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抗疫志愿者事迹及心得体会报告(实用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3 04:33:59 页码:11
最新抗疫志愿者事迹及心得体会报告(实用9篇)
2023-11-23 04:33:59    小编:ZTFB

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深入思考,提升自我认知和自我反思的能力。在撰写心得体会时,我们应该首先明确总结的主题和目的。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通过深入思考和总结,得出有益的结论和观点。

抗疫志愿者事迹及心得体会报告篇一

这个2020年和往年一样温馨,却和往年又那么不一样。

因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鼠年新春佳节注定与众不同,在千家万户团圆的时候,一些人奔赴战场,坚守岗位,争分夺秒地与疫情抗争。

致最美的“逆行者”,他们有颗勇敢的心,在建议公众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的同时,而84岁的钟南山院士再次临危受命出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义无反顾地赶往防疫最前线。就在除夕前一天,江苏省中医院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赴武汉医疗队出征,明知道前方有危险,他们依然奋勇向前,他们是白衣天使,更是白衣战士。

不计报酬,不畏生死,随叫随到万众一心,遏制疫情,我们可以!我们是共产党员,我们坚决请战上一线。疫情面前武汉和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一起加油。

疫情无情,他们不是不知道危险,但在使命的召唤下他们义无反顾冲上战场,白衣天使,谢谢你们!

这次疫情,警察也很辛苦,每天在寒风中站着,测量体温,体温枪不能受凉,他们就用自己的身体来让体温枪温暖。警察叔叔,谢谢你们!

疫情面前,只要全社会众志成城,坚定信心,科学防护,我们终将打赢这场疫情,向白衣天使致敬。

抗疫志愿者事迹及心得体会报告篇二

这个寒假,学校的老师们没有闲着。为了制定一份科学可行的“停课不停学”的学习方案,各个学科组通过视频会议形式反复讨论,反复打磨。很多老师也是第一次尝试线上讲课,因为不熟悉操作,前几天还有老师一节课反复录了七遍。同学们现在看到的每一节微课视频,都带着为人师者的职业责任感新鲜出炉。感念我们爱岗尽职的老师,谢谢你们。

今天,线上教学如期而至,我们换了新的教学环境,新的学习方式,或许一开始磨合并不那么顺畅,不要紧,有问题我们一起沟通,一起调整。学累了,可以及时提出来,集体运动放松一下,舒缓眼部疲劳,活动活动身体。

同学们,居家学习,意味着有了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也是对我们自主学习能力更大的挑战。准确来说,自主学习与自我管理都是我们终其一生的必修课。少了老师的督促,大家要更有意识唤醒自主学习的动机,想明白自己为什么而学。每个人的成长终究要靠自己去成全,未来某一天,当你们回头审视这段经历,希望那时的你们没有太多的遗憾。

前天,我从新闻中看到这样一张照片——在首批入住武汉“方舱医院”患者里,有一位年轻人戴着口罩躺在床上,翻看着手中厚厚的书,神情专注。我看了心里很感触:在感染上疾病时,这位年轻人也没有忘记阅读和思考。镇定之中生发的强大精神力量,也给其他不少努力“抗疫”的人们勇气和宽慰。

同学们,当我们不能做什么的时候,请在内心的世界安放一张书桌,潜下心来求知向学。我相信,只要这种能力不萎缩,我们的民族就有希望。而岁月会是最好的见证者,现在我们付出过怎样的努力,未来我们就会有怎样的底气。

最后,祝大家都健康平安,期待春暖花开时,在阳光下,在春风里,与你们在校园重逢。

抗疫志愿者事迹及心得体会报告篇三

第一段:疫情的爆发激起了千万人的关注和愤慨,也激发了大批志愿者的热情。抗疫志愿者们成为了这场战“疫”中无比重要的一支力量。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对社会的责任和担当,付出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以实际的行动为抗击疫情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第二段:在疫情期间,抗疫志愿者们自发组建起了各种各样的志愿者队伍。有的志愿者们前往疫情重灾区,参与到救治和支援工作中,为患者提供病床、药品、物资和安抚;有的志愿者们选择留在社区,成为了疫情防控的守护者,负责疫情排查、街道消毒、物资发放等工作;还有的志愿者们积极参与到线上志愿服务中,通过网络为百姓提供心理咨询、答疑解惑等支持。无论在哪个岗位上,抗疫志愿者们都用自己的方式,为抗击疫情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第三段:抗疫志愿者们的事迹让人动容。有的抗疫志愿者在疫情期间,日夜奔波在一线,连续几个月都没有回过自己的家,只为了能够尽快结束疫情,恢复社会正常的生活秩序。有的抗疫志愿者紧急转行,放弃原本的工作,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为抗疫一线提供了宝贵的专业支持。有的抗疫志愿者主动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用自己的时间和热情,为居民提供健康咨询和心理支持。不论他们在哪个领域,这些抗疫志愿者们都以实际行动践行了社会责任和爱心。

第四段:抗疫志愿者们的心得体会令人深思。他们深切体会到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在抗疫过程中,大家紧密合作,相互配合,共同克服了重重困难,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挑战。他们也更加坚定了对生活的感恩之情,以及对健康生活的向往。在与疫情的斗争中,他们不仅学会了怎样保护自己,也学会了如何更好地照顾他人。面对疫情无情的袭击,抗疫志愿者们展现出了惊人的勇气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借鉴和学习。

第五段:在整个抗疫过程中,抗疫志愿者们默默付出,他们没有求取回报,只是出于对社会的担当和责任。他们的奉献和付出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但他们的付出换来了整个国家的安定和和谐。值此疫情过后,我们要向这些抗疫志愿者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感谢他们为保护我们健康和安全所做的一切。同时,我们也要从他们身上汲取力量,积极行动起来,为建设更美好的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因为只有我们众志成城,共同努力,才能够战胜任何艰难困苦,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抗疫志愿者事迹及心得体会报告篇四

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他说,伟大抗疫精神,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使之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当代青年要承担起国家前途和民族希望的责任。作为承上启下的青年大学生,应拥有一颗爱国“红心”,应为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担起重任,要有“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历史使命感,更要有为国家和为民族作出贡献的主人翁意识。新时代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需要爱国奋斗的青年大学生勇当先锋。

广大青年学生要想弘扬抗疫精神,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使自己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材,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担负起历史重任,让抗疫精神放射出更加夺目的时代光芒。

抗疫志愿者事迹及心得体会报告篇五

“‘党员’两个字的分量,超过我的想象,此刻我脑子里只有一句话,就是事情不能停。”近日,湖北武汉“网红”快递员汪勇宣誓入党后,又迅速回到战疫一线为医护工作人员提供服务。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强调:“对在斗争一线表现突出的入党积极分子,可火线发展入党。”目前,各省区市和部门(系统)共在抗疫一线发展党员9000多名。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一线入党,是对这批“勇士”极大的激励,此情此景,他们必将终身难忘;党组织的信任肯定,将鼓舞新党员奋勇拼搏。

从普通群众到共产党员,身份有转变,使命更神圣。中建三局武汉知音湖畔2a期项目经理彭尚洪入党不到一周,得知已投入治疗的雷神山医院a区屋面需要增加屋盖后,主动请缨参加建设,保质保量提前完成任务;浙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焦萍6小时一个班,厚重的防护服让人感到虚脱,但碰到剧烈咳嗽或者需要心肺复苏的病人,依然义无反顾冲上去近距离照顾……新党员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

一线考察、一线发展,效果明显。实际上,我们党近年来一直在不断加大从生产、工作一线发展党员的工作力度。据统计,一线发展党员比例从20__年的44.2%,持续提升到20__年的52.5%,其中包含不少在抗洪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特殊情况下发展的党员。当前,面临着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复工复产、脱贫攻坚这些“硬仗”中,一定会涌现出众多挺身而出、迎难而上的先进力量。各级党组织应及时总结梳理在抗疫一线发展党员的好经验、好做法,将其运用于急难险重工作实际,让更多的好苗子发现在一线、考察在一线、发展在一线,及时给予他们肯定激励,让我们的党组织更加坚强有力。

激励与关爱并重。当前,不少地方党组织从走访慰问、划拨专项党费、关爱身心健康、解决家庭困难、落实待遇保障、大力宣传表彰、强化考核激励等方面给战疫一线的党员干部以关爱,对于新加入的力量,组织的关怀也应及时跟上,多给他们提供帮助指导,多替他们排忧解难,多为他们加油鼓劲。

对于新党员,党组织应持续强化党性教育,让他们在今后工作生活中切实履行好党员职责,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为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贡献智慧和力量,让新党员的党性修养随着党龄的积累不断提升。

抗疫志愿者事迹及心得体会报告篇六

抗击新冠疫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普通民众,都积极参与其中。作为抗疫工作中的重要角色,志愿者们一直默默地付出和奉献。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念,为抗疫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下面将以五段式的形式,讲述一些抗疫志愿者的事迹,并总结他们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奋战在一线的医务人员。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医务人员是最前线的战士。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全身心地投入到抗疫工作中。不少医生、护士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选择留在医院,日夜奋战。他们穿上厚重的防护服,像钢铁一样坚韧,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守护着每一位患者的生命。这些医务人员没有丝毫退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无私奉献,协助救治了大量的患者,为抗击疫情作出了巨大贡献。

第二段:默默奉献的社区志愿者。

社区志愿者是疫情防控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支力量。他们主要负责维护社区秩序、做好防疫宣传、协助发放物资等工作。志愿者们在社区中指导居民做好个人防护,提供信息服务,有效降低了疫情扩散的风险。他们不辞辛苦地逐户发放口罩、消毒液,为居民提供宝贵的生活物资。社区志愿者们的忍让、奉献和担当,无疑是疫情期间社区建设的最大亮点。

第三段:志愿者服务站的贡献。

志愿者服务站是为疫情期间提供帮助和服务的重要机构。在志愿者服务站里,有一群默默无闻的志愿者,他们以服务为己任,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志愿者们主动担起防护物资的发放、信息咨询、康复指导等重任,全力配合政府和医疗机构的工作。他们包揽了各项工作,无私奉献,真正做到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成为疫情战斗中的坚强后盾。

抗击疫情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志愿者们经历了种种艰辛、付出了无数的努力。通过他们的付出和感悟,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宝贵的心得体会。首先,要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困难时要坚定信心,相信自己的力量。其次,合作团结是战胜疫情的重要前提,大家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最后,要保持爱心和耐心,对待每一位患者和需要帮助的人,给予关怀和支持。通过这样的经验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疫情挑战。

抗疫志愿者们,是这场战斗中最美的风景。他们用无尽的爱心和无私的奉献,在困难面前默默坚守。他们是抗疫工作的中坚力量,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对于他们的贡献和付出,我们要深深地表示感谢。同时,我们也要号召更多的人积极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中,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只有人人齐心,众志成城,才能战胜疫情,重返正常的生活轨道。

以上是关于抗疫志愿者事迹及心得体会的五段式文章。抗疫志愿者的无私奉献和努力,是我们学习的典范,体会他们的付出和感悟,对我们每个人都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在未来的科技智慧时代,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志愿者的作用与价值,为志愿者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和更多的支持,为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抗疫志愿者事迹及心得体会报告篇七

习近平总书记赴湖北省武汉市考察疫情防控工作时,深情点赞奋战在战“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自1月27日首批援鄂抗疫医疗队紧急出征,广西先后派出8批医疗队共计962名医务人员奔赴湖北战“疫”前线。白衣执甲、逆行出征,他们无惧艰险,义无反顾地奋战在湖北医疗救治最前沿,展现了高尚的情怀和精湛医术,为湖北疫情防控工作贡献了广西力量。让我们向这些守护生命的抗疫英雄致敬,他们救死扶伤、大爱无疆,不愧为光明的使者、希望的使者,是最美的天使,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向广西援鄂抗疫医务人员的“逆行”精神致敬。

致敬他们展现了“临危不惧、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舍己救人”的责任担当。危难时刻,广西援鄂抗疫医务人员拿出救死扶伤的医者担当,火线支援,陆续深入湖北疫情重灾区,用兵“桂”神速为患者打开一条条向生通道。他们在抗疫一线冲锋陷阵,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新时代壮乡青年能扛大任、担大责的精神风貌,向广西和湖北人民交出了合格答卷。在医疗队中,党员勇于担当,418人在一线递交入党申请书,363人火线入党,至返程时,已累计有773名共产党员。“为民请命不能避,为国赴难不能避,临危受命不能避。”这三个“不能避”充分展现了在疫情面前广西援鄂抗疫医务人员临危不惧、勇往直前的责任担当。

致敬他们坚守“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广西援鄂抗疫医务人员牢记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叮嘱,最大限度发挥救治能力、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和优势,坚决完成好救治任务,展现广西医护人员专业、敬业、务实、高效的良好形象。在湖北抗疫一线,他们穿上繁琐的防护服,戴上厚重的护目镜,化身病毒狙击手、健康保护神,用过硬的专业本领和精湛的医疗技术为患者进行精确诊治,守护了人民的健康,传递着生命的力量。他们用甘于奉献的医者仁心、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将患者生命健康摆在前,将自己的安危放在后,舍生忘死,为武汉和十堰人民构筑了一道严密的生命防线。

致敬他们传递了壮乡人民与湖北人民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深厚情谊。在自治区党委、政府以及5600万壮乡人民的支持、保障下,广西援鄂抗疫医疗队带着八桂儿女对湖北人民的祈愿驰援湖北。在对口支援过程中,他们将情感认同迅速转化为行动自觉,用实际行动倾情传递友谊关爱。从医疗援助到心理疏导,从医院救治到社区防控,他们倾心、尽心、精心、细心做好各项工作,分享“广西方案”,贡献“广西力量”,得到了中央指导组和十堰人民的高度评价。在抗疫“红区”,他们发挥“有苦不言苦、有难不怕难”的精神,日夜奋战,演绎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传递了壮乡人民与湖北人民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深厚情谊。

致敬他们放大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无穷力量。广西援鄂抗疫医务人员在战“疫”中团结一心,无私奉献,做到疫情不退他们不退,向全国展示了“团结和谐、爱国奉献、开放包容、创新争先”的广西精神,展现了八桂儿女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风貌,给我们每一个人上了一堂爱国、忠诚、仁爱、担当、奉献、拼搏的“家国情怀课”。他们的行动和形象放大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无穷力量,是新时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好教育、最强宣示和最美感召。

致敬他们诠释了守望相助的命运共同体理念。病毒使我们在空间上隔离,却阻隔不了人与人之间的爱、两省区之间的情。面对疫情,没有旁观者,更没有局外人,每个人都是命运共同体。广西援鄂抗疫医务人员等八桂儿女与湖北人民守望相助,共抗病魔,向世界展示了命运共同体下凝结起的强大中国力量。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坚持全国一盘棋,广西积极响应中央号召,迅速派出医疗精兵驰援湖北,形成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强大合力。八桂儿女和湖北人民比以往更加紧密团结起来,不仅体现了两省区患难与共、血浓于水的传统友谊,更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致敬广西援鄂抗疫医务人员的最好方式。

致敬他们,就要关心关爱他们。抱薪者当获温暖,奉献者应被铭记。我们应当给予广西援鄂抗疫医务人员更多体贴的温暖和关爱,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首先,要细致周到地安排好广西援鄂抗疫医疗队员的休整服务保障工作,让他们深切感受到社会对抗疫医务人员的尊重和爱护。其次,要落实关心关爱措施。健全完善针对特殊职业群体的长效关怀机制,不仅要建立政治关怀关爱、优先晋升录用、表彰奖励宣传机制,还要完善意外伤害保障、家属纾困解忧机制。再次,给广西援鄂抗疫医疗队员应有的荣耀。通过精神层面的嘉奖,让世人记住他们为国为民奔赴战场这一崇高而又光荣的抉择和奉献。

致敬他们,就要以他们为榜样。向广西援鄂抗疫医务人员致敬的最好方式,就是像他们那样去战斗。要见贤思齐,向榜样学习,立足本职岗位敬业奉献,留住这份感动、传承这种精神、激发自身活力、增添奋斗力量。要在“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上下功夫,做好“严守国门边境防输入、盯牢舱门隔离防传染、管住管好家门防特例、完善应对预案防扩散”。要有序有力推进复工复产,慎终如始抓防控,时不我待促发展,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要增强必胜信心,真抓实干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凝聚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建设壮美广西的磅礴力量。

致敬他们,就要营造尊医重卫的社会风气。一方面要开展广西援鄂抗疫工作的总结表彰和宣传报道,引导全社会向英雄们学习。防控形势逐步向好,这是全党全国全社会团结协作、共同奋斗的结果,抗疫医务人员是最大的功臣,党和人民给他们记头功。要向全社会传递一种价值取向,即谁把人民放在心中,人民就会把谁记在心中;谁为国家流血流汗,谁就是国家的英雄。另一方面,要善待广大医务人员,注重尊医重卫。医护人员是抗疫英雄,也是守护人民健康的白衣天使。要关心爱护医务人员身心健康,塑医生尊严,树医者典范,让医者荣耀,通过多种形式增强医务人员职业荣誉感。要积极缓解医患矛盾、增强医患互信,共同营造尊医重卫的良好社会风气。

抗疫志愿者事迹及心得体会报告篇八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四月四日,还是这个日子,还是这个节日,但祭奠的方式特殊,被祭奠的人更特殊!

春节前夕,荆楚大地传来噩耗――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已导致数千人感染,并不断扩散蔓延。这打破了春节原有的热闹和喜庆。党中央迅速召开有关会议,提出“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就在这时,有一群人逆流而上,站在抗疫前线,救治病人,他们就是我们的防控人员,也是我们的白衣天使。使我国的疫情逐渐好转,此刻他们的任务完成了,回家了,可是有一批人却再也没有回来……他们全力救治病人,乃至献出自己的生命。

四月四日,今年的清明是我们最需要铭记的一天!在这一天,我们铭记所有停留在寒冬的人。在这一天的十点整,全国上下,汽车舰船火车鸣笛防空警报鸣响三分钟,全国人民都需要低头默哀三分钟。十点钟到了,只听见汽车的喇叭声,响彻云霄。这时,在外的人们,不约而同地停下脚步,整洁站立在那里,低头默哀。通过新闻直播,我看到了前黑压压的一片,人山人海,站在五星红旗面前,那样庄重肃穆。这时的五星红旗与以往不同,不再是高高飘扬,旗停留在了旗杆一半的位置上。我知道了,这是我们国家在降半旗志哀。这时的世界,宛如按下了暂停键,一切都静止了。

共悼逝者,寄予哀思!让我们铭记这些停留在寒冬的人们吧!

抗疫志愿者事迹及心得体会报告篇九

岁月的车轮缓缓而去,2020年鼠年,我们却过了一个别样的假期。

鼠年伊始,病毒悄然而至——疫情席卷全中国。因此,我们不得不停止一切有关聚集的活动及安排,提出上“网课”的决定。

病毒导致我们开学一再延迟,并严重的威胁着人民生命安全,医务人员抛家别亲,逆行而上奔赴控疫抗疫战场,全国人民宅家避免感染。

其实我一开始并不赞同上网课的,因为这样并不利于我们专心学习,可能听着听着就走神了,上网课可能有些不好好学习的同学在打游戏,这样起不到任何作用。直到后来,老师用线上直播的方式,才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而现在,我开始喜欢上网课了,因为我发现了上网课的乐趣;上网课可以增加我们的自主能力;上网课能培养我们的注意力;上网课或分析试卷时,还可以和老师互问互答。看吧,上网课多么有趣。

上课时,老师都是一句一句的教导我们,粗略到每一段、每一部分,细致到每一个字眼。一般上课时,老师都会留出一会的时间让我们写笔记,记重点部分,可上网课就不一样了,老师虽会留时间,但是时间不多,所以我们只能先暂停,再写重点部分。而我发现这样有几个好处,是让我们更加自觉,而是写的快的同学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时间。

老师及医护人员在疫情期间应该是最辛苦的,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因为老师在我们上课的同时,还担负着我们的作业批改,批改完成后还要分析我们的错误,从而作针对性的讲解。所以老师是我们最敬重的职业之一。

而在外,在一线工作的医务人员便不那么好了。我们在家避免感染,还要多加几层防护,而医护人员在一线的资源够不够都是个问题,但是他们没有任何怨言,依然奔赴在抗疫最前线。所以,这也是我们最敬重的职业、最高尚的职业。

我们虽然在家,但也是十分关注前线疫情的,每个医生的敬业,每句话,我们都历历在目,我们要学习医护人员这般敬业的精神。我们在这里为奔赴在疫情最前线的医护人员和患者加油!共同渡过难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