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心得体会西昌和感想(精选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5 10:38:26 页码:11
2023年心得体会西昌和感想(精选8篇)
2023-11-15 10:38:26    小编:ZTFB

通过心得体会的写作可以使我们更好地总结经验,方便今后的借鉴。写心得体会要注意客观真实,不夸大事实,也不夸大自己的成就。以下是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经典文章,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和帮助。

心得体会西昌和感想篇一

43岁的普通农民冯才勇牺牲在自己家门口的山上。3月30日深夜,他作为向导,带领宁南县森林草原专业扑火队向火场挺进。但因为风向突变,31日凌晨,冯才勇和18名宁南扑火队员牺牲在火场,另有3名扑火队员受伤。19人牺牲的地方,就在西昌市大营农场柳树桩东侧的一个山头上。这里离冯才勇的家只有一两公里,站在山上甚至可以眺望到他家。

住在山脚下十多年,1977年出生的冯才勇是牺牲的扑火人员当中,对火场地形最为熟悉的本地人。他的户籍在凉山州金阳县派来镇派来村,但已迁居西昌市大营农场柳树桩十多年。这个村庄里共有50多户,多数都像冯才勇一家一样,从其他地方迁居至此,但户口仍留在原籍。

柳树桩村民刘军(化名)还记得冯才勇在十几年前举家迁居至此的场景,那时冯才勇的大女儿只有两三岁。从那以后,他们一家就承包了大营农场的土地种植桑树,以养蚕为生,后来又在附近种起了花椒树,以此养活7口人的大家庭。

一家人的生活过得并不容易。除夫妻俩外,家里还有80多岁的老父亲、2个女儿和2个儿子,其中最大的女儿已经十七八岁,还在念书,最小的儿子只有3岁,排行老三的儿子小时候眼睛受伤,就此落下残疾。

“他们家的房子还是前两年借钱修起来的,因为没钱一直都没搞装修。”柳树桩村民孙先生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冯家虽然日子并不宽裕,但待人都很随和,村民有事时经常主动帮忙。

3月30日下午,冯才勇和其他村民一样,都看到附近一座山头冒起了青烟,不一会就看到了明火。发展到晚上,火势已经蔓延到柳树桩周边的其他山头。当晚,大营农场的干部挨家挨户喊人撤离,村民们首先被撤到村口的蔡家沟水库旁边。但随着时间推移,火借风势,继续蔓延,村民们再次向大营农场方向转移。

当天深夜,刘军看到冯才勇出现在蔡家沟水库旁边,旁边还有一群身穿橘黄色制服的扑火队员。官方通报显示,3月30日22时40分许,宁南县森林草原专业扑火队到达火场所在地西昌市经久乡蔡家沟水库。23时10分许,在冯才勇的带领下,一行人从蔡家沟水库旁边上山,前往集结地进行扑火作业。

但是在大约2小时后,火场风向突变。22名扑火人员中,冯才勇和18名宁南县扑火队员牺牲,另有3名扑火队员受伤。19人牺牲的地点就在蔡家沟水库东北方的一个山头上,距离蔡家沟水库和柳树桩村落大约只有一两公里。站在山顶,甚至可以眺望到冯才勇等村民的家。

据了解,包括冯才勇在内的19名牺牲人员的遗体,已于3月31日14时30分被护送至西昌市殡仪馆,相关单位已为19人启动烈士申报程序,后续优抚政策正在制定中。

心得体会西昌和感想篇二

第一段:引言(200字)。

西昌这座饱含活力与希望的城市,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我始终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近年来,西昌的快速发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感想和心得体会。在这篇文章中,我将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谈谈西昌发展的经验和成果,以及我对西昌未来发展的期望。

第二段:西昌的自然资源优势(200字)。

西昌位于四川盆地西北缘,拥有壮丽的大凉山山脉和优美的峡谷风光。这些自然资源成为了西昌发展的宝贵财富。通过保护环境和利用资源,西昌成功打造了一批知名的旅游景点,如月亮山、九龙瀑布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同时,西昌还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和林下经济,保护和利用了自然资源,实现了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三段:西昌的科技创新突破(200字)。

作为中科院的重要科研基地,西昌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是我国重要的航天发射基地之一,为国家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西昌还积极推动科技与产业的结合,建设科技创新园区,吸引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的落户,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第四段:西昌的教育与文化建设(200字)。

西昌注重教育与文化建设,为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做出了积极努力。在教育方面,西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并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文化方面,西昌积极举办各种艺术展览和文化活动,促进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这些举措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激发了人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第五段:对西昌未来发展的期望(200字)。

回顾西昌的发展历程,我为西昌所取得的成果感到由衷的钦佩。然而,面对未来的发展,我相信西昌还有更大的潜力可以挖掘。首先,我希望西昌能够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于各个领域。其次,我希望西昌能够继续注重科技创新,更好地发挥科技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最后,我希望西昌能够加强文化建设,继续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西昌的文化。

总结(100字)。

西昌的发展成就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努力,也呈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与实践的统一。在未来的道路上,我相信西昌将以更加强大的力量继续奋进,为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目标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的更大贡献。

心得体会西昌和感想篇三

前些天西昌木里发生山火,牺牲了27名战士,1名官员,1名职工还有1名群众。可以说是伤亡惨重,由这件事小编有一些随想。

在大自然面前我们人类是何其的渺小,面对这种天灾作为普通百姓的我们能做什么?这是需要我们考虑的问题。

3.希望我们不要仅仅关注娱乐圈,宣传机构应该大范围长期的宣传各种英雄的事迹。国家强大不是靠流量明星撑起来的,是靠广大的老百姓、科研人员、勇于逆行的人撑起来的。

4.我们是不是应该控制下资本了,把资本引向正确的方向,不要停留在挣快钱上。少一些流量明星的报道、推送,多一些正能量的宣传。资本没有错,有错的是使用资本的人!

然而过段时间,风头过去,木里会被忘记,逆行的勇士会消失在茫茫的网络中。而我相信流量明星、娱乐圈依旧会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真心希望能改变这样的情况啊。

心得体会西昌和感想篇四

西昌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重要城市,近年来在经济、旅游、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通过对西昌的实地考察和深入了解,我收获了很多,对于西昌的发展感想愿与大家分享。

首先,西昌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作为中国重要的生态经济区之一,西昌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注重发展绿色循环经济、生态农业等新兴产业。在玛哈别墅示范区,我看到了一片绿油油的菜地,农民正通过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生态环保理念,实现了高产和可持续发展。这一景象让我深受震撼,也让我看到了西昌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

其次,西昌在旅游业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通过改善旅游基础设施、丰富旅游产品和提升服务水平,西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在观音桥景区,我看到了蓝天、碧水、奇山异石,以及阳光下快乐嬉戏的游客。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我感受到了西昌人民对于生态环境的热爱和保护。同时,我也看到了旅游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和就业机会,这无疑将进一步推动西昌经济的发展。

再次,西昌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努力也让我印象深刻。作为中国西南地区最重要的生态屏障,西昌一直以来都非常注重生态保护工作。在我们的参观途中,导游告诉我们这片山林曾经是大熊猫的家园,也是各种珍稀植物和动物的乐园。为了保护这片宝贵的生态资源,西昌加大了对违法采伐和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打击力度,并积极发展生态旅游,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这些举措不仅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也为后代子孙留下了一片绿水青山。

最后,西昌的发展经验对于其他地区具有借鉴意义。西昌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注重保护环境、保护生态资源。只有保持生态平衡,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西昌的旅游业发展也告诉我们,通过丰富旅游产品、提升服务水平,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同时也为当地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作为其他地区的借鉴,我们应该学习西昌的先进经验,找到适合自己地方的发展路径,努力推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

综上所述,西昌作为一个新兴的发展型城市,在经济、旅游、生态环境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西昌对于保护生态环境的坚持、对于经济发展的积极探索和创新,以及对于旅游业的推动,都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其他地区的借鉴,我们应该学习西昌的先进经验,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经济发展,共同建设美丽的家园。

心得体会西昌和感想篇五

我是从事消防培训工作的。

每个人对火灾都有自己的心得体会。经历过火场的人体会肯定深刻,消防队员有消防队员的体会,旁观者也有自己的体会。

你不妨从火灾的危害性、火场逃生知识、如何做好预防、会不会使用灭火器械,以及市民消防器械配备情况如何这些方面着手。

我的体会是:消防知识的储备、消防意识的提高、消防器械的配备三者是缺一不可的,少了哪一点都不能称之谓真正对火灾有了理解。

消防知识,你可以通过学习得到;但消防意识的提高才是最重要的。我们一定要从别人身上吸取教训,而不希望别人从我们的身上吸取教训。要知道火灾的发生有其必然性,只有做好预防工作才能让火灾的损失降到最低。这就要求全体市民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械。没有器械知识最高、意识最强还是灭不了火。

家庭安全六件宝市民们有配备吗?手电筒、逃生绳、烟感器、煤气报警器、灭火器、防烟面罩!

如果能深刻的领悟到一把火烧光了所有的财产、幸福、希望,甚至亲人的生命,这时候再去提高意识肯定是来不及了。

希望对火灾对生命要保持足够的敬畏。提高意识,做好预防,珍爱生命,远离火灾!

安全第一,健康第一是当今社会的两大教育主题,安全无小事,事事触目惊心,安全意识不可松懈,处处触及我们的生命质量,安全不可麻痹大意,要时刻保持警觉,防患于未然,每名教师每名学生都要建立安全至上的理念,进步自我保护的能力。为确保我校的教育秩序稳定,确保全校师生的人身安全,确保每个家庭的幸福,确保学校无安全事故的零目标,今天我要和同学们谈谈冬季如何展开“防火与防盗、防触电”、“自我保护”、“常规安全教育”几个方面题目。希望同学们通过这样的安全教育活动,既普及了安全知识,又增强了安全意识。

一、火灾的预防。

火是人类的朋友,它给人们带来光明和暖和,带来了人类的文明和社会的进步。但火假如失去控制,酿成火灾,就会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一些同学有玩火的坏习惯。有的点火烧纸、烧柴草,还有的在黑暗处划火柴、点油灯照明,……玩火极易招致火灾,近几年因玩火引发的火灾每年达3000余起,使200多人死亡,所酿成的经济损失,假如用于希望工程,可使10万失学儿童回到课堂。同学们要充分熟悉玩火的危害性和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任甚么时候候都要果断做到不玩火。同学间还要相互监视、相互提示。如发现有同学玩火,应当立即制止,并报告老师和家长,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

二、着火了,怎样办?

发生火情,同学们一定要保持平静,实事求是。火灾初起阶段,通常为很小的一个小点,燃烧面积不大,产生的热量未几。这时候只要随手用沙土、干土、浸湿的毛巾、棉被、麻袋等去覆盖,就可以使初起的火熄灭。假如火势十分猛烈,正在或可能蔓延,切勿试图扑救,应当立即逃离火场场,打119火警电话,通知救火。但也不能随便乱打火警电话。假报火警是扰乱公共秩序、妨碍公共安全的违法行为。如发现有人假报火警,要加以制止。

火灾逃生自救九大要诀。

第一诀:不入险地,不贪财物。生命是最重要的,不要由于害臊及顾及珍贵物品,而把宝贵的逃生时间浪费在穿衣或寻觅、拿走珍贵物品上。

第二诀:简易防护,不可缺少。家中应备有防烟面罩,最简易方法也可用毛巾、口罩蒙鼻,用水浇身,匍匐前进。由于烟气较空气轻而飘于上部,贴近地面逃离是避免烟气吸入的最好方法。

第三诀:缓降逃生,滑绳自救。

第四诀:当机立断,快速撤离。遭到火势要挟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去,千万不要盲目地跟从人流相互拥堵、乱冲乱撞。撤离时,要留意朝明亮处或外面空空地方跑。

第五诀:住楼房要善用通道,莫入电梯。遇火灾不可乘坐电梯或扶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

第六诀:大火袭来,固守待援。大火袭来,假设用手摸到房门已感发烫,此时开门,火焰和浓烟将扑来,这时候,可采取关紧门窗,用湿毛巾、湿布塞堵门缝,或用水浸湿棉被,蒙上门窗,避免烟火渗透,等待救济职员到来。

第七诀:火已烧身,切匆惊跑。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的衣物压灭火苗。

第八诀:发出信号,寻求救济。若所有逃生线路被大火封闭,要立即退回室内,用打手电筒、挥动衣物、呼唤等方式向外发送求救信号,引发救济职员的留意。

第九诀:熟习环境,暗记出口。不论是居家,还是到酒店、商场、务必留意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楼梯方位等,当大火燃起、浓烟密布时,即可以摸清道路,尽快逃离现场。

四、学校安全常识。

1、课余时间顽耍要留意安全课余时间主要是休息好,并做好上课的预备工作。下课时,千万不要在校园里推推攘攘,在校园里追追逐赶。以免相互碰撞,造成伤害。例如,浙江省金华市区某小学三年级学生李某,一天,下课铃响后,急匆匆地冲出教室,与张某正面相碰,结果一个摔在了墙角上,一个摔在了台阶上。两人被送到了获医院进行抢救,李某头部缝了七针,而张某在眉毛处也列了一道口子,也缝了几针,她差一点就伤到了眼睛。可见,课余间留意安全非常重要。

2、同学间不要做危险游戏。

第一、“拔萝卜”:一个人用双手夹住另外一个人的头往上拔。这类游戏轻易造成颈椎脱臼或骨折。

第二、“挤牛”:大家把一个人推在角落里用力挤。这类游戏轻易造成窒息、胸腔出血乃至危及生命。

第三、“砸夯”:四个人各拉住一个人的一只胳膊、一只腿,用力往地下墩屁股。这类游戏经常造成尾骨骨折。

第四、在游戏时不用玻璃制品玩具、暴力性玩具(弹弓、弓箭、发射子弹的玩具枪)、含有化学性质的玩具。

第五、游戏时不弄“忽然攻击”玩笑,如忽然在同学背后大喝一声或猛拍对方的头等。

总之,我们的安全意识时刻不可放松,强化学生养成教育。说得好,不如做得好;说得严,不如管得严。为了培养良好的学风,确保校园无安全事故,要锲而不舍地“做好‘三管’(管好自己的口、管好自己的手、管好自己的脚),争当‘五好’(文明礼貌好、安全行为好、遵纪遵法好、学习习惯好、勤俭勤俭好)”教育活动,重点抓了交通安全教育、校园办公室“轻声慢步,文明忍让”教育、课间活动“四不”教育(不追、不跑、不打、不闹)、放学路上“八不”教育(不在放学路上逗留,稳定买零食吃,不损坏群众物品,不进电子游戏室和网吧,不与社会闲杂职员或外校生结伙,不私自野外滑冰,不准打架斗殴,没有经过家长的答应不到同学或亲戚家)等,对学生凌晨上学、课间纪律、上下楼梯、交际礼节等实行自主管理、评价,逐渐让学生从“要我这样做”转变成“我要这样做”,让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我们要向管理要安全,向道德要安全,快快乐乐生活天天。

同学们,安全是相对的,危险是永存的,事故是可以预防的,为了学校的稳定、家庭的幸福、个人的身心健康。希望同学们时时刻刻崩紧一根弦——生命至高无尚,安全教育为天天重点,分分秒秒进步一个意识——安全第一,是家庭幸福的最根本的保障,随时随地地进步一个能力——防范和自我保护能力,安全连着你我他!让我们携手并肩,让我们的生命绽放异彩,让我们生活绚丽多姿,共享安全的阳光,共享安全的欢乐,为构建、健康、活泼的校园氛围而共同努力!

心得体会西昌和感想篇六

在我多次前往四川美丽的西昌旅游之后,我对这座城市的发展变化有了深刻的感触。西昌作为四川省乃至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一直以来都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资源吸引着游客的目光。然而,近年来西昌更是以其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引人瞩目。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亲身感受,谈一谈我对西昌发展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丰富的旅游资源催生了经济繁荣。

正是得益于西昌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近年来西昌的旅游业蓬勃发展,为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尤其是每年一度的西昌火把节,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为西昌带来了极高的知名度和品牌价值。同时,西昌还拥有得天独厚的太阳能资源,近几年兴建的大规模太阳能电站,通过充分利用阳光能源,为西昌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这些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绿色能源的有效开发利用,不仅为西昌带来了经济繁荣,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三段:城市建设带来生活便利。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西昌的城市建设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市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品质和更多的便利。城市道路的拓宽和改善,使交通更加畅通快捷;商业中心的扩建和购物中心的兴起,给西昌市民提供了更多的购物和休闲娱乐选择;医疗设施的完善和教育资源的提升,让居民享受到了更好的医疗和教育服务。城市建设不仅提高了居民的生活品质,也为外来务工人员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进一步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第四段:注重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西昌也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西昌地处于中国西南地区的生态屏障,蕴含着宝贵的自然资源。为了保护这片宝地,西昌大力开展生态修复和生态保护工作,推动建设生态城市。近年来,西昌加大了生态环境治理力度,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和湿地保护,恢复了大片森林和湿地资源,并建立了一系列自然保护区,使得西昌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这一系列的措施不仅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形象,也符合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第五段:展望未来,西昌仍有发展空间。

当回首西昌近年来的飞速发展,不禁让人对西昌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西昌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门户之一,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机遇。我相信,随着中国西南地区的崛起和西昌经济的持续发展,西昌必将成为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和旅游目的地。在未来的发展中,西昌将继续注重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打造更为宜居宜游的城市,为游客和市民提供更好的生活品质和更多的机遇,成为中国西南地区的典范之城。

结尾段:总结观点。

通过了解和亲身体验,我对西昌的发展变化有了深刻的感受。西昌凭借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快速的经济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和投资者。城市建设和生活便利的提升,让西昌的居民享受到了更好的生活品质,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也展示出了城市的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责任。展望未来,西昌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我相信它将继续成为中国西南地区的亮丽之城。

心得体会西昌和感想篇七

袁方一定要送刘勇最后一程,他比刘勇父母更早赶到西昌。

有关单位人员认为他不是刘勇的亲属,后来赶到的刘勇父母解释,“这是我儿子最好的朋友,比亲兄弟还亲”。最终,他获准陪在刘勇父母身边,参与处理善后事宜。

3月30日,刘勇和其他20名正在驻训的宁南县森林草原防火专业扑火队员一起,连夜驰援西昌火灾。次日凌晨,包括一名向导在内的19人遇难,3人受伤入院。年仅25岁的刘勇是遇难者之一,也是遇难人员中年龄最小的一位。

和很多来自农村的孩子一样,只读到初一就辍学的刘勇曾四处打工,做过kvt吧员、进过工厂、开过餐馆,“折腾”近仍觉得自己“一事无成”,最终选择在家乡谋求出路。

刘勇是家中独子,袁方是他最好的朋友。加入扑火队前,刘勇曾寻求袁方的意见,袁方表示支持。在很多人看来,辛苦的扑火工作危险重重又待遇低下,但在当地这却是抢手的“饭碗”。

兄弟已逝。刘勇的最近一条朋友圈停留在3月23日,背景写着两句话:还没有完成自己的梦想,怎能停下前进的脚步。

沉默的伙伴。

第一次见面是。袁方的一个朋友从宁南来西昌找他玩,同行的有一个瘦小的男孩。那时袁方20岁,对这个小孩子没太深印象,“不爱说话,瘦小瘦小的。”那年,刘勇刚从初一辍学。

再次见面时,刘勇已在ktv里上班。刘勇很有礼貌,经常叫袁方“哥哥”。袁方的朋友每次到这家ktv,都找刘勇拿酒水,因此他的收入在同事中一直靠前。

ktv的服务员几乎都是宁南小城的青年。他们普遍初中毕业,去外地打工不好找工作,重活儿又干不动,ktv相对轻松和自由的工作环境,成为小县城辍学年轻人的首选。

刘勇个头不高,看上去身材单薄。如果一群人在一起聊天,躲在角落里沉默的那个人准是他。朋友陈忠强形容刘勇“像个小姑娘”,稍有说到让他害羞的话,“脸一下子通红”。

他们也发现,刘勇重情义。“他认定的朋友,就会死心塌地对你好。”“他是那种自己有10块钱,我们都没吃饭,可以全部给你花的人。”朋友陈忠强说。

刘勇是独子,父母舍不得他出远门,便在ktv干了好几年。

袁方开了一个休闲吧刘勇常来玩经常帮忙打扫卫生。比他长7岁的袁方社会阅历丰富在县城人脉宽广“他说跟着我有安全感。”

袁方的生意遭遇困难亏了一百多万还欠下外债。围在身边的朋友都不见了。刘勇找到绝望之中的袁方说:“我知道帮不上大忙这里有几千块钱你先拿过去用吧。”

刘勇还说自己家里有贷款的额度,他可以先去银行贷些钱出来,帮袁方还钱。

袁方没有要刘勇的钱,对刘勇说,“我能输这么多,也能赢回来。”但经此一难,他也看清了许多人和事,认定了刘勇这个兄弟。

后来,袁方离开宁南到外地闯荡,便带着这个小兄弟去西昌、成都、上海等地。袁方说,刘勇非常信任他,说什么他都会去做。

袁方去外地学了厨艺,有一段时间在宁南开了一家火锅店,便叫刘勇到店里工作。“吃喝玩乐有钱赚的时候都叫上他”,袁方说,自己总是担心刘勇被人欺负,“他对人心思太单纯了。”

奔忙十二年。

从初中辍学,到最终回到家乡,刘勇在外奔忙十二年。

朋友余崇福记得,刘勇在外打工的时间都不长,“作为独生子,逢年过节他都要回家去。”刘勇盘算着在县城做点生意。

刘勇和陈忠强花了600多元在西昌购进了一批金鱼在县城广场摆摊向小孩子兜售。但刘勇害羞加上从小住在县城边上熟人多拉不下面子叫卖的任务落在陈忠强身上。

第一次创业只持续了10天,收入刚好保本。两人把钱分掉后,觉得还是打工好。

袁方后来又做了几次生意,还包了一些工程。只要有机会,他都把刘勇带到身边帮忙。袁方身边有些年轻人喜欢耍小聪明,但刘勇一片赤诚,“几十万的现金,他也帮我提过好几回,从来没有动过一分钱”。

他希望带刘勇干出一番事业。,他和刘勇合伙开了一家快餐店,他掌厨,刘勇跑堂、送外卖。刘勇这次信心满满,连续两天在朋友圈发了广告。

但刘勇不善言辞的性格,在做生意时暴露无遗,四个月后,快餐店关门。年底,他发了一条朋友圈:“生容易,活也容易!就是生活不容易。”

初,余崇福把刘勇叫到江苏,跟他在同一家工厂打工。工厂生产光伏产品,每天工作12个小时,如果一个月不休息,可以拿到5000多元。刘勇和余崇福同吃同住。

这年刘勇24岁,还没有女朋友。余崇福听刘勇感叹,“没有学历,没有技能,家里条件也不好,哪有人喜欢?”

陈忠强曾帮刘勇介绍过一个女孩子。他至今还记得那次尴尬的见面:主角刘勇紧张不安,满脸通红。陈忠强救场无果,约会无疾而终。后来每次问到刘勇为何不交女友,他总说“不合适”。

不过,刘勇对小丽说,他曾交了一个女朋友,但对方提出必须在县城买房。刘勇没钱,说自己家就在县城边上,交通便利,能否再等一等。对方说,如果不买房,结婚后就只能和老人挤在一起。这段感情很快就结束了。

20夏天,小丽又见到刘勇。刘勇黑了许多,正在工地上班。“辛苦吗?”小丽问。“于其让爸妈那么辛苦,不如我自己去干。”刘勇说。

小丽觉得,“他一下子变成熟了。”

“我没那么伟大”

几年前,袁方给刘勇拿了几万元钱,让他把家里的房子装修一下,“好好找个人结婚,再让父母出点钱开个店,一辈子就这么过了。”

刘勇把两层砖房装饰一番,又添置了一些家电。但他一直没有固定工作,也没女朋友。在外面折腾了许多年,一事无成,父母渐老,刘勇决定留在家乡找机会。

正好遇上当地要招募民兵,组建专业扑火队。这并不是一份固定工作,但在农村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每年农闲时,民兵训练半个月,有一些误工补贴,成为专业扑火队员后,防火期需要轮换驻训,每个月还有1500元的补贴。

刘勇询问袁方的意见。“训练时间也长,还有补贴,为什么不参加?”袁方说。这也是当地大多数青年的想法,“县城没有什么机会,参加扑火队相当于帮政府做点事,还有钱补贴家用。”余崇福说,如果他有机会也会参加,风险并不是要考虑的首要因素。

这是一份抢手的“工作”,宁南县报名的有200多人,根据年龄和身体条件等因素录用80人,刘勇成为其中之一。

80名扑火队员中,80%的人具有5年以上的扑火经验,年纪都在30岁以上。也有一些像刘勇这样的“90后”,之前都在外打工,在加入扑火队前并无扑火经验。

他们先要进行15天的训练,包括列队、射击、投弹等。训练非常辛苦,刘勇在朋友圈发图片分享新生活,也为自己加油。年7月1日,他发了6张训练的图片,配文“有始有终!”

袁方替刘勇考虑了后路。2019年底,他说服刘勇年后去考驾照,“如果消防干不下去,就给我开车。”

2019年12月30日,宁南县森林草原防灭火专业扑火队正式成立。两天后就进入为期半年的防火期,扑火队开始了紧锣密鼓的驻训,即“准军事化”管理的森林扑火驻扎训练。

扑火队实施分班管理,80名队员以10人为一班,被分成8个班。他们平时在家待命,驻训期间两个班待在营房。出事后,刘勇所在的5班仅剩陈科金一名幸存者,一起前往西昌的1班仅剩2人幸存。

“他个子不高,好像不怎么爱说话。”其他班的队员与刘勇接触甚少,提到这个年龄最小的遇难者,这是他们共同的记忆。

3月23日,新一轮驻训第一天,1班和5班队员拍了一张合影。刘勇将照片发到朋友圈,还问道:“看得到我坐第几个不?”有人留言,“最白的那一个”,还有人调侃,“最矮的就是你”,有朋友留言:“雇佣军”。这是他最后一次更新朋友圈。

几天后,余崇福给刘勇打电话,想借用他的摩托车。但刘勇压低声音告诉他,“钥匙在身上,训练出不来。”余崇福问他训练什么,刘勇说是森林扑火的培训。余崇福有些担心,“现在到处都在着火,家里就你一个独生儿子,你去图个啥?”刘勇回他,驻训有补贴,“家里就我一个,我没那么伟大。”

3月31日,朋友们在网上看到西昌火灾遇难扑火队员的名单,都无法相信刘勇离开的事实。

余崇福一开始以为是重名,立刻借车去刘勇家。

不是重名。他怔在那里半晌,无法动弹又困惑不已:“才训练了这几天,为什么要派他上场?”

心得体会西昌和感想篇八

3月31日,西昌山火致18名扑火队员和1名向导牺牲,3名扑火队员负伤。其中,有三人是陈其贵的亲属。

4月2日,陈其贵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称,牺牲者张明福是她的妹夫,陈章华是她的侄子,陈文龙是她的叔伯兄弟。三人分别生于1977年7月、1987年8月、1982年7月,均为宁南县天鹤村人。

陈其贵回忆,3月30日晚西昌风很大,烧着的草木灰在天上飘,全城停电。3月31日早上八点多,她得知他们出事了,随即往山上赶,交警封路并告知她去殡仪馆看看。

“张明福参加民兵队十来年了,宁南县森林草原扑火队虽然才组建3个月,但民兵队一直都有。”她悲伤地说:“妹夫性格好,一家人都靠他。他训练之外的时间打零工挣钱,在村里打家具。家里有四个老人和两个孩子,大的19岁在上大学,小的不到3岁。”

据了解,陈章华平时在工地上打零工,妻子在家务农,女儿7岁。陈文龙父亲过世多年,家中还有6旬母亲及妻儿。

在殡仪馆外,记者还见到了牺牲者张树伟的小姨陈发芬。她告诉记者,侄子今年39岁,家住宁南县披砂村,家里大女儿12岁,小儿子才6个月。

陈发芬介绍:“张树伟的性格好,对人尊重,平时比较沉默,不太爱说话。他的思想好,想为人民服务。家里条件不算好,才修了房子。”

她说,张树伟身体不错,两三年前参加了县里的民兵队,训练灭火这些,但民兵的装备不好,没有灭火器,是带着打火棍上山的,不然不可能牺牲。据称,他每个月只有800元津贴。

事故发生后,牺牲者遗体被运往西昌市殡仪馆。4月2日,尽管殡仪馆周边有交通管制,众多西昌市民仍步行前往殡仪馆悼念,并送上大量挽联和花圈。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他们的灵堂已经搭建完成,水晶棺、遗像、鲜花、挽联、飘带等已布置到位。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追悼会、遗体告别仪式将于4月3日举行。

一位市民表示:“如果没有这些英雄,我们大凉山可能早已经沦陷了。我们非常敬畏、感谢他们,心情很沉重。他们保卫了老百姓的生命财产,为我们献出了生命,我心中有说不出来的内疚。我们也做不了什么,只有来为他们送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