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勤奋苦干心得体会和感想 关于勤奋与坚持的心得体会(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6 05:04:09 页码:8
勤奋苦干心得体会和感想 关于勤奋与坚持的心得体会(4篇)
2023-01-06 05:04:09    小编:ZTFB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对于勤奋苦干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2、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3、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高永祚

4、读书愈多,精神就愈健壮而勇敢。——高尔基

5、学习有两忌,自高和自狭。——书摘

6、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李大钊

7、青年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朱德

8、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9、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10、书籍使我变成了一个幸福的人,使我的生活变成轻松而舒适的诗。——高尔基

11、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们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方法乃在书本之外。——培根

12、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1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4、没有任何动物比蚂蚁更勤奋,然而它却最沉默寡言。——富兰克林

15、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

16、书籍是人全人类的营养品。——莎士比亚

17、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18、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9、我扑在书籍上,象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高尔基

2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1、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23、你应该小心一切假知识,它比无知更危险。——萧伯纳

24、具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人,比只有一种知识和经验的人更容易产生新的联想和独到的见解。——泰勒

25、钻研然而知不足,虚心是从知不足而来的。虚伪的谦虚,仅能博得庸俗的掌声,而不能求得真正的进步。——华罗庚

26、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苏轼

27、愈学习,愈发现自己的无知。——笛卡尔

28、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29、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30、读书之于头脑,好比运动之于身体。——艾迪生

31、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弗·培根

32、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伏尔泰

33、应该随时学习,学习一切;应该集中全力,以求知道得更多,知道一切。——高尔基

34、不加思考地滥读或无休止地读书,所读过的东西无法刻骨铭心,其大部分终将消失殆尽。——叔本华

35、要是童年的日子能重新回来,那我一定不再浪费光阴,我要把每分每秒都用来读书。——泰戈尔

36、读书越多,越感到腹中空虚。——雪莱

37、天赋如同自然花木,要用学习来修剪。——培根

38、夫读书将以何为哉?辨其大义,以修己治人之体也,察其微言,以善精义入神之用也。——王夫之

39、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足己患不学,既学患不行。——韩愈

40、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41、只要还有什么东西不知道,就永远应当学习。——小塞涅卡

42、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孔子

43、人的天才只是火花,要想使它成熊熊火焰,哪就只有学习!学习!——高尔基

44、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赞科夫

45、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46、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程端礼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活着就要学习,学习不是为了活着。——培根

49、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爱因斯坦

50、我学习了一生,现在我还在学习,而将来,只要我还有精力,我还要学习下去。——别林斯基

51、读书和学习是在别人思想和知识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和知识。——普希金

52、科学是为了那些勤奋好学的人,诗歌是为了那些知识渊博的人。——约瑟夫·鲁

53、学问对于人们要求最大的紧张和最大的热情。——巴甫洛夫

54、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55、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读书,就越是深刻的感到不满足,越是感到自己的知识贫乏。——马克思

56、今天所做之事勿候明天,自己所做之事勿候他人。——歌德

57、书籍是巨大的力量。——列宁

58、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59、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卡莱尔

60、生活便是寻求新的知识。——门捷列夫

61、我们愈是学习,愈觉得自己的贫乏。——雪莱

62、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63、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64、过去一切时代的精华尽在书中。——卡莱尔

65、学者如登山焉,动而益高,如寤寐焉,久而益足。——徐干

6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尔

67、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培根

68、人的`知识愈广,人的本身也愈臻完善。——高尔基

69、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70、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朱舜水

对于勤奋苦干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说勤奋》是苏教版教材第七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课是一篇说理性较强的文章。课文通过古今两个具体的事例,告诉读者: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全文共4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通过设问的形式明确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第二自然段列举了司马光的事例来证明作者的观点。先具体写司马光小时侯勤奋学习,后写司马光长大后勤奋写作,终于编成了史学巨著《资治通鉴》。第三自然段写的是童第周勤奋成才的故事,重在说明“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第四自然段是对全文的总结,号召同学们不忘勤奋,一生勤奋,长大才能有所作为。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学生在综合性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这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中需要重点探讨的一个热点问题。

本课是小学阶段唯一的一篇议论文,如何在教学中让教学目标的定位不错位,教学中我紧扣“勤奋”两字,以读为主线,让学生对课文的语言文字经历一个感知——感受——感悟的过程,引领学生一步一步经历“参与——建构——生成”,力求在平等融洽的对话环境中培养了学生积极的情感和态度。第一块,借助八个词语,让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初步感知课文。第二块,紧紧扣住司马光和童第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来找句子,抓词语,朗读之中贯穿理解品悟,想象,将重点词句的理解与学生自己的表达相结合,深化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感悟和课文主题的理解,从而使司马光和童第周两人的形象深入学生心灵,也深刻领会了作者要阐述的道理。第三块,在学生充分读懂文中司马光和童第周两个事例后,谈谈自己的感受,既超越了文本,又充分发挥了文本的情感内涵,引发了学生与文本的深层次对话。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司马光、童第周勤奋学习的事例,从中受到教育。

3、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知道只有勤奋学习,长大后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重点:学习司马光、童第周勤奋学习的事例,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难点:理解句子“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的意思。

(一)、复习导入,揭示中心

1、这节课咱们继续学x——(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齐读)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3、你能把这句话合并成一句吗?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

4、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5、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还知道课文中讲了两个人的故事,他们是?那你能读好这些与他们有关的词语吗?

6、请你用自己的话简洁地说说这两个人的故事。

(二)、走进故事,读悟明理

一1、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故事,细细地体会体会。

2、打开课本,轻轻地朗读课文的2、3自然段,边读边想:故事中的司马光和童第周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用笔划出有关词句)

3、四人小组讨论:司马光与童第周相比,哪些地方相同的?哪些地方是不同的?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讨论前,教师点击投影,出示比较表格)

人物成功的标志相同点不同点启示

司马光

《资治通鉴》

勤奋

古代的

天资聪颖成功=1份天才+99份汗水。 ——爱迪生。

童第周

青蛙卵剥离手术

勤奋现代的

基础差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数学家华罗庚。

二共同点:

1、他们都非常勤奋

司马光:你是从文中哪些句子感受到司马光的勤奋的?找出有关句子,读读悟悟

童第周:你又从文中哪些句子感受到童第周的勤奋?找出有关句子,读读悟悟

他们俩还有什么共同之处?

2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司马光取得了怎样的成就呢?

(2)童第周取得了怎样的成就呢?

三他们俩还有什么不同之处?

1请你读读这两句话,你就会发现司马光和童第周的不同之处的。

2、司马光和童第周成功了,他们取得的成就就像鲜花那样灿烂,(出示:古今中外,每一位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你读懂这句话了吗?手中的鲜花是指(),汗水和心血又是指()好,我们先将这句话用横线划下来,然后静静地读,将你的体会写下来。

3、一遍一遍地读着课文,让我们越发感受到成功是多么的不容易啊!这真是---朗读:古今中外,每一位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三)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啊,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必须也只有靠勤奋二字,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勤奋的优良传统,也留下了许许多多家喻户晓的勤奋成才的感人故事,像悬梁刺骨,凿壁偷光,闻鸡起舞,囊萤映雪……勤奋就是以读书为乐,就是珍惜时间,就是持之以恒……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勤奋会拉长我们的生命,会让我们短暂的生命变得有价值、有光彩!是勤奋,让司马光、童第周,有所作为,为人民、国家作出了贡献。相信,勤奋定能让更多的人走向成功!(板书)

2.观点争辩:有人说,如今,我们生活和学习条件改善了,“勤奋”二字可以不提了。你认为呢?

3、同学们,记住这句话吧: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请联系文中司马光、童第周的具体事例,来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四)走出故事,拓展延伸

1、课文学完了,但有一个词,一种精神却深深地印在了我们大家的心中,那就是---“勤奋”。

聪明的人一定能成功吗?为什么?

起步晚,基础差的人能成功吗?为什么?

出示勤奋的名言。

2.自读自悟全文:作者是怎样来一层一层“谈勤奋”的?

首先,提出观点——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

接着,证明观点——司马光和童第周靠勤奋成才;

最后,深化观点——要不忘勤奋,要一生勤奋。

3.司马光和童第周都是靠勤奋成才的,这两个事例不是有些重复吗?

4.你还知道哪些名人因为勤奋而捧得成功鲜花的事例?

5.激情总结:希望同学们把这些名言和名人成功的事迹刻在心里,让它们时时刻刻鞭策自己努力向前,我们的生命会因此而更精彩,因为——(学生激情朗读)“勤奋是通向理想境界的桥梁。”

五课外作业

相信大家的收获一定不少,我想同学们一定愿意以作业的形式,和别人分享收获。你们想给自己布置点什么作业呢?

本课的教学主要是通过品析词句、自主探究、比较学习等方法,使学生读懂一个人不论聪慧或愚笨,只有勤奋学习,长大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学生通过认真读书、查找资料来理解“勤奋”的真正含义。

1、品词析句法。分析重点句,品重点词。

2、扶放结合法。“教”是为了不用教,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注重把方法传授给学生,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学习第三自然段时可引导学生用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方法,即抓住关键词句精读领悟的方法。重点抓住“毫不气馁”“名列前茅”“高难度”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等词句,在引导过程中,相机介绍童第周和华罗庚,并运用相关资料让学生认识到完成“青蛙卵剥离手术”的难度。

3、比较法。童第周和司马光的天资明显不同,学习时可采用比较法学习,指导学生把童第周和司马光作对比,看看他们之间有什么异同,从而深刻领会“即使基础比别人差一些,只要肯下功夫,也是照样可以成才的”和“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的道理。最后再指导学生回味诵读,读出感受。还有可以通过句式的比较加深理解、感悟。

4、读悟法。新课标十分重视朗读的训练,朗读是学习语言、积累语言的好方法,苏教版的语言优美,富有人文性,本文故事感人,整篇文章条理性强,应该让学生多读,在思考中读,在交流中读,在感悟后读。特别是文章的中心论点要反复读,在学了司马光、童第周勤奋的例子后再读,总结时再读。这样以读促思,以读促悟,使语文课堂充满朗朗的读书声,真正体现语文教学的返朴归真。

5、自主合作学习探究法。 采用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鼓励学生结合自身情况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并允许学生对问题有不同的见解,不强求统一,以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板书设计:

说勤奋

提出观点: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举例证明:司马光警枕编成《资治通鉴》

童第周急起直追青蛙卵剥离手术

总结观点: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

对于勤奋苦干心得体会和感想三

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早上好!

我们高三的同学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模拟考试,目的是通过强化训练尽可能的适应各处类型的高考试题。其它各年级的同学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期中考试也即将到来了。每次考试后,总是几家欢乐几家愁。为什么会有的同学欢喜有的同学愁呢?今天我想和大家谈谈勤奋。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无不经过三种境界。这位国学大师告诉我们:学习首先要有望断天涯路的决心;然后有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着;再有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精神。这样才能在蓦然回首的时候发现硕果在灯火栏珊处有你。

是的,每个人要有收获,就必须要有付出,一切的成功,都是在几许默默耕耘的前提下得来的。脱离了勤奋谈什么学习方法,那只能是空中楼阁,所以要把勤奋摆在学习方法之前提出来。在这个基础上,适当地掌握学习规律,把握点学习窍门,才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在这里我和同学们交流几点学习经验,仅供参考。

(一)注意计划性。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就可以看出在学习之前作计划的重要性。一项好的学习计划,可以促使自己按照既定的目标去奋斗,不荒废时间,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计划有长短之分,同学们应该针对自己目前的学习水平决定一个自己的学习目标。这个目标不能太高,太高了实现不了影响自己的情绪,也不可太低,使学习失去了动力。这个目标应是经过努力能达到的目标。

(二)多反思。学而不思则罔同学们应该学会自己目前存在的问题,期中考试成绩出来后,同学们就应分析自己目前哪方面比较欠缺,哪科需要有较大提高,哪项是本学期必须要解决问题等等。针对这些情况,自己把握学习时间的分配,决定自己目前该朝哪方面努力。

(三)注意积累,持之以恒。积累在学习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学会积累,才能最好填充自己的知识大树,使其枝叶茂盛。要知道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并不是轻而易举的能取得的。它需要我们耐得住寂寞,它需要我们把学习过程走好,这样才会有好的成绩。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同学们,如果你是天才,勤奋将使你如虎添翼;如果你不是,勤奋也可以使你赢得一切!

谢谢大家!

对于勤奋苦干心得体会和感想四

一段时间以来,我的内心一直很苦闷。为什么我总是不如别人,成绩不如别人好,事情不如别人会干,反应不如别人灵敏,以致我认为自己是上帝遗忘的孩子。

这时,我读到一个故事

曾国藩是中国历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然他小时候的天赋却不高。有一天夜里在家读书,对一篇文章重复不知道多少遍了,还在朗读,因为,他还没有背下来。这时候他家来了一个贼,潜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见他睡觉,还是翻来复去地读那篇文章。贼人大怒,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然后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

贼人是很聪明,至少比曾先生要聪明,但是他只能成为贼,而曾先生却成为主席都钦佩的人:“近代最有大本事的人。”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曾先生之所以能成为影响中国历史的人物,靠的是“勤奋”二字。

其实,勤奋造就的天才,何止曾国藩一人。

大家都知道爱迪生的故事。

爱迪生在一八七七年开始发明电灯。这项试验要达到满意的程度,必须找到一种能燃烧到白热的物质做灯丝,这种灯丝要经住热度在二千度一千小时以上的燃烧。同时用法要简单,价格要低廉。爱迪生先是用炭化物质做试验,失败后,又以金属铂与铱高熔点合金做灯丝试验,还做过以优质矿石和矿苗为灯丝的共一千六百种不同的试验,结果都失败了。

直到最后找到碳化竹丝作灯丝,才终于成功。他的试验笔记簿多达二百多本,共计四万余页,仅植物类的炭化试验就达六千多种,先后经过三年的时间。他每天工作十八、九个小时。每天清早三、四点的时候,他才头枕两、三本书,躺在实验用的桌子下面睡觉。有时他一天在凳子上睡三、四次,每次只半小时。

有人赞颂爱迪生是天才,爱迪生却说:“哪里有天才,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从此,我不再苦闷,不再自卑。每天努力耕耘,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一分汗水,一分收获。我的成绩开始蹿升,我也初步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同学们,伟大的成功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的,一个再聪明的人,如果不努力,不下苦功,也将一事无成,但勤奋却往往可以使本不聪明的人获得成功。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同学们,让我们记住这句话——“天道酬勤”。

同学们,让我们践行这句话——“天道酬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