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支援甘肃心得体会和方法 支援后的心得体会(四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5 18:45:26 页码:8
支援甘肃心得体会和方法 支援后的心得体会(四篇)
2023-01-05 18:45:26    小编:ZTFB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关于支援甘肃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浙江大学从西部地区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出发,把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基本价值与核心目标,对口支援转变到提升贵州大学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上来,引导、支持和帮助贵州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进一步适应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努力使贵州大学成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发展的依靠力量及智力中心和人才中心。

贵州大学在浙江大学的帮助下,抓住机遇,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加快专业调整,优化专业布局,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加强特色学科、优势学科建设 ,推动高水平教学、科研平台建设,不断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明确工作任务,落实责任单位,推动工作重心下移,促进双方院、系、专业之间的合作,提高对口支援响应度,确保对口支援工作落到实处,不断推进对口支援工作。

双方在编制规划时,要把对口支援纳入发展规划,设立期间对口支援工作的长远目标和阶段性目标。

提升师资队伍的水平是提高办学水平的关键。浙江大学要通过接受贵州大学教师进修、博士后研究、访问学者、攻读学位等方式和途径,帮助贵州大学提高师资队伍的学历学位层次、教学科研水平,尤其是青年骨干教师和学术带头人的培养。浙江大学接收贵州大学没有博士点的学科推荐的3~5名达到浙江大学博导遴选条件的教师做兼职教师和兼职博导,联合培养研究生;同时,浙江大学选派一批高水平的研究生导师到贵州大学相应学科做兼职博导。支持贵州大学的教学名师培育工作,三年期间,指导和帮助贵州大学培育3~5名教学名师。

从20xx年起,连续三年,浙江大学每年接受贵州大学60名教师进行为期半年的进修学习,为贵州大学定向培养博士生,培养对象为贵州大学具有硕士学位的青年教师。为贵州大学急需提高教师学历水平的学科和专业开设在职博士学位班,协助贵州大学引进急需人才和高水平教师。贵州大学以特聘教授、首席教授、客座教授等方式聘请浙江大学相关学科的知名学者和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学术学科带头人,为贵州大学培育学术梯队,促进学科学术创新团队建设。

双方要加强人才培养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贵州大学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学习和借鉴浙江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改变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浙江大学与贵州大学开展本科生联合培养,浙江大学接收贵州大学优秀本科生到浙江大学为期一学年的插班学习(20xx年培养30名,20xx年培养40名,20xx年培养60名),指导和帮助贵州大学开展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20xx年起开展2—3门重点课程的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

浙江大学的部分网上教学资源向贵州大学师生开放。20xx年起浙江大学分别在文、经、管、法、理、工、农等学科提供1—2门优质课程的课堂教学,让贵州大学学生同步修读。每年选择3~5门课程的教师到贵州大学进行示范教学。

研究生教育方面,浙江大学优先接收贵州大学应届优秀毕业生推荐免试研究生,优先接收贵州大学报考浙江大学博士的学生。从20xx年起,贵州大学选定若干骨干学科与浙江大学相关学科对接,每年每学科选派3-5名优秀博士生在第一年完成课程学习后到浙江大学相关学科联合培养,时间1-2年,浙江大学指导和帮助贵州大学培育优秀博士论文,争取贵州大学在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零的突破,提高贵州大学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加强研究生的学术交流,贵州大学每年邀请浙江大学3~5名优秀研究生参加贵州大学的“硕博论坛”。

浙大“求是”讲座的专家学者每年向贵大学生开放3~5次讲座。

双方要在已有科研合作基础上,采取多种合作形式,拓宽科研合作领域,深化科研合作内容。要围绕科技创新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围绕区域支柱产业、国家重点布局产业和特色行业发展的需要,加强科研合作。

争取2~3年内在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平台建设方面有新突破。联合申报贵州省及国家级的重大科研项目,争取在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与国家重大项目、支撑计划等方面有新进展,指导和帮助贵州大学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指导和帮助贵州大学申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加强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通过合作,努力形成一批水平较高的特色学科和科研成果,并着力推进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工作。

双方建立互访制度。原则上每年两次,跟踪、服务、检查科研合作项目。互派访问学者,开展学术交流,拓展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内容。

围绕东西部合作和西部大开发,特别是围绕贵州省支柱产业、国家重点布局产业和特色行业发展的需要,加强科研合作。每年将相关内容的2-3个主题纳入浙江大学“自主科研计划”指南,鼓励浙江大学青年教师与贵州大学老师合作、服务贵州。

双方争取在科研项目和科研平台建设方面有新突破。联合申请国家或贵州省的重大科研项目(如“清洁能源利用技术”等),主动设计、争取贵州茅台专项基金项目;积极筹划联合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73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和支撑计划项目等。

浙江大学指导和帮助贵州大学申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加强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继续推进“三兄弟合作”计划,以科研项目为载体,加强新西兰高校与浙江大学、贵州大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继续推进贵州省重大科技项目“贵州茶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项目的实施;继续推进两校在贵州省湄潭县共同建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验示范点工作,争取“高效稻鱼共生系统”项目申报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项目。

浙江大学支持贵州大学“211工程”三期建设,指导和帮助贵州大学争取在3~5年内获得1~2个国家重点学科和2~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实现贵州大学文科博士点零的突破。指导和帮助贵州大学在3~5年内把有博士点的省级重点学科建成1~2个国家重点学科,没有博士点的省级重点学科建成博士点学科。双方选择3~5个重点学科、特色优势学科联合共建研究平台,建立联合研究工作机制,互派实验室研究人员,设立联合共建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联合申请国家重点实验室。

贵州大学要学习和借鉴浙江大学的办学经验,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胆实践、改革创新,建立和完善内部管理体制和机制,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

在20xx-20xx年期间,围绕贵州大学发展,提升行政管理水平;围绕学科建设重点,提升学科管理水平。

在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质量工程)”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干部挂职的力度,拓宽干部挂职范围,加强干部交流,形成“双向交流,互派挂职,全面提高”的局面。

20xx年,浙江大学为贵州大学开展一次研究生管理、学分制管理方面的干部培训,指导和帮助贵州大学全面推进学分制改革以及健全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从20xx年起,浙江大学与贵州大学定期举办研究生教育及管理的交流会,指导和帮助贵州大学的专业学位教学和管理。

进一步加强学生、财务、基本建设、公共服务体系等管理方面的交流,推进贵州大学管理水平的提高。

关于支援甘肃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紧扣中心,突出重点,立足实效大力宣传对口支援工作开展情景,进取塑造支援建设的良好形象。现将工作开展情景汇报如下:

领导高度重视,把对口支援的新闻报道作为全年宣传工作的一项重点工作,由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根据既定目标任务严格落实到位。

为确保对口支援宣传工作的有序开展,制定了对口支援宣传方案,对宣传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提出了明确目标要求,抽调骨干记者负责此项工作,并结合阶段性重点帮扶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新闻报道,确保宣传活动取得实效。

充分利用《新闻》、手机报、广播、电视政务平台等快捷的媒体资源,围绕改善民生、帮扶致富的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特色报道,为援建工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一)专栏宣传定期发布

在《新闻》中开设《携手》栏目,对对口支援的相关动态工作予以跟踪报道,全面反映援建情景;利用广播的107个终端,以及《手机报》周刊的广泛受众,开设专栏及时刊发对口支援相关工作开展情景。

(二)新闻报道适时跟进

对为对口支援开展的招工、培训、捐助等工作进行动态报道,反映援建工作亮点、特色。截至11月9日,共播出《向捐赠对口援助资金2000万元》、《结为帮扶对子》等相关电视新闻5条(次);手机报刊发相关报道9条(次),广播播发新闻9条(次),电视政务平台上稿5条(次)。

关于支援甘肃心得体会和方法三

6月,教育部启动了“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经教育部批准,7月16日,我校与华东师范大学正式签订《华东师范大学与新疆师范大学对口支援协议书》。下头就四年来,两校对口支援工作的执行情景总结如下:

我校与华东师范大学本着进取务实的精神,以借助华东师范大学的学科和人才优势,增强我校的综合实力为目标,以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管理与运行机制建设为重点,努力实现我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全面提升。双方商定每年签订《华东师范大学与新疆师范大学20xx-20xx学年对口支援项目协议》,每学年度制定相应的《华东师范大学对口支援新疆师范大学的实施方案》,经过对口支援项目的制度化安排,构成长效机制,确保此项工作的贯彻落实。

四年来,华东师范大学以“办实事,求实效”为指导原则,进取调动全校上下各方资源,群策群力,努力促成优质的教育资源向我校输出,从而使我校在学科发展、师资建设、人才培养、管理效率等方面都有了明显改善。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与合作,对口支援项目按《协议》和《方案》得到了顺利实施,成效显著。

(一)研究生教育方面:华东师范大学已将我校三位教授聘为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并从起陆续开始招生,开展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此外,华东师范大学还进取支持我校硕士研究生培养,免费理解我校部分学科硕士研究生前去修读课程。

(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截至,华东师范大学已招收我校26名骨干教师攻读博士学位,22名教师攻读硕士学位;另有6名教师到华东师范大学相关专业进修(免进修费),并参加科研项目的合作研究工作,这对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的教学科研本事和业务素质,起到了进取的促进作用。

(三)支教方面:华东师范大学自上半年起,根据我校实际需要,派遣教师到我校讲学,至今已有20人次到我校承担短期(一学期)教学工作,使我校师生能够经过最直接的方式接触到各学科领域的理论前沿动态及最新科研成果,拓展了我校师生的理论视野。

(四)干部挂职交流:华东师范大学已派出一名干部到我校担任副校长;我校也派出了两名处级干部前往华东师范大学挂职学习,这为促进我校教育行政领导干部转变观念,吸收东部地区教育改革和发展经验,提高我校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水平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五)图书馆建设方面:共建四年来,华东师范大学已向我校赠送六万余册图书和部分期刊光盘,赠送了部分办公设备,并且每年培训我校一名图书馆管理人员,对我校电子阅览室建设,提高图书馆馆藏图书的信息化管理水平起到了进取促进作用。

(六)访问交流方面:对口支援关系建立以来,两校建立了学校领导互访制度,轮流进行访问,落实对口支援工作。四年来,两校领导及有关职能部门之间建立了密切的关系,对各项工作的落实起到了进取促进作用。

6月,教育部正式实施“援疆学科建设计划”,确定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三所院校对口支援我校8个学科,我校分别与三所院校签订了协议。这是教育部实施“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以后,实施的又一项有利于新疆高校发展和学科建设水平提高的重大举措,该计划的有效实施,将更有力地推进我校的学科建设,促进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提高,所以,学校十分重视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制定了落实该项计划的相关措施。

6月---12月,所进行的主要工作为:

第一、与三所院校来参加签仪式的领导和职能部门负责人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就开展具体工作达成一致意见;

第二、在全校范围进行广泛宣传,尤其是受援的8个学科,要求各学科认真研究自己的需求和三所院校相关学科的情景,进取寻找合作机会,主动与对方联系交流;

第三、8月,中国科技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带领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及学科人员一行8人来我校访问,就具体开展工作进行了进一步交流,密切了两校之间的关系;

第四、组织、动员我校教师报考三所院校,攻读博士、硕士学位。

1.我校今年共有14人报考三所院校博士研究生,目前录取工作正在进行;已有3人被华东师范大学录取攻读硕士学位。

2.为了进一步落实援疆学科建设计划的具体工作,利用该计划促进我校学科建设的发展,在我校完成学校及个学院“十一五”学科建设规划制订工作后,3月28日—4月9日,我校党委书记梁超同志带领我校研究生处、人事处及相关学科负责人共24人,分别前往三所院校进行访问交流,出访得到三所院校的高度重视和热情接待。本次出访采取的方式是:召开学校层面的座谈会、职能部门、学院和学科层面的会谈和进一步交流,双方就具体落实援疆学科建设计划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磋商,在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合作、支教工作、学术交流等方面达成多项合作意向,并签订了会谈纪要,具体工作将从今年6月逐步开展:北京师范大学将于6月派专家来我校进行讲学;将在7月、8月分别与中国科技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联合举办两个全国性学术会议;9月,将派出我校近10名教师前往三所院校进修访学,并将就合作开展科学研究进行协商、落实。

3.在落实援疆学科建设计划中,我校确定了建立合作互惠平台的原则与支援学校进行协商,得到了对方的真诚支持,支援学校进取帮忙我们想办法、提提议,表现出进取响应国家政策的高度热情和政治觉悟。北京师范大学提出,虽然计划中所列是两个学科,但科研领域的合作和人才培养能够根据我们的需求而扩大学科领域。中国科技大学则应我校的要求将支援学科扩大到计算机科学,并在人才培养方面给以异常的政策和条件。华东师范大学将对口支援与援疆学科两个计划结合起来,对协议中的资料逐项落实。应当说我们和三所院校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基础,随着各项计划的落实,必将对我校的学科建设发挥进取作用。

4.在落实援疆学科建设计划的过程中,除了教育部制定的三所院校,我校还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与其他高校进取联系,并得到了热情响应,如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虽然没有教育部规定的对我校支援任务,但都表示了进取态度,与这些院校的合作交流也将逐步展开。

在校党委对落实“援疆学科建设计划”的高度重视下,目前全校正以学科建设为核心开展各项工作,确定了充分利用对口支援和援疆学科建设计划促进学科发展的原则,相信在未来两三年内,该项计划将取得显著成效,对我校学科发展将发挥进取深远的作用。

华东师范大学对口支援我校的四年期间,经过两校的共同努力、默契配合,对口支援工作进展顺利,对我校的学科建设和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相关因素的制约,协议中的部分资料没有完全落实,主要是科研领域的合作工作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学术交流还不够丰富。

鉴于上述情景,为推动对口支援工作向纵深发展,在全面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我们认为今后的工作重点是:

(一)对口支援工作要认识到位。对口支援工作要从大局着眼,从长远部署,从实际入手。要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对促进西部教育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战略和现实的重大意义。对口支援工作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顺利实施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受援院校必须全力以赴、抓住机会、鼓足干劲,为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不懈努力,并将这种意识渗透到学校办学工作的各个环节中。

(二)对口支援工作要领导到位。学校各级领导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对口支援工作,所组建的专门工作小组不能流于形式,负责此项工作的学校领导要经常检查对口支援工作的进展和落实情景,确保一个流畅的主通道,综合协调和督促相关部门的工作。

(三)对口支援工作要措施到位。对口支援工作必须以切实可行、互惠互利为原则,具体措施必须具备较好的操作性和实施性,在实施过程中也要具备必须的灵活性,既要有利于支援院校工作的开展,避免使支援工作成为支援学校的负担,同时也要有利于受援院校在享受优惠条件的前提下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

(四)在目前已经开展的支援项目基础上,在未来五年内,我们将以建立双赢互利的合作平台为基础,努力加强科研领域的合作交流,促进我校科研本事的提高和学科建设的发展。

我校十分重视对口支援工作,认为此项工作是学校进一步发展的良好机遇,学校成立了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了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四年来,经过对口支援计划和援疆学科建设计划的落实,我校的师资队伍在结构和质量上都有了明显改善,学科建设有了很大发展,尤其重要的是,经过与对口支援学校的交流,我校的干部教师在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方面有了显著转变和提高,这将对学校进一步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为了使对口支援工作进一步深化,各项措施能够顺利实施,根据以往的工作实践,我们提议:

1.对口支援的目的是促进西部地区高校办学水平和科研本事的提高,所以,我们期望教育部能研究单独设立有关西部地区重大研究项目的专项资金,进行专项经费投入,大力支持支援双方的科研人员联合申报,共同开展研究。经过双方合作开展科研工作,以求进取促进受援高校科研水平的显著提高,从而提升西部地区高校的研究水平。

2.期望教育部能够尽快将华东师范大学对口支援我校项目纳入国家正式对口支援西部高校计划中,并能研究在经费上给予有效的支持,该经费主要用于支付双方派出人员的相关费用及各种科研合作的科研经费,从而能大力减轻双方学校教育科研经费紧缺的压力,更好地调动支援双方的进取性。这样能够在两校之间开展长期有效、形式多样的各种培训项目,定期选派我校骨干教研人员前往华东师范大学参加培训;同时也进取促成华东师范大学更多的优秀教师和科研人员来我校考察和讲学。

3.期望教育部在政策上能给于保证,将“西部少数民族骨干人才培养计划”、“援疆学科建设计划”、“高级访问学者计划”等工作和“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结合起来,尤其是对“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和“援疆学科建设计划”的专项博士、硕士招生计划给以充分保证,最好在给支援学校下达计划的时候给以明确说明,并提出明确要求,以有利于此项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关于支援甘肃心得体会和方法四

扬州市卫生局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xx大和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今年以来具体开展以下工作:

一、积极参与全市“三下乡”活动。

20xx年12月29日,我局在市委宣传部的统一组织下,召集苏北人民医院、市第一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医院、市中医院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医师以上的心脏科、呼吸科、消化科、普外科、骨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中医科和慢病防治科等十二个专科的25名专家,赴仪征市谢集镇参加全市“三下乡”活动,向当地人民送医、送药、送温暖。专家组在谢集镇卫生院义诊300余人,街头宣传发送健康教育处方和预防疾病宣传材料20xx余份,向谢集人民捐赠1。5万元现金和部分药品,同时又转赠省级医院捐赠的数十万元的药品器械,深受仪征人民的欢迎。

市卫生局jú长潘惠、副jú长尹亮和苏北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孙洁等参加了相关活动。

二、抓好对口支援和惠民医疗,把“三下乡”活动引向深入。

为把“送医、送药、送温暖”活动引向深入,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和医院建设并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质量和水平,提升基层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更好地服务人民,我市今年来采取有力措施,做好对口支援工作,以提高基层执业人员的业务能力。

(一)职称晋升人员,服从安排服务基层。

根据省卫生厅的统一要求,城市医生晋升主治或副高职称前需要对口支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安排医师到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支援半年,连续3个月为一计算单元。今年共安排91人次到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支援,折合10340个工作日。

(二)明确三甲医院,对口支援县级医院。

全市每所三甲医院(即苏北医院、市一院、市中医院和市妇幼保健院)支援4所县(市)级医院,三甲医院与县级医院结成稳定的帮扶关系,重点加强县(市)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实行全方位的支援;全年共安排各三甲医院的晋升主治或副高职称前71名医师到县(市)级医院帮扶工作,折合8120个工作日。

各县(市)医院的晋升主治或副高职称前158名医务人员到乡镇卫生院帮扶工作,折合7402个工作日。

(三)合理安排专家,明确服务工作内容。

针对社会普遍关注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市卫生局创新工作方法,加大城市医院帮扶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力度,安排市区医院内、外、妇、儿、眼、耳鼻喉和中医等7个专业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到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确保市区每个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大医院专家坐诊每周不少于1个工作日,让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得到大医院专家的服务,切实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

专家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帮助工作有多项内容:在门诊坐诊方便居民前来就医;开展教学查房,解决较复杂疑难问题;开展专题培训,提高基层医务人员技术水平;推广基础适宜技术,促使基层服务能力的提高;开展健康宣教,提高群众健康保健意识;指导科学管理,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能力。通过几年的帮扶,群众找专家看病方便多了,市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诊疗水平有了明显提高。20xx年共安排专家2047人次,折合1023。5个工作日。

(四)加大管理力度,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我局年初将副主任医师下基层工作纳入医院综合目标管理内容,明确各支援医院的责任和义务,要求各医院制定计划、科学安排、积极协调,加强下派人员管理,建立健全制度和检查考核办法,确保下派医生到岗到位,安心在基层工作,充分发挥作用;局多次召开会议,交流工作情况,分析存在问题,探讨工作难点,协调解决问题,提出工作要求。

(五)严格督导检查,提升帮扶工作水平。

为真正把专家下基层、到社区坐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制定下发了《扬州市城市卫生对口支援城乡基层卫生工作考核细则(试行)》,将督查任务分解到局机关各处室,每个处室负责2-3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每月至少抽查1-2次,每季度将检查结果以文件形式向医院进行通报,对不按规定开展工作地人员进行严肃处理和网上公示。20xx年查实10余人违反规定,坚决给予延迟职称晋升或暂缓职称聘用的处理,起到了警戒作用,有效地提升帮扶工作水平。

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帮助工作在全省卫生系统尚属首创,目前这项工作深受社区居民欢迎,得到卫生行业的关注,我们将根据社区的需求,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扎扎实实把这项工作做好做实。

(六)明确困难患者为惠民对象,提高惠民服务意识。全市五家惠民医院(含宝应、高邮、江都、仪征人民医院)和数十家惠民门诊医疗,谨记上级党委和政府的重托,心系困难群众的病痛和健康,扎实工作,努力将党和政府的温暖切实送到困难群众心中。在医疗救助工作中,我们除了做好常规的惠民医疗服务以外,还十分注重心理上的关怀。鼓励和督促医务人员多与特困患者交流、接触,让他们能够体会到医院对他们的理解和同情。医院领导经常来到特困患者的床头,了解病情,听取意见,专职人员每天都对在院的特困患者逐一巡视,了解他们的具体困难和需求,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协调解决。例如,特困患者最常见的自付费用无力承担的问题,医院救助办常常与当地社区和民政部门联系沟通,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有时还需要多次上门协调,尽可能的取得他们的支持。遇有患大病,根本无力继续治疗的患者,医院还积极与新闻单位联系,通过媒体积极寻求社会的同情与关心,使得他们的治疗得以继续下去。医院还定期由领导带队,组织医务人员深入到困难群众较多的社区,召开与特困患者面对面的座谈会,集中听取他们对医院以及医疗救助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解答他们的一些疑惑。医院还通过对所有7000多位低保救助对象逐一发放健康调查问卷的形式,初步掌握了他们的整体健康状况以及家庭经济情况,后来又对全部特困人员进行了一次免费的全面健康体检,并在上述基础上为所有低保对象建立了个人健康档案。健康档案的建立又为医院进一步对低保对象开展更具针对性、更有个性化的医疗、健康指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医院还专门为特困对象开通了24小时热线救助电话,随时接受他们的咨询和求助。救助办定期与转往定点医院治疗的特困病人及家属联系,了解病情治疗情况,宣传政府救助政策,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及时送达特困患者。

通过上述的良性互动,不仅增加了特困患者对惠民医院以及相关医疗救助政策的理解,取得了他们对医院的信任和支持,有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更重要的是让他们通过惠民医院这个载体真正体会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心和温暖,体会到全社会对他们的同情和帮助。

(七)积极创造条件,为困难患者提供优质、低价的医疗服务。医疗救助工作,本身就是为了解决经济困难人群的医疗保障问题而进行的一项工作,因此尽可能地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是各惠民医院必须要做好的另一项重要工作。医院从一开始,就协助政府制订了《惠民医院医疗管理暂行办法》、《惠民医疗用药目录》、《惠民医疗服务设施范围和服务标准》、《惠民医疗基本诊疗项目》等规范性制度,医院结合医改,强调公益性,以病人满意为重要标准。医院制订了《超范围诊疗同意审批书》等一系列降低和控制医疗费用的配套文件,明确对困难患者进行的各项诊疗措施,在保证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应遵循基本、低价、有效的原则。平时还通过各种途径对医务人员反复宣传、教育,强调医院开展惠民医疗服务这项工作的宗旨,不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着重放在很好地完成政府交办的惠民医疗救助任务,争取政府对医院的支持,扩大医院的社会影响,以此来促进普通医疗业务的发展。临床科室医护人员也自觉地多帮患者考虑,想办法降低医疗费用。例如对于手术病例,术前能在门诊完成的检查,尽可能的在门诊完成,术后可以提前出院的尽量提前出院,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医院还长期密切关注救助对象医疗费用的动态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通过几年来努力,在救助对象重病患者比例较高的情况下,人均住院费用仍仅有市区平均水平的70%左右,换个角度说惠民医院通过费用控制就减少了救助对象30%左右的医疗负担。

另一方面,在控制费用的同时,也决不降低困难患者的医疗服务质量。医院将困难患者与普通病人同收一个病区,同住一间病室,得到同样的优质医疗和护理。同时医院还紧紧依靠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苏北人民医院的技术优势,为困难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技术服务,专家定期或不定期地来医院查房、开设专家门诊,遇有疑难病例及时会诊、手术现场指导,较大手术直接亲自完成,且从不收取会诊费用。这样既降低了困难患者的医疗费用,又让他们接受到了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也保证了医疗安全。

自20xx年10月至20xx年10月止,惠民医疗服务12983142人次(其中住院12313903人次、门诊服务669239人次),困难患者得到医疗救助减免16877872。69元(其中住院5233208。69元、门诊11644664。00万元),总的减免比例70%。其中,救助血液病患儿5名,救助金额29万元。

三、20xx年将“三下乡”活动引向深入。20xx年工作思路是抓好对口支援和惠民医疗,具体从以下七方面落实工作要求。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加大城市卫生支援城乡卫生工作力度,加强对县级医院的帮扶,对于解决我国卫生服务的公平和效率问题,提高城乡基层卫生工作和广大群众健康的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城乡基层卫生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但是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医疗卫生的公平性、可及性还没有能够得到很好解决。支援单位要充分认识到,城乡基础卫生工作搞不好,会直接影响广大群众健康水平。因此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站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自觉、积极、主动地把城市卫生支援城乡基层卫生工作融入到富民强市的大局中去,为我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

二是加强组织领导。要求各相关单位高度重视城市卫生对口支援城乡基层卫生工作,将其作为卫生工作的重点任务,精心谋划,合理安排,抓好落实。为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市卫生局由扬州市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和社区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医政处)统筹协调三甲医院对口支援县级医院有关工作。支援单位也成立相应组织,切实加强领导,把支援县级医院作为一项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主要领导亲自负责,分管领导抓落实。受援单位也成立对口支援协调小组,加强与支援单位的联系、沟通和协调。各县(市)卫生行政部门也要关心对口支援工作,主动协调有关事宜。

三是制定工作方案。支援单位要根据本工作方案的要求,深入受援单位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在明确受援方需求的基础上,制定对口支援和惠民医疗的具体方案和实施细则。要确立支援和惠民目标,细化工作内容,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确保对口支援和惠民医疗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是序时进度安排。年初市卫生局要完成对口支援方案的制定工作,2月下旬支援单位完成实施方案,3月份组织全面实施,12月进行总结、评估。以后,每年支援单位都要制定年度对口支援实施计划,年底总结、评估。

五是建立考评制度。市卫生局将建立城市卫生对口支援城乡卫生工作考核评价制度,并将对口支援工作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责任制考核指标,把对口支援工作的成效与单位及其领导同志的业绩评价结合起来,促进对口支援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六是加强沟通协调。三甲医院对口支援县级医院是一项较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的配合,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卫生行政部门和对口支援相关医院要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有关单位和社会各界的沟通协调,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扬州市农村儿童两病医疗保障服务工作,在省厅的领导下逐步开展,省定点医院苏北人民医院和市定点医院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正在逐步完善管理工作,20xx年初我们将要求医院对接地方新农合准备签约,为收治全市农村儿童两病患者(先天性心脏病和白血病)搭建快捷、方便的救治平台。

七是开展督导检查。市卫生局将建立督查制度,明确督查内容,采取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办法,加强对城市卫生支援城乡基层卫生和惠民医疗工作的督导,及时总结经验、发现和解决问题,并将检查情况在全市通报。

我们只有通过开展这一系列的工作,利用各种形式,把卫生知识和惠民医疗服务送下乡送基层,帮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高防病治病能力,解决基层看病难看病贵的实际问题,帮助农民群众强化卫生意识,全面提高健康素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