放一匹茶叶,浸泡出来的茶汁也非常浓烈,还可反复加水3至4次。且这种茶叶只有用土罐浸泡出来的茶叶味道才更醇厚,故名“一匹罐”。“一匹罐”茶香气浓烈,清心润肺,是炎炎夏日解渴止暑的上优茶叶,茶汁过夜不馊,味道却愈加纯正,故颇受人们的欢迎。说起它,还有一个传说:传说南海观世音助唐僧师徒四人到西天取经路过西陵峡时,见峡江两岸山青水茂,可是百姓都异常穷苦,于是大发慈悲之心,从空中撒下了一些仙界的大叶茶种,大叶茶从此遍布峡州。这个故事称大叶茶是“神来之物”,足见它是历代推崇的上乘之茶。

各位朋友,品尝了“一匹罐”,听了传说故事,大家感觉如何呢?如果大家想买一点带给家人的话,楼下的摊点上有卖的,非常便宜,大家可去选择购买。

朋友们,在竹林掩映之中,一排吊脚楼沿溪而建,这就是“溪边人家”了。它们依山傍水,一半着陆,一半入水,在群山的环绕下,伴着青山绿水、斜阳草树、雾霭烟雨,如诗如画。吊脚楼上吊着大蒜、包谷、红辣椒、蓑衣、斗笠。屋顶飘出袅袅炊烟,门前的溪水里,鸭鹅嬉戏,吊脚楼下小狗“汪汪”的叫着,好像在说“欢迎欢迎”。吊脚楼前的大石头上,几位山里妹子在捶洗衣服,唱起了热烈缠绵的情歌,棒棰捶在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响声,似在演奏一曲深情的恋歌。

各位朋友,溪边人家正在举行“娶亲”仪式,我们也去凑凑热闹吧!

吊楼上,姑娘正在哭嫁,依依不舍家中亲人,一时半刻还不能出来。借此机会,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三峡人家的婚俗仪式。姑娘出嫁前,一般要“哭嫁”,“哭嫁”是一门传统的技艺,哭的越悲惨越感人。姑娘一般要从十二、三岁开始学“哭嫁”,还要专人进行教哭,教的人大多是哭嫁优秀者。在漫长的岁月中,哭嫁是一种美,一种智慧,哭得动听、哭得悲戚、哭得感人,其形式又多种多样,新娘一般在婚前一个月开始哭嫁,内容为对骨肉分离的眷念,悲中有喜,喜中有悲,亦悲亦喜,爱恨交织,是丰富的人情美和人性美,是一种特有的审美方式和价值取向。

三峡人家“娶亲”别具一格。新郎迎亲,媒人在前,一队人鸣锣,一队人执铳,先向舅家送上厚礼一份,名曰“代还骨种”,拦门礼独有特色,男女双方各请一位能说会道的人当总管,男方总管(也称路督管)率领迎亲队伍到女方门口,女方则在大门时摆放一张桌子,双方总管对歌,(三峡人家爱歌舞,刚学会说话就能唱歌,刚学会走路就能跳舞,歌舞凝聚着三峡人家的生活),若男方总管赢,便可进门迎亲,若女方总管赢,则从桌子下面爬过去。

新娘出嫁时,凤冠霞帔,缨络垂旒,云带蟒袍,下面百花裥裙,大红绣鞋,由娘家的兄长用七尺红棱作“背亲带”,拦腰将新娘背起,嫂嫂打开新郎送来的红伞,将新娘遮住送上花轿,这叫“遮露水”,亲兄弟要站在轿子两旁,意为“守护”,娘家总管提两壶美酒,在周围洒酒,意为“辞行酒”。这时新娘要唱“哭上轿”。上路后,围鼓响手双吹双打,轿前轿后,前护后拥,陪嫁随之,如遇到迎亲队伍,两位新娘互换一只露水鞋,以示姊妹友谊,新娘进新房要猛踩一下门槛,拜天地后要抢坐新床,俗称“守床”,其坐床习惯是男左女右,以床的中线为界,有心计的新娘常抢坐在床的中线上,以象征日后的地位,新郎也不甘示弱,彼此互不相让,直到揭盖头,新娘嫣然一笑,闹新房对歌欢声,直至深夜。

婚后三天回门,一切如常,恰如三春花事过,随来的四月五月天气,仍是新竹新荷,只觉人世水远山长。哭嫁”、“娶亲”是三峡人家繁衍生命的仪式,是对生命的向往、对生命的重视、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各位朋友,锣鼓已经敲响,娶亲仪式即将开始了,新娘有许多嫁妆,需要人手去挑去扛,让我们也过一把瘾,去扛嫁妆,加入到娶亲队伍中去吧!

作别溪边人家,魂儿却丢在了吊楼里。置身这一方弥漫着风情的山水间,无须说话,就象溪谷里点缀的一条渔船,一个棒棰,甚或一只鸭,那种融合,只须用心体会。

返回龙溪桥,依依不舍的感觉逐渐浸染了整个身心,潜意识里的那种骚动与渴望,在这条风情的溪谷里得到满足,那段渐已逝去的岁月,在这里重被拾起。

漫步溪边人家,既是心灵的放松,更是风情的体验,是令人魂牵梦绕的生命灵魂之旅。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要告别龙进溪了,请大家把笑声留在这里就行了,心和魂可一定要带走哟。

[蛤蟆泉景区]

告别龙进溪,让我们沿着江边长廊去探寻天下第四泉蛤蟆泉。行走在江边的花架长廊之中,满眼绿色,清香阵阵,心旷神怡。

蛤蟆泉

不知不觉中,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栋古香古色的仿古建筑,它背靠峭壁,面临江水,因势而建,精巧气派,它便是蛤蟆泉茶楼,二楼挂有“天下第四泉”的匾额。蛤蟆泉位于扇子山下,因江边有一块椭圆形巨石,从江中望去,好像一只张口鼓舌的蛤蟆而得名。后因建葛洲坝,水位上涨,蛤蟆淹没在江中,但其身后的泉水却依旧长流不息。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在此留下诗句:“巴东峡里最初峡,天下泉中第四泉”。“最初峡”指的就是灯影峡,“第四泉”就是指蛤蟆泉了。

蛤蟆泉传说是月宫中的蛤蟆吐的琼浆玉液,清人杨毓秀在《东湖物产图赞》中给我们演绎了一个传奇的神话故事。月宫中的一只小蛤蟆,因偷饮了天池中的圣水,被月宫之子吴刚一斧打昏,从半天云里掉到了灯影峡的江边,被一位善良的老樵夫搭救,小蛤蟆为报救命之恩,风化成石,蹲在江边长年喷吐甘液。小蛤蟆吞食天地灵气,汲取日月精华,它所喷吐的也是琼浆玉液,石牌当地流传着一首民谣:“明月水,明月水,小蛤蟆吐的活宝贝,泡茶茶碗凤凰叫,煮酒酒杯白鹤飞,十里闻香人也醉。”茶圣唐代陆羽曾多次到此品尝,他在《茶经》中写道:“峡州扇子山有石,泄水独清冷,状如龟形,俗云蛤蟆口水第四。”他遍尝天下名水,给全国宜茶之水排定了座次:庐山康王谷水帘水第一;无锡惠山寺石泉水第二;蕲州兰陵石下水第三,峡州扇子山下蛤蟆口水第四;苏州虎丘寺泉水第五……”据科研机构检测,由于灯影峡南部山地属花岗岩石风化地层,自然降水渗入地下,顺岩石倾斜方向西流,汇集成软水型优质泉水,硬度低,无水垢,水清味甘,是烹茶、酿酒的上好水源。用于泡茶可保护茶叶中的氨基酸、维生素等养份,并使茶叶清香醇美。泉水中含有微量重酸根,常用此水沐浴,能使皮肤柔软、润滑,富于弹性。陆游饮用这里的泉水后,称赞它“啮雪饮冰疑换骨,掬珠弄玉可忘年”,给予了它很高的评价。

由于北宋前的后周时期峡州州治和南宋建炎年间的夷陵郡曾设治于石牌,当时市井繁荣,交通方便,蛤蟆泉又声名远扬,使北宋后的许多文人都在蛤蟆泉留下了优美的诗文,如欧阳修的“蛤蟆喷水帘,甘液胜饮酎”,“共约试春芽,枪旗几时绿”,苏辙的“岂惟煮茗好,酿酒更无故”,黄庭坚的“巴人漫说蛤蟆碚,试裹新芽来煎尝”,陆游的“巴东峡里最初峡,天下泉中第四泉”,文人墨客的吟唱,使蛤蟆泉更加生辉,成为西陵峡的著名景观。

峡州茶

各位朋友,在介绍了第四泉之后,大家是否也和欧阳修一样,急不可待,想上茶楼去品茶畅饮呢?好,现在就让我们登上二楼去感受峡州茶文化的浓烈醇厚吧!大家知道杭州有两绝:“虎跑泉水龙井茶”,而我们宜昌如今也有了两绝,就是:“蛤蟆泉水峡州茶”,蛤蟆泉即天下第四泉,而峡州茶则指产于宜昌峡江两岸的高山云雾茶叶。茶叶的生长主要取决于阳光、水份、土壤和地形。古谚语说:“山高雾大出好茶”,长江西陵峡两岸多属高山、半高山地区,山林茂密,岗岭起伏,雨量充沛,常年云雾缭绕,而且土壤多属微酸性,适宜茶叶生长,因此西陵峡两岸名茶辈出,群耀峡江,如全国名优绿茶峡州碧峰、金岗银针、千丈白毫、邓村云雾等等。早在唐代,我国古代著名的茶叶专家陆羽就将宜昌列为山南产茶之首。并把宜昌之茶命名为“峡州茶”。宋代的宜昌父母官欧阳修也有诗云:“春秋楚国西偏境,陆羽茶经第一州”,由此可见,宜昌峡江两岸自古以来就是产茶之地,而且是名茶之乡。今天我们在享有“天下第四泉”之誉的蛤蟆泉旁兴建茶楼,表演茶艺,展示茶道,正是对三峡地区传统茶文化的一种继承和发扬。

蛤蟆泉茶楼背靠群山,面临江水,将峡江风光尽收眼底。外观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意趣无穷;步入茶室,则古色古香,高雅闲适。静坐于茶楼之上,把盏临风,凉风习习吹来,江水汹涌东去,洞中泉水叮咚,这时喝一口香茗,顿觉清凉爽口,茶香拂面,使人疲惫顿消,暑意尽散,令人飘飘然然,似醉非醉,真乃人生一大快事。

各位朋友,下面就让我们坐下来,“偷得浮生半日闲”,看看茶艺表演,喝几杯清茶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