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描写风雨同舟齐心抗疫心得体会及感悟(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3 06:56:02 页码:11
描写风雨同舟齐心抗疫心得体会及感悟(7篇)
2023-01-13 06:56:02    小编:ZTFB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描写风雨同舟齐心抗疫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去年,妈妈买了一盆西红柿摆在我的卧室,让我好好照料它。我兴高采烈,心里简直乐开了花,拍桌胸脯保证出色完成任务。望着那棵小小的西红柿,我仿佛看见了它结出鲜红饱满的西红柿,笑得合不拢嘴。

从那以后,这课西红柿就成了我的“宝贝”:每天,不管有多忙,我都会抽出时间,为西红柿浇水、施肥、除草。叶子上沾了一点儿灰尘,我都会小心翼翼地擦干净,期待着它快快长大结果。

可不知怎的,刚买回来时的西红柿树叶子绿油油的,现在却渐渐变得黄黄的,就像生了病的宝宝,无精打采。我望着我的宝贝日渐变得憔悴,心疼极了,更加精心地照料它,每天捧着它去晒太阳,用最好的肥料,连浇水都是小心翼翼的。但是,西红柿树还是以枯黄的叶子宣告与我的决裂。

满怀希望的愿望落空了,西红柿树不可能结果子了,我心疼万分,伤心得几乎就要哭了。同时,我又感到不解,为什么它会死去呢?我明明十分用心地照料它的呀。!

我绞尽脑汁想不出原因,只好去问爸爸。爸爸听了我的疑问,语重心长地说道:“孩子,你这样照料植物是不行的。”“为什么?”我更不明白了。“植物的生长,虽然需要阳光、雨露,但也要经历干燥、没有阳光的照耀等这些不确定因素,你这样用心地去照料它,它根本就没有经历过风雨的洗礼,自然就撑不住了。”“什么?”我感到不可思议,原来是我害了它!爸爸拍了拍我的肩膀说道:“孩子,你不必吃惊,植物是如此,人亦如此。人生的道路上总会经历坎坷,这些都是在磨练我们。我们的人生路不可能一帆风顺,所以我们不必去逃避困难与挫折,要勇敢地去面对苦难的洗礼,才会活得更加出色!想成功,必须经过磨练,经历苦难。”

“原来如此……”我自言自语了一会儿,对爸爸笑了笑,说:“我明白了,爸爸,谢谢你!”

是啊,我终于明白,那株西红柿为何会枯死了,更受到了深刻的启发: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我豁然开朗了,心想,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这件事,更不会忘记爸爸的谆谆教诲给我的启示……

描写风雨同舟齐心抗疫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时间裹曾经》

作词:苒舒烟

原作曲者:刘大江

原作词者:郭敬明 落落

水面触蜻蜓,微风颤抖了心情。曾经你送我的风铃,依然风吹就鸣。

不想去面临,你那说谎的眼睛。曾经我爱的小知青,如今下落不明。

曾经相伴到天明,说着缘分是天注定,撕心裂肺的爱情,终只是用爱伤自己。

时间裹曾经,早已褪掉了稚皮。花朵上的一点晶莹,要去独自旅行。

播放老电影,流泪看到了天晴。坐在台阶上数着星,听着那响风铃。

说好一起去旅行,黄昏落日沙已漏尽。翠绿树中有蝉鸣,花草树木同我聆听。

月老爷爷对不起,这场游戏一败涂地。潺潺流淌的小溪,湖水清澈的能见底。

温馨美丽的甜蜜,转眼就变成了回忆。因为忘记,才有所以。

风风雨雨的洗礼,发现我好爱你。

描写风雨同舟齐心抗疫心得体会及感悟三

每个人的成长路程都是截然不同的,都会遇到许多的挫折和成就。而我的成长道路上也经过了许多坎坷和成就,现在我就讲给你听吧。

今年秋天,我参加了由简爱家居举办的“爱在成长———家居文化节”的比赛。之前,我顺利地闯过了初赛,终于要进行最后的冲刺了。这次决赛一共有13位选手参加,最后选出6位选手获得由简爱家居颁发的荣誉证书和奖金。

我接到通知后,就开始不断地练习,从每一句话到每一个动作,直到练得不能再熟为止。为了比赛,妈妈还给我买了一条裙子。粉红的裙子上别着一朵花,裙子还是两层的,穿上去很舒服。我穿上这条裙子,觉得自己像一位高贵的公主。

比赛那天,我穿上裙子,扎好头发,信心十足地来到现场。那里已经很热闹了,选手们穿着各式各样漂亮的演出服在后台走来走去。他们的父母在为他们做准备工作,评委也已经各就各位。我在一个位置上坐下,等待中手心不禁直冒冷汗。妈妈见我这样,安慰我说:“放松一点儿,不要紧张,喝口水吧!”我点点头,拿起水杯,喝了一口又一口……

比赛开始了,选手们陆陆续续地上台,很快就轮到我了。我拿着话筒上了台,心怦怦直跳。我开始表演起来,慢慢地放松了起来,胆子也变大了。台下的观众和评委掌声不断,最后伴着热烈的掌声走下了舞台。我问妈妈表演得好不好,妈妈鼓励道:“好,很棒!”几天以后,我接到了比赛获得三等奖的消息,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

是不是人生就一帆风顺呢?我可以坚定地对你说“no!”

今年学校举行了一学期一次的书法比赛,老师要在班上经过评比,精挑细选,选出人员去参加比赛。班上评比前的那几天,我把所有的心思精力放在书法上,想着去参加比赛的名单上一定有我的名字。因为前几年书法比赛我都被选上,并且拿了奖。所以,这次我也自信满满的。我紧握笔头,一笔一画地写着每一个字,生怕写错了或写难看了。评比结束,老师隆重地念出了去比赛人员的名单:刘嘉婧、余卓枢……名字念完了,就是没有我的名字。我非常沮丧:为什么没有选我?为什么没有选我?在妈妈的开导下,我明白了:老师选他们,一定是他们比我还要努力。我一定要更加努力,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大家看!

通过这两件平凡小事,我深深地感悟到:未经历坎坷泥泞的艰难,哪能知道阳光大道的可贵;未经历风雪交加的黑夜,哪能体会风和日丽的可爱;未经历挫折和磨难的考验,怎能体会到胜利和成功的喜悦。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我们应该从中吸取经验,绽放出最美的光芒!

描写风雨同舟齐心抗疫心得体会及感悟四

1、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____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2、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____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3、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____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4、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____志南《绝句》

5、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____许浑《咸阳城东楼/咸阳城西楼晚眺/西门》

6、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____王维《山居秋暝》

7、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____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8、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___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9、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____蒋捷《虞美人·听雨》

10、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____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

11、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____唐婉《钗头凤·世情薄》

12、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____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初春小雨/早春》

13、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____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14、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____杜牧《江南春》

15、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____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16、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____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17、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____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8、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19、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____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20、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____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描写风雨同舟齐心抗疫心得体会及感悟五

阳光明媚,火辣辣的太阳照在了大地上,给我们带来温暖,我以为今日的天气必须很好。

我准备出门,妈妈把我叫住了说:“今日有暴风雨,出门必须要带伞,要不回来就要变成落汤鸡并且还会感冒。”我说:“我记住了。”原先今日天气一点都不好。

当我坐在教室里的时候,看见风婆婆来了,吹了一口气,大树舞蹈了起来,花朵们也随着风飘动、翩翩起舞了起来,两滴水从屋顶上落到了地下,“嘀嗒!嘀嗒!”原先它们是在告诉我们要下雨了,没过多久毛毛细雨还真的下了下来,看来他们说对了。

有的人在屋檐下避雨,有的人很着急,没有带伞怕雨越下越大一向停不下来,有的人心想晾在阳台上的衣服有没有淋湿,房间里打开的窗户有没有下进去。

小花吸足了水分,一下子就变成了两朵花,小草点点头,一会就升高两倍,小鸟躲进巢里,和兄弟姐妹们抢虫子,青蛙“扑腾”一身跳进了水里,小动物们都是在躲雨。

我突然觉得我就是一滴露水,和人亲密接触,我们都是最好的朋友,在河水干旱的时候,下一场大雨河水里的水又填满了,干旱的人们很开心,有时我们又变成了敌人,涨大水时我们还在下,人们就很厌恶我们。

我又感觉下一场雨就像是在演奏一首美丽的歌曲,“哗啦!哗啦!哗啦!哗啦!”小雨点们唱道,那是多么的优美啊!

雨,把在路边卖东西的人给赶走了,雨,把陆地给弄湿了,雨,把人们晾在阳台上的衣服给搞湿了,雨……

雨有时给人们带来欢乐的心境,又有时给人们带来厌恶的心境,我喜欢雨的原因是淋在身上很清爽,很凉快,我又厌恶雨的原因是雨是酸雨,淋在皮肤上,会不好。

描写风雨同舟齐心抗疫心得体会及感悟六

1、久雨夜晴,明日雨淋(皖)

2、大雨三转(川)

3、久雨有雾晴,久晴有雾雨(桂)

4、久雨看西北,亮了将转晴(浙)

5、沤雨起大风,天气在转晴(辽、桂)

6、久雨西边亮,有雨也(下)不长(鄂)

7、久雨必久旱(浙)

8、久雨久晴无好天,未来还有雨连绵(粤)

9、硬雨不过三(陕)

10、久雨夜晴无好天,明天还是雨涟涟(赣)

11、大雨看大雪,干旱看冰凌(湘)

12、“公雨”发三场,“母雨”连七天(甘)

13、落雨落得慢,整(近)日雨不散(湘)

14、雨后疾雷易晴(桂)

15、久雨北连明,日落满天星(陕)

16、大雨落得急,马上现日头(湘)

17、久雨必有久晴(全国)

18、连日雨蒙蒙,必定起狂风(沪)

19、久雨条云,明日见天晴(闽)

20、雨后云块走,大雨等不久(鲁)

21、沤雨怕天毫,虫害怕飘雨(贵)

22、阴雨天无夜露(冀)

23、白溅雨,时间短;毛毛雨,紧倒绵(贵)

24、雨后露水天转晴(桂)

25、久雨必有久晴,久晴必有久雨(黑、赣)

26、久雨忽见晴,大雨快来临(陕)

27、雨后怕阴天,下了就不干(豫)雨后天晴热死人,下雨还未停(桂)

28、久雨必久晴,久晴必久雨(湘)

29、久雨云层亮一亮,下一千丈雨(粤)

30、久落雨,太阳恶,晴起跑不脱(贵)

31、急雨易情,细雨不开(甘)

32、雨后寒,雨绵绵(藏)

33、下雨再猛,转风就晴(豫)

34、久雨久晴,久晴久雨(赣、闽)

35、久雨后,云雾分散上升,为晴天止之兆(藏

36、昼雨夜晴没好天,明白依旧雨绵绵(豫)

37、普雨怕闻雷,闻雷必将晴(冀)

38、雨多西风不晴,雨少东风不雨(晋)

39、久雨夜晴没好天,不等到欢叫唤(陕)

40、透雨无霜(吉)

41、白雨走远路,过雨连三场(宁)

42、雨天伴鸡叫,不晴也天晓(湘)

43、急雨易晴,慢雨难晴(开)(辽、赣、湘)

44、久雨天金黄,明日转太阳(桂)

45、雨后天开得早,莫想天气好;雨后天开得晚,天气定好转(鄂)

46、话多人不信,雨大田干硬(贵)

47、雨后天更热,天晴信不得(桂)

48、沤雨起大风,雨止天转晴(豫)

49、雨落无小风,晴干无大风(甘)

50、雨过云块走,下地也能久(吉)

51、暴雨大得凶,明日必天晴(湘)

52、白雨大三阵(陕)

53、久雨絮云天,雨去晴在来(鄂)

54、大雨下三次,小雨下七次(贵)

55、久雨见晴天,明日雨更欢(吉)

56、久雨傍晚停,一定要天晴(冀、苏、浙)

57、急雨过后即晴天,细雨一下无止境(湘)

58、急雨不长,细雨洋洋(贵)

59、久雨夜晴无好天,明朝还有雨连绵(湘)

60、有雨西风晴,无雨西风雨(闽)

61、快雨快晴、慢雨慢晴(晋)

62、久雨日落明,明天定转晴(皖)

63、急雨易晴,慢雨不开(吉、皖、甘)

64、阴雨猛晴雷雨见(陕)

65、久雨夜晴天,晴不到五更天(宁)

66、急雨快晴,慢雨不止(赣)

67、大雨时间短,小雨时间长(桂)

68、暴雨一条线,细雨打成片(鄂)

69、阵雨当天晴,细雨扯连阴(陕)

70、久雨西北露青天,明天一定是晴天(鄂)

71、大雨看大雪,大旱看大凌(湘)

72、雨后露水必久晴(湘、桂)

73、久雨见晴天,几天不见面(桂)

74、久雨夜晴没,(无)好天(湘、陕)

75、雨天不冷不晴,晴天不热不下(甘)

描写风雨同舟齐心抗疫心得体会及感悟七

一、教材

《破阵子》是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本单元以宋词文学为主,涵盖了词的豪放派和婉约派风格。通过鉴赏,体味词中表达的情感,分析作者是如何传情达意的。进一步了解词的特点和写法,让学生在学习后对词的鉴赏建立一个初步的感性的理念。

辛弃疾南来著名的爱国词人,他力主抗金收复失地,他写的许多词都跟当时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有关。他的词题材广阔、内容丰富、意境高远、风格以豪放悲壮为主,继承和发展了苏轼的豪放派词风,成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词《破阵子》是作者在江西上饶闲居时期的创作,是写给在抗金主张上志同道合的好朋友陈亮的。

二、教育教学思想

根据新课标标准,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是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养成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发展奠定语文基础。所以,这节课我遵循的教学思想是:

1、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2、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学习。

3、进教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著名词人的生平,词的风格。

2、了解词的知识,当堂背诵课文。

3、紧扣“壮”品味词句。

过程方法目标:

1.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掌握停顿,节奏与语气。

2.体会词人所表达的情感3.鼓励学生从语言的角度品析词。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2.认识词人面生活与自身变化所持的态度与观念。

四、教学方法

朗读教学法

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讨论法是民主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反映,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评论与争辩能力。通过讨论,使学生在学习中相互合作,敢于质疑,不断提高思维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教师适时给予必要的点拨指导,引导学生品评鉴赏。

五、教学步骤

一、情境导入:有一位英雄带骑兵五十人直闯有五万人的金兵大营活捉叛徒,英雄的故事荡气回肠,令人心驰神往。这位青年将军便是当时年仅23岁的辛弃疾。他不仅是一位驰骋沙场的爱国战将,也是一位杰出的词人。,

二、介绍词的常识、题解、作者及时代背景。(请学生介绍,了解预习情况)

1、词的常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大家看,写在最上面的

破阵子”是题目吗?

不是,和我们已经学过的“沁园春”、“卜算子”一样是词牌名;“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才是题目。

2、“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结合注释1,我们知道这首词是辛弃疾赋闲时写给他的好朋友陈亮的。我们知道,要理解诗必须先要了解作者。那有谁能给我们大家介绍一下这首词所涉及的辛弃疾和陈亮两个人?

3、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他出生在北方。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同时,由于辛弃疾是在金人统治下的北方长大的,他也较少受到使人一味循规蹈矩的传统文化教育,在他身上,有一种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

陈亮,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论议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隆兴初,与金人约和,天下忻然,幸得苏息,独亮持不可。

4、这首《破阵子》是辛弃疾赠给他的好友陈亮的,二人均为南宋著名词人,又都坚决主张抗金,收复中原,这共同的志向使他们成为知心朋友。

辛弃疾作这首词时,已辞官在江西上饶农村闲居,但心中时时不忘杀敌立功,统一祖国。

三、整体感知

我们知道文章有“文眼”,诗有“诗眼”,就是那篇文章或诗歌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字词或句子。对与词来说,我们姑且称之为“词眼”。这首词的“词眼”就在题目里,谁能把它找出来?

“壮”。这个字是本词的“文眼”,整首词都是围绕这个字来写的。大家能找出课文哪些地方表现了“壮”,这个“壮”字的含义又是什么呢?这两个问题我们梳理了课文后再来回答。

1、首先,先听一下录音,大家在书上注音;然后我请几位同学试着为我们朗读一下。

2、学生朗读,理解这首词的含义。

3、齐读课文。

(朗读是学习语文必不可少的过程,它能帮助学生初步把握文意。先由自由读、个人读、齐读,师范读,教师作好朗读指导。

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培养自主学习词的有效方法就是让学生在多次阅读的基础上感知文意。小组内交流解决疑难。

师生共同赏析,体会词人的思想感情。在这个环节,让各小组讨论,思考出答案。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启发思考。通过探讨解决问题组织学生自我学习、自主解决问题,在学生回答结束以后,及时给予点拨,帮助学生理解。)

4、赏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回:醒。

沉醉中挑亮灯光抽出剑来细看,梦醒后各个营垒接连响起号角之声。这时候作者回想梦中之事想到了下面的景象。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八百里:牛。(典故)。八百里分麾下炙是一个倒装句,正常的顺序为“分麾下八百里炙”的倒装,分给部下烤牛肉,以犒劳出征的士卒。

五十弦:瑟,泛指乐器(典故:以前都有50弦,因三皇之一的泰皇受不了它发出的悲哀之音,才下令改为25弦)。

翻:演奏。

“五十弦翻塞外声”中的“翻”字改为“弹”字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不好,“翻”字写出了战歌嘹亮,乐器轰鸣的热烈场面;如用“弹”字代之,就表现不出这种气氛。

“秋”仅仅表示这时是秋天吗?

明确:不,既点明了战争爆发的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

把烤牛肉分给部下饱餐一顿,琴瑟演奏出北疆苍凉的乐曲。在肃杀的秋风中,战场上军队正在检阅准备出征。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这两句是宽泛对偶,这样看来与“如”字相对的“作”字是什么意思?

明确:作:像。这个字古今词义不同要注意。的卢:额部有白色斑点的马。霹雳:弓弦的响声。

战马像的卢那样飞奔,放箭的弓弦如雷鸣使人心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君王的天下事是指什么?统一国家。

多想完成君主完成统一国家的大业,自己也赢得一世乃至死后的英名。可惜白发已现两鬓。

5、我们梳理了整首词后,大家能否找出文中表现“壮”的地方?

这些句子表现出来的“壮”的内涵是什么?

壮: 点兵出征、飞驰敌阵——壮观而激烈雄壮 统一国家、名垂青史——雄心壮志

本词的文眼“壮”,仅仅是雄壮吗? 我想我们与另一位南宋著名诗人的一首诗对照着看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放录音)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僵卧:挺直躺着,借僵硬的睡态来表现自己年老体衰。

不自哀:自己不感到悲哀。

尚思:还想着。

戍轮台:守卫边疆。

请一位同学结合注释来给我们讲解一下这首诗。

我年老体衰却不感到悲哀,还想着为国家守卫边疆。深夜躺着听到风雨的声音,就迷迷糊糊的梦见骑着战马跨过冰河。

这是陆游在68岁的时候写的诗,他在年老时仍然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还希望为国出力,甚至在梦里都在为了国家的统一而战斗。对照这首诗,我们来看《破阵子》中的最后一句的含义。

陆游说“僵卧孤村不自哀”,他还要上战场;那么,当辛弃疾说“可怜白发生”的时候,他认为自己还能上战场吗?

不能! 那么他可惜的是什么呢?

不仅仅可惜自己不能为国尽力;也可惜因为不能指挥战斗统一国家,从而不能名垂青史了。

那么,再回到本词的文眼“壮”,仅仅是雄壮吗?

不是,最后一句壮和悲,理想和现实,形成强烈的反差。而当翱翔天际之时,陡然下跌,这里的“壮”还有为“悲壮”的含义。

作者化“雄壮”为“悲壮”,由理想回到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作者有抗金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却只能在沉醉后的梦里驰骋沙场,心中有壮志未酬的悲情。

6、作者为什么会发出“可怜白发生”的慨叹?

明确:作者一生抗金收复失地,连梦中也不忘抗金的战斗生活,但由于朝廷的无能,自己的理想难以实现,当看到两鬓新生的白发,感到自己已入暮年,空有一身凌云壮志,“报国欲死无战场”只能在沉醉后驰骋沙场,心中不由涌起壮志未酬的悲情。

7、作者写这首词有什么用意?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这首词托名为安慰朋友,实则是抒发词人自己对青年时代抗金的战斗生活的念念不忘之情,以及坚决恢复中原,建功立业的壮志,还有壮志难酬的悲愤。

8、如何理解这首词?

明确:这首词是词人爱国词篇中的代表作之一,虽是为鼓舞爱国壮士、好友陈亮而作,但更是自己心志的流露。词人以早年战斗生活为基础,融梦境幻觉为一体,描绘了一幅爱国将士驰骋沙场,雄伟壮阔的场面,全词内涵丰富,造语豪壮,结构谨严,构想奇特,以梦境贯穿上下片,自出机杼,情感雄奇高昂。末尾“可怜”一句将感情一落千丈:词人的功名只能是在醉里和梦中实现。理想和现实形成极大的反差,有力地突出了词人的悲愤。

四、小结全文

全词从想象着笔,描绘了理想中的抗金队伍和战斗场景。全词在感情基调上是雄壮高昂的,而结句又是悲凉低沉的。前后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这种抑扬法赋予了本词特有的艺术魅力,有力地表现了词人满怀壮志而志不得伸的苦痛。

五、知识链接,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1 .稼轩名句集锦

(1)、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 元夕》

(2)、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清平乐 村居》

(3)、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2、读到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名句,不禁让我们想起苏轼“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 ,射天狼 ”的壮志;也会让我们想起李贺“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豪迈;还会使让我想起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叮咛;更能让我们记起岳飞、夏完淳、岑参、王翰、等更多的爱国志士,让我们收集这一类的诗句。

3、吴伯萧的《记一辆纺车》中写到:“那场面真是沙场秋点兵”,请学以致用,把我们的古诗词用到我们的讲话和写作中去,比如:我们在操场上举行广播操比赛,那场面不禁让我想起辛弃疾的名句“沙场秋点兵”来;初三了,学习真紧张,大家真是“夜里挑灯看书,梦回书声琅琅”奥运赛场上,骑术比赛“ 马作的卢飞快,射箭比赛“弓如霹雳弦惊。(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古诗词)

六、布置作业

1、朗读、背诵这首诗。

2/如果你是辛弃疾的挚友陈亮,看到这首词后,你会对辛弃疾说些什么?以此为主题写一篇300这左右的文章。

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的功能是简要全面的概括教学内容。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沙场秋点兵——豪迈场面(志士热情)

可怜白发生——冷酷现实(朝廷冷漠)

七、教学评价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的教学目标指引着教师教的活动,也指引着学生学的活动。学生正确掌握了本词的思想内容,对词人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能及时了解并熟悉课文,所提出的问题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巩固原有知识,整个教学过程是这样设计的,但具体的课堂教学还要根据当时的情景调整。

总结一下,本课的教学有以下特点:

1、全新引入,调动积极性。

2、师生互动有效教与学

3、愉快教学,能力提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