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小兴安岭百名英烈心得体会如何写 纪念英雄烈士的感受与体会(八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3 07:24:31 页码:8
小兴安岭百名英烈心得体会如何写 纪念英雄烈士的感受与体会(八篇)
2023-01-13 07:24:31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有关小兴安岭百名英烈心得体会如何写一

《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组单元是围绕“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一主题而编写的。《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一课围绕着美丽、诱人,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小兴安岭的热爱之情。

本课教学分为两课时,依据学段目标,我为第一课时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观察、描写的方法。2、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3、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感受小兴安岭的四季景色;难点是体会用词的准确。

三年级的语文教学正处于由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向高年级的阅读教学的过渡阶段,在小学语文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其主要任务是进行段的训练,并在段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理解词语、运用词语的能力。但对刚上三年级不久的同学来说,体会文章准确地运用词语、恰到好处地表达还处于学习和积累的阶段,是他们的薄弱环节。

《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一课思路清晰,段落分明,语言生动,用词准确。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理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节课我的设计理念是:以读为本,巧设问题,抓住特点,引导学生自主感悟小兴安岭的美丽;感情诵读,在师、生、本互动中迸发情感。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这就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多元对话中,培养他们感受、理解、欣赏、评价和运用能力。本节课我的教学程序安排如下:

开课的关键是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产生与文本对话的强烈愿望。在这里,我联系学生旧有知识导入,从以前学到的景物描写的诗到课文的回顾,自然而然地进入新课的学习。

因为在授课之前,我已经安排了预习,所以,为了节省时间,我没有让学生整体读文,而是安排了检查预习这一环节,了解了学生认字的情况和概括全文的能力。找出了文章的中心句,然后围绕中心展开教学。

这一环节是让学生走进文本的每一段,甚至每一句,深读课文,沉浸其中,透过文中语言文字,与文本进行对话,把握文章主旨的过程。结合本篇课文,关键是把握段中重点词句,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进入语言情境,从文本的语言文字中受到情感熏陶。同时抓住文中用词准确之处,领悟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之精妙,并积累语言。春、夏、秋、冬的小兴安岭景色各异,根据课文特点,我按“先扶后放”的线索安排各段的学习,以培养学生自主读书的能力。

在带领学生学完春天一段后,我让他们自己回忆学习过程,归纳学习方法以帮助他们形成阅读能力。为了逐步积累形成能力,学习夏、秋、冬一段时则采用分组合作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老师给出了“读一读”、“划一划”、“说一说”的学习提示,在小组的合作学习中,同学们都有大量的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倾听他人的意见,不仅能获取到更多的信息与知识,更使他们有机会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技能。

为了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在课的结尾我设计让学生发挥想象,用学到的方法描绘一下作者没有写出的景物,既加深了对小兴安岭美景的理解,又迁移了学法,可谓一举两得。

有关小兴安岭百名英烈心得体会如何写二

各位亲爱的游客:

大家早上好!欢迎来到八达岭观光景区游玩,我是李导游。今天,我很高兴能带你们去长城游览。长城东西南北交错,翻越巍巍群山,穿过茫茫草原,跨过浩瀚的沙漠,奔向苍茫的大海。今天我们游览的只是其中保存得最完整的一段——长城八达岭。

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中的杰出代表,因为这里四通八达,故成八达岭。可能大家会问,为什么把长城修筑在这里?其实这主要是因为八达岭地区重要的地理位置。它不仅守卫着明皇陵,而且也是京师的大门。

有一句话大家一定都知道:不到长城非好汉。刚才说了这么多关于长城的事情。大家一定等不及要到长城游览一番。不用着急,马上您也要成为好汉了。八达岭长城有三台两墙组成的,什么是三台呢?我给你们介绍一下吧!三台分别是城台、敌台。其中城台构造非常简单,只是驻守的官兵避寒的地方。那敌台的构造相对就要复杂一些,分为两层,下层是由回井等字形组成,上层有垛口和望孔是观察军情和射击用的,所以这里也具有防御敌人的功能

下面就到了烽火台,又叫烽燧,狼烟台。是不和长城相连的独立建筑。一旦敌人来犯,就点燃烽火通报军情。明朝的时候,还对烽火与敌人的关系作了严格的规定:敌人百余个,燃一烟点一炮;五百人,燃两烟两炮;千人以上,三烟三炮;五千人以上,四烟四炮。就通过这种方式,在边关的军情能够飞速的传到皇宫大内。

古代城垣设施不仅修建敌楼、箭楼作用武之备,还修建魁星楼以祭把主宰文运之神魁星。西安魁星楼建在南门城楼东,后遭兵火毁坏。后来在原址上复建魁星楼,值得一看。

回头看看那雄伟的长城,这么快就要说再见了,是否有一点依依不舍呢?如果有机会能够再来游览,我一定再来给你们当导游

同学们好!欢迎你们大家来“兵马俑”博物馆参观。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王,请同学们跟我一起往这边走。

我们现在要去参观1号俑坑,这是最大的一个坑。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我们看坑里的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就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秦始皇自13岁登基时就开始建造秦始皇陵,直到他驾崩前还没有完工。皇陵建造了38年。这座皇陵墓占地约25万平方米左右。在这陵墓周围有守卫了20__多年、占地2万亩的兵马俑方阵。

现在人们公认秦兵马俑有三大特点:一是多,现已挖掘出的兵马俑,分三个坑,约有8000多个武士俑,600多个战马俑。充分展示了秦朝统一六国的强大兵力。二是精,大到布局排阵,小到肌肤纹理无不蕴含巧思、一丝不苟。三是美,秦俑阵有令人震憾的壮丽美感、气势磅雹威武雄奇。

大兴安岭地区是我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地级行政区。它东依连绵千里的小兴安岭,西临一望无际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南达辽阔肥沃的松嫩平原,北靠波涛滚滚的黑龙江,与俄罗斯隔江相望,边境线长达792公里。大兴安岭地区地理坐标魏东经121°11′~127°10′,北纬50°10′~53°33′,南北长365公里,东西宽355公里,总面积8。46万平方公里。

黑老潭,位于松树坪村南二里许的石门水库内,潭长14余里,宽5—6米,深不可测,水呈黛色,故叫黑老潭。听说常有一黑婆婆出入水面,故又叫黑老婆潭。

长寿山,人长寿,山水相映,古今交融,峰奇石异,水趣洞幽,神游幻思,美不胜收。到此一游,可饱览大自然的美感,寻觅古老传说的神奇,接受民族文化的陶冶,得到历史的启悟。近年来,在中央首长及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景区正在不断开发建设,目前已具备便捷的交通条件和良好的游览环境,相逢自是有缘,长寿山以客为尊,景区正在以优质的服务迎接四海游客,五洲宾朋。

小孤山,无处不景,无景不奇;庙宇亭台,层次分明。山旁有龙角石,临江陡峭;山中有龙耳洞,冬暖夏凉,深不可测;山顶有龙口,势若仰天长啸。还有一天门、龙眼石、琼崖滴翠、弥陀阁、先月楼、半边塔、海神龛、天妃殿、界潮祠、碧云梯、卧羊石、观涛石、御诗碑和庙藏文物以及众名士题咏的海门石刻等。这些诸多古迹胜景为神话般的小孤山笼上了一层扑朔迷离的光环。游小孤,如步仙境。明代谢缙有诗赞曰:“半空岩石架高台,过客登临此处来。佩玉尚闻仙子去,乘鸾疑见女郎回。澄江秋水明妆镜,绝顶云鬓绾髻堆。一望东南形胜阔,何须海上问蓬莱!”今日来“长江绝岛”小孤山的中外游客络绎不绝。

位于本区西北的风蚀地貌雅丹群,是世界最大最典型的雅丹景观之一,尤其是南八仙,一里坪一带,分布面积达千余平方公里,被世人视为魔鬼城,迷魂阵。南八仙一带雅丹犹如一个动物世界,有“野马奋蹄”,“骆驼昂首”,“巨鲸戏水”,“虎卧龙腾”,妙趣无穷。一里坪雅丹则是宝塔巍巍,千舟竞渡,适入其间如入迷宫。

好了,现在请大家四处参观吧。

大家好!欢迎大家到八达岭景区观光旅游。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起参观,我很高兴,望各能在八达岭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万盛黑山风景区,位于万盛区东南边缘的景星乡。景区距万盛城区20公里。景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风景区森林覆盖率达98%以上,自然景观十分丰富,既有奇峰、茂林、古树,又有溪流、峡谷、瀑布;既有古老的地质地貌、溶洞、石林,又有罕见的珍禽异兽,动物、猴群。这里人迹罕至,古为夜郎国夏宫,有着各种丰富的传说,加之层峦叠峰的群山森林中时有多雨多雾的茫茫烟雾,使整个景区笼罩着一层神秘的色彩。

现在我们将进入的是蓬莱阁名胜景区,游览时间是一个半小时左右。在游览过程中,我将竭诚为您服务,并很愿意回答您所提出的问题。希望我们共同合作,度过这美好愉快的时光。

有关小兴安岭百名英烈心得体会如何写三

同学们好!欢迎你们大家来“兵马俑”博物馆参观。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王,请同学们跟我一起往这边走。

我们现在要去参观1号俑坑,这是最大的一个坑。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我们看坑里的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就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秦始皇自13岁登基时就开始建造秦始皇陵,直到他驾崩前还没有完工。皇陵建造了38年。这座皇陵墓占地约25万平方米左右。在这陵墓周围有守卫了20_多年、占地2万亩的兵马俑方阵。

现在人们公认秦兵马俑有三大特点:一是多,现已挖掘出的兵马俑,分三个坑,约有8000多个武士俑,600多个战马俑。充分展示了秦朝统一六国的强大兵力。二是精,大到布局排阵,小到肌肤纹理无不蕴含巧思、一丝不苟。三是美,秦俑阵有令人震憾的壮丽美感、气势磅雹威武雄奇。

大兴安岭地区是我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地级行政区。它东依连绵千里的小兴安岭,西临一望无际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南达辽阔肥沃的松嫩平原,北靠波涛滚滚的黑龙江,与俄罗斯隔江相望,边境线长达792公里。大兴安岭地区地理坐标魏东经121°11′~127°10′,北纬50°10′~53°33′,南北长365公里,东西宽355公里,总面积8。46万平方公里。

黑老潭,位于松树坪村南二里许的石门水库内,潭长14余里,宽5—6米,深不可测,水呈黛色,故叫黑老潭。听说常有一黑婆婆出入水面,故又叫黑老婆潭。

长寿山,人长寿,山水相映,古今交融,峰奇石异,水趣洞幽,神游幻思,美不胜收。到此一游,可饱览大自然的美感,寻觅古老传说的神奇,接受民族文化的陶冶,得到历史的启悟。近年来,在中央首长及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景区正在不断开发建设,目前已具备便捷的交通条件和良好的游览环境,相逢自是有缘,长寿山以客为尊,景区正在以优质的服务迎接四海游客,五洲宾朋。

小孤山,无处不景,无景不奇;庙宇亭台,层次分明。山旁有龙角石,临江陡峭;山中有龙耳洞,冬暖夏凉,深不可测;山顶有龙口,势若仰天长啸。还有一天门、龙眼石、琼崖滴翠、弥陀阁、先月楼、半边塔、海神龛、天妃殿、界潮祠、碧云梯、卧羊石、观涛石、御诗碑和庙藏文物以及众名士题咏的海门石刻等。这些诸多古迹胜景为神话般的小孤山笼上了一层扑朔迷离的光环。游小孤,如步仙境。明代谢缙有诗赞曰:“半空岩石架高台,过客登临此处来。佩玉尚闻仙子去,乘鸾疑见女郎回。澄江秋水明妆镜,绝顶云鬓绾髻堆。一望东南形胜阔,何须海上问蓬莱!”今日来“长江绝岛”小孤山的中外游客络绎不绝。

位于本区西北的风蚀地貌雅丹群,是世界最大最典型的雅丹景观之一,尤其是南八仙,一里坪一带,分布面积达千余平方公里,被世人视为魔鬼城,迷魂阵。南八仙一带雅丹犹如一个动物世界,有“野马奋蹄”,“骆驼昂首”,“巨鲸戏水”,“虎卧龙腾”,妙趣无穷。一里坪雅丹则是宝塔巍巍,千舟竞渡,适入其间如入迷宫。

好了,现在请大家四处参观吧。

有关小兴安岭百名英烈心得体会如何写四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融、汇”等10个生字。会写“汇、欣”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抽出、嫩绿、汇成”等15个词语。

(2)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4)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在读中理清条理,在说中理解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热爱小兴安岭。

二、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理解小兴安岭四季不同的美与丰富的物产。

三、教学难点:

欣赏文中优美词句,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四、课前准备

①一张中国地图。

②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的教学挂图。

五、教学时间:

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出示中国地图,教师谈话:在我国东北有一个著名的林区――小兴安岭,为了加强旅游业,林区管理局决定招收一批导游,大家想报名参加竞聘吗

二、明确要求

那么大家怎样在竞聘中获得成功呢?学生讨论,师生共同确定“闯关”要求。

第一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第二关: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关: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季节,当众介绍小兴安岭的景色,要求举止大方,口齿清楚,普通话标准。

三、读书闯关

①闯第一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a、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b、检查“闯关”。

小黑板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

同桌互读,小组内轮读,班级抽读。

抄写生字、生词。

统计已“闯关”的人数。

②闯第二关――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a、学生自由练读。

b、学生在小组内过关。每人从“春、夏、秋、冬”四段中抽读一段,组员互相评议。不能过关的可再读。

四、课后作业

①认真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②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季节,想想该怎样介绍,可先在父母面前练一练。

第二课时

一、检查巩固

1、听写生字新词,听写有关句子。

2、让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二、继续闯关

1、闯第三关――展示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诱人景色。

a、学生先和自己要好的朋友练一练,或和同座练说。

b、学生自由登台介绍,教师引导学生相互评价。

2、闯关总结:同学们经过自己努力,不但读得好,而且说得好。你们都是合格的小导游。

三、拓展活动

1、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想想这些句子好在哪里。

2、利用星期天观察家乡的一处景物,并且抓住景物特点写一写。

板书设计:

春:树木、积雪、小溪、小鹿

23、美丽的小兴安岭夏:树木、浓雾、阳光、野花

秋:树叶、果子、特产

冬:雪花、动物

有关小兴安岭百名英烈心得体会如何写五

教学目标:

1、会认识本课生字20个,其中15个会写。

2、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部分段落。

3、能读懂课文的主要资料,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陶冶对自然美的情趣。

4、领悟作者观察与描述景物特点的表达方法,积累稳重的好词佳句。

教学重点

理解春、夏两个自然段,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教具准备:中国政区图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激趣

1、谁明白小兴安岭在哪里?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出示地图)

2、引导:让我们借助课文。了解那里的美丽景色。

二、初步感知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在自己读懂的地方做上标记。

3、提出读不懂得问题。

4、学生交流自读状况:

(1)指名读、正音、理解词语问题。

(2)小兴安岭的哪些景色你最感兴趣?让学生按自己的认识具体说说,表达要明白。

(3)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课文资料。

三、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第二课时

一、再读课文,体验和感受

导语,继续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

1、小兴安岭哪个季节的景色最美,为什么?找自己最喜欢的季节读、品味、体验,读出感情。

2、交流体验与感受。鼓励学生主动的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词句,并说说喜欢什么,说出真切感受。

(1)你喜欢那个季节的景色,它给你什么美的感受。

(2)老师要步步引导和抓住时机点拨,让学生在多读中有所感悟,并与其他学生交流感受。

二、领悟表达方法

1、回顾全文,思考、讨论:作者描述小兴安岭的景色。是按什么顺序?开头和结尾写什么?

2、读了课文,欣赏了小兴安岭的景色,你感觉作者抓住了什么来写四个季节的景色的?

师:抓事物特点表现它的景物的美丽,表达作者对大自然、对小兴安岭的喜感情绪,及其读者的向往。这种方法同学们要不断的领悟、学习运用。

三、积累、运用

1、结合课后题思考,练习3,从中找出课稳重自己喜欢的词语读读,体会用词的准确。

2、生字的识记与书写

四、布置作业

观察自己喜欢的一处景物,抓住特点,模仿这一课“总分总”的写法写一段话。

教后小结:

本文资料浅显易懂,文质兼美,不必泛泛地引导理解,完全能够让学生透过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精彩段落和优美句子,积累语言,到达以读带讲的效果。然后让学生学以致用,模仿写作,一箭双雕。

有关小兴安岭百名英烈心得体会如何写六

同学们好!欢迎你们大家来“兵马俑”博物馆参观。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王,请同学们跟我一起往这边走。

我们现在要去参观1号俑坑,这是最大的一个坑。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我们看坑里的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就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秦始皇自13岁登基时就开始建造秦始皇陵,直到他驾崩前还没有完工。皇陵建造了38年。这座皇陵墓占地约25万平方米左右。在这陵墓周围有守卫了20_多年、占地2万亩的兵马俑方阵。

现在人们公认秦兵马俑有三大特点:一是多,现已挖掘出的兵马俑,分三个坑,约有8000多个武士俑,600多个战马俑。充分展示了秦朝统一六国的强大兵力。二是精,大到布局排阵,小到肌肤纹理无不蕴含巧思、一丝不苟。三是美,秦俑阵有令人震憾的壮丽美感、气势磅雹威武雄奇。

大兴安岭地区是我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地级行政区。它东依连绵千里的小兴安岭,西临一望无际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南达辽阔肥沃的松嫩平原,北靠波涛滚滚的黑龙江,与俄罗斯隔江相望,边境线长达792公里。大兴安岭地区地理坐标魏东经121°11′~127°10′,北纬50°10′~53°33′,南北长365公里,东西宽355公里,总面积8。46万平方公里。

黑老潭,位于松树坪村南二里许的石门水库内,潭长14余里,宽5—6米,深不可测,水呈黛色,故叫黑老潭。听说常有一黑婆婆出入水面,故又叫黑老婆潭。

长寿山,人长寿,山水相映,古今交融,峰奇石异,水趣洞幽,神游幻思,美不胜收。到此一游,可饱览大自然的美感,寻觅古老传说的神奇,接受民族文化的陶冶,得到历史的启悟。近年来,在中央首长及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景区正在不断开发建设,目前已具备便捷的交通条件和良好的游览环境,相逢自是有缘,长寿山以客为尊,景区正在以优质的服务迎接四海游客,五洲宾朋。

小孤山,无处不景,无景不奇;庙宇亭台,层次分明。山旁有龙角石,临江陡峭;山中有龙耳洞,冬暖夏凉,深不可测;山顶有龙口,势若仰天长啸。还有一天门、龙眼石、琼崖滴翠、弥陀阁、先月楼、半边塔、海神龛、天妃殿、界潮祠、碧云梯、卧羊石、观涛石、御诗碑和庙藏文物以及众名士题咏的海门石刻等。这些诸多古迹胜景为神话般的小孤山笼上了一层扑朔迷离的光环。游小孤,如步仙境。明代谢缙有诗赞曰:“半空岩石架高台,过客登临此处来。佩玉尚闻仙子去,乘鸾疑见女郎回。澄江秋水明妆镜,绝顶云鬓绾髻堆。一望东南形胜阔,何须海上问蓬莱!”今日来“长江绝岛”小孤山的中外游客络绎不绝。

位于本区西北的风蚀地貌雅丹群,是世界最大最典型的雅丹景观之一,尤其是南八仙,一里坪一带,分布面积达千余平方公里,被世人视为魔鬼城,迷魂阵。南八仙一带雅丹犹如一个动物世界,有“野马奋蹄”,“骆驼昂首”,“巨鲸戏水”,“虎卧龙腾”,妙趣无穷。一里坪雅丹则是宝塔巍巍,千舟竞渡,适入其间如入迷宫。

好了,现在请大家四处参观吧。

有关小兴安岭百名英烈心得体会如何写七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课文。本组课文是围绕“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创建美好家园”这一专题而编写的。《美丽的小兴安岭》描写了小兴安岭的美丽和富饶,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小兴安岭的热爱之情。

根据本单元训练重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文中词语;

能力目标: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情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并产生构建美好家园的观念。

《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思路清晰,段落分明,语言生动,用词准确。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理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我设立“创设情境,诵读感悟,体验学习,自悟自得”的学法导向。

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节课我的设计理念是:以读为主,在学生、文本对话中感知“美丽”;抓住特点,在师、生对话中领悟四季美景;感情诵读,在教师、学生、文本互动中迸发情感。

(一)导入课题,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的关键是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产生与文本对话的强烈愿望。在这里,我让学生互相交流展示自己课前收集的关于小兴安岭的文字或图片资料,激发大家对小兴安岭的向往之情,也为课文的阅读积累了直观形象。

(二)初读全文,感知“美丽”

在这里我紧扣课题,由“美丽”一词带动全文:小兴安岭到底怎么美丽?这个话题激起了孩子们的阅读期待。这时我以学生的自读为主,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具体介绍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景色的段落,仔细阅读,体会作者有顺序地描写方法。这篇课文,画面感强,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想象画面。在此基础上,让他们谈谈自己的阅读感觉:你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物?鼓励他们动手画一画自己想象到的景色。

(三)引导比较,感受“美丽”

这一环节是让学生走进每一段,深读课文,沉浸其中,透过文中语言文字,把握文章主旨的过程。结合本篇课文,关键是把握段中重点词句,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进入语言情境,从中受到情感熏陶。同时抓住文中用词准确之处,领悟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之精妙,并积累语言。春、夏、秋、冬的小兴安岭景色各异,根据课文特点,我实施多种教学方法的多重组合,将紧张的学习变为愉快的活动。

在教学二~五段时,我先创设情境,让学生成为一个旅游者,选择自己喜欢的季节到小兴安岭去游览,并说说理由。孩子们联系自己的生活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对小兴安岭的初步印象。文中规范优美的语言是他们阅读的载体,于是老师巧妙地将他们引入与文本的更深入的对话:课文是怎样描述这样的美景的呢?孩子们在自己有滋有味地个性化的朗读中领悟语言文字的优美,琢磨词语的精妙,从而实现了与作者的心灵对话。比如对“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枝叶”一句中的“抽出”一词,同学们通过换词法,使学生在比较中体会到“抽出”更形象,更准确。在品读中,还可以模仿可爱的小动物的动作,姿势,如,俯下身子喝水,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水中倒影的小鹿,用舌头舔自己脚掌的黑熊,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理解课文的内容。

学完春天一段后,我让他们自己回忆学习过程,归纳学习方法以帮助他们形成阅读能力。为了逐步积累形成能力,学习夏天一段时则采用分组合作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老师给出了“读一读”、“划一划”、“找一找”的学习提示,在小组的合作学习中,同学们都有大量的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倾听他人的意见,不仅能获取到更多的信息与知识,更使他们有机会形成良好的人际技能。

秋冬两段比较简单,适合自学,于是教师提供给他们一个宽阔的自由选择的空间,可以自由选择内容,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独立地学习。为了调动他们个性化的感悟,我让他们以“小画家”、“小摄影师”的角色走入文本,产生各自不同的阅读体验,学习后再对话交流。

(四)感情朗读,感悟“美丽”

朗读有利于增强语感,以声传情。课堂中老师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让他们挑出自己最喜欢的一段来,把它们多练一练。在指名读书的过程中,让他们愿意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在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段落,喜欢的背诵方式,可以想象情景背诵,可以抓住段中的重点词句进行背诵,还可以看着插图背诵。

(五)课外练笔,拓展“美丽”

为了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在课的结尾,老师让他们也写一写自己的家乡,让孩子们的学习由课内延伸到了课外,从而激发孩子们也来热爱自己的家乡。

有关小兴安岭百名英烈心得体会如何写八

《美丽的小兴安岭》 一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之十一

佚名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了解内容,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读题,交流提前查找的相关资料。

二、初读全文,了解课文内容。

(本文主要写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三、自学生字词

1.按照自学生字词的方法步骤学习:一读,二画,三查,四找。

2.读词语,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生字词,纠正读音。教师可采用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的方式,让学生巩固练习。例:

(2)指导学生记忆字形

“酸”字是左右结构的,左边“酉”字旁里面的一横不要丢,右边的第四笔是“点”不是“捺”。

“献”字的左边的“南”字里边是两个短横,不要少一笔。

“射”字注意左边“身”字变形。

“脆”字右边第三笔是“横”,不是“横钩”。

“刮”,注意与形近字“乱”区分开。

“鼠”字共13笔,第8、9、11、12笔均为“点”,不是“横”。还要注意“臼”字的笔顺,6笔写成。

3.理解词义。

抽出:就是长出的意思。

浸:一般指沉浸在液体里。课文中小兴安岭的雾很浓,范围跟森林一样广,整个森林都沉浸在雾里,所以作者把浓雾比作液体,用“浸”来形容雾中的森林。

葱葱茏茏:指树木枝繁叶茂,长得非常茂盛。

四、练习朗读课文。

五、作业:1、写生字词2、读书。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准确理解课文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词句,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2.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特点的观察方法,从而体会四季景物的相同美和不同美。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学习目标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学习了生字,理解了部分词义。这节课要学习作者抓住景物季节变化特点,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且学习作者用词的准确与生动。

二、读全文,读后谈谈小兴安岭给你总的印象是什么?

1.自己出声读全文。

2.班上交流读后感受。

(①小兴安岭非常美丽,动人;②小兴安岭像绿色的海洋;③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④小兴安岭像一座美丽的大花园;⑤小兴安岭像一座巨大的.宝库……)

三、细读课文,品词品句。

(一)默读第一自然段,思考:

1.“绿色的海洋”指的是什么?

(指的是小兴安岭树的数量、品种极多,树的面积之大,就像大海一样无边无垠,一望无际,从“数不清”一词中也可以看出这一点。)

2.指导朗读:小兴安岭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繁茂的树木,几百里连成一片,像绿色的海洋,这该是一幅多么壮观的景色,一望无际,一碧千里。要让学生带着对美丽的小兴安岭的赞美之情,朗读这一段。

3.小结读懂重点句的方法:读句找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解句义,反复朗读体会情感。

(二)学习课文2―5自然段,体会四季美。

1.总体感知

(1)作者都描写了小兴安岭四季中的哪些景物,请用“____”画在书上。

(2)班上交流。

(3)出示投影,填写表格。

季节 描写的景物

春 树木、积雪、小溪、小鹿

夏 树木、雾、太阳、草地、野花

秋 白桦、栎树、松柏、落叶、山葡萄、榛子

冬 雪花、树木、西北风、紫貂、黑熊、松鼠

2.自读课文,领悟兴安岭树木的特点。

(1)从刚才填写的表格中不难看出,作者对每个季节的树木都有所描写,那么,小兴安岭的树木一年四季各有什么特点呢?小组讨论。

(2)班上交流。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秋天,落叶在林间飞舞。

冬天,树上积满了白雪。

3.深入读文,品词品句。

(1)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的景色?为什么?提示:抓住重点词、句谈体会。

①“树木抽出新的枝条。”“抽出”是什么意思?换成“长出”行不行?通过采用近义词换位的方式,使学生懂得“抽出”是“长出”的意思。尽管意思相同,但是作者选用了“抽出”一词,把枝条快速长出来的样子写出来了,十分生动形象,试想随着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曾几何时,笔直的长长的枝干上都不约而同地生长出鲜嫩的枝条,多么神奇啊!因此,作者在这里用“抽出”一词不仅写出了枝条生长的现象,而且把生长的速度之快也描绘出来了,令人觉得贴切而形象,而如果用“长出”一词,就未免显得直白,缺少情趣。

②“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面的影子。”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抓住“散步”、“欣赏”这两个词语。这本是描写人的神态的词语,作者用来描写小鹿,说明作者对小兴安岭中的树木、动物都充满了喜爱之情。同时这些句子的描写,也使我们看到了春天给小兴安岭带来了温暖的春意。

③“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在这句话中,“葱葱茏茏”是讲树木长得非常茂盛:“密密层层”写出了夏天枝繁叶茂的特点。尤其是一个“封”字既形象地表现了树木枝叶遮天蔽日,又密又严的景象,也显示出树木在夏天生长的勃勃生机。这时教师可采用换近义词对比的方法,领悟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为什么要用“封”字,用“盖”字行不行?经过讨论,要让学生弄清“盖”字有由上而下覆盖的意思。而小兴安岭树木繁多,枝叶不仅是将上面的天空遮盖住,而是上上下下的空间都被浓密的枝叶封闭得严严实实,因此这个“封”字用得恰到好处,再次照应前文的树多得就“像绿色的海洋”。

④讨论“浸”和“罩”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罩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在字典中“浸”是泡的意思,一般指沉没在液体里。小兴安岭的雾很浓,而且是从地面生成,自上而下蔓延开来的;范围跟森林一样广,逐渐使整个森林都沉没在浓雾里。但“罩”是扣盖、覆盖的意思,有由上而下的内涵。相比之下作者把浓雾比作液体,用“浸”来形容雾中的森林,十分确切。

⑤从白桦、栎树的叶子“变黄”、松柏显得更“苍翠”,可以看出秋天的森林色彩艳丽。

⑥“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飞舞”是形容树叶随风飘落的样子。作者看到树叶飘落联想到彩蝶飞舞的情景。用“飞舞”而不用“飘落”,既表现了落叶随着秋风悠悠飘落的情景,也表达了一种活泼、欢乐的情绪。

在讲这句时,教师可采用近义词替换对比的方式,让学生从中感悟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

⑦“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

在这句话中,作者用“献出”一词,赋予了森林以人格化的描写。告诉人们,森林里的野果成熟了,这里的特产正在被采集利用。由此可见,小兴安岭的美丽和富饶是联系在一起的,既有收获,又无私“献出”,表现了小兴安岭的奉献美。

⑧“树上积满了白雪。”“积满”一词用得非常恰当,连树上都“积满”了白雪,既可以让人想象出小兴安岭冬天很冷,雪很大,又可以反映出小兴安岭森林的密密层层。

⑨“黑熊只好用舌头舔着自己又肥又厚的脚掌。”“只好”就是只能这样。冬天,遍地是雪,黑熊无法出来活动,无法外出觅食,只能舔自己掌上分泌出的养分过冬。这是动物生存的本能。

在这句话中,作者用“只好”一词赋予了黑熊人格化的描写,显得生动而富有情趣,表达出作者对自然界的喜爱之情。

4.朗读课文,借读抒情。

简单提示:本文词语生动、形象,适合有感情地朗读,抓住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色,采用不同语气指导朗读。春天,语调要轻而缓,读出“春天”给小兴安岭带来的勃勃生机,读出作者对小兴安岭美丽春天的赞美之情。夏天,描写树木部分要读得热烈;描写晨雾部分要读得深沉有力;后两句要读出美的快感。秋天是收获季节,对小兴安岭的“献出”更应该读出赞赏的激情。冬天应该注意作者句中拟人化的描写,因此应读得生动,富有情趣。

(三)齐读最后一段,谈谈你是怎么理解这段话的意思的。

(小兴安岭不仅景美,而且物美,有价值,有贡献,美得实在而不空洞。)

四、.总结全文,学习写法。

(重点.总结课文是抓特点进行描写,用词准确、生动,层次清楚,按总――分――总顺序描写。)

附:板书设计

春 生机勃勃 大花园

美丽的小兴安岭 树海 夏 万物生长

秋 硕果累累 巨大宝库

冬 雪花飞舞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一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一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