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推动工作全新发展心得体会总结 深刻认识把握新发展心得体会(六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3 08:02:32 页码:10
推动工作全新发展心得体会总结 深刻认识把握新发展心得体会(六篇)
2023-01-13 08:02:32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022推动工作全新发展心得体会总结一

本月的23日到27日我镇举办了第八届村干部“培训周”活动。我们村在村会议室召集村干部和党员代表收看先锋姜堰远程教育。这次的课程主要有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做一名守规矩守底线的村支书、让党建成为引领乡村发展的“加速器”、全面落实“月晒季评年考”制度,推动组织生活规范化正常化实效化、弘扬老支书精神,争当“狗不叫”村书记。通过这些天的学习,我对乡村振兴和开创农村工作新面貌有了较深刻的认识。

农村工作很多时候都是由村干部来带头做好的,比如说改变村容村貌,增加村民收入,解决邻里难题等这些工作都是村干部必须要做到位的。所以对于村干部来说,其实他们承担的压力还挺大的,如若不懂得怎样去胜任自己的工作,很有可能会发挥不出自己应有的价值。

村干部是整个村子的“核心领导人物”,是村民们的主心骨,所以村干部的胆子大、责任重,如若村干部们不能够很好的立足本岗位工作,带领群众去努力发家致富,并为村民谋求更好的福祉的话,恐怕这样的村干部是不得民心的。因此立足本岗工作就是村干部首要做好的任务。

一个好的村干部比较重要的属性就是为民谋利,为国争荣。目前新形势下,村干部应该去积极了解更多的国家惠民措施,鼓励产业发展的方向,把这些政策跟自己的村子现状结合起来,为村民的发展指出一条更好的康庄大道。

村干部在工作中有很多的琐事要去处理好,但是也应该留点时间来提升自己,每日做好工作总结,有好的经验也要及时跟别的村干部一起分享和交流,这样利于整体村干部的提升。另外,平日里也应该多看点书,学习党章党规、学习各种理论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争取用更好的理论和思想来武装自己,指导自己正确开展各项工作。

村干部的行事,往往带有党和国家的背景色彩在里边,所以他们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尤其是公众场合,都应该很注重自己的个人形象,不讲侮辱性的语言,不乱抱怨,不用暴力解决问题。当他们的形象维护好了,然后才能够让村民更是信任他们,此时村干部要开展工作的话,自然会更容易得到村民们的配合哟。

村干部是村里的领头羊,不管是从思想境界,还是从发家致富方面,都应该尽量走在众人的前面,这样才能够更有威慑力,更能让群众对你信服。所以,村干部平日里在下达上头领导的决定时,自己应该先身体力行;另外,村干部平日也要真正去关怀自己的村民,让他们体会到来自你的关心和爱护,这样整个村子的氛围才会更加和谐哟。

村干部比较大的责任就是维护村子的稳定,如果自己的村民跟别的村发生纠纷,村干部要及早挺身而出,做好调解工作;如果有村民跟邻里之间发生较大的矛盾,村干部也应该及早上门解决好,以防矛盾恶化,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另外,村民若谁家有难处的话,村干部也应该积极主动去关心和帮助他们,并发动村民积极行善,能帮一把是一把。这样的村干部才能够真正获得群众的爱戴哟。

2022推动工作全新发展心得体会总结二

一、指导思想

《数学新课程标准》把数学看成一系列数学地组织现实世界的人类活动,即用数学的思想与方法,不断把与实际问题有关的材料进行整理和组织起来的活动。通过活动的持续重复和不断积累,带来更高的水平的概括,用这种“模式”去使每个学生都具有发展的潜能,数学课程应当推动这种潜能的开发,通过提供足够的资源、空间和时间,使学生有重复人类数学发现活动的机会,体验从现实生活开始,沿着从生活中的问题到数学问题,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人类活动轨迹。

同时,通过学生参加数学活动的学习、获取知识,实现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能有力地促进学生形成具有一般性的洞察力,发展生存能力和创造力,使学生的学习生活因数学而精彩。

二、活动目的

1、通过数学课外活动课,使学生尝试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情感、态度、方法。

2、通过数学活动、猜想、探究、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

3、通过课外活动课的开展,张扬学生的个性和意志品质,真正谋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活动原则

1、主体性原则: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应充分开放活动空间,但要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探究与教师的有效指导间的关系。

2、课内拓展与课外延伸相结合原则:数学课题学习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拓展与延伸,它将跨跃时间界限,有短期活动,也有长期活动。

3、主题性原则:各阶段的课题活动必须围绕各单元教学实际开展,且富有层次性,主题鲜明,并符合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

4、合作性原则:各项活动的开展将根据学生差异合理分组,分工合作,共同参与,共同成长。

四、活动步骤

1、科学分组,构建和谐有效的活动小集体。课题活动是小组合作、互助互补的研究活动,因此各班应建立相对稳定、优势互补的数学活动小组。

2、分章节确定各阶段的活动主题,活动前让学生明确活动目标,并给予恰当的活动培训,指导学生加强活动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3、合成成果。每一次活动结束,组织学生将相关的文字材料、影音材料及活动作品整理成册。

4、成果交流共享、过程反思。定期进行活动成果评奖及展示,并组织学生反思活动得失。

5、成果归档。学期结束组织老师们进行资料整理及建档工作,确保活动有过程、有效果、有痕迹。

五、活动安排

本学期的活动内容具体安排如下:

活动一:帮助家庭记录一个月(或一周)的生活收支账目,收入记为正数,支出记为负数,计算当月(周)的总收入、总支出、总节余以及每日平均支出等数据。妥善保存账目,作为日后家庭理财的参考资料。活动目的:使学生进一步把正负数的学习应用到具体的时间生活中,从生活中体验数学无处不在。

具体时间:9月15~20日。

活动二:熟悉计算机的有关有理数的运算功能和操作方法,通过这一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使用计算机和体验使用计算机的简便性。

具体时间:10月10~15日

活动三:用火柴拼三角形和用小正方形拼大正方形。活动目的:让学生尝试合作交流,协同完成任务,体验规律的快感。

具体时间:10月25~30日

活动四:月历中的数学秘密。活动目的:让学生更生动的感受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增加数学的应用意识。

具体时间:11月10日~15日

活动五:寻找规律。通过学生查阅资料,把所有涉及找规律的题汇编成集,扩大知识面,逐步学会查资料的方法。

具体时间:11月25日~30日

活动六:学多姿多彩的图形以后,让学生设计校徽。

具体时间:12月10日~15日

活动七:迎新年贺礼:数学小论文——《我更爱数学了》。目的是总结回顾本学期的学习经历、探索历程,从中寻找出学习的愉悦,增强学习数学的情感,为后继学习作铺垫。另外,开展《数学报》、《数学小制作》等评比活动。

具体时间:12月25日~30日

活动八:优秀成果展。通过举办本学期所有的活动成果中的优秀成果展出,进一步诱导学生正确的、恰当的开展数学的研究性学习,正确的概括调查结论,充分地表现数学内容。

2022推动工作全新发展心得体会总结三

今年四月是全国开展的第__个“爱国卫生月”活动,根据市爱卫会的安排,结合我县爱国卫生工作的实际,我县紧紧围绕“爱国卫生人人参与,健康生活人人享有”这一主题,积极开展了第__个爱国卫生月活动。在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爱卫月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城乡环境卫生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现就爱国卫生月活动具体情景总结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周密部署,深入开展爱国卫生月活动。

为了使活动月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县委、县政府于4月6日召开了爱卫月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工作,成立了由副县长杨艳月任组长,县卫生局局长席坤谋、县爱卫办主任赵斌为副组长的爱卫月领导小组,确保爱卫工作顺利展开。各镇(社区)、各部门(单位)把爱卫月活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主管领导具体抓,进一步明确爱卫月工作,使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推进我县创立国家卫生县城、卫生村镇、单位活动的开展。为了深入开展爱国卫生月活动,各镇(社区)及时召开了镇村两级干部会议,安排部署工作。4月11日县爱卫会成员单位在开元广场举行了第_个爱国卫生月宣传活动,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吴琳、县政府副县长杨艳月亲临指导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发放各种宣传资料3万多份,理解健康检查的群众达7000多人次。各镇(社区)、各部门(单位)经过刷写标语、悬挂横幅、散发宣传单等形式宣传爱国卫生运动;利用新闻媒体开展宣传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意义,唤起全社会各行各业参与爱国卫生工作的热情,使爱国卫生活动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构成全民动手,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迅速在全县城乡掀起爱国卫生月活动的新高潮,以推进我县创卫工作。

二、突出重点,扎实工作,推动爱卫月活动开展。

为了使本次爱卫月活动取得实效,我们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大力开展城乡绿化、美化工作。截止目前,全县春季城乡园林化暨花园彬县建设完成投资1.5亿元,栽植各类苗木花卉500余万株,新增绿化面积2.__万亩。其中城乡园林化建设:完成人工造林1.08万亩,栽植各类苗木107万株(其中县城两边荒山绿化美化7838亩,栽植各类苗木67万株;千里绿色长廊福银高速两侧生态景观林带建设40.9公里1500亩,栽植杨树等苗木20万株;306省道绿化美化18公里1500亩,栽植侧柏等苗木20万株)。城区绿化美化:在县城区各街道、广场、公园摆放鲜花138万盆,栽植美人蕉、月季、牛筋檗、紫茉莉、金鸡菊等26600株(盆),栽植5公分紫薇20__棵,定购设置花箱(含树池花箱)160余个,紫薇山栽植紫薇、赤薇、翠薇、银薇共14957棵,新增绿化面积224.9亩。同时,进取聘请西安元宏景观设计有限公司编制了县城绿地系统规划,完成了范公中学门前广场规划设计以及城区小广场景观绿化提升工作,实施了紫薇山生态公园、公刘广场、开元广场二期等重点工程建设。道路绿化:完成全县16个镇(社区)的县镇公路绿化10条206公里,栽植各类绿化苗木、花卉60万株,绿化通村公路190条614公里,栽植各类苗木、花卉406万株,新增绿化面积9840亩。新村及新村广场绿化美化:绿化新村170个,新村住户摆放鲜花2.1万盆。绿化广场137个15万平方米,广场栽植、补植大树600棵,建设花坛2223个,栽植乔木30.1万株、灌木207万株,新增绿化面积1834.3亩。旅游景点绿化:完成侍郎湖三期绿化工程600亩,栽植一百多种树木花卉。

二是深入开展了“彬县是我家,环境卫生靠大家”活动。重点解决在城区公共场所不讲礼貌、不讲卫生、乱倒垃圾、乱贴广告等问题,各镇(社区)、各部门(单位)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制定得力措施,集中进行解决,下功夫治理“脏、乱、差”现象,对沿街单位按照门前“四包”职责制的办法,治理环境卫生。城区各机关单位继续推行环境卫生包干职责制,县水利、卫生、教育、城管等部门利用公休日组织干部职工打扫卫生8次,义务植树6次;县团委、教育局组织中小学生上街打扫卫生,县城关小学、东街小学等学校师生利用课余时间进入到广场、城区主干道、医院等地进行义务劳动,带头作城乡卫生整治活动的宣传员。

三是深入推进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突出“拆、清、整、建、涂、种、栽”,从两次督查的情景看,截止目前全县“四堆”清理、垃圾清运任务已基本完成;废旧建筑物拆除已接近尾声,县道、旅游线路等重点路段的拆除任务已全面完成,其它路段拆除工作也进入扫尾阶段;旧村庄建筑物改造工作正在进行;垃圾处理采取“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处理模式,做到了及时清运处理;镇(社区)主干道、通村公路绿化美化已全面展开,全县13个镇、3个社区均完成了绿化平台整理任务,并订购了绿化所需苗木,已开始绿化栽植。龙高、香庙等镇结合绿色长廊建设,抓住春季植树造林的时机,进取实施街道沿线杆线移栽、电、网埋线工程,营造良好的公路沿线视觉景观。截止目前,全县13个镇、3个社区共投入资金3200多万元,拆除危漏房__20间、土坯房3823间、篱笆墙16682米、土围墙14218米、危墙4818米、违章建筑20__处、果园房1__座、渗灌池55个、土门楼191座、临时搭建89间,清理土堆21861堆、粪堆18713堆、柴堆26102堆、垃圾堆18172堆、建筑材料236处,挖除朽木枯树6182棵,回填土窑洞180孔。新建砖围墙10962米、门楼15座,房屋立面涂白39988平方米,规范街道门面房牌匾170个。整理绿化平台540公里,订购绿化苗木230万株(棵),栽植塔柏、小叶女贞、核桃树、高杆黄杨球、月季、木槿等乔灌木50万棵(株)。

三、综合整治,除害防病。

第__个爱国卫生月活动形式多样,资料丰富。各镇(街(社区)、各部门(单位)以纪念爱国卫生运动60周年为契机,结合自身的特点及有关项目广泛宣传爱国卫生意识,组织开展相关活动。如新民镇结合“农村家园清洁行动”,以第__个爱国卫生月为契机,积极开展创立卫生乡镇、卫生村工作,进一步提高城乡环境卫生水平;城关镇以整理城区和塬面各村村容村貌,彻底消灭脏乱差为重点,共开展有目标、有重点、有规模的环境卫生整治活动8次,组织卫生大扫除5次。整治中,从清理路旁“三堆”和路旁杂物违章建筑入手,结合预留地开发、旧村改造、村容整理等工作,广泛宣传发动群众,治理城区环境卫生,共清理破损春联15000副,擦洗电杆300多根,清洗墙壁野广告1000多处,清理卫生死角46个,处理垃圾乱倒行为案件20起。城管大队针对城区市容环境卫生存在的突出问题,立足城管执法活动,履职尽责,开展了治理乱摆摊点行为、治理乱排乱放行为、整治乱挖乱掘行为等市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共纠正各种违法行为800余起,其中查处“乱涂、乱画、乱挂、乱倒、乱扔、乱放、乱搭、乱建”等市容环境卫生违法行为100余起。

大力开展春季病媒生物防制活动,各镇(社区)、各部门(单位)及时按照县爱卫会的安排,组织本镇(社区)、本部门(单位)开展以灭鼠为中心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配制发放毒饵200公斤,据不完全统计,灭鼠达10万多只,县爱卫会组织相关部门(单位)对各镇(社区)、各部门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现场解决,有效的控制了传染病的发病率。

四、督促检查,推进工作。

爱卫月期间,副县长杨艳月带领政府办、城管、商务、卫生、文体、工商、城建等部门负责同志于4月23日和4月__日深入城关、北极、永乐、龙高、新堡子、车家庄、新民等镇(社区)和各机关单位检查爱国卫生月工作开展情景,同时深入县城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宾馆、餐饮业、网吧、市场进行检查,有力推动爱国卫生工作顺利开展。

经过检查,我县爱国卫生月活动工作在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群众的卫生意识得到了明显增强,城区街道摊点乱摆、占道经营的现象得到遏止,市民能自觉的爱护市政设施,爱护广场花草树木,每个人都在为美化县城环境贡献自我的力量。可是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部分干部群众环境卫生意识不强,认识不到位,一些镇(社区)和单位,对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思想不够重视,工作力度不大,活动进展缓慢;二是工作进展不够平衡。个别镇(社区)、部门(单位)工作没有起色,镇(社区)、部门(单位)、居民区以及城区背街小巷和城中村,仍是薄弱环节,遗留的卫生死角较多,垃圾乱扔、乱堆,污水乱倒的现象还存在;三是工作还不够扎实。有的镇(社区)、部门(单位),没有很好地树立持久战的思想。所以,我们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经过多种形式来引导,逐步改变群众生产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和爱卫意识不浓的现状,建立爱国卫生工作的长效机制,为全县人民营造一个干净、整洁、优美的生活环境,为我县创立国家卫生县城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22推动工作全新发展心得体会总结四

按照《xx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结合工作实际,就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1.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xx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坚持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全面推进乡村思想道德建设、文明创建、文化发展、文化传承,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全省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打造乡村文化振兴的xx样板。

2.工作目标。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乡村文化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公共文化服务基本实现标准化均等化,农村公共文化设施、队伍、活动、投入得到保障,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更加丰富繁荣,农村文化人才支撑力明显增强,素质高、业务精、结构稳的乡土专业文化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切实加强,乡村文明水平显著提升,良好社会风尚进一步形成;优秀传统农耕文化传承发展富有成效,其教化群众、淳化民风的作用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传习中心建设形成品牌,富有时代精神和xx特色的新乡贤文化加快培育。

1.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教育农村干部群众。深入开展面向乡村的理论学习宣传普及,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xx大地家喻户晓、落地生根,像阳光雨露一样走进千家万户,滋润干部群众心田,提振乡村精气神,引导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创造幸福生活。深入开展“百姓宣讲”活动,贴近农民群众生活实际,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运用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语言,增进人们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编写适应区域特点的乡村振兴战略读本。满足基层干部群众对理论图书的需求,开展理论图书配送,重点向农家书屋、村居讲堂、社区阅览室等赠送理论读物,及时传播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加强对社会思潮的辨析引导,正本清源,扶正祛邪,帮助人们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巩固和壮大乡村意识形态阵地。加强农村宗教管理,引导群众合法信仰宗教,依法治理农村宗教领域乱象。

2.推进社科理论普及。结合新时代文明传习中心建设工程试点,贴近基层干部群众的理论需求,加强政策宣传、知识传授、价值传播,提高农村群众人文素养。组织编写《走在前列面对面》等一批通俗理论读物。开展“社科普及周”基层延伸行动,面向农村举办系列讲座、志愿服务、展览、知识竞赛等社科普及主题活动。实施社科普及示范体系建设行动计划,每年培育10个省级社科普及示范县(市、区)、50个省级社科普及示范乡镇(街道)、200个省级社科普及示范村(社区)。开展社科普及志愿服务行动,加强社科普及教育基地建设,组织社科专家基层行活动,发挥新时代文明传习中心、村居讲堂、道德讲堂等各类阵地作用,推动乡村党的理论和社科知识普及。开发中小学乡土特色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怀。

3.开展政策宣讲。紧紧围绕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中央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的政策要求,发挥讲师团、党校、社科研究单位、宣讲协会作用,运用各类新闻媒体和宣传文化阵地,推动民生政策宣讲,深入解读宣传党的“三农”政策和强农惠农富农举措,把政策措施讲透彻、讲明白,让党和政府的政策深入人心。注重吸纳农民宣讲员进入宣讲队伍,用亲身经历现身说法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展“国旗下讲话”活动,增强村级党组织凝聚力和向心力。

4.加强基层理论骨干培训。发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的资源优势,加强对县及县以下宣传文化工作者特别是社科理论工作者、活跃在基层的专兼职理论宣讲员的集中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示范辅导、实地观摩等形式,推动基层理论宣讲骨干进乡入村进行讲习、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1.建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加强投入保障、政策保障和机制保障,坚持一院多能、一室多用,整合基层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设施,统筹建设各类活动场所。建设数字文化广场、无线网络等新兴文化设施,建设农村老年人文化活动场所。推进乡、村两级文化服务设施建设,20xx年实现全省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基本覆盖,达标率95%以上。实施农家书屋网络化建设工程,推广农家书屋总分馆制和“一卡通”管理模式,构建以县级图书馆为总馆、乡镇中心农家书屋为分馆、村(社区)农家书屋为馆藏点的总分馆服务网络,争取到20xx年全省县乡村出版物“通借通还”率达到60%。实施农村文化广场——“百姓舞台”提升工程,建设农民群众欢迎、实用性强的农村文化广场设施网络,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广场文化活动运行机制。加大文化扶贫力度,到20xx年,全面完成省扶贫工作重点村综合文化活动室建设任务,全面完成省扶贫工作重点村通有线电视任务。着力抓好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区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建设工作。

2.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资源整合,综合用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文化惠民消费季、文艺汇演展演、“一村一年一场戏”免费送戏工程等平台载体,把更多优秀的电影、戏曲、图书、期刊、科普活动、文艺演出、全民健身活动送到农民中间,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持续办好“文化惠民、服务群众”实事项目,每年为农村(社区)免费送戏1万场。深化“深入基层、扎根人民”主题活动,深入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组织文化文艺小分队深入乡村开展送文化活动。加快推进“书香乡村”建设,精心组织农民读书节、读书月和“三农”主题书展、书市、大讲堂等活动。

3.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质量。深入开展“服务基层、服务农民”活动,推动文化资源向基层农村倾斜,推进省、市、县三级联合购买文化惠民演出,建设网上综合服务平台,创新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办法,引入竞争机制,以奖代补,激发各类文艺院团、演出机构、演出场所发展活力,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4.繁荣农村题材文艺创作。加强农村题材文艺创作的规划和扶持,组织动员作家艺术家开展农村题材文艺创作生产,推出一批具有浓郁乡村特色、充满正能量、深受农民欢迎的农村题材文艺作品。探索建立“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资金政策保障机制和作家艺术家下基层挂职锻炼制度,组织作家艺术家开展采访采风活动,筛选一批重点优秀作品,在出版、展示、推介等方面给予资金扶持。发挥“泰山文艺奖”“群星奖”导向性作用,打造自下而上的群众文艺作品选拔提升平台,引导全省群众性戏剧、音乐、曲艺、舞蹈、杂技、美术、书法、摄影、民间艺术创作。加大对农村题材文艺作品创作的扶持力度,评选推出一批优秀农村现实题材文艺作品,全省性文艺评奖突出农村题材,省级报刊、广播电视台对优秀农村题材作品在刊发、播出、宣传评介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5.繁荣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制定xx省振兴传统工艺实施意见,建立xx省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实施乡村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培育有地域特色的传统工艺产品,开发民间艺术、民俗表演项目,推动xx民俗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加大对乡村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引导利用古民居、古遗址、古村落、古街发展文化产业项目,重点培育一批特色突出的文化小镇。实行乡村文化产业精品工程,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新型乡村文化产业模式,推动特色鲜明的“非遗”项目传承发展,到2022年,培育一批具有xx特色的乡村文化品牌。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重点在文化遗产、节庆赛事、修学研习、养生文化、民俗文化、名人文化等方面进行创意开发,探索研究、完善出台有关土地利用配套政策措施,打造一批美食村、艺术村、养生村、休闲村等特色村,实行差异化发展,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精品民俗活动和精品农业体验旅游活动。实施齐长城人文自然风景带建设工程,打造齐长城文化旅游品牌,建设一批乡村特色影视基地。

1.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进行创新,强化道德教化作用,引导农民群众爱党爱国、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完善“图书馆+书院”模式,推进尼山书院标准化建设,建立全省尼山书院联盟,形成孔子故里独有的特色与优势。推进xx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建设。继续实施乡村儒学和社区儒学推进计划,加强师资力量培训,以基层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动有条件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社区)基层综合性文化中心设立儒学讲堂,推动儒家文化进乡村,到2025年,全省乡镇综合文化站儒学讲堂实现基本覆盖。组织编写《中华传统文化大众化系列通俗读物》《中国传统文化读本》《中国民间文学大系》(xx卷),创作推出一批符合农村群众需求的传统文化通俗读物。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利用传统节日组织开展花会、灯会、庙会等民俗活动,打造节会品牌。梳理挖掘地域文化、乡土文化,指导各地科学策划、组织开展节事活动,打造乡村文化名片。

2.积极培育新乡贤文化。制定《关于培育和弘扬新乡贤文化的工作方案》,深化研究阐释,厘清新乡贤文化发展脉络,明确新乡贤文化建设思路,推动建设一批乡贤馆、农耕文化展馆,弘扬传播新乡贤文化。开展新乡贤选树活动,通过“举乡贤、颂乡贤、学乡贤、礼乡贤”,把一批群众公认、品德高尚、处事公道、热心公益、积极参与地方管理、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真正为群众服务、推动家乡经济发展的人士选出来、评出来。开展新乡贤文化进中心、进家庭、进校园活动,结合新时代文明传习中心建设试点工作,运用传习中心、乡村儒学讲堂、道德讲堂、科学大讲堂等阵地,把新乡贤请到中心、讲堂,通过“讲、评、帮、乐、庆”等多种形式,讲好新乡贤故事,彰显新乡贤道德精神;把新乡贤文化与家庭家教家风主题教育活动结合起来,推动乡镇村志编修,挖掘、整理、编写弘扬传统美德、体现时代要求、贴近生活实际的家规家训,引导人们继承传统美德、树立家国情怀;把新乡贤文化与学校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有机结合,深化“新礼仪新礼节”培育行动,涵育文明校风。开展弘扬新乡贤文化活动,积极组织创作具有地域特色的新乡贤文化文艺作品,组织多种形式的新乡贤主题文艺演出、文化活动,生动活泼地传播新乡贤文化。充分运用微博、微信、微视频和手机客户端等方式,开展“xx乡风·美丽家园”微视频、微电影大赛活动,拓展新乡贤文化传播平台。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和办法,推出新乡贤特色品牌项目,培育发展新乡贤理事会等新乡贤组织,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支部的核心作用,探索引导新乡贤依法参与乡村治理,促进乡村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

3.大力传承红色基因。认真践行“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深入挖掘我省丰富的革命历史文化资源,统筹全省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深化沂蒙精神研究阐发,成立沂蒙精神研究院,设立“沂蒙精神研究”专项,推出一批有价值的理论文章和学术专著,组织创作一批以弘扬沂蒙精神为主题的文学、戏剧、影视剧、音乐等优秀文艺作品。突出沂蒙老区、冀鲁边、胶东、渤海、冀鲁豫等红色文化富集区建设,打造红色文化传承示范区。推动革命文化教育普及,建好用好xx省党史馆、沂蒙革命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深化党史、国史学习教育,讲好xx故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改陈布展,建设革命历史档案信息数据库,深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网上展馆、vr虚拟现实展馆建设。编辑出版《红色xx365》《xx省红色旅游指南》,组织拍摄“xx十大抗日武装起义”文献记录片,打造红色文化宣传教育品牌栏目。围绕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建国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主题教育活动。扶持乡村红色文化旅游开发,推动红色旅游与民俗游、生态游等相结合,打造一批乡村红色旅游精品景区和精品线路。实施“沂蒙精神红色基因传承工程”,打造全国一流的亲情沂蒙红色文化旅游目的地,推出“新时代山水圣人”红色旅游线路。

4.加强乡村文化遗产保护展示。实施传统文化乡镇、传统村落及传统建筑维修、保护和利用工程,制定《xx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划定乡村建设的历史文化保护线,分批次开展重点保护项目规划、设计、修复和建设,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民居、古树名木保护。整理保护有地方特色的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传统美术、戏剧、曲艺、民间舞蹈、杂技和民间传说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励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其他文化遗产持有人开展传承、传播活动。实施县及县以下历史文化展示工程,做好县级历史文化展示场所的充实、改造、提升工作。推进“乡村记忆”工程,加大对农村历史街区、传统民居院落和生产生活民俗的挖掘保护,把乡村文化保护传承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结合,开展第一批“乡村记忆”项目的设计与实施,到2022年,在全省打造xx个“乡村记忆”乡镇,推出xx个“乡村记忆”民俗节庆项目,建设100个“乡村记忆”博物馆(优秀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建设1000个“乡村记忆”村落(街区),10000个“乡村记忆”民居,使乡村成为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的文化之乡、精神家园。挖掘和保护民间传统谚语、地方戏种、农耕文化、优秀习俗等乡村文化,建立数字影像馆,加大传承弘扬力度。

1.推进新时代文明传习中心建设。20xx年探索启动试点建设工作,20xx年形成示范模板并总结推广,20xx年实现全面推进,将其打造成为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的综合载体平台。省市县乡建立志愿服务指导中心,村(社区)建立志愿服务站,发挥学校教师、党校教员、在职或退休干部、民间文化文艺人才等作用,在信息服务、农技传授、文化活动、移风易俗、邻里互助以及关爱贫困学生、留守儿童中宣传普及科学理论,到2022年农村志愿服务站建设率达到80%以上。

2.深入实施“孝诚爱仁”四德工程。加强对全省“四德工程”示范县动态管理,以组织媒体开展四德工程示范县巡礼活动为抓手,深化基层道德品牌创建,打造一县(市、区)一道德品牌。总结推广基层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社区街道、社会组织等四德工程建设经验,命名一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德工程建设示范点。广泛开展省、市、县、乡、村五级“榜上有名”先模人物评选活动,建好用活善行义举四德榜,推动全省建立一批四德主题广场、主题公园、主题社区、主题街道。注重发挥农村党员、基层干部、道德模范的示范带动作用,以身边人、身边事为教材,教育引导广大农民见贤思齐、崇德向善。

3.深入开展移风易俗行动。传承中华文化精髓,融入现代文明理念,突出庄重感仪式感,用蕴含优秀民俗、体现时代风尚的婚丧新文化取代旧陋习旧风俗。在婚事办理上,倡导集体婚礼、公益婚礼、慈善婚礼等现代文明婚礼形式,推行免费颁证和婚礼式颁证服务。提倡厚养薄葬,倡导仪式从简办理、文明办理。实施公益性公墓建设工程,深入开展殡葬改革综合试点,加大对殡葬公共服务的资金投入,推广“沂水经验”,把公益墓地建设作为民生需求和移风易俗的重点项目加以推进,到20xx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殡葬公共服务体系,到2022年节地生态安葬率达到60%。推动文明祭祀,改变农村陈规陋习。

4.深化家风村风行风建设。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深入挖掘xx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美德,以家庭、村居、行业为基本单元,以家风促村风带行风,推动形成家风正、村风淳、行风清、乡风美的良好社会风尚。开展家风建设,以“家和万事兴”为主题传承良好家风和家训,抓好宣传教育、征集评选、展示推广等各个环节,引导广大群众晒家训、传播治家格言、讲好家风故事,传承优秀家风,潜移默化影响农民群众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开展村风建设,以村居为切入点,进一步规范壮大村居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和红白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积极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用民间舆论褒贬是非、扶正祛邪;围绕思想道德、移风易俗、环境卫生等重点内容,组织开展评议活动,引导广大农民由“要我文明”向“我要文明”转变。开展行风建设,以行业为切入点,广泛开展诚实守信、信用至上、诚信兴业、履约守信等主题宣传实践活动,大力培育农村行业品牌;加大信用顶层设计,深入开展农村行业领域诚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建立诚信“红黑榜”制度,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治机制,促进由征信到诚信,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打造信用xx。

5.深化乡村文明行动。深化文明村镇创建,作为推进乡村文明行动的总抓手,明确“十三五”末全省县级及县级以上文明村镇占比80%的目标要求,打造一批孝心村、和谐村、生态文明村、移风易俗村、兴业富民村等特色示范典型。加强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动态管理,将文明村覆盖率及上升幅度等内容纳入文明城市、文明县(市、区)、文明镇评选指标体系。推进“百镇千村”建设示范工程建设,在加强乡村文明行动“村容村貌、村风民俗、乡村道德、生活方式、平安村庄、文化惠民”六大建设的基础上,选择一批乡村文明行动示范村实施“乡村文明家园”项目。开展科普示范乡村创建活动,不断提升农民科学素质。开展“新农村新生活新农民”培训,围绕居家美化净化、家庭伦理道德、亲子教育、文化娱乐、身心保健等内容,将现代意识、科学精神、文明理念逐步渗入到群众头脑、转化为自觉行动,到20xx年,实现农村中青年妇女培训全覆盖。扎实推进文明家庭创建,制定出台《关于开展“美在我家”主题活动推进家庭文明建设的意见》,以家庭素质、家庭伦理、家庭教育、家庭生活、家庭责任建设为重点,广泛开展“美在我家”主题活动。深化“星级文明户”、寻找“最美家庭”、评选“五好家庭”,以及“村村都有好青年”“好婆婆好媳妇”等各具特色的创建活动,加强孝道文化宣传教育,建立完善文明家庭标准体系、推荐机制、动态管理、尊崇礼遇等长效机制。举办家庭文明建设巡礼活动,宣传文明家庭建设新成效,充分展现家庭文明建设新气象新风貌。深入开展“学雷锋,做xx好人”活动,进一步健全村、镇、县、市、省梯次推进的选树机制,到20xx年选树省级“xx好人”群体数量达到xxxx人。推动开展“无邪教创建”示范活动,打造一批无邪教创建示范县、乡、村。

1.推进乡村公共文化网络载体建设。依据全省农村实际情况,统筹建设简便易用、高效快捷、资源充足、服务规范的乡村文化网络载体。高起点制定建设标准,推进乡村数字图书馆、乡村远程教育中心、乡村网络服务中心、乡村旅游网上展馆、乡村文化网上展馆等基层公共文化网络基础设施。积极推广移动互联网新媒体新应用,提升乡村居民互联网应用技术水平,打造全平台、多媒体、多样态的乡村公共文化网络载体集群,推动网络文化建设惠及广大农民群众。

2.鼓励乡村题材网络文艺作品创作。规划创作生产一批反映xx乡村风貌、农民生产生活的重点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剧、微电影、网络演出、网络动漫等新型文艺作品,推动全省乡村网络文艺健康繁荣发展。利用主要媒体网站、文学艺术专业网站等平台,把农村题材代表性作品有计划地进行网上展示。充分发挥新媒体独特优势,运用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移动直播app等载体,促进优秀乡村文艺作品多渠道传输、多平台展示、多终端推送。

3.持续深入开展乡村网络公益活动。充分利用网站、“两微一端”、手机报等网络宣传平台,围绕脱贫攻坚、惠农助农、弱势群体帮扶等主题,打造各类乡村网络公益频道或专题,积极推送乡村网络公益主题的新媒体作品,推广乡村网络公益理念。聚焦xx乡村特色,创新挖掘独立公益项目,精心打造具有较强影响力和公信力的xx乡村网络公益品牌。协调组织动员互联网企业、新闻网站、网民及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统筹整合各方力量,促进公益信息互联互通、公益资源协同共享,推动线上线下联动,形成乡村网络公益合力。

1.加大高层次文化人才培养力度。制定全省优秀传统文化人才培养规划,研究制定扶持政策,引入一批高层次儒家文化、红色文化、农耕文化、海洋文化研究高端人才。深入实施xx文化人才工程,通过xx文化之星评选,加大优秀乡村文化人才选拔培养、资助扶持力度。加强xx传统戏曲、杂技及民间歌舞、民间音乐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支持高校、研究机构加强编纂出版、传播推广、影视制作、创意策划人才培养。发挥高校、文艺团体人才优势,通过对口帮扶、设立联系点等形式,开展专业人才进基层活动,弥补人才短板。

2.培育乡村“非遗”文化传承人。依托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院校、“扶持1000位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收徒传艺计划,对掌握一定技艺、有学习意愿的乡村非遗传承人进行培训。加强xx工匠手艺体验基地项目建设,鼓励技艺精湛、符合条件的中青年传承人申报并进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队伍,形成合理梯队,培养高水平工匠队伍。鼓励各地开展延伸培训,支持学有所成的传承人创新创业。到2022年,培训xxxx人次。

3.壮大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加强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对现有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人员进行登记,及时补充专业人员,做到专岗专用。探索基层文化艺术人才定向培养,开展免费乡镇文化员招生试点。每3年对文化站长和工作人员轮训一遍,提升乡镇文化站组织管理水平。在村、社区配备宣传员,加强农村社区文艺骨干培训。大力培养xx书院和乡村儒学师资,建立乡村儒学人才库。开展文艺志愿服务,培育打造一批优秀基层戏曲院团、庄户剧团、民间班社,培养带动一批基层文化工作者、民间文化能手。发展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把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返乡大中专学生等吸纳到乡村文化队伍中来,增强乡村文化自我发展能力。引导返乡下乡人员结合自身优势和特长,发展传统工艺、文化创意等产业。

1.狠抓工作落实。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把乡村文化振兴摆上重要位置,精心组织、细化措施,推动省委决策部署落实落地。坚持项目化运作、工程化实施,明确项目实施时间表、路线图、责任制和奖惩措施,加强组织领导和督促检查,确保各项任务落实落地。定期召开农村文化振兴工作联席会议,统筹解决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的重大问题。

2.强化政策保障。认真梳理现有政策,用足用好用活“三农”各项政策。抓好相关试点工作,及时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坚持问题导向,着眼抓重点、破难点、补短板,深入研究政策措施,为乡村文化振兴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

3.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农村文化振兴的财政保障,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引导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乡村文化事业。加大对庄户剧团和民间艺人开展文化活动的资金扶持。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加大金融对乡村文化振兴的支持力度。

4.加强新闻宣传。做好政策解读和评论引导,广泛宣传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举措,使乡村振兴成为全省共识和自觉行动,调动各级各界积极性创造性,形成强大工作合力。省、市主要新闻媒体开设专栏,策划推出系列乡村题材主题采访活动,围绕乡村振兴主题,长流水、不断线地刊发新闻报道,讲好乡村振兴xx故事,展示工作进展成效,推广典型经验做法。做好优秀乡村文化融媒传播,围绕弘扬优秀农耕文化、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主题,运用新技术制作鲜活生动的融媒体产品和公益广告,做好报、台、网、微、端融合推送传播,使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深入人心。

2022推动工作全新发展心得体会总结五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教育厅,省体育局全国“十万学生上冰雪活动”的活动精神,切实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为20x“中国伊春森林冰雪欢乐节”营造氛围。20x年12月26日上午9。10分友好区第三小学在学校操场举行“十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启动仪式。现将相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组织协调

为保证“冬季上冰雪活动”能够安全、有序地开展,学校成立

了以褚海林校长为组长,体育组全员,以及全体班主任老师为组员,把推动全校的阳光体育冬季长跑运动列入议事日程,命体育组作为此项活动的直接负责部门,形成合力,强力推进此项工作的进行。学校结合本校的实际,制定了《千名青少年上冰雪活动方案》,召开了全体教师会议,布置活动相关事宜并提出具体要求。学校安排体育组对学生做好各项活动的技术指导,了解学生的身体情况,循序渐进,防止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同时,要求班主任老师协助体育老师做好安全教育工作,确保活动安全开展,严防安全事故;还要求班主任老师和体育老师共同来指导学生做好冰雪活动计划和记录。

二、积极宣传、营造氛围

自“冰雪活动启动之日起,我校积极筹备,于20x年12月26

日利用大课间在操场举行了起动仪式,使阳光体育的“健康第一”、“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理念人人皆知。起动仪式上,褚海林校长向大家宣传了冬季冰雪活动的意义,希望广大师生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积极投身到冰雪活动中,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并作了具体的工作布置和安全教育。

三、精心部署,具体落实

为确保活动顺利开展,我校将此项活动纳入体育课活动中。体育课上,体育老师不仅对学生进行冰雪活动的技术指导,还注重对学生在冰雪活动前后的准备运动和放松运动,防止出现安全事故。

四、阳光体育,深入人心

学校对阳光体育冰雪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优秀班级”和“优秀学生”进行了表彰。通过本次活动,磨炼了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有效提高了学生体质。本届千名青少年上冰雪活动落下帷幕,但我校的阳光体育运动不会停止,我们将利用体育课、课外活动等形式继续坚持带领学生每天积极锻炼一小时。

五、形式多样,快乐生活

我校积极为学生组织丰富多样冰雪活动,雪地足球赛,堆雪人,雪地拔河,雪地跳绳活动等极大的促进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参与率,在我校领导和全体师生的通力合作下,圆满地完成了我校千名青少年上冰雪活动工作,并取得了极大的收获和胜利。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再接再厉,再创佳绩。求真务实,与时俱进,为全校的教育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2推动工作全新发展心得体会总结六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肩负的责任显得异常光荣而艰巨,新的发展趋势下,党更需要承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带来的新使命。当前面临的考验与风险显得异常尖锐而复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显得异常必要而紧迫,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显得异常不容松缓。这一严峻客观现实,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与要求。对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作出了“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科学判断和英明抉择,并成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重要构成。这就使得如何有效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成为亟待作出科学回答的严肃课题。对此,笔者认为,应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把全面从严治党的思路举措搞得更加科学、更加严密、更加有效”的要求,着重把握好三个方面的问题,本文从实践经验出发,通过结合理论基础进行新解决途径的探讨。

(一)战略安排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取向有机结合,统筹当前与长远

自中共十八大会议展开至今,我国党中央开始切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方针的战略规划,将明确发展目标与当前存在的问题有效融合在进行战略安排。全面增强党中央的领导能力与执政能力,有效保障中国共产党实现稳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领导核心。另一方面,紧紧围绕着党开展具备诸多新历史特征的强烈斗争、实现对发展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高效引导、促进党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稳定发展、确保中华民族卓越发展的伟大梦想有效实现,审视党自身适应性存在的问题,并在实践中解重点关注当前诸多人民群众强烈关注、反应激烈、严重侵蚀或削弱党的执政基礎的关键性问题的有效解决。

(二)实施原则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有机结合,统筹治于“心”与严于“规”

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当前我国中共中央委员会非常关注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的有机结合,认为必须通过提升思想来落实制度管理提升。一方面,党中央明确提出增强党内思政生活、政治生态的规范化管理;引导全党全面贯彻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大以及系列会议中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积极开展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使全党切实坚定了理想信念,强化了宗旨意识,增强了遵守党的纪律规矩的自觉性。另一方面,着力推动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以制度创新引领推动党建的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并以此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尤其是更加注重从源头防治腐败,不断健全权力运行制约与监督体系,完善体制机制,先后确立了一系列新制度,出台了一系列新法规,至此,在党内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法规体系。

(三)推进思路坚持“根”与“魂”的有机统一,统筹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

全党意志、凝聚全党力量,为实现党的纲领和目标而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实际上明确了党的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中处于核心地位。党的政治建设,对于党的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建设起着提纲挈领的带动作用。实践证明,抓住了党的政治建设,就抓住了党的建设的根和魂。因而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应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当作党的建设首要任务,并按着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加强党性锻炼等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要求,转化工作思路,形成工作举措和具体行动,整体推进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五大建设”深入开展。

(一)纵贯古今、横贯中西,理论视野具有时空的开阔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理论,集中体现在党的重要文献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系列重要讲话之中。这一思想理论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内在逻辑贯穿其中,即实践逻辑、理论逻辑、现实逻辑、历史逻辑、政治逻辑和使命逻辑。可以说,这一思想的形成是五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是优胜劣汰时代大势的驱动,二是党内存在的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的促动,三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基奠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推动,四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带动,五是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引动。这一逻辑理路体现了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来全面分析探讨党的建设问题,有着宽阔的眼界、博大的胸怀和坚定的历史担当,敢于直面各种考验和风险,以切实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来主动适应人类发展大潮流、引导世界变化大格局、推进民族伟大复兴大事业。

(二)思想维度既统又分、统分结合,理论构成具有要素的系统性

综观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与实践,就其内涵特点和思想方法论的特征来说,其中总论特别强调了党的政治建设,要求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切实把党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极大凸显了党是政治组织这一本质属性及发挥好其固有政治功能的重要作用。而分论从不同层面共同体现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的要求。论与分论各要素之间相互支撑,彰显着内在有机统一的特征,体现为:总体要求是战略,政治建设是统领,思想建设是灵魂,组织建设是核心,作风建设是保证,纪律建设是手段。制度建设是贯穿于“五大建设”始终的根本。

(三)思想方法综合并用、辩证统一,理论内涵具有内在的科学性

从理论思维方法角度讲,具有政治思维、系统思维、战略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想、批判思维和底線思维有机统合的特征,把管党治党从以往被动式的“挑战-应对”范式,转变为主动式的“驾驭-引领”范式,并着力运用“六个有机统一”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进程。是中国共产党切实把自身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而不是其他别的政党的法宝。

(四)思想定位管党治党、利国利民,理论价值具有广泛的人民性

全面从严治党不仅是管党治党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方略的重要构成,而且在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为核心内涵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居于根本保证的地位,即为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可以说,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理论,是党开展诸多具备新历史特性的伟大斗争、有效组织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的进程、全面实现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实现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的重要法宝。

(一)进一步强化政治意识,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就是在全党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切实把党建设成为坚决拥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党,旗帜鲜明抵制和反对各种庸俗腐朽的政治生活,推动形成清清爽爽的同志间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及时清除政治问题与经济腐败相互交织的利益集团。同时应使广大党员和党的领导干部承担起应尽的政治责任,积极塑造和养成发现问题的敏锐性、正视问题的清醒性和解决问题的自觉性,做到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进一步强化理论武装,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

强化党政人员的思想理论武装,提升党政工作理念,是我国共产党一直以来秉持的优良传统及占据的政治优势。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应进步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马克思主义理想信缺失的问题,是全面从严治党所要解决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当下,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方法,应突出对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进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武装,进一步强化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加深对全面从严治党科学内涵的把握和理解,并科学运用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党建实践。

(三)进一步强化忧患意识,增强管党治党责任感和自觉性

忧患意识是头脑清醒的前提,强烈的忧患意识是一种责任,是一种担当,也是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动力之源。重视思想理论武装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结合我国较为复杂、混乱的执政环境现状分析,如何有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展方针,要求各个阶层的党组织必须严格、持续秉承忧患意识,逐步强化、提升党组织的责任感及自觉性,全面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与主体地位的使命感和自觉性,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切实把责任记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

(四)进一步强化问题导向,切实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树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基本经验的重要启示,也是新时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实现纵深发展目标的核心需求。结合当前国内的政治形势以及系列会议的发展方针,党组织面临诸多新任务、新挑战,必须通过持续强化问题导向,基于增强发现问题、直面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为核心目标,在解决问题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纵深发展,才能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维护党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五)进一步坚持“全面”、“从严”,将全面从严治党贯彻于“伟大工程”全过程

坚持把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考核,以防止出现“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具体地讲就是,切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治国理念,秉持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倡的“钉钉子精神”,积极进取、有效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持续深入发展。坚持在各级党组织、各个政治活动中、党的各个建设领域中有效贯彻“全面”、“从严”的治党要求,将全面从严治党方针深入落实到党组织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诸多建设方面,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抓下去。不仅如此,还应彻底告别党的建设以往存在的“宽松软”的做法,使“严紧硬”成为常态,让“从严”具体体现为要求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严格、要求遵守和执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严格、要求执行党的纪律严格,等,进而把全面从严治党切实推向纵深,使管党治党常态化、制度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