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设计一级减速器心得体会和方法 一级减速器的课程设计(九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3 13:54:06 页码:7
设计一级减速器心得体会和方法 一级减速器的课程设计(九篇)
2023-01-13 13:54:06    小编:ZTFB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022设计一级减速器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三册98—99页

1、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可能性》教学设计。

2、能结合已有的经验对一些事件的可能性用一定、可能、不可能作出判断,并能简单地说明理由。

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重点是让学生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难点是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里的事情。

教具:红、黄、绿三色转盘、红色转盘、装6个红球的1号口袋和装3个绿球3个黄球的2号口袋

学具:红色、黄色纸牌各一张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知

教师出示一张由红、黄、绿三色组成的转盘,提问:“指针转动后,会停在那里?”引导学生用“可能”来回答。接着出示一张红色转盘并提问:“指针转动后,会停在那里?”引导学生用“一定”来回答。其实,生活中的好多事情,就像玩转盘一样,有时能确定,有时不能确定,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揭题:可能性

二、活动体验,自主探究

活动一:老师这儿有两个神秘的口袋,1号和2号,每个口袋里有6个球。老师请12个小朋友分两组来摸,看谁能摸到代表幸运的红球。在摸的过程中引导“怎么第一组的小朋友个个那么幸运,每人都能摸到红球呢?这两个口袋里究竟有什么秘密呢?哪个小朋友敢猜一猜?打开口袋验证。并小结:1号口袋里全是红球,所以任意摸一个球一定是红球,2号口袋里没有红球所以任意摸一个不可能是红球,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可能性》教学设计》。(板书:一定不可能)

继续观察2号口袋里面的球,想一想,任意摸一个,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板书:可能)

活动二:小朋友,通过刚才的摸球游戏,我们学会了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交流结果。下面我们继续来玩游戏。打开课件竞猜一栏,玩举牌游戏。

1、一定能摸出黄色的球。

2、可能摸出黄色的球,可能摸出红色的球。

3、不可能摸出黄色的球。

活动三:选取生活中的事例来做一下判断。

1、下周五会下雨吗?

2、今天是4月2日,明天是4月3日。

3、从小不好好学习,长大了成为科学家。

4、因为破环了环境,地球上的人类都消失了。

活动四:讨论

1、什么事情一定会发生?

2、什么事情可能发生?

3、什么事情不可能发生?

三、学以致用,内化提高

1、箱子里要放4个球,摸到黄球有奖,该怎么放?

2、学校要在4月1日———4月17日之间安排两天开运动会,根据天气情况,你觉得安排哪两天最好?为什么?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交流)

作业:练习册自练自测

2022设计一级减速器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写作要求是“抓住细节”,这一单元的写作目的是指导学生抓住细节,刻画人物,表达情感。教材中首先指出什么是细节描写;接着列举《阿长与山海经》中的例子帮助学生更好理解;然后通过回忆学过的课文内容,简短记录记忆深刻的细节的方式,更好的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最后提示学生细节描写要注意的问题:要学会抓住真实、典型、生动的细节进行描写,才能更好地表现事物特征或作者情感。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的写作类型主要以写人叙事的记叙文为主,他们虽然有小学六年写作经验的积累,但是缺少对人物、生活细致的观察。记叙事件不具体,很笼统,描写人物和写景状物时,不会抓住细微处具体刻画,造成文章空洞,缺少细节,不能很好刻画人物,表达情感。因此,对学生进行细节描写的指导与训练尤为重要。

三、教学目标

1.了解细节描写及常见类型,理解细节描写在写作中的作用。

2.学习捕捉生活的细节,描写生动的细节。

3.在写作中运用细节描写来表达情感。

四、教学重点

掌握几种细节描写的方法并会运用。

五、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典型、生动的细节来表达真情实感。

六、教学准备

学案:人物描写分析材料

七、教学时数

一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对比句子——明确什么是细节描写

导语:请同学们读两个句子,帮助老师判断哪一句更好。

句子1:烈日当空,火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热极了。

句子2:烈日当空,火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道路两旁的庄稼热得低下头,弯下腰;河里的水烫手;地里的土冒烟。

出示任务:1.你认为哪一个句子好?为什么?

2.第2句比第1句增加了一些内容,说说增补了哪些内容?

3.什么是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对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细微而具体的刻画。

小结:根据表现内容,细节可以大致分为肖像细节、语言细节、动作细节、景物细节等。大家之所以认为第二个句子好,正是因为与第一个句子相比较,第二句对周边景物进行了更加细致的描写,更好表现了天气的炎热。因此,要想更好表情达意,抓住细节描写是非常重要的。

(二)欣赏典型细节描写——体会细节描写作用

1.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

2.父亲头发上像是飘了一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挑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晃破了便滚到额头上,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

3.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欣赏以上带有细节描写的语段,并说一说分别运用了什么细节描写,这些细节描写好在哪里,有什么作用。

反馈指导:

1.作者对老王来送香油和鸡蛋时的动作、肖像细节进行描写,写出了作者当时惊讶又有些害怕的心态,为后文表达内心的愧怍做了很好的铺垫,这种真实的感受,让读者也仿佛置身文中,令人难忘。

2.作者对父亲踩黄泥的细节描写,很好地表现了父亲的勤劳能干。

3.作者描写了卖油翁观看陈尧咨射箭的表情和动作,只用了“睨之”和“但微颔之”两个语句,就惟妙惟肖地表现出人物的态度和心理,非常精彩。

小结:细节描写有很重要的作用,在写人记事的文章里,如果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彰显人物个性的关键。在写景的文章里,细节描写能更好地突出景物的特点,起到以小见大、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回忆生活细节——总结细节描写方法

请同学们说说你曾经留心过的生活细节。当我冬夜苦读时,母亲为我送来热腾腾的奶茶,这是一个爱的细节;当我不小心犯错时,父亲的手掌愤怒举起又轻轻落下,这是一个爱的细节;当我____________时,老师(同学、父母……)_____________,这是一个爱的细节。

出示任务:回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讨论细节描写的方法。

指导反馈:

1.善于仔细观察身边的人和物,用心去感悟。发挥想象和联想,做生活的有心人。

2.写人记事的时候,要抓住人物的特征,善于运用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方法。

3.用心灵捕捉身边的一人一事一物,养成反思、省悟的习惯,在描写中渗透个人独特体验。

(四)学习细节描写方法——学会运用

1.那天,他在雪地里罩住了一只小鸟。

课文示例:他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捧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出示任务:先让学生比较后分析总结其中的方法,教师引导补充。

指导反馈:这段文字增加了许多动词,从而把整个捕鸟的过程描写得细致、生动、到位,这种方法就是——细化动作,延长过程

学以致用:她好不容易捉住了一只蝴蝶,一不小心又让蝴蝶飞了。

出示任务:细化动作,延长过程,具体写出动作的过程。

提示:细化“好不容易”“捉住”的过程。给学生5分钟时间写完,分组交流,推荐,全班展示优秀的细节描写片段。

2.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年龄不大,长得很瘦,穿得也很差。

提示:(1)“小”到什么程度?(2)怎么个“瘦法”?(3)穿得有多“差”?

课文示例: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光景,瘦瘦的苍白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头发很短,穿一身很破旧的衣裤,光脚穿一双草鞋。——《小桔灯》

指导反馈:这段文字之所以写得生动,是因为作者抓住特征,步步追问,在细微处驻足,这也是我们在写作时要学习的。

学以致用:请抓住人物特征,给下面的句子加上细节描写:

那天,迎面走来了一位老爷爷,他弯着腰,拖着笨重的身子在风中慢慢走着。

提示:老爷爷什么样子?可以扣住他的脸、头发、眼睛等外貌特点来展开细节描写。

3.出示任务:下列语段的细节描写都很成功,分析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才写得这么生动吸引人?

(1)除夕晚上,儿子、孙子都来到她身边,她满脸皱纹都舒展开了,就像盛开的菊花瓣,每根皱纹里都洋溢着笑意。

(2)三个月后,小草莓结出了果实,小小的果实竟然压弯了枝头,但纤柔的茎并不生气,兴奋地背着自己的硕果炫耀着:“看,这是我的果实。”

(3)那抹夕阳红,如丝绸般挂在天边,好似随风飘舞的仙女,令我如醉如痴。

指导反馈:巧妙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使语言更加具体生动,展现人、事、物的特征,更好地表情达意。

出示任务:运用至少一种修辞手法刻画细节,使下面的语句更加充实生动。

小草发芽了。

学生写完后分组交流。

(五)牛刀小试

出示任务:读一读前两个单元写的作文,看看是否做到了抓住细节进行描写。根据提示,做出修改:

(1)修改时,注意写一些能表现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或者心理特点的细节。

(2)带上自己的情感。比如赞赏或厌烦某个人,可以在用词或者语气上有所体现,也可以直接写自己的评价。

(3)将修改后的作文和原文对比着读一下,体会修改后的优点。

指导反馈:完成修改后小组内交流,教师指导学生关注修改前后的不同,然后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修改最成功的同学参与全班展示,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修改成功的方法。

小结:同学们,大千世界中的美无处不在,我们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更要有一颗善感的心灵,发现生活中每一细微处的美,做一位具有丰富情感,细腻笔触的幸福之人。

(六)作业:我们的记忆中总会有许多难忘的时刻。所谓难忘,可能是惊喜、兴奋、有趣,也可能是惭愧、尴尬、甚至是难堪。回忆一个自己难忘的时刻,并以《的那一刻》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七)板书设计:

抓住细节

细心观察 细化动作,延长过程 以小见大

用心感悟 抓住特征,步步追问 画龙点睛

运用修辞,充实生动

2022设计一级减速器心得体会和方法三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人们的动作、表情等感受泼水节的欢乐气氛。热爱祖国多样的民族文化。

2、正确、规范地书写“吉、祥”两个字。

学习任务:

任务一:感受泼水节的欢乐气氛

学习提示1:轻声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把你认为描写人们泼水节前、泼水节时欢乐心情的词句画下来,和组内同学交流你的感受,准备班级展示。

学习提示2:自由读第三自然段,用圆圈圈出泼水节里的其它活动,用心品读,感受人们的欢乐。

任务二:正确规范地书写“吉、祥”两个字

学习提示:仔细观察吉、祥两个字,注意字的结构、易错点、占格要求。

温馨提示:先自学,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互学,准备班级展示。

检测工具:

在括号内填入恰当得动词。

( )着桶 ( )香水

( )着盆 ( )花瓣

( )着歌 ( )龙舟

( )着舞 ( )烟火

过程设计:

一、激情导课

上节课我们一同走进了迷人的西双版纳,初步感受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节日——泼水节。你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你的感受吗?

(学生自由说。欢乐、兴奋……)

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细细品读,透过语言文字感受泼水节的欢乐,感受文字背后传达的浓浓的情感!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感受泼水节的欢乐气氛

学习提示:1、轻声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把你认为描写人们泼水节前、泼水节时欢乐心情的词句画下来,和组内同学交流你的感受,准备班级展示。

自主学习:自主读书批注,然后组内交流。

展示交流:

a组:

1、交流泼水节前的快乐。

请大家随我看第二自然段的1句。从“早早、早已”两个词我体会到了人们……(盼望已久、迫不及待、万分期待……)可见他们按耐不住的喜悦。

第2句:人们准备了清水,还滴上香水,撒上花瓣,可以看出泼水节在人们心中是多么美好,多么隆重,多么讲究!

2、体验泼水节的快乐

(请大家随我看3句:)

我们小组想表演泼水节的活动,理解“互相追赶”“灌” “泼”。

瞧瞧,没有水的表演都是这么欢乐,想看看真实的泼水节的情景吗?(播放泼水节图片。)

此时,你想用那些词形容泼水的情景?

你往我头上( ),我向你身上( );

你往我衣领里( ),我向你脸上( )……

师:泼的多开心!灌的多痛快!

同学们请随我看第四句。“人人脸上笑开了花,直接写他们的欢乐,”大家看图,瞧!他们多高兴呢!

我们组想痛痛快快地读一读泼水的过程!(读)

学生质疑:老师,为什么他们身上湿淋淋的,人人脸上却笑开了花?

这个问题好,谁来帮助他?

(学生自由说,教师适时点拨。)

导语:是啊!泼出去的水越多,给人们带来的幸福也越多;身上浇得越湿,得到得祝福就越多。怪不得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儿都来了,这里面还有你的亲人、朋友、老师、同学,你最想把这象征着吉祥如意的水泼在谁身上呢?

出示:

我想把吉祥如意的清水泼在 身上,祝愿 。

老师想把这吉祥如意的清水泼向同学们,祝同学们学习进步,天天快乐!

导语:感受着水的馨香,送出自己的祝福,同时收到别人的祝福!真是尽情尽兴!让我们随着欢乐的音乐,再次美美地读读这一自然段。

(配乐齐读第二自然段。)

任务一:感受泼水节的欢乐气氛

学习提示2:自由读第三自然段,用圆圈圈出泼水节里的其它活动,用心品读,感受人们的欢乐。

1、交流:

b组:读了这一段,……我们组想通过朗读来表达我们的感受!(1读)

c组:对b组进行评价,我们组愿意和他们pk。

d组:对c组进行评价,我们组的读相信大家更能体会到欢乐!

老师评价:同学们真棒!你们的朗读仿佛把我们置身于傣家,亲历了泼水节,我们也停留在泼水节的欢乐中,迟迟不愿离去……此情此景,你能用词串来描述泼水节的活动吗?

那位小作家来?

2、说话训练。

3、拓展:

我们祖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不同的风俗习惯,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查资料了解更多的民族风俗。)

任务二:正确规范地书写“吉、祥”两个字

学习提示:仔细观察吉、祥两个字,注意字的结构、易错点、占格要求。

温馨提示:先自学,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互学,准备班级展示。

自主学习:自学 互学

展示交流:

1、e组:交流字的结构、易错点、占格要求。

2、师范写指导。

3、生描红临写。

板书设计:

欢乐的泼水节

清水 吉祥如意 幸福

2022设计一级减速器心得体会和方法四

委托方(甲方):____________承接方(乙方):____________

第一条甲方委托乙方承担_____________项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设计,经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本协议。

第二条乙方设计标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在设计完成后,需经甲方书面确认,方可认为成果交付,如未得到甲方书面确认的,均不视为成果交付。

第三条甲方向乙方交付的资料

第四条乙方应向甲方交付的设计成果

第五条设计费用及支付方法

1、甲方应支付本合同项目的设计费为________元人民币(大写)。

2、支付方法为:

签订本合同后,甲方应在本合同签订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支付给乙方本合同总价的20%首付款,即________元人民币(大写)。乙方在完成本项目设计并得到甲方书面签字确认后5个工作日内支付给乙方本合同80%的尾款,即________元人民币(大写)。

第六条双方责任

1、甲方责任

甲方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乙方提交资料及文件,并对其完整性、正确性及时限负责。

2、乙方责任

乙方按本合同第四条规定的内容、时间及份数向甲方交付设计文件。

乙方对设计文件出现的遗漏或错误负责修改或补充。由于乙方设计错误造成损失,乙方除负责采取补救措施外,应免收受损失部分的设计费,并根据损失程度向甲方偿付赔偿金,赔偿金最多与免收的设计费金额相等。

由于乙方自身原因,延误了按本合同第四条规定的设计文件交付时间,每延误一天,应减收该项目应收设计费的百分之一。

合同生效后,乙方单方提出解除合同的,乙方应双倍返还定金,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赔偿甲方损失。

乙方不得向第三方扩散、转让甲方提交的图纸等技术经济资料。如发生以上情况,甲方有权索赔。

第七条本合同未尽事宜,双方可签订补充协议作为附件,补充协议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效力。双方如有争议,双方协商解决,如双方无法解决,双方有权向甲方所在地法院起诉。

第八条本合同经甲、乙双方盖章签字后自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生效。本合同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签字:____________(盖章)乙方签字:____________(盖章)

签定日期:___________

2022设计一级减速器心得体会和方法五

《小手帕》教案设计

一、内容:《洗手绢》

二、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欣赏《劳动最光荣》感受音乐的欢快情绪和音乐所描绘的动物形象,体会本课主题――爱劳动,并对音乐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有正确的认识。

认知目标: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洗手绢》,并能用动作、表情表现歌曲内容

能力目标:能够编创歌词、编创动作表演,以及“劳动”主题的编创尝试,并表现劳动的主题

3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自信自然有表情地参与歌唱、表演活动。

4 、教学难点:编创歌词

三、运用的教学方法

采用聆听法、听唱法、小组合作法

四、情感体验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在学法的指导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主要通过看、听、唱、演,让学生去感知音乐的情绪,通过师范唱、课件视频、跟唱的方法,使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接触歌曲从而完成能力目标,最后通过亲身体验,验证结论,通过欣赏、感受、讨论、体验相结合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采用聆听法、听唱法、小组合作法

【教材分析】

(一)歌曲《劳动最光荣》

电影美术片《小猫钓鱼》的主题歌。歌曲生动活泼、形象鲜明,儿童情趣油然而生,通过聆听,让学生想象其欢快的音乐情绪,使学生建立起从小爱劳动的乐观态度。

(二)歌曲《洗手绢》

这是一首具有民间童谣风格的歌曲,曲调短小,流畅,并且节奏性强,运用衬腔等劳动歌曲的特点,生动地表现了孩子们从小热爱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可爱形象。

【教学准备】

琴 录音机 磁带 响板 多媒体课件 手绢盆

五、教学过程

本节课设计的主要环节是引导学生通过听一听、唱一唱、演一演三个不同的.音乐参与形式,认识到劳动是快乐的、光荣的,要做一个爱劳动、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的好孩子。

(一)组织教学:1 、师生问好

2 、激趣导入,听音乐做律动

1 )师:同学们一起和老师站起来活动活动吧!(示意起立,播放《星光恰恰恰》

2 )学生们随音乐一起做律动

(意图: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轻松地进入音乐环境,当教学创造轻松氛围,与教师一起活动,促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

(二)欣赏《劳动最光荣》

导入 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许多小动物,那你们想知道它们都是谁吗?请大家竖起耳朵,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用课件出示《劳动最光荣》的音乐和画面,你听到了歌曲中有哪些小动物(大公鸡、小鸟、 小喜鹊、小蜜蜂、小蝴蝶),并提问:小动物愉快幸福的生活是怎样得来的?它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劳动、愉快)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情绪并体验音乐所表达的形象。

复听 引导学生对本课主题的初步印象,“为什么小动物爱劳动”、“为什么劳动最光荣”,让学生对歌曲中所表现的内容作出判断,让学生理解劳动光荣的道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劳动,小动物的动作模仿,小动物们喜欢干什么啊,小喜鹊造房子、小蜜蜂采蜜忙,除了小蝴蝶外其他的小动物喜欢干什么?师才艺展示。

最后,请学生随音乐表演不同的角色。通过三次带着不同目的听赏《劳动最光荣》,使“小动物爱劳动,劳动最光荣”的人文思想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脑海中

(意图:学生从欣赏之中得出一个深刻的道理,这一点体现了新课改的新理念,有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三)感受歌曲《洗手绢》的主要节奏

提问:歌曲《劳动最光荣》里唱到的小动物们十分爱劳动,你们爱劳动吗?平时在家或在学校你们都会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呢(扫地――刷刷、擦玻璃――咔咔咔咔、修桌椅――叮叮当叮叮当)。

1 、学生与学生交流

个别学生随歌曲的主要音乐节奏,模仿自己劳动时的样子,其他同学猜猜他在干什么?

2 、老师与学生交流

老师随音乐节奏模仿洗手绢的一系列动作:端起盆――拧开水龙头――洗手绢――拧干――晾晒,学生猜猜老师在干吗?(洗衣服),你们能学一下老师的动作吗?看谁的动作最优美。

(意图:教师利用游戏的方法激趣,使同学们课堂更加活跃,孩子们亲自动手模仿劳动,注重个性发展,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愉快的氛围。)

(四)创设情景,学习歌曲

1. 师:刚才通过和同学们做游戏,我看到大家都是爱劳动的孩子,我送给你们一件礼物,就是一首歌曲,你们帮我打拍子好吗?

2. 教师范唱。

3. 你们给这首歌起个名字吧?《洗手绢》

4. 师:我在黑板上贴着一些图片和歌词,请你们把它的顺序排列好。

5. 学生随音乐试着把歌曲哼唱下来。

6. 随着教师琴声演唱歌曲。

7. 这首歌我们学会了,你感觉唱得怎么样?

生:……

8. 歌曲处理

师:“哎 ”这两个字,我们怎么唱好呢?现在我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来试着唱这几句,你们来比较。

师用强弱不同的力度演唱。

师:你感觉怎么样?

生:……(自由发表意见)

9. 那我们唱这几句的时候就用强的力度,表情上模仿我(微笑)。

10. 师生共同为歌曲加一些动作,边唱边表演。

师:你们可以模仿老师的动作,自己编更好了。

(起立,随音乐表演)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展示你的舞姿呀?

其他同学为他们演唱,伴奏。(全班合作)

师:我们又唱又跳又伴奏,你们喜欢这首歌吗?

咱们一起来洗洗手绢吧!看看你们的椅子下都有什么?(手绢)

老师给各组准备了几组漂亮的小手娟和一个盆,请同学们各组围在一起,边听音乐边动手,看谁洗得最好。

(听音乐,洗手绢)

师:你们把小手绢晾好吧(学生自己找地方晾)。

(五)拓展延伸,总结全课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生:……

师:我们不仅听了歌曲《劳动最光荣》,认识了一些爱劳动的小动物,学会了一首好听的歌《洗手绢》,让我们明白了劳动是一件好事。虽然我们年纪小,但是有的事情也可以自己做,因为劳动最光荣!从今天起你们都试着帮爸爸妈妈做一件家务事好吗?下次上课时可别忘了告诉我你干的什么?你看《星光恰恰恰》的小伙伴又来了,让我们一起玩吧!

《洗手绢》课后反思

让学生真正做到主动、自由地学习,我想首先要消除学生对老师的畏惧感。不仅要求老师从语言上、表情上贴近他们,还要真正和他们平等相待,让他们自己去想、去做,(当然,也不是毫无顾忌,要上他们直到上课与下课是有所区别的)。在教《洗手绢》一课时,我让他们分别说出他们是不是经常“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生纷纷回答,有的说早期叠被子、穿衣服、系鞋带。进而引导他们说出洗衣服,洗手绢,导入课题。然后让他们描绘在洗衣服的时候的天气情况、心情、洗完衣服后心情又是什么样的。这样歌曲的内容很快就学会了。在无意识中,他们自己创编了动作,开始显得拘谨,经老师鼓励,有的学生竟走到教室中间去表演。好不热闹。

2022设计一级减速器心得体会和方法六

【设计思想】

本文内容浅显语言流畅简洁明快适合诵读。因此教学中不必作过多的分析以诵读、欣赏为主。教师可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在朗读上加以指导组织学生采用合作的方式自主学习体会新课标的精神初步学会运用“研究性”方式学习文章培养自主研究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抓住文中描写景物特征的语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品味文章精巧的构思、精炼的语言、精美的画面。

【教学难点】

品析文章的美点:构思、用材、布局

【教学方法】

本文确定为“文学鉴赏课”。课前向学生下发译文让学生自主学习课堂上师生交流探究本文景物描写及其他方面的特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展现三峡优美风光的记录片并配以简洁的文字进行说明。

2.欣赏完后教师指出:如今高峡出平湖这二十多年前的三峡美景正在渐渐散去也许有一天我们也只能在或在模糊的记忆中捕捉它曾经的险峻和美丽。今天让我们跟随郦道元的脚步领略一下千年以前的三峡风光。

二、朗读课文理解文意

先请同学们自由诵读结合课文注释读准字音读顺文句读懂文意。

听老师带着惊叹、赞颂之情吟诵课文学生学读。

学生之间自由交流文中难以明白和理解的地方。

三、问题情境设计师生共同探究。

(一)问题情境。

1.本文文字优美描绘传神作者是如何抓住三峡的风景特点进行描写的?

2.三峡的自然风光有山有水四季各异追溯过去分析现状展望未来你想到了什么?

(二)交流对话

1.教师与学生对话

话题一:《三峡》先写山后写水。写山抓住了什么特征?写水哪个季节具体写?为什么?

明确:文章先总写山:山高岭连绵绵不断;再写水的四季不同重点写夏水:夏水最迅猛、急遽有代表性。

话题二:《三峡》写四季的景色中运用了许多精彩的词语试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词语作简要的分析。

明确:春冬之景:“素”“绿”“清”“影”数字;写秋之景:“寒”“肃”“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出来了。其中“素”“绿”“清”着重写水的色彩而“寒”“肃”“凄”“哀”则蕴涵着作者的一种思想感情属于“借景抒情”一类的典型词语。

2.学生与教师的对话

话题一:《三峡》语言凝练只有一百五十五字却包容了四季景色罗列了山水草木清影猿啸为什么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明确:(1)文章取材先大后小先总后分层次清晰;(2)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色选择有代表性的景物进行冼炼地描绘。

话题二:课文第三自然段“素湍绿潭回清倒影”译文为“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试想:雪白的急流奔腾汹涌可以回旋清波却怎么可以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呢?这个译文是否有问题?

明确:这个翻译的确存在问题。原句运用了文言文“并提”(也称为“合叙”)的修辞也就是古人为了使句子紧凑文辞简练把两件相关的事并在一个句子中表述翻译时不能逐字进行要从文意出发找出词语或词组之间的相互搭配关系如“耳目聪明”应是“耳聪目明”。据此这句的译文应为:雪白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学生与学生的对话

话题一:课文第二自然段“或王命急宣”似乎不属于自然景物的描写用在这里有何作用?

明确:作者用这个例子写出了江水的湍急。

话题二:文章开头突出三峡山高岭连隐天蔽日的特点下文哪些文字可以印证这一特点?

明确:“绝巘”“峻”“林寒涧肃”“空谷”这些词语都能印证。

师生与作品的对话

话题一:郦道元写三峡风光大部分笔墨放在写水水是课文的重点那么能否调整写山写水的顺序?

明确:这体现了文章布局的巧妙。先山后水是有科学依据的有了山高岭连的特定地形才能产生江流湍急的水势山是因水是果。因决定了果山是总写水是分写顺序不能调换。

话题二:本文虽只有一百五十五字但描绘景物却尽传其神笔法令人称奇现在我们用欣赏的眼光来审视评说课文的美。(可以从语言、结构、描写等角度入手)

明确:(示例)描写手法美:

(1)正面描写:“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垒嶂隐天蔽日”形象概括地描绘出三峡的地貌特征;

(2)侧面烘托:“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烘托出三峡峰连绵延隐天蔽日的山势。

四、拓展研究

1.摹拟《三峡》第二段的写法写出春风拂拂之景。

2.课外收集有关三峡的资料试比较三峡的古今。

3.课外阅读吴均的《与朱元思书》、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等写景优美的文言文试与本文写景进行比较。

4.课外收集有关三峡的资料展开一场有关保护三峡景观的讨论题目可设计为:

(1)是保护三峡的自然风光还是不断地开发和利用三峡的水资源?

(2)在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如何保持和延续三峡独特的魅力?

【教学随想】

《三峡》是人教版八年级新教材内的一篇课文。这两节课我们着重探索的是:如何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自主探究文言文写景的特征和写作特色。先让学生从描述三峡风光的记录片中获得感性认识产生积极而美好的情感形成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而后激发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且有发现、创新的强烈。

教材的适当“处理”是引导学生学会研究的起点。我们重点选了“三峡的景色欣赏”和“三峡全文的写作特色”两个部分让学生进行鉴赏和讨论感受文章的艺术美成功地引发了学生对课外写景文言文的探究兴趣。

按照以上的思路我们在课堂上安排了三个环节。

第一环节:导入课文。通过播放用多媒体制作的三峡风光的辑录片使学生产生兴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叹之情。

第二环节:朗读课文。这个环节既是对学生课前自学课文的一个检测也是通过图文结合的方法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通过朗读加强学生对散文的节奏美、语言美、意境美的领悟。

第三环节:研究课文。这个环节是重点。我们是从“问题情境”人手运用“话题式”教学设计模式对全文的写作特色进行不同对象的四次对话。对文章的景物特征、重点词语、选材效果、语句翻译、写作手法进行了探究。

这三个环节用简洁的语言可概括为:

运用多媒体导入课文(激发兴趣)——→朗读课文(感受内容)——→研究课文(学会鉴赏)

2022设计一级减速器心得体会和方法七

导入新课

“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掠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多么震撼人心的语言,由此可见,军纪严明,才能成就伟业。今天,我们就要去见证这样一位刚正的将军。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司马迁及其《史记》的文学常识、积累文言词汇;

2、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3、学习运用对比刻画人物的方法;

4、学习周亚夫忠于职守的精神。

作者简介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 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人,西汉历史学家和文学家 。

作品简介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全书一百三十篇。是司马迁对我国民族文化特别是对历史学和文学的极其宝贵的贡献。《史记》不仅是史学著作的典范,而且是传记文学著作的典范。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里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题目解说

周亚夫(前199~前143年),西汉时期的著名将军,汉族,沛郡(今江苏丰县)人。他是名将绛侯周勃的次子,封为条侯。军,驻军,驻扎。细柳,地名,在今陕西咸阳西南,渭河北岸。文题交代了故事的主要人物和发生地点。

读准字音

祝兹zī侯 棘jí门 彀goù弓弩nǔ

按辔pèi徐行 持节诏zhào将军 从属车骑 jì

介胄zhòu 作揖yī 称chēng谢 嗟jiē乎

曩năng者 其将固可袭而虏lǔ也

可得而犯邪yé

整体感知

匈奴入侵,皇帝慰问军营,在周亚夫所在的细柳军营看到了与其他军营不一样的地方,虽然皇帝进细柳军营不太顺利,但对亚夫将军却有着极大的夸奖。

学习第一段

1、 朗读

2、 字词注释

【1】文帝:汉高祖刘邦之子刘恒,前180年至前157年在位。

【2】匈奴:我国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

【3】大:大规模,大举。

【4】入边:侵入边境。

【5】宗正:官名,负责皇族内部事务的长官。

【6】军霸上:驻军霸上。

【7】祝兹侯:封号。

【8】棘门:原为秦宫门,在今陕西咸阳东北。

【9】河内:郡名,今河南北部地区。守,郡的行政长官。

【10】细柳:古地名,在今陕西省咸阳西南,渭河北岸。

3、翻译

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规模侵入汉朝边境。于是,朝廷委派宗正官刘礼为将军,驻军霸陵;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在棘门;委派河内郡太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以防备匈奴的侵略。

4、问题探究

结合全文,说说第一段的作用。

①首句“大入边”三字点出边关危急,渲染了烽火连天的紧张气氛;

②后面几句接着写三支军队奉命备战戍边的情况;

③结构上开启下文,内容上把人物置于矛盾冲突之中,为人物展示其性格特点提供了宽阔的舞台。

小结:第一段,交代边境的紧张形势和刘礼、徐厉、周亚夫的三军驻地。

学习第二段

1、朗读

2、字词注释

【1】上:指汉文帝。

【2】劳:慰问。

【3】军:军营。

【4】已而:不久。

【5】 之:到,往。

【6】被:通“披”,穿着。

【7】彀(gòu):张满弓弩。

【8】弩(nǔ):用机括发箭的弓。

【9】持满:把弓弦拉足。

【10】先驱:先行引导的人员。

【11】且:将要。

【12】军门都尉:守卫军营的将官,职位略低于将军。

【13】闻:听从。

【14】诏:皇帝发布的命令。

【15】居无何:过了不久。

【16】使使:派遣使臣。

【17】节:符节,皇帝给的凭证。

【18】壁门:营门。

【19】车骑:汉代将军的名号。

【20】约:规定。

【21】按:控制。

【22】辔:马缰绳。

【23】徐:缓慢地。

【24】揖:拱手行礼。

【25】介:铁甲。

【26】胄(zhòu):头盔。

【27】为动:被感动。

【28】式车:式通“轼”,俯身靠在车前的横木(轼)上,表示敬意。

【29】谢:告知。

【30】去:离开。

3、翻译:

皇上亲自去慰劳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一直骑马进去了,将领们用下马的礼节来欢迎欢送。旋即来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兵器锐利,开弓搭箭,弓拉满月。皇上的先行卫队到了营前,不准进入。先行的卫队说:“皇上即将驾到。”镇守军营的将官回答:“将军有令:‘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诏令。’”过不多久,皇上驾到,也不让入军营。于是皇上就派使者拿着节牌通告了将军:“我要进营慰劳军队。”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从皇上的武官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纵马奔驰。”于是皇上也只好放松了缰绳,让马慢慢行走。到了大营,将军亚夫手持兵器,长揖到地说:“我是盔甲在身的将士,不能跪拜,请允许我以军礼参见(皇上)。”皇上为之动容,马上神情严肃地俯身靠在车前横木上,派人致意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劳军礼仪完毕后辞去。

4、问题探究

(1)汉文帝到霸上及棘门军两个军营遇到的情形怎样?

明确: 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2)文帝的先行卫队到了细柳遇到的情形怎样?汉文帝到了细柳遇到的情形又怎样?

明确:①不得入;②又不得入。

(3)文帝进军营的方式怎样?

明确: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4)天子“为动”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5)第二段重点写的是文帝在细柳营劳军的情形,为什么要交代文帝在霸上及棘门劳军的情形?这种写法给你什么启示?

明确:①在细柳营劳军,文帝亲身感受到周亚夫治军严整,忠于职守,军纪严明,将士恪尽职守,常备不懈,与在霸、棘门所遇情形形成鲜明对比,更加突出周亚夫治军有方、刚正不阿的特点。

②运用对比,让人事碰撞,能形成反差,使人物性格、事情的性质得到更鲜明的展示。

(6)你怎样评价周亚夫的军士?

明确:在周亚夫严格的训练下,他们纪律严明、令行禁止、战斗力强;能够胜任任何作战任务。

(7)“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这句话表现了什么?

明确:这句话表明在细柳营中,将军之令高于皇帝之令,足见周亚夫治军有方,军纪严明。

小结:第二段,写汉文帝劳军的经过,重点写了汉文帝在细柳营被挡的一段史实,表现了周亚夫治军之严。

学习第三段

1、朗读

2、字词注释

【1】既:时间副词,已经。

【2】嗟乎:叹词,啊。

【3】曩:先前,从前。

【4】固:一定。

【5】虏:(被)俘虏。

【6】而:被侵犯。

3、 翻译:

出了营门,许多大臣都深感惊诧。文帝说:“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了。以前霸上、棘门的军营,简直就像儿戏一样,那里的将军是完全可以通过偷袭而俘虏的,至於周亚夫,岂是能够侵犯他的吗?”长时间对周亚夫赞叹不已。

4、问题探究

(1)文帝在细柳营处处受阻,却不以为怒,反而直赞“此真将军矣”,从中可以看出文帝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文帝是一个以国家利益为重,能够接受下级正确意见,胸怀宽广的明君。

(2)周亚夫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周亚夫是一个治军严整,忠于职守,军纪严明,治军有方、刚正不阿的人。

(3)文帝对周亚夫、徐历、刘礼三位统帅各是怎样评价的?

明确:①评价周亚夫:“此真将军矣!”“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②评价徐历、刘礼:“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小结:第三段,写劳军后汉文帝的深明大义和对周亚夫的赞叹。

课文总结:全文赞扬了周亚夫忠于职守、治军严明和不卑不亢、刚正不阿的品格,同时也体现出汉文帝的深明大义和知人善任。

主题

文章通过写汉文帝巡视、慰问细柳军的场面,表现了周亚夫治军严整、忠于职守、刚正不阿的“真将军”形象。

巩固练习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 驻军、驻扎

军中不得驱驰 军营

2、上自劳军 慰问

劳其筋骨 使……劳累

3、已而之细柳军 到,往

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助词,的

4、居无何 经过,表示相隔一段时间

居天下之广居 居住

拓展练习

谈谈周亚夫精神的现实意义。

明确:当今时代,每一位领导干部、国家公务员,甚至工程设计师、一线工人等等他们的工作岗位就是一道“防线”,只要发扬周亚夫的这种敬业精神,恪尽职守,敬业乐业,我们的事业终会取得辉煌的成就。新时期也不乏周亚夫式的人物。无论是在领导岗位上的孔繁森、郑培民、谷文昌,还是在平凡工作岗位上的李素丽、张秉贵、徐虎,以及千千万万个默默无闻的“周亚夫”,他们忧国忧民,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

阅读感悟

【1】自古以来,不论哪一代君王,要想治国安民,立法严纪是他们的首要之选。如果没有纪律,国家何以繁荣昌盛;如果没有纪律,社会何以安定有序。

【2】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在校应认真遵守纪律,做一名优秀的中学生。

古汉语知识

1、通假字

【1】军士吏被甲(同“披”)

【2】改容式车(同“轼”,车前横木,这里用作动词,指扶轼)

2、一词多义

【1】使

①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派遣)

②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使臣)

【2】军

①军霸上(驻军)

②上自劳军(军队)

【3】之

①已而之细柳军(到)

②不闻天子之诏(助词,的)

③称善者久之(无意义)

【4】以

①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任命)

②请以军礼见(用)

【5】诏

①不闻天子之诏(名词,皇帝发布的命令)

②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动词,下诏,下命令)

【6】上

①上自劳军(名词,特指皇帝)

②受上赏(形容词,上等)

【7】令

①将军令曰(动词,下令)

②军中闻将军令(名词,命令)

【8】入

①匈奴大入边(动词,侵入)

②直驰入(动词,进入)

【9】为

①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动词,作为)

②天子为动(介词,被)

【10】乃

①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副词,就)

②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副词,才)

3、古今异义

【1】天子先驱至(古义:先行引导的人员;今义:走在前面引导)

【2】军中闻将军令(古义:听从;今义:用鼻子嗅)

【3】持节诏将军(古义:符节,皇帝派遣使者或调动军队的凭证;今义:节日)

【4】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古义:营垒;今义:墙壁)

【5】请以军礼见(古义:请允许我;今义:希望对方做某事)

【6】使人称谢(古义:告知;今义:感谢)

4、词类活用

【1】军棘门(名词用作动词,驻军)

【2】介胄之士(名词用作动词,披甲戴盔)

【3】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名词用作动词,下诏)

【4】锐兵刃(形容词使动用法,使……锋利)

5、文言句式

天子为动(被动句,“为”表被动)

2022设计一级减速器心得体会和方法八

九年级语文《出师表》教学设计

《出师表》是诸葛亮在227年出兵伐魏,临行时写给刘禅的奏章。文章总结了亲贤臣,远小人才能使蜀汉兴盛的历史经验,表示作者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表现了诸葛亮忧心国事、鞠躬尽瘁的忠忱。全文只624字,语言精炼,多以四字句行文,兼用一些工整的排比对偶句式,体现了东汉末年骈体文流行的时代风尚。有大量的合成词,是出于诸葛亮的首创,不少词经过他的提炼,后来成为富有生命力的成语,沿用至今,如妄自菲薄、感激涕零、不知所云等。

文章寓情于议,寓情于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仅主张明确,析理透辟,而且殷切期望之情溢于言表。由于诸葛亮深感先帝知遇之恩和托付国家大事之责任,全篇为他的报先帝、忠陛下之情所贯穿。开篇论及形势以警刘禅,继之以进谏举贤以正其治,转而自述平生以动其情,结尾点明兴汉之主旨以励其志。全文以议论为主,融入叙事和抒情,以做到对刘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达到劝谏的目的。论述切中要害,分析透辟,针对性强,寓情于议,情理交融,言词恳切,说服力强。寓情于事,委婉动人,感情真挚。所叙之事,如推荐贤才,讲身世,谈经历,都是为议论服务,使对刘禅提的建议与要求,有理有据,更能使人信服。全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理至情浓,情理交融,使文章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从而成为千古至文,历来为世人推崇和传诵。

报先帝、忠陛下的思想感情贯穿全篇,此情此意形成了率直、质朴、恳切的语言风格。他心之所想,笔之所写,情之所注,理之所喻,皆醒目而感人。全文不用典,无比喻,去华丽,重真情实感,处处不失臣子的身份,又切合长辈的口吻。

本文在教材中的地位应为议论体的杰作,抒情体的典范,古文中的精华。是每位学生必须熟读成诵、牢记于心的篇目。

教学本文时,应要求学生丰富文言词汇,了解奏表的特点,了解诸葛亮的治国主张,背诵全文;疏通文句,培养学生自读文言文的能力,学习融情于议、叙,以情动人的写法方法;深切感受诸葛亮对蜀汉的忠诚,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做社会的有用人才。教学重点为当堂成诵。教学难点为理解诸葛亮的政治主张,理解诸葛亮的忠。教学方法是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课时为2课时。

【过程方案】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三顾茅庐、火烧赤璧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陆游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文天祥说或为出师,鬼神泣壮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杰作。(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背诵课文。要求:认真听读,注意字的读音。

2、生各自放声读两遍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尽量读好句中的停顿。

3、生每人读一段课文。教师随时纠正学生的读音错误。

4、多媒体课件显示语音:正音:

陟罚臧否(zhìpǐ) 恢弘(hóng) 驽钝(núdùn) 疲弊(bì) 行阵和睦(háng) 妄自菲薄(fěi) 裨补阙(bìquē) 崩殂(cú) 以彰其咎(jiù) 夙夜忧叹(sù)

5、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和句中停顿,尽量读得流利。

三、疏通文意,理解课文基本内容

1、默读,结合注解疏通文意

2、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逐句弄懂课文大意,将都不明白的语句画下来,待集体解疑。

3、集体解疑,教师适当讲解,重在指导学生自己读懂语句的意思。

4、请学生一人讲一段课文大意;教师提出语句里的重点词语。如:

⑴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⑵ 引喻失义

⑶ 性行淑均

⑷ 察纳雅言

⑸ 庶竭努钝

⑹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⑺ 深入不毛

⑻ 不效则治臣之罪。

又如:词义的古今义不同:

⑴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⑵ 先帝不以臣卑鄙。再如词的活用。

5、读阅读提示,完成下列练习(课件显示):

⑴ 诸葛亮就国内政治问题向刘禅提出了几条建议?

共3条:

① 广开言路──开张圣听;

② 严明赏罚──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③ 亲贤远佞──亲贤臣,远小人。

⑵ 他反复陈述的是哪一条?为什么?

亲贤远佞这一条。因为刘禅是个昏君,容易受坏人蛊惑,如不亲贤远佞,就会出现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偏私,使内外异法等情况,再好的方针、政策也不能贯彻执行,而亲贤更重要。开张圣听,对贤臣亲之信之,要咨诹善道,察纳雅言等,都是开导刘禅要亲贤。

⑶ 划分全文结构,明确每一部分的意思。

四、精读课文,突破难点、重点

1、再读课文,完成下列练习:

⑴ 诸葛亮出师前给刘禅提出哪些建议?

诸葛亮首先分析当时的政治形势,说明先帝创业的艰辛,然后根据刘禅的弱点提出三项建议:

① 宜开张圣听,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

② 提出赏罚严明,宫中府中俱当一体,赏罚不宜偏私。

③ 亲贤臣、远小人,既是历史的`教训,也是复兴汉室的必备条件。

⑵ 表是一种什么样的文体?本篇具有什么特点?

表是古代臣民向君主呈递的公文的一种名称。常见有疏表奏章几种。表主要是用来陈情的。本篇是诸葛亮要出师北定中原前上给后主的表章,但在内容和表达方式上却不同于一般疏表,它的特点是:

① 内容上没有陈述出师的利弊得失,而是追念先帝殊遇之恩,点明此次出兵非同一般,既是为了完成先帝统一天下的未竟之业,又是为了扭转危急处境。全文有理有据、合情合理。

② 表达方式运用议论、记叙,抒情相结合的手法使文章既有细致的说明,又有感人至深的抒情。如劝戒刘禅说理深刻而充分,句句饱含着忠于先帝寄希望于后主的诚挚之情。

3、读课文,力争当堂背诵。

五、完成练习

当堂完成书后练习二

六、总结、扩展

1、诸葛亮在这篇表文中,向刘掸提出了3条建议:开张圣听,严明赏罚,亲贤远佞。这三条建议在内容上紧密关联。诸葛亮以老臣的身份,谆谆告诫,表现了一片忠诚为国的心情,也说明了出师远征之前,对宫中、府中都作了妥善安排,思虑精细。文章周密畅达,开门见山,直抒己见,感情真挚,质朴清新。文中谆谆劝诫刘禅尊贤纳谏,严明法治,说明出师的目的和任务,披露自己的忠心,情辞恳切,肝胆照人。也难怪前人忠有《出师表》的说法。

2、结合《隆中对》及本文,阅读下列文章(印发给学生),讨论,理解诸葛亮的忠。

2022设计一级减速器心得体会和方法九

教学目标

①准确地划出语音停顿,节奏分明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②理解只有善于观察,善于联想想像,才能有物外之趣。

③学习积累重点词语。

④理解文章叙事顺序,了解各层大意。

教学重点

①反复朗读,领会课文大意。

②初步了解古文与现代文的异同词,掌握学习古文的规律。

③理解怎样借助观察、想像,获得生活乐趣。

课前准备

这是学生进入中学来,学的第一篇文言文。课前让学生反复朗读,并能正确地读出停顿,那么句意也就容易掌握了。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使学生了解学习文言文的意义,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整体感悟课文内容,领会课文大意。

教学设计

导入

新课

香港是弹丸之地,高楼林立,将道路挤得没有了,楼与楼之间没有空间建路、相通,怎么办?建筑师们就带着画好的图,来到幼儿园,让孩子们在楼与楼之间划上路,孩子们拿起笔,不假思索地就在楼与楼的空隙间画上楼梯,楼梯间搭上天桥,几分钟内就把成人们苦苦思索而不得其解的问题解决了。这说明孩子的想像是奇特的、平易的,一些大人们看来微不足道小事,通过孩子们的想像,都会生出许多的趣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文章《童趣》。这是一篇记叙童年怎样借助观察、联想、想像,获得生活乐趣的文章。它告诉我们,只有观察得仔细,想像得丰富,才会有乐趣。

朗读课文

第一遍,教师范读;第二遍,教师领读,教师读一句,学生读一句(为使学生正确地掌握停顿)第三遍,教师大声读,学生小声跟读;第四遍,学生齐读。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藐(miao),项为之强(jiang),鹤唳(li),怡(yi)然,凹凸(aotu),为壑(he),癞(lai)虾蟆

要掌握文言文的规律

文言文中单音词占大多数,现代文中双音词占大多数,只要我们联系上下文,把单音词变成双音词,就可以了;有的词,可用同义词解释,不大好变的词语,就是你要特别加深印象记住的。教师按照上述方法试讲一两句。重在讲清方法。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用老师所教给的方法,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将不懂之处圈画出来。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解决自己未能解决的问题。

全班讨论交流,解决小组未能解决的问题

教师启发学生,设小台阶,让学生自己解决未解决的问题,领会课文大意。参阅注释理解文意。注意理解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①项为之强(脖子、颈项)②果如鹤唳云端(果真)

③以丛草为林(树林)④兴正浓(兴趣)

⑤方出神(正)⑥驱之别院(赶、驱逐)

⑦明察秋毫:连极细小之物也看得一清二楚,表现视力极佳。

⑧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

⑨庞然大物:形容极大极大的动物。⑩夏蚊成雷:蚊群发出雷鸣般的叫声。

学生再读课文,解决以下问题

①文章围绕什么来回忆了三件趣事?

②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三件趣事。

③三件趣事之“趣”是怎样得到的?

学生自主讨论明确:

a.文章围绕“物外之趣”回忆了三件趣事。

b.第一件是把夏蚊看做群鹤,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怡然称快。第二件是把土墙凸凹、花和花台边小草丛杂处看做大自然;第三件,把癞蛤蟆看做庞然大物“拔山倒树”,又写了如何惩罚癞蛤蟆,表现了儿时的天真之情。

c.乐趣只有通过仔细地观察,丰富的想像,才会得到。

[教师小结]

“物外之趣”非物自身所有,却又与物有关,“物外之趣”在于善于观察,善于想像,才能因物而生成意趣。

学生快速自由朗读课之后,再快速齐读

限时背诵课文,按自然段为一单元背诵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研读与赏析、体验与反思、背诵

教学设计

导入

齐读课文,男女生比赛、背诵课文。怎样才能获得“物外之趣“呢?

分析第1自然段

“明察”、“细察’’是两个关键词语,意思是观察敏锐、仔细。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物外之趣”。

“张目对日,明察秋毫”——是观察的本领。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是观察的习惯。

时有物外之趣—一是观察的收获。

分析第2、3、4段,只是“明察”“细察”了,是否就有“物外之趣”了?

明确——除“明察、细察”之外,还要有丰富的想像,才能真正获得“物外之趣”。

学生思考:下列三件趣事,你最喜欢那一个?背诵并用自己的话形象地叙述。

讨论回答:作者是怎样想像的?

讨论明确:

第一件趣事:先把夏蚊“私拟作群鹤舞空”,自得其乐;再把蚊子留在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怡然称快。

第二件趣事:以“丛草为林”“虫蚁为兽”“凸者为丘”“凹者为壑”,从而怡然自得。

第三件趣事:把癞蛤蟆看做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尽吞二虫,以及如何惩罚癞蛤蟆。

三件趣事可否调换位置,为什么?

讨论明确——不可以。因为三件趣事的写作的顺序是由室内到室外。三件趣事在程度上是逐步加深的:由把夏蚊拟作群鹤,到把草木、虫蚊、土墙凸凹处拟作“林、兽、丘、壑”,再由癞蛤蟆与小虫在其中的生死之斗。

体验与反思

找出文中描写动作的语句

明确: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讨论]

问题l:已捉在手,又打了几十鞭子,想像一下,是什么样的鞭子?癞蛤蟆竟没有死,是为什么?

[明确]鞭子可能是一根草,也可能是一小枝条。童年的作者不是真要打死癞蛤蟆,说明他心中是热爱小动物的(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问题2:读了此文,你得到了那些启示?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讨论明确:

热爱动物,热爱自然,要善于观察,观察要敏锐,加之丰富的想像,就能成为一个富有情趣的人。

问题3:说说你童年中有趣的事,善于从联想中发现事物的美妙。

集体背诵课文,背诵时想像出三幅画面,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作业

]拟几条热爱草坪、热爱动物的标语。如:

小草也会疼的,请勿踏之;小草正在生长,请勿打扰;劝君莫打报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

点评

《童趣》说的是作者童年时代观察的草、虫蚊、土砾、癞蛤蟆……幻象迭出,写出了一种物外之趣,很容易激发学生兴趣,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文言文。由于其语言习惯与现代文不同,因而,帮助学生越过这一“语言习惯”障碍,克服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畏惧心理,奠定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础,是至关重要的。

本教案设以各种形式的朗读,指导学生正确的语音停顿,在朗读中提高语感能力,用以消除“语言习惯”障碍;教师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规律,使学生消除畏惧心理;通过字词的教学,使学生打好学习文言文的基础。这些做法都是易于操作、实用有效的。

教师授之以法,让学生得其法,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自己去解决问题,是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堂上充满了学生朗朗的读书声,反复朗读,基本成诵,就保障了45分钟的实效性。

因为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安排两课时来完成教学是符合实际情况的,是合理的。教学流程呈“整体感知”、“研读与赏析”、“体验与反思”的板块状结构。三个板块环环相扣,符合新课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学目标的要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