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水利学实训心得体会五百字和感想 水利学实训心得体会五百字和感想作文(二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3 17:08:59 页码:11
水利学实训心得体会五百字和感想 水利学实训心得体会五百字和感想作文(二篇)
2023-01-13 17:08:59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022水利学实训心得体会五百字和感想一

要通过这次会议,认全县水利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兴奋起来,增强干事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发扬“艰苦奋斗、埋头苦干、尽职尽责、勇于争先”的水利精神,为水利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快速发展开拓工作,奋力实现新时期水利改革发展新跨越。

县委政府十分重视此次会议,县委、王副县长亲自到会作指导,过一会,王副县长还将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贯彻落实。

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期间我县各项水利工作成效辉煌“”时期,我们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进一步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良好机遇,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展了以水源工程建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灌区节水改造、农村饮水安全、水土保持生态环境治理、防洪减灾、山区“五小”水利等项目为重点的水利建设,加快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和水价改革步伐,水利建设呈现出投入大、步伐快、管理严、服务好的良好态势。

(一)以解决工程性缺水为重点,加快水源工程建设。工程性缺水与资源性缺水是制约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瓶颈,“”期间,我县水源工程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新建成了石洞、三台、他的么3件小㈠型水库,新增库容1242万m3。结束了我县自20xx年以来,未开工新建小㈠型水库的历史,全县库塘总蓄水能力达8550万m3。12月22日,总库容1550.63万m3的红豆树中型水库又奠基开工。总库容286万m3的大坡小㈠型水库也将在今年内要开工建设。

(二)以防洪保安为重点,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5年间完成了工农、碧么、大罗古、冶基厂4件小(一)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续建任务,争取实施了规划内的里长园、大古衙、官坝、赵家龙潭、老坝山、利皮乍、龙林、大箐、赵家冲、团山10件小(一)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规划外的永丰、大坝2件小(一)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也已开工建设,实现了“”期间全面完成病险小(一)型水库除险加固的目标。

(三)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为重点,加快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5年间争取实施了蜻蛉河大型灌区节水改造与续建配套项目四期,改造了妙峰排灌干渠8.76km、永丰团结沟干渠一期3.3km和西河节制闸等工程。白鹤水库南干渠5.2km、北干渠2.2km、大箐干渠3.2km和永丰团结干渠二期正在抓紧施工,2月底前主体工程可以完成。在抓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的同时,统筹兼顾、山坝并举,抓好山区、半山区小型灌区节水改造配套项目,实施了仓屯小康水利建设项目。通过灌区续建配套项目的实施,减少了渠道输水损失,提高了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四)以保障民生为重点,加快农村人畜饮水安全项目建设。5年间全县累计投入资金2947.73万元,共解决12个乡镇374个自然村6.36万人、2.06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安全问题,切实解决了广大人民群众饮水难、饮水不安全问题。

(五)以多渠道投入为重点,加快山区“五小”水利建设。5年间通过积极争取,整合基本烟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扶贫项目、土地整治、“民办公助”小型农田水利等项目的资金,广泛发动群众兴修“五小水利”工程,共建成小坝塘、小水池、小水窖、小水沟等“五小水利”工程1万多件,切实解决了山区生产生活用水困难问题。

(六)以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加快水土流失治理。5年间共投入资金3949.5万元,实施了赵家店乡、龙街乡、六苴镇3个乡镇的赵家店、北新街、黄羊岭、小红山、黑什里、外可奈、塔底、鼠街、龙街、仓屯、波西11条小流域综合治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70.64km2。同时争取实施了小水电代燃料项目,共投资.73万元,建成了三台调节水库、天生桥零级电站,完善了电网建设工程,从根本上解决了代燃料项目区生活燃料问题,巩固了退耕还林成果,有效保护了森林资源,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七)以理顺管理体制为突破口,不断深化水利管理体制改革。5年间,一是完成了15件小㈠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成立了县灌区管理委员会,理顺了对小㈠型水库的管理。二是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先行,积极探索建立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相适应的农村小型水利设施投资和经营管理体制,积极稳妥推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改革。三是完成了12个乡镇水管站收归上划管理工作。乡镇水管站收归县统一管理后,形成了管理专业规范、运转高效、结构合理的基层水利工作队伍。四是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强化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积极推行建设项目“五制”管理,确保工程安全和资金安全。

(八)以依法行政为重点,不断提高执法服务水平。一是加强对水利法律法规的宣传,不断提高全民水法意识。二是积极组织执法培训,加强专职执法队伍建设和水利综合执法工作。三是以典型案件为突破口,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5年间共征收水资源费30万元,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25万元。

刚过去的,是我县水利建设发展改革任务最繁重的一年,也是面临困难和问题最多的一年,我县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系统干部职工克难奋进,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一手抓抗旱,一手抓水利改革发展,既战胜了百年未遇的“旱魔”,又实现水利大灾之年大发展。

年内完成水利固定资产投资1.24亿元。3月、7月和11月先后被省人民政府表彰为“全省水利建设先进县”、“全省抗旱救灾先进县”和“—农田水利建设先进集体”。

第一、把握要求,扎实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局直属各基层党组织及全体党员认真开展了创新争优活动,同时充分发挥报刊、网站及水利简报等宣传载体的作用,宣传开展创先争优的好做法、好经验,学习先进、争先进的良好风气基本形成。

第二、加强自身建设,促进机关作风转变。一是结合效能政府四项制度的深入实施。制定并印发实施了《县水利局效能政府四项制度实施方案》。二是积极开展全县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从项目前期工作开始,抓水利工程建设各个环节的管理,对存在问题切实采取措施,认真整改落实,确保工程安全、资金安全、干部安全。三是切实抓学习,转变机关作风。局机关坚持实行每周半天的学习制度和一年两次的党组中心理论学习制度,以创先争优活动和庆祝建党89周年为契机,加强干部队伍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干部队伍的凝聚力,不断增强团结干事和服务意识,促进机关作风的转变,促进了水利发展与改革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四是全力做好信访工作。年内共办理信访案件176件(其中:交办、转办20件35人次,网上信访2件,来信来访154件246人次),办结率达100%。五是认真做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建议和提案办理工作。今年交由我局办理的人大代表建议意见44件、政协委员提案14件,已按规定时限全部办结结束,办结率、满意率均达100%。

第三、全力以赴抗大旱、保民生,抓春耕、促发展。百年未遇的旱灾发生后,全系统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成立了抗旱救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了办公室及灾情(信息)统计、灾情核查、水资源管理调度、水事纠纷排查、抗旱救灾资金监管6个小组,实行统一领导,各司其职,全力做好抗旱救灾工作。二是及时启动了《县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特大干旱(1级)应急响应,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抗旱救灾工作。三是科学分析,合理制定供用水方案,确保全县生产生活用水安全。根据调查摸底情况及全县库塘蓄水情况,科学调度水资源。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先地表后地下,先大春后小春,先农业后工业,先栽烟后栽秧”的供用水原则,认真分析了全县水资源情况和用水需求,做到一灌区一策,一库一策,编制印发了《县上半年供用水保障方案》,对全县安全供用水工作作出了详细安排部署。四是对人畜饮水困难情况排查到月,按3月、4月、5月、6月分别进行排查,并根据排查情况提出每个月的应急供用水方案,确保全县供用水安全。五是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和基层党组织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迅速抽调局机关党员干部对各乡镇小㈡型及以下水库的蓄水情况、对出现的旱情及饮水困难情况进行认真排查核实,摸清水情、旱情和灾情,对人畜饮水困难村组的核查做到不漏一村、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并根据各村组实际情况提出不同的应急措施帮助饮水困难群众度过难关。同时,充分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积极组织系统干部职工开展抗旱救灾捐款活动,共向灾区捐款25600元。六是积极争取各级支持,组织实施一批人畜饮水应急工程。抗旱期间积极争取省州支持,加大对抗旱应急工程资金投入。各级财政共投入农村人畜饮水应急资金1099.63万元,其中:州级以上财政收入897.87万元县级安排201.74万元。

共计架设和改造管道13.73万米,修建蓄水池11个,启用备用水源34处,动用机电泵3101台套,打井684眼,发放了148个村民小组的驮水工具补助,投入抗旱用电140.15万度抗旱用油7.97吨解决了因旱造成8.47万人和2.13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七是科学调度,实施跨区域调水,确保大春生产用水需求。根据全县库塘蓄水严重不足的实际情况,提前研究大春供用水调度工作,成立了安全供用水调度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安全供用水工作的管理,实行水资源统一调度。全县小㈠型及其以上水库的农业生产用水、集镇供水和县城供用水统一由县防办调度,实现全县供用水调度“一盘棋”,确保了大春生产用水需求,实现满载满插,促发展。

第四、全力实施水利项目建设,夯实农村水利基础。一是克期完成规划内小㈠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建设任务,确保年内正常蓄水。3月25日开工建设的利皮乍、赵家冲、大箐、龙林、团山5件小㈠型水库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批准概算总投资3092.31万元,主体工程于7月15日基本完工,确保了今年水库正常蓄水;二是扎实抓好人畜饮水安全项目的实施。年内批准实施人饮安全项目2批,计划解决12229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其中学校饮水1071人),至12月25日两批项目已全部按设计完成;三是完成了蜻蛉河大型灌区年度建设任务。

四是完成了世行贷款欧盟赠款项目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16平方公里实施坡改梯246.4公顷,水土保持林76.52公顷,经果木林378.51公顷,封禁治理5314.43公顷,机耕道24960米,排洪沟4834.3米,小水窖452座,蓄水池110口,沉砂凼489口,谷坊55座,田间道路4050米,渠道14593米,输水管网米,人畜引水工程151户,养畜1138户。五是实施了农村“五小”水利,新建小水窖2557个;六是全力抓好大坡水库输水管道工程建设。为确保县城供水安全,大坡水库输水管道工程于10月14日正式开工建设。目前工程进展顺利,31.5公里的输水管道本月后天(26日)可接通。

第五、规划及前期工作扎实推进,项目争取成绩好。一是红豆树中型和大坡小㈠型水库新水源工程前期工作快速推进。红豆树中型水库建设于3月提出开始做前期工作,仅用了3年时间就具备开工条件奠基开工。大坡小㈠型水库建设于10月提出做前期工作,仅1年时间就具备开工建设条件,启动了输水管道架设。2个项目前期工作推进速度之快,创楚雄州新建水库项目之最。二是完成了全县五小水利规划、县级农田水利规划、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规划;完成了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易灾地区生态环境治理3个专项规划。三是开展了水利“”专项规划。

第六、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我县于8月全面启动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按照“全面动员,先行试点”的工作步骤,首先在金碧镇黄海屯和三岔河乡新田两个村委会开展试点改革工作,通过2个多月的试点改革,2个试点村委会的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得到明晰,管理机制得到完善,农民利益得到保障,群众参与兴修水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提高,工程效益得到较好发挥,为全县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顺利推进积累了经验,探索了路子,也为11月15日全州农村“小水改”推进会在我县召开提供了学习参观现场。在2个试点村委会成功完成改革的基础上,11月下旬全县“水改”工作全面推开以来,进展较顺利,现已完成调查摸底、清产核资等基础工作,预计2月底前可全面完成主体改革任务。

2022水利学实训心得体会五百字和感想二

工程介绍

大柳树水利枢纽位于黄河干流黑山峡出口以上2km处、宁夏中卫市境内,距中卫市区30km,是黄河上游最后一个能建高坝大库的理想坝址。坝址处控制流域面积25.2万km2,占流域总面积的33.6%;多年平均径流量336亿m3,占黄河总径流量的58%;多年平均输沙量1.6亿吨,约为黄河总输沙量的十分之一。水多沙少,水资源开发条件十分优越。

枢纽建筑物由拦河大坝、两条泄洪洞、一条深孔排沙洞、一条表孔溢洪洞、五条发电洞和电站厂房组成。拦河大坝采用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163.5m,坝顶长710m,总库容110亿m3,经水库冲淤平衡,50年后可永久保留56亿m3的调节库容。电站装机容量200万kw,年发电量78亿kw.h。施工工期7.5年,按2002年第二季度物价水平计算,总投资113.6亿元。

开发任务

优化配置黄河水资源,缓解下游断流;改善水沙条件,减轻河道淤积萎缩;为自流和低扬程灌溉创造条件,改善生态环境,帮助群众脱贫致富,保障粮食安全;发电;宁蒙河段防洪防凌;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进行水量调节等。

工程意义

大柳树水利枢纽为黄河上游可建高坝大库而迄今尚未被开发的关键性工程,其位置适中,对利用黄河水资源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该工程综合效益好,建设投资低,淹没损失小。它的开发建设,对充分利用黄河水利水能资源和干流综合治理,推动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改变西北地区干旱面貌和脆弱的生态环境以及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加强民族团结等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实现用水效益最大化一般大型水利枢纽工程都具备综合性功能。三峡水利工程最突出的调控功能就是防洪、航运、发电、灌溉等等。黄河有了龙羊峡水库,实现了黄河上游水资源的调节;有了小浪底水库,实现了黄河下游不再断流;有了大柳树水库,必将为用足、用好宝贵的黄河水资源发挥极大作用。如果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上马,作为黄河上游的控制性水利枢纽,大柳树的调节作用无可限量。减灾和避灾黄河发生灾害主要在中原的河南、山东一带。灾害说到底,主要是上游黄土高原带来大量泥沙,中原水势趋缓后沉淀,当地无奈之下只有高筑堤,以致有的河床高出地面。黄河宁夏、内蒙古河段淤积严重,防洪、防凌形势严峻。黄河河南段称之为 “悬河”,其实就是悬在人们头上的一把 “利剑”。黄土高原每年约有10多亿吨泥沙顺流而下,这是造成黄河灾难的根本性原因。河南不能再高筑堤,这是堵的办法,疏导的办法就是治理上游,减少水土流失,减少入河泥沙。

把宁夏建成西部生态屏障。胡锦涛总书记的话语重心长,寓意重大深远。“有水一片绿,无水一片黄”,有了大柳树工程的高程控制,近30万平方公里的生态环境恢复就有了希望,水土流失就能得到根本性治理。如何发挥大柳树工程生态建设方面的作用,宁夏已有了积极的思路推进西部大开发大柳树工程可以作为西部大开发的一项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战略性地位,不仅推动宁、陕、蒙等地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加快当地工业化进程,也与建设国家级能源基地的地位、作用相一致。仅以发电来说,总装机200万千瓦,年均发电78亿千瓦时。难能可贵的是建设了强大的电力,对华北等地区的电网调峰,作用将十分突出。作为西电东送优良电源点,不仅可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还能减排大量的二氧化硫。确保粮食安全粮食安全始终是我们国家的战略任务。2003年,中国工程院向国务院报送的《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指出:“为保证(粮食)安全,建议将黄河规划中的宁夏大柳树灌区,作为未来的粮食战略储备区,如有需要,可在实施西线南水北调工程后,通过引黄灌区建设,开垦600万亩~1000万亩农田,作为西北甚至是全国的粮食基地。”若此,加上宁夏、内蒙古现有的灌区,将形成2200-3650万亩的特大型灌区,从而构成我国西部最大的集中连片的人工绿洲和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