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有关古城区一中家长会心得体会简短(二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5 04:57:55 页码:9
有关古城区一中家长会心得体会简短(二篇)
2023-01-05 04:57:55    小编:ZTFB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有关古城区一中家长会心得体会简短一

欢迎来到云南大理古城,我是你们的导游。下面就让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云南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位于云南省西部,又名叶榆城、紫城。古城其历史可追溯至唐天宝年间,南诏王阁逻凤筑的羊苴咩城,为其新都。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占地面积3平方公里。

大理为1982年2月8日国务院公布的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大理古城在唐、宋500多年的历史间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古城内分布了14处市级以上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承载着大理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是大理旅游核心区。

历史沿革

西汉元封二年(前120xx年),设置叶榆县,隶属益州郡。

唐宋时期,大理相继建立过南诏、大理国两个地方政权。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太和城被南诏国选做其都城。太和城分为外城和内城。外城筑有南北两道城墙,两道城墙的西端在金刚山顶相连接,南城墙长约3350米向东延伸;北城墙长约3225米。

唐贞元四年(779年),皮逻阁之曾孙将都城迁至羊苴咩城,即大理旧城。

唐天复二年(920xx年),南诏权臣郑买嗣夺权,建立“大长和国”。南诏天应元年(920xx年),杨干贞扶持赵善政建立“大天兴国”,随后又自立为王,建“大义宁国”。

后晋天福二年(937年),段思平于羊苴咩城定都建国,国号大理。

元朝灭大理国,城毁于兵燹。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军攻占大理,大理路改为大理府,仍治太和县,并筑新的府城,即大理古城。

1982年,重修南城门,门头“大理”二字是集郭沫若书法而成。

1982年2月8日,国务院公布大理为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文物遗存

古城楼

1、文献楼

文献楼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楼额悬挂云南提督偏图于康熙四十年(1720xx年)所题的“文献名邦”匾额,故名文献楼。文献楼为两层歇山式土木石结构的镝楼,具有典型的白族建筑特色。

2、五华楼

五华楼最早是南诏王的国宾馆,元世祖忽必烈征服大理时,曾经驻兵楼前。明朝初年,五华楼在战乱中被烧毁。明洪武年间,重修大理古城时,在五华楼旧址上修了钟鼓楼,其规模格局已远不如南诏的五华楼。

3、南城楼

南城楼称双鹤楼又称承恩楼。南城门是古城四门之首,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为古城最古老雄伟的建筑,是大理古城的象征和标志。古城墙四面各长约1500米、高6米、厚达12米。城门上“大理”二字是郭沫若1961年游览大理时亲笔所提,“大理”是国号,意为“大治大理,富国兴邦”之意。

4、北城楼

北城楼,又称“安远楼”。北城门又称“安远门”、“三塔门”,始建于1382年,是古城四座城门之一。城楼的屋顶采用了中国宫室建筑中较高等级的重檐歇山式,保留了明朝时的建筑风格。

古书院

1、西云书院

西云书院位于大理市古城片区城内,大理市第一中学内。书院建于清代,原为杨玉科私人府第。《西云书院》既是历史悠久的学府,又是典型的大理古建筑,对研究大理教育史、清末历史、古建园林具有重要的价值。

2、大理府考试院

大理府考试院位于大理古城博爱路北段东侧,是清代滇西北童生考举的场所。大理府考试院始建于明代,原建筑在大理城内西北角,于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迁至现址。1985年,被大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庙宇

1、天主教堂

大理古城天主教堂是辐射滇西教区的中心教堂。教堂由巴黎外方传教

会法人牧师严美璋(中国名)于1927~1932年建盖。教堂坐东朝西,由大门、通道、二门和礼拜堂组成。主体建筑为台梁式结构,外面双层皆偷心,顶施彩绘藻井,大门斗拱挑檐歇山顶,二门与教堂相连。堂前为门楼,双层,中间高两头低,采用白族实木结构建筑形式,由狮、象、龙、凤等瑞兽斗拱挑檐。1985年,被大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大理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督教堂

大理古城基督教堂由传教士韩纯中于1920xx年(1920xx年)建盖。当时称“中华基督教礼拜堂”,1956年,更名为“大理基督教合一会”。1980年,又更名为“大理古城基督教会”。20xx年再次更名为“大理古城基督教堂”。教堂坐北向南,由石拱形大门进入东西两道二门、礼拜堂、祷告室和屋顶的钟楼。教堂主体结构为土木结构、四撇水瓦屋顶,四面墙壁均由石头垒砌而成。20xx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理三塔

崇圣寺三塔又称“大理三塔”,是中国著名的佛塔之一,位于大理以北1.5公里苍山应乐峰下,崇圣寺三塔的基座为方形,四周有石栏,栏的四角柱头雕有石狮,其东面正中有块石照壁,上书“永镇山川”四个大字,颇有气魄。三塔的主塔名叫千寻塔,为方形16层密檐式塔,底宽9.9米,高69.13米,塔顶有铜制覆钵,上置塔刹,与西安大小雁塔同是唐代的典型建筑。

三塔1961年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8年维修时,发现600余件南诏大理国时期的佛教文物,具有极高的维护价值。

太和城遗址

太和城遗址是南诏立国时的都城。南诏在751年和754年与唐王朝发生了两次战争,史称“天宝战争”,并取得了最终胜利。776年,为“立此存照”,南诏王阁罗凤立“南诏德化碑”于“国门”之外,“论阻绝皇化之由,受制西戎之意”。

1961年3月4日,太和城遗址(包括南诏德化碑)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和城遗址因其规模宏大、地面遗迹保存较好、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被列入“”期间全国百项重大遗址项目名录。

好了,我的讲解就到此结束了,下面是自由游览时间,祝大家旅途愉快!玩的开心!

有关古城区一中家长会心得体会简短二

商丘古城(沿途)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非常高兴能够在文化之都河南与诸位相识,请允许我代表河南旅行社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我是您此次中原之行的导游员小杨,我身边的这位是我们的安全大使康师傅,接下来的几天将由我和康师傅陪大家携手去探寻厚重的河南文化,感悟禹定九州,逐鹿中原的历史。我们希望真诚的服务,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优美的风景,能给大家留下美好的回忆。在这里预祝大家玩的开心,游得愉快!

现在,我们从郑州出发,前方客车大约行驶三个小时到达我们的目的地--商丘古城,上午我们参观古城.中午在格林大酒店用餐.下午2点参观庄子故里.下午4点返回郑州粤海酒店休息和用晚餐。

我利用车上的这段时间给各位远道而来的朋友简单的介绍一下河南的情况!滔滔黄河情无限,悠悠文明八千年。河南地处黄河中下游的中原腹地,简称“豫”,素有“中原”“中州”之称。五千年前,人文始祖,三皇五帝大部分都在河南一带繁衍生息。旅游界有句话说:中国旅游看三南,海南、云南,还有河南,海南具有独特的自然风光,云南吸引游客去感受异域风情,而河南的特点在于深厚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说到河南看点,可以概括为“古、河、拳、根、花、红、绿”。说道“古”,想来大家都知道,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与河南息息相关,中国历史的兴衰变化在中原大地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中国八大古都中,河南就有四座,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河南有八座。而说到“河”,那当然就是我们的第二大河--黄河了。黄河全长5464公里,流经九省。许多统治者选择了地处中原位于黄河岸边的洛阳和开封作为自己的都城,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迹。在三门峡你能够看到“高峡出平湖”的美景,在郑州你可以领略她滚滚东流的雄姿,在开封你可以感受动人心魄的“地上悬河”。

那么河南的另外几个旅游看点特殊在什么地方呢?就留给您在河南旅游期间慢慢体会了。

随着旅游车缓缓驶入商丘境内,我简单的介绍一下商丘古城的概况,商丘古城座落在商丘市睢阳区,为中国六朝古都,曾用名亳、宋国、睢阳、梁国、宋州、宋城、南京城、应天府、归德府等,自商契建都为始,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也是当今世界上现存的唯一一座集八卦城、水中城、城上城的大型古城遗址。现存的商丘古城即归德府城,始建于明朝弘治十六年(1520xx年),历时8年,于正德6年(1520xx年)建成,是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之一,古城下叠压着春秋时期宋国都城、秦汉和隋唐时期的睢阳城、北宋应天府和南京城等6座都城、古城。

一路走来一路聊,说话间我们的汽车就要驶入景区了,在到达景区之前给朋友们说以下几点,一是时间要求,在景区游览时,请您严格遵守时间要求我们努力做到一个人也不能少,少一个人也不行,二是安全要求,为了您的安全,请您做到“走路不观景,观景不走路”,三请您做景区的文明代言人,文明旅游从我做起,做文明游客,

好了,景区的停车场到了,记住我们的车牌号码及停车位置,我们的车牌号码是豫a12345,我的手机号是123456789,请大家拿好随身物品,关好车窗,随我下车。

商丘古城(景区 )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了商丘古城旅游区。商丘古城位于古睢水之阳。自契建都为始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由于年代久远,兵祸天灾,古城曾多次被毁,又多次重建,但范围都在南北十里之内。1986年,商丘古城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 1996年,归德府城墙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城由砖城、城湖、城廓三部分构成。空中俯视,整座古城内方外圆,形成古代的方孔圆钱,寓天圆地方,天地相生,招财进宝之意。砖城内93条街道形如棋盘,古四合院鳞次栉比,内有大成殿、明伦堂、壮悔堂等名胜古迹。

现存古城为明正德六年(公元1520xx年)所建,距今已有近 520xx年的历史。城池内方外圆,形似古钱。砖城周长725华里。城门为拱券式,至今保存完好。东门曰宾阳,西门曰垤泽,南门曰拱阳,北门曰拱辰。四门外原有四个瓮城(即在城门外再建一小城,侧面开门,旨在加固城防)瓮城又各有一个扭头城门,北门向西,东门和西门向南,南门向东,所以,商丘古城古有“四门八开”之说。

城内地势呈龟背形,共93条街道,在古代的八卦学说中,9是最大的数字,而 3是万物的源泉,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以,是一个吉利的数字。这条街把全城分割成200米见方的许多小块,格局如同棋盘。建筑多为走马门楼和四合院建筑群。根据五行相克相生的理论,为防金木相克,东西两门相错。东门偏南,西门偏北,错开一条街,出现了与南北轴线分别相交的两个隅首。明嘉靖以后至清初,城内出过两位大学士、宰相、五位尚书以及十几位侍郎、巡抚、御使、总兵、著名文人因此 官府、官宅建筑颇多。原有的水井、厕所为梅花形,布局合理。南门两侧建有两个水门,将水排进护城河。

古城宽阔的护城河碧波荡漾,环绕全城。城南河面较宽,南北500多米,东西1300多米,水下叠压着汉朝与唐朝的睢阳故城、宋朝的南京城、元朝的归德府城旧址。

古城南门外东侧,便是著名的应天书院,它与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河南登封嵩阳书院并称北宋四大书院。范仲淹年轻时曾在应天书院求学,家境贫寒的范仲淹“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枕”。终成大器后,范仲淹把家安在了商丘,他的母亲病逝后,他在家居丧,当时的应天府知府晏殊请他到书院任教,一时间“从学者不远千里而至” 应天书院由此名声更盛。

这座书院 还培育出了被誉为“清初文章第一家”的侯方域。今人对这位侯先生未免感到陌生,但提起清代著名戏剧《桃花扇》这部孔尚任所著的传世名作,知道的人应该很多,但对其内容能说出来的人又屈指可数了。侯方域便是这部名戏的主人公之一。侯方域,河南归德府人士。他的祖父曾担任太常寺卿,父亲是户部尚书,叔父担任南京国子监祭酒。崇祯末年,大明王朝风雨飘摇,22岁的侯方域到南京应试,当时他的文名已经很盛,又是世家子弟,积极参加复社的活动,与陈贞慧等人被誉为“匡扶天下正义”的四公子,年纪轻轻,便名满天下。更是与秦淮八艳之一的李香君有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而位于古城内壮悔堂就是侯方域的故居。

好了,商丘古城的讲解到此结束了,接下来的时间大家自由活动,12点我们在景区停车场集合,请大家一定要记住我的手机号和我们的车牌号码豫a12345,拿好随身物品,注意安全,谢谢大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