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消费者行为学备考心得体会及感悟 消费者行为学课程心得体会(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3 16:48:30 页码:10
消费者行为学备考心得体会及感悟 消费者行为学课程心得体会(5篇)
2023-01-13 16:48:30    小编:ZTFB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主题消费者行为学备考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早上好!我是初_(_)班的__我讲话的题目是《懂得_学会诚信》

20__年315央视晚会以共筑诚信有你有我为主题曝光了一批国际国内大品牌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虚假欺诈行为,全球第一快餐品牌麦当劳北京某店不守操作规范加工出售超保存期食品,郑州某家乐福被曝更改产品包装日期,三黄鸡冒充柴鸡;中华学生爱眼工程用慈善掩饰牟利,中国电信监守自盗,招商银行等内部员工被曝大量兜售客户个人信息,内部出现了监管漏洞……最让人震惊的的是,当火灾出现时生死攸关的灭火器,造假者在灭火器制造上偷梁换柱,偷工减料,低廉的价格和琳琅满目的商标,为质量本不合格的灭火器赢得了较好的销量。灭火器无法灭火,我们难以想象销量市场如此广阔的灭火器酿造过多少悲剧又制造了多少灾难!

种.种虚假销售,诸多跨国巨头的榜上有名引起了我们的广泛关注,也让广大消费者心生恐惧。对于被曝光的问题,几家涉事企业也在第一时间作出回应,但如出一辙的遣词用句,并未能够平息公众质疑。因为利益的驱使和诚信的严重缺失,欺诈者、造价者们纷纷粉墨登场;众多消费者不懂法,不知如何维护自身权益,也助长了他们的嚣张气焰。

315从一个国外漂泊来的普通纪念日,演变为中国消费大众_的一个节日、一面正义的旗帜。同学们,在你们的心中,也许有人这样认为:维护消费者的权益是父母的事,与你无关。其实不然,我们每个人都是消费者。我们也会有机会消费手头上的零用钱。由于社会阅历浅,缺乏完善的生活和消费知识,明辨是非的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往往会成为消费群体中的弱势群体。为避免消费过程中受到欺骗,我在这里建议同学们都去了解3。15、关注3。15、参与3。15,平时的每一天,我们都像315一样挑剔,把315变成365,在日常生活中拒绝假冒伪劣商品,提高消费意识,防患于未然。在你旅途劳顿,喝到假冒的矿泉水时,或者残留着农药的蔬菜还在市场贩卖着;又或者餐厅里依旧用着地沟油,瘦肉精……不能袖手旁观,置之不理,应该求助法律,让制假造假行为无处藏身。

众多案例也让我们悟出诚信的重要。有了诚信,才能避免悲剧的发生。同学们,当你和他人有约之时,请记住别迟到;在你和他人约定之后,请记住不要忘记。学会诚信,就一定做到,这也是选择担起人生的责任。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痛斥和揭露利欲熏心的制假造假者;让我们一起为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先行者鼓掌呐喊;让我们用诚信为幸福生活保驾护航吧!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主题消费者行为学备考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在父母的资助下拼搏学业,还尚无经济收入的大学生,在不断出现的外界新事物的影响下,其消费观念逐渐转变,这催生了当代大学生消费欲望的激增。在这一背景下,大学生是如何消费的?他们持有怎么样的消费观念呢?为了更深入的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状况,我们对部分大学生的消费状况进行了一些调查研究。

1、经济来源。

2、消费金额及支出范围。

3、购买商品的态度。

4、计划消费。

通过调查问卷结果统计,88.6%的当代大学生的经济来源完全来自于父母,只有不到2%的大学生依靠自己。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自食其力,大学生是祖国的栋梁和未来,祖国的明天需要我们大学生去建设、开辟,因此,我们应尽早自立,自己用双手去创造财富,正如童话大王郑渊洁教育他儿子,让他儿子18岁以后就依靠自己赚钱来养活自己,自己买饭吃,并且其子已经买到车,一切都靠自己的双手!我们并不比他儿子小,可是试想,假如没有了我们的父母,我们会怎样。是让自己凭借勤劳的双手和发达的大脑努力工作创造财富,为祖国做贡献?还是离了父母就不能生活,让自己成为社会的负担?道路是我们自己走出来的,只要不是迫不得已,任何一个有进取心得大学生都会选择第一种生活方式,虽然这条道路上布满荆棘!

我们再试着从父母的角度分析。家长含辛茹苦把儿女养育成人,日夜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他们无不希望自己的子女早日承认,为社会做贡献,看到儿女能幸福美满是他们最大的欣慰。因此,为了让父母额头上的皱纹少一些,为了让他们头上的白发不再增多,让他们省心,我们大学生没有理由不自己动手,或者说不全依靠父母。正如那句话所说,“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同时,尽早融入社会可以让我们当代大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深入社会,获取一定的社会经验,从而在以后少走弯路,另外,如果可能我们当代大学生应尽可能地为父母减轻负担,我想,父母一定会为他们懂事的儿女感到骄傲和自豪的。

从更大的社会角度上分析,我们自己赚钱可以为国家减少不必要的税务开支,让更多的钱用到更需要的地方,做到钱尽其用,也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贡献。

由调查分析得出,一个普通大学生月正常消费为500——800元,主要支出为伙食费,占了总费用的60%——70%。下面是对部分支出开销的评价。

几乎每个同学每月都有100——200元是自由支配的,经分析,只有不足10%的同学在学习方面用了10%的自由支出。而且还是一些专业必备的学习用具。由此可见,在一定程度上,同学们的学习主动性还不是很强。另一方面的同学主要支出为买衣服,因为此次调查的主要是男生,出现这个情况有些出乎意料,而且买衣服主要是由于个人的攀比心理,而且在东西时不太考虑其购买物是否实用,甚至有些东西买回来就没有怎么用过。

除外,在同学中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借钱消费。优势,回应为一些较贵重的物品而透支财政,由此就拆东墙补西墙,以借来的钱补这个空子,下个月又省钱来补上月的钱,导致刚还上又借,再还再借的恶性循环,这主要因同学们很少计划理财,下一点会着重讲。由此上可看出,当代大学生在消费支出方面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且发展趋势趋向坏一面。

在调查分析中发现,当代大学生缺乏计划理财消费的习惯,从而导致“借钱消费”恶性循还,同时,还有一些人对于理财根本没有考虑过,即使支出很少,但也糊里糊涂不知将钱花哪了,该怎么花。

同样一样工资的两人,会计划理财的几年内可能就会买上汽车等,而不会理财的,可能只能沦为“月光族”。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的新主人,理应学会计划理财消费。一人不会一家穷;一群不会,国家穷。计划理财消费无非将一月的消费支出列一列,分析一下哪些可省哪些必须,从而就可轻松最大限度的用钱,花得明白踏实,为下个月计划一下支出,心里有数,岂不是乐事一件!

对于自己喜欢的商品的态度,大学生都有自己的见解,通过这次问卷调查,大学生主要持以下观点:50%的大学生认为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商品,价格合理便会购买,40%的人认为他会慎重考虑后再购买,还剩下10%的人则不管多贵都买或者不买,从这些数据可以不难发现。首先,大学生活经济实力不是很强,而且大部分学会合理的选择消费,因为只有少部分人会购买很贵的商品,这部分人包括家庭经济宽裕的大学生和家庭经济不宽裕但大胆消费的大学生,其次,大学生消费时较为合理也偏向理性。从对待商品的态度可以看出:看到商品时,40%的大学生会谨慎考虑再买。大学生消费趋于理性,大学生能认识到自己作为学生消费应该节约、体贴父母,减轻爸妈的经济负担,这一方面值得发展和表扬的,然后,对于较贵商品的承受能力,大多数学生不选择贵的商品,从中可以得知:当代大多数学生当代大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并不是很好,有很多来自农村、偏远山区的,他们的经济实力较差。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大学生消费比较适度,既无太保守也非很大胆。从40%的比例可以看出,大学生面对的消费商品的态度比较乐观。虽然大部分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父母,但他们向消费是趋于理性的。

我们当代的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远离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不攀比,不盲目追求名牌。作为大学生,学习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我们应时刻以学习为主,更心灵美才是最真实的美,华美昂贵的外衣掩盖不了丑陋平庸的内心,破旧衣服也遮蔽不了高尚的品质。所以我提倡大学生消费时不攀比,不盲目追求名牌。要对社会上的新兴事物要学会辨别,增强消费意识,提高自主消费能力。

因此,大学消费商品的态度:40%趋于适度,50%较理性,还有10%较为大胆和相当保守,但总体消费趋于乐观,对商品较为热爱,喜欢购物。

针对以上指出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尽早学会自立,减轻家庭负担,同时也锻炼自己。

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即适度、合理、绿色消费,同时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3、加强辨别能力,不轻易受虚假广告的诱惑,以避免不必要的消费。

4、计划理性消费,掌握自己的财富主动权。

5、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学会节约。

望我们当代大学生能从中受益,为自己人生铺设一条光明大道!

主题消费者行为学备考心得体会及感悟三

今天是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学校给我一个任务:国旗下讲话聊聊这个话题。习惯的我先百度了一下,看看别人是怎么看的。十多篇下来,大同小异,无非就是说“这个节日怎么来,然后就是社会诚信缺失,我们需要公平正义,呼吁同学们诚信、服务、责任之类的”。言辞颇有煽动性,但是没有煽动到我。因为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我更加渴望知道的是该如何来维权。不知道大家的想法是否与我不谋而合。

《史记·货殖列传》中有一句话:“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不完全对,但起码折射了一部分人性——趋利性。在利益的驱动下,某些商人难免不择手段、坑蒙拐骗,某些执法者难免角色错位、贪赃枉法。于是什么“毒奶粉”、“毒大米”、“黑心棉”、“苏丹红”等等就蜂拥而至、前赴后继啦,直接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财产权乃至生命健康权。间接的也导致了商家的丑行败露、自吞苦果,同时也损害了政府的权威,抹黑了党和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牌匾。可见,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径波及全社会,若不及时妥善处理,后患无穷。问题是“如何妥善处理呢”? 国家和企业的层面今天我们就暂不讨论了,我们主要谈谈作为消费者该怎么办?

1.不要贪小便宜。如果大家学好高一政治就知道影响价格的因素主要有二:一是价值,二是供求关系,两者联动形成价值规律。在价值规律作用之下,某商品的价格不可能远低于行业的平均价格,否则就存在假冒伪劣的嫌疑了,正如话说的“边有咁大只蛤乸随街跳”。

2.买前充分调研,做到心中有数。买支铅笔买本簿等小买卖可以不拘小节,但是买车买房买ipone等大宗交易必须充分了解产品的性能质量、平均价格、售后服务和商家信誉度等情况,切莫做“水鱼”。你只有掌握了全面的产品信息才能鉴别产品“抵唔抵”,才能避免上当受骗,还可以帮助你讨价还价,达到物美价廉。特别是“网购”、“团购”盛行的当下,大家更应该、更便利的借助网络平台做好调研。

3.保留证据,以便发生纠纷有据可查。当下有些无良商家掉头不认货,你必须保留小票或发票等有力凭据作为维权的武器。当然还可以借用你心爱的手机去拍照、视频。

4.纠纷发生后先凭证据据理协商,不行则投诉消协、工商局等主管单位,直至起诉。

5.处理纠纷过程中务必克制理智,切莫头脑发热做出过激的行为,避免有理变无理的困局发生。这也是我们的底线——合法、有序。

以上五点是我的一些个人感悟,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共勉——幸福是要靠自己去争取的!希望这个从无到有的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在不久的将来从有到无,因为我的印象中“××日”一般都是弱者的节日。也希望高三的同学把握“一模”、把握高考、把握自己的幸福人生!

谢谢!

主题消费者行为学备考心得体会及感悟四

一、调查结果总结

(一)家庭平均月收入

经调查,家庭平均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学生占10%,1000-3000元占22%,3000-8000元占44%,8000元以上24%。

(二)月平均消费金额

月平均消费金额600元以下的占8%,600-800元占20%,800-1500元占48%,1500元以上占24%。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的月平均消费金额为500-1500元,每月消费金额超过1500元的只占13%,社会上一些舆论认为大学生代表着高消费,代表着奢侈浪费的看法是片面的。

(三)每月的生活费

大学生的生活费主要来自于家庭,也有一部分学生经过打工赚取生活费甚至学费。感觉生活费月月有余的学生占6%,感觉刚好够花的占51.5%,感觉不够花的占42.5%。可见接近一半的当代大学生用钱缺乏计划性,缺乏理财本事。

(四)消费方式

大学生在消费时选择能省则省的占11.5%,有计划消费的占6.5%,想花就花的占36%,选择其他的占46%。可见许多大学生的消费方式比较随意,缺乏计划性,所以导致钱不够花。

(五)每月的饮食开支

每月饮食开支在600元以下的学生占12%,600-800元占20%,800-1000元占38%,1000元以上占30%。每月饮食开支在600元以下意味着每一天的饮食开支仅有20元左右,在目前学校食堂价格条件下,这样的学生基本上吃不到多少肉。而每月饮食开支在600元以上的学生,除了正常的就餐外,几乎天天买饮料喝。

(六)平常购买学习资料的钱

大学生每学期购买学习资料的钱,200元以下的占36%,200-300元占34%,300-600元占16%,600元以上占14%。可见大学生平时买书的并不多,除了一部分考研、考各种资格证的学生外,一般不买教科书以外的书。

(七)每月与恋爱相关的开支

在每月与恋爱相关的开支中,选择单身的占50%,选择100元以下占5%,100-300元占21%,300元以上占24%。由此可见谈恋爱的学生,每月在恋爱方面要比其他学生平均多支出200元以上。

(八)当手中有余钱时最愿意选择的消费项目

29.5%的大学生选择吃喝,24%选择旅游,17.5%选择穿着打扮,16%选择上网吧,7%选择储蓄,5%选择买书,1%选择其他。可见民以食为天,吃喝还是主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大学生们也重视自我的穿着打扮,追求时尚成为部分学生的副业。外出观光旅行,发展的势头强劲,大学生已经成为青年旅游者中的主体。

二、数据分析

(一)体现出来两大思想趋势

1.理性消费是主流。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研究的因素是价格和

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一样,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我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我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3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3000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的。由于消费本事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

2.追求时尚和名牌仍是不老的话题。20岁左右的青年仍是大学学校的绝对多数,我们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敏锐地把握时尚,惟恐落后于潮流,这是我们的共同特点。

(二)反映出来的问题

1.储蓄观念淡薄,仍需培养和加强。无论贫困生还是非贫困生,对于自身的消费现状,三分之二的人表示是觉得刚刚好的,而剩下的同学则认为自身的消费现状是偏高的,同学们普遍都有在不知不觉中花了钱的体验,但大多数的同学都没有切实地想过要如何去正视自身消费过高的问题以及想出应对措施。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用都超出了预计,仅有极少数的学生能够在银行帐号上拥有自我的一笔积蓄。大部分同学外出兼职,也只是为了给自我增加些零花钱,而不是为了存进银行、作为储蓄。由此可见,大学生还未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和成熟的消费观。

2.消费差距拉大,出现两极分化。在关于月平均消费一栏的调查中,有8%的同学在600元以下“勉强过得去”的生活线上坚持学业;有48%的同学在600-800元之间,有27%的同学在800-1500元之间,有13%的同学在1500元以上。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这在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下有必须的必然性。

3.恋爱费用支出过高。大学生刚开始恋爱为稳固恋情和讨恋人欢心所付出的“恋爱费”比较高,这是大学生消费中很不合理的一部分支出,因谈恋爱而每月的生活费入不敷出的大学生大有人在。

(三)问题出现的原因

当前大学生在消费上出现无计划消费、消费结构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费、恋爱支出过度等问题,既与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关,也与家庭、学校教育缺乏正确引导不无关系。1.今日的大学学校是全方位与社会接触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随时有可能侵袭我们,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学校教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我们很容易构成心理趋同的倾向。2.父母在日常生活消费的原则立场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对象。家庭在培养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普遍对正确消费观念的教育不足3.学校教育环境对学生消费观念培养的重要影响作用。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以及课程设置等因素,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没有充分开展。另外,校风建设范畴中普遍缺少倡导大学生勤俭节俭生活消费观的资料。

三、结论与提议

综合以上分析,针对大学生在消费中产生的问题,我们提出的.几点提议:

(一)增强独立意识,培养和加强理财本事。现今的大学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那独立理财本事就成了重中之重。理财不是简单的四则运算,不是简单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长期的理性基奠。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脑中有独立的概念,更迫切的是独立的行动和理性的思考。

(二)克服攀比情绪攀比心理的构成不可避免。我们应当如何应对呢?我们应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给自

己理性的定位。在以寄生性消费为主的大学生中,培养独立的理财本事、科学的价值观应是当务之急。

(三)构成大学生良好消费风气良好校风是师德师风和学生学习、生活作风的有机组合。其中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是体现学生生活作风的重要部分。一旦良好的消费习惯得到培养和加强,就会对良好校风的塑造起促进作用,并构成校风—助学风的良性循环。所以,应当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并且持之以恒,以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促进良好生活作风的构成,进而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巩固与发展。

(四)注重精神消费,养成健康习惯对于尚未有固定经济来源的大学生而言,精神消费不但能弥补物质生活上的不足,还能让大学生有更深的精神内涵和更丰富的精神生活。

主题消费者行为学备考心得体会及感悟五

一、调查结果总结

(一)家庭平均月收入

经调查,家庭平均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学生占10%,1000-3000元占22%,3000-8000元占44%,8000元以上24%。

(二)月平均消费金额

月平均消费金额600元以下的占8%,600-800元占20%,800-1500元占48%,1500元以上占24%。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的月平均消费金额为500-1500元,每月消费金额超过1500元的只占13%,社会上一些舆论认为大学生代表着高消费,代表着奢侈浪费的看法是片面的。

(三)每月的生活费

大学生的生活费主要来自于家庭,也有一部分学生经过打工赚取生活费甚至学费。感觉生活费月月有余的学生占6%,感觉刚好够花的占51.5%,感觉不够花的占42.5%。可见接近一半的当代大学生用钱缺乏计划性,缺乏理财本事。

(四)消费方式

大学生在消费时选择能省则省的占11.5%,有计划消费的占6.5%,想花就花的占36%,选择其他的占46%。可见许多大学生的消费方式比较随意,缺乏计划性,所以导致钱不够花。

(五)每月的饮食开支

每月饮食开支在600元以下的学生占12%,600-800元占20%,800-1000元占38%,1000元以上占30%。每月饮食开支在600元以下意味着每一天的饮食开支仅有20元左右,在目前学校食堂价格条件下,这样的学生基本上吃不到多少肉。而每月饮食开支在600元以上的学生,除了正常的就餐外,几乎天天买饮料喝。

(六)平常购买学习资料的钱

大学生每学期购买学习资料的钱,200元以下的占36%,200-300元占34%,300-600元占16%,600元以上占14%。可见大学生平时买书的并不多,除了一部分考研、考各种资格证的学生外,一般不买教科书以外的书。

(七)每月与恋爱相关的开支

在每月与恋爱相关的开支中,选择单身的占50%,选择100元以下占5%,100-300元占21%,300元以上占24%。由此可见谈恋爱的学生,每月在恋爱方面要比其他学生平均多支出200元以上。

(八)当手中有余钱时最愿意选择的消费项目

29.5%的大学生选择吃喝,24%选择旅游,17.5%选择穿着打扮,16%选择上网吧,7%选择储蓄,5%选择买书,1%选择其他。可见民以食为天,吃喝还是主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大学生们也重视自我的穿着打扮,追求时尚成为部分学生的副业。外出观光旅行,发展的势头强劲,大学生已经成为青年旅游者中的主体。

二、数据分析

(一)体现出来两大思想趋势

1.理性消费是主流。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研究的因素是价格和

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一样,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我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我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3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3000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的。由于消费本事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

2.追求时尚和名牌仍是不老的话题。20岁左右的青年仍是大学学校的绝对多数,我们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敏锐地把握时尚,惟恐落后于潮流,这是我们的共同特点。

(二)反映出来的问题

1.储蓄观念淡薄,仍需培养和加强。无论贫困生还是非贫困生,对于自身的消费现状,三分之二的人表示是觉得刚刚好的,而剩下的同学则认为自身的消费现状是偏高的,同学们普遍都有在不知不觉中花了钱的体验,但大多数的同学都没有切实地想过要如何去正视自身消费过高的问题以及想出应对措施。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用都超出了预计,仅有极少数的学生能够在银行帐号上拥有自我的一笔积蓄。大部分同学外出兼职,也只是为了给自我增加些零花钱,而不是为了存进银行、作为储蓄。由此可见,大学生还未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和成熟的消费观。

2.消费差距拉大,出现两极分化。在关于月平均消费一栏的调查中,有8%的同学在600元以下“勉强过得去”的生活线上坚持学业;有48%的同学在600-800元之间,有27%的同学在800-1500元之间,有13%的同学在1500元以上。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这在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下有必须的必然性。

3.恋爱费用支出过高。大学生刚开始恋爱为稳固恋情和讨恋人欢心所付出的“恋爱费”比较高,这是大学生消费中很不合理的一部分支出,因谈恋爱而每月的生活费入不敷出的大学生大有人在。

(三)问题出现的原因

当前大学生在消费上出现无计划消费、消费结构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费、恋爱支出过度等问题,既与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关,也与家庭、学校教育缺乏正确引导不无关系。1.今日的大学学校是全方位与社会接触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随时有可能侵袭我们,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学校教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我们很容易构成心理趋同的倾向。2.父母在日常生活消费的原则立场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对象。家庭在培养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普遍对正确消费观念的教育不足3.学校教育环境对学生消费观念培养的重要影响作用。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以及课程设置等因素,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没有充分开展。另外,校风建设范畴中普遍缺少倡导大学生勤俭节俭生活消费观的资料。

三、结论与提议

综合以上分析,针对大学生在消费中产生的问题,我们提出的.几点提议:

(一)增强独立意识,培养和加强理财本事。现今的大学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那独立理财本事就成了重中之重。理财不是简单的四则运算,不是简单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长期的理性基奠。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脑中有独立的概念,更迫切的是独立的行动和理性的思考。

(二)克服攀比情绪攀比心理的构成不可避免。我们应当如何应对呢?我们应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给自

己理性的定位。在以寄生性消费为主的大学生中,培养独立的理财本事、科学的价值观应是当务之急。

(三)构成大学生良好消费风气良好校风是师德师风和学生学习、生活作风的有机组合。其中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是体现学生生活作风的重要部分。一旦良好的消费习惯得到培养和加强,就会对良好校风的塑造起促进作用,并构成校风—助学风的良性循环。所以,应当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并且持之以恒,以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促进良好生活作风的构成,进而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巩固与发展。

(四)注重精神消费,养成健康习惯对于尚未有固定经济来源的大学生而言,精神消费不但能弥补物质生活上的不足,还能让大学生有更深的精神内涵和更丰富的精神生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