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铁路局抗疫阻击战心得体会实用 铁路职工抗击疫情心得体会(三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5 01:18:14 页码:11
铁路局抗疫阻击战心得体会实用 铁路职工抗击疫情心得体会(三篇)
2023-01-05 01:18:14    小编:ZTFB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荐铁路局抗疫阻击战心得体会实用一

铁路运输永恒的主题是安全生产。安全生产的关键就是确保人身安全,铁道线路是铁路运输的基础。身为铁路工务部门的一名职工如何搞好工务线路设备的维修养护工作,为铁路运输安全畅通夯实基础是我们的职责。在我们车间k137-k140,k151+500受各种不利因素影响,基床翻浆冒泥严重,给工区的日常养修造成了很大的难度,如何解决基床翻浆给线路设备带来的病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在此结合本人在参加维修施工方面的经验,谈一些基床翻浆冒泥整治的个人看法。

1、道床的沉陷变形。淮南线原道床为石灰岩质碎石道碴,这种碎石道碴在列车的碾压作用下,碎石之间磨擦擦和碎石与轨枕之间的磨擦及正常养护捣固时,极易使碎石道碴表面形成粉末式颗粒状碎屑,遇水溶解,干燥后形成道床板结,使道床的稳定性、弹性和排水性能受到破坏、加剧了道床的沉陷和翻浆冒泥。

2、淮南线运营时间长,老路基设计标准低,原枕底道床厚度不足或薄厚不均匀,列车运行时对既有路基面的压力增大或不均匀,导致基床表面变形,形成道碴槽或道碴囊,长年的运营加上近年来大吨位列车的开行以及列车密度的加大,使基床承载力下降;

3、基床表面排水不良,四季天气变化大,特别是短时降水量较大,而线路又多为路堑地段,原设计标准较低,且线路投入较少,排水设备损坏较大,遇雨季时,水无法及时排出,造成线路积水,进一步加据了基床病害的产生;

4、基床土质不良。皖赣线基床多为黄土质砂粘土、红粘土等,透水性弱,遇长时间阴雨天气,基床土含水率达到饱和状态,降低了基床承载力;

5、钢轨接头的影响,接头结构上的薄弱,是产生接头病害产生的主要原因。钢轨接头是一个薄弱环节,①接头轨缝的存在;②车轮压在钢轨输出端时邻近钢轨的接受端有抬高趋势,形成台阶;③荷载下钢轨接头处的挠曲不是连续曲线而是折线,这三大因素的同时出现,造成了接头结构上的不平顺,产生了剧烈的轮轨冲击,增大了接头处的附加动力,很大程度上也加剧了基床的变形。

根据基床病害形成的原因,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处理:

1、针对路基表面排水不良,调查沿线水文情况,对有条件的地段增加侧沟、横沟。同时对既有水沟地段进行改造,如增加深侧沟深度,改进水沟构造,提高过水能力,有效疏导、降低地下水位,从而减低基床面含水量,提高承载力;

2、铺设砂垫层。结合线路中修施工增加或更换原有砂垫层。砂垫层应设置为顶宽2.3m,厚度为0.2m,铺设于基床表面,铺设长度应在翻浆地段向两端延长各10m同时设置好排水坡;

3、铺设防水层。根据基床翻浆地段的道床厚度、土质情况合理选用防水层。对于由于土质不良而造成的路基下沉,可在全面清除道碴槽及道碴囊后(深度为枕底0.6m),铺设底砂、隔水网以及面砂;当基床为石质路基且道床厚度在0.4m左右时,可使用高度zl-1型路基布,路基面上垫0.03m~0.05m的底砂,路基布上垫0.10m~0.12m的面砂,同时确保清碴层的厚度不少于0.25m;当基床为黄土质砂粘土、红粘土时,可用普通涂塑布,要求清筛深度为0.55m,其中底砂厚0.10m,面砂厚0.15m,清碴厚0.30m;

4、根据路基土质情况,采取降落路基与调整线路纵断面相结合的方法改善道床断面,一是对于道床要及时进行补充道碴。特别是桥涵两头和路基下沉地段,极易出现道碴缺少病害,这时就要补充道碴。二是要根据道床的板结情况及时安排相应的清筛,并结合清筛施工合理设置线路纵断面,恢复道床的弹性,减少对路基面的冲击力;

5、更换优质道碴,替代原石灰岩质碎石道碴,同时采用机械化捣固减少对道碴的破坏,提高道床的密实度及弹性。

6、无缝线路,进行有计划的接头打磨降低接头对道床及路基的冲击振动,提高路基承载力。

通过降路基、更换优质道碴和机械捣固后,增加了道床厚度,加强了道床弹性,减缓了道床脏污和板结速度,侧沟重新浆砌后,完善排水系统;垫沙垫布后,隔阻了道床与基床面之间的相互不良影响,使路基面没有积水,保持干燥,减缓了风化石质基床的软化,确保了基床的稳定性,通过无缝线路的铺设减少了接头病害,从而使线路设备状态进入了良性循环阶段。

线路翻浆冒泥的整治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日常的养护也十分重要,作为养路工区不能只重视轨道几何状态的养护,而忽视线路基础的病害的整治工作,如做好零星翻浆的处理不任其发展、及时疏通排水设备等,只有通过养护、维修及中修相结合的方法才能更好的解决基床翻浆病害。

以上是本人在日常施工中总结出的一些个人看法,近年来通过精心整治,处理了k137-k140,k151+500等公里翻浆冒泥病害,使线路设备状态进入了良性循环阶段,平稳地保持线路均衡。取得了良好的整治效果,达到了预期目标。

推荐铁路局抗疫阻击战心得体会实用二

20xx—20xx年是新郑州局成立后的头两年,在处长和主管领导的带领下,带领全科同志按照 “强化基础、狠抓管理、科技领先、确保安全” 的工作方针,紧紧围绕安全生产的主题,通过完善、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狠抓制度的落实,保证各项工作目标的实现。

一、 政治理论学习取得重大收获

两年来,遵照局机关党委和处总支的安排,对“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xx大报告等理论进行了系统的学习。特别是在11月份参加了路局第九期处科职干部培训班,对树立科学发展观、铁路跨越式发展实践等进行了更加深入、系统地学习,并以优异的成绩被路局党校授予优秀学员证书。通过学习,细心体会,对当前国际、国内的形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跨越式发展这一铁路改革的重大战略举措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创造性圆满完成各项工作

1、 健全规章管理,规范管理标准

新的郑州局成立后,组织有关人员将防洪、路基两方面的各种制度、标准进行梳理,制定了《郑州铁路局防洪工作细则》和《郑州铁路局路基工作细则》。两个《细则》的制定,在全路专业管理方面均属首创,标志着我局防洪、路基管理工作走在全路各局前列,为做好郑州局的防洪、路基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建立三级警戒雨量制度,确保汛期防洪安全

结合新郑州局的具体情况,在原郑州局二级警戒雨量制度的基础上,提出实行三级警戒雨量的设想,并组织全局有关人员认真研讨,建立了新郑州局的三级警戒雨量制度。经过两年来的实践,证明三级警戒雨量制度符合新郑州局的实际情况,受到站段、车间、和工区的欢迎,并得以认真贯彻执行,使我局的汛期行车安全得到制度上的保证。

防洪工作的重点和中心工作就是确保汛期行车安全,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在全局提出了遇到险情“宁可错拦,不可错放,拦对有功,拦错无过,不拦犯罪”的防洪安全理念,受到原局长徐宜发的称赞,大大激发了工务职工心系安全、确保安全的主观能动性。

顺利完成20xx年防洪预抢工程31件959.7万元,水害复旧工程68件3731.6万元。

3、科技防洪取得重大进展,建立防洪应急体系平台

两年来我局的科技防洪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共完成课题5项,获奖课题2项。《提速区段路基状态检查车的研究》通过铁道部鉴定,《防洪危险地点现场图像监测系统》、《桥涵淤堵和水害远程监测系统》、《工务防洪远程指挥系统》三项科研课题得到完成并顺利通过路局鉴定,《铁路防洪雨量远程监测报警系统》的升级改造已经完成,并进行试用性推广。《膨胀土路基分布、特性试验及数据库系统研究》获武汉铁路局科技进步一等奖(武铁总函[20xx]605号);《河南省铁路气象预报服务系统》获河南省气象局科技开发贰等奖(kj20xx04-03)。

经过近几年的科研攻关,我们已经相继攻克了信息采集、传输、监测、报警等技术难题,在20xx年初,完成了科研课题的集成、升华,在互联网上建立了郑州铁路局防洪网站—郑州铁路局防洪应急体系平台。平台将依托互联网和局域网两大网络,实现随时随地掌控、科学决策抢险的目的,将我局的防洪工作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4、 抓好重点工程施工

⑴京九线路基加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组织、督促工务段做好京九线路基加固工程施工,完成边坡加固、基床换填、台后涵背和“腰漏”地段注浆加固等方案得到实施并顺利完工。

加固前,京九线降雨量危及警戒值为30mm,有“小雨必慢,中雨必断,大雨瘫痪”之说,成为郑州铁路局路基防洪工作的心腹之患。加固后,封锁警戒值提高到120mm,20xx年7月21日降雨200.8mm,一小时最大降雨量59.7mm,20xx年8月3日一小时最大降雨量82.9mm,均为特大暴雨,加固地段没有发生影响路基稳定的水害,20xx年京九线首次取消了防洪危险地点。京九线加固方案的实施为解决粉土路基病害积累了宝贵的、成功的经验。

⑵抓好提速路基重点地段的加固工作。

在第六次提速及扩充提速资源区段,重点抓好提速路基加固标准、方案审查、概算审查和施工监控工作。确定了京广线“75.8”水害地段k802+300—k806+300的加固方案,扩充资源区段路基加固方案和浸水路基的反压加固得到细化实施,桥路过渡段的加固工作受到各级领导重视,正在紧张进行。

5、实施天窗修,确保路基大修任务安全优质完成

路基大修施工由于其深度、工艺的要求,特别是基床病害的整治施工,传统的做法都是在架空慢行条件下施工。为了确保施工的安全和质量,组织有关人员对路基大修各项施工的工艺进行研究、改进,要求除了需要修建横向排水设备以外,其他大修施工必须在施工天窗内进行,杜绝架空作业。施工工艺的改进和管理制度的建立,为路基大修施工的安全、质量提供了保证。

借鉴京九线路基加固经验,集中资金对新兖线文庄—满村区间的粉土路基进行加固,拿掉了这个亿吨通道上的软肋。两年来,共完成路基大修投资2563万元,没有发生任何安全、质量事故。

6、路基维修逐步进入良性循环

抓住路局直管站段改革这一契机,督促、要求站段建立健全路基维修组织,稳定路基维修投入,取得明显效果。目前全局共成立路桥车间12个,路基工区15个,路基工157人,每年投入维修费用500万元左右,三级验收制度得到进一步规范和落实,路基设备的养护维修已经成为我局工务正常生产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路基维修开始逐步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两年来,我虽然在业务管理、系统管理、科技防洪等方面作了一些工作,但主要成绩来源于各级领导和同志们的关心和支持,特别是科里和站段的同志,做了大量而具体的工作,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希望领导和同志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给予我更多的帮助,使我能在工作上做出更大的成绩。

推荐铁路局抗疫阻击战心得体会实用三

新年伊始,我来到一个新的工作环境线路示范工队,转眼间20xx已过去一大半,在示范工队这大半年的时间里,通过队领导及指导老师的教育,使我们在各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升,现总结如下:

作为一名铁路职工,我们要有过硬的本领才能出色地完成上级交给我们的工作。在示范工队的管理中即重视现场作业实践也狠抓理论知识学习,以此来提高我们每个人的业务技能。在现场作业过程中我们有经验丰富的王老师、陈老师细致耐心地给我们教学,指导我们进行线路、道岔的精细检查,方向、高低、三角坑等线路病害的查找,最后通过线路、道岔的起道、拨道、改道作业、钢轨打磨作业、成段轨缝调整作业,手把手教我们每个人动手实践处理现场病害。除了现场作业实践以外,队领导还特别注重理论知识的教育,每周定期组织全队职工开展理论知识学习,一方面通过《技规》、《修规》、《安规》及各种管理文件的学习使我们熟悉各类技术规章,管理规定。另一方面通过《铁路线路工》、《铁路道岔》等书籍,组织我们学习铁路线路结构构造,设计理论知识,了解铁路线路设备。队领导及两位老师还特别注重现场管理制度和安全制度的教育,通过每天严格执行“三会”制度,坚持工机具上下道清点,坚持“手比、眼看、口呼”、“同去同归”等制度,规范我们的行为使我们能够严格按照标准化程序作业,同时保障劳动安全。

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一个人的生活状态有着重要的作用,曾几何时因为工作时间没有规律,又远离学校家庭缺少老师父母的监督管理就慢慢放松了自己,出现了譬如房间卫生凌乱,不叠被子,无节制地打游戏,不按点吃饭等不良习惯。领导们看到我们年轻人身上的这种通病,煞费苦心,给我们制定了严格的作息制度来改正我们的不良习性,要求每天按点起床,整理内务,晚上11点准时熄灯睡觉,在示范工队队长及两位老师的严格要求管理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我又重拾当年良好的.生活习惯。

我们线路示范工队是全段最年轻的班组,大部分成员都离家千里之外,远离父母,亲朋好友,但我们在这陌生的地方一点也不感到孤独,因为我们有示范工队这样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大家在工作上积极进取,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在生活上我们经常组织各种有意义的活动,丰富我们的业余生活,增进了大家之间的感情。两位老师不仅交给我们业务上的知识,还经常灌输给我们生活经验,教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使我们各方面素质都有很大的提高。

线路示范工队工作上按标准作业,学习上勤奋刻苦,思想上积极进取,生活上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给我们年轻人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环境。相信经过示范工队各位领导的悉心教导加上我们自身的努力,线路工队一定会为我们段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