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回忆长征心得体会实用 回忆长征心得体会实用手抄报(八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6 02:18:04 页码:8
回忆长征心得体会实用 回忆长征心得体会实用手抄报(八篇)
2023-01-06 02:18:04    小编:ZTFB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推荐回忆长征心得体会实用一

浪漫的季节,如花似艳,一朵一朵,簇拥着,缠绵着。在末路的两端,有我们的心心相惜,也有我们的心心相离,有我们牵手走过的年华,也有我们分离的泪水,滴落心上。青春,是唯一的,青春,也是唯美的。

黯淡的世界,总会有些斑驳的残影,在日落前流露出悲伤的神色。我曾经很认真的欣赏过“夕阳无限好”的美景,却也认真的感受过“只是近黄昏”的苍白。青春是忧伤的,在最初的白纸空文上,总会勾勒出几道深刻的线条,那些平行的,相交的直线,那些缠绕的,相连的曲线。

日落西山,我仍然会仰望天边,看那海天相接的地平线,那里,好似两个世界的交汇点,当我们走完这段旅程,便会安心的跨越尽头,奔赴下一个起点。我们渴望停留在这里,沐浴着霞光的娇艳,我们有太多的不舍,源于一些美好,也掺杂着一些遗憾。

我们写着一些关于后青春的诗,我们演绎着一些属于我们自己的人生,一些我们拥有的独一无二的命运。我们习惯把青春藏进相机里,把青春定格在记忆里,我们常常翻开那些泛黄的相片和那些未寄出的信件,然后看着依稀稚嫩纯真的笑脸,我们思绪万千,我们感慨着,如心潮的涌动,在那粼粼的水面,泛起了层层的涟漪,微风起,轻轻荡漾着的小船,带着今昔驶向过去。时间,总是一去不复返,然而心灵,却常在。

青春是一曲流连,一曲专属忧伤的流连,我们不断的争取时间,却总是在与时间的追逐中被时间追赶。我们向往这段流连,却极有可能在挥霍中稍纵即逝。有一天,当青春悄然溜走,我们会发现,那些走过的,正是我们所失去的。

青春是一段爱恋,一段充满激情的爱恋,我们流连忘返,却不得不在回忆里想见,好似花谢叶枯,匆匆而又漫长。曾几何时,我们等待着,那些浪漫而又美好的画面,曾几何时,我们盼望着,那些幻想而又幻灭的字眼,曾几何时,我们呐喊着属于青春的满腔热血,我们又曾几何时,悲哀着那些度过的似水流连。

“看那花开花谢花满天,香消玉殒有谁怜?”青春是脆弱的,青春是充满感激的。没有结尾的结局,是一颗怀念向上的心。我们感悟着大自然的淳朴和宁静,即使,青春被遗落在苍茫的冬季。

应该很久没有相见了吧,我的朋友。应该很久都不会联系了吧,我曾动心的男孩。应该永远会被怀念吧,我的青春。青春啊,可以放慢点步伐吗?我多么不舍你的离去。能不能,让匆匆那年,不匆匆。

我一直在想,青春到底是什么?或许青春就像张cd,里面有你的浪漫情歌,也有悲伤哀歌,当然少不了劲爆的dj。你是作词家,作曲家。谱写着自己的青春,你不曾孤单,因为有伙伴陪伴着,有老师的谆谆教诲,才不至于走歪路。也许曾经因为任性而和老师,父母发生口舌之争。但,请不要让他们影响你的心情。这条路很长,有美丽的风景等着你去欣赏,有新鲜的事情等着你去发现。青春本是一个探险的过程。打败心里的自卑,让它成为你脚下的路,让你走的更远,更稳;赶走心走的自私,让它成为你眼前的风景,让你不至寂寞。

青春就算太匆匆,可是却无法抹去最深的痕迹。你最爱的他们—五月天,每一首歌,每一句词,细细地听,认真的感动。也许你明白,你最爱的不是五月天,而是他们歌词里描述的美好青春,而是他们就算老去也捧着吉他唱摇滚的精神,因为是五月天告诉你,我不怕千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青春是什么?是匆匆的步伐吗?我不知道。也许是樟脑的香,没有人见过,但分明存在。那么甜,叫人怀念。我相信,多么匆匆的那一年,那一月,留在心底的青春,永远不匆匆!

推荐回忆长征心得体会实用二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长征》

《长征》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是我们伟大领袖在长征胜利会师时候为缅怀长征抒写的诗歌。它讲述了红军在长征途中的艰难困苦,饥饿、病魔,每时每刻都在吞没我们英勇的红军战士,因而在长征之路上每一天都会有流血牺牲。但应对长征路上重重磨难,我们的英雄们以不怕流血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去克服困难,最终走完了令世界震惊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而今晚的电影《我的长征》讲述了一个老人对自我长征的回忆。老人叫王瑞,在长征的时候他还只是个十多岁的孩子,大家都叫他瑞伢子,在江西瑞金跟着父亲、姐姐和姐夫参加了红军,并且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跟随党中央开始了长征之路。瑞伢子跟着红军队伍四渡赤水、飞夺泸定、爬雪山、过草地。战争是残酷无情的,在这艰苦的长征途中,瑞伢子的亲人一个接一个的被敌人夺去了宝贵的生命。但在长征的过程中使他不断长大,使他对党信念更加坚定。

长征途中涌现出无数的英雄,是他们用热血创造了一个个世界奇迹。红军在长征途中四渡赤水、飞夺泸定、爬雪山、过草地,他们不仅仅要受到敌方军队的围追堵截,并且还要受到病魔、饥饿的艰苦折磨。可是应对困难,勇敢的红军战士没有畏惧,一个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这精神已经不仅仅是言语所能概括的了。这是一种信念,是对中国革命抱着必胜的信念,他们无所畏惧,他们甘愿献出生命,为了革命事业奋斗一生。

在长征中,未满年龄的瑞伢子被破格吸收入党。当党组织问及他用什么保证他的入党信念的时候,他回答仅有一句话:用我的生命和灵魂。这简短坚定的回答不仅仅是瑞伢子当时的真实内心,也是当时每个红军战士,每个共产党员的心理写照。为了解放中国,为了解放所有的穷苦百姓,为了中国人民不再受剥削、受压迫、受欺凌,他们愿意献出自我的一切为中国革命事业做斗争。

二万五千里长征,历时两年,经历无数艰苦磨难,但红军在长征途中表现出对革命梦想和事业无比忠诚、坚定的信念,使红军最终取得了长征的胜利,为中国革命事业保留下了宝贵火种。当问到瑞伢子是怎样走长征的时候,瑞伢子只回答道“跟着走”很简单的三个字,但却体现了他对中国共产党的无比信任。(读后感)虽然长征已经过去了多年,当年参加过长征的英雄们也大多离开了我们,可是长征的精神却永远留在我们这一代心中。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和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凝聚,也是中国共产党的灵魂。它是“不怕苦、不怕死”的崇高境界,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集中体现。而在我而言,长征是我们英雄们的拼搏之旅,他们用生命热血给我们换回来了今日的幸福。但也许由于我们的英雄离我们这一代已经很远,因而我们这一代新青年已早已遗忘了我们的长征精神,遗忘了我们的革命先辈当年的艰难历程。我认为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我们不应当遗忘我们的英雄,遗忘我们的历史,遗忘我们的长征精神。相反,我们要发扬我们先辈留给我们的长征精神,让我们的英雄魂永存于世,让世人铭记那段我们英雄们特殊的人生历程。

经过今晚观看电影,让我回想起小学时候所学的《七根火柴》,无名老党员用生命守护着那珍贵的七根火柴,为了能给部队带来火种,给长征带来期望,他放弃了自我生的期望,这也许这就是一名党员坚定的信仰。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我更应学习培养这种信仰,因而我今后要学习长征英雄们不怕艰难困苦,坚韧不拔的精神;把长征精神发扬到自我的学习工作中;坚持党员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树立崇高的梦想;努力学习本专业知识,踏实工作,期望今后能为人民、为党、为国家、为社会贡献出自我微薄的力量。

推荐回忆长征心得体会实用三

1、静静听着歌,总有一些歌让我想起一些人和一些事。时间将我们太多的美好变成回忆,当我们回忆时却又找不到曾经的美好。

2、两个人走在一起,无论日子是短暂还是长久,总有许多美好的瞬间。就在那些瞬间,你知道你曾经爱过或被爱过,你享用过爱情里的幸福。地老天荒的回忆,也不过是由这些瞬间组成。

3、无论我们最后生疏到什么程度,但是,我们曾经美好的回忆,是真的。

4、拥有回忆,人生才得以丰润,岁月才满溢诗情。耽于回忆,青春却难免苍白,木人石心亦伤怀。

5、所有眼泪换不回曾经,所有曾经都成为过去,所有过去都只是回忆,所有回忆都那么美好。

6、有生命就会有回忆。你无法抗拒,也无处逃避。你是尘世中的人,回忆便是你的影。

7、时间不能倒流;就像一句家喻户晓的诗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过去所发生的种种事情都是我们这一生的经历,它代表着我们所拥有的回忆。梦也是一种属于自己的回忆但是梦可以实现,只有过自过自己的努力与拼搏才能梦想成真然而回忆是已经过去不能回来了。

8、我们在各自的小路上匆匆行走,一直未曾停留,不经意间在某个路口相遇,于是轻轻问候,淡淡寒暄,然后挥手说再见。

9、往事已淡斯人已散但在记忆中你一直很温暖。当你回头看自己的过去时,你会发现,自己曾经怎么那么幼稚。所有的年轻,有一天都会长大与成熟,当回忆往事的时候,望着远方,嫣然一笑,就是对青春时光里所有的所有,的诠释与珍藏。

10、想起来那年,有人说我笑起来很好看,从此拍照喜欢微笑,哎呀呀,最近怎么总是回忆往事啊,虽然美好,但时光一逝不复返呐。

推荐回忆长征心得体会实用四

在成长的记忆里总少不了欢声笑语和酸甜苦辣。成长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也是一件烦恼的事情。

在我的记忆里,小的时候,我是个内敛的小孩,不喜欢和异性朋友接近,所以当女同学和男同学在一起玩的时候,我总是坐地远远的看着他们,我很羡慕他们能一起玩得这么开心。但是,我有一个好朋友,这令我感到十分欣慰和自豪。她叫小英,她是一个热情奔放开朗的好女孩,她有一双漂亮的眼睛和一张漂亮精致的瓜子脸,她还有一头飘逸的碎发,整个人看起来很有精神,她在班里都受到女同学和男同学的欢迎。我很高兴能有这么漂亮可爱的好朋友,让我更羡慕的是她的成绩很好是我们班的班长,她写的字很漂亮经常受到老师地表扬。我和她每天上下学都在一起简直形影不离的在一起,我经常叫她到我家吃饭,她也曾经叫我到她家吃饭。我们的感情越积越深,感情也越来越好。

记忆中最难忘记的还有妈妈那温馨的笑容,宛如午后地阳光,让人感到很温馨。每当我受伤的时候,妈妈都会露出那温馨的笑容安慰我和鼓励我,让我很快忘记了疼痛,我感觉自己好幸运好幸福,有这么宛如午后阳光的妈妈,还有那么可爱的好朋友。

妈妈是我坚强的后盾,生活和学习上遇到什么困难,妈妈都会引导我,往好的方向做,往好的方向想。妈妈是一位合格的好母亲又是一位引导我的好老师,有什么事情我都会第一个向妈妈诉说,倾听哈哈哈意见和教导。

让我最难过是我在学校,许多小朋友不喜欢和我玩,因为我经常不说话,小朋友们不喜欢我,每次别人都是在玩,而我总是坐地远远的看着他们玩。不过,还有小英,她有时候和我一起聊天。但有时我感到孤单。在家里就不同了,因为有妈妈在身边,我们总是有聊不完的话题。

在成长的记忆里,只有妈妈那温馨的笑容和朋友那张瓜子脸还有那双大眼睛深深印在我脑海深处,当我回忆起来就会露出温馨的.笑容。在成长经历过程总少不了家人和朋友的陪伴或者老师的陪伴。在成长的记忆和经历里总少不了欢声笑语。每个人的成长经历各有不同,每当回忆起来成长的经历我总是忘不了那些温暖的记忆,不过我明白这些记忆将会伴随着我成长。

成长之路上我们留下了我们的足迹,有朋友之间的欢笑,有亲人的照料,也有家的温馨,人的一生有此三样,也不失为一件美事,平淡之中,成长之余。我也能体会到这淡淡这情的可贵和友情的真挚,令人回味无穷。

初一作文回忆成长600字2

时光匆匆,物是人非,如今的我也早不是当年幼稚的我了。虽然一切都在变,但唯独记忆不会变。

在我的记忆中,很多发生过的事都犹如刚刚发生,其中记得最清晰的那件事,记载了我的成长。

那年暑假,在大多数人被作业压得喘不过气的时候,我与几位朋友决定挑战自我。我们计划沿黄河岸边骑行到泰安,并登上泰山之巅,没有家长,没有老师,没有呵护,没有依赖,有的只是我们青春的肩膀和登上泰山之巅的希冀。几辆自行车,几个热血少年,踏上了追寻梦想的道路。

我们在凌晨出发,途经黄河。走在路上,左边是汹涌的黄河,右边是没有开发的土坡。想要踏上这条路,先要克服懦弱。我在一开始就想放弃,一位年龄较大的学长对我说:“走上这条路就无法回头,要勇敢的向前冲。”对,不能放弃。我们坚持了一天后,骑到了济南,我们为自己的速度所震惊。在激动和狂喜过后,我们迎来了第一个挑战——没有他人的帮助,我们要自己定宾馆,自己去吃饭。在一番支支吾吾的解释后,宾馆老板不仅表扬了我们,而且热情的帮我们挑到了合适的房间,我觉得自己更有了自信心。

第二天,我们启程骑行去泰安。泰安全是山路,一路上大坡小坡不断,一个接一个的山坡起起伏伏,让我们劳累不堪。当遇到一个8公里的上坡时,我们乱了手脚,有人说租车上去,有人说推上去,但最终我们选择了骑上去,因为我们想挑战自己。前九公里感觉还好,后几公里的骑行简直生不如死,双腿如灌了铅一样,无法移动,前进全靠意志支撑。我的喉头如充血一样干燥难忍,说话的力气完全没有了。我们以极慢的速度一米一米挪了上去,终于挪到了终点。我们几个没有一个人能说出话,都倒在地上大口喝水,这种痛苦与自豪夹杂的感觉我永远不会忘记。之后,我们又顺利到达了泰安,登上了泰山之巅,有了“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豪迈。

这次经历,我将永不忘记,因为它磨练了我的意志,让我学到了许多,成长了许多。

后来,与我共同骑行的骑友问我:“你还记得那次骑行吗?”我说:“怎么会忘记。”那次骑行让我成长,早已成为我成长中最有价值的记忆。

初一作文回忆成长600字3

在生命的长河中,有人来了,有人走了。有这么一位老人,却一直在我记忆的深处。

“牛奶爷爷!您老散步去啊。”王叔叔和牛奶爷爷打着招呼。

“哎!又加班啦,年轻人注意身体,别熬夜,回去好好歇着。”

“牛奶爷爷,我有点急事,能不能帮我看会儿孩子?”小李阿姨说道。

“没问题,你去忙你的,孩子放我这儿,你放心。”牛奶爷爷接过孩子,应道。

“牛奶爷爷,我可以在您这儿玩会吗?”调皮的欢欢一蹦一跳地跑过来。

“你这小皮猴,先把作业写完,再来爷爷这儿玩,到时爷爷给你弄好吃的。好不好?”他疼爱地摸着欢欢的小脑袋。

“好!”欢欢吐了吐舌头。

这位被大家叫做牛奶爷爷的老大爷姓牛,从东北老家来到城里,找了一份送牛奶的活,他为人热情,谁家需要帮忙,他都乐意支援,从不要报酬。久而久之,我们小区里的需要订牛奶的都在他这里订,并亲切的称他为“牛奶爷爷”。每天天不亮他就挨家挨户送牛奶。

因为每天送牛奶,所以他对我们这个小区的居民情况很熟悉。12栋的刘奶奶因为中风的缘故,腿脚不方便,儿女工作忙,她不愿意给儿女增加负担,一个人住,我们这个小区没有电梯房。刘奶奶上下楼梯极不方便。牛奶爷爷每次送奶,他都留一张纸条,问刘奶奶需要买什么菜,第二天送奶时就随带把买好的菜挂在门上,为此刘奶奶的儿女特地要宴请牛奶爷爷以示感谢,牛奶爷爷死活不肯,说是顺带的事,不麻烦。

有一天我运动回来,忘带钥匙,只好无聊的坐在牛奶爷爷门前等,牛奶爷爷见我身上湿透了,赶紧递给我一个干毛巾,打开一瓶奶给我,我说我没钱,他笑着说:“我请客,不用钱,赶紧喝吧,多喝牛奶身体棒。”我正渴得要命,于是接过牛奶一饮而尽。虽然后来我要给他钱,他还是坚持不要,说好的请客,不能言而无信。从这之后我和他熟识起来了。

牛奶爷爷的工作是早上,中午他就在家里休息,下午他帮小区里的居民干这干那,每天都见他乐呵呵的。一到晚上,他家的前面总有一些站着或坐着拉家常的人,在这个节奏越来越快的城市里,还有人肯停下脚步在这里停留片刻,这种景象也是难得的。

几个月前的一天,牛奶爷爷突然不见了,接替他送牛奶的是他的亲戚,说牛奶爷爷得了癌症晚期回老家了。从此牛奶爷爷消失在我们的生活中,可每次经过牛爷爷曾经住过的房子,人们都会不自主的张望。

成长中有许许多多难以抹去的记忆,就像我的牛奶爷爷。

初一作文回忆成长600字4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总会发生许许多多难忘的事情。也许是伤心的,难过的,开心的,懊悔的在我的记忆中有那么一件事,至今令我记忆犹新,不忍回顾。

还记得是小学时,我和堂妹、堂姐一起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走着走着,突然来到了一条山路旁,前方小溪潺潺,还有一片翠绿的小竹林。

我说:要不我们走这儿吧!这条路上肯定有好玩的事儿。我用手指着那片竹林。她俩思索了一会儿,异口同声地说道:ok!于是我们一同走向了那条弯弯曲曲的山路。

走进竹林,修长的竹子株株向上,直插云端。竹梢随风摇曳,像醉酒的老汉们在打太极。鸟儿在枝头歌唱,蝴蝶在翩翩起舞。风姑娘悄悄地来了,把我心头的愁云都吹散了。我说:这里的竹子长得真不错!于是我们漫游在竹林中,穿梭于各个角落。忽然,堂姐说道:咦,这是什么东西?说着她便用手拔了起来,我心想:这好像是竹笋,不过能不能拔呢?我一边犹豫着,一边看着堂姐兴高采烈地拔着竹笋。我心想:算了,我也要拔几个,反正也应该不会被人发现。

于是我伸出了邪恶的小手,拔了起来。我用手剥着它的皮一层又一层,我剥一层便会有一声撕拉的声音,我心想:剥这个其实也挺好玩的!就这样,我剥完了一个。正当我想剥第二个时,一位头发花白体态蹒跚的老奶奶急急地跑来,愤怒地大喊:你们在干什么!就这一喊,让我们都慌了神,我本想跑向回家的方向,可堂姐却说:往那儿跑!指着一个不熟悉的地方。

我们立马冲了过去,可谁曾想,那位老人却看见了我们逃跑的方向,跑过来一把抓住了我们,脸都气歪了,只见她两眼冒着火星,连珠炮般地骂道:还敢来拔竹笋啊,多糟蹋我的宝贝呀。你们三年前也来拔过吧!我心想:我们什么时候还来拔过?凭什么让我们背黑锅!

老奶奶悻悻地说:你们一个人回家去拿钱,剩下把书包拿下来,放这里!声音尖利而颤抖。我心里又委屈又愧疚,不知如何是好。最后,我们决定让堂姐回家叫奶奶。过了十几分钟,奶奶来了,我头也不敢抬起来,一直低着。奶奶来了便连声道歉,还赔了老奶奶一百元钱,我们这才拿回了书包。

回家的路上,奶奶说:你们还敢这样啊!说着一个巴掌便落到了我的脸上,我的泪水忍不住流了下来,眼泪中贮蓄的都是悔恨和自责。

我后悔自己的为什么要那么做。

那一次,让我刻骨铭心,我也明白了许多道理,当我们做一件事时,要慎重地考虑这件事可不可以做?应该怎样做?绝不能头脑冲动地蛮干。这件事后,我也长大了一些,这也算是痛苦中的一丝收获吧。

初一作文回忆成长600字5

成长就像是一场旅行,不知尽头的旅行,旅途中有欢声笑语,有片片感动,我们要擦亮双眼记住成长中的每一分快乐。

记得小时候最喜欢听妈妈讲故事,那时,就感觉妈妈无所不知,什么样的故事都会讲。记得有一次我妈妈在我是小婴儿的时候乖不乖?妈妈说:“那时候你不会说话,不会走路,只会哇哇的哭,我呀,每天晚上都被你吵醒,然后再哄你睡着。”我听后就甜甜的跟妈妈说:“妈妈等你老了我也哄你睡觉。”妈妈就笑着说好。

上小学时,我不愿意去学校。妈妈就说你再不去我可就不要你啦,我就会马上背上小书包去学校。在学校时,我考试没考好被老师批评后哭的跟个泪人一样。回到家后,妈妈见我哭的很凶就问我怎么了?我委屈地向妈妈说,妈妈听后也不生气,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老师批评你是因为老师看好了你,觉得你应该考的`更好,对你的期望很大,来,不哭,妈妈教你改正你试卷上的错误。”接着妈妈就耐心的跟我讲,哪里错了,为什么错,怎么改过来……那时候我觉得妈妈小时会魔法一样,一点,我就会了。改完后我就抱着妈妈说:“下次我一定不会马虎,考得好好的,不会再让你和老师失望了。”

小学毕业时,我怀着很激动的心情,幻想着要初中的美好时光。当我跟妈妈说我要出去玩的时候,妈妈一口否决了说:“现在你开学就是初中了,你不在假期里好好预习,怎么能出去玩呢。”那时的我觉得妈妈很烦,觉得我已经长大了,不应该在这样管着我了。初中开学的那一天,妈妈一直问我这个带了没有那个带了没有,夜里冷的时候把衣服盖在身上……我不耐烦地摆了摆手说知道了。刚刚步入初中,我只想着怎么玩儿而不想着怎么学习,成绩一下子滑了下去,老师也批评我,我那时就是不听,老师跟妈妈打了电话,星期回到家后妈妈在吃饭时说我,我扔下碗筷扭头就走了,转身时,我听到了妈妈的叹息声,那时我觉得妈妈好唠叨。

转眼间,现在,初三的期限马上就到了,学习紧张了起来,我不得不后悔初一没有好好学,只能比别人更加努力才能不落下,离中考没多久了,在宿舍的时候,我时常会想到妈妈,心里有些不舍,因为高中是半个月回家一次,回想起来妈妈从小到大的嘱咐我,我也时常顶嘴,但妈妈依旧嘱咐我多喝水……我觉得自己有些对不起她,甚至都没有为妈妈做过什么,现在,我觉得妈妈好伟大。

在成长的过程中,爸妈就是你的引路人,虽然他们只能引导你一时,可能,长大后就分开了。但他们给予你的恩惠,却是你一辈子也还不完的。

推荐回忆长征心得体会实用五

太阳还是那么毒,晒的人皮开肉绽被烤熟的落叶一踩便发出滋滋的声音,动作要快点,第一节课是语文课呢!

——题记

绷紧弦是在开始

十分庆幸初中最后一年还是我们这个语文老师,回忆每年的开学第一课都是喂食鸡汤的时间,当我把老师分享的那句话一笔一划用最工整的字抄到书上时,心中仿佛有一股无穷的力量,炸裂着我,将电流升到大脑,一字一句赠言多珍重。她说的话如脉脉春风,冰雪亦消融。擒贼先擒王,想一学期过得充实且繁忙,最开始总是文言文的学习。课堂上的我一旦被提问背诵课文就脸红心跳小鹿乱撞,尤其听到那句,“下课来我办公室。”腿都吓软啦!一边被罚站,一边承受着心里的煎熬,顿时将刚刚抄句子时的斗志昂扬,抛之脑后,也在心中暗暗起誓,下次绝不会再发生,定会苦啃文言文。

学习路上伴花香

记叙文的学习中,我们会将课文朗读一遍,通通都化身深夜电台主播,朗读优美有价值的课文,写文的人无意听文的人有情。当老师一声令下,谁要当这个角色?

若你站在天花板往下看,如身处仙人掌丛中以争我抢,嘴中大叫着老师,“我我我!”当我被好运砸中得到这个角色的时候,又急又忙东顾西盼问这个词怎么读那个字怎么读,就算读得再蹩脚仍是内心被触动带着自己的感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为的是与作者找一点共鸣,在相同的遭遇,烦恼中寻求一点点慰藉,

小荷才露尖尖角

准备很久的公开课到了,一位其他班的语文老师坐在我的旁边听课,说实话很紧张,因此不敢举手回答问题,挑了一个有把握的题起来说了一下,这可了不得了,引出了这位老师的职业素养和操守,每一道题当我不想再举手时,他会细心地善意地在我,用一种奇异的眼神看着我,那我到底举不举手呢?所以在这儿尴尬的“压迫”下我举起了手。但紧张的忘了要说什么了,现场看题现场编,原来在我思考上道题时已经到了下一个题目。我结合自身表达了下自己的看法,没想到瞎猫碰到死耗子,误打误撞,还被表扬了,是的,之后我战胜了那个胆小懦弱的自己。

又是一年九月季,收起刚刚的回忆,太阳还是很大,淡金色的阳光洒在我身,使我有了光芒。

——后记

推荐回忆长征心得体会实用六

按照局机关党委微党课活动的安排,根据个人近期所学、所知、所悟,今天向各位领导汇报讲解“长征精神”,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长征的整体介绍;二是长征的背景及其原因;三是长征的会师地点为什么选在了陕北?四是长征精神及其重要意义。

2019年5月20日,在江西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赣州市于都县,向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敬献了花篮。在2016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信念的胜利,长征是一次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时代变了,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理想和事业没有变。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历史是现实的镜子,今天,我们必须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

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红一方面军,即中央红军。

陕北红军,是指徐海东、刘志丹、程子华领导的红十五军团。

红二方面军,是红军长征中唯一没有损失的部队,总指挥是贺龙、政治委员关向应。

红四方面军是工农红军主力之一,由张国焘、陈昌浩、徐向前领导。

1、中央革命根据地即中央苏区

最初,是在1929年1月由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从井冈山出发,创建赣南、闽西两块根据地。到1931年9月,中央革命根据地军民粉碎了国民党军第三次“围剿”后,革命根据地扩展到35个县,在24个县建立了苏维埃政府。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任主席,项英、张国焘任副主席。

2、长征的路线

瑞金→突破敌四道防线→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陕北吴起会师(1935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1936年10月),宣告长征的胜利结束。

3、长征中的重要事件

1)长征前毛主席在一直赋闲。1932年10月,在蒋介石发动第四次反革命军事“围剿”期间,中共苏区中央局在江西召开“宁都会议”,左倾领导人王明、博古批评毛泽东“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为“纯粹防御路线”和右倾路线危险,随后毛泽东被解兵权。虽仍然是中央政府主席兼人民委员会主席,但博古指派张闻天“分管”政府工作,后来又安排张闻天出任人民委员会主席,由此,毛泽东只是一个徒有虚名的政府首脑了。

当时,王明因顾顺章叛变、总书记向忠发被捕感觉危险,已随莫斯科中山大学校长兼国际代表米夫去了苏联。苏区党、政、军、民一切事物的最高权力机构由博古、李德、周恩来“三人团”组成。政治上博古作主,军事上李德作主,周恩来负责监督军事计划的实行。“三人团”开会时,不用翻译。博古精通俄语,李德会将德、英、饿三种语言,周恩来英语最为流利,法语、日语次之。

博古原名秦邦宪,无锡人,出身书香家庭,他极具学习天赋。李德掌握军事大权,在军事方面的特长是能言善辩,举例时可以引用凯撒、塔西佗、拿破仑、费雷德里克大帝等一连串名人的话,他决定问题从不犹豫不决,不只知道堑壕战、阵地战。

2、湘江战役。蒋介石妄图阻止中央红军与红二、六军团会师,他调动湘军和桂军,在零陵至兴安之间近300里的湘江两岸配置重兵,构筑碉堡,蒋介石则亲率国民党中央军周浑元部及部分湘军在后面追击,欲将红军全歼于湘江、潇水之间。于是在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在湘江上游广西境内与国民党军苦战五昼夜,最终从全州、兴安之间强渡湘江,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但是,中央红军也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部队指战员和中央机关人员由长征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至3万余人。由此引起了广大干部和战士对王明军事路线的怀疑和不满到达了极点,纷纷要求改换领导。

3、通道会议。在红军长征的初期,毛泽东一直处于“边缘化”的状态,但他并没有终日自怨自艾,而是在行军中积极思考着使党和红军摆脱当下困境的出路。在1934年12月12日的通道会议时,毛泽东建议放弃原定到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师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发,避免进入敌人的包围圈,得到大多数与会人员的认可,史称“通道转兵”。

4、黎平会议。1934年12月15日,红军攻占贵州黎平。周恩来和大多数与会者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之决定》,决定放弃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定计划,确定向贵州转兵的战略方针。

12月20日,军委纵队到达乌江边一个叫黄平的橘子园地里,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均因身体有恙而坐着担架行军,每当休息时,三人的担架常常被放在一起,这就让他们有了更多深入交谈的机会。毛泽东向张闻天和王稼祥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党和红军要想转危为安,必须首先改变最高军事指挥“三人团”所执行的错误军事路线。他关于中国革命前途的思考以及对红军战略方针的分析,逐渐赢得了张闻天、王稼祥的认同。当天晚上,两个人就将商议结果分别致电告知了彭德怀及其他领导同志。这些开会前的“个别酝酿”及“通气吹风”,为党之后纠正自身的左倾路线错误奠定了必要的思想基础。

橘子园中担架上的谈话,使原来在黎平会议决定的在遵义地区召开会议又增添了一项重要内容,那就是请毛泽东同志出来指挥,即要求进行人事上的变动。由此,黎平会议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创造了条件。

五是猴场会议。1935年1月1日,红军长征到达贵州瓮安的猴场。作出的《关于渡江后新的行动方针的决定》指出:“关于作战方针,以及作战时间与地点的选择,军委必须在政治局会议上做报告。”这加强了中央政治局对军委的领导,实际上等于开始动议限制博古、李德指挥权。事实上认可了毛泽东的军事方针,基本结束“三人团”的军事指挥权,确立了政治局决定重大问题的原则,为遵义会议奠定基础。

六是遵义会议。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会议对博古、李德在军事上犯的错误进行了尖锐的批评。会议决定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将毛泽东重新纳入核心决策层,实际上开始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这次会议的决定深刻影响了党和红军的前途命运,成为党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七是扎西会议。1935年2月5日到9日,中央红军在被称为“鸡鸣三省”的云南威信县水田寨、大河滩、扎西镇,连续召开三次政治局会议,统称为扎西会议,决定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的责任,通过了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和经验教训决议大纲,以及传达遵义会议精神的决定。扎西会议充分肯定并决定贯彻实施毛泽东的正确军事思想,完成了遵义会议关于调整常委分工的决定,开创以党中央总负责人张闻天与红军实际最高领导人毛泽东相互配合、共同领导全党全军的新局面,为红军取得长征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周毛谈话,他们认为由博古继续领导有困难,如果调整党的总负责人,按当时的形势理所当然应该由毛泽东担任。但是,毛泽东提出由张闻天做党的总负责。这个考虑顾及了各个方面,包括共产国际因素。周博谈话。遵义会议后,博古对会上的一些发言一直想不通。为此,周恩来同博古有一次长谈。周恩来认为党必须找一个熟悉农村革命的人当统帅,他和博古都不合适当领袖。毛泽东搞农民运动出身,熟悉中国国情,有很强的军事才能,也是很有智慧的帅才。因此,建议博古摒弃前嫌,同心同德,一切为了打败蒋介石、建立无产阶级政权这个大局。最终,解开了他的思想疙瘩。周张谈话。毛泽东从多方面考虑认为应该由张闻天担任党的总负责,据此周恩来与张闻天进行了一次谈话。

八是苟坝会议。1935年2月20日前后,中央红军二渡赤水河,回师黔北,并取得娄山关战斗胜利。2月28日,二次夺取遵义。3月8日,毛泽东和军委纵队进驻苟坝。3月10日,红一军团林彪和聂荣臻致电中革军委,建议攻打打鼓新场。但毛泽东却根据最近破译敌军电报,推断敌军已准备向打鼓新场集结。由于不少领导人都赞同进攻打鼓新场的建议,双方由此引发了较长时间的激烈争论。尽管毛泽东再三阐述自己的见解,无奈众人未被说服,争论的结果还是同意进攻打鼓新场,毛泽东负气离开会场,会议随后表决剥夺了毛泽东的军事指挥权。虽然出于一时激愤而辞职不干,但毛泽东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努力,他在这天深夜提着马灯出发,决定再找周恩来争取一下。二人交流过后,又一起去找朱德进行详细讨论。3月11日早,周恩来提议继续开会讨论攻打打鼓新场问题,并和毛泽东一起最终说服与会者放弃这一主张,使红军避免遭受重大损失。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县枫香镇的苟坝召开会议,正式决定放弃攻打打鼓新场。事实很快证明,毛泽东的军事预见是正确的,红军避免了一次可能出现的失败。

这次会议同时成立了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三人组成的新“三人团”,进一步确立和巩固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其后的半个多月内,在毛泽东等人的领导下,中央红军先后完成了三渡、四渡赤水,继而强渡乌江威逼正在贵阳督战的蒋介石,待蒋将滇军调来“救驾”之际又向西直插云南,趁敌回援造成金沙江防线空虚之时越江北上,最终将几十万追兵甩在南岸,从而赢得了战场的主动权。

毛泽东在受排挤的人生低潮期,毛泽东既没有心灰意冷,也没有随波逐流,更没有作壁上观甚至于改换门庭,他所做出的一切努力,都彰显出他因坚定信仰和坚强信念而生、不因个人荣辱利益而移的强大政治定力。正是这种定力,让党和红军重新走上了正确的路线,于低谷处迎来了新生。

1、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五次“围剿”

随着军阀之间混战的结束,1930年12月,蒋介石调集10万兵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一次“围剿”,红军兵力不足4万。

1931年2月,国民党调集20万大军发动第二次“围剿”,红军兵力仍不足4万。

1931年7月至9月,国民党调集30万大军发动第三次“围剿”,红军兵力3万多。

1932年12月至1933年3月,国民党调集40万兵力发动第四次“围剿”,红军兵力4万多。

2、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1933年9月~1934年10月,国民党调集100万军队,200架飞机对红军发动第五次围剿。围剿和反围剿争夺一整年。

第五次围剿,蒋介石采用堡垒战术,在根据地周围构筑大量的碉堡,包围圈平均每天推进两三里,甚至几百米,一面前进,一面筑碉堡,达到“抽干塘中水,捉住塘中鱼”,一举消灭红军的目的。

在此期间,被剥夺军事指挥权的毛泽东曾建议诱敌深入,在运动中消灭敌人,但被李德否定。李德指挥以堡垒对堡垒,敌人修碉堡我们也修碉堡,战术上采用“短促突击”,打“阵地战”和“堡垒战”,但是一打,敌人进碉堡,我军暴露在外,尽遭敌人飞机、大炮的轰击,十分被动,加上军力悬殊,节节失利。主要看以下数据:

一是林彪、寻淮洲、罗炳辉的红1、7、9军团,在福建与敌蒋鼎文、汤恩伯第2陆军6个师拼杀一个星期,无力抗衡,失守建宁城。

二是彭德怀红3军团与敌刘和鼎第9总队4个师交战永安失利,永安城陷落。

三是敌南路军陈济棠占领会场筠门要塞,敌李延年第4纵队占领福建连城,敌薛岳、吴奇伟第6路军占领江西永丰龙岗。

四是彭德怀、董振堂的红3、5军团,以步枪、机枪、手榴弹和大刀,组织汤恩伯、樊菘甫第10、第3纵队5个师近8万人的进攻,红军伤亡2300人,其中干部就达600余人,广昌以南全部失守。

中央苏区仅剩瑞金、会昌、于都、宁都、长汀等狭小地区,所以突围“大转移”,只剩这一条路,且刻不容缓。

3、长征前做了哪些准备?

在1934年5月,李德首先提出“大转移”,但并非是长征,而是迫于内线作战失利,企图到湘西与第2、6军团会合,寻求外线的无堡垒作战。大转移,保密工作很稳。1934年5月,只有党中央常委会成员张闻天、项英和军委领导人朱德、王稼祥知道。8月,中央政治局委员毛泽东、陈云、刘少奇及候补委员邓发、凯丰等才知道。9月初,才个别向主力军团首长透露。但只说明了大转移,但未说明转移方向。

一是舆论上的准备:

1934年7月至9月,中央红军以“北上抗日”为口号,深入进行了思想动员。

1934年7月8日,博古在演讲时指出:“工农红军已经必须,而且能够分拨一部分的力量直接去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中央政府和革命军事委员会,已经在这方面作了相应的决定”。

7月15日,发表了《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

8月1日,中央苏区纪念“八一”建军节,在瑞金举行了阅兵典礼,突出“红军北上抗日”这一中心,将“北上抗日宣言和抗日的誓词,向全体部队宣布,并要传达到每个战士中去。”

二是兵员上的准备:

1934年夏秋,中央苏区再次掀起猛烈的扩大红军的运动,从5-9月,召集了红军新兵近10万人。

9月4日,在“大转移”前夕,中央军委为扩大红军发出紧急动员令,并宣布成立独立第21、22、23三个师,组成了红8军团。军团长周昆,政委黄苏,参谋长张云逸,政治部主任罗荣桓。

三是物资上的准备:

整理了兵工厂,每月造炸弹5万发、翻造子弹达70万粒,累计修理迫击炮弹共3000发,成为红军有以史来兵工厂空前的成绩。

8月9日的《红色中华》报道:“福建胜利完成了借谷运动,完成7.5余万担”。中央各机关号召募集20万双草鞋慰问红军。

1934年春夏,中央银行行长毛泽民,同毛泽东的警卫员吴洁清从瑞金附近大山里,取回1932年埋藏在山洞里的100余万块银元,搬回瑞金。长征前夕,这些银元都被分发给各军团。

四是军事上的准备:

1934年5月,周恩来派程子华赴鄂豫皖,领导红军25军突围转移。

8月,任弼时、王震、萧克、王首道,率红6军团离开湘赣苏区,转移到湘鄂西,与贺龙、关向应的红2军团会师。

9月,寻淮洲、粟裕率红7军团北上抵赣东北与方志敏会合。

这些军事计划,是为了配合红一方面军的战略大转移,因而成为长征的前奏曲。

“大转移”安排在10月底11月初实施,由于蒋介石已发觉红军有转移的意图,命令各路军加紧进攻,前线战局急转直下,红军主力很可能被四面合围,不走不行了。于是,1934年10月11日,由中央军委主席朱德、副主席周恩来署名,发布中央军委长征行动的命令,“大转移”提前了近一个月。

4、长征中高级干部的去留问题。

长征前干部的去留,党中央机关、政府、部队、共青团、总工会等,由各单位的党团负责人和行政领导决定报中央;部队留人由总政治部决定,如邓小平随长征就是总政治部决定的;属于省委管的干部,由省委决定报中央。当时,凡是接到命令到中央党校学习,这就是从基层召集长征干部的代名词。所有决定走的人,再由组织局编队。

中央政治局常委决定留下一个领导机关,坚持斗争,叫中央分局。党的高级干部的去留,都是由博古说了算,比如项英、陈毅、瞿秋白、毛泽覃等同志被留在苏区。项英担任任中共苏区中央分局书记、中央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军委分会主席。

项英、陈毅和陈毅领导留下的1.8万余人,即红军第24师加上当地民兵和一大批伤病员,这是一支缺乏训练和战斗力的小部队,无法与蒋介石调集来的10万大军相抗衡。红军主力走后1个月,红都瑞金陷落,17日于都失守,11月23日会昌被占。12月,项英和陈毅上山打起了游击战。到1935年3月,1.8万红军中的大多数人均已战死。

1935年4月26日,国民党军包围瑞金红林山区,毛泽覃为掩护游击队员脱险而牺牲,时年29岁;1935年2月,瞿秋白在福建长汀以南被国民党抓捕,6月18日在罗汉岭从容就义。

瞿秋白,原名瞿船,常州人。据吴黎平回忆,瞿秋白得知自己被留下时,情绪特别激动,说:“你们走了,我只能听后命运的摆布了,不知以后怎样,我们还能相见吗?如果不能相见,那就永别了。我一生虽犯过错误(1933年9月22日,中共临时中央王明、博古作出的《关于狄康同志的错误的决定》,指出他在《斗争》上新发表的几篇文章,犯有严重的机会主义错误,应在组织中开展最无情的斗争……),但对党对革命忠心耿耿,全党同志有目共睹。祝你们前途顺利,祝革命胜利成功。我无论怎样遭遇,无论碰到怎样逆境,此心可表天日”。

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胜利会师。6月26日,在两军会师后召开的两河口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四方面军领导人张国焘和毛泽东主导的中共中央在长征方向上出现了重大分歧,具体说就是南北两个大方向:一是南下川北,这是张国焘提出的方案;二是北上陕甘,这是毛泽东提出的方案。此外还有一个张国焘作为妥协而提出的西进新疆的方案。长征是应该往川康走,往陕北走,还是往新疆走,当时张国焘自恃枪多势众,个人野心膨胀,公然向党争权,还企图挟党中央南下。为了中国革命胜利发展,毛泽东和党中央毅然率领红一方面军主力单独北上,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后面的历史我们都知道了:北上抗日的路线使中国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南下路线遭遇了惨重失败,红四方面军由8万多人锐减到了不足4万人,历史最终证明毛泽东的路线是正确的。

一是舆论的正确。1935年,日本已经吞下了东北,正在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红一方面军北上抗日,迎击日寇,这是堂堂之阵,正正之旗,不仅符合全国人民的愿望,也赢得了杨虎城和与日本有杀父之仇的张学良的同情,甚至也赢得了受到日本巨大压力的山西军阀阎锡山的同情。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很快就和他们结成了统一战线,张学良、杨虎城不仅不肯全力“剿共”,反而让出地盘,对红军接济钱粮和武器,使得中共中央顺利在西北建立了抗日大本营,为全面抗战爆发后八路军能够迅速深入华北、山东,开辟敌后战场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而与红一方面军的前进方向相反,张国焘率领四方面军南下时,由于与遭受日寇侵略的区域越走越远,所以无法打出“北上抗日”的旗帜,而只能以“赤化全川”相号召,这不仅不能获得四川地方军阀刘湘、邓锡侯、杨森等的同情,反而引起了他们的殊死抵抗。他们倾尽全力,与红四方面军在百丈关展开大战并大败红四方面军,迫使红四方面军退出四川。

二是地理位置。落脚西北一隅,远离长江中下游流域这片被国民党视若禁区的核心地带。此时此刻的共产党远走西北,使国共矛盾暂时缓解。国民党迫于民意和舆论,经过权衡,逐步放松“攘外必先安内”政策,转而着手准备抗战。红军落脚陕北地区,客观上减轻了来自国民党方面的军事压力,为中国共产党接下来的全面抗战创造了条件。正如毛泽东后来所指出的:“如果不到陕北,那怎么能到华北地区,华东地区,华中地区,东北地区呢?怎么能在抗日战争时期搞到那么多的根据地呢?”中国共产党抓住有利时机,通过多种渠道与国民党接触,共图合作抗战。

但在陕北,蒋介石面对毛泽东在“联合抗日”旗帜下建立的统一战线无可奈何,杨虎城、张学良不愿意把中国有限的国防力量消耗在毫无意义的内战中,蒋介石的一切软硬兼施都无法让他们继续进攻红军。情急之下,蒋介石决定来霸王硬上弓,命令西北军、东北军让出战场,让中央军入陕“剿共”,结果引爆了“西安事变”,最后的结果是蒋介石被迫接受了中共“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在一定意义上说,这是军事上处于极度弱势的毛泽东,把自己的政治意志强加给了军事上占尽优势的蒋介石。

什么是伟大的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凝练地总结了长征精神五个方面的深刻内涵。

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以战胜世所罕见的艰难困苦铸造了举世闻名的长征精神。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高于一切是长征精神的首要元素,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长征精神的本质,独立自主、实事求是长征精神的特色,顾全大局、紧密团结是长征精神的体现,与人民群众同生死、共患难是长征精神的内核。因此,我们要把长征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激励和鼓舞全国各族人民奋发图强、开拓前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长征”道路上不断夺取新胜利!

推荐回忆长征心得体会实用七

当烦恼日益增加,我们的大脑会废弃许许多多的回忆,但永远都会留下豆蔻年华时的橘黄色阳光,留下你,朋友。

——题记

我承认,我的eq很低,所以,一直不会好好的与你沟通。

我们都是急性子,所以,很自然的,我们经常会为了一些芝麻小事而拌嘴,却不会像电视上演的那样越吵越铁。但谁也不会放在心上。

时光录下记忆。我们的过去就像黑白电影的倒带播放,所有无关的人都是黑色的,只剩下我和你是最显眼的。你的一举一动,都印于我心中:用手掩着嘴极小心地笑、眯着双眼毫无顾忌地笑……我都记着。

我们是曾经的同桌。那时候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我们一起看教室窗外的雨,一起看放在中间的一本书……像梦境般的美妙。

考试前,我们会说“靠你了。”

默写时,我们会问“xx怎么拼?把本子挪过来点……”

上课像睡觉时,你(我)会说“‘悠着点儿’,老师来了记得叫我!”当发现对方快进入梦乡时,会假装惊呼“老师哦!”看到对方被惊醒的狼狈样儿,会傻傻地笑个不停。

那个装满了‘时光’细砂的沙漏,不知道滴过了多少个9.9小时,转动过多少次。然后,终于定格。

回忆中,那些点点滴滴犹如被打破的碎镜片,时光把它折射出耀眼的光芒。刺痛我的心中一处叫思念的地方,让我的视线模糊。

曾经以为,分开了,对方会被时光逐渐冲淡。但事实并非如此,逝去的时光把关于你我间的回忆围绕于心间。

想起了你的千丝万缕,让我沉浸在那橘黄色的温暖中,不舍离去。

如果已经过去多年,你还记不记得我?会不会在我唤你是,依然和现在一样,转身面对我,翘嘴、露牙、微笑、招手?

愿我们永远记得,那段由橘黄色阳光、你和我共同编织的时光。

因为,

我们是朋友。

推荐回忆长征心得体会实用八

鲁迅曾说过他屡次回忆起儿时吃的蔬果,极其的鲜美可口,是他思乡的蛊惑。而在我儿时却恰恰为一个过渡期——弄堂、瓦房都逐渐消失,但却还是留给我了许多的回忆。其中最深刻的便是弄堂里那个不起眼的羊肉面店了。

那个店主打红烧羊肉面,也卖些羊杂之类的。不过,去那店的人都是点羊肉面,以致于这店还卖些什么我已经记不清了。店面不算大,只有三四张长桌,厨房也就比现在的卫生间大点儿,被一个架着两口大锅的灶台一占,着实腾不出什么地儿。“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儿的客流量可着实不少了。别看人家就卖一碗羊肉面,花样儿可多着呢!

羊肉选的都是肥瘦相间的,还带点筋。去掉的肥肉和瘦肉单独装盘——肥肉留给老人和小孩,以防他们嚼不动瘦肉;瘦肉也可以配着大葱做上几碟小菜。每天早上三四点钟,老板与老板娘便支起两口大锅,用羊骨熬汤,熬成乳白色的高汤。一有人点面就用汤勺舀上两大勺,再倒些红酱油,色香味俱全,且鲜而不咸。

面的讲究就更大了,不同的面和羊肉搭一起便是不同的美味。我常点的是细的挂面,吃一口羊肉,感受一下大快朵颐的畅快,再吸一口丝滑细腻的面条,便不会觉得羊肉油或腥;从外地过来打工的人一般都点扁平的宽面,不要汤,滴上几滴麻油,就成就了冬夜里幸福的温暖和饱腹感;还有刀削面,拿一大团椭圆形的长面团,拿把大刀从侧边飞快地削上几刀,被削下来的面直接飞入锅中。面不长,宽厚,适合那些牙还没有长齐的小孩吃,只要几片就可以让小孩的嘴巴塞满,以防噎着。

小店现卖现烧,即便在冬天也能吃上一口“热乎的”,所以即便排满了长队,人们还是甘之如始地排着。

这家店随着弄堂消灭了,但现在家里也有了条件吃羊肉面,不过我依旧想下馆子吃。我吃的不是面,是乡土人的情怀。

关于回忆作文初一600字2

岁月荏苒,童年行走在时间的尽头,渐行渐远,真的没想到啊,儿时的时光竟如白驹过隙,一闪即逝。

想当年我与小伙伴一起手牵着手,哼着童年的歌谣,悠闲地走在柏油路上,走进一家我们经常去的小卖部挑着各自喜爱的辣条……

同龄的你,想必都有这样的经历,当来到小卖部的时候,总是被五花八门的辣条迷的神魂颠倒,看得眼花缭乱,挑选时纠结不已,在千挑细选后终于满载而归!

可回到家时却发现父母竟然如此不通情达理,将辣条没收了,所以我下次学聪明了,将自己心爱的辣条找到一个安全的“容身之所”,你们不让我吃,我就把它藏起来,悄咪咪的慢慢吃!俗话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哈哈,心里独自暗喜,佩服自己的机智!

撕开包装一股由内而外的咸香味扑鼻而来,就是这个味道使我的口水摇摇欲坠,就是这个味道使我的味蕾永生难忘,就是这个味道使我的嘴巴跃跃欲试迫不及待……

小心翼翼地将其中一根轻轻抬起,瞧它这金黄而又红润的色泽,多么诱人呀,我目不转睛的盯着它,嘴里的口水直咽,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一口吞下了它,咀嚼着它,它散发的香味已经布满了我整个口腔,我仿佛遨游在辣条的海洋!越飞越高!

“吧唧,吧唧,咕嘟”一根辣条被我解决掉了,噢,不是两根,是三根,是四根……不过一会,一包辣条就被我消灭殆尽。“嗝”真好吃哇!心里十分满足的说道,可是,我又想了想“就这点东西还不够我塞牙缝呢”于是决定……你们懂得!

每当我再次拿起辣条,大口吃时,味道依旧如此,还是那样美味。可只是仅仅美味,却找不到童年时吃辣条的那份快乐了。

我想那份记忆中的快乐也只能在童年,在无限的回忆里!这回忆如同夜空一般,闪烁的星光就是辣条的味道!

关于回忆作文初一600字3

又是一年姹紫嫣红的春天。我的记忆里,总少不了那童年纯真带给我的幸福。

我永远忘不了那绿油油的蒲扇组成的香蕉林,因为我和他曾在那蒲扇下玩耍,躲避大人的监视;曾采下一串串不成熟的香蕉,一起品尝童年的酸甜苦涩;曾爬上结满了甜美果实的果树,我不敢爬,他只要轻轻说声:“别怕”,我也就不怕了。

我永远忘不了那金黄的麦浪般的芦苇丛,她独守在江畔的一方,平静地面对自然的凄清对她的调侃。我们却偏要和自然作对,来打破这苍凉凄美的诗一般的境界。采下成把的芦苇,扎成扫帚,仿佛要为这焕然一新的河畔扫去昨日的余尘。轻风抚去他额头上那洁白如雪的芦花,夕阳照映着我们离开荡漾着欢乐的河畔,芦花在飘絮,连燕子也驻足,大自然被自己所创造出来的和谐与温馨打动了。背着成筐的扫帚,我们摇摇晃晃地离去了。

我永远忘不了那高山,屹立在层层梯田的上方,显得潇洒倜傥。一圈一圈的茶树编织成一条围裙,串连着这神奇的“东方树叶”。背着新编的竹筐,我们去采山茶,伴随着妇女们亲切的山歌,浓浓的绿意钻进了我们的心间。他不断把成把的茶叶装进我的茶筐,这是他送给我的,最好的春天的礼物。

我永远忘不了那自然、淳朴、温馨的气息。

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时光在流淌,金黄的果实被收获了一次又一次,芦花在飘荡,春茶多少次装满了新编的竹筐。一晃,五年过去了。

再一次见到他,是一张充满了成熟与聪慧的脸庞,不再是从前的他。我的脸上也只剩下了严肃的微笑。我已明白,时光冲刷了一切,再也不能和他一起爬上香蕉树,一起去摘芦苇,一起去采春茶了。美好的童年成了永远温馨的回忆。

关于回忆作文初一600字4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光在慢慢地逝去,往日的画面虽过去很久,但依旧印在我的脑海。那人,那事都使我久久不能忘怀。

她是一个漂亮的小姑娘。我记得第一眼看见她是在小学三年级。当时,她的家——汶川,发生了特大地震。于是,她就跟着亲人来我们这生活。我们学校接受了好几个从汶川来的孩子。

我非常幸运,她坐在我身边。我记得她对我第一句话是:“嗨,同学,我坐在这你不介意吧。”我爽快地说了一句:“没事。”当时别的同学都羡慕我,有这么一个漂亮的同桌。当然,我也很高兴。

经过了一个月的时间,我们已成为形影不离的朋友。我们无话不谈,一起上学,一起放学回家。那段时光感觉过得非常美好。

我记得有一次,上英语课。老师要求每一个学生带英语本。可是她没有带,但我只有一本。我毫不犹豫地把我本子给了她。她当时还非常不忍心要,说:“我没带,应该受到惩罚。可你不一样。”我平静地把本子给她,并站起来,对老师说:“我没带本子。”老师过来,敲了我两下。可不知怎的,我一点也感觉不到疼。可能是老师因我是好学生,打得轻。也有可能是因为替她受罚,感觉不到。

事后,她问我疼不疼。我笑着说:“傻瓜,不就被敲了一下嘛,有什么。”她听后,才放心地去玩了。

我知道她特别喜欢打羽毛球,所以每天晚上写完作业,都去找她,和她一起去体育场打球。我故意让着她,我喜欢听被她嘲笑,那种感觉非常的温暖。

可是,这种日子过不长。她上了一个学期,突然要走了。我只能接受现实,买了一只玩偶熊作为礼物。我希望她看到熊,就像看到我一样。她走后,每当走到我们当时一起玩耍的地方,都触景生情。流下孤独的泪,还会在想,她此时在干什么?

这是我一直无法忘却的时光,一想起来,我就会独自伤心,独自微笑,那种幸福感依稀存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