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为这一位民警点赞心得体会简短 作为一名民警的心得体会(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5 02:05:05 页码:13
为这一位民警点赞心得体会简短 作为一名民警的心得体会(7篇)
2023-01-05 02:05:05    小编:ZTFB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最新为这一位民警点赞心得体会简短一

周末的一天,天空飘着小雨,手冷冰冰的,要去外婆家的我正冷的哆嗦成一团,很快一辆公交车驶入了车站。“嗬,够快,运气真好!”我暗自庆幸,随着拥挤的人群上了车。汽车像一头吃的过饱的肥猪,“哼哧哼哧”地向前走着。到了下一站,车上的人更是有增无减。正当车门缓缓关闭时,“等一等,等一等……”一个怀抱着“包裹”的中年妇女急切的呼声传入了车厢。

“想挤死我们呀,少赚点不行吗?”

“上班都迟到了,快点儿行不?”

车上的人七嘴八舌地抱怨开来。只有女售票员耐心而亲切招呼道:“快点儿,要走了!”那位中年妇女向汽车跑来,还有四五步的时候,“扑通”一声她被一块石头绊倒了。怀里的那个“包裹”在她摔倒的一瞬间被举过了头顶。“哇,天哪!”那可不是一个包裹,分明是一个用小被子裹得严严实实的婴孩!车上的人停止了抱怨,为这对母子担忧着。

中年妇女慌急地爬起来,来不及拍打掉身上的尘土,三步并两步地爬上了车,一年轻男子友好地给她让了座。我仔细地打量了一番中年妇女——黝黑的皮肤,矮矮的个体,因追跑摔跤还颤抖着喘气的嘴唇,脸色暗黄……

她坐定后,忽然,一丝不安,在她干瘪的脸庞掠过。血迹?新鲜的。她一遍遍的打开被子,查看婴儿身体每一个部分,甚至连脚指甲缝也不放过。层层细细的汗珠,在她急切而发白的脸上渗了出来。蓦地,她舒心的笑了,笑得那么甜蜜,那么迷人,好像整个世界所包含的快乐都被她所给占有了。原来她找到了血迹来源,那不是在孩子的身上,而是在她自己的手肘上。

这一幕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使我深切的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让我着实感受到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人间最美好真情。我记忆的宝库里瞬间闪过无数个妈妈或欢笑或悲伤的场景,我想我知道了该如何面对妈妈的那期待眼神了。

窗外的雨停了,太阳也露出了笑脸,缕缕金色的阳光透过窗户洒满车厢。车似乎轻快了许多,载着一车的温馨和这灿烂的阳光。

最新为这一位民警点赞心得体会简短二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下册第二单元《加和减(二)》的内容。

百以内加法计算分20以内进位加法,百以内不进位加法及百以内进位加法三个阶段。学生经过加和减(一)的学习,已经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与一位数相加(不进位),在此基础上,教学需要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加法口算。

在学习本课内容之前,学生已明白了相同数位对齐、满十进位的道理,如果将多样化的学习情境呈现给学生,学生完全有可能通过知识的综合、迁移,自主学习掌握这一新知识。

基于班级实际情况,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口算方法,能用数学语言表述口算思维过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这一知识目标达成并非是本班全体学生所需要,而是要通过不同形式的学习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不同的提高,引导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参与数学活动,让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意识,并在合作交流中能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

下面就围绕本节课做简单介绍:

1、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

2、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

重点: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难点: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设计过程设计意图及存在问题

1、小朋友们,你们星期天或节假日,做完作业最喜欢玩什么?

2、哇,大家喜欢玩的东西还真不少呢!看看这三个小朋友正在玩什么游戏?

(演示课件:p48、主题图)

小红:“我有6张画片。”

小强:“我有24张画片。”

小兰:“我有9张画片。”

3、看到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收集信息)

4、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板书)

5、小朋友们,看看在这些问题中,哪些能用加法解决呢?你能列出算式吗?

板书:24+6 6+9 24+9 24+6+9

5、在这些算式中,哪些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板书结果)

6+9=15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剩下的我们这节课来解决!

1、 计算24+6

(1) 24+6先算什么呢?得多少?(4+6=10)

(2) 先算4+6=10,接下去该怎样算呢?同桌互相说一说。

(3) 我们还是请小棒来帮忙,用摆小棒的方法算一算。学生摆小棒,想算法。

(4) 交流操作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演示课件。(先摆两捆4根小棒,再摆6根,4根小棒和6根小棒合起来是10根,10根正好捆成一捆。和原来的2捆合在一起一共是3捆,是30根。)

(5)不摆小棒,谁能说一说24+6应该怎样想?生答师板书:24+6=30

(6)学生自己自由说说算法,再指名。

仿例练习:38+2 43+7

2、 计算24+9:

(1) 你想怎样计算24+9?小组合作,共同探究(学生仍可借助小棒摆一摆)

(2)学生汇报算法

a:24+6=30,30+3=33

b:4+9=13,20+13=33

c:23+(1+9)=33

d:24+10=34,34-1=33

……

(3)在这些算法中,你最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

(4)选择一种你自己喜欢的方法说给你的同桌听听。

仿例练习:34+8 46+7

3、计算24+6+9:

(1)要知道三人一共有多少张画片,还可以怎样列算式?

(2)板书学生写的算式。

(3)这些算式都是把三个数相加,可老师发现在这些算式中有两个算式列得特别好,能让老师很快算出和是多少?你找到了吗?(用彩笔划出:24+6+9 6+24+9)(使学生体会把能凑成整十数的数先相加会比较快)

4、试一试:

(1)出示:8+42 5+39

1、今天你学了什么知识?与我们前面学的知识有什么不同?(板书课题)

2、老师这里,有刚才玩画片的那三位小朋友做的题,请同学们帮他们检查一下。(课件:判断)

(1)小红:25+8=23 ( )

(2)小强:47+5=97 ( )

(3)小兰:36+7=43 ( )

错在哪?你能帮他改正吗?

3.小朋友们真厉害,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摘苹果的游戏,大家说好不好?

游戏规则:谁能将写有算式的苹果的结果,回答正确,老师就将其作为礼物送给他。

36+8 25+7 65+5 6+54 46+40 54+7 32+8 66+6

从情景入手,把“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设计成用学生自己创造问题来展开和验证,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获得和理解计算方法。从“自己列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算式”,再“进行分类”到“自己探究算法”。使学生在“探究算法——操作验证——交流评价——总结算法”等一系列的活动中感受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同时渗透数学研究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问题的能力。

例题:教学24+6时,学生已经学过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知道应该把个数上的数相加,现在出现了个位上相加满10的新问题,该怎样解决呢?下边就围绕这个问题来探索。可以启发学生先用小棒摆一摆,再想想该怎样算。在学生摆小棒时,重点研究4根加6根是10根,这10根怎么办的问题,把10根捆成一捆,即把10个一变成1个十,再把这一捆与原先的两捆合起来得到3捆,也就是30,利用此表象再抽象地进行数的计算,先算4+6=10,再算20+10=30。

教学24+9时,也先问学生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遇到了什么新问题,使探索活动有针对性,然后启发学生先摆小棒,再想想怎样算,在学生操作的基础上及时抽象出算法。教材上预测了学生可能采用的两种算法,实际教学中可能情况更复杂些,都要让学生交流,只要正确合理都应肯定。但是提倡第二种算法,即先算个位上的4+9=13,再算20+13=33,因为这种算法对后续的进位加法笔算的学习能发挥铺垫作用。不过这种提倡不用强加的方式,而是通过题组练习予以引导

在本节课中,此环节有所疏漏,即设疑而未解疑,只在课前让学生列出解决的算式而课堂中没能得到消化,这是教师在课堂中的把握能力还不强。

在这里让学生们来找出计算中的错误,学生能很快发现,但是不能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来解释错误的原因,也恰恰是体现了学生对算理的模糊性。

最后这个环节以游戏的形式呈现,符合了儿童的年龄特点,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但是存在的较大问题是,学生往往过于急迫想要得到奖品而忽视了得到时必须做出的努力,这也就是许多小朋友高举双手,站起来却回答不出问题的原因。教师在进行这个活动时应适时引导,并给予学生充分时间的思考,让游戏为获得新知提供帮助,而不是为

从情景入手,把“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设计成用学生自己创造问题来展开和验证,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获得和理解计算方法。从“自己列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算式”,再“进行分类”到“自己探究算法”。使学生在“探究算法——操作验证——交流评价——总结算法”等一系列的活动中感受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同时渗透数学研究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问题的能力。

例题教学24+6时,学生已经学过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知道应该把个数上的数相加,现在出现了个位上相加满10的新问题,该怎样解决呢?下边就围绕这个问题来探索。可以启发学生先用小棒摆一摆,再想想该怎样算。在学生摆小棒时,重点研究4根加6根是10根,这10根怎么办的问题,把10根捆成一捆,即把10个一变成1个十,再把这一捆与原先的两捆合起来得到3捆,也就是30,利用此表象再抽象地进行数的计算,先算4+6=10,再算20+10=30。

教学24+9时,也先问学生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遇到了什么新问题,使探索活动有针对性,然后启发学生先摆小棒,再想想怎样算,在学生操作的基础上及时抽象出算法。教材上预测了学生可能采用的两种算法,实际教学中可能情况更复杂些,都要让学生交流,只要正确合理都应肯定。但是提倡第二种算法,即先算个位上的4+9=13,再算20+13=33,因为这种算法对后续的进位加法笔算的学习能发挥铺垫作用。不过这种提倡不用强加的方式,而是通过题组练习予以引导

在本节课中,此环节有所疏漏,即设疑而未解疑,只在课前让学生列出解决的算式而课堂中没能得到消化,这是教师在课堂中的把握能力还不强。

在这里让学生们来找出计算中的.错误,学生能很快发现,但是不能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来解释错误的原因,也恰恰是体现了学生对算理的模糊性。

最后这个环节以游戏的形式呈现,符合了儿童的年龄特点,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但是存在的较大问题是,学生往往过于急迫想要得到奖品而忽视了得到时必须做出的努力,这也就是许多小朋友高举双手,站起来却回答不出问题的原因。教师在进行这个活动时应适时引导,并给予学生充分时间的思考,让游戏为获得新知提供帮助,而不是为游戏而游戏。

在本堂课中,我鼓励学生用多种算法来计算24+9,那“算法多样化”是否“多多益善”,是否要提供“算法最优化”?对于《课程标准》中“提倡算法多样化”如何理解?我认为算法多样化绝不是形式上的越多越好,而是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角度提出的,更深层次的目的是从逐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自我价值观角度提出的。为此,数学教学中算法多样应区别于趣味数学的游戏,应当组织学生学会从多种算法中分析、辨别出最佳或较佳的方法,当然不应是教师主观指定的算法。最佳或较佳方法中的标准,一是简捷方便,二是具有一般性,也就是在同类问题中均可使用,这两条标准必须同时具备。让学生从小就学会“多中选优,择优费用”。同时,学生发现自己所创造的算法被列为最佳成或较佳,在他们幼小心灵里会萌发出自我价值,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在以后的学习中会主动挑战自我,这才是教学改革的真谛。本节课还存在许多问题值得探讨,希望各位老师能多提出一些批评和指导。

最新为这一位民警点赞心得体会简短三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我的心情特别愉快,因为这天我要坐飞机去南京了。这是我第一次坐飞机。

我和妈妈坐着大型客车来到机场,这里地板亮得能当镜子,天花板是透明的,暖暖的阳光透下来,照得人心里也是暖暖的。

检票之后,就要去登机了。我看着外面巨大的机场,巴望着马上就能登上飞机,飞上蓝天……

飞机很大,很平稳。登上飞机,这个大家伙就开始在跑道上慢慢的向前滑行。一会儿,马达轰鸣,机翼迅速收起,它像离弦的箭一样直插蓝天。我打开机窗的遮光板,享受阳光的抚摸,我看见下面的房屋、树木、河流像被施了魔法似的越变越小,我知道是飞机越飞越高了。

忽然,飞机巨烈的颠簸了好几下,我的天!我的神经一下紧张起来。我猛的想起昨天的一则新闻:一架开向某地的飞机与一群大雁相撞,机组人员和乘客无一生还。我下意识的死死攥住妈妈的手,手心冷汗直流,我可不想这么早就去阎王那里报告。好在飞机到了高空后就飞得稳妥。我松开手,趴在窗户上往下看,啊!身边全是白云,飞机仿佛躺在柔软的棉花上,又仿佛在波涛滚滚的大海中游泳……

快到南京时,飞机急剧地下降,我又紧张了起来,但飞机很快就平稳的降落在地面上。

从飞机里出来,我看了看天空,好像自己刚从天上走下来一样,感觉真棒!

这一天,已经过去很久了,但我一直忘不了……

最新为这一位民警点赞心得体会简短四

在校期间,我虚心求学、刻苦认真、吃苦耐劳,工作兢兢业业,及时总结;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自我的自学本事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本事。在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中,为了扩大知识面和培养自我的业余爱好;进取参加校内外的实践活动,重视团队合作精神;作为系学生会干部的我,有较强的组织、宣传、管理和应变本事;有高度的职责心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出色地完成上级交予的'任务外,还在校内组织和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中,能有力地组织同学及调动同学们的进取性;从中也锻炼和提高了自我的组织和领导本事。表现出较强的与人密切合作的本事和良好的环境适应本事;并且深受同学们和教师以及领导的认可。

在思想品德上头,本人有良好道德修养,并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决拥护...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爱护公共财产,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并以务实求真的精神热心参予学校的公益宣传和爱国主义活动。

珍贵的4年大学生活接近尾声,特此总结一下大学4年的得失,从中继承做得好的方面改善不足的地方,使自我回顾走过的路,也更是为了看清将来要走的路。

我的学习成绩不是十分好,但我却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首先是我端正了学习态度。在我考进大学时,脑子里想的是好好放松从重压下解放出来的自我,然而很快我就明白了,大学仍需努力认真的学习。看到周围的同学们拼命的学习,我也打消了初衷,开始大学的学习旅程。

其次是极大程度的提高了自我的自学本事。由于大学的授课已不再像高中时填鸭式那样,而是一节课讲述很多知识,只靠课堂上听讲是完全不够的。这就要求在课下练习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须自我钻研并时常去图书馆查一些相关资料。日积月累,自学本事得到了提高。再有就是懂得了运用学习方法同时注重独立思考。要想学好只埋头苦学是不行的,要学会“方法”,做事情的方法。

古话说的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来那里的目的就是要学会“渔”,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换了好多种方法,做什么都勤于思考,遇有不懂的地方能勤于请教。在学习时,以“独立思考”作为自我的座右铭,时刻不忘警戒。随着学习的提高,我不止是学到了公共基础学科知识和很多专业知识,我的心智也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能较快速的掌握一种新的技术知识,我认为这对于将来很重要。

在学习知识这段时间里,我更与教师建立了浓厚的师生情谊。教师们的谆谆教导,使我体会了学习的乐趣。我与身边许多同学,也建立了良好的学习关系,互帮互助,克服难关。此刻我已经大四,正在做毕业设计,更锻炼了自我的动手和分析问题本事,受益匪浅。

一向在追求人格的升华,注重自我的品行。我崇拜有巨大人格魅力的人,并一向期望自我也能做到。在大学生活中,我坚持着自我反省且努力的完善自我的人格。

4年中,我读了一些名著和几本完善人格的书,对自我有所帮忙,越来越认识到品行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关系到是否能构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所以无论在什么情景下,我都以品德至上来要求自我。无论何时何地我都奉行严于律己的信条,并切实的遵行它。

平时友爱同学,尊师重道,乐于助人。以前只是觉得帮忙别人感到很开心,是一种传统美德。此刻我理解道理,乐于助人不仅仅能铸造高尚的品德,并且自身也会得到很多利益,帮忙别人的同时也是在帮忙自我。回顾4年,我很高兴能在同学有困难的时候以往帮忙过他们,相对的,在我有困难时我的同学们也无私的伸出了援助之手。对于教师,我一向是十分敬重的,因为他们在我彷徨的时候指导帮忙我。

如果没有教师的帮忙,我可能将不明白何去何从。我此刻领悟到,与其说品德是个人的人品操行,不如说是个人对整个社会的职责。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头,就得对社会负起必须的职责义务,有了高尚的品德,就能正确认识自我所负的职责,在贡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最新为这一位民警点赞心得体会简短五

是金子,总会发光。题记

2013年8月30日,这天我早早的起床,怀揣一颗忐忑不安得心飞奔向汉滨初中看分班名单。在躁动的人群中我努力地搜寻者自己的名字。一班没有,二班没有……心蹦到了嗓子眼。终于在十三班的名单中找到了。泪水已充盈眼眶,我输了,我真的输了吗?为什么我进的是平行班而不是实验班?我心里一遍遍地问自己,是我不够优秀吗?以前那个自信的我现在这般无助。

开学了,我迈着沉重的脚步踏进校园,无心欣赏校园的美景,仿佛觉得自己低人一等。瞧,实验班的学生个个兴高采烈,谈笑风生。我觉得自己就是一只丑小鸭。躲在教室的角落,我幻想自己什么时候能变成白天鹅,让自己闪耀在梦寐的校园。细心的妈妈发现了我的沮丧,她温和地对我说:“孩子,你未来的路还很长,一次分班试并不能否定你的努力,要畅想未来。影视明星阮经天说不要最红,要做最好的自己。妈妈相信你是最棒的!”妈妈的话如一股甘泉滋润了我受伤的心。

不久前,我做了一件足以让我为自己竖起大拇指的事:烈日当头,灰尘滚滚,我站在路边,穿着义工服,头顶着烈日,有模有样地当起了指挥交通的小志愿者。

一天一个半小时,面对路人的白眼,质疑,我仍然面带微笑。一位妇女抱着小孩,从我身边经过,小孩的一句:“姐姐,你好棒!”让我更加认真地完成我的任务,从容的,勇敢的拿起手中的哨子,向着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人吹起。

我收获的,不仅是勇气,还有那一张张理解的面容。三天下来,我被晒黑了,但想到老师和同学那一声又一声的安慰,爸爸妈妈一个又一个的向我竖起大拇指,我认为这是值得的。

这个任务让我学会了要有一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去面对生活,去面对挫折面对挑战。

活动结束后,我为自己竖起了大拇指,我想着不是骄傲,而是自信,爸爸妈妈也为我竖起了大拇指,这里面包含了父母对我浓浓的爱,对我感到的骄傲,还有各种各样的关心,呵护。

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句话,一首歌,一件事……都可以让我们为自己竖起大拇指。

为自己竖起大拇指,是一种威力巨大的鼓励。

为自己竖起大拇指,是一种相信我能行的力量。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发言,不懂就问。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开学第二周我被选为语文组长;我还成了我班班报组的主力军;第一次英语单词听写,我得了30分,距离满分还差2分,但我并不伤心,因为”丑小鸭“已成功地迈出了”天鹅进化论“第一步。金子之所以耀眼是尽力了无数次的磨练。我相信通过自己的奋斗,一定会有所成就,能为祖国添砖加瓦。

最新为这一位民警点赞心得体会简短六

生命没有高低贵溅之分。一只蜜蜂和一只雄鹰相比,虽不起眼,可它能传播花粉从而使大自然五彩斑谰。一粒沙石与一块碧玉相比,虽然普通,但它可以奠基铺路以成就万丈高楼和平坦大道。

历史的大车上载着的名人是有限的,我们大都是凡夫俗子。我们的境遇大都平凡,但平凡的成功也是成功,同样发过光,发过热,有过属于自己的舞台,亮出了自己。人生的意义在于乐观的心态,让它带着我们穿越漫长冰冷的人生长廊,飞渡生命的标航,从而体悟我们独有的一生,做最好的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需要你的无畏,需要你的坚定的信念。看!在沧海横流面前,方显他的英雄本色!这位2005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魏青刚,为了一个陌生人,他在滔天巨浪中三进三出,危险面前,他根本不需要选择,因为这瞬间的动作源泉自内心的品质。他从人群中一跃而出,又悄然回到人群中去。他乃侠之大者。

汩罗江畔屈原走到了他的漫漫路的尽头。“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为了自己的信念,屈原来到了汩罗江畔。清风经扬,衣袂翻飞,时俗了断。屈原做了最好的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需要你笑傲因苦的洒脱。“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常做岭南人”,三升三降后的苏轼依然能吟出如此佳句,这是何等的洒脱。王安石也好,欧阳修也好,都不能转移苏轼的信念。苏轼坚定了自己笑看命运的浮沉,于是一切都变得坦然。

做最好的自己,你会得到人间不绝的风景。肩负沉甸甸的责任担子,去追求属于自己的东西。每个人在自我实现的追求中丰富着精神生命的深度,延展着社会生命的长度。因此,做最好的自己就是朝着人生的意义化迈进了一大步。

你还在彷徨吗?你还在世俗的洪流中摇摆不定吗?你还在重复着别人的道路吗?如果不是,那么做真正的自己吧!看!那独在夜间开放的昙花正绽放着自己的人生,那与雪争白的寒梅在万物肃杂中飘逸自己的冷傲。

每个人的生命好比一支蜡烛,在每人个呱呱落地的同时,蜡烛(生命)燃起了火焰,虽然都有蜡炬成灰之时,但所不同的是停下的感叹,有些人活得很久但直到年老发白,才察觉自己一无是处,他们就像时间长河中的过客,泛不起任何涟漪,但有些人虽英年早逝,但他们发出的光却灿烂耀眼,因为他们有勇气、有恒心,心不为物役,因而能战胜自我,在短暂的生命中创造了不平凡的事迹,他们活得有价值,他们做到了最好的自己。

亲爱的朋友,你到底愿意做哪一种人呢?

最新为这一位民警点赞心得体会简短七

邻居在建房子时,特意花钱在院子里种了两棵的冬青,这两棵冬青笔直地挺立着,像两座高大的青山。夏天,太阳烤着大地,水滴在地上,就化成了水蒸气,甚至可以在人行道上烤鸡蛋,一个人要是出去一会儿,回到家时身上都要晒掉一层皮。但是这两棵冬青,用他们的叶子,为邻居家创制了一片阴凉。每当一阵被太阳晒得滚烫的热风吹来时,经过树叶的过滤,风就变成了清爽的凉风,让人舒适极了。而且,冬青可以发出一种独特的清香,能赶走蚊虫,所以每天早晚都有老人坐在树下聊天,有小孩过来蹦跳玩耍。

虽然,它们为这家人贡献了这么多,可是这家人毫不领情,有时还会冷漠对待这些树。

记得有一次,半个多月都没有下雨,地面都干得看不到一点生机了。邻居家里的冬青也是一样,因为干旱的原因,它的“皮肤”出现了一道道皱纹,本来碧绿的叶子,也慢慢地成了枯黄色,像生了锈一样。每当一阵风吹来,风的手都要粗鲁地带去几片卷曲的叶子。本来繁茂的叶子,现在变成了古稀老人的头发。看着那片凄凉的场景,我不禁为之动容,为这两棵冬青树感到悲哀。可是,邻居却从来没有为这两棵树浇上一滴水,似乎邻居早已忘记了这些树的存在。

这时,我仿佛听见白云在对两棵树说:“唉,你们真是太可怜了!虽然这些天都没有下雨,可是别的树,他们的主人都会给自己的树浇水,只有你们站在这里受着干旱。唉,你们真是不幸,你们一定是被自己的主人放弃了吧。”

真的放弃了吗?这时,我仿佛听见两棵大树的回答。

“我们一定不能放弃,就算主人真的放弃我们,我们也不能放弃自己。只有自己放弃自己,那才是真正的放弃!我们一定要坚强地活下去,成长为最好的自己!”

什么是自己“成长为最好的自己”,我不明白。这时,我的眼睛好像有了穿透土地的能力。我看见了他们地下的根,那些根须像无数条章鱼的触手,慢慢地向潮湿的地方生长。它们的指爪尖尖的,不断向下钻着,寻找着一切缝隙,越长越长,越长越密。慢慢地,它们找到了地下水,清凉的水份顺着根须,升入树干,进入枝叶。于是,枝更壮了,叶更绿了,它们比以前更有活力了。

人的一生不也和这棵树一样吗?我们不也是会碰到很多的困难吗?我们要像树一样,改变自己的心态,把困难当做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我们就能战胜困难,成长为最好的自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