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关于优良传统教育事业心得体会实用(六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3 17:24:27 页码:13
关于优良传统教育事业心得体会实用(六篇)
2023-01-13 17:24:27    小编:ZTFB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关于优良传统教育事业心得体会实用一

我们先回忆两件事:一是我校食堂每天都会接待同学们就餐,但是,当大家都吃完饭时,食堂里留下了一片狼藉,我们大多数的同学不能按量取食,造成严重的浪费。二是我校高一、二年级的同学近日开展了“跳蚤市场”体验活动,同学们能挣到的钱虽然很少,但我相信高一、二年级的同学们已经体验到了挣钱的困难和艰辛了,更能明白节约。其实,在任何时候勤俭节约都尤其重要。

勤俭是“勤”与“俭”的结合,只有勤奋才能创造劳动成果,只有节约才能珍惜劳动成果,两者相加,劳动者创造的成果才会越积越多,社会才能发展进步;

反之,铺张浪费,则社会衰败。正如李商隐所说:“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一个勤劳的人总是不辞辛苦的努力工作,不断为人民为国家创造物质与精神财富;一个简朴的人总是十分爱惜每一件东西,不随便浪费,哪怕只是一张纸、一粒饭。

作为青年学生,也许我们对勤俭的体验不多,因为我们不曾有过讥饿的经历,尝过挨冻的滋味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劳,但了解国情的人都知道,我们的国家物质财富并不宽裕,资源也并不丰富,我们不能、也无权去奢侈浪费。历史一再昭示“成由勤俭败由奢” 的道理。勤俭是一种远见,一种态度,一种智慧。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人类,要想生存,要想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这四个字。 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繁荣昌盛的;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社会是难以长治久安的;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同样,一个不奉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的个人也是难以有所作为的。实事上,勤俭已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习惯,更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 人唯有在勤俭中才能保持奋发的斗志、进取的激情和创造的冲动、去搏击人生风云,去描绘新生活的画卷。

同学们,祖辈的优良传统等待我们去继承、去发扬,让我们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节约每一度电,节约每一滴水,节约每一粒粮食。用我们青春的刚劲拒绝安逸的诱惑,用饱满的精神内涵挤兑奢侈浪费的虚荣,以勤俭的作风开创美好的生活。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关于优良传统教育事业心得体会实用二

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我们的祖国在漫长的岁月里,孕育了长青的山川,长碧的江水,也培育出千千万万的中国人。 作为一个中国人,可堪自豪的事实在是太多了。让我们倍感自豪和骄傲的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所以我今天演讲的题目就是《承继传统美德 弘扬民族精神》。

一、爱国、气节

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只有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孟子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可以说是集中地体现了中华民族气节。古往今来 ,多少仁人志士为维护祖国的荣誉和民族的尊严,在爱国方面为后人作出了榜样。 诸如卓有见识的林则徐,血染吴淞口的陈化成,维新被杀的谭嗣同,推翻帝制的孙中山,横眉冷对的鲁迅,抗日献身的张自忠,以及无数为国捐躯的共—产—党人都体现了这一民族爱国精神,他们是中华民族之魂。

“祖国再穷,我也要为她奋斗,为她服务。”这是一切爱国科学家的心声。 国外科学家纷纷回归祖国,要为新中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钱学森面对美国方面的关押、软禁、监视,毫不动摇;华罗庚放弃在美国被重金聘用的工作;李四光谢绝英国老师让他攻下博士学位再回国的劝告……

以上种.种爱国和气节的实例,渗透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她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然而在中华历史上面对物质世界的诱—惑及权势的威迫,小则卖友求荣,大则卖国求贵也大有人在。这就要求我们时时刻刻都要以祖国和民族利益为重。

二、奋发、立志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有奋发向上的精神,而立志又决定了一个人,一个 民族,一个国家在前进道路上的努力方向。

“斫梓染丝,功在初化”说明一个人的成长与其少年时代有密切联系,历史上少年大志者不乏其人。一代伟人_在前去广州革命根据地,途经长沙写下的《沁园春·长沙》 ,其中“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表现出_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并为之奋斗终身。十九岁的周恩来所作“大江歌罢掉头东”也体现了他改造旧中国的远大志向。可谓少年壮志凌云。

有志者事竟成。但这志唯有以天下百姓,以国家民族为出发点、为归属,才符合传统的民族精神,才能宏大高尚。奋发立志既要从大处着眼,更要从小处着手,从自我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在人生途中不断地砥砺操行,完成大志。这就要求我们胸怀鸿鹄之志,奋发图强。

三、改革、创新

中华民族虽遭受过外族的入侵和列强的蹂躏,但她却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能保持自己民族立于不败之地的伟大民族。原因很多,其中与中华民族跟随时代潮流、勇于改革创新的传统美德是分不开的。

被誉为“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的王安石,面对北宋中期以来积贫积弱的现状,大胆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与中国封建社会儒家正统思想是何等的针锋相对。王安石这种反对守旧,勇于进取的思想及大胆变法、勇往直前的精神,使他大大领先于时代,为后人推崇和尊敬。

中华民族同时又是一个善于不断吸取其他民族、国家先进文化,勇于创新的一个民族。近代的林则徐从中国反侵略战争和国际交往的需要出发,组织翻译整理成《四洲志》,成为我国近代第一部比较系统的世界地理书籍。策划海防时也先着手调查西方情况,这对打破长期以来中国人对外部世界的封闭愚昧状态,为中国人认识世界和学习西方长技,迈出了坚实一步。直至陈独秀开创的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民—主”和“科学”;_把马列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之路,都体现了中华民族改革、创新的优良传统。

历史告诉我们,要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既离不开生养、哺育我们的这块黄土地,也离不开及时吸取世界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这就要求我们锐意进取,敢于和善于改革创新。

四、勤俭、廉正

勤俭、廉正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汉唐时期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的勤政、勤俭带来了国力的强盛、经济的繁荣,与前朝秦隋的穷奢极欲导致覆亡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古人云:“节俭朴素,人之美德;奢侈华丽,人之大恶”,表明中华民族对勤俭与奢侈鲜明的善恶态度。

不为金钱或物质所惑,不为权势所动,终身保持廉洁、清正的节操,这就是廉正。明北京保卫战中的于谦,“要留清白在人间”。他为人间留下了两种清白,其一是为民族为国家不计个人安危的“清白”之心;其二是平时严于操守,廉正不苟的“清白”之风。由于北京保卫战有功,他受到赏赐还加官进爵,但都被他坚决推辞,后遭谗陷抄家时却是家徒四壁。于谦的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不仅赢得世人崇敬,于今天也深有启迪。从他身上可以看到中华民族传统的勤俭、廉正美德得到升华。

五、敬长、知礼

敬长即尊敬长辈。敬长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李大钊曾说过:“……我不主张儿子对自己行孝 ,可是我疼爱自己的老人,因为他抚养了我,教育了我,为我付出过很大的心血,疼爱自己的老人这是人之常情 ”。而今天敬长传统美德更应提倡和发扬,这是现代社会公民应有的风 范。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又是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我国人民从来就有知书达礼的传统美德。“虚席以待”“ “程门立雪”“三顾茅庐”等等以礼相待的成语和典故,在历史上广为传诵,深刻反映了这一点。知礼,讲礼,对人彬彬有礼,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是保持人们正常关系的准则。知礼讲礼的人大多以他人为重,以社会为重。能真诚待人也正是一个人高尚情操的表现。试问那些对长辈出言不逊,对朋友态度粗暴,公共场所横冲直撞的人,能体现出是一位有文化,有教养,懂礼貌,讲文明的人吗?当今社会,文明礼貌、文化素养对一个人一个民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物质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却衰退 ,与一个有“礼仪之邦”之称的民族,与一个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民族相容吗?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 是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质的关键所在。

同学们,当你向老师、长辈和客人彬彬有礼地问好的时候;当你向有困难的同学伸出援助之手的时候;当你学会向父母表达自己的一份孝心的时候;当你学会珍惜每一粒粮食的时候;当你学会"宽于待人,严于律己"的时候;当你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的时候;当你志存高远而又脚踏实地的时候……你所做的一切,不都是在承继和弘扬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吗!

让我们为拥有这样一座美丽的精神家园而自豪,让我们的心灵永远在这里栖息、成长,让我们的生命焕发美德和精神的光彩,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文明、高雅、有气度、有风范!

关于优良传统教育事业心得体会实用三

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我们的祖国在漫长的岁月里,孕育了长青的山川,长碧的江水,也培育出千千万万的中国人。 作为一个中国人,可堪自豪的事实在是太多了。让我们倍感自豪和骄傲的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所以我今天演讲的题目就是《承继传统美德 弘扬民族精神》。

一. 爱国、气节

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只有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孟子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可以说是集中地体现了中华民族气节。古往今来 ,多少仁人志士为维护祖国的荣誉和民族的尊严,在爱国方面为后人作出了榜样。 诸如卓有见识的林则徐,血染吴淞口的陈化成,维新被杀的谭嗣同,推翻帝制的孙中山,横眉冷对的鲁迅,抗日献身的张自忠,以及无数为国捐躯的共产党人都体现了这一民族爱国精神,他们是中华民族之魂。

“祖国再穷,我也要为她奋斗,为她服务。”这是一切爱国科学家的心声。 国外科学家纷纷回归祖国,要为新中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钱学森面对美国方面的关押、软禁、监视,毫不动摇;华罗庚放弃在美国被重金聘用的工作;李四光谢绝英国老师让他攻下博士学位再回国的劝告……

以上种种爱国和气节的实例,渗透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她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然而在中华历史上面对物质世界的诱惑及权势的威迫,小则卖友求荣,大则卖国求贵也大有人在。这就要求我们时时刻刻都要以祖国和民族利益为重。

二. 奋发、立志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有奋发向上的精神,而立志又决定了一个人,一个 民族,一个国家在前进道路上的努力方向。

“斫梓染丝,功在初化”说明一个人的成长与其少年时代有密切联系,历史上少年大志者不乏其人。一代伟人毛泽东在前去广州革命根据地,途经长沙写下的《沁园春·长沙》 ,其中“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表现出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并为之奋斗终身。十九岁的周恩来所作“大江歌罢掉头东”也体现了他改造旧中国的远大志向。可谓少年壮志凌云。

有志者事竟成。但这志唯有以天下百姓,以国家民族为出发点、为归属,才符合传统的民族精神,才能宏大高尚。奋发立志既要从大处着眼,更要从小处着手,从自我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在人生途中不断地砥砺操行,完成大志。这就要求我们胸怀鸿鹄之志,奋发图强。

三. 改革、创新

中华民族虽遭受过外族的入侵和列强的蹂躏,但她却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能保持自己民族立于不败之地的伟大民族。原因很多,其中与中华民族跟随时代潮流、勇于改革创新的传统美德是分不开的。

被誉为“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的王安石,面对北宋中期以来积贫积弱的现状,大胆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与中国封建社会儒家正统思想是何等的针锋相对。王安石这种反对守旧,勇于进取的思想及大胆变法、勇往直前的精神,使他大大领先于时代,为后人推崇和尊敬。

中华民族同时又是一个善于不断吸取其他民族、国家先进文化,勇于创新的一个民族。近代的林则徐从中国反侵略战争和国际交往的需要出发,组织翻译整理成《四洲志》,成为我国近代第一部比较系统的世界地理书籍。策划海防时也先着手调查西方情况,这对打破长期以来中国人对外部世界的封闭愚昧状态,为中国人认识世界和学习西方长技,迈出了坚实一步。直至陈独秀开创的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民主”和“科学”;毛泽东把马列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之路,都体现了中华民族改革、创新的优良传统。

历史告诉我们,要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既离不开生养、哺育我们的这块黄土地,也离不开及时吸取世界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这就要求我们锐意进取,敢于和善于改革创新。

四. 勤俭、廉正

勤俭、廉正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汉唐时期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的勤政、勤俭带来了国力的强盛、经济的繁荣,与前朝秦隋的穷奢极欲导致覆亡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古人云:“节俭朴素,人之美德;奢侈华丽,人之大恶”,表明中华民族对勤俭与奢侈鲜明的善恶态度。

不为金钱或物质所惑,不为权势所动,终身保持廉洁、清正的节操,这就是廉正。明北京保卫战中的于谦,“要留清白在人间”。他为人间留下了两种清白,其一是为民族为国家不计个人安危的“清白”之心;其二是平时严于操守,廉正不苟的“清白”之风。由于北京保卫战有功,他受到赏赐还加官进爵,但都被他坚决推辞,后遭谗陷抄家时却是家徒四壁。于谦的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不仅赢得世人崇敬,于今天也深有启迪。从他身上可以看到中华民族传统的勤俭、廉正美德得到升华。

五. 敬长、知礼

敬长即尊敬长辈。敬长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李大钊曾说过:“……我不主张儿子对自己行孝 ,可是我疼爱自己的老人,因为他抚养了我,教育了我,为我付出过很大的心血,疼爱自己的老人这是人之常情 ”。而今天敬长传统美德更应提倡和发扬,这是现代社会公民应有的风 范。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又是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我国人民从来就有知书达礼的传统美德。“虚席以待”“ “程门立雪”“三顾茅庐”等等以礼相待的成语和典故,在历史上广为传诵,深刻反映了这一点。知礼,讲礼,对人彬彬有礼,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是保持人们正常关系的准则。知礼讲礼的人大多以他人为重,以社会为重。能真诚待人也正是一个人高尚情操的表现。试问那些对长辈出言不逊,对朋友态度粗暴,公共场所横冲直撞的人,能体现出是一位有文化,有教养,懂礼貌,讲文明的人吗?当今社会,文明礼貌、文化素养对一个人一个民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物质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却衰退 ,与一个有“礼仪之邦”之称的民族,与一个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民族相容吗?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 是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质的关键所在。

同学们,当你向老师、长辈和客人彬彬有礼地问好的时候;当你向有困难的同学伸出援助之手的时候;当你学会向父母表达自己的一份孝心的时候;当你学会珍惜每一粒粮食的时候;当你学会"宽于待人,严于律己"的时候;当你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的时候;当你志存高远而又脚踏实地的时候……你所做的一切,不都是在承继和弘扬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吗!

让我们为拥有这样一座美丽的精神家园而自豪,让我们的心灵永远在这里栖息、成长,让我们的生命焕发美德和精神的光彩,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文明、高雅、有气度、有风范!

关于优良传统教育事业心得体会实用四

“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民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在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党中央作出了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决策。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

   百年征程筚路蓝缕,百年大党矢志不渝。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并坚持了一整套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这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我们党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是党的宝贵财富。中国共产党已是一个有着9100多万名党员、46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的党,一个在14亿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的党,全面从严治党任务艰巨,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重大。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凝聚力量,是确保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法宝。

   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凝聚力量,核心是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与党的初心和使命同根、同脉、同形。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根本内涵,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党的初心和使命的具体形式和实践路径。“半条被子的故事”,记录的是党的传统,反映的是党的初心。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我们党在极端困境中发展壮大,靠的是始终坚守初心和使命,始终坚守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应该看到,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政治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这些问题从本质上来讲,都是忘记了党的初心和使命,丢掉了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因此,无论是党的各级组织还是每个共产党员个人,都必须把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作为自己日常和人生的必修课。

   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凝聚力量,关键在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我们党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体现了一定的价值追求和操守要求。每一个共产党人,首先都应该把对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遵守作为自觉要求,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精神旗帜和行为方向。“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还要做到“知行合一”“外化于行”。前不久召开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表彰了一大批榜样人物——35年坚守太行山的“新愚公”李保国,献身教育扶贫、点燃大山女孩希望的张桂梅,用实干兑现“水过不去、拿命来铺”誓言的黄大发,回乡奉献、谱写新时代青春之歌的黄文秀,扎根脱贫一线、鞠躬尽瘁的黄诗燕等同志。他们用自己的行动生动阐释了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可以凝聚起、转化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巨大力量。

   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凝聚力量,重点要引导青年,抓好传承。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是百年大党继往开来的中坚力量。重视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在青年中的传承,事关红色江山永不变色、事关党的事业薪火相传、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重视红色基因在青年中的延续和传承,始终强调我们要培养的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今年3月1日,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接班人,必须立志做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并对年轻干部如何践行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提出了具体要求:对党忠诚、理论联系实际、把自己当成老百姓、要有“检身若不及”的自觉、敢于斗争、艰苦奋斗。

   历史给我们的最好东西就是它所激起的热情。“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都是激励我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宝贵精神财富。”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师范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

关键词:作风,力量,传统

关于优良传统教育事业心得体会实用五

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我们的祖国在漫长的岁月里,孕育了长青的山川,长碧的江水,也培育出千千万万的中国人。 作为一个中国人,可堪自豪的事实在是太多了。让我们倍感自豪和骄傲的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所以我今天演讲的题目就是《承继传统美德 弘扬民族精神》。

一. 爱国、气节

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只有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孟子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可以说是集中地体现了中华民族气节。古往今来 ,多少仁人志士为维护祖国的荣誉和民族的尊严,在爱国方面为后人作出了榜样。 诸如卓有见识的林则徐,血染吴淞口的陈化成,维新被杀的谭嗣同,推翻帝制的孙中山,横眉冷对的鲁迅,抗日献身的张自忠,以及无数为国捐躯的共产党人都体现了这一民族爱国精神,他们是中华民族之魂。

“祖国再穷,我也要为她奋斗,为她服务。”这是一切爱国科学家的心声。 国外科学家纷纷回归祖国,要为新中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钱学森面对美国方面的关押、软禁、监视,毫不动摇;华罗庚放弃在美国被重金聘用的工作;李四光谢绝英国老师让他攻下博士学位再回国的劝告……

以上种种爱国和气节的实例,渗透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她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然而在中华历史上面对物质世界的诱-惑及权势的威迫,小则卖友求荣,大则卖国求贵也大有人在。这就要求我们时时刻刻都要以祖国和民族利益为重。

二. 奋发、立志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有奋发向上的精神,而立志又决定了一个人,一个 民族,一个国家在前进道路上的努力方向。

“斫梓染丝,功在初化”说明一个人的成长与其少年时代有密切联系,历史上少年大志者不乏其人。一代伟人毛泽东在前去广州革命根据地,途经长沙写下的《沁园春·长沙》 ,其中“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表现出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并为之奋斗终身。十九岁的周恩来所作“大江歌罢掉头东”也体现了他改造旧中国的远大志向。可谓少年壮志凌云。

有志者事竟成。但这志唯有以天下百姓,以国家民族为出发点、为归属,才符合传统的民族精神,才能宏大高尚。奋发立志既要从大处着眼,更要从小处着手,从自我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在人生途中不断地砥砺操行,完成大志。这就要求我们胸怀鸿鹄之志,奋发图强。

关于优良传统教育事业心得体会实用六

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党的优良作风经历了一个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三大优良作风是毛泽东同志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做的《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总结概括出来的,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特别是延安整风运动中形成的全党统一的优良作风,是我们党同其他政党相区别的显著标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又进一步提出“两个务必”的作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恢复和发扬我们党的优良作风,提出必须坚持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江泽民同志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多次指出要结合新的实际,努力发扬党的优良作风,提出了“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号召全党要牢记“两个务必”,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之风,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一)坚持和发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

邓小平同志说过:“我们党的好传统、好作风,就是毛泽东同志所概括指出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作风,联系群众的作风,自我批评(当然也包括批评)的作风。总的来说,就是毛泽东同志所说的实事求是的作风。”

1坚持和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是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作风,其实质是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的关系问题。它是我们党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我们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我们党始终不渝地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这一优良作风,积极同主观主义、教条主义作斗争,取得了党的事业一个又一个胜利。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要求我们首先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其次,要联系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力求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联系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要联系国际国内的形势,提高对形势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增强政治的坚定性和敏锐性,牢牢把握大局,辨别是非,真正同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保持高度一致;要联系改造主观世界的实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不断提高抵制腐败思想侵蚀的能力。

2坚持和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

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在长期的革命建设的实践和斗争中创造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形成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我们党始终以全心全意为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宗旨,始终认为历史归根到底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所以无论何时何地做什么事我们都要坚持走群众路线。第一,必须保证决策和决策的执行符合人民的利益,正确处理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关系,不能只两眼向上,看领导脸色行事。第二,正确处理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坚决反对个人主义、本位主义和“一切向钱看”的思想和行为。绝不能把商品交换原则带入党内政治生活。第三,必须经常深入群众。现在有些领导同志深入调研只是到安排好的点上走马观花,就是一些基层同志也成了井里的油葫芦——浮在水上而未深入其中,以至于整天处在基层却对群众的所思所盼一无所知。这样根本无法了解群众的现实情况,也就无法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政策措施。

3坚持和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清除党内各种错误思想,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提高党的战斗力的有效方法;是发扬党内民主,实施党内监督的有效手段;是抵制资产阶级和其他剥削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加强党风建设,拒腐防变的有力武器。坚持和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要着力提高民主生活会的质量。现在不少同志心理防范意识很强,他们在开会时,“为了保护自己我不提分歧性意见,为了不使别人难堪我不提怀疑性意见,为了不影响团结我不提反对性意见”,甚至于把吹吹拍拍的庸俗作风带进党的生活中来,把批评与自我批评变成了所谓的“表扬与自我表扬”,严重影响了民主生活会质量。要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就要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严于律己、坚持原则。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要联系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正视自己的缺点、不足和错误,严于解剖自己。在民主生活会上,每个同志都要对找出的问题和群众反映较多的问题,尤其是廉洁自律方面的问题,作如实说明,自查自纠,并分析原因,吸取教训,认真整改。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必须本着“团结—批评—团结”的原则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是我们党成熟和富有活力的标志,是保证党的事业健康发展和胜利前进的有力武器。

(二)坚持和发扬“两个务必”的作风

1949年3月,在全国革命胜利前夜,毛泽东同志向全党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就是著名的“两个务必”。党的十六大闭幕不久,胡锦涛同志带领中央书记处全体同志前往西柏坡学习考察,重温毛泽东同志当年倡导的“两个务必”,号召全党同志牢记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党的庄严历史使命,牢记“两个务必”,要求我们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作风,要求我们居安思危,自觉增强忧患意识,为实现党在新时期的奋斗目标开拓进取、团结奋斗。

(三)树立“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作风

2001年9月,中国共产党十五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针对党的作风建设中存在的比较突出和严重的问题,提出了“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纠正措施,丰富了党的作风建设的时代内涵。“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具体包括: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照搬照抄、本本主义;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民主集中制,反对独断专行、软弱涣散;坚持党的纪律,反对自由主义;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坚持清正廉洁,反对以权谋私;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坚持任人唯贤,反对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四)坚持“八个方面良好风气”

胡锦涛同志在2007年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强调,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主要是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等五方面作风建设,要大力倡导八个方面良好风气:

一要勤奋好学、学以致用。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努力在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社会中走在前列,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转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转化为推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能力。

二要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时刻摆正自己和人民群众的位置,在思想感情上贴近人民群众,下大气力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下大气力做好关心困难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多办顺应民意、化解民忧、为民谋利的实事。

三要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发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一步一个脚印地把我们的事业推向前进,使各项政绩真正经得起实践、群众、历史的检验。

四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牢记“两个务必”,带头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带头反对铺张浪费和大手大脚,带头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在各项工作中都要贯彻勤俭节约的原则,真正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用在刀刃上。

五要顾全大局、令行禁止。自觉维护中央权威和中央大政方针的统一性和严肃性,确保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确保党和国家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同时善于把中央精神与地方和部门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六要发扬民主、团结共事。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规定,自觉接受党组织、党员和群众的监督,共同推动形成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局面。

七要秉公用权、廉洁从政。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

八要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讲操守,重品行,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

以上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对我们党“三大优良作风”、“两个务必”、“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等一系列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