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沙漠旅游心得体会实用 沙漠旅游心得体会实用文章(四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6 06:33:45 页码:7
沙漠旅游心得体会实用 沙漠旅游心得体会实用文章(四篇)
2023-01-06 06:33:45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新沙漠旅游心得体会实用一

阿联酋属西亚国家,它的地形特点及环境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所以学生体会“沙漠如何变成绿洲”这一过程有一定的难度。针对以上学情,根据四年级教材的实际特点及新课程理念,我初步拟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目标3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以上目标,我初步设想通过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我将采用“质疑读、合作读、评价读”等多个层面的读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新课前,我激活学生已有的积累,交流对沙漠的认识。继而指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放手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接着,结合初读检查,指导学生再读课文的每个自然段,在这个过程中,重点对多音字“漂”进行指导,了解它的两个读音,运用多重方法理解词语,如通过查词典来理解“不毛之地、纵横交错”;通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来理解“侍弄、恶劣、源源不断”等词语的意思。在读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指名读、小组读、评读等多种方式,着重引导学生把课文读通、读流利,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读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理清文章脉络,初步了解本文间接叙述与直接描写相结合的写作特色。我还为学生布置了这样的课堂作业,找到“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花草树木的”的句子读一读、抄一抄,为下节课进一步品读课文打下基础。

下面我将重点谈谈第二课时的设计

这一课时的教学,我设想以课文中心句为品读文本的切入点,通过“复习导入,整体感知”“

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拓展延伸,读写结合”三个环节引领学生深入文本。

上课伊始,我首先出示一组阿联酋各城市的图片,配以生动的解说词,请学生边看边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并谈谈沙漠的绿洲留给自己的印象。这时我适时进行引导:“阿联酋人民是怎样把沙漠变成绿洲,使沙漠中的人们有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呢?”请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寻找最能概括阿联酋人民做法的的句子。学生不难发现第七节中那两句话“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正是有了这些绿树和鲜花,沙漠中的人们才有了良好的生存环境。”。我相机出示这段话,启发学生读中质疑,教师梳理为两个主要的问题:“从哪里可以看出阿联酋人民侍弄花草树木很精心?他们为什么那样爱护花草树木?”并以此为切入点,引领学生深入文本。

围绕着以上两个问题,我放手让学生自读课文的2—6自然段,边读边想,课文向我们展现了几幅画面,鼓励学生为每幅画面起一个名字。如“城市风光”“培养孩子”“爱护孩子”等等,并找到相应的段落,旨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而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画面,用心地读一读,抓住重点的词句圈一圈,画一画,边读边想象,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在组内议一议,谈谈自己独特的体会。为交流汇报作好充分的准备。

(一)回顾“培养孩子”的历程,体验那人们坚定的信心。

这幅画面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一个重点部分,考虑到学生理解能力和理解层次,我着重对这部分进行了点拨。首先,引导学生找到这一段的中心句,相机出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这里,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通过指名读、齐读,引发学生的疑问:为什么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呢?鼓励学生再读这一段,抓住重点的句子汇报自己的感受。在学生的汇报中,我相机出示几个重点句。如:“原先这里是沙漠,地面全是白花花的盐碱,好像罩着一层硬硬的壳。这里,土是咸的,水也是咸的,简直是块不毛之地!”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阅读方法来体会,可以结合书中插图,可以抓住“白花花的”“硬硬的”等词语,可以抓住“!”可以通过朗读再现等等,来感受那“不毛之地”的一片荒凉的景象。再如:抓住“他们从国外买来泥土,买来淡水,买来树苗和花草。他们又把咸而板结的沙石挖去,填上适宜种植树木的泥土,并在土中埋下自来水管。由总水塔输出的淡水,通过纵横交错的自来水管,源源不断地送到树木花草的根部。”中的“买来……买来……买来……挖去……填上……埋下……”采用边读边想象的方法,体会那巨大的困难,巨大的代价,大到培养一课树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这时,再来回读这一段,学生能够更深地体会到阿联酋的人民不怕困难,改造环境,建设绿洲那坚定的决心。

(二)再现“爱护孩子”的画面,感悟“精心侍弄”的场景

相信在重点点拨第三自然段的基础上,学生掌握了更多的阅读方法,所以这一画面,我鼓励学生以小组汇报,其他组补充的方式进行自学交流

其中,我重点安排了了一个想象的情境,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那公园里的小树,小草,小花,

“呼呼呼-------”一阵狂风吹过,黄沙漫天飞舞,沙子迷住了眼睛,弄脏了脸和头发,这时觉得怎么样?想干什么?好,我就是园林工人,让我拉出大皮管,打开水龙头,“沙沙沙------”一阵雨雾洒下来,把你们淋得干干净净,感觉怎么样?这么一洒,树叶更绿了,小草更翠了,鲜花更艳了。你们就更漂亮了。你们想对我说些什么?让学生交流后,通过朗读再现这一画面,学生的理解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

(三)走入“城市风光图”,感受迪拜的美丽、洁净

“有了艰苦的开发,园林工人的精心侍弄”自然有了好的环境。这时,我将以“只有园林工人才这么爱护花草树木吗?你从哪里看出?”引领学生走入如今的迪拜。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我觉得学生在感悟“城市风光”时难度不大,这里仍放手让学生自学,学生可以结合课前所看的图片,抓住“绿树成阴”、“鲜花遍地”“没有一片绿叶”等词句来体会,也可以朗读来再现画面,在前后的对比中学生充分地感受到迪拜这座城市的美丽、洁净及人们环保意识。

在总结课文时,学生再一次看到阿联酋那美丽的绿洲,感受到这儿的人民对花草树木像孩子般的精心呵护,一定深有感触。此处,我安排了这样的小练笔:此时此刻,对阿联酋人民、对自己、对同学、对那些破坏环境的人……你最想说些什么呢?请你写一写。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得到了集中的体现。

此外,我为学生布置了这样几个多项选择的作业:如仔细观察题头照片,以“迪拜街头风光”为题,写一段话,写有关环保的公益用语等等。

以上是我的初步设想,在教学中,我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及调整,以达到最佳效果。

最新沙漠旅游心得体会实用二

巴丹吉林沙漠,主要位于内蒙古西部的额济纳旗、阿拉善右旗,是中国第三大沙漠,总面积约4.92万平方公里,其巴彦诺尔、吉诃德沙山是世界上最高的沙丘。巴丹吉林沙漠年降水量不足40毫米,但是沙漠中的湖泊却多达100多个,高耸入云的沙山,神秘莫测的鸣沙,静谧的湖泊、湿地,构成了巴丹吉林沙漠独特的迷人景观,每年吸引了上万名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巴丹吉林”系蒙古语,以一居民点得名,该沙漠中有解放军的战机训练基地“综合性导弹试验靶场”。

20xx年10月11日,由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国家博物馆遥感与航空摄影考古研究中心、阿拉善右旗文管所等组成的联合考古队继20xx年之后,第二次进入巴丹吉林沙漠进行考古调查。此次调查已新发现遗址点26处,其中面积约10万平方米的必鲁图遗址是此次发现的最大的遗址。

26个遗址点均分布于沙漠内湖泊附近,面积从几千平方米到十几万平方米不等。遗址点表面散落着大量的石器和陶片。石器有细石叶、石核等,以燧石和玛瑙石为主,制作精美;陶片有夹砂红褐陶、夹砂灰陶、泥质红陶等,另外还有不少彩陶片,以红地黑彩网格纹为主。专家分析,这些遗物年代大约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和青铜时代,尤其是彩陶与甘青地区马家窑文化时期的彩陶片面貌相似,年代应在同一时期。此外,考古人员还在这些遗址点上采集到属于西夏、元时期的部分瓷片,进一步说明这些遗址延续时间较长。

巴丹吉林沙漠有五奇,沙峰、鸣沙、湖泊、奇泉、古庙,其中当以奇泉最令人匪夷所思。

在一个叫庙海子的盐水湖边,有一处喷涌的泉水,泉眼粗若碗口,伸手探下去,深不及底,泉中有虾,通体透明,随喷泉翻涌的沙子被涤荡的晶莹剔透,喷出的泉水经年流入海子,在地上形成了一条深深的渠道。

在海子的北部,离岸边有5米远的湖水中,有一眼突泉,水柱如脸盆一般大小,水面上浪花翻滚,宛若莲花。当地人说,前些年有人在泉的四周围了围堰,想建个池塘,无耐沙漠中没有土石,用沙子堆起的围堰经不住水的压力,崩塌了。如今那个围堰早被泉水荡平,连痕迹也全然不见。

泉眼之多、之奇集中在叫音德日图的海子,这个海子号称有一百单八泉,“磨盘泉” 就在海子中一块破水而出的大石头上,石头约有1米多高,顶部大致有3平方米,状如磨盘,其上泉眼密布,泉水披挂而下。据说这个泉的水被称之为“圣水”,旧社会王爷不让妇女靠近,当地人依旧遵守着这个习俗。

浩翰的巴丹吉林沙漠,总面积4.7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四大沙漠,这里降水量只有80毫米,蒸发量却有3000多毫米,然而在这样的环境中却均匀地分布着113个海子,而且无论冬夏水位恒定,不增不减,更加令人不解的是,咸甜水相伴相生。

最新沙漠旅游心得体会实用三

各位朋友(女士、先生、游客、团友、来宾、领导、同学等):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赤峰观光旅游。我叫刘祥,是赤峰××旅行社的导游员,和我国奥运冠军刘翔听去同名,只是我是吉祥的祥,我的最大心愿是给大家带来欢乐、留下吉祥。大家就叫我小刘好了。这位是司机小王,他的开车技术是很棒的。中国有句古话叫“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次能为大家导游,我感到十分高兴。但愿我的导游工作能使大家满意。

今天我们的游程是……(介绍当日具体游程)。祝大家游得尽兴,玩得开心。

有些朋友可能第一次来赤峰,我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赤峰的概况。

赤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赤峰,蒙古语为乌兰哈达,意思是红色的山峰,得名于市区东北角的一座褐红色山峰——红山。全市总面积90021平方公里,相当于韩国的面积,也和我国浙江省的面积差不多;人口455万,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居多数,共有30个民族聚居的地区,其中蒙古族人口84万。赤峰市共管辖7旗、2县、3区。旗相当于县,清朝时,参照满洲八旗制,在蒙古地区实行盟旗制,将各个蒙古部落划分为若干个旗进行管理,旗设札萨克,就是旗长,职务相当于县长,但级别往往高于公侯,不是贝子、贝勒,就是郡王、亲王。盟(内蒙古尚有三盟)旗形式一直延续至今,只不过内容发生了变化。1983年,撤昭乌达盟,改为赤峰市。

赤峰市具有东北的工业基础、华北的气候条件与区内外综合资源优势,享有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是一个美丽富饶的草原城市。

赤峰市自然资源十分丰富。耕地面积1600万亩,处于世界黄金玉米带,盛产“赤峰黄玉米”和杂粮杂豆。草原8700万亩,森林33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5.6%。矿产资源富集,已发现了70余种,1200余处,主要有煤、石油、金、银、铜、铅、锌、钨、铁、莹石、大理石等。是国家主要的黄金、能源和有色金属基地。农业是赤峰市的基础产业,种植品种除小麦、谷子、玉米等粮食作物外,还有甜菜、油葵、烤烟、药材等经济作物。牧业生产方面,肉牛、细毛羊、肉羊、白绒山羊、瘦肉型猪、肉鸡、蛋鸡等畜禽饲养在自治区举足轻重,羊毛、羊绒生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赤峰地处东北与华北经济区结合部,是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赤峰发展前景广阔,经济潜力巨大,是具有很大后发优势的地区,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前沿阵地。以医药、食品、有色金属、能源等为主导产业的工业体系逐渐形成,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已成为自治区东部的工业和农牧业基地,以旅游业为主导的三产服务业成为全市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赤峰市已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重点旅游地区。

赤峰市的投资环境良好,举全市之力进行了城区西移工程,以项目建设为中心拉动全市经济发展的招商引资工程,使全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根本性的改观,已荣获“中国50家投资环境诚信安全区”的称号。

我们赤峰市曾获得很多荣誉,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是“三北”地区唯一的一个“国家卫生城”。尤其是在京津风沙源治理、生态建设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被评为“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市”,敖汉旗被联合国环境署授予“全球500佳”环境奖。

赤峰市的地理位置极为独特,既位于大兴安岭与燕山山脉的交汇处,内蒙古高原向辽河平原的过渡地带,又处于欧亚草原区和东亚阔叶林区的接触地带,从而形成类型齐全、构造复杂的地貌特征,养育了种类繁多的野生动植物,有“生物与地质多样性的天然博物馆”之称。草原、森林、山川、湖泊、湿地、沙漠、温泉、冰臼、石林、珍稀动植物集中在一块土地上,确实令人称奇。有1处世界地质公园——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6处国家森林公园和6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居全国地级城市之首。此外还有历史文化遗迹6800多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处、国家4a级旅游区2处。

在这里,您既可以领略一望无际的大草原那“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古风神韵;更可以一睹八百里瀚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沙漠风采;还会看到大漠之中的片片绿洲——沙湖和湿地;在中国第三大天鹅湖——达里诺尔,您会体会到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好意境;北宋欧阳修的“山深闻唤鹿,林黑自生风”的诗句更是道出了大兴安岭最高峰——黄岗梁的险峻与神奇;而世界地质奇观——阿斯哈图花岗岩石林,生物活化石——沙地云杉,第四纪冰川遗迹——青山冰臼等珍奇景观,更会给您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赤峰有草原8700万亩,占土地面积一半以上,有贡格尔草原、乌兰布统草原、巴林草原和科尔沁草原,统称昭乌达草原。赤峰的草原以秀美见长,是距北京最近最美的内蒙古草原。当你置身于那碧草连天、鲜花盛开、坦荡如砥的大草原上,你顿时会觉得神清气爽,心旷神怡,有一种远离尘嚣,回归大自然的感觉。

美丽的大草原,是蒙古族的聚居地。蒙古民族向有马背民族之称,有着独特的民俗风情和本民族的优秀文化艺术。蒙古袍、奶食品、蒙古包、勒勒车勾勒出了蒙古族衣食住行等生活习俗,更有献哈达、唱祝酒歌、敬酒等隆重而热情的礼仪习俗和祭山、祭敖包等神秘的信仰习俗。蒙古民族更是能歌善舞,“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虽然有些夸张,但也不无道理。蒙古长调抒情高亢,是蒙古族音乐的最高形式;马头琴深沉悠扬,民族舞蹈热烈奔放,一展草原艺术的无穷魅力。那达慕大会上的“好汉三赛”,摔跤、赛马、射箭,尽显马背民族的英勇神武,优胜者被人们称为“巴特尔”,即英雄。

赤峰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更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人之所以称为“龙的传人”,是根源于红山文化中的龙凤呈祥。赤峰是红山文化文明的发祥地,最早的中华龙图腾——玉龙就出土于赤峰,被誉为“天下第一龙”,距今已有5500多年的历史,赤峰因此被称为中华龙的故乡。而距今6800多年的陶凤杯出土于龙的故乡,被专家誉为“中华第一凤”,更使赤峰成为名副其实的龙凤之乡。更有距今8200多年的兴隆洼文化的中华始祖聚落遗址,比浙江余姚的河姆渡文化及西安半坡文化分别早1000和2000年,又被誉为“华夏第一村”。因而,中华文明的曙光最早出现在赤峰大地上,比中原文明要早1000多年。赤峰地区的西辽河文明与长江文明、黄河文明共同构成中华文明之源。

赤峰是契丹的发祥地,又是草原帝国——辽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就出生在赤峰巴林草原,辽代的两个京城也建在赤峰(上京和中京),辽的大部分皇陵也在赤峰。辽朝强盛时疆域辽阔,政权强大,北宋纳贡,西夏称臣,与北宋成为历史上又一个南北朝。当时在世界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一些国家的语言中将中国称为契丹,如俄罗斯称契丹为“给大衣”,即中国。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也是寻访契丹的副产品。

蒙元时期,赤峰又成了成吉思汗选拔亲兵卫队的地方,克什克腾就是亲军、卫队的意思。赤峰大部分地区又被成吉思汗封给了其弟弟哈赤温、岳父特薛禅和四杰之一木华黎、四勇之一者勒篾。元朝末年,赤峰又成为元朝末都和北元的首都。

说了这么多好看的、好玩的、好听的,大家可能会问,有什么好吃的、好买的地方特产。草原上的好东西太多了,手扒肉、奶食品是到草原上的人必定要品尝的民族食品,烤全羊更是接待贵宾的上等佳肴。草原上的山野菜纯天然无污染,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草原瑰宝巴林石与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齐名,尤以巴林石中的鸡血石和福黄石最为珍贵。此外,还有天然水晶、艺术挂毯、青铜铸品、仿辽瓷器、锡银产品、草柳编工艺品、鹿系列产品、风干牛肉、蒙古族传统工艺品等各类旅游商品。

赤峰的风景名胜数不胜数,令你目不遐接,欲罢不能。为了让您在有限的时间里领略到赤峰旅游的精华,体味到独特的民族风情,这里向您推荐八大看点和三条旅游精品线路。

第一大看点是世界地质奇观——阿斯哈图石林,第二大看点便是草原明珠——达里诺尔旅游区,

第三大看点是青山岩臼景区,第四大看点是美丽的乌兰布统草原旅游区,第五大看点是玉龙沙湖旅游区,第六大看点是喀喇沁亲王府,第七大看点便是体验民族风情的白音乌拉游牧文化区,第八大看点是位于赤峰市区城东的力王旅游产品展示中心,这里集中荟萃了地方特色旅游纪念品。

八大看点欣观览,“诸三”特色细品玩,精品线路供您选(后述)。

各位朋友,我们赤峰有很多东西可以用诸个“三”来概况,我现在就给大家列举一些,如三奇、三宝、三怪、三艺、三色、三对、三习俗、三温泉等。

赤峰三奇是指奇观、奇石、奇人。赤峰有世界地质奇观——阿斯哈图石林,天赐之石——巴林石,世界自然生长第一高人——牧民喜顺。

赤峰三宝是指蕨菜、金针、白蘑三种山野菜。

赤峰三对是指对夹、对调、对象。

对夹是一种烧饼里夹熏肉的特殊食品,香脆可口,味道鲜美。烧饼和熏肉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烧饼外脆内软,熏肉香而不腻。赤峰对夹远近闻名,“复生隆”对夹是近百年的老字号。2003年,赤峰对夹被中国烹饪协会认定为“中国名点”。

对调是一种用扑克牌进行的纯娱乐性项目。用两副扑克合在一起,四人一桌,对桌为一伙,像打升级一样从a打到k,先打成k者为赢。

对象表示一种男女之间的关系或称呼,不但未婚男女之间称对象,就是已婚男女仍称对象,甚至白发苍苍也称对象。

蒙古族风情三怪是指蒙古族同胞们奶茶当饭菜,吃肉用手拽,石堆(敖包)当神拜。

牧民三样宝是指草原、骏马和长调。

男儿三艺是指摔跤、射箭、赛马,也称好汉三赛,是蒙古男子必备的技艺,也是那达慕必设项目。

三色食品是指蒙古族的食品,有红、白、黄三种。红色即肉食品,白色即奶食品,黄色即谷物食品——炒米等。肉食品以羊肉、牛肉为主,食法以烤食和煮食为主。

蒙古族三习俗是指蒙古族的礼仪习俗、婚嫁习俗和祭祀习俗。

赤峰三温泉是指赤峰境内各具特色的克旗、宁城、敖汉三处温泉。

(以上内容可根据旅游线路、游客对象、旅游时间等不同情况选择讲解,或穿插在旅游途中结合其他内容讲解)

两条精品旅游线路是:

1.自然风光民族风情旅游线路

赤峰——喀喇沁蒙古亲王府——力王工艺美术公司——玉龙沙湖旅游度假区——巴林奇石馆——青山岩臼景区——克旗热水旅游开发区——草原风电场——达里湖——白音敖包——阿斯哈图石林——游牧文化旅游区——乌兰布统草原旅游区

〔路过新城区〕

赤峰市新城区西起中心城区西山风景区边缘的外环路,总面积为17平方公里,规划人口规模12万人,2003年4月20日全线开工建设。

赤峰市新城区定位是建设一座具有较高文化品位、独特艺术风格、依山傍水的生态城区,一座智能化、信息化、舒适化的现代城区,使之成为赤峰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赤峰新城区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以山为魂,以水为源,以绿为重”,打造北方生态型的现代的山水园林旅游城市。浓缩松州山川之美,聚集红山文化之魂。以蓝绿交融、亲近自然的建设理念,构建并完善“一场、两带、四园、七街路”的园林景观大格局,即玉龙广场,漠南长廊景观带、蒙古源流雕塑园景观带,石博园、兴安南麓植物园、车伯尔民俗园和海贝尔游乐城。

(线路上主要卖点情况另见景区导游词)

2.文化专项旅游线路

赤峰——赤峰市博物馆——辽中京遗址——法轮寺——打虎石风景区——福峰山(住热水镇)——黑里河保护区——三座店夏家店文化遗址——辽祖州祖陵——石房子——真寂之寺——辽上京博物馆——辽上京遗址——庆州庆陵——中华第一龙出土地三星他拉——敖汉博物馆——华夏第一村(兴隆洼)——赤峰

线路上主要卖点情况另见各景区导游词)

我们赤峰市旅游局局长娜日苏在散文诗《如画赤峰》中咏道:

“赤峰是幅画。一幅造物主恩赐的以蓝天为背景,草原为色彩,山川为骨架的天然巨画。

赤峰是幅素描画。没有绚丽的色彩修饰和刻意的浓妆艳抹,大自然用最少的绘画元素描摹出她的古朴与拙美……

赤峰是幅历史画。”华夏第一村“、”中华第一龙“拷贝了时代的变迁与更迭,演绎着民族的兴衰,文明的碰撞,诠释着农耕与游牧的嬗变……

赤峰是幅山水画。中国天鹅湖——达里诺尔的水墨勾勒出马鞍山秀美的轮廓和黄岗梁的巍峨,把祖母河——西拉沐沦衬托得更加窈窕婀娜……

赤峰是幅蚀刻画。第四纪冰川的冲蚀迭印出青山和阿斯哈图两位历史老人沧桑的年轮,让世人尽情透视他们不屈的节理和斑驳……

赤峰是幅肖像画。耶律阿保机用神奇的草原之弓,开疆拓土,统一中国北疆和草原游牧部落,成为叱咤风云、横刀立马的太阳之子、契丹英雄;贡桑诺尔布以民族振兴为己任,兴学堂,办实业,除弊政,开新风,堪称近代草原文明之拓荒者……

赤峰是幅工笔画。英金河用古朴、自然、神秘之美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镌刻;百岔河把先民们生息繁衍,栉风沐雨,弯弓狩猎,手舞足蹈的场景定格,使这”百里画廊“成为八千年文明史的映射;更有造形玲珑剔透,做工精巧细腻,色彩洁白高雅的庆州白塔,当之无愧地成为精制立体画——东方浮雕艺术之杰作……

赤峰是幅民俗画。欢乐的马头琴拉响万马奔腾的牧场进行曲,悠扬的长调把天堂草原的牧歌传唱,浓烈的马奶酒点燃夏夜的篝火,神灵的敖包为远方的游子护驾导航……

赤峰美如画,谁是画中人?

让我们一起做这幅画的画中人和解说者、推介者吧!”

最新沙漠旅游心得体会实用四

1. 江与湖的交响,心与梦的天堂。

2. 江与湖的拥抱,山与水的交融。

3. 铿锵石钟,碧波大孤,风云湖口。

4. 览胜江湖奇观,领略赣北风情。

5. 浪漫星海湖,神秘北武当。

6. 历史名片,生态请柬,美丽黄盖浒欢迎您。

7. 梁子湖,大自然寄给人类的圆满句号。

8. 灵动山水画卷,休闲生态家园。

9. 灵山秀水真野趣,心远都市入滨湖。

10. 刘基故里访福地,山水文成览奇观。

11. 魅力新英山,生态大观园。

12. 名江名湖,赣鄱明珠。

13. 飘在湖上的画,留在心中的梦。

14. 品阅石钟山,览胜鄱阳湖;看江湖两色,听旷世奇声。

15. 鄱湖北大门,魅力新湖口。

16. 鄱湖入江口,人文山水秀。

17. 鄱湖入江口,山水竟风流。

18. 千年大别神韵,一品人文茶乡。

19. 千年古战场,醉美新湖口。

20. 千年汉港,魅力三墩。

21. 让生命拥抱绿色,让生态永驻玉环。

22. 人游大武口,心泊诗画中。

23. 人在水一方,客约黄盖浒。

24. 塞上山水画廊,休闲养生天堂。

25. 三国黄盖英雄气,半湖历史半湖景。

26. 沙漠咽喉,贺兰山阙。

27. 山和水的邀请,心与梦的湖口。

28. 山水画廊,养生天堂。

29. 山水里的三国,三国里的山水。

30. 山水灵动,你我心动。

31. 山水园林城魅力大武口。

32. 山游北武当,水看星海湖。

33. 山之魂,江之韵,湖之情。

34. 赏湖光山色,看江湖相吻,品魅力湖口。

35. 生态滨湖,动感湖滨。

36. 生态绿洲,休闲的理想选择。

37. 生态每一天,玉环美一点。

38. 生态山水,秀美江湖。

39. 生态文明要给力,提升玉环软实力。

40. 生态小天堂,养生大武口。

41. 生态玉环精彩有约,和谐城市魅力无限。

42. 诗画石钟山,壮观鄱阳湖。

43. 诗里石钟山,画里鄱阳湖。

44. 诗与画的山水景,你与我的黄盖浒。

45. 石钟锁江湖,青阳唱千古。

46. 水都绿洲,休闲滨湖。

47. 水是我的风景,“浒”是你的梦境。

48. 水是我的风景,浒是你的梦境。

49. 踏歌戏曲之乡,纵情山水湖口。

50. 天人合一,生态和谐。

51. 听周瑜打黄盖的故事,赏人类与自然的舞蹈。

52. 微波轻语说黄盖,“浒”光山色引客来。

53. 微波轻语说黄盖,浒光旖旎引客来。

54. 温泉度假名城,四季旅游天堂。

55. 文读《石钟山记》,景赏山水湖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