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感动十大人物团课心得体会总结(大全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3 16:22:41 页码:9
感动十大人物团课心得体会总结(大全10篇)
2023-11-23 16:22:41    小编:ZTFB

7.总结是我们对生活和工作的总结和概括,是我们对经验和教训的汲取和总结。在写心得体会之前,可以先整理和梳理自己的思路和想法。10.心得体会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宝贵财富,通过分享和交流,我们可以共同进步。

感动十大人物团课心得体会总结篇一

领导组织全体教师观看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演讲,他们都是像我们一样平凡的人,可他们用不平凡的事迹告诉了我们每个人,感动无处不在,深深地打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一件件感人的事迹让我深受感动与鼓舞,触发了我更多的感想与体会。

一件件的事迹,一阵阵的流泪,一次次的鼓掌,一次又一次的洗礼我们内心深处,十大人物坚持他们的理想与信念,用他们伟大事迹传递着一个难能可贵的道理,那就是人应该学会用感恩的心去生活,去面对,当道德模范们不平凡的事迹震撼着我们,“感动”这个词变得那么清晰,感动中国就像一面旗帜,高高的飘扬在中华民族美德的高地,指引着我们向道德楷模们学习。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用自己一言一行诠释着中华民族“仁义礼智信”的传统美德,用自己的坚持信念忠诚奉献无怨无悔的付出和满腔热情的浓浓爱意为我们书写出中华民族美德的壮丽画卷,让我们沉浸在深深的感动里,也我们的灵魂接受了一次美德的洗礼,让我们反思自己的言行。

伴着感动的泪水,相信每个人都会陷入沉思,是什么力量让道德模范们做出这些不平凡的壮举。我想,应该是爱吧。对祖国对民族的爱、对生活对美德对正义的爱、对父母对子女亲人的爱、对工作对战友同事的爱等等,这些满含真情的爱就像一盏盏明灯,让文明的天空更加明亮。让我们心中充满爱,长怀感恩的心,擎起美德的大旗,以道德模范为榜样,从日常点滴做起,在工作生活中于一言一行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美德的光和热温暖我们,也照亮我们未来的路。其实我想,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动着别人,也感动着中国。中华民族之所以逐渐富强起来,也是因为这些有太多的有道德,有品质的中国人。也许作为一个平凡的人,无力去做一些感天动地的事情,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为集体做些什么,为家庭做些什么,那我们会成为一个感动中国的人。而我们的家庭,集体,祖国也就越来越好了。

相信每个看了感动中国的人都会有有一种真实的清洁感,就像一次精神上的沐浴,而同时,走路的脚也更结实一分,就像是一次年度的充电,一个缺点的电池再度内心充实。

感动十大人物团课心得体会总结篇二

20xx年,中国女排在金牌教练陈忠的带领下,从1986年到20xx年,时隔十七年后,中国女排终于再次夺得了女排世界杯冠军,中国女排也从这时候起,再起站了起来。陈忠获得了20xx年的感动中国人物奖。

次年,20xx年,中国女排夺得了阔别多年的奥运会冠军,从1984年到20xx年,历经20xx年才再次夺得奥运会冠军。这一年,中国女排获得了感动中国特别致敬奖。

20xx年,沉寂十年的中国女排在郎平的带领下,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忍着身体上的病痛和心理上巨大的压力,破釜沉舟,再次夺得女排世界杯冠军,郎平的事迹也是感动了成千上万的中国人。郎平获得了感动中国人物奖。

次年,20xx年,中国女排再次夺得了里约奥运会冠军,又是历经20xx年再次站到世界巅峰。中国女排因此获得了感动中国特别致敬奖。

今年,中国女排比以往更加优秀,在祖国70周年的国庆前夕,送上了一份大贺礼。女排世界杯中,中国女排十一战十一胜夺得女排世界杯冠军,用着十一连胜庆十一,让整个世界再次见识到中国力量。

目前,在世界女排的积分排名中,中国女排高达320分,排名第一,比排名第二的美国女排足足高出了54分,中国女排在世界范围内也是遥遥领先。

最后,感动中国评选活动正在进行当中,希望大家都能踊跃参与,支持中国女排以及其他感动中国的人物,投上自己宝贵的一票,发扬传承女排精神,发扬传承感动中国的精神。

感动十大人物团课心得体会总结篇三

第一段:引言(100字)。

近日,我参加了一次关于“感动十大人物”的团课活动。这个活动让我对生活中的感动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重新认识了一些平凡而伟大的人物。在这份心得体会中,我想与大家分享我在团课中的所见所闻,以及对于这些感动的思考。

第二段:感动的人物一(200字)。

我被一位叫李晓青的残疾人深深感动了。他失去了双腿,但却用坚定的意志和无私的行动,帮助着其他残疾人获得康复和希望。在他的讲述中,我看到了一个人如何用自己的善举可以改变他人的生活,并为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他的故事让我想到了自己在生活中是否还有可以付出的地方,是否可以像他一样,通过一己之力改变他人的命运。

第三段:感动的人物二(200字)。

在团课中,我还遇到了一位叫胡亚珍的老奶奶。她已经年过七旬,却依旧热心公益。每天清晨,她都会骑着自行车,去附近的乡村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贫困农民。她不仅捐赠物资,还帮助贫困家庭找到更好的发展机会。她的乐观和坚持让我深受启发,也让我意识到年龄并不是成就梦想的障碍。无论是年轻还是老年,只要有梦想和努力,我们都可以为社会做出贡献。

第四段:感动的人物三(200字)。

团课中,我还遇到了一位叫宋宏伟的消防员。每当灾难发生时,他总是第一个奔向险境,将无尽的力量与勇气带给受困的人们。对于他来说,救援是一种责任、是一种使命。他的行动让我看到了生命的可贵和人性的伟大。在与他交流的过程中,我被他坚定的信念和永不放弃的精神所震撼。他告诉我,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敢于面对,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获得成功。

第五段:总结与反思(300字)。

通过这次团课活动,我看到了社会上许许多多的感动人物。他们或是靠行动改变他人的命运,或是用坚持实现自己的梦想,或是无私奉献给社会和他人。这些平凡而伟大的人物成为了我的榜样,也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价值和意义。他们的故事告诉我,无论在哪个领域,只要有激情和付出,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就。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他们身上学习,不断奋进和进步,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这次团课活动中,我认识了许多感动人物,每一个都让我深受触动。他们的善举和坚持令我对人性和生活有了新的思考。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人物,并在自己的领域里展现出自己的价值和力量。感动十大人物团课让我了解到,一个人的影响力和价值并不取决于外在的条件,而是取决于内心的追求和品质。我会牢记这些感动的故事,不断努力,成为一个对他人有益的人。

感动十大人物团课心得体会总结篇四

感动中国,感动你我,这世界才会永恒------”这歌词多么让人感动。是啊!一缕阳光让你灿烂,一丝关怀令你温暖,一片爱心使你感动万千。世界上无时无刻都在有人献爱心,温暖他人的心,也在感动着——中国。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二人,他们兄弟俩20年来以诚信为本,每年坚持大年三十前将工人们的工钱一分不少地发到每一个农民工手中。20xx年年关,在北京承建工程的哥哥孙水林为赶在年前把工钱发到农民工手上,返乡途中遭遇车祸,一家五口身亡。在天津的弟弟孙东林为了完成哥哥的遗愿,来不及处理哥哥的身后事,赶在腊月二十九返回湖北黄陂,在账本丢失的情况下,按照农民工自己报的账目,给60余位农民工发放了33.6万元工钱。信义兄弟坚守“新年不欠旧年薪,今生不欠来生债”的信念,用生命和行动诠释了道德的真义、责任的力量和人格的伟大。

还有“姐姐”刘丽,刘丽有五个兄弟姐妹,因家境贫寒,14岁那年,还在念初中就辍学了,她要外出打工,挣钱为弟弟妹妹交学费、贴补家用。她先后到湖北、江苏等地打工,做过服务员,当过保姆。20xx年至今,刘丽一直在厦门一家足浴城当“洗脚妹”,月薪20xx——3000元,曾被老家的人误会。然而,让身边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为了“生计”打拼的`刘丽,把辛辛苦苦攒下来的大部分积蓄都捐助给了那些贫困学生,她自己却仍然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

也许我们还无力去做一些感天动地的事情,但是我们每个人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那我们会成为一个感动中国的人。而我们的家庭,集体,祖国也就越来越好了。

感动中国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值得我们去深深感动,但是他”以后介绍我时不要说我是香港歌手,因为我首先是一个中国人。“一纸书来只为墙,让全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英这二十八字将包容忍让心胸宽广诠释得淋漓尽致。

反观社会上的不良事件,我目睹了天使与魔鬼的分别。那些为了蝇头小利掺假卖假的,商家难道不会良心不安吗?那些豪不利人,传门利已的人难道不会寝食难安吗?还有一类人,是大多数,他们将仁义善心挂在嘴边,生活中却畏手畏脚,堪比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郭明义,这位奉献了太多太多的普通人,践行着“明义”。我们要向他看齐,哪怕只是尽微薄之力,也许对需要它的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事物。

晶莹剔透的奖杯只是一种形式,感动中国篇一的事迹留给我们的是终生的财富,是一右辈子的追随!大爱无疆,我们要用行动实践它!

感动十大人物团课心得体会总结篇五

团课是一种集体行动,让我们在集体中切磋学习,增进互动交流。近日,我参加了一场关于“感动十大人物”的团课,这次体验让我受益匪浅。通过与十位充满正能量的人物亲密接触,我深刻感受到他们的励志故事与真挚情感,也受到了自身的启示与感动。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这次团课中所得到的体会和心得,希望能为读者带来一些启示和思索。

首先,通过团课我深刻认识到,感动来自于人物对于生活与困难的积极态度。在课程中,我们了解了一位身残志坚的运动员李娜。李娜在遭遇退役困境时,并没有气馁放弃,而是选择以跑马拉松的方式继续为自己和他人带来快乐。她的坚持与乐观积极的态度,让我深受鼓舞。通过她的故事,我明白了积极向上的态度是克服困难的重要武器,只要心里向阳,前路就一定充满希望。

其次,团课还让我切身体会到感动的力量是无处不在的。在课程中,我们听到了一位老师关于感恩的讲述,他介绍了一位义务教育盲童的老师。这位老师没有丝毫怨尤,反而倾尽全力帮助盲童完成了学业。老师的无私奉献和坚定目标感动了在场的每个人,包括我。通过这个故事,我深刻认识到要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和事物,感恩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只有心存感恩,我们才能更加乐观积极地去面对生活的困境。

团课中还有一位励志人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就是一位热爱阅读的小学教师。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爱心,帮助学生爱上了阅读,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轨迹。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努力和爱心的重要性。只有我们自己保持努力学习,才能在生活中有所成就;只有我们具备爱心和同情心,才能真正改变他人的命运。

团课中还有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是关于一位儿童白血病幸存者的。他在身患重病时,不但积极面对,还发起了一项公益活动,帮助其他白血病患者。通过他的努力,许多患者得到了及时的救助与关爱。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健康的可贵与珍惜,也体会到了无私奉献的意义。在这个现代社会,我们应该更加珍惜身体的健康,并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给予他们关爱与温暖。

最后,通过团课,我认识到感动的力量是可以不断传递的。在课程中,有一个环节是邀请我们与同伴分享自己的故事与感悟。通过每个人的分享,我们如同一颗接力棒,将正能量传递下去。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是如此重要。通过分享和倾听,我们能够相互激励、相互支持,让团结和合作成为我们共同的信念。

通过这场关于“感动十大人物”的团课,我深深感受到正能量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十位感人人物的故事和经历,让我重新认识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他们的坚持、努力、勇敢和爱心无疑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希望我们能够彼此了解,相互传递感动,并在自己的生活中不断追求进步与成长。让我们以感动为动力,为自己与他人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感动十大人物团课心得体会总结篇六

2014年,周秀芳放弃退休安逸生活,不远千里到湖南溆浦山区支教助学,被亲切称为“支教奶奶”。

四年多的时间,周秀芳将数万宁波市民的爱心源源不断地“搬运”到溆浦山区,共捐建希望小学27所,近400名贫困生得到结对帮扶,累计捐款物近3000万元。她拖着严重腿疾,积极为山区脱贫努力奔走,不但帮助溆浦当地铺路造桥、发展产业,还远赴吉林延边建立周秀芳爱心驿站,完成128名贫困学生结对助学。

她的事迹被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央广等中央、省、市50多家主流媒体密集报道。她也先后荣获中国好人、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全国最美志愿者、“最美浙江人·浙江骄傲”2018年度人物等荣誉。

表彰活动中,大屏幕上出现了周秀芳与山区孩子在一起的身影:“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在她事迹介绍的vcr后,这句话留在大屏幕上。

走上领奖台的周秀芳,步履因为病痛的膝盖而迟缓,但她爽朗而饱含深情地讲述,让人感受到她身上蕴含的无尽力量:“这些日子,我每天都要不停接电话,有需要帮助的,有想去帮助别人的。”她欣慰地说,明天她就要去湖南,经她牵线捐建的10所希望小学落成了。

“加入我们爱心团队的群体越来越多,鄞州的党委政府也非常支持我们的爱心帮扶事业。我最想说的是,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扶贫先扶智,把贫困地区的教育先搞上去,再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最后,周秀芳坚定地说:“只要我的膝盖允许,只要山区孩子需要,我还会一直去帮助他们。”周秀芳的讲述一次次被热烈掌声打断。而她对孙辈带些歉疚的告白,更让人热泪盈眶。

感动十大人物团课心得体会总结篇七

人世间有种美好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激发人们的勇气,传播爱和希望,甚至改变整个社会的格局。这种力量来自那些能够无私奉献、无怨无悔的人们。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和坚持,让我们看到了无尽的可能性。在这十个感动人心的人物事迹中,我深深被他们的坚持和勇气所感动,引发了我对于生活和爱的深思。以下是我对于这十大人物事迹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被马云的事迹所打动。马云是一个充满智慧和胆识的商人。他克服了无数的困难和挫折,最终创办了阿里巴巴,成为了全球最成功的互联网企业之一。从他的事迹中,我学到了不灰心和坚持的重要性。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应该相信自己,勇往直前。

其次,我被格陵兰神秘旅行家费多尔·尼尔森所感动。他对于世界的探索欲望和冒险精神让人敬佩。他不怕生命的危险,勇敢地探索南极的未知领域。通过他的勇敢行为,我明白了生命的意义并激励自己,要勇往直前,追求自己的梦想。

再者,我被乔布斯的事迹所感动。乔布斯是一个天才,他改变了整个科技产业,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塑造了世界。他在癌症折磨下,仍然坚持创造,不畏困难。从他身上,我明白了坚持和梦想的重要性。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能止步不前,要追逐自己的梦想。

此外,我被玛拉拉的勇气所折服。玛拉拉是一个为女性权益而奋斗的人。尽管她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和风险,但她依然坚持不懈地为女性争取教育权。她的勇气让我深受启发,要为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而奋斗不止。

最后,我被曾宪梓的事迹所打动。曾宪梓是一位为民主自由奋斗的英雄。他坚持不懈地为香港的法治与民主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尽管他在斗争中遭受了很多困难和挫折,但他从未放弃。通过曾宪梓,我明白了人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我们用心去做,就能够改变社会的命运。

这十大感动人心的人物事迹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无论我们是普通人还是伟大人物,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就能够改变生活,感染他人。他们的事迹告诉我,困难和挫折无法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只要我们勇敢地面对困难,就能够走向成功。同时,这些事迹也提醒我,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保持善良、友爱和助人的精神,用自己的力量去关心他人,帮助他人。

对于我个人而言,这些感动人心的人物事迹激励我不畏困难,追求自己的梦想。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勇往直前。同时,我也要不忘初心,关心他人,帮助他人。我们的世界因为这些感动人物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美好,我相信,只要每一个人都能够学习他们身上的精神,我们的世界一定会充满爱和希望。

感动十大人物团课心得体会总结篇八

6月16日深夜,百色市凌云县、乐业县遭遇强降雨引发山洪,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第一书记、共产党员黄文秀同志在山洪中不幸遇难,年仅30岁。

百色市新化镇百坭村,国家级贫困县。而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的法学硕士黄文秀是百色本地人,当年得到教育扶贫资助就读于百色祈福高中。研究生毕业后作为选调生回到家乡,帮助人们摆脱贫困,建设家乡并卓有成效。

曾经她的一篇扶贫心得被刊登在北京师范大学校总会的微信公众号上。其中写到“在我驻村满一年的那天,我的汽车仪表盘的里程数正好增加了两万五千公里,我简单地发了一个朋友圈:‘我心中的长征,驻村一周年快乐’。这字里行间透露出了极大的勇气和信心,以及对家乡的热爱。她曾努力想“让扶过贫的人像战争年代打过仗的人那样自豪“。基层干部的苦辣酸甜,被这个年轻活跃,内心坚定、赤城无比的女孩打败了。

在这个贫困的村庄挥洒热血,带领全村克服种种困难,让村民摘下贫困的帽子,走上致富的路,甚至为了全村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她是人民的好干部,用生命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洪水是无情的,党是有情的。黄文秀就这样离我们而去,但是她的无私奉献,尽职敬业的崇高精神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她敢啃硬骨头,把困难扛在肩上,充分体现了新时代青年担当作为的品格。

党员干部要向黄文秀同志学习,坚定目标,精准工作,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感动十大人物团课心得体会总结篇九

狄更斯曾说过:“人能尽自己的责任,就可以感觉到好像吃梨喝蜜似的,把人生这杯苦酒的滋味给抵消了。”

这是一个关于责任的名言。可是,责任又是什么?是担当还是付出?在以前,你如果是这样问我,我一定会不假思索的告诉你:“当然是学习,因为现在我们的责任只有学习。其他的,我们根本不需要去考虑。但在看完《感动中国篇一》之后,我彷徨了。这个直播虽然只有短短的2个多小时,却让我明白了什么是——“责任”,责任不只是学习,还有许许多多我们还未去思考过的东西,而他们让我在感动之余开始思考关于“责任”‘这个名词的意义。

令我最感动的就是一名老师她是——张丽莉,她为了将车前一名吓傻的学生用力推到一边,自己被无情的车轮碾到了下面。因此她截肢了。有人问张丽莉,“你后悔吗?”她回答:“不后悔。这样做是我的本能。我已经28岁了,我已和父母度过28年的快乐时光。那些孩子还小,他们的快乐人生刚刚开始。”当张丽莉老师在生命垂危的时候,却还惦记着她的学生。张丽莉老师是昏迷多天后,醒来的第一句话是,那几个孩子没事吧!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的内心震撼了,它不仅感动了我。还感动了所有中国人。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有一首歌最动人,那是师德;有一种人生最美丽,那就是教师;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拥有一颗火热的太阳,我们拥有同一片广博的天空。在同一天空下,我们用爱散布希望。张丽莉老师正是这样,用行动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大爱赞歌。张丽莉老师的壮举感动天地,教育世人。让我们学习她的牺牲精神,学习她的奉献精神,坚守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让爱心与责任成就伟大的教育事业。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动着别人,也感动着中国。也正是因为这些有太多的有道德,有品质的中国人。也许作为一个平凡的人,无力去做一些感天动地的事情,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为集体做些什么,为家庭做些什么,这就是责任,无关乎感动谁,也无关乎感动于谁,只是责任。给人责任,也就给了信任和真诚,履行责任也就成就了尊严和使命。没有责任的人生是空虚的,不敢承担责任的人生是脆弱的。只有勇于承担责任,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重,获得生命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只有责任,才能托起生命的脊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许过于夸大,但是却很好的指出,责任于我们是不可缺少的。责任的存在,是上天留给世人的一种考验,许多人通不过这场考验,逃匿了。许多人承受了,戴上了荆冠。逃匿的人随着时间消逝了,没有在世界上留下一点痕迹。承受的人也会消逝,但他们仍然活着,死了也仍然活着,精神使他们流芳百世。责任,让即将沉沦的浪子回头;责任,让弱不禁风的幼苗逐渐承受风吹雨打。责任是苦涩的,是沉重的,然而,它也是一种爱,甚至是一种最为崇高的爱。

愿我们所有的人都把责任之心携带在人生的道路上,让人生散发出淡淡的,金子般的光辉。

感动十大人物团课心得体会总结篇十

1981年11月16日傍晚,全国人民守在黑白电视机和收音机前,此时,第三届女排世界杯的决赛正在日本大阪体育馆进行,中国队对阵东道主日本队。在主场球迷震耳欲聋的呐喊声中,一个叫郎平的北京女孩扣下了最后关键一分,中国女排3∶2艰难获胜拿到世界冠军。

中国女排7战7胜,首夺世界冠军,实现三大球历史突破。

让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的是,这仅仅是一段传奇故事的开端。1981年在日本世界杯夺冠后,中国女排接连拿下了四个世界冠军:1982年第九届世界排球锦标赛冠军,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金牌,1985年第四届世界杯冠军,1986年第十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冠军。

这五支冠军队伍里,始终都有郎平的身影——前四年,她是队内的头号主攻手,1986年,她以助理教练身份出征。

取得这样梦幻般成就,郎平靠的无非是一个“拼”字。

“我记得特清楚,我们一进体育馆,墙上就挂了大标语,卧薪尝胆,打败日本韩国。”郎平说。

“每天就是三点一线,训练场、食堂、宿舍。”年轻的郎平知道,“你不比人家多付出,不这么艰苦地去训练,你就赶超不了别人。”

正是凭着这股刻苦劲,郎平包揽了三大赛的冠军mvp(1982世锦赛,1984奥运会,1985世界杯),也让她赢得“世界第一主攻手”称号,成为球迷口中的“铁榔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