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黄大年纪念馆参观心得体会精选 黄兴纪念馆参观心得(七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3 09:16:05 页码:10
黄大年纪念馆参观心得体会精选 黄兴纪念馆参观心得(七篇)
2023-01-13 09:16:05    小编:ZTFB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关于黄大年纪念馆参观心得体会精选一

【篇1】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对一名科技工作者而言,投身祖国科技创新的时代洪流,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贡献,是最大的使命担当,也是最高的荣誉褒奖。

被人们称为“拼命黄郎”的海归战略科学家黄大年曾经说过:“中国要由大国变成强国,需要有一批‘科研疯子’,这其中能有我,余愿足矣!”七年间,他带领400多名科学家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为我国“巡天探地潜海”填补多项技术空白,不少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斯人已逝,追思犹存。黄大年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投身科研,谱写了一首矢志创新的奋斗之歌,树起了一座勇攀高峰的精神丰碑。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支撑。而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牢牢抓住创新这个“弯道超车”的关键,才能大踏步追赶科技潮流、抢占时代先机。黄大年无时无刻不想着赶超前沿、不想着超越极限,他带领科技团队参照国际最高水平、瞄准关键核心技术,在地球探测科学领域奋起直追,取得了深部探测能力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等重要成果。“无限风光在险峰”,只要坚定信心、勇于登攀,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完全有能力作出更多创新创造,在一些重要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发展,在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中大显身手、赢得主动。

科技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科技竞争历来就是时间和速度的赛跑,如果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就可能陷入被动,错失发展机遇。“一个真正的科学家总会有极其强大的不安全感,生怕自己稍微慢一步就落下了。”黄大年正是怀着这样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紧迫感,恨不能一分钟掰成八瓣儿用,把自己的生命发挥到极限。“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这是他用创新实践同时间赛跑的真实写照,更是他追逐梦想的强大动力。有付出才有回报,敢拼搏方能立潮头。黄大年把对祖国的挚爱、对科研的执着,浓缩在自己的人生书写之中,激励着人们继续求索、接力奋斗。

科技竞争比的是速度,拼的是智慧。5年大于50年,黄大年靠什么让我国深探项目从远远落后到比肩一流?探求就里,这与他的求实作风和科学方法密不可分。他运用系统思维安排科研攻关,既注重激发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又注重考核督察等机制保障,既突出重点项目攻坚,又兼顾配套技术支持,形成了系统整合、协同推进的工作方法;他秉持融合理念布局,以交叉、融合的思路拓展作业面,在碰撞中寻求突破,在差异中做大增量,取得科研工作的“化学反应”“裂变反应”;他采取开放态度开展学术科研,深度参与国际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黄大年在工作中形成的一整套思路、策略、手段和方法,为怎么创新、如何突破作出成功示范,积累了宝贵经验。

马克思说:“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只有在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黄大年志在创新、奋斗不息,实现了自己“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理想抱负。创新永无止境,精神薪火相传。黄大年的精神力量必将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探索前行,用创新追求书写有价值的人生、成就有高度的梦想。 【篇2】

非常感谢国家局党组给我这个机会,作为一名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工作者,代表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在此发言,就学习贯彻落实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的重要指示和国家局党组关于学习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的工作部署,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连日来,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做出的重要指示,在广大知识分子和科技工作者中产生了强烈反响,如果说钱学森是老一辈海外回国科学家的光辉典范,那么黄大年就是新时期留学归国人员的时代楷模,也是当前全国科技工作者的学习榜样。通过学习,黄大年同志那种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对科研事业的孜孜不倦、对人才培养的倾情付出,多次累倒在科技创新工作一线奉献精神和先进事迹,深深感动。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物质追求相对刻意的今天,太需要像黄大年同志那种爱国、创新、奉献的“时代精神”,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征程上,也太需要像黄大年同志这样战略科学家的“创新引领”。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也一直在思考,学习黄大年什么样的精神,如何学习黄大年精神。

巴甫洛夫说过,“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但科学家是有自己的祖国。”1982年,大学毕业时,黄大年在给同学的毕业赠言中写道:“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作为旅居海外长达18年之久的华人,生活优裕、事业骄人,如果没有对祖国的无限热爱,是难以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和良好的科研条件,毅然决然选择回国效力;作为一名科学家,如果没有对国家发展前途的责任担当,是难以全身心、持之以恒地投入到科技报国的崇高事业中。在面对国外团队的挽留时,他说:“作为一个中国人,国外的事业再成功,也代表不了祖国的强大。只有在祖国把同样的事做成了,才是最大的满足。”黄大年身上集中体现了一名杰出科学家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赤子情怀。

新时期的科技工作者学习黄大年精神,就是要按照的指示要求,学习黄大年同志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到祖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到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把个人的理想前途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结合起来,把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为实现创新型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创新是科研的灵魂。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科技创新水平总体上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我们主要实施了“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发展思路。当前,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为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大的科技创新力量,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2014年,在院士大会上讲话指出,我们不能总是用别人的昨天来装扮自己的明天,不能总是指望依赖他人的科技成果来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安全。黄大年同志回国短短7年多的时间里,作为首席科学家,带领科研团队通过顽强攻关,突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在地球深部探测等多个交叉领域取得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补多项国内技术空白,靠的就是自主创新。

作为与国家安全密切相关的测绘地理信息行业,无论是在基础研究、还是技术装备与国际先进水平尚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并没有根本改变。作为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工作者,学习黄大年精神,就是要学习他勇于探索、潜心钻研、矢志创新的科学精神,面向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的国家需求,围绕“五大业务”体系的技术需求,以更加扎实的、更加务实的科研作风,加强现代测绘基准、全球测图、地理国情监测等关键领域的技术攻关与突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测绘地理信息强国建设。

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承担着分不到一分钱的国家重大项目,隐姓埋名地参与多项军工项目,学校领导多次催他申报院士,他却说“先把事情做好,名头不重要”,吃一把速效救心丸继续工作,这就是黄大年同志的奉献精神,源于他对科研事业的追求和对祖国和人民最深沉地热爱。而面对学生、同事,他更多的关心与关怀,慷慨支持有困难的学生,积极促成青年科研人员出国深造。黄大年同志总是以出世的态度做学问、搞研究,超然物外;以入世的态度爱国家、爱科学,殚精竭虑。

作为科技工作者,学习黄大年精神,就是要学习他那种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心里永远装着事业、国家与他人,唯独没有他自己,为实现科技报国而鞠躬尽瘁、无私奉献的崇高品德。

黄大年虽然走了,但是作为新时期我国优秀知识分子的“时代楷模”,他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新时期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精神标杆”。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的指示,不仅体现了党中央对知识分子的关怀,更是对全国广大科技人员的鞭策与激励。我们要以黄大年精神为指引,积极响应的号召,按照国家局党组的部署,全面深入地做好黄大年先进事迹的学习,矢志不渝地加强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创新,把个人的理想与事业的发展和国家的进步紧密结合起来,立足岗位,多做贡献。

当然,我们也需要更加关心广大科研人员的身心健康,通过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利用国家有关科技创新的有利政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营造更加有利于科研人员潜心研究的良好氛围,全面推动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创新。

谢谢!

【篇3】

“我们要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学习他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这是近日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的重要指示。

在2016年“七一”重要讲话时说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黄大年同志坚定初心,淡泊名利,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为我们竖起了标杆。他的形象,如太阳炽烈,也如蔷薇芬芳。黄大年精神,是我们在各个工作岗位上施展拳脚时汲取精神的力量,迈向更好的未来和远方。如何将这份精神融进我们的血脉,笔者认为,要“养神”和“铸魂”。

学习黄大年家国情怀,要“养神”。“修之以心,其德乃真”,养神的根本在于内心的修炼。所谓神,意象颇多,这里所言“养神”之“神”是指一个人的意识、观念、心力、风骨。心是内在的,神是外在的,要养神须修心,修心之目的在养神,即“内敛于心,外化于气。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工作中,我们基层干部必然会遇到挫折和失败,这时养神修心尤其重要。具体来说,就是要修好忠诚心,养信仰坚定之神;修好进取心,养奋发有为之神;修好责任心,养恪尽职守之神;修好求实心,养诚实守信之神;修好友善心,养宽厚谦让之神;修好敬畏心,养慎独自律之神。神畅则头脑清醒心平气和,或许会灵机一现,豁然开朗,问题和困难也会随着迎刃而解。心怀大我,不困惑于“井底”和“瓶颈”,以充实平和之“神”去行万里。

学习黄大年家国情怀,更要“铸魂”。“铸魂”最根本的是要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打牢信仰之基。信仰一旦形成,就会成为支配和左右我们行为的持久精神动力。一个人有了坚定的信仰,就会百邪不侵、执著奋斗、自强不息。无论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绝不动摇信仰。信仰是精神支撑,是奋斗目标,就像是大海中的灯塔,在黑暗中为我们指明方向,在迷途中为我们指明目标,保证我们前进的正确道路,支撑我们战胜困难。

要铸魂励志,就要做到理论入心、信念入脑,澄清各种模糊认识,坚定政治信仰,自觉融入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奋斗的历史洪流中去,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于黄大年纪念馆参观心得体会精选二

黄大年优秀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黄大年同志用毕生努力实现了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的统一,是新时期归国留学人员和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杰出代表。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学习黄大年优秀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欢迎参考。

今年端午节恰逢第一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当人们追思爱国诗人屈原的同时,一位现代知识分子以其深厚的家国情怀感动了国人,他就是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高度评价他的突出贡献和崇高精神,在科学界激起了“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磅礴力量,引发全社会广泛共鸣。

从去年“科技三会”的召开,到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设立,再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分子工作的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广大知识分子和科技工作者的重视与关爱、重托与期待。作为“社会精英、国家栋梁、人民骄傲、国家财富”,以科技工作者为代表的知识分子该保有怎样的家国情怀,承担怎样的责任使命,从黄大年同志的精神境界中可以找到答案。“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历史向前发展”,黄大年的夙愿让我们感受到他浓厚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的道理将得到更充分体现。科技工作者掌握“国之利器”,将在国家建设、社会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将个人追求与国家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用追梦的脚步丈量科技兴国的道路,将个人的价值坐标定位在人民群众需要的地方,科技就会展现更大的价值和意义。科学技术并非冷冰冰没有生命,一旦科技工作者为其注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灵魂,科技就会拥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伟大目标。

时代在发展进步,科研领域在不断拓展,科技工作者的角色也更加丰满、更加清晰,但科技工作者该具有的家国情怀和责任使命没有变,也不能变。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征程需要伟大的力量。“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不仅体现在黄大年同志身上,更是一代代中国知识分子用赤胆忠心,用汗水生命写就的。也正是这股精气神铸就了我国科研技术现有的高度。

时代是人生的舞台,为科技工作者提供更广阔的天地,才能让他们离梦想更近。在新的市场环境下,科技人员自我价值的实现方式也在多元化。既要为默默搞研究、埋头搞创造的人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也要为有志于投身市场、加快科研成果转化的人给予更多支持。以求贤若渴的姿态吸引人,以灵活的体制机制激发人,以良好的政策优势留住人,就会让更多的科技工作者书写无愧于祖国、无愧于时代的绚丽篇章。

近期一个响亮的名字再次响彻在我们内心,他朴素,辛勤刻苦,衣着简便,一生多余积蓄;他富有,两袖清风,表里如一,是无私的爱国者;他固执,执着科研,心无旁骛,一心只在实验室;他豁达,淡泊名利,安贫乐道,一生的平凡铸中国科研的伟大;对于家人的不理解,他说“忠孝难两全,家国难兼顾”;谈起老一辈科学家,他说“看到他,你会知道怎样才能一生无悔,什么才能称之为中国脊梁。当你面临同样选择时,你是否会像他那样,义无反顾?”是的,他义无反顾了,他就是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国家深探专项装备研发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863航空探测装备主题项目首席科学家,他就是黄大年同志。

很多人评价他是“纯粹的知识分子”,因为他“什么职务也不要,就想为祖国做些事”,很多人评价他是“另类的科学家”,因为他对待科研只一句“我没有敌人、也没有朋友,只有国家利益”。

“不专则不能”“科研需要疯子,需要拼命” “唯痴迷者成大业”――战略科学家黄大年用58年的人生证明了这些成功经验。这两天媒体的追忆中,他的一句话尤为令人动容:“中国要由大国变成强国,需要有一批‘科研疯子’,这其中能有我,余愿足矣”。

坚守岗位,追求梦想、不知疲倦,争分夺秒、唯恐落后,这是黄大年给人的印象。“把科研当作‘情人’”“每年出差130多天”“经常吃了速效救心丸搞工作”……这就是黄大年的真实生活写照,黄大年成就了祖国在科学技术上的多处“弯道超车”。7年间,黄大年和众多科学家一起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为我国“巡天探地潜海”填补多项技术空白。

曾经,钱学森回国时,一位美国海军将领说,“一个钱学森抵得上海军陆战队5个师的兵力”。7年前,黄大年归国时,有外国媒体评价,“他的回国,让某国当年的航母演习整个舰队后退100海里”。但当我们惊叹那些科技英才的过人之处,羡慕他们成功的荣誉,感慨他们的神奇时,却可能忽视他们身上的执著精神,无穷毅力。

如今世界多极化发展,发展迅速,科技竞争乃是一个国家、一支军队核心能力的竞争,一旦落后,可就是国家能力、军队实力的落后。这就要求科技人才必须有一股“拼命劲”,勇于争第一。正所谓,“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则文必正,艺痴则技必良”。钱学森钟情于导弹研究,终成为一代巨匠;宋文骢醉心于国防重器,终成为“歼10之父”;黄大年痴迷于前沿攻关,终成为科技巨星。无数科技英才的事迹表明,钟情专一、埋头苦干的人,才有希望登上科技的峰巅。

中国要建设科技强国,不是一句口号,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离不开一大批像黄大年那样的“科研疯子”,离不开他们身上的“拼命劲”。

关于黄大年纪念馆参观心得体会精选三

大家表示,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感人至深,总书记重要指示催人奋进,我们要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用爱国书写心中大我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

看到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的重要指示,不少熟悉了解黄大年的人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爱国情怀,这就是黄大年的精神支柱,这就是黄大年的幸福源泉!”

作为黄大年的秘书,王郁涵见证了他为祖国科技事业付出的全部心血:“黄老师一生为国,放弃国外优越生活毅然回到祖国,他心里有祖国、有学校,却没有考虑‘小我’。”

“他是一位真正的爱国者。”采访过黄大年的新华社记者王海鹰回忆说,黄大年为了国家,一切都可以舍弃:金钱、房产、职位、家庭、健康……这个“科研疯子”把自己全部献给了国家。

鞠躬尽瘁兴邦梦,赤胆忠心爱国情。

黄大年的先进事迹宛若一部有血有肉的教科书,每一页都写满了爱国之情,每一篇都抒发了强国之志,每一章都印证了报国之行。

提起好友黄大年,同为海归学者,清华大学副校长、中科院院士施一公有不舍,更有敬意:“大年是一个具有极其强烈的报国理想和报国冲动的人,我能够很深刻地感受到他这种迫切的心情。他是我所见过的对国家科学事业、对国家繁荣富强最痴心的科学家。”

“我们要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

“‘振兴中华,乃吾辈之责’是黄老师从年轻时就秉持的信念,并终生为之奋斗,他将满腔热血全都献给了祖国的地球物理事业。”黄大年的学生赵思敏说,“作为他的学生,我愿意一直秉持‘黄大年精神’,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让生命为祖国而澎湃。”

“响应总书记号召,学习黄大年首先要学他的爱国精神、爱国情怀,就是只争朝夕,拿出成绩。我们共同的愿望,就是为祖国的繁荣强大尽一份绵薄之力。”跟黄大年同一批入选“千人计划”的专家闫大鹏说。

以创新成就复兴伟业

“我是活一天赚一天,哪天倒下,就地掩埋……”

每次想到黄大年老师生前在微信朋友圈里写下的这句话,黄大年科研团队的核心成员、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于平总是心潮澎湃:“我们能做的,就是继承和发扬黄老师‘科研疯子’的精神,更加勤奋地工作,完成他未竟的事业。”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

“中国要想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在科技赛场必须有‘一招鲜’,必须在若干领域创新水平处于世界前列。”南京工业大学校长黄维说,当下,我国科研人员有了更多的机遇和更广阔的平台,要像黄大年那样瞄准原创性、颠覆性和解决重大问题的技术创新,前瞻性和引领性地部署任务,才能在世界科技赛场上实现“弯道超车”。

黄大年科技报国、无怨无悔的精彩人生,激励着广大科研工作者。

“‘秉持科技报国理想,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总书记这一重要指示,准确概括了黄大年老师短暂而精彩的一生,为我们青年科技工作者树立了一面人生旗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李阳说,“我们要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勇攀科学高峰。”

即将启程前往新加坡国立大学深造的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博士生蔡永强说:“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计算数学方面还有差距。我会在国外努力学习前沿知识,开阔眼界,像黄大年老师一样,在自己的领域精深研究并力争有所突破,为国家在材料应用方面提供更为精准的计算方法,推动产业发展。”

“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既是对黄大年同志的充分肯定和极大褒扬,也体现了总书记对科技创新和科技工作者的高度重视。”陕西省科技厅副厅长孙科说,作为科技主管部门,要更加关心和爱护包括海归人才在内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创造更为便利的条件,支持他们安心、专心从事科研工作。

以担当扛起责任使命

在学生们心中,黄大年从来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学术权威”,而是一个“严师慈父的长辈”、一个“推心置腹的朋友”。

回忆起学生时代,黄大年的学生、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青年教师李丽丽说:“当年,黄老师创造各种机会送我去学习英语、参加国际交流,毕业后还为我留校四处奔波。”

“教书育人、敢为人先”,黄大年的这种敬业精神、育人情怀深深感动着大家。

“看到他,你会知道怎样才能一生无悔,那就是全心投入、鞠躬尽瘁,把责任和担当扛在肩上。”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刘吕红在学习了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黄大年同志的先进事迹后眼含热泪,“我们要努力做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切实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上海交通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党支部书记、博士生导师刘晓晶表示,作为高校教师,对学生不仅要授之以道,还要育之以德,教育他们脚踏实地做科研,不负时代、不负年华,成为与祖国同行的人,为祖国的事业而奋斗。

黄大年教授永远离开了,但是他的精神像一盏明灯,点亮了信仰之光,照亮了报国之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生田元景说,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的重要指示让人思考:青年一代到底肩负着怎样的责任和使命?怎样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结合起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应当怎样才能有所作为,才能无愧于这个时代?

“在黄老师身上,我深深感到了榜样的力量。”南开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唐小童专门用了几个小时读遍了有关黄大年的报道,“我不仅要将所学所感分享给身边人,还要像总书记要求的那样,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关于黄大年纪念馆参观心得体会精选四

黄大年走得很突然。

他的后事没有安排,对妻女没有遗言,保险箱密码没人知道,银行卡密码也没人知道。

采访不断深入,我们却发现他猝然辞世背后的秘密:唯一预见身体每况愈下的,正是黄大年自己!

“昏倒和痉挛的事儿,黄老师从20xx年就开始有了。”黄大年生前的助手、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于平说,后来再过了一两年,他包里常备了一个小瓶子:速效救心丸。

白发越来越多、脸色越来越差,黄大年偷偷想着办法:为了提神,他把咖啡当水喝,连冬天都敞着窗,冻得人一激灵。大家奇怪,足球、羽毛球、游泳都堪称专业水准的黄老师,频繁出现不明原因的腹部痉挛。反复劝他去体检,他总是三个字“没时间”。

12月4日,由于黄大年前几天在飞机上昏倒,于平“逼”着他到医院做了增强核磁。

仅过了一个月,1月8日中午,黄大年休息了,睡着了。

黄大年的妹妹黄玲、生前的秘书王郁涵到他家里整理遗物。打开卧室床头柜的抽屉,她们愣住了:三个抽屉里,满是花花绿绿的肝病药。

“他一早就知道……”,王郁涵心里翻江倒海:“黄老师,他把我们都骗了!”

其实,黄大年早已在朋友圈道出这个秘密:“我们虽然努力了,但还很不够。我是活一天赚一天,哪天倒下,就地掩埋。”

他也曾向中国地质科学院原副院长董树文坦言:“我有时很急躁,我无法忍受有人对研究进度随意拖拉。我担心这样搞下去,中国会赶不上!”

我们采访到的人越来越多。

国土资源部、科技部、教育部……很多部门和机构里,都有和黄大年相熟的专家,很多人评价他是“纯粹的知识分子”,因为他“什么职务也不要,就想为祖国做些事”,很多人评价他是“另类的科学家”,因为他对待科研只一句“我没有敌人、也没有朋友,只有国家利益”。

但谁也搞不清楚这个“科研疯子”同时承担的工作有多少,窥不透这个“拼命黄郎”不为人知的内心究竟有多强大。

中科院地质地球物理所副所长杨长春的评语有些意外:“回国以后,从整体上讲,我感觉大年是幸福的。”

杨长春说,当时黄大年还没参与到深部探测项目的时候,国内的同行正在朦朦胧胧开始摸索着干,硬件和软件也都不太行。黄大年从国外回来,带来了系统化的管理思维和技术方法,“他想再过五到十年,让我们国家成为在国际上真正具有竞争力的、掌握高精尖技术的国家,他就觉得应该抓紧实干,这就是他的追求,也是他的情怀”。

无以名状的冲动与震撼在无形中压迫着我们的内心,我们像中了魔似地敲击着键盘,追寻着几近“疯魔”的黄大年――

决定回国后毅然放弃一切,甚至“威胁”妻子离婚的黄大年。

最初带实验班,自己掏钱给所有学生买笔记本电脑的黄大年。

开会汇报项目时,倒出一把速效救心丸就塞到嘴里的黄大年。

地质宫翻修漏雨时,边写报告,边捧着垃圾桶接雨的黄大年。

在办公室加班时“咣当”倒地,却不许学生说出去的黄大年。

……

一张巨大的日程表,铺在黄大年办公室墙上,天南地北的轨迹,密密麻麻。

11月29日,日程表上龙飞凤舞地标记着“第七届教育部科技委地学与资源学部年度工作会”,之后再无记录。

29日晚,黄大年作为第七届教育部科技委地学与资源环境学部副主任,飞往成都开会,上飞机前买了一瓶冰可乐垫肚子。起飞后,一阵钻心剧痛突然袭来,黄大年满脸冒虚汗,在万米高空上疼晕两次。

一下飞机,黄大年被紧急送往医院。已是凌晨2点,人尚未醒,双手却紧紧抱着随身携带的电脑,怎么掰也掰不开。

“我要是不行了,请把我的电脑交给国家……里面的研究资料很重要……”

黄大年那天醒来后这第一句话,让我们想到了“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的相似一幕。

1968年12月,郭永怀在青海基地发现一个重要数据,急于赶回北京研究,便搭乘了夜班飞机。谁料,飞机在北京坠毁,当人们从机身残骸中找到他时,吃惊地发现他同警卫员牟方东紧紧抱在一起。烧焦的两具尸体中间,紧紧夹着装有绝密文件的公文包。

完好无损!

黄大年在世时,常与同事谈起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他曾在朋友圈里提出“黄大年之问”――

“看到他,你会知道怎样才能一生无悔,什么才能称之为中国脊梁。当你面临同样选择时,你是否会像他那样,义无反顾?”

1986年,邓稼先已身患癌症。在弥留之际,他仍嘱咐要在尖端武器研发方面努力,“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20xx年新年,黄大年咳着、喘着,时辰快到了。病床上的他仍在关心“十三五”时期航空探测关键技术装备研制的项目进展,当得知经费有限,他马上嘱咐于平“没事,就把项目里我们自己课题的经费先砍一点……”

黄大年用他献身科学事业的生命,默默给出了答案。

“黄老师的银行卡不多,我从没见过他计较钱上面的事。黄老师离开以后,黄玲拿着黄老师几张储蓄卡去银行销户才发现,几个账户里的钱加起来也就几十万元……要知道黄老师经手的可是几亿项目的经费啊……”

面前的于平,眼眶里滚着泪。她咬着嘴唇使劲儿忍着。

窗外,东北大地上满裂着雪白的伤痕。雪片在半空中横吹着,仿佛有着无穷无尽的梦想,去四面八方巡天、探地、潜海……

关于黄大年纪念馆参观心得体会精选五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黄大年同志的先进事迹,在北大师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教书育人、敢为人先,淡泊名利、甘于奉献”这24个字,既是对黄大年同志一生事迹和崇高精神的高度概括,更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广大知识分子的勉励和要求。

北京大学党委提出,要迅速掀起学习热潮,进一步加强以师德师风建设为核心的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深入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要以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成效,为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提供新动力。

学习黄大年同志的为人,心有大我、至诚报国。黄大年同志的偶像是邓稼先。2009年,他做出了同样的选择,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工作。“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黄大年同志用一生定义了什么是高尚的灵魂,诠释了学者如何为人民、为国家、为天下苍生立命,做到了“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

学习黄大年同志的为师,教书育人、敢为人先。黄大年同志说自己最重要的身份是一名教师。在他看来,每个学生都是璞玉。他以“为祖国培养人才”为己任,始终把目标定在祖国未来几十年发展的人才需求上。他治学严谨,因材施教,努力为学生们开启与世界交流的“窗户”,培养了一批“出得去、回得来”的人才,用行动阐释了什么是“教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

学习黄大年同志的为学,淡泊名利、甘于奉献。高校教师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了冷板凳。黄大年同志功勋卓著,所取得的系列成果攻克了技术瓶颈,突破了国外技术封锁,是新时代践行科技报国的典范,以他的能力和贡献完全可以申报院士。但是身为中科院院士评审专家的他,自己并不是院士。同事劝他抓紧申报,他却说:“时间有限,先把事情做好。”他是众人眼中的“拼命黄郎”,无私忘我工作到生命最后一息,为实现强国梦奉献全部,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风骨和境界。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2014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考察时强调,教师承担着最庄严、最神圣的使命,教师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2014年教师节前夕,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提出,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2016年12月,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又提出坚持教书和育人、言传和身教、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的要求。高校学习黄大年同志的先进事迹精神,必须与“四有”“四个统一”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时刻不忘总书记的殷切期望,把党中央的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探索师德师风建设的新境界。

北大将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深化对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认识,充分尊重广大教师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加注重以人为本,让校园正气充盈、宁静和谐,为教师创造好环境、好氛围、好生态,努力为国家和人民培养出更多黄大年式的优秀知识分子。


关于黄大年纪念馆参观心得体会精选六

不论树的影子有多长,根永远扎在土里。回顾黄大年58岁的生命历程,对祖国的爱始终是他最深沉的情结。大学毕业,他以“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书写爱国报国之志;在海外的20xx年里,他密切关注祖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在情感上“从未和祖国分开过”;回国后的7年,他更是夜以继日、忘我工作,成为众人眼中的“拼命黄郎”,拼搏至生命最后一息。“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这是他人生的写照,更是他不变的初心。

这是一颗为祖国跳动的赤子之心。指出,天下为公、担当道义,是广大知识分子应有的情怀。在黄大年身上,人们可以深刻感知一个知识分子浓厚的家国情怀。作为一个享誉世界的科学家,黄大年深知自己的根之所在——“我是国家培养出来的,我的归宿在中国”。在他心里,祖国需要就是最高追求,“为国担当”就是人生信条。从响应国家“千人计划”的召唤毅然归来,到带领几百名科学家奋力创造多项国际领先的科研成果,再到潜心为祖国培养后继创新人才……黄大年以身许国、无怨无悔,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爱国之心、强国之志、报国之情,为广大知识分子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这是一颗为中国梦澎湃的奋斗之心。从“海漂”到“海归”,不只是黄大年个体命运的转折,也是实现中国梦伟大时代进程的一个折射。“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黄大年自觉把人生理想与国家发展融为一体,“只有在祖国把同样的事做成了,才是最大的满足”。他洞察中国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迈进的发展大势,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勇于攀登创新高峰,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倾尽全部心力,作出了突出贡献。“只要大家努力和坚持,一定能实现强国梦”。黄大年短暂而精彩的一生启示我们,把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个体奋斗的价值才能得到升华,人生才能具有超越小我、成就大我的非凡意义。

无论身在何处,《我爱你,中国》都是黄大年最喜爱的歌。这首歌,唱出了海外赤子的心声,也诉说着中华儿女的衷肠。历史不会忘记,从李四光、钱学森、邓稼先等,到今天像黄大年这样的留学归国人员,或冲破层层阻力回到祖国怀抱,或摆脱利益羁绊甘愿为国奉献,他们赓续着爱我中华的精神血脉,为了振兴中华而矢志奋斗。今天,当中华民族从未如此接近实现复兴的梦想,当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海归潮方兴未艾,祖国更加呼唤千万个黄大年式的优秀人才,人民更加呼唤为梦想顽强拼搏的时代弄潮儿。

“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历史向前发展”,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个黄大年一般的民族脊梁燃烧自己、照亮未来。他们的英名永在,他们的事业长存,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实现中国梦书写无愧于祖国和人民的辉煌篇章。

“黄大年同志秉持科技报国理想,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为我国教育科研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近日,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高度评价他的突出贡献和崇高精神,发出了向黄大年同志学习的号召。

一要学习“黄大年”的爱国精神。20xx9年4月,已在英国剑桥arkex航空地球物理公司任高级研究员20xx年的黄大年,接到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刘财传来的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当即表示马上回国,当时,他已是航空地球物理研究领域享誉世界的科学家,主持研发的许多成果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有很多人不解,为什么他会作此选择,这其中就有他的学生。为什么?黄大年的回答是,“这是必然。我们这些长年在国外的专家,对祖国的爱很深很深。”

二要学习“黄大年”的专业态度。在吉林大学提到黄大年,没人不知道这个“科研疯子”,搞科研、做攻关,他做起事来没日没夜,为创设移动平台探测技术中心,没有样机,他一连数月抽空儿跑到无人机模型销售的店铺,看看这个、试试那个。店铺要打烊了,他都赖着不走,直至自己掏钱把模型买回办公室。没有机库,他拉着团队自己建,为防拆,他独身挡住大卡车,只为了科研尽快取得突破。“……真正从事科学的人,往往看重与事业发展攸关的情谊群体,面对‘知音’常有相见恨晚的遗憾,发展的是与众不同的情……”这是他生前在微信圈中的一段独白,对科学的执着、专注,令人动情。

关于黄大年纪念馆参观心得体会精选七

黄大年走得很突然。

他的后事没有安排,对妻女没有遗言,保险箱密码没人知道,银行卡密码也没人知道。

采访不断深入,我们却发现他猝然辞世背后的秘密:唯一预见身体每况愈下的,正是黄大年自己!

“昏倒和痉挛的事儿,黄老师从20xx年就开始有了。”黄大年生前的助手、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于平说,后来再过了一两年,他包里常备了一个小瓶子:速效救心丸。

白发越来越多、脸色越来越差,黄大年偷偷想着办法:为了提神,他把咖啡当水喝,连冬天都敞着窗,冻得人一激灵。大家奇怪,足球、羽毛球、游泳都堪称专业水准的黄老师,频繁出现不明原因的腹部痉挛。反复劝他去体检,他总是三个字“没时间”。

12月4日,由于黄大年前几天在飞机上昏倒,于平“逼”着他到医院做了增强核磁。

仅过了一个月,1月8日中午,黄大年休息了,睡着了。

黄大年的妹妹黄玲、生前的秘书王郁涵到他家里整理遗物。打开卧室床头柜的抽屉,她们愣住了:三个抽屉里,满是花花绿绿的肝病药。

“他一早就知道……”,王郁涵心里翻江倒海:“黄老师,他把我们都骗了!”

其实,黄大年早已在朋友圈道出这个秘密:“我们虽然努力了,但还很不够。我是活一天赚一天,哪天倒下,就地掩埋。”

他也曾向中国地质科学院原副院长董树文坦言:“我有时很急躁,我无法忍受有人对研究进度随意拖拉。我担心这样搞下去,中国会赶不上!”

我们采访到的人越来越多。

国土资源部、科技部、教育部……很多部门和机构里,都有和黄大年相熟的专家,很多人评价他是“纯粹的知识分子”,因为他“什么职务也不要,就想为祖国做些事”,很多人评价他是“另类的科学家”,因为他对待科研只一句“我没有敌人、也没有朋友,只有国家利益”。

但谁也搞不清楚这个“科研疯子”同时承担的工作有多少,窥不透这个“拼命黄郎”不为人知的内心究竟有多强大。

中科院地质地球物理所副所长杨长春的评语有些意外:“回国以后,从整体上讲,我感觉大年是幸福的。”

杨长春说,当时黄大年还没参与到深部探测项目的时候,国内的同行正在朦朦胧胧开始摸索着干,硬件和软件也都不太行。黄大年从国外回来,带来了系统化的管理思维和技术方法,“他想再过五到十年,让我们国家成为在国际上真正具有竞争力的、掌握高精尖技术的国家,他就觉得应该抓紧实干,这就是他的追求,也是他的情怀”。

无以名状的冲动与震撼在无形中压迫着我们的内心,我们像中了魔似地敲击着键盘,追寻着几近“疯魔”的黄大年――

决定回国后毅然放弃一切,甚至“威胁”妻子离婚的黄大年。

最初带实验班,自己掏钱给所有学生买笔记本电脑的黄大年。

开会汇报项目时,倒出一把速效救心丸就塞到嘴里的黄大年。

地质宫翻修漏雨时,边写报告,边捧着垃圾桶接雨的黄大年。

在办公室加班时“咣当”倒地,却不许学生说出去的黄大年。

……

一张巨大的日程表,铺在黄大年办公室墙上,天南地北的轨迹,密密麻麻。

11月29日,日程表上龙飞凤舞地标记着“第七届教育部科技委地学与资源学部年度工作会”,之后再无记录。

29日晚,黄大年作为第七届教育部科技委地学与资源环境学部副主任,飞往成都开会,上飞机前买了一瓶冰可乐垫肚子。起飞后,一阵钻心剧痛突然袭来,黄大年满脸冒虚汗,在万米高空上疼晕两次。

一下飞机,黄大年被紧急送往医院。已是凌晨2点,人尚未醒,双手却紧紧抱着随身携带的电脑,怎么掰也掰不开。

“我要是不行了,请把我的电脑交给国家……里面的研究资料很重要……”

黄大年那天醒来后这第一句话,让我们想到了“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的相似一幕。

1968年12月,郭永怀在青海基地发现一个重要数据,急于赶回北京研究,便搭乘了夜班飞机。谁料,飞机在北京坠毁,当人们从机身残骸中找到他时,吃惊地发现他同警卫员牟方东紧紧抱在一起。烧焦的两具尸体中间,紧紧夹着装有绝密文件的公文包。

完好无损!

黄大年在世时,常与同事谈起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他曾在朋友圈里提出“黄大年之问”――

“看到他,你会知道怎样才能一生无悔,什么才能称之为中国脊梁。当你面临同样选择时,你是否会像他那样,义无反顾?”

1986年,邓稼先已身患癌症。在弥留之际,他仍嘱咐要在尖端武器研发方面努力,“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20xx年新年,黄大年咳着、喘着,时辰快到了。病床上的他仍在关心“十三五”时期航空探测关键技术装备研制的项目进展,当得知经费有限,他马上嘱咐于平“没事,就把项目里我们自己课题的经费先砍一点……”

黄大年用他献身科学事业的生命,默默给出了答案。

“黄老师的银行卡不多,我从没见过他计较钱上面的事。黄老师离开以后,黄玲拿着黄老师几张储蓄卡去银行销户才发现,几个账户里的钱加起来也就几十万元……要知道黄老师经手的可是几亿项目的经费啊……”

面前的于平,眼眶里滚着泪。她咬着嘴唇使劲儿忍着。

窗外,东北大地上满裂着雪白的伤痕。雪片在半空中横吹着,仿佛有着无穷无尽的梦想,去四面八方巡天、探地、潜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