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安全出行家校一起心得体会总结 关于学生出行安全的心得体会(三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5 03:23:53 页码:11
安全出行家校一起心得体会总结 关于学生出行安全的心得体会(三篇)
2023-01-05 03:23:53    小编:ZTFB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2022安全出行家校一起心得体会总结一

2、红灯停,绿灯行,安全处处伴我行。

3、维护校园治安秩序,保障师生人身、财产安全。

4、人人讲安全,家家保平安。

5、生命是一种信任,安全是一种责任。

6、马虎人,一失足成千古恨;遵章者,三思行享百年福。

7、宁为安全操碎心,不让事故害人民。

8、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全面排除安全隐患。

9、事事安全牢记人心,人人幸福洒满校园。

10、礼让放在先,安全大于天。

11、讲安全时时谨记,出事故家家伤心。

12、幸福是棵树,安全是沃土。

13、关注安全生产,确保校园平安。

14、不夸海口一定安,学养文昌千万宁。

15、放火之心不可有,防火之心不可无。

16、今日今时我为安全而注意,明日明刻安全为我为牵伴。

17、出门多看一眼,遇事多想一点,安全放重一点。

18、可见玩耍要当心,安全时刻在我心。

19、构建文明新校园,需要安全作先锋。

20、安全文明和谐,积极奋发博学。

21、读安全课本,掌生命之握。

22、安全教育在我心,营造快乐靠大家。

23、课间活动有秩序,校园文明争第一。

24、不管是骑神马,还是坐浮云,安全第一。

25、安全驻心中,命运握手中。

26、生而有命,安全为重,隐患重重,你我慎行。

27、甜蜜的家盼着你平安归来。

28、平安校园在我心,安全行动手中行。

29、营造校园安全氛围,创造温馨学习环境。

30、安全是最大的节约,事故是最大的浪费。

2022安全出行家校一起心得体会总结二

今年6月份是全国统一开展的第十一个“安全生产月”,活动主题是“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为确保我办第十一个“安全生产月”宣传工作顺利开展,现按照各级党委政府及安监部门关于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部署要求,结合我县“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强化年”、“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提高年”和“安全社区建设攻坚年”三个年活动,就各类安全知识加大宣传教育,希望各单位、企业、村居和广大群众听到广播后,认真学习,严格遵守,积极做好各项安全生产预防工作。内容宣传如下:

一、高度重视,做好汛期安全生产工作

夏季和汛期历来是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电力、水利等重点行业领域事故的多发、易发期。各单位要以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高度重视夏季和汛期因高温、强降雨、山体滑坡、大风、雷电、高湿等自然灾害对安全生产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加强领导,强化责任,狠抓落实,特别是针对灾害性极端天气情况,储备好各类抢险救援物资,要做到早部署、早安排、早发动、早准备,确保夏季和汛期生产安全。各单位、企业、村居要组织一次全面细致的拉网式排查,深入排查治理各类事故隐患和薄弱环节,对检查出的隐患和问题要强化措施,限期整改。

二、持续深入开展打非治违工作

20xx年4月中旬至9月底,我办集中开展安全生产领域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治理纠正违规违章行为。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要完成两项任务:一是要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对于无资质、无证照或证照不全,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严重危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以及拒不执行安全监管监察指令、抗拒安全执法等行为,要立即责令停产整顿或依法取缔关闭。经过这次专项行动,首先要做到重点治理领域不允许再存在无照无证或证照不全仍在运行的非法生产经营建设的现象,不留死角;新设立企业,必须严格安全生产的市场准入条件,依法设立。专项行动后,依然存在非法生产经营的,要从严追究当事人、监管部门和有关领导的责任。二是坚决治理纠正违规违章行为,对于安全生产制度不健全,作业规程不完善,违章操

作、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以及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安全设施配备不规范等行为,要责令限期改正,并加强跟踪督查,严防事故发生。要坚持依法依规、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突出重点行业、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和重点问题,努力实现事故总量进一步下降、防范重特大事故能力进一步增强、安全生产法治秩序进一步改善的目标。

三、安全知识学习

(一)安全用电知识

1、不要超负荷用电。空调、烤箱等大容量用电设备必须使用专用线路。电线不能乱拉乱接、超负荷运行,许多台电器不能共用插座,如多台空调、烤箱等。

2、要选用合格的电器,不使用假冒伪劣电器、电线、线槽(管)、开关、插头、插座等。

3、不私自或请无资质的装修队及人员铺设电线和接装用电设备。

4、对规定使用接地的用电器具的金属外壳要做好接地保护;不要忘记给三眼插座的插座盒安装地线;不要随意将三眼插头改为两眼插头。

5、要选用与电线负荷相适应的熔断丝,不要任意加粗熔断丝,严禁用钢丝、铁丝、铝丝代替熔断丝。

6、不用湿手、湿布擦带电的灯头、开关和插座等。

7、更换熔断丝,拆修电器或移动电器设备时必须切断电源。

8、使用电熨斗、电吹风、电炉等电器时,人不要离开,发现电器设备冒烟或闻到异味时,要迅速切断电源进行检查。

(二)安全用气知识

1、使用合格的、有警示标签的液化气瓶。

2、使用气瓶前,应进行安全检查。重点检查瓶阀、减压阀、胶管、灶具转芯阀,发现漏气,立即处理,胶管老化立即更换。

3、瓶组供应系统应设臵单独储瓶间,且应通风良好,符合防火要求。

4、实体气瓶不得放臵在地下室。严禁靠近明火、电源及热源。

5、用气瓶与灶具的距离不得小于0.5m,房间注意通风。

6、点火时,应“火等气”,即先点火后开气;熄火时,先关瓶阀后关灶阀。

7、烧水做饭时,应专人看管,以防水溢灭火,液化气漏气。

8、发生着火现象,应沉着冷静,立即关闭瓶阀,切断气源,迅速将事故气瓶移至安全场所。若人员无法接近钢瓶,迅速用冷水降低瓶温,并立即拨打“119”。

9、液化气残液不得乱倒,应交回充装站,统一回收处理,以免发生火灾。

10、气瓶定期检验。除ysp-50型钢瓶为三年检验一次外,其余型号钢瓶前三次检验周期为四年,使用期限超过20xx年的任何型号气瓶应报废。

(三)火灾逃生知识

1、突遇火灾,面对浓烟和烈火,首先要保持冷静,迅速判断危险地点和安全地点,决定逃生的办法,尽快撤离险地。撤离时要注意,朝明亮处或外面空旷地方跑,要尽量往楼层下面跑,若通道已被烟火封阻,则应背向烟火方向离开,通过阳台等往室外逃生。

2、身处火场险境,应尽快撤离,不要把宝贵的逃生时间浪费在寻找贵重物品上,已经逃离险境的人员,切莫重返险地,自投罗网。

3、火场一般充满烟气,烟气不仅有毒,降低火场能见度。一般可以将毛巾折叠8层,用水打湿捂住口鼻,这样就可以消除60%烟气的危害,可以防止烟雾中毒,产生窒息。

4、如果在逃生时身上着了火,此时千万不要奔跑。应尽量先把衣服脱掉,也可卧倒在地上打滚,把身上的火苗压熄。但注意不能用灭火器直接向着火者身上喷射。因为多数灭火器的药剂会引起烧伤的创口产生感染。

5、火灾发生时,如果人被浓烟困在室内,千万不要夺门而逃。因为走廊中的浓烟和高温气流,足以使人在短时间内使人窒息死亡。此时应迅速转移到火暂时烧不到的房间,最好是顺风向的,并将门及所有孔隙全部用毛巾、被褥堵死,在窗口挂一条床单或衣服,引起消防队员的注意,然后等待救援。

6、火灾跳楼逃生也要讲技巧,跳楼时应尽量往救生气垫中部跳或选择有水池、软雨篷、草地等方向跳,如有可能,要尽量抱些棉被、沙发垫等松软物品或打开大雨伞跳下,以减缓冲击力。如果徒手跳楼一定要扒窗台或阳台使身体自然下垂跳下,以尽量降低垂直距离,落地前要双手抱紧头部身体弯曲卷成一团,以减少伤害。

2022安全出行家校一起心得体会总结三

文明就在我们身边,我们会在生活中不经意地流露着:有时,多一个手势,对别人来说,就是一份体谅;有时,多一点等候,对别人来说,就是一份关爱;还有时,多一份分享,对别人来说,就是一份温暖……

曾看过一则公益广告:

首先,人们熟悉的斑马线、红绿灯等交通标志纷纷映入我的眼帘,接着,几只雄狮怒吼起来,猫头鹰和其他鸟儿也参与其中,“鸣笛”四起,波澜起伏;一群体格健硕的大象浩浩荡荡地行走着,严重超载,地面上出现了一道道裂缝;突然,“跳远冠军”袋鼠迅速跳跃到马路的中央,轻轻一跃,便翻过隔离栏;猎豹以每小时 76 公里的速度超速奔跑,犹如离弦之箭一般射了出来。最后,画面上出现了这样一句话:如果交通没有文明,那么我们就像生活在原始树林中,危机四伏。

的确,只有时时刻刻文明出行,生命才能得到保障。虽然人人都明白这个道理,但从以下一连串交通事故反映了还有许多人对交通安全的漠视:

20__ 年 9 月 27 日: 14 时许,上海地铁 10 号线发生追尾,致 271 人受伤(无危重伤员,无人员死亡)。

20__ 年 11 月 16 日 : 9 时 40 分许,甘肃庆阳市正宁县一幼儿园校车被撞,致 21 人死亡(其中 19 名幼儿) ,44 人伤。

20__ 年 11 月 21 日 :早晨 6 时 40 分左右,沪昆高速湖南邵怀段洞口县境内 20 多辆车连环追尾,致 5 死多伤。

20__ 年 11 月 23 日 : 13 时 35 分左右,四川雅江县恶古乡境内一辆载 19 人的农用车,发生交通事故,致 17 死 2 伤……

上述事故原因有种.种,倘若肇事者时刻把安全牢记心中,做到文明出行,这些不应该发生的悲剧绝不会发生。

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让“文明出行”渗透至心中,并付诸于实际行动,交通事故定会远离我们,我们就能共同拥有一片安全、和谐的天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