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家校沟通化解矛盾心得体会及感悟 学校家校沟通的心得体会(二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3 10:32:26 页码:12
家校沟通化解矛盾心得体会及感悟 学校家校沟通的心得体会(二篇)
2023-01-13 10:32:26    小编:ZTFB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家校沟通化解矛盾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善学校教育的要求,传授社会上的经验,调动家长及社会成员改善社会环境的进取性和主动性,学校充分利用家长这一有力的教育资源去优化、促进学校内外的教育环境,使学生理解的教育更完整。

2、作为学校活动自愿参与者,自愿为学校供给无偿服务。

家长可作为班主任的辅助人员帮忙教育学生,可就某门学科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可就自身经历给学生做非正式报告等。

3、作为学校教育决策的参与者。

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决策的全过程,即决策构成、决策执行和决策监督。

我认为我国现阶段家长应当承担的主角是:

1、学校教育的合作者而不是指责者。学校教育在改革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一旦出现问题,家长要密切配合,多合作少指责,为教育的健康发展出谋划策。

2、学校教育的智慧者而不是观察者。学校教育需要家长的参与,要用智慧,用真诚来支持教育,很多家长只是形式上的而不是实质上的参与者,成了一名观察员。

3、学校教育的鼓励者而不是批评家。学校教育的发展还需要家长的鼓励和宣传,异常是在领导岗位上的家长的积极参与,友情配合。

有关家校沟通化解矛盾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离不开沟通,教师与家长作为孩子成长的“重要的引路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显得尤为重要。双方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目的,按说,家长与教师在大方向上,是没有矛盾的。但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都有各自特点,所以,教师在与家长交往与沟通中,也会出现家长与教师产生矛盾的现象,最明显的一方面是在沟通方面产生误解。那么,我们教师应该怎么样才能尽量保持与班上的几十名家长协调一致,良好地与家长进行沟通,达到家校共育的目的呢?我通过学习和教学体会认为以下几点很重要:

教师首先要用自己宽阔的心胸来欣赏、包容、热爱孩子。欣赏每一个孩子的长处,包容每一个孩子的短处。本着全心全意为孩子的目的,来与家长进行交流孩子在园的表现,并且在交流中把自己的这种爱传递给家长、感染家长。让家长感觉到老师在爱他的孩子,尽心尽责为孩子们的教育而工作。那么家长自然会信任教师,并且持积极的态度来与教师沟通,热心支持、配合教师的工作。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教养不同,难免会遇到一些“护短”的粗鲁家长,那就必须讲究语言的艺术。多数学生在学校做了错事之后是不会向家长坦白的,反而说别人怎样错,老师又如何袒护那些同学,这往往引起家长的误解。所以班主任应该在家长心平气和的情况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用征求意见的态度,与家长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驾驭好批评的艺术,用爱心感化家长,使他能理智地与老师一起解决问题,工作起来就容易得多了。

平常我们听到最多的是:“哪个学生不听话了,打个电话给家长说一下。”可我很少听到说:“哪个学生有进步了,打个电话给家长说一下。”长此以往家长只要一听到是老师的电话,直接反映就是我的孩子在校不听话了。可我认为孩子不听话可以告知家长,但更多地要把学生的进步告知他的家长,尤其是他的孩子确实取得了比较明显的进步或成绩后,这是你和家长的沟通也尤为重要。俗话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哪个家长不喜欢听到自己孩子进步的消息,如果你把喜讯带给家长,下次他就希望你多跟他联系,这样学生高兴、家长高兴,何乐而不为呢?

一个班的家长,性格、受教育程度、职业等都有许多不同。所以,我们在与他们沟通的时候,也有不同的方式方法。对于性格直爽、心胸开阔的家长,可以采用直接的方式与家长沟通。而对于脾气急躁、比较没耐心的家长,教师又要运用循循善诱、多表扬、婉转提醒的沟通方式;对于缺乏主动与教师沟通的家长,教师要积极、主动向家长反映孩子在校的表现。这些都需要教师根据平时的观察,分析各类家长的特点,采取恰当的沟通方式。

总之,教师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要怀着一颗一切为了学生的爱心、热心地向家长介绍学校情况、教学状况;诚心地帮助家长解决一些孩子生活上、学习上的问题;虚心地接受家长的建议;耐心地解答家长的疑问等等。有了“爱”,我想,所有的工作也就会迎刃而解,我们当老师的也会做到问心无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