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南亚热带植物公园心得体会总结 参观热带植物园的感受(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5 03:23:50 页码:7
南亚热带植物公园心得体会总结 参观热带植物园的感受(9篇)
2023-01-05 03:23:50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最新南亚热带植物公园心得体会总结一

知识目标

1.了解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

2.了解东南亚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了解东南亚主要农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

3.结合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分析东南亚的自然条件对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掌握世界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

4.了解东南亚人口稠密、华人众多的特点,了解华人、华侨在开发东南亚和支援我国经济建设中做出的贡献。

5.了解东南亚的旅游资源和社会风貌。

能力目标

1.会读东南亚地形图、马六甲海峡图,会利用地图来分析地形特征和位置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2.会用比较的方法来分析东南亚的自然环境特征,区内差异,培养学生的区域分析能力。

德育目标

进一步树立各国发展应该因地制宜的观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世界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

1.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地形特征。

2.热带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人口稠密,华人分布集中。

教学难点

1.马六甲海峡和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

2.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主要分布、气候特征和主要区别。

教学方法

观察、比较、演示、讨论、归纳等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旅游情景方式引入:近些年来中国人出国旅游有一大热点(新马泰)。这些国家都有哪些自然景观、名胜古迹呢?今天咱们就一起到东南亚旅游一趟,去了解一下该地区的风土人情。

板书:第一节 东南亚----两洲两洋的“十字路口”

[讲授新课]

1.课件展示:图9.1“东南亚在世界中的位置”和图9.2“东南亚政区图”,明确东南亚的范围,主要国家和重要的地理位置。

2.学生回答,教师引导。

(1)范围: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中南半岛因位于中国之南而得名,北部与中国相连;我国有时称南海为南洋,故习惯上常把马来群岛称为南洋群岛。

(2)国家:共11国,其中东帝汶为新建的国家。教师指图让学生说出:与中国相邻的国家(越南、老挝、缅甸);内陆国(老挝);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印尼),也被称为“千岛之国”。

(3)重要的地理位置

教师指图让学生说出:纬度位置(10°s~25°n),这就决定了东南亚主要位于热带。

海陆位置: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大部分国家都是临海国和岛国,受海洋影响比较大。

交通位置:位于南北两个大洲(亚洲和大洋洲),东西两个大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处于“十字路口”,这种地理位置使此地自古以来成为重要的战略要地。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著名的马六甲海峡。

板书:一、重要的地理位置

3.课件展示:图9.3“马六甲海峡的航线”,看图后请大家思考:日本称马六甲海峡为“海上生命线”,为什么?

4.学生讨论,教师作适当点拨: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之间,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日本从波斯湾进口石油,向西欧等国出口工业产品,都要途经该海峡,因此日本才会把马六甲海峡称为它的“海上生命线”。

5.承接过渡:东南亚主要位于热带地区,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密切。

板书:二、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6.课件展示:图6.10“亚洲的气候”,看图并思考:

①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哪些地区?

②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哪些地区?

7.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得出结论。

①从地区看,马来半岛的南部及马来群岛的大部位于赤道附近。从国家看,印尼、马来西亚、文莱、新加坡和菲律宾南部都位于赤道附近,这些国家和地区应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②从地区看,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的北部、菲律宾群岛的北部,纬度相对较高,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从国家看,主要是缅甸、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等国。

而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8.课件展示:①图7.25“曼谷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归纳出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然后,读图7.27“热带雨林气候区一天中的天气示意”,由学生说出热带雨林气候区一天中降水出现的时间(午后两点左右),以加深学生对东南亚高温多雨气候的印象。

②图7.26“新加坡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归纳出热带雨林气候的特征,分析这种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9.列表对比:两种热带气候的差异(课件展示)

[课堂小结]

结合板书,概括知识要点:十字路口的位置、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反馈练习]

1.东南亚位于( )

a.太平洋与南极洲之间b.亚欧大陆与大洋洲之间

c.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d.印度洋与大西洋之间

2.关于马六甲海峡,说法正确的是( )

a.介于马来半岛和加里曼丹岛之间b.介于马来半岛与爪哇岛之间

c.沟通太平洋与大西洋d.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

3.马来西亚盛产的主要经济作物为( )

a.油棕和天然橡胶b.金鸡纳和油棕

c.椰子和金鸡纳d.蕉麻和油棕

4.马来群岛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

a.夏季高温多雨b.气候温和,降水丰沛

c.炎热少雨d.全年高温多雨

5.被誉为“千岛之国”的世界最大群岛国家是( )

a.菲律宾b.马来西亚c.印度尼西亚d.日本

6.世界稻米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是( )

a.印度尼西亚b.菲律宾c.马来西亚d.泰国

7.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是( )

a.泰国b.缅甸c.越南d.老挝

8.热带季风气候分布的地区,主要农事活动的特点是( )

a.农作物随时可以播种,四季有收获b.农作物在春季播种,夏季收获

c.农作物多雨季播种,旱季收获d.农作物秋季播种,第二年春季收获

最新南亚热带植物公园心得体会总结二

腾冲是著名的侨乡、文化之邦和著名的翡翠集散地,也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腾冲在西汉时称滇越,东汉属永昌郡,唐设羁靡州,南诏时设腾冲府。由于地理位置重要,历代都派重兵驻守,明代还建造了石头城,称之为“极边第一城”。

腾冲与缅甸接壤的国境线长达148.7公里,从腾冲到克钦邦首府密支那217公里。特定的区位优势使之成为云南省工商业的发祥地之一。

云南腾冲翡翠介绍

从宋、元以来,就是珠宝玉石的聚散地,首开翡翠加工之先河。到了清代,翡翠的加工、销售业已十分兴盛,现在,翡翠的加工、交易空前活跃,商业贸易、旅游等行业日益兴盛,“翡翠城”正以崭新的面貌吸引着海内外和客商。

腾冲的气候与民族

腾冲属热带季风气候,所平均气温14.8℃,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适于旅游观光。腾冲森林密布,到处青山绿水,景色秀丽迷人。

境内有傣、回、傈僳、佤、白、阿昌六种世居少数民族,民族风情丰富多彩。其中傈僳族在刀杆节表演的“上刀山,下火海”惊心动魄,令人叹为观止。

云南腾冲动植物介绍

神秘雄奇的高黎贡山和怒江天险,从三江并流区自北向南逶迤而下,以独特而丰富的生物资源,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世界野生生物学会列为具有重要要际意义的a级保护区。她壮丽而神奇,走进高黎贡山,就像走进了奇山异水的长轴画卷之中。

在这个被誉为“天然植物园”和“物种基因库”的地方,你会看到拨地参天的大树杜鹃之王、秃杉之王、银杏之王;你会看到云南山茶的始祖,看到世界上最大的人工秃杉林,还有很多稀世的珍禽异兽……

云南腾冲火山温泉介绍

在这里有中国最密集的火山群和地热温泉。90多座火山雄峙苍穹,80余处温泉喷珠溅玉,温泉泉眼数以万计。壮观的热海大滚锅、热箭四射的万年哈蟆嘴、令人浮想联翩的醉鸟神泉、怀胎奇井、美女仙池、扯雀魔塘……种种奇观妙景,展现出国家级火山热海风景名胜区的百态千姿和无穷奥秘。

云南腾冲历史文化介绍

腾冲,这座南方丝绸之路上的历史文化名城,历经沧桑,积淀了丰实深厚的历史文化,边陲古道的马铃声,记录着中、缅、印的商贸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的铜案、铜鼓凝集着两千多年悠久灿烂的文明;石雕佛像,闪烁着中原与东南亚文化交流的光芒;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军民在这片絷土上抗击日本侵略军,首创全歼侵略者的战例,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庄严肃穆的国殇墓园里安息着为国捐躯的抗日英烈,数千座墓碑向后人昭示着民族精英抵御外辱的浩然正气。

当你走进腾冲名人的故居,走进一座座明清古寺、古碉、古城,走进一座座清幽古老的院落和一道道石板小巷,你会在一种特别的文化氛围中受到震撼。

在古老的侨乡和顺,还有一座建于1920xx年,至今仍然是全国规模最大、藏书最多的乡村图书馆。

最新南亚热带植物公园心得体会总结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运用地图,说明东南亚的地理位置,范围。掌握东南亚的自然地理环境,地形特征,河流特征等要素。了解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和分布,以及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2.能力目标:通过对东南亚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对比分析,进一步训练读图能力和对比分析能力。

3.教育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我国邻国的情况有大体的了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东南亚的自然地理环境,地形特征,河流特征等要素

2.了解热带雨林气候 和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和分布,以及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难点:通过对东南亚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对比分析,进一步训练读图能力和对比分析能力。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挂图、板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复习提问上节课的内容。学生回忆,并回答问题。复习以前所学内容,为本节课的新课部分做铺垫。

二、导入新课:

观察亚洲政区图。

指导学生读图。

回忆与中国相临的16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最南端的,与我国的广西、云南交界的就是缅甸、老挝、越南,这三个国家以及位于这三个国家以南的国家,往往呈现出一派别具一格的热带风情,由于这里是亚洲的最东南角,这个地区就被人们叫做东南亚。

板书:第二章 了解地区

第一节 东南亚

三、讲授新课:

指导学生读图。强调方法的掌握远比知识的掌握重要。

指导学生按照(平均海拔 高度、相对高度、主要地形类型、地形分布特点)的方法分析地形特征。

一.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1.通过读图掌握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西南与大洋洲相临。经纬度位置:大致在30°n至10°s之间半球位置:主要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通过读图强调东南亚的组成部分: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列表比较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自然环境各方面的相同点和差异

2.通过地形图分析:

(1)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南部地势低平

(2)马来群岛地势崎岖,山岭多、平原少。

3.河流

(1)在图中找出中南半岛上的湄公河,以及附近的河流,在图中用笔描出,判断其流向和注入地,判断其水力资源的丰富程度分析河流与地形的相互联系,以手做比喻加强学生对“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征的记忆。

(2)根据地形分析马来群岛上河流的主要特征。指导学生阅读相关材料、查看相关地图。

4.以纬度位置突出东南亚地处热带的特点,

阅读课文,尝试独立分析影响东南亚气候的主要因素,作出推断

学生以自学的形式独立解决问题

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由于降水的不同,分别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1)在中南半岛上11月~次年5月盛行东北风、降水偏少,为旱季6月~10月盛行西南风、降水很多为雨季。农作物一般在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2)在马来群岛上,终年高温多雨,农作物可以随时播种,一年到头都有收获

马来群岛火山活动和地震频繁,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总结马来群岛地处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四、小结和作业:回顾东南亚的地形和气候,做配套练习。

教学后记:

学生进行了长时间的学习后,逻辑思维能力有所提高,课程的设计注重知识的迁移,旧知识与新知识迁移,从亚洲迁移到欧洲。有的学生可能如鱼得水,但不排除一些学生畏难,在课堂上要注意启发、引导、鼓励。

二、自然条件(板书)

1.地形

[读图]读《东南亚地形图》指导学生一边看图,一边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总的看地形有什么特点?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有什么区别?(学生回答略)教师指图介绍主要地形的分布。

[教师归纳] 总的看东南亚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和三角洲多在大河的下游及沿海。从中南半岛看,(教师边讲边绘中南半岛山河示意图,要求学生从图上找出主要山脉及河流名称)与我国西南部山水相连,呈南北向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形势。

[提问] 这种山河大势给当地居民生产活动带来什么影响呢?(上游流经山区,地势险峻,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为工农业生产提供动力。下游水流缓慢,两岸形成冲积平 原,土质肥沃,灌溉便利,为农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提问]在图上找出中南半岛上五个国家的首都,它们所在位置有什么共同点?为什么?(都在河流沿岸。这一带为冲积平原,自然条件优越,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农业发达,人口稠密。)

教学设计示例1

【教学重点】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地形特征

【教学难点】马六甲海峡和中南半岛及马来群岛地形的差异

【教学工具】相关地图和图片

(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了东亚,从东亚继续南行,我们将到达哪个区域?东南亚

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新的区域——东南亚

(板书)第九章 东南亚

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在东亚政区图上,找出东南亚的最北界,再找到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中南半岛的“中南”是位于中国之南而得名,北部与中国相连。

(读图并提问)与中国相邻的国家?(越、老、 缅);

中南半岛上有哪几个国家?马来群岛上有哪几个国家?

内陆国(老)

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印尼)

根据地图大家比较一下东南亚所处的地理位置与东亚相比有什么不同?(东南亚位与低纬,南纬10°和北纬25°,东亚位于中纬),赤道横穿哪些国家(印尼)?这说明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什么温度带?(热带)

(板书) 一、东南亚范围:中南半岛,马来群岛

(读图提问) 从东南亚向东西南北行进 分别是哪些大洋或大洲?

(北:欧亚大陆 南:澳大利亚 东:太平洋 西:印度洋)

(讲解)东南亚位于南北两个大陆,东西两大洋之间,处于“十字路口”这种地理位置使此地自古以来成为重要的战略要地。

(板书)二 “十字路口”的重要位置

1、世界海运,航空运输枢纽

展示“马六甲海峡航海图”阅读介绍马六甲海峡航海图的小字。

(提问)日本称“马六甲海峡”为“海上生命线”,为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板书)2、 “马六甲海峡”

展示“东南亚地形图”

老一辈革命家陈毅赠缅甸友人的一首诗: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我吸川上流,君喝川下水;彼此地相连,依山复靠水。山山皆向北,条条南流水。这首诗说明了什么? 我国和中南半岛山水相连

(读东南亚地形图并填图) 中南半岛的地势如何?山山皆向北,条条南流,北高南低。知道学生用笔画(红河 湄公河 湄南河 萨尔温江 伊洛瓦底江)

展示“湄公河上、下游地形剖面图几三角洲图”,指图讲解:

这些河流上游流经山区的河段,切割作用显著,河谷是横剖面v字形,两岸高山耸立,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下游河谷展宽,水流缓慢,泥沙沉积,河岸两侧形成冲积平原。入海口形成河道纵横,地势低平土质肥沃的三角洲。湄公河平原是东南亚最大的平原,是人口稠密,农业发达的地区。

(板书)三、地形的基本特征

1、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引导学生观察地图,讨论为什么大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

(总结) 自然条件限制人类生活。人类和自然息息相关。

展示东南亚地形图,简要介绍菲律宾的马荣火山,继续分析马来群岛的地形特征

(板书)2、马来群岛的地形特征:山岭很多,地形崎岖,多火山地震

提问 为什么马来群岛多火山?

(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火山对当地人民有什么影响?

虽然火山爆发会给附近人民 带来巨大的灾难,但由于火山喷出的火山灰,形成了肥沃的土壤,人们都愿意到这里耕种,造成了爪蛙岛的地少人多,人口稠密的情况。(引 导学生看问题应该一分为二)

(总结)

(复习反馈)

【板书设计】

第九章 东南亚

第一节 地理位置和自然环 境

一、东南亚范围:中南半岛,马来群岛

二、“十字路口”的重要位置

世界海运,航空运输枢纽

“马 六甲海峡”

三、 地形的基本特征

1、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 分布

2、马来群岛:山岭 很多,地形崎岖,多火山地震

教学设计示例2

【教学重点】热带雨林气候

【教学难点】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

【教学工具】相关地图及图片

(导入)在前一节课的学习 中,我们系统分析了东南亚的位置和地形特点,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不仅地形不同,由于它们的位置不同,气候也有差异,下面我们分析气候的差异。

(板书)四、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 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展示热带雨林风光图片,提问:热带雨林气候地区有什么特点?这与什么因素关系密切?

(全年光照、热量、水分都很充足,即全年高温多雨)

读图“热带雨林的天气示意图”分组讨论图中所示的含义。

(学生讨论活动)

(总结)高温多雨,这种气候下,随时可以播种,四季收获。

(提问)为什么热带雨林气候全年炎热?

引导学生在东南亚地形图中找出位于赤道附近的地区

(小结)从地区看,马来半岛的南部及马来群岛的大部位于赤道附近,从国家看,印尼、马来西亚、文莱、新加坡和菲律宾南部都位于赤道附近。这些国家或地区应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转折)中南半岛与此不同

(读图)比较“ 新加坡各月气温与降水的分配图”“曼谷各月气温与降水两的分配图”

引导学生分析两图:两个城市的气候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明显的不同点?

(讲解)中南半岛一年中风随季节变化(季风),冬半年刮东北季风,夏半年刮西南季风,为热带季风气候。受气候影响,在每年6月至10月,西南季风从海上吹往陆地,降水丰沛,降水量可达1000—1500毫米,称雨季。11月到第二年5月,东北季风从大陆吹向海洋,降水少,天气干燥,是旱季。

展示东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的景观照片

(提问)这种气候对当地的农业生产有何影响?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提问)东南亚的两种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分别有什么影响?

引导学生填写下表:

气候类型分布地区气候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总结)

(复习反馈)

【板书设计】

四、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教学设计示例3

【教学重点】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地形特征

【教学难点】马六甲海峡和中南半岛及马来群岛地形的差异

【教学工具】东南亚教学课件[来源:学+科+网]

(直接导入)大家知道全世界那个地区华人、华裔最集中吗?

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新的区域——东南亚

【讲授研讨新课】

(课件展示)引导学生确定东南亚的范围:在地图中确认东南亚的最北界,再找到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设问)中南半岛的“中南”是什么含义?,为什么有的书上将马来群岛又称为“南洋群岛”?

中南 :位于中国之南而得名,北部与中国相连。

南洋群岛:我国有时称南海为南洋,故习惯上常把马来群岛称为南洋群岛。

(课件展示)东南亚十国

引导学生读东南亚政区图,找出中南半岛上的国家。

(提问)与中国相邻的国家?(越、老、 缅);

谁是内陆国?(老)

继续引导学生读东南亚政区图,找出位于马来群岛上的国家。

(提问)1.哪个国家既在中南半岛上,又在马来群岛上?

2.哪个国家面积最大?

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印尼)

(引申讲解)东南亚现在应为11国,新建立的国家是岛国:东帝汶

(学生活动)在相应的填充图上填写东南亚十国的名称、首都。巩固所学知识

(课件展示)东南亚的地理位置

根据地图大家比较一下东南亚所处的纬度位置与东亚相比有什么不同?(东南亚位与低纬,南纬10°和北纬25°,东亚位于中纬),赤道横穿哪些国家(印尼)?这说明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什么温度带?(热带)

(读图)东南亚政区图

从东南亚的海陆位置看,其位于哪两个大陆和那两个大洋之间?

(北:欧亚大陆 南:澳大利亚 东:太平洋 西:印度洋)

(讲解)东南亚位于南北两个大陆、东西两大洋之间,处于“十字路口”这种地理位置使此地自古以来成为重要的战略要地。(扩展资料:美国在东南亚的军事基地众多)

(课件展示)“马六甲海峡航海图”简要介绍马六甲海峡在海运中的重要位置。

(提问)日本称“马六甲海峡”为“海上生命线”,为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简要总结)

(课件展示)“东南亚地形图”

从图中我们能够发现东南亚的河流众多,请同学们在图中依次找出:红河 湄公河 湄南河 萨尔温江 伊洛瓦底江

提问:这些河流大部分发源于哪里?

这些河流之间的黄颜色表示什么地形?(山脉、高原)

这些河流的流向和山脉方向有什么特点?(南北纵列,山河相间)

(课件展示)“湄公河上、下游地形剖面图几三角洲图”,指图讲解:

这些河流上游流经山区的河段,切割作用显著,河谷是横剖面v字形,两岸高山耸立,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下游河谷展宽,水流缓慢,泥沙沉积,河岸两侧形成冲积平原。入海口形成河道纵横,地势低平土质肥沃的三角洲。湄公河平原是东南亚最大的平原,是人口稠密,农业发达的地区。

(总结) 自然条件限制人类生活。人类和自然息息相关。

(课件展示)湄公河风景

(承转)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下游形成宽广的冲积平原和三角洲,那么,马来群岛的地形有什么特点呢?

(课件展示)东南亚地形图

引导学生观察地图,讨论马来群岛的基本地形特征。

(课件展示)展示东南亚地形图,简要介绍菲律宾的马荣火山,继续分析马来群岛的地形特征

(提问)

为什么印度尼西亚有被称为“火山国”呢?

(课件展示)

(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提问)火山对当地人民有什么影响?

虽然火山爆发会给附近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但由于火山喷出的火山灰,形成了肥沃的土壤,人们都愿意到这里耕种,造成了爪蛙岛的地少人多,人口稠密的情况。(引导学生看问题应该一分为二)

(总结)

(复习反馈)

【板书设计】

第九章 东南亚

第一节 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一、东南亚范围:中南半岛,马来群岛

二、“十字路口”的重要位置

世界海运,航空运输枢纽

“马六甲海峡”

三、 地形的基本特征

1、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2、马来群岛:多火山

探究活动

分组讨论: 为什么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地区几乎每天午后2—3点降对流雨?

目的:

1.使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综合的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

2.增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促进知识迁移。

解析:

这里的热带雨林气候去位于赤道两侧,海洋广阔,水汽充足,受热丰富,对流旺盛。尤其以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的时刻(午后两点左右),对流最旺盛。同理,我国的对流雨多见于夏季的午后,也就不难理解。

最新南亚热带植物公园心得体会总结四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东南亚的范围及包括的国家,掌握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掌握东南亚地形、气候的一般特点,及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在地形、气候方面的差异。

2.通过指导学生使用地图,分析东南亚的重要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特点,提高学生的读图和分析图的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问题的能力。

3.通过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关系的分析,了解地理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教学重点东南亚重要的地理位置,东南亚的地形、气候特点。

教学用具《东西半球图》、《东南亚地形图》、热带雨林气候的天气示意图。

教学方法讲述法与谈话法相结合。

教学提纲

第一节 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一、范围、地理位置及国家

1.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2.联系两大洲、沟通两大洋的“十字路口”

3.位于南纬10°至北纬25°之间

二、自然条件

1.地形: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

2.气候:①热带雨林气候②热带季风气候

最新南亚热带植物公园心得体会总结五

澜沧江-湄公河发源于中国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北麓拉寨共马山海拔5167米的一座小冰川,干流全长4880公里,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6国,是一条著名国际河流,被称为“东方的多瑙河”。

古时傣族称“南兰章”,意为“百万大象繁衍的河流”。

澜沧江-湄公河属于太平洋水系。

在昌都以北有两处河源,西源昂曲长364公里,东源扎曲长518公里。

扎曲在尕松以上分为扎阿曲和扎纳曲两支,扎阿曲长93.3公里,流域面积577平方公里,为澜沧江-湄公河正源。

河源地区海拔4500米至5800米,主要是冰川、高山和河谷平原。

澜沧江在青海省境内448公里,西藏境内465公里,云南省境内1216公里,中国境内全长2139公里。

澜沧江出中国境后称为湄公河,其中南阿河口至南腊河河口31公里为中国与缅甸界河。

湄公河老挝境内干流长777.4公里,老缅界河234公里,老泰界河976.3公里。

柬埔寨境内长501.7公里,越南境内长229.8公里,从越南胡志明市南面流进南中国海。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居住着90多个少数民族,民居建筑、民族风情、民族服饰、宗教习俗各不相同。

从河源至河口,涵盖了除沙漠以外的气候环境的地表形态,包括冰川区的寒带、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的干冷、干热和湿热多种气候带;

穿越冰川、草甸、高原、高山峡谷、中低山宽谷、冲积平原等地理单元。

自然景观雄奇壮丽,民风民俗神奇迷人,是一条集探险旅游、观光旅游、休闲旅游、科学考察旅游等多种旅游于一体的黄金旅游线。

位置:源于中国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北麓拉寨共马山海拔5167米的一座小冰川

面积:全长约4880公里,天然落差约5000米,流域面积约81万平方公里。

我国境内澜沧江长约2100公里,天然落差约4500米。

流域面积17.4万平方公里,天然落差1780米,流域面积9.1万平方公里

概貌:澜沧江市我国连接东南亚国家的水运大动脉,有“东方多瑙河”之称。

澜沧江航道开通和思茅港的建立,为旅游者提供了沿着澜沧江——湄公河水上旅游线,开展中、老、缅、泰寺国游的方便。

游览澜沧江可分上下两段。

上段游览线从景洪出发,逆水而上至虎跳石,到了虎跳石,江面已渐渐收缩,最窄处仅20米左右。

两岸是参差不齐的大岩石,江水汹涌澎湃。

下段游览线从景洪乘船而下,经橄榄坝至中、老、缅3国交界处。

礁石林立,离开橄榄坝往下行驶,两岸山势险峻。

最新南亚热带植物公园心得体会总结六

【学习目标】

1、归纳总结东南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并能熟记。

2、通过材料,会分析东南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分析农业生产活动的条件。3、能结合材料分析东南亚的工业生产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德育目标】

掌握区域学习的方法,树立区域可持续性发展的意识。

【目标评价】

1、通过预习达成目标1

2、通过课内探究达成目标2、3

【重难点】

东南亚的自然地理特点及工业生产的问题和整改措施

【学法】

自主探究、合作探究、诱思探究、直观学法

【课前预习】

1、归纳并记住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自然地理特征。

2、列举并记住东南亚各种资源及分布国家,归纳东南亚工业发展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课堂探究】

目标一:东南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农业生产活动

材料一:东南亚区域图。

材料二:泰国是亚洲水稻主产区之一,泰国香米世界知名。因为口感佳,质地白皙,而且具有天然的香味,长久以来一直是泰国皇室的御用米,现在已经成为泰国的主要出口米之一。产于素有“泰国谷仓”之称的泰国中部的湄南河平原。

1、阅读曼谷和巴厘岛的气候资料图,比较两地的降水差异并说明原因。

2、描述q地的地形特征,并说明其形成原因。

3、q处河流在开发利用上以______________为主,湄南河平原处河流以________________为主。4、分析湄南河平原种植香米的区位条件。

5、橡胶树喜高温、高湿,适于在土层深厚肥沃而排水良好的酸性砂壤土上生长。浅根性,枝条较脆弱,对风的适应能力较差,易受风寒并降低产胶量。p处山地山麓地带,有大片的橡胶林分布,根据橡胶树的生长习性,分析该地拥有橡胶生长的自然条件。

6、阅读有关材料,分析永兴岛淡水资源不足的原因,并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巩固练习】

材料一:东南亚某国约有6300万人口,左图为该国地形示意图。

材料二:m城气候资料(右图)。(1)分三个区域描述该国的地形特点。

(2)分析m市最高气温出现在4月的原因。

(3)该国洪灾,导致国际市场稻米价格上涨,分析该国多洪灾的原因。

【归纳总结】东南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农业生产活动(气候、地形、河流、农业)

目标二:东南亚的工业及东南亚的可持续发展

材料一:甲图为世界部分区域图。材料二:最近几年发达国家在印该地区一些国家进行产业转移,工

业产业链环节上的分工情况如乙图所示。丙图为-耐克品牌鞋类区域生产比重变化

图。

(1)描述苏门答腊岛聚落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2)描述新加坡炼油工业布局特点,并分析新加坡发展炼油工业的优势条件。

(3)2001—20越南生产的耐克鞋类所占比重逐渐________,近年来该类产业向东南亚一些国家转移,分析这些国家主要优势。

(4)东南亚和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在世界产业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根据乙图分析要改变此状况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巩固练习】

【归纳总结】

东南亚的工业、问题及措施

归纳总结东南亚的地理特征:

最新南亚热带植物公园心得体会总结七

西方餐桌礼仪起源于法国梅罗文加王朝由于受到拜占庭文化启发,而制定一系列由于受到拜占庭文化启发,而制定一系列,到了罗马帝国的查里曼大帝时,礼仪更为复杂而专制,皇帝必须坐最高的椅子,每当乐声响起时,王公贵族必须将菜肴传到皇帝手中。

在17世纪以前,传统习惯是戴着帽子进餐。帝制时代餐桌礼仪显得繁琐与严苛,不同民族有不一样的用餐习惯:高庐人坐着用餐,罗马人卧着进食,法国人从小被教导用餐时双手要放在桌上,但是英国人却被教导不吃东西时双手要放在大腿上。欧洲的餐桌礼仪由骑士精神演变而来。12世纪,当意大利文化影响到法国时,餐桌礼仪与菜单用语变得更为优雅与精致,教导礼仪的著作纷纷问世,应邀做客赴宴会时,必须注意下列几点,请帖上如果有注明h.s.v.r(敬请赐复),务必函复是否接受邀请。准时赴宴,不早到也不迟到。被主人请入餐厅时,必须保持站立着,直到女主人坐下来以后才能就坐。每道菜端上桌时,等待女主人示意才开始进食;用餐完毕,女主人站起来后,才可以离座。除了面包以外,任何食物都不可以直接用手指头碰触。面包不可以用刀切割,必须用手撕下一块,涂抹奶油后送人口中。切割食物时不可以发出声音,刀子始终不可以放入口中。每道菜用完后,必须将刀叉整齐地摆在盘上,喝汤时,用汤匙往外舀,然后就着汤盆边缘喝汤,在法国不可以倾斜汤盆,在其它国家可以向外倾斜,方便舀汤。古代希腊人待客时,在进入餐厅以前会先请客人更换凉鞋,让客人感到轻松舒适,主人也会把最好的座位留给陌生人。而罗马人由于喜欢卧着进餐,不但餐前先沐浴,还换穿毛料的及膝长袍以方便躺卧。罗马贵族喜欢在三面有躺椅的躺卧餐桌用餐,上菜时仆役的双脚随着音乐的节拍移动,先端给主人。

时至今日,这些餐桌礼仪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在欧洲国家还保留了下来。当你前往朋友家做客时,穿上体面的衣服,携带适当的礼物,言谈举止处处显现出优雅与涵养,永远都是必要的。

一、何谓西餐

西餐这个词是由它特定的地理位置特点所决定的。我们通常所说的西餐不仅包括西欧国家的饮食菜肴,同时还包括东欧、美洲、大洋洲、中亚、南亚次大陆以及非洲等地的饮食。西餐一般以刀叉为餐具,以牛扒为主食,多以长形桌台为台形。西餐在我国从最早的“住宅菜”、“洋人饭店中的西餐厅”、中国商人经营的“番菜馆(20世纪初期)”,已发展到今天社会上众多的“西餐厅”、各大涉外宾馆、饭店的“西餐厅”。

西餐的主要特点

(1)口味香醇、浓郁。西餐的独特用料

其与我国其他菜类相比,有明显的香味浓烈的特色。西餐多用奶制品,如鲜奶油、黄油、干酪等。西餐的调料、香料品种繁多,烹制一份产品往往要使用多种香料,如桂皮、丁香、肉桂、胡椒、芥末、大蒜、生姜、香草、薄荷、荷兰芹、蛇麻草、驴蹄草、洋葱等。

西餐常用葡萄酒作为调料,烹调时讲究以菜配酒,做什么菜用什么酒。其中法国产的白萄萄酒和红葡萄酒用得最为普遍。

(2)别具一格的烹调方法。西餐常用的烹调方法有煎、焗、炸、炒、烤、烩、烘、蒸、熏、炖、煮、扒、铁扒、铁板煎等,其中铁扒、烤、焗在烹调中更具特色。许多高档产品多用铁扒、烤、铁板煎的方式烹制,如烤火鸡、铁扒牛排等。

(3)调味沙司与主料分开烹制。西餐产品在形态上以大块为主,如大块的牛排、羊排、鸡、烤肉等,很少把主料切成丝、片、丁等细小形状。大块原料在烹制时不易入味,所以大都要在产品成熟后伴以或浇上沙司。沙司在西餐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厨房中设有专门的厨师制作,不同的菜烹制不同的沙司,在使用时严格区分,如薄荷汁配羊扒,法汁、意大利汁、油醋汁配沙拉等。

(4)注重肉类产品的老嫩程度。西餐对肉类产品,特别是牛肉、羊肉的老嫩程度很讲究。服务员在接受点餐时,必须问清顾客的需求,厨师按顾客的口味进行烹制。一般有5种不同的成熟度,即全熟(well done)、七成熟(medium well)、五成熟(medium)、三成熟(medium rare)、一成熟(rare)。

2.西餐的主要菜系及其特点

西餐大致可分为欧美式和俄式两大菜系。欧美菜系主要包括英、法、美、意菜以及少量的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地方菜。下面介绍几个主要菜系。

(1)英式菜的特点是油少、口味清淡。调味很少用酒,调味品大都放在餐台上由顾客自己选用。常备佐料有醋、生菜油、芥末、番茄沙司、辣酱油、盐、胡椒粉等。烹调的方法多用烧、烤、熏、煮、蒸、烙等。

主要名菜名点有:薯烩烂肉、烤羊鞍、野味派、冬至布丁、牛扒腰子布丁等。

(2)美式菜的特点是咸里带甜。烹调方法大致和英式菜相似,但铁扒菜较为普遍。美国人一般对辣味菜不感兴趣,常将水果烧在菜里作为配料,如菠萝焗火腿、苹果烤鸭、紫葡萄烧野味,点心和色拉也大多用水果作原料,早餐普遍爱喝各种果汁。

主要的名菜名点有:丁香火腿、美式火鸡、苹果色拉、糖油煎饼带熏咸肉或火腿等。

(3)法式菜的特点是选料广泛,如蜗牛、马兰、百合、大鹅肝等均可入菜。调味用酒较重,也很讲究,什么菜用什么酒都有严格的规定,如清汤用葡萄酒,海味用白兰地,火鸡用香槟,水果和甜点用甜酒或白兰地等。

(4)意大利菜的特点是味浓,讲究原汁原味,烧烤菜较少。烹调以炒、煎、炸、红烩、红焖等方法著称。意大利人喜爱面食,把各种面条、通心粉、饺子、面疙瘩作为佳肴。意大利面条品种很多,长、短、粗、细、空心、圆形、扇形、弯曲等各种形状都有,烹制方法也五花八门。意大利的番茄酱、腌腊、奶酪等制品也较著名。

(5)俄式菜的特点是油大味重,制作也较为简单。肉类、家禽及各式各样的肉饼菜均烧得很熟才吃。口味一般喜欢酸、辣、甜、咸,还喜欢用碎肉末、鸡蛋和蔬菜制成发面包子。咸鱼和熏鱼大都是生吃,调味喜用酸奶油。

欧洲的餐桌礼仪由骑士精神演变而来。12世纪,当意大利文化影响到法国时,餐桌礼仪与菜单用语变得更为优雅与精致,教导礼仪的著作纷纷问世。时至今日,餐桌礼仪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在欧洲国家还保留了下来。当你前往朋友家做客时,穿上体面的衣服,携带适当的礼物,言谈举止处处显现出优雅与涵养,永远都是必要的。

最新南亚热带植物公园心得体会总结八

高中地理东南亚课件

第一节 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一、范围、地理位置及国家

1.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2.联系两大洲、沟通两大洋的“十字路口”

3.位于南纬10°至北纬25°之间

二、自然条件

1.地形: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

2.气候:①热带雨林气候②热带季风气候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我们在学习东亚区域地理时,是从哪几个方面认识东亚的?(范围、地理位置、居民及自然条件和经济特点。)

引入新课 我们今天学习的区域地理,仍然是从这几个方面分析,找出它与东亚的差异,总结出区域地理特征。

一、范围、地理位置及国家(板书)

[读图] 读《东西半球图》,教师指图明确范围,在图中找出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教师做简单介绍。

[提问] 从图上看位于哪两个大陆和哪两个大洋之间?(从海陆位置看,在亚洲东南部,濒临太平洋和印度洋,正处于亚洲和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十字路口”,从古至今一直是海上交通要道,马来半岛南面的马六甲海峡,是通过这个路口的咽喉,交通位置十分重要。)

1.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2.联系两大洲、沟通二大洋的“十字路口”

[读图]读“马六甲海峡的航线”图。教师介绍马六甲海峡。

[提问]日本把马六甲海峡为“海上生命线”,这是为什么?提示学生可参看“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源示意图”回答。(日本的工业原料依赖于进口,需从亚洲、非洲等地进口石油、铁矿石等,而马六甲海峡是它必经之地。日本向亚洲、非洲等地大量出口工业产品,同样需经马六甲海峡,它直接关系到日本经济的发展。)

[读图]读《政区图》引导学生思考,地区和东亚地区所占纬度有什么不同?哪些国家位于赤道两旁?(东亚大部分在北回归线以北,则位于南纬10°至北纬25°之间,绝大部分在北回归线以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国位于赤道两侧。)指导学生从图上找出包括的国家和地区,参看课本附表,国家概况,做总结归纳。

3.位于南纬10°至北纬25°之间

的这种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对其自然环境有什么影响呢?

二、自然条件(板书)

1.地形

[读图]读《地形图》指导学生一边看图,一边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总的看地形有什么特点?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有什么区别?(学生回答略)教师指图介绍主要地形的分布。

[教师归纳] 总的看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和三角洲多在大河的下游及沿海。从中南半岛看,(教师边讲边绘中南半岛山河示意图,要求学生从图上找出主要山脉及河流名称)与我国西南部山水相连,呈南北向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形势。

[提问] 这种山河大势给当地居民生产活动带来什么影响呢?(上游流经山区,地势险峻,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为工农业生产提供动力。下游水流缓慢,两岸形成冲积平原,土质肥沃,灌溉便利,为农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提问]在图上找出中南半岛上五个国家的首都,它们所在位置有什么共同点?为什么?(都在河流沿岸。这一带为冲积平原,自然条件优越,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农业发达,人口稠密。)

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板书)

[提问] 指导学生读《地形图》后问马来群岛与中南半岛相比较,地形有什么区别?(同样多山,但大河很少,一般河流短小,平原少,地形崎岖,而且多火山。如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有“火山国”之称。)

[看景观图]指导学生看课本“坦博腊火山大爆发”图。

[提问]为什么马来群岛多火山?提示学生参看《六大板块示意图》和《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分布示意图》,并注意与日本比较。

[教师归纳]马来群岛与日本群岛一样,也是位于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不稳定。所不同的是,马来群岛处于印度洋、太平洋两大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

[提问]火山爆发会给当地带来什么影响?(一方面会带来巨大的灾难,另一方面火山喷出的火山灰富多种元素,也会使当地的土壤肥沃。)

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板书)

总的看的多山地形与其所在位置是分不开的。它不仅影响了的地形,也影响了的气候,我们来分析一下本区气候特征。

[提问]属于哪个气候带?提示学生参看“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图。(属热带多雨地带。)

[提问]这里的气候有什么特点?指导学生看《世界年平均气温图》和《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这里年均温可达20℃以上,年降水量大部分在毫米以上。因此是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

[教师讲述]但由于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所在位置不同,它们之间的气候也存在差异,尤其在降水上,可以分为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2.气候

①热带雨林气候(板书)

[读图]指图,明确热带雨林气候的分布地区——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

[提问]这一带纬度位置特点是什么?(赤道附近。)

[提问]这一带每天的天气变化过程怎样?指导学生读热带雨林气候的天气示意图,请一学生按图分析一天的天气变化情况。(日出以后,气温逐渐升高,地面上的空气受热上升,天空云量逐渐增多;午后两三点钟,天空浓云密布,雷电交加,降下大量雨水;到傍晚云量减少,天气转晴。)

[提问]这里为什么会经常产生这样的天气变化叱?提示学生可参考“降水的分布和变化”一节的内容。(马来群岛位于赤道附近,全年气温高,气压低,同时四周为广阔的海洋,水汽来源充足。日出后,地面空气受热上升,上升过程中温度不断下降,空气中的水汽容易达到饱和而凝结成水滴,产生对流雨。)讲课过程中,绘制上升气流降水示意图。

正是由于这里有充足的热量和降水,所以可以生长终年常绿茂盛的森林,我们叫这种植物类型为热带雨林。并且这里的农作物全年可以播种,都能收获。

②热带季风气候(板书)

[读图]指图,明确热带季风的分布地区——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

[提问]什么是季风气候?中南半岛的风向有什么变化?指导学生参看“亚洲东部一、七月的气压和风向”图。(季风气候是指在一年之内,随季节不同,风向有规律的变。这里一月为东北风,七月为西南风。)

[教师讲授]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每年11月到第二年5月吹东北风,是来自亚欧内陆的风,所以较干燥,降水少,形成旱季。6月到10月吹西南风,它来自湿热的印度洋,所以降水很多,形成雨季。

[提问]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最大的区别是什么?(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多雨,而热带季风气候有旱季和雨季之分。)

[教师补充]由于热带季风气候一年有雨季、旱季之分,所以这里的农作物多在雨季播种,在旱季收获。

最新南亚热带植物公园心得体会总结九

各位带着微笑而来的嘉宾们,早上好,非常欢迎大家来到中国翡翠第一城——腾冲,很荣幸能够担任大家此次腾冲之行的导游,首先想请问大家是第一次到腾冲还是多次到达过啊,(客人答),无论你是第一次到腾冲还是已经几次光临,腾冲都会给您一个这样的感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不如腾冲美景辉煌”,腾冲是一个来了还想再来的地方。

现在从机场到腾冲县城有十三公里的路程,_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腾冲机场,腾冲机场始建于1939年,是当时驼峰航线的的一个重要起降点,在滇西抗战中曾起到过重要作用,1949年9月,云南省主席卢汉派一专机来接云贵监察使李根源先生到昆明,成为老机场的最后一次起飞,后老机场弃用,_年腾冲县向国家军委和国务院重新提交设立腾冲机场的申请,得到批示后_年动工,_年12月竣工完成,_年2月16日正式通航,属于3c级机场,以前大家来到腾冲非常辛苦,要跋山涉水(也就是翻越世界屋脊高黎贡山,渡过天险怒江)才能到达腾冲,现在只要一杯清茶的时间大家就快速的到达腾冲!

接下来_就代表我们腾冲县的县长给大家做一场小型的县情报告,从七个方面给大家介绍一个我们这个山川秀美,历史悠久的腾冲小城:(第一:国土面积辽阔,民族众多,人口密度相对不高。腾冲县属于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国土面积5845平方公里,居住着汉、回、傣、佤、傈僳、阿昌等25种民族。全县辖18个乡镇,居住着63.7万父老乡亲,也就是说我们这里每平方公里只有107人。大部分建筑都是单家独院型的,所以被称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胜地之一。

第二:边境线绵长,商贸发达。腾冲与缅甸山水相连,国境线长148.075公里,自古就是西南边陲的重要通商口岸和边防重镇,境内设有猴桥国家一类口岸,有滇滩、自治两个省级口岸和三岔河等14条边境通道。还有不计其数的民间通道可以通往缅甸,腾冲县政府现已修通至缅甸第三大城市密支那的腾密公路,现正至力于打通从密支那进入印度的雷多这条东南亚大通道,打通之后我县将是对东南亚贸易最重要的前沿,所以现在的腾冲县是国家级对外开放县。

第三:物产资源丰富,为云南省富矿县之一。境内森林覆盖率70.7%,活立木储量4660多万立方米。矿产资源丰富,品位较高,现已开发的主要有铁、锡、铅、锌等金属矿和硅藻土、硅灰石、高岭土等非金属矿。铁矿储量2亿多个金属吨,属低硫磷高品位优质矿床,平均品位58%;硅藻土储量4.7亿吨,约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的三分之一;硅灰石储量超过1.2亿吨,属国内特大型优质矿床。水利资源主要有槟榔江、龙川江、大盈江三大水系,可开发利用水电100多万千瓦。

第四:华侨众多,是云南省著名侨乡。现有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16万多人,分布在24个国家和地区。

第五:旅游资源独特,是云南旅游的新亮点。相信大家以经多次到云南了,_年以前一场电视剧[孽债]把西双版纳炒得火火红红的,_年前背个背包大理丽江艳遇一次也是不错的选择,_年以后大家再到云南旅游,朋友们都会向你推荐到腾冲走一走,看一看;现全县风景名胜区总面积730平方公里,有景点92个,以火山、热海、北海湿地、云峰仙山为自然景观,以和顺侨乡、滇缅抗战博物馆为人文景观,以我们特有少数民族傈僳族的上刀山下火海为民族依托全面发展腾冲旅游业,是云南旅游的一个新亮点。

第六,农业昌盛,加工业发达。因为气候怡人,土地肥沃,本地所产的大米,茶叶,木材及各种土产都在国内享有胜名。而不得不说的就是加工业,腾冲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首开了世界翡翠加工先河,是东南亚最大的翡翠加工集散地,_被亚洲珠宝联合协会誉为““中国翡翠第一城”。

第七:文化积淀厚重,腾越文化闪烁灿烂。长期以来,腾冲在与外界交往中,中原文化、南诏文化、抗战文化、异域文化、边地少数民族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具有多元文化特点的“腾越文化”。县内人文景观众多,有“在中国乡村藏书量堪称第一”的和顺图书馆,有保存比较完整的滇西抗日纪念馆——国殇墓园,有蜀身毒道遗址等。腾冲有崇文尚教的传统,清末民初先后有39人东渡日本留学,涌现了云南辛亥革命首义领袖张文光、民国元老李根源、抗日县长张问德、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艾思奇等一批知名人士)。

综上七点,腾冲在各们嘉宾心目中有一点点的了解,但腾冲是一本百读不腻的书,是一块百看不厌的翡翠,需要各位嘉宾带上您的心灵呤听这片土地向您发出的呼唤,在此先祝各位嘉宾腾冲之行舒心愉快!谢谢大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