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科学发音心得体会实用 科学发声培训心得(七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5 20:49:22 页码:7
科学发音心得体会实用 科学发声培训心得(七篇)
2023-01-05 20:49:22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2022科学发音心得体会实用一

大家好!

同学们你们知道:“小鸟在树上睡觉为什么掉不下来吗”?“燕千鸟为什么给鳄鱼刷牙呢”?“为什么鸽子能当“邮递员”呢?——许多的问题都需要我们去研究、去探索,而这个研究和探索就是科学。

我们都知道,下过雨的空气格外清新,天空也格外明净,尤其是下过雨的黄昏,有时候天空上常会出现一条彩虹。那么,彩虹是怎么形成的呢?这需要我们去发现,探索研究。换句话说,就是所有常识都需要去钻研。对常识的不断冲击、突破和超越就叫探索,也称科学。

如果有人问你这样一个问题:太阳会把地球烧掉吗?你会如何回答呢?要是问我,我会说:“会”。不要以为我是开玩笑,我是有理由的,温暖的阳光带给地球无限的生机,万物的生长都离不开它。但是,太阳最终也会有个由盛而衰的过程。太阳大部分是由氢气组成的。由于内部的热核反应产生高温,才使它不断地燃烧。

太阳现在正处于稳定的壮年期,但再过50亿年,太阳的能量就会消耗尽了。到那时,太阳内部热核反应的燃烧圈已接近太阳的半径,燃烧过的中心部分将发生塌陷,塌陷的过程散发出的能量,进一步加速内部的热核反应,并且使太阳外部急剧膨胀,成为比现在的太阳更大、更亮、更热的红巨星,因而会把太阳附近的几个行星,如:水星、金星河人类居住的地球吞没掉。

世界上有许多事物需要更多的了解寻找。

我爱科学!

2022科学发音心得体会实用二

科学的发声训练方法

1.语音

说起语音训练,就必须讲到呼吸、共鸣和吐字归音,这是科学发声的三个基本要素。

1.1呼吸

呼吸是发声的基础,一般人根本不会注意,我们常用的是胸式呼吸,发出的声音比较轻飘、窄细。语音训练中科学的呼吸方法应该是胸腹联合呼吸,这种方式吸气量大,增强了呼吸的稳健感,容易产生坚实、浑厚的嗓音,是多种音色变化的基础,适合于长期用嗓者。对话务员来讲,掌握此方法要特别强调坐姿坐态,人坐正,略微挺胸收腹,同时全身肌肉要放松。

吸气要领

吸到肺底----两肋打开----腹壁站定

呼气要领

稳劲----持久----及时补换

练习一

闻花:远处飘来一股花香,香气四溢,是什么花的味儿呢?你似乎闻到了花的芳香,深深吸进,你会觉得肺的下部及腰部都充满了气息。

练习二

模拟吹灰尘:假如桌面上布满了灰尘,深深吸口气,然后把灰尘均匀地吹净。

练习三

慢吸慢呼的训练:一口气数不完二十四个葫芦四十八块瓢,一个葫芦两块瓢、两个葫芦四块瓢、三个葫芦六块瓢……(注:慢吸慢呼,气吸八成,吐字清楚,不可求快。)

练习四

慢吸快呼的训练: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儿,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儿(注:慢吸快呼,吐字清晰)

1.2共鸣

人的口腔、胸腔等发音器官就象一个音箱,搭配使用得当就能发出具有磁性的嗓音,共鸣训练强调对发音器官的控制练习,以达到理想的音质音色。

练习一

胸腔共鸣练习:暗淡反叛散慢计划到达发展

练习二

口腔共鸣练习:澎湃碰壁拍打喷泉批判品牌

练习三

鼻腔共鸣练习:妈妈买卖弥漫隐瞒出门戏迷

(注:仔细体会发音时胸腔、口腔、鼻腔共鸣的感觉)

1.3吐字归音

吐字归音强调的是对发音动作过程的控制,是一种经过加工的艺术化的发音方法,目的是要做到吐字发音准确清晰。

字的基本构成

字头:字音发出的起始阶段,是显示字意、决定字音是否纯正清

2022科学发音心得体会实用三

小班幼儿由于年龄小、他们对一些简单的学习10以内自然数及其加减运算、感知物体的数量的理解能力差。对数与数之间的落差关系理解能力差,对于身边自然环境中常见的事物不能够理解,由于这些意识还没有养成,还有待进一步培养。

(一)科学领域的教育目标

1、知识方面

(1)在生活中观察和摆弄各种物体、探索各种现象,获得对事物特征及其联系的粗浅理解。

(2)在生活,游戏及其他活动中理解建立初步的数学关系。

2、能力方面

(1)运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并能用适当的方法表达和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2)借助具体的事物和形像进行初步的逻辑思考,运用以有的科学知识和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情感方面

(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喜欢探究和思考,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关心和爱护周围环境中的事物,亲近自然,珍惜自然资源

(二)科学领域的内容

1、科学、(自然、科技)部分

认识身边自然环境中常见事物,包括有生命物质(动物、植物等)和无生命物质(砂、石、土、水、阳光、空气等),通过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了解它们和生活的具体联系。 2、数学部分

学习分类、排序和对应、包括:按物体的外部特征及多种特征进行分类,按物体内在的包含关系,按物体量的差异及按某种规律进行排序;将相关物体进行一一匹配,用一一对应的逻辑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等。

学习10以内自然数及其加减运算,包括;感知物体的数量理解数的实际意义,理解数与数的数差关系,认识数的组成,体验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认识数字理解数字的含义、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10以内整数加减运算的计算技能。

认识几何图形,辨认常见的正面图形、理解平面图形的特征以及图形之间的简单关系认识立体图形,应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认识量、区别和比较物体和各种量的差异,感受量的守恒,在比较量时初步理解量的相对性。

学习生活中常见饿数学知识,如认识人民币、认识空间、认识时间和时钟等。

1、内容的广泛性

科学教育的内容涉及很多自然科学的学科内容十分广泛,同时决大多数的科学内容的各种形式呈现在幼儿的常生活中,吸引着幼儿去注意、去探索。

2、知识的逻辑性

科学知识揭示的自然世界中的逻辑联系,因此逻辑性是它的重要特点,而数学知识所缺的事物之间抽象的数量关系,更是一种逻辑性知识。

1、我会放玩具(数学)

19、云朵朵(科学)

2、甜甜的糖果(科学)

20、自然角里的小乌龟(科学)

3、喂宝宝吃饼干(数学)

21、高大的梧桐树(科学)

4、感官游戏-奇妙的口袋(科学)

22、小树叶找妈妈(科学)

5、分糖果(数学)

23、开汽车(科学)

6、感官游戏—神奇的罐子(科学)

24、踩影子(科学)

7、水果有几个(数学)

25、冷冷的水(科学)

8、种大蒜(科学)

26、冻冷花(科学)

9、大大小小的树叶(数学)

27、暖暖的帽子(科学)

10、一串红(科学)

11、小小送货员(数学)

12、苹果娃娃(科学)

13、铺地板(数学)

14、我喜欢的水果(科学)

15、放烟花(数学)

16、有趣的核(科学)

17、娃娃超市(数学)

18、照镜子(科学)

2022科学发音心得体会实用四

1、经历感受重力的活动,能根据所观察到的现象对重力的方向进行猜想并用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

2、大胆猜想重力的产生与什么有关,能用资料查询和阅读的方式将重力与地球引力对应起来并初识牛顿的万有引力学说。

3、能制定研究计划设计实验探究不同物体所受到的重力大小,初步练习估测生活物品的重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敢于猜想,尊重证据,实事求是,愿意合作与交流。

2、从牛顿研究苹果落地的故事里懂得要善于思考、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1、知道地球表面附近物体所受到的地球引力叫做重力,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知道万有引力的存在。

2、初步了解身边常见物体的重力一般是多少。

1、牛顿研究苹果落地的场景图,儿童提水、抛石子等关于重力现象的动画课件或图片,绘制一个供全班交流汇总使用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2、准备好学生分组实验的材料:支架、细线、钩码、圆筒式弹簧测力计。

学生准备:玩具小车、钢笔、苹果等小物体。

本课安排2课时,第1课时完成活动1的教学,第2课时完成活动2的教学。

一、教学导入

本课导入时,教师可以先板书课题,然后提问学生:谁知道这个课题里面所包含的故事,给同学介绍介绍。

二、活动——感受重力

1、学生体验:提水、抛石子等

教师应及时从中梳理出“向下”这个词来,帮助学生从众多现象中找到“下落”的规律并形成对重力方向的猜想。

2、用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

① 用带重物的细线固定在支架上,固定支架观察它们受到重力后朝哪个方向。

② 数次调整支架的倾斜角度,再观察重物朝向哪个方向。

得出结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3、学习重力产生的原因

首先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猜想,如果学生当中有说出“地球引力”的,教师可提供一些材料让学生进行验证性实验。例如,在前面做实验用过的支架上改吊一些别的物体,并再次倾斜支架,继续观察重物朝哪个方向;或者就用细线拴一石块,摇晃石块并观察石块静止后朝哪个方向。但是,尽管这些实验可以间接证明地球引力的存在,学生依然不能由此得出肯定的结论。这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资料查询和阅读“指南车信箱”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

三、活动——重力的大小

1、明确研究主题——身边常见的不同物体的重力有多大呢?

2、接着,指导学生针对准备好了的材料(钩码、玩具小车、钢笔、苹果等小物体)分组制定研究计划。应要求小组活动人人参与、个个动笔或动手。教师应及时掌握情况并给予必要的技能指导,包括计划内容是否齐全、记录表栏目是否科学、统计图是否标好了刻度、材料是否便于测量等。

注意:如果被测物体超出了测力计的测量范围,必须调换。

3、学生动手测量:测量时,要提醒学生正确使用测力计,可以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减小误差,要分工合作,要如实记录等。

4、制成统计图

5、组织全班同学进行交流。以苹果为例,可以一边出示苹果一边说它重力的大小,使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苹果的重力大小一般在多大范围内(通过多次进行这样的测量练习,可以增强学生的估测能力),然后师生一起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的汇总。

2022科学发音心得体会实用五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1、全册内容情况和各单元教学目标:

本册内容由“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温度与水的变化”“磁铁”四个单元组成。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将引领学生在种植风仙花的过程中,观察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发育历程,发现其生长变化的规律,知道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都要经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开花结果”这样的生命周期。同时伴随着生长过程,指导学生研究植物主要器官一根、茎、叶的功能,初步认识植物体都有维持其生存的结构、结构与功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将指导学生亲历养蚕的过程,了解蚕的一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的生命周期,并以蚕的生命周期为例,从常见动物的生命过程中,以及从人体特点的观察中,认识动物和人的生命周期。

“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将以水为例,引导学生探究热量和物质状态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水的固、液和气三态,研究水在融化、结冰、蒸发和凝结等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帮助他们初步认识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是与外界条件密切相关的。同时,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自然界物质“循环”的概念。

“磁铁”单元将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安排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引领学生认识磁铁具有磁性、磁铁两极磁力最强、磁铁能指南北、磁铁具有异极相吸和同极相斥等性质。并通过做一个指南针和学习用指南针确定方向等方向,了解磁铁的应用。

2、主要材料清单: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

大豆、玉米、花生、莲花、风仙花等植物的种子,放大镜,花盆、土壤、铲子等种植工具,透明玻璃杯、卫生纸等;试管、带根的新鲜芫萎、植物油等;不同生长阶段的风仙花植株、风仙花朵,成熟的风仙花果实;图片或多媒体课件:刚出土的风仙花照片;植物叶的水平分布照片;植物叶的垂直分布照片;植物光合作用示意图;植物光合作用的相关资料及图片、几个主要生长阶段的风仙花照片等。

“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

蚕卵,放大镜、饲养盒;不同生长阶段的蚕;蚕茧及蛹,小剪刀,手电筒;热水,小碗,竹签,丝绸制品;蚕蛾、蜻蜓、蚂蚁、蝴蝶的图片或标片;有关动物生长发育过程的图片及资料;学生从出生到现在每年的身高、体重、牙齿等生长变化的资料;婴儿、幼儿园或小学儿童、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身体特点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

气温计、体温计、水温计(测量范围在一20 0c-}-110 0c)、自制温度计模型(刻度范围在一20 0c-}-110 0c),其他各种式样、不同用途的温度计;观察用冰块及盛放冰块的浅盘;保温杯、冰块、食盐、试管、烧杯、可封口小塑料袋、玻璃杯、浅碟;云、雾、雨、露、霜、雪、冰等自然现象挂图或影像资料。

“磁铁”单元

各种形状的磁铁,包括没有标注南北极的磁铁;铁的物品、一些金属物品及非金属物品;一

定数量的铁钉、回形针、大头针、钢珠和大钢针;不同材质的人民币硬币((1元的钢币,5角的铜币和钢币,1角的铝币和钢币,分值的铝币);盒式指南针,做指南针的材料(可以让学生自备)。

本册教学内容仍然属于生命世界和物质世界的范畴,但是探究的重点有所不同,主要指导学生对变化的事物进行观察,观察其变化的过程并探究其变化的规律。本册教学还要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如生物与环境、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物质状态变化与热量、物体性质和用途的关系等。

在科学探究方面,本册的教学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如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观察、记录的习惯和能力,并学习用流程图、循环图等方法记录观察结果。同时重视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和实证意识的培养。例如指导学生学习定量的观察,经历“观察现象一提出问题一做出假设(解释)一分析、检验假设一寻求新的证据以做出新的假设”的科学探究过程。使其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有所提升。

三(1、2、3)三个班级的学生对科学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科学课课堂上有趣的实验、多彩的探究活动,深深吸引着学生,他们都喜欢科学。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科学观察活动、研究探究活动能力有所增强,科学探究合作意识也有所增强,小组合作分工也明确了,实效性也有所提高。四个班级大部分学生学习习惯及态度较好,也有较强的观察记录能力,本学期的科学素养提高应该比较明显。

1、提高课堂效率措施:

(1)、根据教材及学生的实际认真备好课,准备好活动材料,做到吃透教材,设计好科学活动、问题和作业。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精神饱满,面向每一位学生进行教学,努力调整每位学生积极性,把握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心态,并适时调整。

(3)、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对学生的回答和作业及时准确反馈,贯彻以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

(4)、在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提优补差措施:

(1)、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量,多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并提倡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验、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活动,以进一步提高能力。

(2)、帮助后进生建立自信心,继而贯彻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培养学生对科学课学习的兴趣。

(3)、延伸课堂内容,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4)、加强优生与后进生的联系,促使他们互相帮助,在团结的气氛中尽快成长。

3、其它措施:新 课 标第 一 网

(1)、利用学校设施优势,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既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又可以促使学生在多样化的环境中灵活掌握知识。

(2)、重视活动的总结,注重课后交流、单元总结。

(3)、科学课堂教学要兼顾实与活。

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

专题研究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讨论辩论 种植饲养科学游戏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

竞赛科学欣赏社区科学活动家庭科技活动角色扮演科学幻想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

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2、种植我们的植物

3、我们先看到了根

4、种子变成了幼苗

5、茎越长越高

6、开花了,结果了

7、我们的大丰收

第二单元

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2、蚕的生长变化

3、蚕变成了新模样

4、蛹变成了什么

5、蚕的生命周期

6、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7、我们的生命周期

第三单元

1、温度和温度计

2、测量水的温度

3、水结冰了

4、冰融化了

5、水珠从哪里来

6、水和水蒸气

7、水的三态变化

第四单元

1、我们知道的磁铁

2、磁铁的磁性

3、磁铁的两极

4、磁铁的相互作用

5、磁力大小会变化吗

6、指南针

7、做一个指南针

2022科学发音心得体会实用六

各位领导评委好!!

今日我说课的资料是《光的传播》。

《光的传播》是粤教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册《光》单元第一课时资料,是学习光学的基础课。经过实验,探究光的传播特点,是新课程标准对本节课提出的要求。根据这一要求和教材具体资料,结合学生学情,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经过实验操作活动,使学生认识光是直线传播的。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设计验证光是直线传播的实验;利用光的传播规律解释为什么会有影子及日食月食现象。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爱思考的习惯;明白推测要有依据;根据实验结果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推理。

认识光是直线传播的。

会用多种方法验证光的传播路径。

为完成以上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对本课的教学作出了以下教学设想

因为科学课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所以在教学光的传播的特点时,由学生自我去探究,亲自动手实验进行验证,从而引导学生经历完整的科学探究学习,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本事。

为实现这一设想我做了充分的课前准备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1、猜想2、探究3、运用4、小结

(一)第一环节:猜想

我首先以镭射笔的红色光线照射屏幕,然后问学生你认为光是沿着怎样的路线跑到屏幕上的?这种实物作为导入,让学生对光学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的同时也作出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测想。然后进入重点环节:验证我将分两步进行

1、提取生活经验进行初步验证2、经过实验再次验证

(1)提取生活经验进行初步验证,

学生作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猜测后我再追问,生活当中观察到的哪些现象让你产生了这样的想法?这时可利用课件配以图片如:舞台上的灯光、阳光照射森林┉帮忙学生回忆生活中看到的直线形式的光。使学生发现,原先生活中就的确存在着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现象,让学生从猜测发展到初步信服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经过实验再次验证,

生活经验只是一个事实,如何引导学生经过科学的方法证明出来?接下来我为学生安排了两个实验活动,实验由简到难,层层推进。实验活动1管子看光实验,实验中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充许有有不一样方法,但只要学生有一个共识,仅有管子是直的光才能传播出来,当管子是弯的光就不能传播出来了。这样就能得出我们的结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实验活动二光线打靶,实验发现仅有b孔和中间挡板的小孔及靶心三点在一向线上光线才能打到靶心,这就又一次地验证了光是直线传播的。两个实验由简到难,层层推进对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进行了充分证明学生从初步信服发展到充分肯定光是直线传播的。当充分肯定光是直线传播的结论后我趁热打铁,引导学生进入第三个环节:运用

(三)运用

科学知识的学习在于运用,科学知识的运用又有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为到达这一目的先让学生根椐课文了解小孔成像,再让学生根据光是直线传播的特点猜想在白屏上所看到的资料并把它画出来。之后我经过实物演示让他们惊奇的发现,蜡烛倒过来了,并且还有颜色,还能动呢。这时学生肯定会有疑问但可经过课件,直观演示光经过小孔后的传播过程。结果不用讲解,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学生此时的探究欲望十分强烈我紧之后启发学生生活中有哪些现象能够用光是沿直线传播来解释?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完成并利用课件演示帮忙解释影子的构成、日月食现象。

当学生明白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并能简单运用后,为提高他们的技能我布置拓展练习自制简易

(四)最终一个环节小结

我先让学生总结这节课有哪些收获,教师予以补充和肯定,并给以鼓励。

整堂课,其实资料都很简单,就是如何一步步加深验证,对于学生来说可能兴趣更大,因为这堂课注重更多的是探究的过程。

2022科学发音心得体会实用七

本册教材由《沉和浮》《时间的测量》《热》和《地球的运动》四个单元组成,通过师生共同努力,顺利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任务。

(一)让学生自己去解决有关沉和浮的许多问题。学生通过探究不同物体的浮沉,形成了他们关于对物体是上浮还是下沉现象的解释。

(二)学生使用一些测量时间的重要设备做实验,从太阳钟、水钟到机械擒纵器……在“创造”

(制作)计时工具的实践过程中,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认识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三)学生通过探究“热”,观察和思考一些与物体冷热程度有关的现象一热现象。例如气体、固体和液体三态的转化及与温度的关系、物体的热胀冷缩、摩擦生热及热传递等。

(四)重演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最终认识地球是如何运动的。

(一)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平时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力做一名称职的科学教师。

(二)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三)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四)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五)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六)引导学生从日常的学习、生活习惯着手,养成良好的观察、思考、记录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学初,积极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使其端正学习态度,树立科学意识,提高认识能力。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细心发掘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评价肯定,正确引导学生的行为,让其树立科学观念。

(二)抓好常规工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结合新教材理论知识,课堂上设计新颖、愉快的教学方法,增强趣味性,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掌握知识、技能。发挥学生情感,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培养了学生乐学的兴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