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考研复读心得体会及收获 复读的心得(二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5 20:46:22 页码:8
考研复读心得体会及收获 复读的心得(二篇)
2023-01-05 20:46:22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主题考研复读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个人情况不同,我是属于对数学有征服欲的人,所以一直以来在数学上下的工夫是最多的。每天早上3-4个小时是给数学的,天天如此,我有点懒,早上一般都8点多才起。

我的经验是,首先要对数学有征服欲,我大学是混过去的,高数线代概率基本上都是抄同学的才能过。当时对学习就没兴趣,考研的时候我告诉我自己,我要征服数学。

其实要早准备,保证有充足的时间,我去年考研只有五个月的时间,把书从头到尾草草地过了两遍,把指南草草过两遍,做了几套模拟题就上阵了,上去果然发现自己基础不扎实,有些题就是想不出来。

最后说说这一年的复习,时间上我是每天早上看数学3-4个小时。最后一段做模拟题的时候早上看看政治,就不看数学了,因为数学是上午考,我一直在练自己上午对数学的感觉,因为考研数学是重中之重。二战,我依然把课本挨个儿地过了两遍,包括讲解、例题、课后题。讲解直接看,例题和课后题就当测验题,我买了所有的课本和课后答案。因为自学,就怕课后题哪个不会,也没人讲解,书上的题大部分都出得挺好的。去年我报了一个冲刺班,今年什么也没报,觉得没用。课本过完以后,我就开始看全书。第二年我买的是李永乐的全书,这是我一战时考了138的一个朋友跟我说的,考数三还是李永乐的比较好用。全书的过法与课本类似,第一年的时间不够,第二年可以坦然地做。不同的是,我全书过了三遍,第一遍讲解,例题。第二遍直接例题,这里的例题包括有讲解的和课后的,都当测试题做,第二遍做的还有问题的用红笔记下来。第三遍就过那些用红笔标记的。660题我也用了,我觉得这本书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做一下,不做也无所谓,记得像是30块钱吧,大半本都是讲解,而且我看660题没用多长时间,书过两遍,全书三遍,基础已经差不多了,这本书用不用无所谓了。接下来用了400题,里面有些题挺偏的,我做完一遍再看一遍再挑出比较不错的也不偏的题看一看也就行了。400题大家反应比较难,其实是偏,但有一些思路可以借鉴。再后面就是做模拟题,包括各个老师出的,还有往年的真题。顺序的话,先真题比较好,熟悉真题的思路,往后就不会在一些偏题上硬钻了。模拟题我做了2010的合工大五套,11的我没下载下来,也无所谓了,这五套出得有水平,挺不错。后面买了黄先开的五套,还有李永乐的5+3,其实我是觉得这些老师出的题都不错,多做点题非常有好处。而且对于里面一些好的解题思路一定好好记住,可以开扩我们的思路。

这大概就是我的数学之路,数三是考得很基础的东西,大家一定要把基础弄扎实了,在这个基础上,再多做一些题。做模拟的时候不要想分数,我第一年就特别在意分数,分数可以在意,粗略一估就好了。模拟的时候特别在意的话只能说明你没有自信。第二年的时候就是把每一道题都做好,再看看整套题错的地方是在哪一部分哪一个知识点出的错,再强化。

今年考完以后,我就知道考得不错,但觉得我的字不好,老师好歹得给我扣一点,没想到150。

这就是我的经验,希望可以帮到大家,一定要注意基础。

主题考研复读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20__年_月_日,在我踏入校园的时候,我便真真正正的成为了一名硕士研究生。在这过去的一年里,不仅加强了专业知识,更提高了专业素养。在导师、专业老师以及同学的帮助下,我获得了很大的进步并在学期末荣幸的获得了校级等奖学金。在这里对自己过去一年的思想、学习与生活等方面做一个小结,目的是总结经验,发现不足之处,以利于今后继续发扬优点,弥补不足,为接下来的研究生生活确定方向,进一步完善自我,提高个人能力。

过去的这一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我在20__年__月__日那天,光荣的成为了一名正式的共产党员。这以后,我更加的以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与思想认识。它对我的思想与科研理念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国家以发展为重中之重,而科研又以国家的需要与社会的需求为方向,指导我在学习科研知识时不能盲从,要在前人的基础上开拓创新,不断发展和丰富所学知识;它以人为本,指导我在学习工作中不能眼高手低、要用实践来取得发言权;它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指导我做学问要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前进,且勿急于求成;它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告诉我在搞科研时要综合考虑,不要丢三落四。

我们用一年级一年的时间获得了研究生应完成的课程学分。上半学期可也比较紧张,我主要的精力花在了学习专业课程,并阅读了大量有关钢结构的书籍和论文上,这既让我开阔了视野,也使我对自己研究方向——内容以及整个学科的结构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而在下半学期中,慢慢的将学习与工作的重点由只是按部就班埋头读书转变到有目标的思考与科研创新中,适应这种与大学学习的极大差异。而在这一年多的学习过程中,我的自我学习的能力与专业水平都有所提高,这是令人欣慰的。

尤其是在研一期间对研究的先锋——与的课题团队的'研究方法与成果进行了收集与总结,在掌握前沿动态的条件下将现有知识、成熟的理论研究与当今热点相结合,让我领略了遥感世界的另一片天空。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在学术研究过程中要不断拓宽知识面,阅读国内外文献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准确的掌握科研动态与发展方向,熟悉了研究方向的现状、方法。

在下半学期3月,由于课题组没有工位,于是在工作室进行每天比较规律的课题科研工作。在这几个月的课题组的时间中,除了课题的思路更加清晰了,学习的效率较从前提高了许多,工作的质量也提升了。这主要归功于工作时间的保证和与课题组同学和老师的交流影响。任何时候,沟通交流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的素质都是走出校园融入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生活方面与原来最大的不同就是,研究生学习让我离家更远了一些,从本科时候的同一个市变成了相隔好几百公里的两地,从从前的每周回家变成了一学期回一次家,这也让我有一段时间不适应。但是,似乎这才是求学,这才是更好的独立。我有了更多时间去接触同学,和同学关系也处的非常融洽。课余生活也随之丰富起来,比如,组团去打羽毛球,一起办游泳月票等。同时,还根据自身的能力,业余参与了一些社会活动,为个人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以上便是我对研究生过去了的一年的总结,在接下来研二的一年半中,正式加入了课题组的我将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科研任务上,对课题制定详细的计划,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并开展毕业论文的准备工作,争取顺利毕业。

这一年,总的来说我成熟了很多。然而,人无完人,我本身还存在很多的不足——课题工作有时会缺乏激情,创新意识不足,遇到困难容易举步不前,且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在接下来的一年中,我会不断的克服和改正自身缺点,从日常的点滴行为做起,用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使自己不断进步,为将来适应社会做好准备,把自己的人生道路走得更稳、更好

关于考研复习计划心得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