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家校共育生活习惯心得体会如何写 家校共育活动的感受咋写(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3 08:23:05 页码:7
家校共育生活习惯心得体会如何写 家校共育活动的感受咋写(8篇)
2023-01-13 08:23:05    小编:ZTFB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2家校共育生活习惯心得体会如何写一

落实《关于统筹推进疫情常态防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实体意见》(合教组(202x)6号)文件精神,做好新学年新学期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家校共育工作,缓解家长的焦虑心理,调整学生的心理状况,与家长共同帮助学生尽快度过入学适应期,进入学校学习生活状态,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从而得到全面发展。

开学前一周:8月25-30日。

1、利用线教学渠道,组织召开一次线上班会课(一年级新生另行安排),将调整学生身心状态作为重安中容,介绍新学期学校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重点关爱建立台账的特殊群体学生,帮助其知晓心理障碍求助方式,切实减轻心理压力。(8月30日下午,以班级为单位)

2、面向全学区家长,以学区中心校组织开展家长学校线上课程,采用线上视频推送(或扫码进入视频直播)的方式。拟邀请专家分学段提供家长学校课程,帮助加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缓解家长的焦虑度和关注度,尽量以一个平和的心态看待孩子的发展。(8月27日班级推送)

3、开展一年级新生入学教育。(已制定专门的方案)

4、开展线上家长育儿经验分享。邀请往届毕业生家长或在校学生家长,畅谈育儿成功经验,分享有儿体会,制作视频(时间在15-20分钟左右),利用线上教学渠道予以推送,供全体家长学习,要以班级予以签到。

5、各校进行新时代好少年风采展示(以视频展示的方式推送)。

高度重视“家校共育活动周”活动的开展,校长负总责,分工校长具体抓,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及时制定相关工作方案,落实具体措施,做到活动开展落到实处,取得良好效果。

2022家校共育生活习惯心得体会如何写二

振华学校家校合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家长在学生教育中的作用,形成教育合力,促进教育和谐发展,现结合我校实际,就进一步加强家校合作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提高育人质量为目标,进一步探索家校合作新规律、新方法、新途径,密切家校沟通联系,逐步建立家校合作长效机制,形成家校互相了解、理解、合作的良好氛围,优化学生成长环境,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深入开展,推动我市教育发展再上新台阶。

二、工作要点

(一)以人为本。坚持“一切为了学生”,始终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健康成长,围绕学校重点工作,在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达成共识,形成合力,促进学生发展。

(二)注重实效。从服务教育大局出发,积极创造条件,主动为家长提供更多参与教育的平台和机会,以真诚的态度、科学的方法、高效的服务进行互动交流,推进开放办学、民主管理,提高家长及社会对学校工作的满意度。

(三)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学段学生及家长的特点,结合实

育宣传活动,帮助引进社会资源,解决办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学校要把家长委员会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工作计划,定期调整家委会成员,定期总结经验,提高工作实效,切实发挥家委会促进学校民主管理、支持教育教学、提升家庭教育水平的积极作用。

(二)加强家长学校工作。把家长学校作为转变家长教育观念的重要途径,积极开办、认真管理。一要健全组织体系。成立由专人负责的家长学校工作组织,建立健全定期培训制度,做到有专门班子、有教学计划、有培训教材、有活动场所、有活动经费,避免“摆形式”、“空挂牌”现象。二要创新办校模式。充分利用专用教室举办家长学校,积极开展各种培训活动。在培训过程中,要根据家长年龄特点,通过专家讲座、专场报告、经验交流、现场观摩、现身说法等多种方式进行服务指导。同时,要利用校园网络资源开办网上家长学校,实现家庭教育知识传播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提高教育知识传播的效率。三要丰富内容。发挥学校专业教育的资源优势,根据家长的不同需求,针对幼儿期、儿童期、青春期等不同时期家庭教育的实际问题,实行菜单式培训,帮助和引领家长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掌握科学的育人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和水平,增强家长学校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要充分发挥《父母课堂》教材的家庭教育作用,引导家长自觉学习《父母课堂》,提高家教研究水平。家长学校每学期要至少组

谈会、研讨会,增强工作的针对性,提高家长会效果。

(四)完善家访制度。家访是实现学生个案沟通的最好方式,各学校要重视家访工作。一要讲究艺术。家访要有目的、有准备,坚持在尊重家长、鼓励学生、讲究艺术、平等坦诚的前提下进行交流讨论,客观反映学生在学校、家庭中的学习、生活、纪律等情况,寻求教育学生的最佳方法。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切忌告状式家访。二要全员参与。坚持普访、随访、定访相结合,班主任、任课教师、学校领导均要积极参与家访。三要突出重点。家访既要面向全体,又要突出重点,坚持“六个必访”:一是有异常举动和情绪不稳定的学生必访;二是经常不遵守校规校纪的学生必访;三是成绩明显下降的学生必访;四是家庭出现重大变故的学生必访;五是单亲家庭学生必访;六是潜力学生、特长生、学困生必访。

(五)组织学校开放活动。要坚持“开门办学”,设立学校开放日、开放周,让家长走进校园,走进课堂,通过参观校园环境、观看学生成果展示、参加主题班队会、家庭知识竞赛、亲子运动会等形式,了解、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切身体验现代教育。各种开放活动要制定计划,落实开放时间、开放课堂、开放班级、开放形式,做到周密设计,充分准备,严密组织,确保效果。学校要热情接待家长,把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和教学成果及时告知家长,取得家长理解与支持。要接受家长的咨询、建议,做好记录,制定行之有效的改进措施,促进学校工作规范

制,加大督查指导力度,对家校合作工作得力、效果突出的班集体、班主任、任课教师要予以表彰。每学期要组织电话问卷活动,随机抽取1—5%的学生家长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记入单位目标绩效考核。

附:家校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左恒明 副组长:李建堂

赵德林(兼任办公室主任)

组 员:夏登军 杨秀欣 刘日强 李臣永 纪丕利

振华学校 2013年2月27日

2022家校共育生活习惯心得体会如何写三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我很荣幸,能有这样一个发言的机会,在此将我们学校_年度校园安全工作的情况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作个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我们对安全工作的思想认识

学校工作千头万绪: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管理、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教学质量最关键的是两项:安全、质量,而安全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在这人海如潮滚滚红尘的现实社会中,我们最需要什么?回答是:我们最需要的是安全!

“安全”对于我们学校的健康发展是只管至关重要的,正是“安全”使我们的事业保持着迅猛发展的态势。对于教职员工和学生,它的意义,在于使教职员工幸福生活,在于使学生健康成长,也就是在于使千家万户享受幸福与欢乐;更在于国家财产的安危。

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安全工作没有及格,只有满分。

服从命令、遵守纪律是军人的天职,同样注重安全,保校园平安是我们应有的基本职业道德之一。

从事教育工作的我们,如果没有足够的安全意识,那么,不仅没有“安、稳”的可能,而且是失职,是对事业和学生以及员工的不负责任,甚至是犯罪。安全和良好的秩序,是我们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最基本的要求。不重视安全工作,是头脑麻木;听不进“安全第一”的忠告,是耳朵的幼稚;不懂得防范为重,责任重于泰山的人是心灵的幼稚;不深入一线,排除各种安全隐患,保他人以安全则是行为的幼稚。

安全的现代意义在于它伴随着人类的稳定、繁荣、发展和进步,从孙中山的“建国大纲”其最鲜明的特点是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安全是人民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条件,“关爱生命、关注安全”就是以实际行动学习实践“__”的重要思想和践行“科学发展观”;“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就是要按照“__”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强化安全责任意识,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任何一个细节上的疏忽或失误,都可能损害人的精神、财产甚至生命。一撇一捺的“人”字,其实就代表了支撑天地的脊梁,寓意着做一个人就必须担负起使他人幸福,使自己也幸福的事业。只有确保学校安全,我们才可能履行这项幸福事业的职责。

任何一件事,提高认识是首要的,认识不到位,行动上就欠力度。之所以能把安全工作做细做实,是因为我们对安全工作的意义有上述认识。

二、我们实施安全教育的具体做法

1、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教育局党组关于学校安全工作的指示精神

(1)及时下载教育局下发的文件。每份文件都有主管安全的校长签署督办落实意见后,传给责任人督办落实。

(2)将教育局党组的指示精神具体化。如:健全组织,完善制度,制订预案,签订责任书,分线进行培训、教育、测试;校门管理,车辆管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经销店食品卫生管理,食堂蔬菜供应、验收、留样,饭菜留样,疾病防控;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安全隐患排查上报;安全教育课的落实等等,都严格按照局党组的指示精神去做,比如,我们将“食品卫生‘五四’制要求”和局领导提出的“饭前检查,饭后清理,剩饭剩菜要倒掉”书写张贴在食堂操作间,以随时提醒炊事员照着执行。切实做到事事有人牵头,有人落实,件件有人检查,有考评结果。坚持落实指示精神不走样,不创新。

2、用安全教育活动串联安全教育的教学

(1)开展安全法纪教育讲座。学生是很讨厌老师的口头说教的,特别是老师的禁令。我们在进行安全知识讲座时,用众多的安全事故实例,说明安全的重要性,使学生逐步懂得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逐步理解生命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懂得“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和“前车之鉴,后事之师”的道理。我们的安全教育口号是:珍视生活,珍爱生命;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安全伴我在校园,我把安全带回家。

(2)定期办安全教育专题黑板报。要求以班为单位,每月一期,图文并茂,由学生自己写稿,自己组稿,自行设计,学校组织评比,并进行奖励。

(3)实行路途安全签字承诺。几年来,我们一直坚持执行“学生路途安全签字承诺制度”,每次放假时,班主任根据天气等情况告之学生路途安全注意事项,由学生代表作出路途安全承诺,并逐一签字放行。如遇恶劣天气,则推迟放假时间。要求班主任给学生留电话号码,遇有特殊情况,要求学生返家后给班主任用短信反馈信息。

(4)开展应急疏散演练。为有效保护学生生命安全,提高学生防震防火防突发事件意识,每学期举行一次防震防火防突发事件疏散演练,在政教处和安监员的统一安排下,班主任老师具体指挥下,按照事先安排好的路线迅速撤离到运动场,整个过程有条不紊,秩序井然。做到事前有预案,事中有防护措施,事后有总结。疏散演练对于强化学生的纪律意识,让学生熟悉疏散路线,提高防震防火防突发事件意识,培养学生应对突发灾害的能力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5)举行师生安全教育签名活动。在写有“珍视生活,珍爱生命,安全伴我在校园,我把安全带回家”的巨幅上签名,每学期一次。

(6)开展家校联手教育活动。一是每逢寒暑假和“五一”、“国庆”等长假,学校都要写“给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将学校老师的意见和想法告诉学生家长,或完成假期作业的要求,或学生行为规范和文明度假的要求,或安全注意事项,学生家长识字少的,要求学生读给家长听,几年来一贯坚持,收到了良好效果。二是实行学生成绩单邮寄,既可减少路途不安全因素的风险,又可为学生节省路费,还可以保证能及时传递到学生家长手中。

(7)设置班级安监员。为保证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我们学校统一要求,各班在班干部中设“班级安监员”,男女各一名。这样,使校内安全监督网络更加完善。我们先后组织班级安监员开展了“清查学生带手机、小刀、小型电器”和监督执行“右行礼让,轻声慢步”的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8)观看安全教育“专题片”。抓警示教育不放松。先后组织观看了“车祸猛于虎” 、“新学年第一课” 、“消防在我心中” 、“毒品的危害”、“远离网吧,文明上网”等专题片,每次都要求学生写观后感,并进行评选奖励。

(9)开展“文明宿舍”、“放心食堂”、“放心超市(经销店)”创建活动。实事求是地制定工作方案,扎扎实实地进行检查评比,每天上课间操时公布当天检查评比结果,每学期进行两次炊事员烹饪技术和安全知识培训,每月对炊事员的工作进行一次考评。这些创建活动已初见成效。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我们以这次会议为新的起点,把安全工作做得更细、更实,用“专心” 、“细心” 、“虚心”、“责任心”这四颗心来做好自己的工作。认真执行教育局有关学校安全工作的规定,确保师生平安,创建平安校园,为义务教育事业发展作出贡献。

2022家校共育生活习惯心得体会如何写四

为遵循我校“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共筑诚信,与时俱进”的发展策略,为使学校办学向规范发展,我校把“深入开展家校携手,共同培养少年儿童”的工作落实到家校联系上,特制定以下家校联系制度。

1、教师不得利用家校联系之便向家长索要钱物。

2、进行家校联系时,不得向学生家长告状。

3、不能向家长灌输消极落后的教育观念和思想。

4、进行家校联系时应注意教师良好形象。

1、学校有关事务的实施和开展相关活动要采取“告家长书”的形式征求家长意见,做到有传必达,避免遗漏,利用校园网平台,及时发布通告。

2、教师平时要通过家访、信访、电话访和电子邮件等形式与家长进行联系,及时提供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和发展态势,并将联系情况记载于《家校联系卡》上,每月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不少于四人次。

3、《家校联系卡》作为教师和家长共同交流的载体,每位学生一学期发放不得少于两次,特殊学生不得少于四次。

4、每学期重点组织召开一次家长会,使家长能真实地了解子女在校学习和生活情况,在组织召开家长会之前,要制订好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家长会活动方案。

5、学校每学期要随机选择不少于30%的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以期了解家长对学校的态度和意见等。

6、学校每学期要召开一次家长委员会会议,向家长委员会成员通报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等,并做好记载。

7、教导处要把家校联系工作纳入《教师工作考核》之中,使家校联系活动能定期定量,真正落到实处。

2022家校共育生活习惯心得体会如何写五

李家成:建设学生、家长、教师的命运共同体——家校合作的教育追求与生命意蕴

家长将孩子送到一所学校读书,根本原因不会是遵循法律规定,而是为了孩子的未来。从此,孩子与家长在一起的时间甚至会少于孩子与教师在一起的时间。而教师职业的存在依据也是孩子——当一所学校没有了学生,这所学校的教师何去何从?

可耐人寻味的是:有的教师会指责家长不负责任;有的家长会投诉教师;当前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对立有增多趋势;即便是较好一些的状态,也是一方配合另一方而已——学校往往是强势的那一方;而一旦出现了冲突,学校也往往会叫屈,称家长蛮横无理……

命运相连的两类主体,为何会是这样的关系形态?我们可以追求一种怎样的家校关系?

一、信念:根植于人性观 家校合作是一种信念。

当你信时,它更易变为现实;当你不信时,它就难以显现。这似乎很抽象,但当我们面对以下问题时,很快就能验证了。对教师而言,这份信念自觉是开展家校合作工作的基本前提。其一,我们是否相信家长愿与教师合作?

对当前家长素质的抱怨而显现出的那份委屈,对所谓“教育始于家庭”等话语的过度追捧而透露出的那份狭隘,对当前家长相关行为的激烈指责而表达出的不满,背后可能都有一种“相信”——相信这些家长不愿与教师合作。

家长真的想和教师对抗,而不想合作吗? 本文作者宁愿相信:可怜天下父母心!有多少位教师敢说自己对学生的爱与投入,能超出父母,即便是外出务工的父母?为了孩子,哪有家长不愿意更好地与教师合作?

有研究者指出:“基于一般常识,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没有哪一家的家长会甘愿自己的孩子道德品质败坏,而是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仅能够在社会上立足而且能够过上一种有尊严的生活,都有着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人’的责任。”该学者强调的是“学校教育更应该反思自己相应的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是否真正有效的问题”。

本文作者曾针对上海市外来务工随迁子女家长做过一定量的调研,无论是问卷数据,还是访谈记录,都清清楚楚地告诉我们,家长希望有学校教育参与,希望与教师合作,但是机会很少。这也可以理解为,有的教师已经因为各种因素而不相信家长愿意合作了,因此关闭了很多合作的通道。这样表达,尽管可能会让很多教师感到“不舒服”,但这一现象的背后,是否确实存在着某种信念呢?

自然,任何讨论都必须考虑例外。“例外”的比例占多少?本文作者宁愿相信这种例外不断接近于零。也许在这样的相信中,就有着生长的力量。

其二,教师是否相信家长能参与合作?

一方面,有的家长真的一无所知、一无所能吗?因为工作的关系,本文作者能接触到不同发展状态的学校,但几乎都能听到类似的抱怨,如家长素质不够高,或生源不够好。有趣的是,在本文作者于2016年12月组织的“第一届学校、家庭、社区合作研究论坛”上,来自某高校附小的校长呈现了家校合作研究初期来自高校教师群体对于小学教师的轻视,引起论坛现场一片哗然——这是否就是我们所期待的“好家长”“好生源”状态呢?回归到基本原理,存在没有任何教育资源的家长吗?存在对学生发展而言毫无帮助的家长吗? 在相信特例出现的概率极小的前提下,本文作者宁可相信,每一位家长的人生,都是一本读不完的“教科书”。在没有进入学校教育世界之前,是家长在承担着教育责任,是家长为学校教育提供了真实的教育基础——教师不应忽视这些事实,且更需要看到可能性。

另一方面,学校教育到底需要家长怎样的素养基础和内容参与?当我们关注儿童的情感发育、社会技能、思维与语言、日常生活智慧时,就会发现,这就是所有父母都能给予,而且也是当代教育改革所迫切需要的。

不能仅仅将眼光局限在考试分数、少量学科的学习辅导上——这既不适合作为批评家长的视角,也暴露了某些教师的“不”专业性。

诚然,在当前极具挑战性的时代变迁中,会有越来越多的家长没有更多时间陪伴孩子,或心有余而力不足,但这更需要通过教师与家长的合作,在相互理解与沟通中,依靠人性的力量而不断解决——事实上,教师何尝不需要来自家长的理解、尊重与关心?唯有真实的合作,唯有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才能在当前复杂情境下走出一条教师和家长的自我救助之路。

其三,教师是否相信自己有能力或能够发展起相关能力以与家长合作?

在教师的信念系统中,还有一个向内的构成,就是教师是否相信自己有能力与家长合作。

合作关系一定是双向的,需要双方投入并经营。当教师指责、抱怨家长不能很好地合作时,往往蕴含着另一个让教师尴尬的假设:教师事实上没有能力影响家长,更不要说成为家校合作的领导者了。在强势批评家长的同时,教师已经暴露出自己的软肋。在接触一些优秀班主任、校长时,本文作者无一例外体会到他们所拥有的自信,一份自己有能力去影响家长的自信。本文作者相信,这是源自内心信念体系的一种表达。

上述三方面内容,都根植于教师的人性观:我们是否相信人性的美好与力量?我们是否相信人与人之间有着割舍不断的情缘与事缘?我们是否相信自己与他人都是生命存在,因此能够合作?在思考、开展家校合作工作时,是需要深入主体的信念系统,来探寻那些幽暗之处、也是力量发生之处的奥秘的。

二、理念:融入于教育观 家校合作是一种理念。

很难有没有理念的家校合作实践,而高质量的家校合作会鲜明地体现教育变革与人类发展的理念。首先,家校合作实践一定内蕴理念吗?

谈到家校合作,几乎任何一所学校都能说:我们有家校合作的,我们做得不错!

是的,肯定有,如教师和家长通话,如教师家访,如教师给家长留言或请家长反馈,如学校组织召开家长会、开放日活动。诸如此类的活动,首先需要推敲的,就是其内含着的理念。例如家访,意味着教师对家庭环境重要性的理解,意味着对教师主动发起家校沟通活动价值的理解;而家访的内容与具体程序,又能体现学校、教师对于教育、学生发展、自我角色的多重理解。

只要不是无意识的行为,只要是教师自觉发起、推动、开展的活动,就会有自觉的或缄默的价值观、学生观、教师观。其次,现有家校合作的理念有误区吗?

例如,人到了,就是合作了吗?在各类家长会现场,也许更容易看到的是家长的静听。那么,那些没有发表过意见的家长,没有给学校教育以相关反馈、评价的家长,他们真的与教师合作了吗?很可能没有。很多家长被动参与学校安排的活动,这样的被动性,怎能承载起合作之名?因为没有真实的互动、交流、创生,这种活动对教师而言,也往往就是例行公事、完成任务,大大缺失了合作所蕴藏着的生成之力量。例如,举几个家长参与的事,就是学校形成了家校合作系统了吗?一般来说,学校总能找到若干位家长来给孩子讲讲课、带孩子参观一下企业或社会场所。可是,全校有多少位这样的家长?一学期有多少次这样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是否所有的学生都有高品质的发展?家校合作项目是否有学生的主动参与?活动是否全纳了所有家长、融通了校园内外?当这样提问时,很多学校列举的合作项目立刻黯然失色。上述举例同样不能替代整体诊断,而这又必然需要一个理想模型的指引。就当前问题而言,单向而非双向,预设多于生成,被动强于主动,散点而缺整体,应该不是我们所期待的家校合作的理念与实践。

最后,当代家校合作实践需要怎样的理念系统?

这自然要回归到教育的内涵上。家校合作是为了教育的,是在教育中的,且其本身就是教育。当教师的出发点不是为了孩子的发展,即便初期家长会“支持”“配合”,但不可能长久,更不能视之为“合作”。

而且,从教育的立场出发,家校合作更需要关注学生在其中是如何发展的。为此,就需要特别改变忽视学生、替代学生的问题,需要推动学生成为家校合作的主体之一。合作的具体内容,需要融入教育之中,深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两大领域中,甚至拓展到社区教育中。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都可以成为家校合作的边界与内容。

也因此,家校合作的整体性就有了基础。合作作为一个过程,会不断生成更多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而且会促成教育环境的改变,从而为家校合作不断提供新的生态基础。这自然要回归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上。合作发生在具体主体之间,而家校合作的极大特殊性,体现在它发生在至少学生、教师和家长三者之间。如果考虑到一个班级的几十个学生、几十位家长、多位教师,考虑到一所学校多至几千个学生、几千户家庭、上万位家长和几百位教师,则我们会更强烈地感受到家校合作的复杂性。践行家校合作的教师与校长,是令人敬佩的复杂系统的领导者!

正因为家校合作是一种交往关系,因此合作中对每位主体的尊重和相互的信任,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与共事,是家校合作的基本内涵。这一交往包括未成年的学生,因此,学生保护的意识和学生利益最大化的追求,是家校合作的内涵构成。当几

十、几百、几千个学生共同参与其中时,更会带来复杂系统演化的可能,人与人的交往就会成为一种教育的力量。这自然要回归到具体的合作过程与整体形态上。家校合作是融在学生的成长过程、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实施过程中的。就时间而言,它不应该是一次性、机械的;就空间而言,它不应该是点状的。

家校合作应该是一个长程,有着绵延的时间内涵与生成性的特质;应该是一个整体,不仅主体参与多元,而且内容构成、实践方式、评价维度多元丰富且有内在有机性;应该是一个复杂系统的生发与演化过程,因此具有复杂系统独特的生命性。

这自然要回归到合作中的人的发展上。家校合作最终是为了人的。而超越学校教育,是家校合作蕴含着的意义。通过家校合作,不仅要促进学生的学业发展,而且要促进学生情感与社会性发展,要关注家校合作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关系,要关注家校合作中学生的全纳性。教师发展与家长发展也是家校合作的应有之义,是终身教育视野下家校合作独特价值的表达。

本文作者曾提出:家校合作能够“让孩子成长为完整、丰富的人”,“以另一种方式促成教师发展”,成为“学校发展的新力量”。本文作者与合作者开展的相关实验研究也证明高质量的家校合作不仅直接成就着学生的生命成长,而且能够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家长的不断觉醒产生积极的效应。

三、实践:生发于当下

家校合作是一种实践。无论之前的基础状态如何,无论处于何种发展环境,家校合作都可以从当下的每一天、每一件事、每一个人的努力开始。首先,每个人的投入,都可能促成家校合作系统的发展。作为专业人员,教师是推动家校合作的重要主体,甚至是“第一推动力”的发出者。当教师真正意识到家校合作的价值时,源自个体发展、工作变革的动力,可以转化为推动家校合作的力量。

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有备而来”,要有对班级、学校等不同层面家校合作成果的学习,要有基于真实情境的合理策划,要有主动交流、发布信息的意识和能力,要有在第一时间引导家长和学生发展的专业素养。合作之事的实现、学生的发展、创生的乐趣和自我的成就感,会成为教师开展家校合作的动力之源。

家长、学生同样可以成为重要的推动者。通过日常的交流、正式的沟通、规范的建议等形式,家长都可以适当影响教师的决策与行为。在有一定家校合作基础的学校,家长还可以通过担任轮值校长、介入教师评价、审议学校政策等,直接而有力地介入家校合作的创生之中。更有意义的,是学生在家校合作中的地位问题。本文作者与合作者推动的学生领导力研究,就正在促成以学生作为领导者、家长与教师作为保障者和参与者的家校合作新机制。

在一个复杂系统中,每个主体都可能成为变革的力量。教育系统内部的校长、行政官员、学者等,系统外部的媒体、社会人士等,都可能影响家校合作系统的生成与发展。作为其中非常具有专业性的教师,更需要增强领导者的意识,自觉领导家校合作!

其次,每一件事的意蕴清晰与价值实现,都可以促成家校合作新质的生成。

在本文作者2013—2014年参与一所上海市外来务工随迁子女学校的家校合作研究过程中,突破性的事件有很多。当时,我们推动学校在大屏幕上打出感谢家长志愿者的标语,鼓励学校教师与担任志愿者的家长在校门口说上一分钟的话,鼓励家长参与到学生的升旗仪式中,鼓励课堂教学观摩后的“亲子互动三分钟”,鼓励教师开展与家长的“家校联合教研”,鼓励开展“亲子作业”研究,甚至推动学校修改“告家长书”。这些“细节”“小事”,一点点积淀,一处处突破,最终成就了这所学校家校合作研究的大发展。

复杂系统的演化也就是这样的机制。在家校合作中,每一件事都可能非常重要,每一件事的价值也都与其他事相互联系着。因此,认认真真地做好整体策划,仔仔细细地开展每一项工作,用心积淀,终将大成!

最后,每一天的累进,都可能形成日新月异的系统跃迁。对于不同发展状态的学校,家校合作研究从何时开始?需要从现在开始!不论起点如何,家校合作的需要几乎每天都存在,甚至在看似缺少合作时空的寒假、暑假,事实上都有大量的家校合作契机。就促成家校合作的工作智慧而言,努力请从今日始!

当有了这样的当下意识,真实的积淀就可以发生,质变的可能性或节点事件就更容易出现,整体结构的形成与内涵的丰富也就在这个过程中了,甚至具有中国个性与世界贡献的家校合作研究成果也更易生成了。家校合作的质量标准不仅在于结果,更在于过程,因为“合作”就是一个典型的动词。习近平曾指出:“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是各国人民的期待,也是我们这一代政治家应有的担当。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 家校合作,就是微观层面上的命运共同体建设。由此出发,我们的学生、家长和教师也许更容易参与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之中。

注:本文为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领导力培养与评价研究”(14pjc029)的成果。

■本文刊发于《新课程评论》2017/08(总第14期)「名家 」栏目。

作者介绍李家成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研究员,教授;湖北教师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评新课程,论大教育。《新课程评论》设置「名家」「专题」「研究」「纵横」「弦歌」「环球」等栏目,刊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域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以理性、建设性助力教育发展,展示一线教育教学成果,加强学术交流对话。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为:42-145。

联络我们投稿信箱: xkcpl01@邮购信箱: xkcpl02@联系电话: 0731-82225526,89921103通讯地址: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营盘东路3号新闻出版大厦2楼 请 您 关 注

▼一

素的教

志本文责任编辑:杨志平公众号编辑:周葭

2022家校共育生活习惯心得体会如何写六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单靠学校教育的教学改革是不够的,要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必须构建一个教师、家长共同参与,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并共同发挥作用的开放的、立体的大教育环境。

家长和学生有着亲子血缘关系,其天然的亲子之情是无可比拟的。心理学常识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越亲密,互相之间情感的感染性越强,感化作用越大;反之,则感染性越弱,感化作用越小。因此,虽然常有家长述说孩子不听大人的话,只听老师的话,但家长的一句话抵教师的十句话的情况也同样存在。在现实的教育中,我们也深深感觉到,我们在学校里对学生进行苦口婆心的教育,刚使学生在思想行为上有了一点进步,但经过周六、周日两天或暑假、寒假的休息,就削弱或抵消了教师几天或几个月的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可见家庭参与教育对学校教育的效果具有极大的影响。家校合作教育有利于做到优势互补,使学校在教育学生时能得到更多的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而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也能得到更多的来自学校方面的指导。

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各项有关决策、措施的制定请家长参与,既增强家长在学校管理中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同时,由于家长最了解学生的成长经历,了解学生各方面的需要、兴趣、爱好,家长参与制定的决策才更具有针对性。

家校合作中家长通过家长委员会行使监督权,最大限度的保障儿童的权利。

家校合作使教师把与教育对象的成长密切关联的各方面因素联合起来,达成一致,形成合力,共同实现学生的和谐发展。在家校合作中,学校与教师理所当然起到主导作用。一方面,社会担负起对家长的教育责任;另一方面,教师有责任面对不同的学生家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方法指导,并与家长在教育学生上达成一致。

在家校合作过程中,要求家长主动到学校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参与学校的管理。班主任在家校合作活动中成为一名策划人、组织者和参与者。在教育问题上,与家长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合作关系。家校合作中家长主动参与是关键,有了家长的参与才可能称得上合作。作为班主任积极主动地接纳家长作为合作伙伴,从实际中让家长真正介入到班级的事务活动中。在班级里,选择那些文化层次高,热心于教育的家长,成立班级家长委员会。让家长委员协助班主任做一些班级事务,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把学校以及班级的目标和活动通过家长委员告知所有的家长。同时收集家长对学校及教师的意见。通过家长委员与其他家长沟通,营造一种良好的合作气氛。另外,我们要畅通家校交流的渠道。家校之间坦率而又真诚的交流是良好家教合作关系的基础。班主任与家庭之间通过各种媒介和人际交流来传递信息。例如:

1、传送喜报。班主任把传送喜报作为交流的手段,把学生在校的情况,如有趣的发言、比赛的结果、好人好事、学习成绩等点滴进步,都以喜报的形式向家长汇报。这种形式的交流密切了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2、建立班级通讯网络。目前电话已经普及家家户户,在班级中,把学生分成多个小组,每组设立一个联络员负责把教师的要求传达给家长,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电话向同学或老师了解情况,形成一种互动交流。

3、建立班级微信群。教师可以通过微信群,根据本班的特点向家长介绍有关家庭教育的知识,针对一些家庭教育问题开展讨论。这中形式的交流可以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4、利用校讯通这个平台,实现家校的沟通和互动。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和家庭作为并肩工作的两个雕塑家,有着相同的理想观念,并朝一个方向行动,要知道,在创造人的工作上,两个雕塑家没有相互对立的立场是极为重要的。 ”在家校合作的过程中,无论是我们教师还是家长,都是要牢记的。

2022家校共育生活习惯心得体会如何写七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尤其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家庭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往往大于学校的系统化教育。我校本着开放办学的心态,积极主动地寻求家校合作的有效途径和科学方法,创设家校和谐的良好氛围,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家校交流是家校合作的前提。只有拓宽交流渠道,提高交流质量,才能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理念相合、方法相容、责任共担,进而形成教育合力。

家校之间交流的渠道很多,形式不一。比如:传统的家访、家长会,新课改理念下的学生成长册、家校联系卡,网络环境中的学校网站、班级网站、教师博客、电子信箱,以及即时的电话联系、快捷的手机短信等。但有了多样化的交流渠道并不一定意味着有高质量的家校合作,我们应该调整家校交流的定位,增强交流的实效性。

以家长会为例,以往每提及家长会,让人想到的往往是“告状”、“批评等字眼。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传统的家长会得以改进,这几年,我校推出了不同形式的家长会,如恳谈型家长会、专家报告型家长会、自主体验型家长会、观摩研讨型家长会等。形式上的创新催生了内容上的转变,家长会不再是单一的“发布会”,而是定位于家校间的沟通、理解和交流,凸显平等性、互动性,拉近了学校与家长之间的距离。

为了进一步实现家校之间的多向互动和深度交流,近几年,在深入解读家长会定位的基础上,我校每年举办一次大型的“教育超市”活动。所谓“教育超市”,就是以自选的形式,满足每一位家长的家教指导需求,从而实现家校之间的多向互动和深度交流。“教育超市”时间为一天,家长、学生、教师全员参与。地点从教室到操场,校园全面开放。教室内有专家报告、家教录像、教师上课,操场上设有“家教园地(刊板)”、“热点咨询处”、“心理咨询室”以及“亲子活动区”等。家长可以到教室听专家的讲座、教师的授课,也可以到“热点咨询处”了解教育政策法规,反映教育热点问题,还可以就孩子的问题请专家给出“个案诊断”。学校还设计了“家庭教育情况测试题”,让家长在接受测试、了解自我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形成一种理念,掌握一种方法。在“亲子活动区”,家庭厨艺比拼、接力比赛、智力魔方、才艺展示、生活百科等活动开展得热火朝天,家长和孩子热情高涨,其乐融融。

“教育超市”改变了过去一次家长会只解决一个问题、不管家长关不关心都要奉陪到底的弊端,家长们多了自主选择的空间。他们既可以向任课教师了解情况,和学校领导、其他家长一起探讨教育问题,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向专家讨教。几年下来,“教育超市”成为我校家长和学生最喜欢、最想参加的活动,家校联系的手越拉越紧。

当前,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面临着社会复杂环境的挑战。我校所做的调查显示,六成以上的小学生对家长的教育方法有抵触情绪。家长常常陷于费力不讨好、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把孩子推给学校成为不少家长的无奈选择。同时,由于家长素质参差不齐,所以家庭教育的差异性较大。因此,我们认为,家校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以学校教育带动家庭教育,补齐家庭教育这根“短板”,追求“1+1>2”的家校合作效果。

1.举办家长沙龙等学校交流活动,“把家长作为一种职业来做”

山东威海市环翠区大力倡导“把家长作为一种职业来做”。学校坚持把提高家长素质作为家校合作的一项重要工作,积极为家长的学习、交流和发展提供机会,创造平台。我校专门为家长设计了一本关于学校资料的小册子,把学校购置的有关家庭教育的书籍、录像带、光盘、磁带的目录整理出来,发到每位家长手里,随时供其借阅。学校在将从事家庭教育研究的专家学者请进学校,给予家长高端的专业引领的同时,还定期举办家长沙龙,给家长创设学习之后的交流机会。家长沙龙由学校、班级的家长委员会委员轮流主持,根据家长需要确定讨论主题,每个人既是指导者,又是受益者。通过家长之间的互动,不同家庭的教育思想在这里撞击。大家带着问题来,带着收获归。

2.教师开通教育博客,向家长开放学校教育的窗口

我校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育博客,每位教师都把博客当成一扇向家长开放的窗口。工作之余_教师们把优秀的家庭教育资料、自己育人过程中的感悟与体会、课堂上发生的故事、孩子的.点滴进步等都写进博客。通过这扇窗口,家长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学校的教育,近距离地感受教师的课堂,更便捷地与教师进行交流。同时,教师还针对“如何帮助你的孩子完成家庭作业”,“家庭旅游中如何加强对孩子生活经验的指导”、“关注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看电视要定规矩”、“一年级家长须知”等话题,与家长在网上展开专题性研讨,争取一次讨论解决一个问题,帮助一批家长。教师的博客、班级的网页、学校的网站,成为学校与家长开展交流合作的有效平台。

3.成立家长志愿者协调委员会,挖掘家校合作资源

在家长中,有一大批关心教育的有识之士和家庭教育的成功者,他们是家校合作的重要资源,是学校可以信赖和利用的有生力量。20xx年9月,我校成立家长志愿者协调委员会,每个班级都配备一名家长志愿者协调员,并建立了家长教育资源信息库。每年开学之初,家长委员就会向全体高一家长发出倡议,“一家好不是最好,大家好才是真正好”,并向每户家庭发放提供教育资源的意向表,倡导每户家庭都为学校教育出力。很快,这份倡议得到家长的积极响应,在全校范围内组建了一支力量雄厚的教育志愿者队伍。升旗仪式上,家长的先进事迹作为国旗下讲话的典型材料,以发生在身边同学父母身上的故事来打动孩子们的心;在学生的兴趣课上,留下了家长指导学生活动的身影;在学校重大活动中,爱好摄影的家长为学生捕捉优美的镜头,俨然成了学校的工作人员;在校外实践探究活动中,家长为学校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实践探究网点……家长真正成为学校发展的合作者和促进者。

2022家校共育生活习惯心得体会如何写八

家长姓名:xx妈妈

学生:xx

班级:xx

班主任:xx

沟通缘由:

学习习惯差,上课走神,无精打采,作业拖拉或者抄袭,作业字迹潦草,各门功课都不梦想。爱看电视。

沟经过程:

爸爸,妈妈没有什么文化,爸爸在开出租车,妈妈做保洁,帮别人打扫卫生,所以从小未能重视对其学习习惯的培养,养成了拖拉作业,上课开小差,字迹邋遢等坏习惯,作业或不做或抄袭,上课根本没有心思,恶性循环,导致学习成绩很不梦想。我常利用周五交接的时间和他家长沟通,互相了解和反馈学生的家校表现。xx在家不主动写作业,喜欢看电视,爸妈忙于工作,无暇顾及他,爸爸的管理方式也是粗暴简单。沟通后,xx妈妈口头保证,周末严格督促他完成作业后再玩,执帮忙他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沟通感悟: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逃不出孩子明亮纯洁的眼睛。所以,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貌,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首先要做了,家长的行为可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