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四史的价值蕴含和心得体会精选 四史的感悟和感想(四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3 11:40:01 页码:11
四史的价值蕴含和心得体会精选 四史的感悟和感想(四篇)
2023-01-13 11:40:01    小编:ZTFB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2022四史的价值蕴含和心得体会精选一

1、学习教育的意义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四史”,就是重回历史原点中找寻初心,了解我们党创立以来、新中国成立以来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文件、重要人物,坚定党的理想信念,坚定干事创业的信心,筑牢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根基,不断提升党组织的思想引领力、组织感召力和工作凝聚力,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努力在打造城市有机更新综合平台的进程中开拓创新、勇担使命。

2、学习教育的目标

通过学习“四史”,引导全体党员、干部弄清楚我们从哪里来、往哪里去,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汲取开拓前进的强大勇气和力量,为全力以赴打造城市更新综合平台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一)坚定理想信念。要把学习“四史”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推向前进的必修课,以勇挑重担、啃硬骨头的韧劲,“问发展要效益,问发展要未来”,推动新上房在城市更新转型发展征程中不断取得新进步、交出新答卷。

(二)永葆奋斗精神。以史为鉴、以史为师,学习革命先辈不畏艰险、顽强拼搏、敢于献身的精神,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以“艰苦奋斗再出发”的决心和意志打好城市更新攻坚战。

(三)密切联系职工。紧紧依靠职工群众,充分激发职工群众中蕴藏的智慧和力量,在城市更新综合平台建设中实现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与职工个人素质提升的双赢。

(四)勇于担当作为。要服务和服从于xx集团的战略目标和决策部署,把“四史”学习教育与做好当前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从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力量,坚持“实干、会干、快干”的工作作风,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敢于创新,努力实现城市更新项目的破局。

3、学习教育的内容

(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组织引导党员、干部把学习“四史”同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选编》,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有关“四史”的重要论述结合起来,不断深化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认识和理解。

(二)学习“四史”有关著作。组织全体党员、干部重点学习《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1949-2019)》,在“七一”期间重点组织学习党史,在“十一”国庆期间重点学习新中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庆祝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进口博览会期间重点学习改革发展史等。

(三)学习宣传“四史”故事。紧密结合上海丰富的红色资源、上海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成就,向公司全体党员、干部和员工宣传介绍上海的党史故事、领袖故事、英雄故事等,组织开展读书会、座谈会、理论学习、红色寻访、辅导报告、专题党课、图片展览、主题征文、知识竞赛、主题党日活动等,浓厚读书学史氛围。

4、学习教育安排

(一)听取主题辅导报告。参加xx集团党史国史专家等作的专题辅导报告会。

(二)举办专题党课。由公司党委书记为全体党员上一堂红色历史专题党课。

(三)组织红色寻访。组织党员瞻仰红色场馆和革命遗址遗迹,现场接受革命教育和红色洗礼,重温党的初心和使命。

(四)举办学习活动。开展诵读演讲、知识竞赛、摄影比赛等多种形式的“四史”诵读学传活动,丰富活动载体,浓厚学习氛围。

(五)开展专题座谈。组织与xx集团成员企业党组织开展座谈交流,学习借鉴典型,深化学习成效,激励党员在企业改革发展中齐心协力、主动作为。

(六)主题党日活动。结合上房公司“奋进新时代,岗位新贡献”党建主题活动,组织开展“从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汲取经验智慧、汲取坚定人民立场的定力,为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提供强大思想保障”系列主题党日活动。

(七)开展主题征文。开展“坚守初心,肩起时代担当”的主题征文,围绕新时代背景下如何践行初心使命、推进企业创新发展、加快城市有机更新平台建设等内容开展征文。

(八)形成红色案例。各基层党组织形成“四史”学习教育红色案例。

5、学习教育组织

(一)精心组织学习教育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xx公司党委“四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党委书记、董事长xxx任组长,党委副书记、总经理xxx,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xxx任副组长,下设“四史”学习教育办公室,xxx同志兼任主任,xxx、xxx、xxx为副主任,党群工作部、综合管理部相关工作人员为办公室成员。

二是层层传导责任。各基层党支部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党组织书记要承担起第一责任人责任,结合实际制定学习计划,落实学习任务,从严从实抓好学习。

三是纳入党员日常管理。学习活动开展情况将作为党员积分管理、年度基层党建工作考核以及评先评优的重要内容。

(二)创新学习教育方式

一是充分用好上海丰富的红色资源优势,突出红色资源、革命遗址遗迹、纪念场馆在“四史”学习教育中的作用;

二是充分挖掘身边的“四史”资源,如老一辈党员参与改革发展的奋斗故事,用活身边故事、传承奋斗精神;

三是开展线上、线下教育方式,用好学习强国、上房微信公众号、新报等新媒体平台,开展党员干部“四史”学习教育的学习培训;四是总结学习教育案例,适时开展学习座谈交流、教育案例梳理,形成“四史”学习教育案例。

(三)结合中心工作统筹推进

突出企业特色,结合年度重点任务,策划组织专题学习线路,丰富学习教育内容,引导党员从历史中找答案,从现实中找参照,同企业改革发展、城市更新综合平台建设目标紧密结合起来,把推动事业发展作为衡量学习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尺。

2022四史的价值蕴含和心得体会精选二

为贯彻落实xx党委、xx党委广泛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下简称四史)的工作部署要求,结合四史学习教育和探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长期机制,从学习四史加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加深对党初心使命的感悟,不忘记历史,不忘记初心,不忘记知史爱国现在,住宅公司深入开展四史学习教育,制定了以下活动方案。

1、学习教学的意义。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四史是回到历史原点寻找初学者,了解我党成立以来、新中国成立以来、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文件、重要人物,巩固党的理想信念,巩固干事创业的信心,建立初学者担任使命的思想基础,不断提高党组织的思想领导力、组织感召力和工作凝聚力,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要塞的作用和党员先驱模范作用

2.学习教育的目标。

通过学习四史,引导全体党员、干部明确我们从何而来,从何而去,总结历史经验,掌握历史规律,汲取开拓前进的强大勇气和力量,为全力打造城市更新综合平台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1)坚定理想信念。要把学习四史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事业推向前进的必修课,勇敢地挑选负担,啃硬骨头的坚韧,问发展需要利益,问发展需要未来,推,在城市更新变革发展的道路上取得新的进步,提出新的答案。

(二)永远保持奋斗精神。以史为鉴,以史为师,学习革命先辈不怕困难,顽强奋斗,敢于献身的精神,继承党的优秀传统和作风,以艰苦奋斗再次出发的决心和意志进行城市更新攻势。

(3)密切联系员工。紧紧依靠员工群众,充分激发员工群众所蕴藏的智慧和力量,在城市更新综合平台建设中实现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和员工个人素质提高的双赢。

(4)勇敢地承担责任。服务和服从xx集团的战略目标和决策配置,紧密结合四史学习教育和现在的工作,从历史经验中吸取智力,坚持实干、会干、快干的工作风格,勇敢负责,积极创新,努力实现城市更新项目的破局。

3、学习培训的内容。

(1)学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组织引导党员、干部学习四史,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记住使命的重要论述选编,学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四史的重要论述结合起来,不忘初心,不忘使命

(二)学习四史相关着作。组织全体党员、干部重点学习中国共产党九十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1949-2019),在七一期间重点组织学习党史,在十一国庆期间重点学习新中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庆祝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进口博览会期间重点学习改革发展史等。

(3)学会宣传四史故事。紧密结合上海丰富的红色资源、上海改革开放生动实践、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成果,向公司全体党员、干部和员工宣传介绍上海党史故事、领导故事、英雄故事等,组织阅读会、座谈会、理论学习、红色访问、指导报告、专题党课、照片展览、主题招聘、知识竞赛、主题党日活动等,浓厚的阅读学历氛围。

4、学习教学安排。

(1)听主题指导报告。参加xx集团党史国史专家等作品的专题指导报告会。

(二)举办主题党课。公司党委书记为全体党员提供了红色历史主题党课。

(3)组织红色访问。组织党员仰望红色会场和革命遗迹,现场接受革命教育和红色洗礼,温暖党的初心和使命。

(四)举办学习活动。开展朗诵演讲、知识竞赛、摄影比赛等多种形式的四史朗诵学传活动,丰富活动载体,浓厚学习氛围。

(5)开展专题座谈。组织与xx集团成员企业党组织开展座谈交流,借鉴典型,深化学习效果,鼓励党员在企业改革发展中合作,积极行动。

(6)主题党日活动。结合住宅公司奋进新时代,职场新贡献党建主题活动,组织开展从历史中吸收精神力量,吸收经验智慧,吸收坚定人民立场的力量,为实现疫情对策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双赢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障系列主题党日活动。

(7)开展主题征文。开展保护初心,肩负时代主题征集文,围绕新时代背景实践初心使命,推进企业创新发展,加快城市有机更新平台建设等内容开展征集文。

(8)形成红色案例。各基层党组织形成四史学习教育红案例。

5、学习教学组织。

(1)精心组织学习教育。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xx公司党委四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党委书记、社长xxx担任组长,党委副书记、社长xxx、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xxx担任副组长,设立四史学习教育办公室,xxx同志兼任主任,xxx、xxx、xxx担任副主任

二是层层传导责任。各基层党支部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党组织书记要承担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实际制定学习计划,执行学习任务,严格把握学习。

三是纳入党员的日常管理。学习活动的开展情况作为党员积分管理、年度基础党建工作评价和优先评价的重要内容。

(二)创新学习教学方式。

一是充分利用上海丰富的红色资源优势,强调红色资源、革命遗迹、纪念会场在四史学习教育中的作用

二是充分挖掘周围的四史资源,如前辈党员参与改革发展的奋斗故事,活着周围的故事,继承奋斗精神

三是开展在线、在线教育方式,利用强国、住宅微信号公众信号、新报等新媒体平台,开展党员干部四史学习教育学习训练四是总结学习教育案例,及时开展座谈交流、教育案例整理,形成四史学习教育案例。

(3)结合中心工作统一推进。

突出企业特色,结合年度重点任务,规划组织专题学习线路,丰富学习教育内容,引导党员从历史中寻找答案,从现实中寻找参考,与企业改革发展、城市更新综合平台建设目标紧密结合,以推动事业发展为衡量学习教育效果的重要标尺。

2022四史的价值蕴含和心得体会精选三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党员领导干部的一门必修课。但是,这“四史”在时间上跨越500多年;在内容上任何“一史”都是大部头大容量。既然如此,有效推进“四史”学习教育,就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花真功夫下大力气,要抓住重点区分层次。这第一步就要搞清晰“学什么”。从基本要求看,“四史”学习教育要从依次递进的历史知识历史经验历史精神历史方法这四个方面展开,大体也就是在认知情感意志行动这四个层面着力。

历者过也,史者事也。历史就是过去,它可能是实存的,也可能是被记载或重构的。历史至少是文字记载的历史,通常是以时间事件人物关系环境思想影响等知识要素对过去的叙说。“四史”也是如此,其学习教育最直接的就是对相关信息的了解掌握和认知。

国家都不能没有历史,民族不能没有记忆,忘记历史就是背叛自己。“四史”的学习教育,首先是要学习其中的重大历史节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环境历史思想历史影响等。比如,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就少不了莫尔的[乌托邦]巴黎公社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1956年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建立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等;党史和新中国史的学习,就少不了新文化运动1921年党的创建1935年遵义会议抗日战争胜利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建立“一五”计划等;改革开放史的学习,就少不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经济特区浦东开发开放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加入wto等。

要说明的是,“四史”虽然各有其特色有其“知识”,但不能简单认为它们是孤立的割裂的。通过学习教育,既要清晰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之间的区别,更要明白它们在历史理论实践逻辑上的密切关联。这种关联可简单归纳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推动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实践,也就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的重要条件;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历史,是以社会主义为取向建立“新社会新国家”的历史;以1949年为起点的新中国史是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推进改革开放的历史,也是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社会主义从一种模式走向多种形态的历史;改革开放史既是党史新中国史,也是社会主义在中国深入发展的历史,即一以贯之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的历史。这样联系起来学习,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更进一步明白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往哪里去。

假如说“四史”的知识是“一点一点”的,那么将点串起来,由点到线,形成“一条一条”“一面一面”的,就构成“一部一部”的历史。这样的历史从来都不是直线演进的,而是螺旋上升,在人类从民族史进入到世界史的条件下,更是如此;这样的历史是人们在不断熟悉历史规律总结历史经验吸取历史教训的基础上,蜿蜒前进的历史。在这个意义上,“四史”学习教育中,比知识重要的,是基于知识学习,更清晰地洞察历史发展中的合价值性与合规律性,更好把握历史进步规律与发展趋势。这当然是“高标准”,那“低要求”就是吸取历史教训,在前进的道路上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至少是历史上发生过的悲剧不要再折腾再上演。

“四史”中蕴含了很多规律经验,当然也有不少教训。比如,马克思主义基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发明,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也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苏联建立建设社会主义取得了重大进步,并在与资本主义经济大萧条的对照中彰显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优越性,但是不能随着时代与环境变化而进行适应性改革,导致体制僵化而又无力自我革新,尤其是无产阶级政党背离了人民立场,结局是政权丧失国家解体的悲剧。这被认为是20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现代国家建设史上的重大事件。

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也犯过错误,在探究中也有过失误,但善于在历史学习中总结经验熟悉规律,不断前进。这表此刻很多方面,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际结合起来,适应时代变迁与社会变革,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不断深化熟悉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现代国家管理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党的领导和执政规律。这正是党领导人民创新“两大奇迹”,并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的要害。这样的学习教育,也就是以史明志以史为师以史为鉴,是学习历史大道把握历史大势,是基于历史经验理性和规律把握现实,有助于增强党员领导干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自觉性。

虽然共产党人是唯物主义者,但党历来高度重视精神力量与精神建党。历史无不沉淀为精神,精神又无不是历史的。党的精神建设与党共同发展,融汇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贯穿于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并成为一种独特政治优势。如革命战争年代锻造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的抗美援朝精神大庆(铁人)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改革开放时代孕育的小岗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击非典精神奥运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这些精神,一道构成共产党的国家的精神谱系,要传承好发扬好。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毛泽东阐释物质与精神辩证关系指出:“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精神力量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能够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物质力量。邓小平说:“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假如说历史事件是过去的会定格的,历史经验也可能是有局限的,那么历史精神则是“永恒的”,可以传承并发扬光大的。习近平总书记也非常重视历史精神的学习传承。他强调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在近期调研考察中,他又提到了“西迁精神”延安精神“右玉精神”等。可以说,真正学好历史精神,用历史精神感召人陶冶人教育人,激发党员领导干部的历史担当情怀责任信念,让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恒奋斗,这正是“四史”学习教育的精髓所在。

比较而言,树立正确历史观学好历史方法论,是“四史”的知识学习经验和规律学习精神学习的实际运用与行动,也是学习教育的最高要求。在学习教育中要逐步形成深化巩固这样的历史观:首先,历史是持续的,不是简单的“断代”史。因此,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教育要结合起来,并与上海地方史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等“身边”的历史贯穿起来。通过学习教育,树立“大历史观”,要更深刻熟悉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等被历史证明的事实被事实证明的历史,更深刻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等新观点新论断。其次,历史是整体的多彩的,不可能完美无缺没有瑕疵,不能用现实切割历史,也不能用历史否认现实。“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通过学习教育,要反对任何形式的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反对丑化党和国家形象,或诋毁诬蔑党和国家领导人英雄模范,或歪曲党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人民军队历史的言行。再次,历史是合力形成的“多线的”。通过学习教育,要全面辩证地看待历史现象历史问题,即使是历史失误挫折,也要在历史的环境下方位上,正确看待认真分析,尤其是对所谓的“历史终结论”等,要有清醒熟悉,做到政治清醒道路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邪路。最后,历史是通的,世界是“平的”。虽然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具有历史必定性,但这并非是当下现实性。虽然目前世界呈现了一些“逆全球化”思潮与行动,但在世界历史条件下,全球化不可逆转,自我封闭必定落后。特殊是,在“一球两制”长期共存的环境下,要树立“长线历史观”,既反对“崇资病”,也反对“恐资病”,正确熟悉并处理好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共产党与其他国家的政党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要交流沟通取长补短,推动文明对话互鉴,充分汲取和借鉴人类文明创新的一切成果。假如通过“四史”学习教育,党员领导干部能够确立巩固并用好这些历史观,那就是最好的成果。

“四史”学习教育,不能为了学习而学习为完成任务而学习,而要在坚持正确历史观的基础上,学会历史思维培养历史视野增强历史担当。在学习教育中,要历史结合现实学理论联系实际学,党员领导干部要把自己摆进去工作摆进去责任摆进去,能够适应新时代新要求新环境,在上海落实“三大任务”持续打响“四大品牌”加快“五个中心”建设等实际工作中,运用历史方法历史智慧历史经验,破解发展难点民生痛点管理堵点,真正把经济社会发展得更好人民城市管理得更好,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这是“四史”学习教育的最“硬核”的要求,也是其落脚点。

2022四史的价值蕴含和心得体会精选四

一、理论逻辑方面:“四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思致相因

“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的为民服务史、孜孜奋斗史、理论探索史、自身建设史。它生动地反映了人民的政治选择历程、国家的政治现代化历程和党的政治建设历程,具有极强的政治性。就理论逻辑而言,“四史”教育不是一般的历史教育,而是以历史学为基础的特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思致相因。“四史”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实然性的历史基础,思想政治教育是“四史”教育应然性的价值体现,二者具有高度的内在契合性。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革命和建设的进程中,创造性地提出了把历史教育尤其是党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方法等,逐步形成了一整套思想政治教育理论。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指出,我们党在指导革命的过程中,“如果没有革命的理论,没有历史知识……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这使全党对于中共党史教育、中国革命史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思想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1942年,毛泽东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中指出,由于党史的学习与教育对于加强党内教育、制定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进党的各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他还在这篇著作中提出了学习和研究中共党史的科学方法:坚持“古今中外法”,实事求是,以中国为中心。1965年,邓小平在《建设一个成熟的有战斗力的党》中强调:“怎样研究党的历史,总结经验教训,教育党员,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他把党史的学习和研究看作事关党的思想统一、全党团结的大问题。

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论述了改革开放时期历史教育尤其是党史教育的指导思想、重要意义、主要对象等,并把它们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紧密联系起来。1981年,为了更有效地宣传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邓小平多次指出,必须联系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1987年,针对部分青年学生思想混乱情况的出现,为了增强他们对党的信任、对社会主义的信心,邓小平严肃指出:“要用我们自己的历史来教育青年。”1988年,他在会见当时的捷克斯洛伐克领导人时说,“只有采取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分析和总结”自己的党史、国史,“才有好处”。1990年,面对西方国家的打压,邓小平强调:“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

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发展了党史、新中国史教育思想。江泽民多次阐明对青年进行党史教育的主要目的和重要原则。1991年,他致信当时国家教委负责人并强调,要对大学生等群体“坚持不懈地进行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及国情的教育”。1998年,江泽民致信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明确指出,我们要运用党史教育,不断增强党员干部“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自觉性,提高大家驾驭全局和处理各种复杂事务的本领”。这实际上是要求充分发挥党史学习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江泽民针对新旧世纪之交党史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把“实事求是,正面宣传”作为党史教育的重要原则,有效地加强了思想政治教育。

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许多展现党史教育时代特征的新观点。2006年,胡锦涛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共党史是党员干部坚持实事求是、推进理论创新的生动教材。这深刻揭示了新世纪新阶段党史教育的重要作用。2011年,中共中央组织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出的《关于在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中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指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方式,是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途径。这突出强调了党史教育的资政育人功能。胡锦涛进一步阐述了历史教育的方法,要求领导干部学习历史,“必须把深入理解国情、切实解决中国的问题作为立足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注重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宝库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继续加强对党史、国史的学习,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他将“四史”教育提升到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再访西柏坡时指出,中共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这些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他从坚定党员干部的公仆意识与为民情怀的角度阐明了党史教育的重要意义。2019年7月,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的通知》,要求党员干部把学习党史、新中国史作为牢记初心和使命的重要途径。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 202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铭记伟大胜利捍卫和平正义--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时强调,要“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为实现中国梦不懈奋斗。显然,他把“四史”教育作为推动全党和全国人民思想统一、政治团结、行动一致的必要途径。

综上,“四史”教育的理论形态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课程形态之间的融通互构,是对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政治观的塑造与坚守,二者归根到底统一于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实践。

二、历史逻辑方面:“四史”教育与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相融相通

从历史逻辑来看,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从未缺失对“四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自觉回应。一方面,“四史”教育的设计安排塑造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的内容和方法,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的行稳致远;另一方面,正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的与时俱进,才推动了“四史”教育的不断深化,进而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达成。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史、革命史等课程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1949年10月,新中国史上第一个高校思政课课程方案--《华北专科以上学校一九四九年度公共必修课过渡时期实施暂行办法》将原“中国革命运动史”发展而来的“新民主主义论”(重点讲授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列为文科学院的公共必修课。1950年10月,教育部发文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列为“新民主主义论”课程的教学重点。1953年6月,教育部阐述“中国革命史”课程(由“新民主主义论”改名而来)的教学目的:“系统地讲授毛泽东思想的基础知识,使学生认识中国政治的发展规律。” 1957年12月,教育部要求全国高等学校各年级都开设“社会主义教育”课程,以《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为核心教材,“中国革命史”课程一律停开。这实际上不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一年后,“中国革命史”课程得到恢复。1961年7月,教育部发布征求意见稿,将“中共党史”纳入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在这个方案中,“中共党史”课程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课程。1964年10月,中央发文规定,“中共党史”成为“今后高等学校共同政治理论课”。实际上“中共党史”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进程为具体教学内容。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该课程开始突出“以阶级斗争为纲”。总体来说,这一时期党史、国史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的相融相通还处于探索阶段。

改革开放时期,“四史”教育由侧重于史实转向侧重于理论体系,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的相融相通不断深入。改革开放之初,恢复了1964年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重开“中共党史”课程。1985年8月,我国将“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纳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这两门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为主要教学内容,涵盖了党史、国史的各历史阶段,强化了党史、国史教育的功能。1998年4月,我国在高校开设“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同年6月,重新设置“两课”课程,把“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课程体系。这一年的两次调整还具体规定了上述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但没有专门设置以历史学为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2003年2月,教育部将“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调整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2005年2月,我国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重新设置,增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内容包括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新中国史和改革开放史。2008年8月,教育部决定,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名称调整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此课程设置沿用至今。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中“四史”教育的内容得到进一步的拓延。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史”教育更加全面、具体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着眼于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提出要加强党史国史和形势任务政策教育。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要求各高校在开设系列选择性必修课程时重点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史”等设定课程模块。2020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把强化“四史”教育作为加强政治引领的具体措施和路径之一。2020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意见》把开展“四史”专题教育作为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方式。这表明,加强“四史”教育与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进一步融通起来,成为加快构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一项重要任务。

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的历程,它与“四史”教育息息相通。正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的不断推进,才使“四史”教育铸魂育人的功能得以发挥。

三、实践逻辑方面:“四史”教育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相辅相成

从实践逻辑来看,思致相因、相融相通的“四史”教育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都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为任务,都以立德树人为灵魂,都以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为抓手。前者为后者提供了活性养分,后者为前者增添了方法借鉴,它们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实践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

(一)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为任务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引导大学生学习、领会和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渠道、主阵地。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中心任务。“进师生头脑”是“三进”工作的落脚点。它既要求在看原著时多思多想,准确把握党的创新理论的精髓,又要求在读原文时学深悟透,切实领会党的创新理论的实质,科学把握贯穿其始终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进而能够正确解释过去和现在所发生的实际问题,“能够在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种种问题上给予科学的解释,给予理论的说明”。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表明,“三进”工作既要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丰富实践,又要结合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回应。这一思想是对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正确总结,是对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国家发展历史经验的正确总结,是对中国共产党成立近100年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伟大实践历史经验的正确总结,也是对马克思主义诞生170多年来社会主义发展历史经验的正确总结。因此,只有全面、深入地开展“四史”教育,才能使大学生切实了解、领会和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精髓与精神实质。我们应当从更高站位来认识“四史”教育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切实把“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过程中。

(二)以立德树人为灵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性问题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立德树人是对这个问题的明确回答。在新时代,立德树人要求培养德才兼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深厚爱国情怀的人,培养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的“四史”教育就是要引导大学生认清自身的历史使命,树立强烈的使命意识,更好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大势,自觉地把个人理想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实现个人成才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有机结合。“四史”教育不是简单的历史教育,而是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乳交融的思想洗礼。

“四史”教育立足于服务现实,着眼于增强大学生的“四个自信”。从立德树人的灵魂来看,“四史”教育的根本原则是要坚持正确的导向。在立德树人的旗帜下,“四史”教育能够引导大学生正确地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准确地把握“四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深刻地理解历史和人民为何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为何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促使大学生深入“四史”演进过程内部去把握其脉络与规律,在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中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而在大是大非面前站稳正确的政治立场。坚持铸魂育人的思维,把“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求我们认真思考在高校“为什么要开展‘四史’教育、开展什么样的‘四史’教育和怎样开展‘四史’教育”这个基本问题,坚持用“四史”的经验启迪人,用“四史”的成就激励人,力争培养出更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以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为抓手

历史虚无主义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一种错误思潮。它的本质在于“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它的主要表现有:利用片面、歪曲或虚假的“史料”以诋毁中国共产党、抹黑新中国等,丑化党和国家领导人,颠覆对党史人物的评价,否定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巨大成就。历史虚无主义对部分大学生产生思想误导,不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政治观,侵蚀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面对历史虚无主义的侵蚀,必须加强“四史”教育,把催人警醒的历史案例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结合起来,为大学生提供明是非、养正气、祛邪气的良药。把“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造就了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利器。“四史”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大学生彻底弄清“四史”的发展脉络,彻底弄清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引导学生更加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历史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四史”教育如果被忽视或者方向出现偏差,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潮就会泛起。搞好“四史”教育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国家的长治久安、人民的幸福生活。高校“四史”教育是具有显著政治属性的“历史教育”。强化对“四史”中重要人物、重大事件的教育,加强对“四史”中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的教育,必定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历史观、政治观,帮助大学生树立崇高理想,从而在配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同时进一步挤压历史虚无主义的生存空间,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培养更多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之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