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小学端午心得体会和感想(优秀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05:12:24 页码:13
最新小学端午心得体会和感想(优秀16篇)
2023-11-18 05:12:24    小编:ZTFB

心得体会是对所经历的事情进行反思和总结的一种方式。写心得体会时,可以利用一些逻辑推理和思维导图的工具,使文章结构更加清晰和有序。让我们来看看以下这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从中学习和借鉴一些写作技巧吧。

小学端午心得体会和感想篇一

5月22日13:30,“缅怀屈原精神,弘扬民族气节”——学院20__年学生端午节活动于成功举办。现就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活动伊始,教授为本次活动致辞,他提到弘扬传统文化,最重要的就是要继承中华精神和中华气节。当代大学生要做有气节、有精神、有文化的新一代的知识分子。接下来,焦艳副校长宣布活动开始,焦艳副校长在开场中说道:“这栋大楼是我们学院入驻中华文化国际研修园所修建的楼,能在中华文化国际研修园拥有一栋研究楼的__高校是很少的,这栋研究楼以后会承接我们学校各文科类学院有关传统文化传承的各类活动。”据悉学院是学院首个获得来这里举办学生活动资格的学院。接着,是节目表演时间。第一个朗诵节目《屈原祭》由学院老师代表与学生代表共同表演,最后一句“呜呼哀哉,尚飨。”后全场寂静,为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默哀。令人眼前一亮的是舞蹈《礼仪之邦》,一袭红色汉服学院的女生们用舞蹈的方式为大家展示了中华的礼仪文化。

最后引起全场注目的节目是古筝独奏《渔舟唱晚》,一曲毕后,应全场观众要求又加弹了一曲,表演者方得下舞台。最后,赵教授为本次活动作总结。到此,本次活动顺利结束。

小学端午心得体会和感想篇二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它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今年,我和同学们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端午节。在这个节日里,我们不仅品尝了美味的粽子,还了解了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通过这次亲身参与,我深深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丰富之处。以下是我对小学三年级端午心得体会的分享。

首先,我体会到了与家人共度节日的重要性。在端午节这一天,我和家人一起准备食材、包粽子。首先,我们选用了糯米、粽叶和糖水等食材,然后将糯米洗净,浸泡一段时间,让其变得粘稠。接着,我们在粽叶上放上一层糯米,再加入绿豆、红枣或者核桃等馅料,最后将粽叶包紧,入锅蒸煮。整个过程需要家人之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这样简单的过程,让我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和家庭的和睦。在一起制作粽子的过程中,我们共同期待着尝到自己亲手包制的美味佳肴,这种与家人共同度过节日的感觉非常特别。

其次,我了解了端午节与屈原的故事。屈原是中国古代的伟大诗人和政治家,他在赵国为政时,忠诚地为国家效力,但却因一场政治斗争而被流放。绝望于流亡之境的他,最终选择了投江自尽。他的死引发了周围人民的悲伤和对他的怀念。为了阻止鱼虾吃掉屈原的遗体,人们纷纷将粽子投入江中,以驱赶鱼虾。除了屈原的故事,端午节还与龙舟比赛有关。据说人们为了吓走江河中的水怪,便在船上敲鼓打击,同时划龙舟竞速。通过这些故事,我明白了端午节的由来和它背后蕴含的民间传说,这也让我更加懂得了珍惜自己的家庭和国家。

再次,我参与了校园端午节活动,丰富了自己的学习生活。在学校里,老师组织了一系列有趣的活动。我们参加了龙舟比赛、包粽子比赛和听取了端午节知识讲座等活动。在龙舟比赛中,我和同学们合作划桨,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包粽子比赛中,我争分夺秒地包制粽子,体验到了时间的紧迫感和手的灵活性。而在知识讲座上,老师向我们介绍了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了这个传统节日。通过这些活动,我在快乐中学到了知识,也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团队意识。

最后,我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丰富性。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无论是供奉屈原、吃粽子还是划龙舟,这些习俗都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表现力。它们传承了几千年的历史,代代相传,流传至今。通过了解和体验端午节,我更加意识到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独特之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我应该好好学习和传承它,让它继续在我们的生活中闪耀光芒。

总的来说,小学三年级的端午心得体会让我收获颇多。在节日里,我与家人一起包粽子,体会到了与家人共度时光的美好;通过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参与校园活动,我体验了团队合作和动手能力培养;而端午节的种种习俗和文化内涵,更加让我珍惜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我相信,只有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我们才能更好地坚持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小学端午心得体会和感想篇三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重要的传统文化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人们会进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例如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以驱邪等等。我所在的小学也举行了许多有趣的活动来庆祝这个传统节日。在本次的端午节活动中,我不仅增加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还从中体会到了团结、拼搏和坚持的重要性。

段二:学习传统文化。

在小学端午节的活动中,学校举办了多场精彩的文化展示。我们可以参观端午文化展览,了解关于端午节的历史起源和传统文化。我通过阅读展板,了解到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的逝世而设立的。我还了解到了端午节龙舟竞渡的由来和重要意义。通过了解传统文化,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为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感到骄傲。

段三:参与活动。

在这次小学端午节活动中,我还参与了一些有趣的传统活动。比如,我们全班同学一起包粽子,感受到了传统节日的欢乐氛围。我们师生一起制作出美味的粽子,然后大家纷纷品尝,让我更深刻地了解了粽子的制作过程和丰富的口味种类。除了包粽子,我们还参与了赛龙舟的比赛。虽然划龙舟并不容易,但是大家都充满激情地拼搏着,体会着互相合作、团结奋进的力量。小小的龙舟比赛中,我们不仅锻炼了身体,还学会了互相帮助和配合。

段四:感悟团结拼搏。

通过参与小学端午节的活动,我深刻感悟到了团结和拼搏的重要性。在包粽子的过程中,我们彼此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了包粽子的任务。只有当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做出完美的粽子。同样,在赛龙舟的比赛中,我们必须步调一致,齐心协力才能让龙舟快速前行。这让我明白团结合作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团队中互相协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

段五:对未来的影响。

通过参与小学端午节的活动,我不仅学到了传统文化,体验了团结拼搏的力量,还收获了对未来的启示。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只有展现出团结和拼搏的精神,我们才能迎接更多的挑战,取得更大的成就。我相信,将来的路上,我会时刻牢记这次端午节活动的体会,继续保持团结拼搏的精神,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追逐自己的梦想。

总结:

参与小学端午节的活动,让我深入了解了传统文化,体验了团结拼搏的力量,对未来也有了更好的规划。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学习,能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精彩,也能够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明确自己的目标。我希望通过这次小学端午节的体验,能够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努力,追求更好的自己。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将是我未来发展的坚实基础。

小学端午心得体会和感想篇四

神秘岛,一本讲述荒岛求生的故事!此书主要分为3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写的是: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5个不一样职业--工程师史密斯、水手潘克洛夫、通讯记者史佩莱、黑人仆人纳布、少年赫伯特等人由于被困在里士满,最终经过大气球逃脱,不幸遇到大风暴,最终落在孤岛上!从一无所有到利用自我的聪明才智使自我过上富足的日子,也改变了荒岛的模样!

第二部分,由第一部分留下设想,岛上除了这5个人,还有其他人。于是经过他们的寻找,最终找到了在达布岛上发现了--艾斯通(一个海盗),经过他们的努力,以及他自我的忏悔,最终融为一体!

第三部分,主要是海上来了一群海盗,6个人并与其对抗的经过,及在岛上--尼摩船长的帮忙下,最终取得胜利!可是火山爆发,使得6人流落在海上,最终别“邓肯号”解救!

如果是你一不细心流落到一个荒岛上,你会怎样呢?

小学端午心得体会和感想篇五

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瑞阳节、重五节。据说端午节的由来和屈原有关。

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深受信任,可是遭到了小人的的陷害,被楚怀王赶出都城,流放到异地他乡。后来,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看到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痛不已,在农历的五月五日,抱起石头,跳进了泊罗江。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悲痛欲绝。纷纷来到泊罗江边打捞屈原的尸体。渔夫们划着船在江上来回寻找,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原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效仿。一位老医师还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希望蛟龙水兽喝了以后晕倒,就不会去伤害屈原的身体。后来人们怕蛟龙把饭团吃掉,就用楝树叶包上饭,外面缠上彩线,变成粽子丢进江里。

从此,每年的5月5日,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

今天,我早早的起了床,奶奶就叫我吃早餐了,早餐有粽子、大蒜、鸡蛋······听奶奶说中午还有一顿丰盛的酒宴。哦,原来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的节日,始于春秋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他为了纪念我国春秋时期楚国的一位爱国诗人屈原。那是正是七雄争霸的时候,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后来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人们用粽子和赛龙舟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我要向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学习,学好本领将来报效祖国。

小学端午心得体会和感想篇六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每逢端午,不仅有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还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今年,我和同学们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小学端午节。通过参与各项活动,我深深感受到了端午节的独特魅力,也从中汲取了许多心得体会。

首先,端午节是一个有温情、有关怀的节日。在这一天,老师们为我们上了一堂关于端午节的特别课。他们向我们讲述了关于屈原、粽子和龙舟赛的故事,让我们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与习俗。在课上,老师们还与我们一起包粽子、赛龙舟,让我们实践亲历传统的端午活动。通过亲手包粽子,我不仅品尝到了美味,还体味到了传统文化中的人文关怀和情感交流。通过赛龙舟,我不仅感受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还看到了人们为了维护公平的精神。所有这些让我感受到了老师们对我们的关怀和培养,体会到了家校共育的温暖。

其次,端午节教会了我团结互助的重要性。在赛龙舟的活动中,老师们将我们分成了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在龙舟上分工合作,共同划桨。当我们一起努力,配合默契地划动龙舟,心中的团队精神得到了极大的体现。与同学们紧密合作的经历让我明白了团结互助的重要性,只有团结互助,我们才能一起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取得更好的成绩。在课堂上,我们也通读了《屈原》这本中国古代的爱国主义诗歌,这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团结的力量。

再次,端午节教会了我要坚持不懈地努力。课堂上,老师们向我们讲述了屈原的故事,他是一个兢兢业业的政治家和文化艺术家。他为了国家和人民,坚守自己的信仰,最终选择了跳江身亡。这个悲惨的结局深深触动了我,让我明白到每个人都需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信念。在以后的学习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像屈原一样坚持到底,努力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最后,端午节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在端午节的庆祝活动中,我与同学们一起包粽子、赛龙舟、聆听故事,度过了愉快的时光。通过这些活动,我与同学们的友谊得到了更加坚实的加深。我们在赛龙舟中一起努力,互相鼓励,放飞了童年的梦想。我还记得包粽子时,我们相互交流心得体会,兴致勃勃地将自己亲手包好的粽子送给亲人和朋友。这些美好的回忆将伴随着我一生,让我时刻珍惜友情、感恩亲人。

小学端午心得体会,让我从端午节中汲取到了许多珍贵的知识和经验。我体会到了端午节的温情和关怀、团结互助的重要性、坚持不懈的努力和美好的回忆。我将继续通过参与各种活动,全面发展自己,让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成为我成长的加油站。同时,我也期待未来,能够有更多的机会,与家人和朋友一起共享端午的快乐,弘扬传统文化,传递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友爱的精神。

小学端午心得体会和感想篇七

段一:我瞧,已经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啦!六月份的天气虽然有些炎热,但是大家心情格外愉快。在小学三年级这个阶段,我对端午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体会。

段二:在端午节这一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在学校举行了隆重的拍龙舟活动。活动前,我们要自己动手制作龙舟,每个班级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特色龙舟。我班的龙舟被我们精心装饰,画上了漂亮的图案,用纸条扎成的彩带悬挂在船头,看上去非常醒目。当我们将自己亲手制作的龙舟放入水中,竞相划桨前行的时候,我感到一阵成就感油然而生。身心合一,顽强奋进的精神让我更加坚定了要做一个勇敢的人的决心。

段三:在端午节这一天,我们还有一项传统活动:包粽子。全班同学坐在一起,都被孩子们包好的稻香粽子迷住了。我们都手熟地将粽叶铺好,用米饭和各种馅料包裹,再用带子系紧,不料被家长们夸奖有加。我觉得自己包的粽子虽然不像妈妈的粽子那样好吃,但还是非常有成就感的。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如何劳动,如何团结一心,如何品尝到劳动成果的甜美。

段四:在端午节这一天,我还有一个特殊的经历。一些老师组织我们和父母一起去参观了一个古老的端午习俗:插艾蒿。听老师介绍,艾蒿能驱灾辟邪,保佑家庭安康。我们每个人都摘了一小束艾蒿,在老师的指导下,将艾蒿插在家门口,还说了一些祝福的话。爸爸妈妈也一起参与其中,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家庭平安幸福。我想,在这个小小的动作中,我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段五:通过端午节的庆祝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这些传统活动不仅让我们了解到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更让我们明白了家庭的重要性,并且在参与过程中,我们还学会了团结互助、勇敢坚持和品尝劳动成果的快乐。端午节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堂生动的课堂,让我们在游戏中学会了做人的道理。我希望,在以后的端午节里,我能继续去探索并参与这些传统活动,让更多的小伙伴们一起感受到端午节的魅力和快乐。

小学端午心得体会和感想篇八

第一段:引言段(150字)。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也是小学生最喜欢的节日之一。今年,我在学校参加了一系列有趣的端午节庆典活动,并且参加了手工DIY粽子的比赛。通过这次活动,我学到了很多关于端午节的知识,也深深体会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

第二段:了解历史传统(300字)。

在学校举办的庆典活动中,我们首先进行了有关端午节的讲解。我了解到,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屈原是战国时期的楚国人,曾臣属于楚国君主。根据历史记载,屈原是一个官员,他深爱他的国家,并为其奉献了自己的一生。然而,由于诽谤和谋害,他被放逐,并最终投江自尽。为了纪念他的忠诚和牺牲精神,人们在每年的五月初五,举行各种庆祝和纪念活动,包括赛龙舟、吃粽子、系艾草等。

第三段:参与庆典活动(300字)。

在庆典活动中,我参加了龙舟比赛和手工DIY粽子的比赛。龙舟比赛是我非常期待的活动之一。在这个比赛中,我们需要分成几个小组,每组人员配合默契地划桨,并尽力划得更快。与队友紧密合作的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只有团结一致,我们才能取得胜利。在DIY手工粽子比赛中,我学会了如何用粽叶将糯米和馅料包裹起来,经过煮熟后,粽子香气扑鼻,味道更是美味可口。通过参加这些活动,我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端午节的传统与文化。

第四段:感受民俗风情(250字)。

除了参与庆典活动外,我还和家人一起走进社区,体验了一些传统的端午节民俗风情。我看到了许多家家户户都在家门口挂上了艾草,据说可以驱邪避灾。而在一些商铺,我还看到了五彩缤纷的彩绘龙舟,悬挂的五彩丝线等等,这些都是为了庆祝端午节而进行的装饰。我也尝试向爷爷请教了一些剪纸的技巧,学会了如何剪出漂亮的端午节剪纸作品。通过这些民俗风情的体验,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凝聚力。

通过参与端午节庆典活动和感受民俗风情,我深深体会到了端午节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些活动不仅让我更加了解了端午节的由来和历史,也让我学到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且明白了团队合作和社区文化对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性。同时,这也让我更加珍惜我们民族的文化传统,并希望能够将这份瑰宝传承下去。作为一名小学生,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保护和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贡献。端午节的活动让我收获颇丰,也让我愿意为了民族文化的传承而不断努力。

小学端午心得体会和感想篇九

我呆呆的趴在窗户旁,傻傻的看着一眨一眨的星星。心想:明天就是端午节了,可我们却要在学校里上课。想起明天别的同学与自己的亲人一起出去玩,心理很不是滋味。

到了学校,看见同学们围成一圈,一脸不高兴的样子,由于我的好奇心,我决定去看看,原来他们是在说学校不放假的事情。虽然我昨晚还在抱怨着,可我却说:“不要难过了,我们都来了,再说也不可能改变了,倒不如快快乐乐的把这一天过了,顺其自然呢?”

放学后,我二话没说,拿起雨伞就跑。由于下着雨,再加上我急着回家,所以我骑得很快。在途中,我看着别人带的香囊,各式各样,正看得津津有味,一下子骑进一个小沟里,我的脚立即踩进去,半个腿都湿了。可能是由于我的一心二用造成的吧!

刚走到门口,就有一股浓浓的粽子的味道扑鼻而来,看见门口插着艾叶。然后,我打开门,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桌子的美味佳肴。于是,我赶紧把湿透了的衣服换了,开始吃饭。

我先拿了一个粽子,解开扎藤,剥开粽子叶,甜粽子里藏着红红的粽肉,散发着一种特有的蒸棕香.两粽子用盘子放在一起,活塞两颗亮晶晶的红白宝石,糯米在灯光下晶莹透亮散发着撩人扑鼻的浓郁糯米香,棒极了!最令爱吃甜食的我深爱的还是枣红般的粽子,一口在粽子上咬下去,满嘴便充满了米香,再咬一口,便会看到暗红色的馅儿。馅儿甜甜的,有了米,这种甜也不腻了;米中融入了枣或豆沙的香甜,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下午到了学校,我和同学们都不在像早上一样,已经把不放假的烦恼全都抛在脑后了。

虽然我们不放假,虽然我今天的遭遇很不好,但至少我很开心。这个端午节,是我过的最不寻常的一次。

端午是一个美丽而纯朴的节日,对于热爱生活的人们来说,它不仅是纪念更应该是一种生活态度。我们有过许多美丽而动人的端午,但20_年的端午注定与众不同!让我们一起期待,期待我们的端午,期待我们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创造一个又一个美丽灿烂的日子!

小学端午心得体会和感想篇十

初一吃糕;初二吃粽子;初三吃螺;初四持艾草;初五吃一天。

唱着这首不很和谐的童谣,又迎来了端午节。

端午是传统节日,在莆田就有这么一首不和谐的童谣,五月初一便拉开了端午节的序幕。从初一开始,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碌起来,准备端午节的用品,虽然不是很多,其中最让人眼馋的自然要属端午中的`美食了。

一提端午节,最先想到的应该就是粽子了。粽子长得玲珑可爱,有咸味的和甜味的。我对于肉粽子不感兴趣,却对糯米粽情有独钟,尤其是里面大大的枣子,家里自己做的总是包的大大的。糯米的浓香夹杂着缕缕蛋草叶子的清香沁人心脾,咬一口,含在嘴里,越嚼越有滋味。逢过端午,奶奶动要包上n个粽子让我这只馋猫大饱口服。街上也有到处吆喝的,不过卖的粽子比家里的要小很多,却很贵,糯米粽里的枣子也不大,貌似插俩花生大的就了事了。有时嘴馋了,就道街边买一个解馋,却再也没有那种余香了。

除了香喷喷的粽子外,穿新衣也是一大美景。用五味草煮上一大锅热水沐浴,然后再换上新衣,显得格外清爽。虽然我穿的依旧是穿过n次的衣服,不过香味仍然无法抵挡。

我们这儿瞧不见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大遗憾。不过我们很快又找到了新的乐子。

小学端午心得体会和感想篇十一

端午节是我们传统的节日,关于端午节,你有怎样的感想呢?以下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感想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昨夜子规声啼催,今朝汨罗带泪归。

《离骚》一曲哀民生,谁人诵之不含悲。

屈原,这位本欲厉治革新的伟大诗人,因小人谄害,终未被重用,且横遭流放,眼见国破民苦而无力回天,痛不欲生,投了汨罗江。

"长太息以掩啼兮,哀民生之多艰."人民的流离失所,撕扯着他的心肺,空怀着满腔的报国志而无法施展,他的苦闷可以想见,投江,成了他解除痛苦的唯一选择。

人民为纪念他,因之有了粽子,有了赛龙舟,有了端午节。

两千多年过去了,如今的农民,不仅免去了农业税,还有了粮食补帖.从农民的笑脸中,我们似乎可以想象伟大的诗人屈原若在,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政治昌明,祖国昌盛,一定会重写《离骚》将其诗句改为:"长欣喜以欢呼兮,兴民生之多光."。

每到端午节,伟大的诗人屈原,留给我们的是更多的历史反思。

昨夜子规声啼催,今朝汨罗带泪归。

《离骚》一曲哀民生,谁人诵之不含悲。

屈原,这位本欲厉治革新的伟大诗人,因小人谄害,终未被重用,且横遭流放,眼见国破民苦而无力回天,痛不欲生,投了汨罗江。

"长太息以掩啼兮,哀民生之多艰."人民的流离失所,撕扯着他的心肺,空怀着满腔的报国志而无法施展,他的苦闷可以想见,投江,成了他解除痛苦的唯一选择。

人民为纪念他,因之有了粽子,有了赛龙舟,有了端午节。

两千多年过去了,如今的农民,不仅免去了农业税,还有了粮食补帖.从农民的笑脸中,我们似乎可以想象伟大的诗人屈原若在,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政治昌明,祖国昌盛,一定会重写《离骚》将其诗句改为:"长欣喜以欢呼兮,兴民生之多光."。

每到端午节,伟大的诗人屈原,留给我们的是更多的历史反思。

古往今来,关于“端午”的传说很多。我翻了一下书,大约有纪念伍子胥的,有纪念屈原的,有纪念孝女曹娥的,有纪念女诗人秋瑾的,但主要还是纪念屈原的。

屈原何许人也?屈平(约前340年-约前278年),字原,通常称为屈原;芈姓屈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大大增强。后来,屈原因政治斗争,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他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的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

端午节纪念屈原的的传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的《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的《荆楚岁时记》。相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百姓们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他的尸体。他投江时,正是农历5月5日,其后人们每年都在这一天煮粽子来纪念他,这就有了端午的来历。关于这一传说,可以用唐代文秀的《端午》诗为证,诗云:“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其实,无论抱负,无论秉性,无论才华,无论修为,屈大夫都是我们所追寻的目标。因仰慕屈原,今年4月份,我与几个朋友游览三峡,到了屈原的故里秭归,探访了屈原的遗迹,倾听了屈原的传说,加入了纪念屈原的龙舟竞渡,感受了纪念屈原的民俗歌舞。身临其境,才感觉“神矣绝矣,叹为观止矣”。

又逢端午,吃着粽子,想着屈原,写下这些文字。

小学端午心得体会和感想篇十二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我最喜欢的节日之一。今年的端午节,我有幸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一次精彩活动,让我收获了很多快乐和感悟。下面就让我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在端午节中的心得体会吧!

首先,我要说的是了解端午节的重要性。在这次活动之前,我对端午节只是一知半解,只知道有吃粽子和赛龙舟的习俗。但通过老师的讲解和亲身参与,我才真正明白了端午节的意义。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屈原为了守护自己的国家和人民,不幸被逼得自杀,他的行为展现了大无畏的精神和高尚的品质。在当今社会,人们往往追逐物质的享受,忽视了精神和道德的追求。通过了解屈原的故事,我深深感觉到,身为一名中小学生,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努力学习,磨炼自己的品质,为将来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其次,我要说的是体验制作粽子的乐趣。在活动中,我们学生们亲自动手制作了粽子。一开始,我觉得制作粽子一定很难,但是有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我发现其实不难。将黄米泡发后,加入绿豆、红豆糯米等材料,再包进竹叶,一只美味的粽子就制作完成了。我发现制作粽子不仅是一种技能的锻炼,更是一种乐趣的体验。每当我在制作过程中感受到糯米和香料的香气,看到自己亲手包好的粽子变得饱满起来,我无比欣喜和满足。我明白了只有亲自动手去体验,才能真正感受到其中的乐趣和意义。

接下来,让我来谈谈观看龙舟赛的感受。端午节的一大特色就是赛龙舟。在学校组织的活动中,我们学生们也有机会观看了一场精彩的龙舟赛。当我第一次看到巨大的龙舟在水上快速划过的时候,我被它的力量和速度所震撼。在赛场上,船上的人们齐心协力,同心协力驱动着龙舟,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奋斗。我深深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也需要学会团结合作,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和进步。

最后,我要说的是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性。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通过参与端午节活动,我深刻感受到了我们传统文化的独特之处。在制作粽子和观看龙舟赛的过程中,我明白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作为一名中小学生,我要努力学习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传统节日不仅仅是娱乐和休闲的时刻,更是了解自己和民族根源的重要时刻。

总之,通过参加端午节的活动,我不仅收获了快乐,更明确了自己的学习目标和人生追求。我将始终怀揣着对祖国的热爱,传承并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为美好的明天而奋斗吧!

小学端午心得体会和感想篇十三

家乡端午节端午节是我们汉族传统节日。在战国时期,我国爱国诗人屈原听说秦军攻破楚国国都消息后,悲愤交加,依然写下绝笔作《怀沙》后,抱石投入泪罗江,以身殉国,百姓们纷纷亲去打捞,沿水招魂,在没有结果时,人们只有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虾鱼蚕食屈原尸首方法表达对他怀念,此日正是农历五月初五,以后每年人们在这一天都要到江面去头粽子表达缅怀之情,随时间演变,人们将这一天俗称为“端午节”,过节形式也多养起来,如插杨柳、赛龙舟、吃粽子、烧高山等等。

我也特别喜欢家乡端午节,虽然没有电视里看到盛大赛龙舟、烧高山等习俗,但我独爱绑花绳、戴荷包、插杨柳、包粽子、串亲戚等风俗喜庆方式。

兴奋我就是睡不,偷偷起来把花绳与荷包比划了好几次,因为姥姥说了:“今天戴了就不灵了,只有在端午节这天戴上才会保佑我们一年平安。”真是一个难眠之夜呀!隐隐约约听见爸爸插杨柳声音,我一骨碌翻起身来,大声喊戴荷包啰……以最快、最简单方式洗刷完毕,在妈妈帮助下认真绑上了花绳、戴上了荷包,看手腕、脚腕花花绿绿花绳,是弄胸前各式各样荷包,我自豪极了,犹如成了最美小公主。带无比幸福心情,开始帮妈妈炒鸡蛋、包粽子。

说起包粽子,可是我拿手好戏,早在六岁那年,大妈就教会了我包粽子。我便一个指挥官架势喊来爸爸,指挥他与妈妈抱起粽子来:首先按比例把昨天购买来糯米、大枣、葡萄干、枸杞放入盆中掏干净,然后再加进去一定量白糖、蜂蜜与均匀,接拿来竹叶卷成一个漏斗形,要注意,不能把叶子卷完,还要留一些等放进做好馅子后封起来,爸爸一直做得很好,就是最后封包动作出了错,被我狠狠批评了几句:“老爸,你也不动脑想想,包扎绳子要打成活结,不然证书后你连叶子一块儿吃吗……”在我成功指挥下,你一个、他一个、我一个,不一会儿包了一大堆,最后就是开灶蒸煮了,这期间,我有显摆自己花绳与荷包指挥爸爸矫正了爸爸杨柳插得不好看之处。

小学端午心得体会和感想篇十四

style="color:#125b86">

端午,一个古老的节日。自战国时期以来,一直流传至今。它有着它独特的味道。

了解了端午的来历,很是痛心,感受到了端午的味道。

屈原,一位爱国志士,忠心侍奉楚王。但却造小人排挤。结果被流放,他空有一身抱负,却报国无门。楚国将亡,他为表达他的爱国之心,以身殉国,投河自尽。原来,端午的背后有着如此令人心酸的故事。我感受到了端午的味道——爱国的味道。

端午,我的叔叔等人都会来爷爷家过,一起吃着饭,我感受到了端午的味道。

解开缠着粽子的线,打开粽叶,把里面的饭团沾沾白糖,吃一口甜甜的;家人们团聚,大家一起有说有笑,暖暖的。看着久违的家人们的变化,喜喜的;味道很多,用两个字概括:幸福。我感受到了端午的味道——幸福的味道。

街上,孩子们带着他们的五彩线,惬意地走着,十分神气。这五彩线,让我回忆起了从前,我每年都会戴。这五彩线是节日的特色,包含着我们中国华民族的独特,流传了几千年。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吃茶蛋,挂艾叶菖蒲……都有着我们中国的独特文化。端午节本身其实就是一种文化。如今,端午节已经成功选入了《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我感受到了端午的味道——深厚的祖国文化的味道。

生活在21世纪今天的我们,生活十分多姿多彩,端午的活动很多,十分丰富多彩。

有些城市举行赛龙舟竞赛,大家争先恐后,一起比赛,尽情享受划船的快乐。早上也有很多人去踏青,感受自然的气息,在草地上,嗅着泥土的芬芳,和家人一起去野餐!有很多人登山去采艾蒿,品味粽子的味道。孩子们都放假,在一起尽情玩耍,身上挂着香包。到处都是欢声笑语。我感受到了端午的味道——快乐的味道。

感受端午的味道,是多姿多彩的味道。它是我们民族的节日。我们应该珍惜,重视这个有着自己独特味道的特殊节日。

小学端午心得体会和感想篇十五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举行。在这一天,人们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传统习俗。我也是非常期待这一天的到来,因为我可以和家人一起度过一个愉快的节日。通过这一次的端午节活动,我获得了许多心得体会。

第一,我了解了端午节的由来和意义。在这之前,我只知道端午节是一个传统的节日,但对其来历和意义并不了解。通过老师的讲解,我知道了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他也是一位爱国人士。因为他的忠诚和才华遭到了不公正的对待,最终也选择了以身殉国。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屈原的这种爱国精神和他对国家的无私奉献。通过了解这些,我懂得了端午节的深刻含义,并且也理解了屈原为什么被尊敬和敬仰,他是我们国家的宝贵财富。

第二,我尝试了制作粽子。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食物之一,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种美食。为了更好地了解粽子的制作过程,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一场粽子制作比赛。在比赛中,我学会了将粽子的糯米和其他原料一层一层地包裹在一起,然后用细绳绑紧。最后,将包好的粽子放入锅里煮熟。这个过程虽然有些复杂,但是通过老师的指导和同学们的帮助,我成功地制作出了一颗可口的粽子。通过亲身制作粽子,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粽子背后蕴含的浓浓的亲情和团圆之意。

第三,我参加了学校举行的龙舟比赛。赛龙舟也是端午节的传统活动之一,这是我第一次参加龙舟比赛。在比赛前,老师给我们讲解了龙舟的历史和制作过程,还教会了我们如何划桨和配合动作。比赛时,我和同学们挤在一艘龙舟上,全力划动着桨。划桨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一致的节奏和默契的配合。尽管初次划龙舟,但是我们团结协作,最终获得了比赛的第一名。这次比赛不仅锻炼了我的体力,还培养了我与同学们团结合作的意识。

第四,我参观了博物馆的展览。为了更好地让我们了解端午节和龙舟文化,学校组织了一次博物馆参观活动。博物馆里收藏了很多端午节的展品,如各种不同样式的粽子、龙舟模型等。在博物馆里,我通过观看展品和解说员的讲解,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端午节的历史和文化。同时,我也从中学到了许多有关端午节和龙舟文化的知识。

第五,我在家和家人一起度过了一个温馨的端午节。在这一天,我和家人一起包粽子、赛龙舟、吃粽子。我们还在门前挂上艾草,以驱除邪气,祈求平安和幸福。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共同度过这个节日。在这温馨的氛围中,我感受到了家人间的亲情和和睦。这是一个充满爱和惬意的时刻,让我感到非常幸福和满足。

通过这次端午节的活动,我学到了许多知识,也获得了许多美好的回忆。更重要的是,我明白了端午节的意义和传统习俗背后蕴含的心灵寄托和精神追求。我会牢记屈原的爱国精神,努力学习并努力成为一名有用的人。我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更加珍视这个传统节日,并在这个节日里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小学端午心得体会和感想篇十六

涉水吟天问,角黍慰灵均。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已经来临。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以历史人物为主题的节日不多,除了以介子推为主题的寒食节之外,端午节或许是其中“知名度”的一个节日了。我们都知道,从文化学的意义上讲,传统节日的形成,是特定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结果,是人类社会活动在文化风俗层面的深层映射。无论是纪念介子推的寒食节,还是纪念屈原的端午节,都寄托着人们对直行懿德之士精神推崇的厚重民俗情愫。在传统社会的家国框架下,对于直行懿德之士的厚重情感,在庙堂的大传统和江湖的小传统这两种文化生发环境互相摩荡的作用力下,逐渐凝聚成社会生活中的一个个精神文化坐标。

端午节无疑就是这样的精神文化坐标。为民众所熟知的端午节应季食品粽子,以及彰显体育精神和文化符号的龙舟竞赛,固然是端午节作为精神文化符号的不可或缺的外在物质形式,但我们只有将这种外在物质形式与其内在精神文化内核相融合,才能从更宏阔层面上统观作为传统节日文化的端午节之全貌。

我们都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而形成,龙舟与粽子也是我们表达对屈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犹未悔”之爱国操守的朴素情感寄托。屈原所在的社会环境,他对故土故国的深厚感情,对自己爱国为民政治主张无法得到重视的精神熬煎,他的遭受谣诼馋嫉以及被放逐,乃至最后自沉汨罗江,显然充满着传统士人在逼仄环境中的苦痛熬煎。传统士人出于悲天悯人的爱国主义情怀,虽然与其所在时代的褊狭逼仄发生苦痛冲突,但这种选贤任能、修明法度政治主张所蕴藏的爱国情怀,以及“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背后的民本思想,即便经历了几千年的岁月洗礼,仍然散发着耀眼光芒。

某种意义上说,文化发展类似大浪淘沙,是一种扬弃的过程。反映在传统节日方面,有的节日几近湮灭了(比如今天我们基本上不过“寒食节”了),有的则在岁月洗礼中嬗变,吸收了时代因素后变得光怪陆离,比如过度注重物质形式,以及商业化的过度侵蚀,这些无疑对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文化内核和民俗精神是一种挑战。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正确对待传统节日,把现代文明因子与传统节日文化内核进行无缝对接、有机融合,不仅关乎传统节日的继承,更关乎现代文明对传统文化的扬弃发展。应该说,物质形式是表面的,精神内核才是传统节日的灵魂。拿端午节来说,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固然是我们对端午节文化记忆的一种外在物质呈现,但重新发掘这个节日所蕴含的爱国精神和民本思想,审视其所发生的特定社会文化环境,重新考量其所蕴藏的精神文化内核,放置在当今社会发展、公共治理和现代文明的时代序列中,让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这无疑是包括端午节在内的传统节日无法回避的境遇。毕竟,汲取传统文化精华与发展现代文明精神,都是促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题中之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